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工作体会 / 正文

《宋史苏轼传》阅读答案及翻译3篇【优秀范文】

2023-03-06 11:30:12

《宋史苏轼传》阅读答案及翻译1  熙宁四年,会上元敕府市浙灯,且令损价。轼疏言:“陛下岂以灯为悦?此不过以奉二宫之欢耳。然百姓不可户晓,皆谓以耳目不急之玩,夺其口体必用之资。此事至小,体则甚大,愿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宋史苏轼传》阅读答案及翻译3篇【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宋史苏轼传》阅读答案及翻译3篇【优秀范文】

《宋史苏轼传》阅读答案及翻译1

  熙宁四年,会上元敕府市浙灯,且令损价。轼疏言:“陛下岂以灯为悦?此不过以奉二宫之欢耳。然百姓不可户晓,皆谓以耳目不急之玩,夺其口体必用之资。此事至小,体则甚大,愿追还前命。”即诏罢之。时安石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安石滋怒,使御史谢景温论奏其过,轼遂请外,通判杭州。

  时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徙知密州。司农行手实法,不时施行者以违制论。轼谓提举官曰:“违制之坐,若自朝廷,谁敢不从?今出于司农,是擅造律也。”提举官惊曰:“公姑徐之。”未几,朝廷知法害民,罢之。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徙知湖州,上表以谢。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臣摭其表语,并媒蘖所为诗以为讪谤,逮赴台狱,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神宗独怜之,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宋史苏轼传》

  【注】二宫:指后宫的太后及皇后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会上元敕府市浙灯市:购买

  B.轼诣武卫营诣:到……去

  C.尾属于城属:隶属

  D.徙知密州徙:调任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轼庐于其上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B.此不过以奉二宫之欢耳亦足以畅叙幽情

  C.使御史谢景温论奏其过其孰能讥之乎?

  D.朝廷从之不知东方之既白

  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能够表现苏轼关爱百姓的一组是( )

  ①此不过以奉二宫之欢耳

  ②每因法以便民

  ③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④率其徒持畚锸以出

  ⑤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

  ⑥相从溪山间,筑室于东坡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②③⑤

  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上书皇帝说,皇宫在元宵节举办灯会,无法让老百姓家喻户晓,应该撤回诏令。

  B.司农擅造律法要处罚没能按时执行新政策的人,苏轼据理力争制止了对百姓的处罚。

  C.突发水灾,苏轼誓与城共存亡,稳定民心,始终带领士卒修堤守城,保全了徐州。

  D.苏轼因关注百姓的诗被奸臣诬蔑陷害,出狱后被贬黄州,从此自号“东坡居士”。

  5:文言文翻译(8分)

  (1)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2)锻炼久之,不决。神宗独怜之,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

  参考答案:

  1:C 应为“连接”

  2:B A 介词,在/介词,被;B 连词,表目的,为了;C代词,他的/语气副词,表反问,译为难道;D代词,他/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独。

  3:D ①表明苏轼敢于直谏,⑥表明苏轼心胸豁达,和题干“关爱百姓”无关,排除这两项可以得到答案。

  4:A “然百姓不可户晓”译为“无法让老百姓家喻户晓”错,应为“老百姓却不可能全都明白您的用心”,事件错误。

  5:

  (1)如果富人都出了城,民心一定会动摇,谁和我一起守城呢?只要有我在这里,就不会让决堤的水毁了城墙。

  (2)案件审问了很久也没有判决。神宗非常喜欢苏轼的才学,安排他担任黄州团练副使。

  【参考译文】

  熙宁四年,适逢元宵节,皇帝下令压低价格为宫中购买花灯。苏轼上书说:“您哪里是自己喜欢看花灯呢?您这样做只不过是为了让皇太后高兴罢了。而老百姓却不可能全都明白您的用心,都认为您是为了满足眼睛观赏这样小的需要,夺取了他们吃饭穿衣所必需的钱财。这件事很小,但它的影响很大,希望您收回这个命令。”皇帝于是下诏停办这件事。当时王安石正在创行新法,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王安石很愤怒,让御史谢景在皇帝面跟前说苏轼的过失。苏轼于是请求出京任职,做了杭州通判。

  这时新的政令一天天下达,苏轼在杭州任上总是利用新法中对百姓有利的内容造福百姓,百姓们因此生活安定。调任密州。司农下令实施新法,不按时施行的人按违反国家制度判罪。轼对提举官说:“违反制度的判罚,如果是出自朝廷,谁敢不听从?如今命令出自司农,这是擅自制定律法。”提举官害怕地说:“请您先不要追究这件事。”不久,朝廷知道这个法令危害百姓利益,于是下令废除了它。

  调任徐州。黄河在曹村附近决堤,在梁山泊泛滥,从南清河溢出,汇聚在徐州城下,水不断上涨不久就要泄进城里,城墙即将被冲毁,城里的富人争着逃出城去避难。苏轼说:“如果富人都出了城,民心一定会动摇,谁和我一起守城呢?只要有我在这里,就不会让决堤的水毁了城墙。”于是将富民们赶回城中。苏轼到武卫营,把卒长叫出来说:“河水将要冲进城里,事情很紧迫了,即使是禁军也要暂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您尚且不逃避洪水,我们这些小人应该为您效力。”于是率领他的士兵拿着畚锸出营,修筑东南方向的长堤,堤坝从戏马台起,末尾与城墙相连。雨日夜不停,没有受损的城墙只有三版。苏轼天天住在城上,即使经过家门也不入,派官吏们分别在城墙各处守卫,最终保全了徐州城。又向朝廷要求调来服役的人,加高修筑旧城墙,修筑木制堤岸,用以防备洪水再来。朝廷听从了他的建议。

  调任湖州,因为有一些不便于民的事情不敢明说,就写诗暗示,希望对国家有所帮助。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臣从他的诗中挑出一些词语,断章取义牵强附会说苏轼的诗是在朝廷,把他逮捕押赴台狱,想置他于死地。案件审问了很久也没有判决。神宗非常喜欢苏轼的.才学,安排他担任黄州团练副使。苏轼与黄州的田父野老,一起生活在溪旁山间,在东坡修筑房舍,自号“东坡居士”。


《宋史苏轼传》阅读答案及翻译3篇扩展阅读


《宋史苏轼传》阅读答案及翻译3篇(扩展1)

——《宋史岳飞传》阅读答案3篇

《宋史岳飞传》阅读答案1

  或问:“天下何时太*?”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矣!”师每休舍①,俄而课②将士注坡跳壕③,皆重铠以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④者,立斩以徇⑤。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疾,躬为调药。诸将远戍,飞遣妻问劳⑥其家;死国者,则育其孤。凡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不私。善以少击众。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⑦与谋,谋定而后战,故有胜无败。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每调军食,必蹙额⑧曰:“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恂恂如儒生,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注释①舍:驻扎休息。②课:督促。③注坡跳壕:从山坡上急驰而下,从壕沟低处向上跳。此处指练兵。④束刍:捆扎喂牲口的草料。⑤徇:示众。⑥劳:慰劳。 ⑦统制:武官名。⑧蹙额:皱眉,表示忧虑。

  8.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4分)

  ①皆重铠以习之( ) ②死国者,则育其孤( )

  ③尽召诸统制与谋( ) ④恂恂如儒生( )

  ⑵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或王命急宣 / 或问:“天下何时太*?” B.为天下唱 / 躬为调药

  C.以咨诹善道 / 善以少击众 D.弗之怠 / 何功之有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2分)

  俄 而 课 将 士 注 坡 跳 壕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凡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不私。

  译:

  ⑵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 师表》)

  译:

  11.结合语段相关内容,谈谈你对岳飞其人的认识。(4分)

  参考答案:

  8.⑴①穿上重重的铠甲 ②为……而死 ③全,都 ④小心谨慎的样子 ⑵B

  9.俄 而 / 课 / 将 士 注 坡 跳 壕

  10.⑴凡是有犒赏,都分给下属官吏,一点不占为己有。⑵升降官吏,评论人物,不应因在宫中或府中而异。

  11.(1)治军有方:严明军纪(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爱护士卒:(遣妻问劳其家,凡有颁犒,均给军吏。卒有疾,躬为调药。)。军事谋略:善以少击众。 谋而后战。礼贤下士,谦虚,不居功自傲: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答到 2点即可,评价2分,依据2分)

  参考译文:

  有人问:“天下什么时候太*?”岳飞说:“文臣不喜欢钱财,武将不怕死,天下就太*了!”每当军队驻扎休整,不久他就督促将士练兵,都穿上重重的铠甲来训练他们。士兵中有私拿老百姓一根绳子捆扎草料的,就立即斩首来示众。士兵晚上住宿,百姓开门希望他们进屋,没有人敢进去。军队 号令“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士兵有人生病,岳飞亲自为他配药。(对)远离家乡卫戍边疆的各位将领,派他(指岳飞)妻子慰问他(指戍将)的家人;(对)为国而死的将领,就养育他们的遗孤。凡是有犒赏,都分给下属官吏,一点不占为己有。(岳飞)擅长以少击多。凡是有进攻(之事),就召集所有的官员一起谋划,制定策略后再进攻,因此从未有过失败。敌人因此议论说:“摇动山容易,摇动岳家军难。”每次筹集军粮,(他)一定皱着眉说:“东南百姓民力枯竭了!”(岳飞)爱惜贤能,礼遇士人,谨慎谦和,极具儒将风度,每次辞谢升官,必定说:“将士效力,我有什么功劳呢?”

《宋史岳飞传》阅读答案2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七年,入见,帝①从容问曰:“卿得良马否?”飞曰:“臣有二马,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不受。介②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③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踊疾驱,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帝称善,曰:“卿今议论极进。”

  ——节选自《宋史·岳飞传》

  注释:①帝:宋高宗赵构,此次谈话后就封岳飞为太尉。②介:备上鞍甲。③褫(chǐ):脱去,卸下。④秣:喂食。

  17.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

  (1)策之不以其道(2)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比行百里始奋迅(4)褫鞍甲而不息不汗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4分)

  (1)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2)然非精洁则不受

  19.两文都谈马,韩愈笔下的"千里马本应“ ”才能展现“千里之能”;被岳飞称为“致远之材”的良马具有“ ”“ ”的特点。(用文中的语句填空)(3分)

  20.韩愈和岳飞都是借论马来表达对人才的看法,韩愈先从正面提出问题,然后从 展开议论,岳飞则通过 阐述,他们都希望 。(4分)

  参考答案:

  17 . (么分)( 1 )鞭打,鞭策。(2 )通晓,理解。(3 )等到。(4 )流汗。(各1 分)18 . ( 4 分)( l )章着鞭子站在它跟前说:“夭下没有千里马!, ( 2 )然而如果不是精致、洁净的就不接受(不吃不喝)。(各2 分,意思对即可)

  19 . ( 3 分)一食或尽粟一石 受大而不苟取 力裕而不求逞(各l 分)

  20 . ( 4 分)反面(1 分)正反对比(1 分)优秀人才能够被识别和重用(2 分)(意思对即可)三、《 55 分)


《宋史苏轼传》阅读答案及翻译3篇(扩展2)

——《宋史陈禾传》阅读及答案3篇

《宋史陈禾传》阅读及答案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元符三年进士。累迁辟雍①博士、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

  天下久*,武备宽弛,东南尤甚。禾请增戍、缮城壁,以戒不虞。或指为生事,格不下。其后盗起,人服其先见。

  迁左正言,俄除给事中。时童贯权益张,与黄经臣胥用事,御史中丞卢航表里为奸,搢绅侧目。禾曰:“此国家安危之本也。吾位言责,此而不言,一迁给舍,则非其职矣。”未拜命,首抗疏劾贯。复劾经臣:“怙宠弄权,夸炫朝列。每云诏令皆出其手,言上将用某人,举某事,已而诏下,悉如其言。夫发号施令,国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权,奈何使宦寺②得与?臣之所忧,不独经臣,此途一开,类进者众,国家之祸,有不可遏,愿亟窜之远方。”

  论奏未终,上拂衣起。禾引上衣,请毕其说。衣裾落,上曰:“正言碎朕衣矣。”禾言:“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此曹今日受富贵之利,陛下他日受危亡之祸。”言愈切,上变色曰:“卿能如此,朕复何忧?”内侍请上易衣,上却之曰:“留以旌直臣。”翌日,贯等相率前诉,谓国家极治,安得此不详语。卢航奏禾狂妄,谪信州监酒。遇赦,得自便还里。

  初,陈瓘归自岭外,居于鄞,与禾相好,遣其子正汇从学。后正汇告蔡京罪,执诣阙,瓘亦就逮。经臣莅其狱,檄禾取证,禾答以事有之,罪不敢逃。或谓其失对,禾曰:“祸福死生,命也,岂可以死易不义耶?愿得分贤者罪。”遂坐瓘党停官。

  遇赦,复起知广德军,移知和州。寻遭内艰,服除,知秀州。王黼新得政,禾曰:“安能出黼门下?”力辞,改汝州。辞益坚,曰:“宁饿死。”黼闻而衔之。禾兄秉时为寿春府教授,禾侍兄官居。适童贯领兵道府下,谒不得入,馈之不受。贯怒,归而谮之。上曰:“此人素如此,汝不能容邪?”久之,知舒州,命下而卒,赠中大夫,谥文介。

  (节选自《宋史·陈禾传》)

  注 ①辟雍:太学名。②宦寺:宦官。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此曹今日受富贵之利。曹:一类人

  B、禾请增戍、缮城壁,以戒不虞。虞:预料

  C、黼闻而衔之。衔:怀恨

  D、安得此不详语。详:详细

  5、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陈禾刚强正直的一组是( )(3分)

  ①其后盗起,人服其先见。②未拜命,首抗疏劾贯。

  ③论奏未终,上拂衣起。④檄禾取证,禾答以事有之,罪不敢逃。

  ⑤辞益坚,曰:“宁饿死。”⑥寻遭内艰,服除,知秀州。

  A、②④⑤B、①②④C、③⑤⑥D、①③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陈禾从长久太*的.局面中看出潜藏的危机,针对当时军备松弛,东南一带尤其严重的情况,他上奏请求采取措施,起初不为人理解,后来事实证明他有先见之明。

  B、童贯、黄经臣、卢航狼狈为奸,权倾朝野,士大夫都敢怒不敢言,陈禾挺身而出,先上书弹劾童贯,又弹劾黄经臣,指出他们的所作所为对国家危害严重。

  C、王黼刚刚执掌大权时,陈禾对他十分鄙视,说,怎么能在王黼门下听候调遣,于是一再坚决要求辞官。王黼听说后对他怀恨在心。

  D、陈禾冒死进谏,拉破了皇帝的衣服,迫使皇帝表面上赞同其意见,然而陈禾激怒了皇帝,以致第二天当童贯、卢航等人诋毁他时,皇帝就趁势将他贬谪到外地。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夫发号施令,国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权,奈何使宦寺②得与?(5分)

  (2)适童贯领兵道府下,谒不得入,馈之不受。贯怒,归而谮之。(5分)

  答案:

  4、D

  5、A

  6、D

  7、(1)那发号施令,是国家的重大事情,降免昏庸官吏和提拔贤明之士,是天子的大权,怎么能让宦官参与其中?(判断句2分;“陟”提拔、提升,1分;“奈何”怎么,1分;大意1分)

  (2)恰逢童贯统领军队路过寿春府,想要拜访陈禾不能进门,送礼给陈禾也不接受。童贯恼怒,回到朝廷后就诬陷他。(“适”“道”“谒”“谮”各1分,大意1分)


《宋史苏轼传》阅读答案及翻译3篇(扩展3)

——《宋史·苏轼列传》原文及翻译3篇

《宋史·苏轼列传》原文及翻译1

  原文

  哲宗立,(苏轼)复朝奉郎、七登州,召为礼部郎中。迁起居舍人。轼起于忧患不欲骤履要地辞于宰相蔡确确曰公徊翔久矣朝中无出公夸者。轼曰:“昔林希同在馆中,年且长。”确曰:“希固当先公耶?”卒不许。二年,兼侍读。每进读至治乱兴衰、邪正得失之际,未尝不反复开导,觊有所启悟。哲宗虽恭默不言,辄首肯之。尝读祖宗《宝训》,因及时事,轼历言:“今赏罚不明,善恶无所劝沮;又黄河势方北流,而强之使东;复人入镇戎,杀掠数万人,帅臣不以闻。每事如此,恐浸成衰乱之渐。”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轼恐不见容,请外,知杭州。未行,谏官言前相蔡确知安州,作诗借郝处俊事以讥太皇太后。大臣议迁之岭南。轼密疏:“朝廷若薄确之罪,则于皇帝孝治为不足;若深罪确,则于太皇太后仁政为小累。谓宜皇帝敕置狱逮治,太皇太后出手诏赦之,则于仁孝两得矣。”宣仁后心善轼言而不能用。轼出郊,用前执政恩例,遣内侍赐龙茶、银合,慰劳甚厚。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夸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辦,易米以救饥者。明年春,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七年,徙扬州。旧发运司主东南漕法,听操舟者私载物货,故操舟者辄富厚,以官舟为家,补其敝漏,且周船夫之乏,故所载率皆速达无虞。近岁一切禁而不许,故舟弊人困,多盗所载以济饥寒,公私皆病。轼请复旧,从之。未阅岁,以兵部尚书召兼侍读。

  (节选自《宋史苏轼列传》)

  译文

  哲宗即位,(苏轼被)授朝奉郎、登州知州,召他做礼部郎中。升为起居舍人。苏轼从忧患中被起用,不想骤然间登上要职,向宰相蔡确推辞。蔡确说:“你徘徊不进已经很久了,朝廷中没有比你更合适的。”苏轼说:“从前林希和我同在馆里,而且他年纪大。”蔡确说:“林希真应当比你先起用吗?”终于没有答应。元祐二年,兼侍读。每次在皇帝面前诵读到治乱兴衰、奸邪正直及朝政得失的时候,未曾不反复开导,希望对皇帝有所启发。哲宗虽然恭敬沉默不说话,常常很赞成。曾经读到祖宗的《宝训》,因而讲到时事,苏轼一一地诉说:“现在赏赐处罚不分明,善没有勉励恶没有禁止;又黄河正向北流,而硬要它向东流;西夏攻入镇戎军,杀掠几万人,统帅不奏报。每每出现这类事情,恐怕渐渐会成为衰亡和动乱的开端。”元祐三年,暂代知礼部贡举。正逢大雪严寒,士子们坐在庭院中,颤抖地不能说话。苏轼放宽他们的禁约,使他们能尽量发挥。巡视考场的宦官常侮辱应试士人,而且抓住意义暧昧的个别辞语,诬陷为罪状,苏轼把这些宦官都奏请驱逐。元祐四年,因积累了一些议论政事的话,被当权的人所恨。苏轼怕不被他们所容忍,请求调到外地,任杭州知州。尚未动身,谏官说前任宰相蔡确任安州知州,作诗借郝处俊的事讥讽太皇太后。大臣们建议把他流放岭南。苏轼上密奏说:“朝廷如果处分蔡确轻了,那对皇帝以孝治天下就不足;如果治罪重了,那对太皇太后的仁政又有所欠缺。认为应由皇帝下敕书立案逮捕治罪,太皇太后就下手诏宽赦他,那就仁和孝两方面都得当了。”宣仁后心里认为苏轼的话好而不能实行。苏轼出行外任时,朝廷使用过去执政大臣的旧例,派宦官赏赐他龙茶、银盒,慰劳很优厚。苏轼到杭州后,遇上大旱,饥荒和瘟疫并发。苏轼向朝廷请求,免去本路上供米的三分之一,又得赐予剃度僧人的牒文,用以换取米来救济饥饿的人。第二年春天,派人带着医生到各街巷治病,救活的人很多。元祐七年,移扬州。以前发运司主管东南漕运法,允许驾船的人私自载运货物。所以驾船的人就富裕了,把官船当作自己的家,修治船只,还救济船夫们的困乏,所以所载货物都很快到达而且没有事故。近年一切私载都被禁止,所以船只破旧人员贫困,多数人偷盗所运货物来救饥寒,公家私人都受害。苏轼请求恢复旧制,朝廷允准。不满一年,召为兵部尚书兼侍读。


《宋史苏轼传》阅读答案及翻译3篇(扩展4)

——《苏武传》阅读及答案3篇

《苏武传》阅读及答案1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前后十余辈。天汉元年,武帝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张胜许之。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班固《汉书?苏武传》,有删节)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引佩刀自刺引:拔出 B、惠等哭,舆归营舆:抬,扛

  C、会论虞常论:讨论 D、空以身膏草野膏:肥沃,使……肥美

  5、以下各组句子,全都表明苏武忠贞不渝爱国精神的一组是(3分)

  ①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②武气绝,半日复息

  ③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 ④复举剑拟之,武不动

  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武不应⑥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④⑤⑥ D、①④⑤

  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武入仕顺利,受到重用,他因父荫得官,天汉元年,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匈奴,却因副使张胜参与虞常在匈奴的谋反受到牵连。

  B、苏武义不*,以死报国,他认为作为使节被扣受审,于节操有亏,又辜负了朝廷的使命,因而自杀,后因抢救及时才脱离生命危险。

  C、苏武立场坚定,刚强不屈,他在卫律的威吓、利诱、逼迫面前,爱国之志始终不渝,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D、苏武大义凛然,痛斥汉奸,他不顾个人安危大骂卫律,说他利用单于对他的信任要斗倒汉、匈两国的君主,从旁观祸败。

  7.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⑵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

  参考答案:

  4(3分)C(论:判罪、判定)。

  5、(3分)D(②是叙述苏武气绝复息的经过;③是苏武对自己无罪的辩解;⑥是卫律逼迫苏武的话)

  6、(3分)D(不是“要斗倒两国君主”,而是“要使两主相斗”)。

  7、(4分)

  ⑴单于很钦佩苏武的气节,早晚都派人问候苏武,而将张胜逮捕监禁起来。(2分:“系”1分,大意1分)

  ⑵背叛主上,离弃双亲,在异族那里投降做奴隶,我要见你干什么?(2分:“畔”1分,大意1分)

《苏武传》阅读及答案2

  阅读《苏武传》选段,回答10~13题。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 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愿勿复再言!”

  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驩,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 衿,与武决去。

  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

  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 除:殿阶

  B.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 过:过错

  C.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 成就:栽培

  D.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 让:责备

  1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 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

  B.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C.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驩,效死于前 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D.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12.下面句子全都表现苏武忠心事汉不辱使命的一项是

  ①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②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无复再言!

  ③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驩,效死于前!

  ④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⑤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

  ⑥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③④⑥

  13.对选文内容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李陵劝降采用文雅的方式,在饮酒叙谈之中,以老朋友、老同事的身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B.李陵劝降采用攻心法,先以苏武父兄之死指出汉朝的薄情,再披露苏武家庭的悲剧,又以人生苦短,应享受荣华富贵相劝,最后指出汉朝法令无常,即使回去也难保身家*安。劝降内容经过深思熟虑,显得理由充分,说服力强。

  C.面对李陵的劝降,苏武全然不为所动,在恭敬中现冷峻,表现出立场坚定、大义凛然的品格。

  D.李陵劝降最后反被苏武的正义所感,羞愧难当,更衬托了苏武高大的忠义形象。

  参考答案:

  10.B 11.C 12.A 13.B

《苏武传》阅读及答案3

  (苏)武字子卿,少以父任。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尽归汉使,武帝嘉其义,乃遣武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武与副张胜及常惠等百余人俱。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虞常果引张胜。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乃引刀自刺。卫律惊,驰召医,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单于壮其节,而收系张胜。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见为?”

  (缩写节选自《汉书苏武传》)

  6.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虞常果引张胜

  引:牵扯。

  B.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

  候:拜。

  C.而收系张胜

  收:逮捕。

  D.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阴:阴谋。

  解析:D项,阴:暗地里。

  答案:D

  7.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解析:一词多义是古代汉语的重要语法现象,*时要多掌握积累。第一组中第一个“会”是“适逢”的意思,第二个“会”是“一起”的意思。第二组中第一个“生”是“活”的意思,第二个“生”是“活着”的意思。

  答案:D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的“膏”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空以身膏草野

  A.使人止晋鄙军,留军壁邺B.其一人夜亡

  C.单于壮其节D.欲因此时降武

  解析:例句和A项中加点的词都是名词用作动词,B项中为名词作状语,C项中为意动用法,D项中为使动用法。

  答案:A

  9.下面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武出使匈奴,是在汉与匈奴关系有所改善,两国矛盾有所缓和的时期,本不应有危险,然而,由于张胜私下支持虞常等人的谋劫行动,导致苏武被匈奴扣留了19年。

  B.虞常沦落匈奴,但并没有忘记汉朝,他伏弩射杀卫律的行动,正是他爱国的具体表现。

  C.苏武的自杀举动,不仅表现了汉朝使者宁死不屈的凛然正气,而且赢得了敌国的尊敬。

  D.卫律使尽了威吓、利诱、逼迫等手段,但是始终未能动摇苏武对国家、对民族忠贞不贰的崇高气节。

  解析:根据文意,虞常不是射杀卫律,而是单于。

  答案:B


《宋史苏轼传》阅读答案及翻译3篇(扩展5)

——《宋史·康保裔传》阅读答案3篇

《宋史·康保裔传》阅读答案1

  康保裔,河南洛阳人。祖志忠,讨王都战没。父再遇,从太祖征李筠,又死于兵。保裔在周屡立战功,及再遇阵没,诏以保裔代父职,从石守信破泽州,又从诸将破契丹于石岭关,领登州刺史。寻知代州,移深州,领凉州观察使。真宗即位,召还,以其母老勤养,赐以上尊酒茶米。诏褒之,为高阳关都部署。契丹兵大入,诸将与战于河间,保裔选精锐赴之,会暮,约诘朝合战。迟明,契丹围之数重,左右劝易甲驰突以出,保裔曰:临难无苟免。遂决战。二日,杀伤甚众,蹴践尘深二尺,兵尽矢绝,援不至,遂没焉,时车驾驻大名,闻之震悼,废朝二日,赠侍中。以其子继英为六宅使、顺州刺史,继彬为洛苑使。继英等谢曰:臣父不能决胜而死,陛下不以罪其拏幸矣,臣等顾蒙非常之恩!因悲涕伏地不能起。上恻然曰:尔父死王事,赠赏之典,所宜加厚。顾谓左右曰:保裔父、祖死疆场,身复战没,世有忠节,深可嘉也。保裔谨厚好礼,喜宾客,善骑射,弋飞走无不中。尝握矢三十,引满以射,筈镝相连而坠,人服其妙。屡经战阵,身被七十创。贷公钱数十万劳军,没后,亲吏鬻器玩以偿。上知之,乃复厚赐焉。方保裔及契丹血战而援兵不至唯张凝李重贵率众策应遇契丹兵交战保裔为敌所覆重贵与凝赴援腹背受敌自申至寅力战敌乃退。当时诸将多失部分,独重贵、凝全军还屯,凝议上将士功状,重贵喟然曰:大将陷没,而吾曹计功,何面目也!上闻而嘉之。

  (节选自《宋史康保裔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又从诸将破契丹于石岭关,领登州刺史 领: 代理

  B.寻知代州,移深州 知:掌管或做知州

  C.会暮,约诘朝合战 诘朝,即诘旦,*明,清晨

  D.尝握矢三十,引满以射 引:拉开弓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方保裔及契丹血战,而援兵不至,唯张凝、李重贵率众策应,遇契丹兵交战,保裔为敌所覆,重贵与凝赴援,腹背受敌,自申至寅力战,敌乃退。

  A方保裔及契丹血战/而援兵不至/唯张凝/李重贵率众策应/遇契丹兵/交战保裔为敌所覆/重贵与凝赴/援腹背受敌/自申至寅/力战敌乃退。

  B.方保裔及契丹血战/而援兵不至/唯张凝/李重贵率众策应/遇契丹兵交战/保裔为敌所覆重贵/与凝赴援/腹背受敌/自申至寅力战/敌乃退。

  C.方保裔及契丹血战/而援兵不至/唯张凝/李重贵率众策应/遇契丹兵交战/保裔为敌所覆/重贵与凝赴援/腹背受敌/自申至寅力战/敌乃退。

  D.方保裔及契丹血战/而援兵不至/唯张凝/李重贵率众/策应遇契丹兵交战/保裔为敌所覆/重贵与凝赴援/腹背受敌/自申至寅/力战敌乃退。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康保裔世代行伍出身,一心报效朝廷。其祖康志忠、其父康再遇先后战死沙场;他代父职后,又随众将攻破契丹。宋真宗即位.召他回来,给予赏赐嘉奖。

  B.康保裔品行端正,严谨厚道。他待人接物讲究礼貌,又擅长骑马射箭,射飞禽走兽无不中;在与契丹血战时,张凝、李重贵与他并肩抗敌,直到敌军退去。

  C.康保裔战死沙场引起强烈反响。他的死讯传来,皇上深深震惊哀悼,停止朝会两天,又赐封其子官职,同时一再表示,保裔是为王事而死,理应厚重褒奖。

  D.康保裔抱定赴死信念抗击契丹。契丹大举入侵,双方约定次日早晨交战,契丹却提前至黎明层层包围宋军,保裔不愿苟免于死,战至兵尽矢绝,最终阵亡。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贷公钱数十万劳军,没后,亲吏鬻器玩以偿。(5分)

  (2)凝议上将士功状,重贵喟然曰:大将陷没,而吾曹计功,何面目也!(5分)

  【参考答案】

  1.A

  2.C

  3.B

  4.

  (1)借了公家的数十万钱款犒劳军队,死后,亲属和部下卖掉器物珍玩来偿还。

  (2)张凝建议上奏将士立功情况的文书,李重贵叹息记:大将陷敌阵亡,而我们却计算功劳,有什么脸面呢!

《宋史·康保裔传》阅读答案2

  (10年全国卷Ⅱ)

  三、(9分 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康保裔,河南洛阳人。祖志忠,讨王都战没。父再遇,从太祖征李筠,又死于兵。保裔在周屡立战功,及再遇阵没,诏以保裔代父职,从石守信破泽州,又从诸将破契丹于石岭关,领登州刺史。寻知代州,移深州,领凉州观察使。真宗即位,召还,以其母老勤养,赐以上尊酒茶米。诏褒之,为高阳关都部署。契丹兵大入,诸将与战于河间,保裔选精锐赴之,会暮,约诘朝合战。迟明,契丹围之数重,左右劝易甲驰突以出,保裔曰:临难无苟免。遂决战。二日,杀伤甚众,蹴践尘深二尺,兵尽矢绝,援不至,遂没焉,时车驾驻大名,闻之震悼,废朝二日,赠侍中。以其子继英为六宅使、顺州刺史,继彬为洛苑使。继英等谢曰:臣父不能决胜而死,陛下不以罪其拏幸矣,臣等顾蒙非常之恩!因悲涕伏地不能起。上恻然曰:尔父王事,赠赏之典,所宜加厚。顾谓左右曰:保裔父、祖死疆埸,身复战没,世有忠节,深可嘉也。保裔谨厚好礼,喜宾客,善骑射,弋飞走无不中。尝握矢三十,引满以射,筈镝相连而坠,人服其妙。屡经战阵,身被七十创。贷公钱数十万劳军,没后,亲吏鬻器玩以偿。上知之,乃复厚赐焉。

  方保裔及契丹血战,而援兵不至,唯张凝、李重贵率众策应,遇契丹兵交战,保裔为敌所覆,重贵与凝赴援,腹背受敌,自申至寅力战,敌乃退。当时诸将多失部分,独重贵、凝全军还屯,凝议上将士功状,重贵喟然曰:大将陷没,而吾曹计功,何面目也!上闻而嘉之.

  (节选自《宋史康保裔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及再遇阵没 及:趁着。

  B.寻知代州。移深州 寻:不久。

  C.会暮,约诘朝合战 会:适逢。

  D.援不至,遂没焉 遂:于是。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康保裔奋身杀敌的一组是

  ①保裔选精锐赴之 ②左右劝易甲驰突以出

  ③杀伤甚众,蹴践尘深二尺 ④身复战没,世有忠节

  ⑤屡经战阵,身被七十创 ⑥腹背受敌,自申至寅力战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康保裔世代行伍出身.一心报效朝廷。其祖康志忠、其父康再遇先后战死边境:他代父职后,又随众将攻破契丹。宋真宗即位.召他回来,给予赏赐嘉奖。

  B.康保裔抱定赴死信念抗击契丹。契丹大举入侵,双方约定次日早晨交战,契丹却提前至黎明层层包围宋军,保裔不愿苟免于死,战至兵尽矢绝,最终阵亡。

  C.康保裔战死沙场引起强烈反响。他的死讯传来,皇上深深震惊哀悼,停止朝会两天天.又赐封其子官职,同时一再表示,保裔是为王事而死,理应厚重褒奖。

  D.康保裔品行端正,严谨厚道。他待人接物讲究礼貌,又擅长骑马射箭,射飞禽走兽无不中;在与契丹血战时,张凝、李重贵与他共同抗敌,敌军这才退去。

  11.把(选择题) 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贷公钱数十万劳军,没后,亲吏鬻器玩以偿。

  译文:

  (2)凝议上将士功状,重贵喟然曰:大将陷没,而吾曹计功,何面目也!

  译文:

  答案:

  8、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及在文中的意思是到了,等到,故选A。

  9、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①说康保裔筛选精兵出征,②说身边人劝康保裔逃跑,⑥是说张凝、李重贵作战的情形。故选D。

  10、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在康保裔与契丹血战时,张凝、李重贵率领军队策应他,没有与他共同抗敌。故选D。

  11、(1)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几个重点词语:贷,借;劳,犒劳;没通殁,死亡;鬻,卖;以,目的连词,来。故译为:借了公家的数十万钱款犒劳军队,死后,亲属和部下卖掉器物珍玩来偿还。

  (2)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几个重点词语:议,建议;上,上奏;状,情形;吾曹,我们;面目,脸面。故译为:张凝建议上奏将士立功情况的文书,李重贵叹息记:大将陷敌阵亡,而我们却计算功劳,有什么脸面呢!


《宋史苏轼传》阅读答案及翻译3篇(扩展6)

——《苏轼私识范仲淹》阅读答案3篇

《苏轼私识范仲淹》阅读答案1

  苏轼私识范仲淹

  庆历三年,轼始总角①,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轼从旁窃观,则能诵习其词,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②,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嘉祜③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④。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

  (选自宋苏轼《范文正公文集叙》)

  ①总角。它指八九岁到十三四岁的少年。②韩、范、富、欧阳:分别指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③嘉祜:宋仁宗的另一个年号。④殁(mò):死。

  1.解释下列加点字意思。(3分)

  (1)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 (2)嘉祜二年,始举进士 (3)既葬,而墓碑出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

  3.文中表达了苏轼对范仲淹怎样的感情?(2分)

  参考答案:

  1.(1)认为奇特(2)才(3)已经

  2.我知道了他的为人。十五年没有见到范公一面,难道不是命运(的安排)吗?

  3.英雄间的惺惺相惜;敬佩,也有不得见面的遗憾。

《苏轼私识范仲淹》阅读答案2

  庆历三年,轼始总角①,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②,轼从旁窃观,则能诵习其词,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③,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嘉祐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④。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

  [注释]①总角:代指八九岁到十三四岁的少年。②乡先生:乡里的私塾先生。③韩、范、富、欧阳:分别指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④殁:去世。

  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

  ①轼从旁窃观:_______

  ②始举进士:________

  ③既葬:____________

  ④读之至流涕:______

  2.下面各句中句式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此四人者,人杰也。

  A.陈胜者,阳城人也。

  B.士卒多为用者。

  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D.莲,花之君子者也。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苏轼对范仲淹有着怎样的感情?简要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窃:偷偷的,暗中

  ②举:考中

  ③既:已经

  ④涕:眼泪

  2.B

  3.先生认为我说的话奇特,就把这十一个人的情况全部告诉了我。

  4.钦佩、仰慕;从他读范仲淹墓碑“至流涕”和对自己不能认识范仲淹十分遗憾等可以看出。

  (意对即可)

《苏轼私识范仲淹》阅读答案3

  苏轼私识范仲淹

  庆历①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②,轼从旁窃观,则能诵习其词,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③,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嘉祜④二年,始举进士⑤,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

  (选自宋·苏轼《范文正公文集叙》)

  【注释】①庆历:宋仁宋年号。②乡先生:乡里的私塾先生。③韩、范、富、欧阳:分别指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④嘉祜:宋仁宗的另一个年号。⑤举进士:考中进士。

  12.请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限断二处)

  吾 得 其 为 人 盖 十 有 五 年 而 不 一 见 其 面

  1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以鲁人石守道作/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柳宗元《小石潭记》)

  B.先生奇轼言/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魏学洢《核舟记》)

  C.则已私识之矣/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D.既葬,而墓碑出/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1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童子何用知之?

  (2)此四人者,人杰也。

  15.苏轼对范仲淹有着怎样的感情?简要说说你的理由。

  16.下列对文化常识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垂髫、总角、加冠、豆蔻”四个表示年龄称谓的词是按年龄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B.“一门父子三词客”指北宋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三人并称“三苏”,苏轼为“大苏”。

  C.苏轼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二人同处“唐宋八大家”之列。

  D.“嘉祜二年,始举进士”中的`“进士”,在宋代是指参加科举考试通过了由皇帝主持“殿试”的人;明清时期,进士第一名称为状元,第二、三名分别称为榜眼、探花。

  【答案】12.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13.D

  14.(1)小孩子知道这些有什么用?(2)这四个人,是人中豪杰。

  15.钦佩、仰慕;从他读范仲淹墓碑“至流涕”和对自己不能认识范仲淹十分遗憾等可以看出。16.A

  【解析】

  【12题详解】

  试题分析: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句子“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的意思是:我知道他的为人,大概已经十五年了,却没有见到他一面。据此,正确的句读是: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

  【13题详解】

  试题分析:考查对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理解。A.选项中“以”分别为“拿,用”和“因为”;B.选项中的“奇”的意思分别为“认为……奇”和“余数”;C.选项中的“私”分别是“私自”和“偏爱”;D.选项中的“既”都是“已经”的意思。故选D。

  【1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1)句中的“童子(小孩子)、何(什么)、知(知道)”几个词是赋分点;(2)句中的“此(这)、者……也(表判断)”几个词是赋分点。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15题详解】

  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理解和体味作者的情感。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作答。从“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和“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可以看出,苏轼从小就对范仲淹钦佩和仰慕,为自己不能认识范仲淹而感到遗憾。据此理解作答。

  【16题详解】

  试题分析:对*古代文化常识知识的考查。在古代,对年龄的称谓有: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孩提:指2——3岁的儿童。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豆蔻:指女子十三岁。及笄:指女子十五岁。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而立之年:指三十岁。不惑之年:指四十岁 。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花甲之年:指六十岁。古稀之年:指七十岁。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 。期颐之年:一百岁。据此可知,A项的“‘垂髫、总角、加冠、豆蔻’四个表示年龄称谓的词是按年龄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的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A。

  【点睛】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参考译文:

  庆历三年,苏轼正是十二三岁的年龄,进入乡下的私塾学习,有一位从京师来的读书人,拿鲁地人石守道写的《庆历圣德诗》给私塾的老师看。苏轼在旁边偷看,就能够诵读通晓文中的语句,苏轼问先生其中赞颂的那十一个人都是谁,先生说:"小孩子知道这些有什么用?"苏轼说:"(如果)他们是神仙,(我)就不敢知道;如果(他们)也是普通的人,我为什么就不可以知道他们?"先生对苏轼说的话感到惊奇,把这十一个人的情况全部告诉了苏轼,并且说:"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这四个人,是人中豪杰。"当时虽然没有完全明白(这句话),却已经私下记住他们了。嘉祐二年,苏轼中了进士,到了京城,正赶上范仲淹逝世。安葬之后,墓碑立好,苏轼读碑文以至于流泪,说:"我知道了他的为人已经十五年了,却没有见到他一面,难道是命中注定的吗?"


《宋史苏轼传》阅读答案及翻译3篇(扩展7)

——汉书赵充国传节选的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荟萃2篇)

汉书赵充国传节选的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1

  赵充国字翁孙,陇西上人也,为人沉勇有大略,少好将帅之节,而学兵法,通知四夷事。元康三年,先零遂于诸羌种豪二百余人解仇愁交质盟诅,上闻之,以问充国,对曰:“匈奴欲与羌合,非一世也。臣恐羌变未止此,且复结联他种,宜及未然为之备。后月余,羌侯狼何果遣使至匈奴借兵,欲击鄯善、敦煌已绝汉道。时,冲国年七十余,上老之,使御使大夫丙吉问谁可将者,充国对曰:“亡逾于老臣者矣。”上遣问焉,曰:“将军度羌虏何如,当用几人?”充国曰:“百闻不如一见。兵难逾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然羌戎小夷,灭亡不久,愿陛下以属老臣,勿以为忧。”上笑曰:“诺。”

  充国至金城,须兵满万骑,欲渡河,恐为虏所遮。即夜遣三校衔枚先渡,渡辄营陈,会明,毕,遂以次尽渡,虏数十百骑来,出入军傍。充国曰:“吾士马新倦,不可驰逐。此皆骁骑难制,又恐其为诱兵也。击虏以殄灭为期,小利不足贪。”令军勿击。充国常以远斥候为务,行必为战务,止必坚营壁,尤能持重,爱士卒,先计而后战。

  初,罕、开豪靡当儿使弟雕库来告都尉曰先零欲反,后数日果反。充国引兵至先零在所。虏久屯聚解弛望见大军弃车重欲渡湟水道厄狭充国徐行驱之。或曰:“逐利宜亟。”充国曰:“此穷寇不可迫也,缓之则走不顾,急之则还致死。” 兵至罕地,令军毋燔聚落、刍牧田中。罕羌闻之,喜曰:“汉果不击我矣!” 豪靡忘使人来言:“愿得还复故地。”充国以闻,未报。靡忘来自归,充国赐饮食,遣还谕种人。护军以下皆争之,曰: 此反虏,不可擅遣。 充国曰: 诸君但欲便文自营,非为公家忠计也。 语未卒,玺书报,令靡忘以赎论。后罕竟不烦兵而下。

  4.对中文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虏久屯聚/解驰望见大军/弃车重/欲渡/湟水道厄狭/充国徐行/驱之

  B.虏久屯聚/解驰/望见大军/弃车/重欲渡湟水/道厄狭/充国徐行/驱之

  C.虏久屯聚解驰/望见大军/弃车/重欲渡湟水/道厄狭/充国徐行/驱之

  D.虏久屯聚/解驰/望见大军/弃车重/欲渡湟水/道厄狭/充国徐行驱之

  5.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代纪年法有干支纪年法,即十天干、十二地支,两字相配用以纪年,如“辛亥革命”“戊戌变法”之类就采用这种纪年法。

  B.帝王年号纪年法,皇帝即位,都要改元,称元年,汉武帝起有年号,后多用年号纪年如文中元康三年。

  D.王公年次纪年法,这种纪年法大多用在春秋,战国时代。如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也有年号和干支兼用,如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A、赵充国为人沉勇有谋略,通晓兵法,并熟悉民族事务。在抵御少数民族的战争中,赵充国审时度势,立下丰功伟绩。

  B、少数民族之间订立同盟,皇帝心中不安,询问赵充国,赵充国认为少数民族之间联盟并非第一次,应及早做好防范。

  C、罕羌首领靡忘向赵充国表示希望回到原来的土地,率族人归降。赵充国赐他们粮食让他们回去,这与朝廷想法一致。

  D、皇帝担心赵充国年老不能为将,故意以需要多少军队来试探他。充国表示难以预测,需要亲临前线才能制定方略。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然羌戎小夷,灭亡不久,愿陛下以属老臣,勿以为忧。(5分)

  (2)此穷寇不可迫也,缓之则走不顾,急之则还致死。(5分)

  参考答案

  4、(3分) 选D

  5 (3分) 选C “朔”是农历每月的第一天,“晦”是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6 (3分) 选 D 皇帝是担心赵充国年老,也询问过赵充国匈奴的情况,但这不是试探赵充国能否胜任。

  7译文(10分)

  (1)然而羌戎只是个小小的夷族,不久就会灭亡,希望陛下把此事交给我老臣去处理,不必为此事多担忧。(“然、属、忧”各1分,句意通顺2分)

  (2) 这是穷途末路的敌寇,不可逼迫太紧,缓慢驱赶他就只顾逃走而不顾其他,追及了他们就会回过头来决一死战。(“迫、走、还”各1分,句意通顺2分)

  赵充国字翁孙,陇西上邽人也,后徙金城令居。为人沉勇有大略,少好将帅之节,而学兵法,通知四夷事。击匈奴,获西祁王,擢为后将军。

  神爵元年春,诸降羌及归义羌侯杨玉等勘略小种,背叛犯塞,攻城邑,杀长吏。充国年七十余,上老之,使御史大夫问谁可将者,充国对曰:“无逾于老臣者矣。愿陛下以属老臣,勿以为忧。”上笑曰:“诺。”

  充国至金城,常以远斥候(侦察兵)为务,行必为战备,止必坚营壁,尤能持重,爱士卒,先计而后战。遂西至西部都尉府,日飨军士,士皆欲为用。虏数挑战,充国坚守。

  初,罕羌豪靡当儿使弟雕库来告都尉曰先零欲反,后数日果反。雕库种人颇在先零中,都尉即留雕库为质。充国以为亡罪,乃遣归告种豪:“大兵诛有罪者,明白自别,毋取并灭。”充国计欲以威信招降罕羌及劫略者,解散虏谋,

  七月,充国引兵至先零在所。虏久屯聚,解弛,望见大军,弃车重,欲渡湟水,道厄狭,充国徐行驱之。或曰逐利行迟充国曰此穷寇不可迫也缓之则走不顾急之则还致死诸校皆曰善虏赴水溺死者数百降及斩首五百余人卤马牛羊十万余头车四千余辆。兵至罕地,令军毋燔聚落、刍牧田中。罕羌闻之,喜曰:“汉果不击我矣!”后罕竟不烦兵而下。遂上屯田奏,言欲罢骑兵万人留田。

  充国奏每上,辄下公卿议臣。初是充国计者什三,中什五,最后什八。诏罢兵,独充国留屯田。明年五月,充国奏言降者三万一千二百人,请罢屯兵,奏可,充国振旅而还。充国乞骸骨,赐安车驷马、黄金六十斤,罢就第。朝廷每有四夷大议,常与参兵谋,问筹策焉。年八十六,甘露二年薨,谥曰壮侯。(选自《汉书·赵充国传》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学兵法,通知四夷事/通知:通晓

  B、使御史大夫问谁可将者/将:带领

  C、后罕竟不烦兵而下/竟:竟然

  D、充国振旅而还/振:整顿

  2、下列各组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无逾于老臣者矣 / 不拘于时,学于余

  B、行必为战备,止必坚营壁 / 不足为外人道

  C、充国计欲以威信招降罕羌及劫略者 / 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D、缓之则走不顾 /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3、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赵充国“有大略”的一组是()

  ①无逾于老臣者矣

  ②常以远斥候为务

  ③行必为战备,止必坚营壁

  ④充国徐行驱之

  ⑤虏赴水溺死者数百

  ⑥言欲罢骑兵万人留田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⑥

  D、②③⑤

  4、下列对文意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充国年轻时就喜爱将帅的节操,学习兵法,了解边情,行军打仗时爱士卒,沉着稳重,这都是他作战取胜的不可缺少的因素。

  B、赵充国根据叛羌的情况,采取了以守为主的战略。他到金城后,常常把派侦察兵到远处侦察作为重要事务。行军途中,他小心谨慎,避免伤亡,计划好再作战。到西部都尉府后,敌人多次挑战,他都坚守不应战。

  C、赵充国还对敌人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先零羌劫持胁迫那些小部落一起反叛,罕羌首领事先派雕库向都尉报告,都尉扣押雕库作人质,赵充国放他回去,让他告诉首领:要与先零羌保持距离。他进兵到罕羌地域,下令不准焚烧村落,只可到田中去牧马,从而取得了罕羌的好感。

  D、赵充国等到敌人久屯松懈之时,引兵去攻击,敌人望风而逃,他只慢慢地追赶,掳获了大量的牛羊车马。打胜仗后,他上书请求撤除骑兵,只留万名士兵在当地屯田。到第二年五月,敌人投降的达三万多人,祸患*息,他请求撤除屯田士兵,整顿队伍,凯旋而归。

  5、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或曰逐利行迟充国曰此穷寇不可迫也缓之则走不顾急之则还致死诸校皆曰善虏赴水溺死者数百降及斩首五百余人卤马牛羊十万余头车四千余辆

  6、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行必为战备,止必坚营壁。

  ②朝廷每有四夷大议,常与参兵谋,问筹策焉。

  参考答案

  1、C

  2、C

  3、B

  4、C

  5、或曰逐利行迟/充国曰/此穷寇不可迫也/缓之则走不顾/急之则还致死/诸校皆曰/善/虏赴水溺死者数百/降及斩首五百余人/卤马牛羊十万余头/车四千余辆

  6、①行军时一定要做好战斗准备,驻扎时一定要修好坚固的壁垒。

  ②朝廷每有关四方夷狄的重大商议,经常请他参与军事谋划,询问计策。

  参考译文:

  赵充国字翁孙,原为陇西上邽人,后来迁居到金城令居县,他为人沉着勇敢而又有远大的谋略,从小喜爱将帅的节操,学习兵法,通晓四边少数民族的事务。

  神爵元年春,那些归顺的羌人以及归义羌侯杨玉等人,用武力胁迫那些羌族小部落,一起背叛汉朝,侵犯边塞,攻打城镇,杀死地方官吏。当时赵充国年已七十多岁,皇上认为他老了,派御史大夫去问他谁可担任*定羌人的将领。赵充国回答说:“没有超过我的人了,希望陛下把这件事交给我,不要担忧。”皇上笑着说:“好吧。”

  赵充国抵达金城,常常把派侦察兵到远处侦察作为重要事务,行军时一定要作好战斗准备,驻扎时一定要修好坚固壁垒,尤其能坚持稳重的策略,爱惜士兵,预先做好计划再打仗。这样就向西到达西部都尉府。每日犒赏士兵,士兵都愿意为他效命。敌人多次挑战,赵充国坚守不出应战。

  当初,罕羌首领靡当儿派弟弟雕库来报告都尉说先零羌想要反叛,过了几天果然反叛了。由于雕库的那个部落也有很多人夹杂在先零羌中参加反叛,西部都尉就把雕库扣留下来作为人质。赵充国认为雕库没有罪,便放他回去,并让他转告各部落首领:“汉朝大军只诛杀有罪的人,你们要主动与先零羌保持距离,区别开来,不要落得一同被消灭的下场。”赵充国计划凭借威望和信用招降罕羌以及被胁迫的羌族小部落,解散敌人的同盟。

  七月,赵充国引领军队偷袭先零叛羌屯驻的地方。敌人因为长久屯聚,十分松懈,望见汉朝大军丢下辎重想渡过湟水,道路狭窄赵充国慢慢地前进驱赶他们。有人说,你这时为饿了夺取财物而缓慢前进,会贻误战机。赵充国说;“这就叫穷寇不可迫啊!我们缓慢地追击他们只会一直逃跑不回头看,如果我们追赶得过于急迫他们就会转过身来和我们拼命了。”将校们都说:“对。”敌人掉到水里淹死的有好几百人,投降以及被杀的五百多人,俘获马牛羊十万多头,车四千多辆。汉军来到罕羌的地域,赵充国下令不许焚烧村落,不许在田地中放牧。罕羌听说后,高兴地说:“汉军果然不攻打我们!”后来罕羌终究没有烦劳军队就投降了。赵充国于是献上主张屯田的奏章,提出撤出骑兵留下万名步兵屯田。

  赵充国的奏章每次送上来,皇帝就发给公卿大臣们讨论。最初赞成赵充国意思的只有十分之三,中间十分之五,最后十分之八。皇帝下诏撤兵,只有赵充国留下来屯田。第二年的五月,赵充国上奏说:“羌人投降的有三万一千二百人。叛羌已经*定,请求撤销屯田的军队。”皇上同意了,赵充国整顿军队,凯旋而归。

  赵充国请求告老回乡,皇上赏赐他用四匹马拉的安车、黄金六十斤,免职回乡。朝廷每有关于四方夷狄的重大商议,经常请他参与军事谋划,询问计策。赵充国享年八十六岁,在甘露二年去世,谥号称为壮侯。

汉书赵充国传节选的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2

  赵充国字翁孙,陇西上邽人也。始为骑士,以六郡良家子善骑射补羽林。武帝时,以假司马从贰师将军击匈奴,大军为虏所围。汉军乏食数日,死伤者多,充国乃与壮士百余人溃围陷阵,贰师引兵随之,遂得解。

  元康三年,先零遂与诸羌种豪二百余人解仇交质盟诅。上闻之,以问充国。时,充国年七十余,上老之,充国对曰:亡逾于老臣者矣。上曰:将军度羌虏何如,当用几人?充国曰:百闻不如一见。兵难逾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充国至金城,须兵满万骑,方渡河,恐为虏所遮。

  即夜遣三校衔枚先渡,渡辄营阵。及明,以次尽渡。虏数十百骑来,出入军旁。充国意此骁骑难制,且恐为诱,戒军勿击,曰:吾士马新倦,不可驰逐,击虏以殄灭为期,小利不足贪也。

  遣骑候四望、陿中,亡虏。夜引兵至洛都,谓诸校司马曰:吾知羌无能为矣。使发数千人守杜四望、陿中,吾岂得入哉!遂西至西部都尉府,日飨军士,士皆欲为用。虏数挑战,充国坚守。

  天子敕充国进兵。充国上书谢罪,因陈利害曰:臣闻兵法: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即罕羌欲为寇,宜简练以俟其至,以逸代劳,必胜之道也。于臣之计,不先破罕开,则先零未可图;先诛先零,则罕开不烦兵而服;如其不服,须正月击之未晚。

  上从充国议,充国引兵至先零,虏久屯聚,解弛,望见大军,弃车重,欲渡湟水,道阨狭,充国徐行驱之。或曰:逐利宜亟。充国曰:此穷寇,不可迫也,缓之则走不顾,急之则还致死。

  豪靡忘来自归,充国赐饮食,遣还谕种人,时羌降者万余人。充国度羌必坏,请罢骑兵,留万人屯田,以待其敝。

  后充国乞骸骨,朝庭每有四夷大议,常与参兵谋,问筹策焉。甘露二年薨,年八十六,谥曰壮侯。 《汉书 赵充国传》有删节

  (注:①先零、罕开都是西羌种族 ②种、豪是种族的意思。)

  4、以下选项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充国年七十余,上老之 老 认为老

  B、将军度羌虏何如 度 估计

  C、宜简练以俟其至 俟 等待

  D、则罕开不烦兵而服 烦 烦恼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亡逾于老臣者矣/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击之未见利/之二虫,又何知

  C、如其不服,须正月击之未晚/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D、问筹策焉/心不在焉

  6、以下选项中都能表现赵充国稳妥持重的一项是( )(3分)

  ①虏数挑战,充国坚守。

  ②欲渡湟水,道阨狭,充国徐行驱之。

  ③不先破罕开,则先零未可图。

  ④宜简练以俟其至,以逸代劳,必胜之道也。

  ⑤吾知羌无能为矣

  ⑥留万人屯田,以待其敝

  A、①②⑥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③④⑥

  7、下列选项中对文意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赵充国青年时当骑兵,后调入长安为羽林骑,做皇帝的警卫。他随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征匈奴,被围。汉军绝粮数日,伤亡很大。赵充国率百余人杀出重围,李广利率大队紧随其后,终于脱险。

  B、为防止羌叛军袭击,赵充国派主力部队夜渡黄河,连夜在对岸修筑阵地。对于叛军游骑在阵前挑战,他不予理会,而首先派人侦察前方地形、敌情。

  C、赵充国行军是以远出侦察为主,并随时作好战斗准备。宿营时加强营垒防御,稳扎稳打,计划不周全不作战。爱护士卒,战则必胜。

  D、赵充国老病辞官在家以后,朝廷每讨论边防大事,也常常参与谋略,或者要向他问办法。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兵难逾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3分)

  ②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3分)

  ③此穷寇,不可迫也,缓之则走不顾,急之则还致死。(4分)

  参考答案:

  4、D 烦:劳烦

  5、D A于:比/从 B之:代词,代罕羌/代词,这 C如:如果/或者

  D用法相同,相当于介词于加代词之 6、A

  7、B 不是派主力部队夜渡黄河,而是派三只小分队先渡过河。

  8、①打仗的事很难凭空设想。老臣想先到金城,再谋献应付的方略。(度、图各1分,句意1分)

  ②会打仗的人,能掌握敌人,而不是被敌人所掌握。(致1分,被动句1分,句意1分)

  ③这些都是走投无路的穷寇,不可以过分逼迫他们。慢慢的追赶他们,他们便会没命的逃走;但是如果逼急的话,他们或许会回过头来拚命的。(穷、缓急、致死各1分,句意1分)

  附参考译文

  赵充国(公元前137一前52年),字翁孙,西汉陇西上邽人。最初为骑兵,后来以六郡良家子的身份因为善骑射而进入御林军。汉武帝时(公元前99年)他随贰师将军李广利击匈奴,被匈奴团团围困,汉兵几天无食,死伤增多。充国带领壮士百余人突围陷阵,李广利和大兵紧紧跟随,终于解围而出。

  汉元康三年时,先零、罕开都是西羌种族,各有酋长,因彼此互相攻击而成仇家。后来匈奴联合其他羌族,互订盟约,解除仇恨。汉昭帝听说了这件事,

  就拿它来问赵充国。充国时年七十余,昭帝认为他很老了,赵充国回答说:再没有比老臣更好的人选了。昭帝说:将军能否预测目前羌人的势力、打算带多少兵马去? 赵充国说:百闻不如一见,打仗的事很难凭空设想。老臣想先到金城,再计划攻讨的方略。赵充国到了金城,征调一万名士兵想渡河,又怕遭到羌人截击。

  便趁夜派三个营士兵先悄悄渡河,渡了河后,立刻扎营防备羌人来犯。到了天亮,军士们已依次全部安然渡河,羌人发觉后,派了数百骑兵,在汉军左右出没骚扰。赵充国想羌骑一向骁勇善战,难以制服,再说这也可能是羌人诱敌之计,于是下令:我军兵马刚渡河,已略有倦意,不必追击羌骑,攻击羌人要以消灭他们为目标,区区近百羌骑,不必着意贪求。

  赵充国一面派骑兵去侦察四望和陿中这两个地方,发现其中并无羌人出没。于是趁夜引兵到洛都,召集各部将领说:我就知道羌人不善用兵,如果他们调派几千人防守四望和陿中,我军哪能向前推进呢?于是向西推进到西部都尉府,日日飨宴军士,士卒都希望为他效力立功,羌人好几次前来挑衅,赵充国都下令坚守。

  昭帝下令赵充国进攻。赵充国上书请罪,剖陈利害,说:臣听说《孙子兵法》上说过:善于作战的人,能掌握敌人,却不会被敌人所掌握。现在羌人入寇,我们便应该整饬兵马,训练战士,以逸待劳,才是致胜之道。依老臣之见,如果能先诛灭先零,即使不讨伐罕开,罕开也自然会归顺;万一先零已被诛灭,而罕开仍然不服,那么,到正月时再进攻也不迟。

  昭帝接纳了赵充国的意见。赵充国于是率兵进攻先零,先零因居安日久,已松懈防备,望见汉朝大军,纷纷丢下装备,想渡湟水逃命,由于道路狭隘,赵充国只紧蹑溃兵之后,徐徐驱赶。有人说:追击先零逃兵,这正是建功的大好机会。赵充国说:这些都是走投无路的穷寇,不可以过分逼迫他们。慢慢的追赶他们,他们便会没命的逃走;但是如果逼急的话,他们或许会回过头来拚命的。

  羌酋靡忘于是自动前来归顺,赵充国赐他食物后,仍放他回去劝晓其他的族人。一时之间,有一万多名羌人请降,赵充国预料羌人会自行瓦解,所以遣回全部骑兵,并请准予留下一万名兵士在当地屯田,静待其变。

  后来赵充国老病辞官在家,朝廷每讨论边防大事,也常常参与谋略,或者要向他问办法。甘露二年去世,年八十六,谥号壮侯。


《宋史苏轼传》阅读答案及翻译3篇(扩展8)

——苏轼《蝶恋花》原文翻译及赏析

苏轼《蝶恋花》原文翻译及赏析1

  《蝶恋花·春景》,是由北宋时期著名诗人、文学家苏轼所写的一首词作。其作于何时,各方莫衷一是,有苏轼密州、黄州、定州、惠州时期等诸多说法,然皆苦无证据明示,故今日已不可详考。作为宋词豪放派先驱的苏轼,一生之中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豪放派词作,这容易让人误以为苏词尽皆豪放之作,但从苏词的总体来看,其婉约之作反而是占大多数的,此词便是其一。在此词中,作者通过对残红退尽、春意阑珊的暮春景色的描写和远行途中的失意心境的描绘,借惜春伤情之名,表达出作者对韶光流逝的惋惜、宦海沉浮的悲叹和浮生颠沛的无可奈何。

  这是一首描绘晚春的感怀之作。上阕写暮春自然风光,春去夏来,自然界发生了许多变化。视角由小到大,由近渐远地展开,极富色彩感和运动感。“天涯何处无芳草”,是对暮春景色的描述,又点化游春少年的惆怅。下阕写春游途中的见闻和感想:一道短墙将少年与佳人隔开,佳人笑声牵动少年的芳心,也引起少年之烦恼。“多情却被无情恼”,寄寓着作者自己的失意。有声有色而又婉媚绰约。

  这首词将伤春之情表达得既深情缠绵又空灵蕴藉,情景交融,哀婉动人。清人王士《花草蒙拾》称赞道:“"枝上柳绵’,恐屯田(柳永)缘情绮靡未必能过。孰谓坡但解作"大江东去’耶?”这个评价是中肯的。苏轼除写豪放风格的词以外,还写了大量的婉约词。他的婉约词同样有劲气流动,不同于花间词的软弱。词中包蕴的意趣亦为词家推重。《古今词话》说此词写行人多情与佳人无情,“极有理趣”。正所谓“物自无情而人自多情”,这是人生中非常普遍的现象。还有人评价它富有“禅趣”,那阻隔有情与无情沟通的,不仅仅是绿水环绕的围墙,而更是人们的“心墙”。作者的一生虽历经坎坷,仍“多情”地追求理想,执着人生,可是却总被“无情”所恼。这正说明他对待生活的态度——不忘情于现实世界。他在这首词中所流露出的伤感,正是基于对现实人生的热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词一开篇即呈现出暮春景色。作者的视线是从一棵杏树开始的:花儿已经凋谢,所余不多的红色也正在一点一点褪去,树枝上开始结出了幼小的青杏。“残红”,是说红花已所剩无几。着一“褪”字就深了一层,不但花少,且已褪色,感伤之情更浓。睹暮春景色,抒伤春之情,是古诗词中常有之意。不过一般人写伤春意绪,总会把那种凄迷寥落之感表达到极致。苏轼则更多了一些旷达。有繁华就有衰落,有凋谢就有新生。他特别注意到初生的“青杏”,语气中透出怜惜和喜爱,有意识地冲淡了先前浓郁的伤感之情。

  接着,作者将目光从一花一枝上移开,转向不远处更加开阔的地方。只见燕子掠着水面低飞,绿水环绕着人家的墙院。寥寥几笔,便勾画出春意未尽的乡村图景。飞动的燕子为画面增添了动态之美;“绿水人家”则带来了生活的气息,并为后文“墙里佳人”的出现作好了铺垫。“绿水人家绕”一句中的“绕”字,曾有人以为应是“晓”。通读全词,并没有突出的景物表明这是清晨的景色,因而显得没有着落。而燕子绕舍而飞,绿水绕舍而流,行人绕舍而走,着一“绕”字,则非常真切。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这是词中最为人称道的两句。枝头上的柳絮随风远去,愈来愈少;普天之下,哪里没有青青芳草呢。

  “柳绵”,即柳絮。柳絮纷飞,春色将尽,固然让人伤感;而芳草青绿,又自是一番境界。苏轼的旷达于此可见。“天涯”一句,语本屈原《离骚》“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是卜者灵氛劝屈原的话,其思想与苏轼在《定风波》中所说的“此心安处是吾乡”一致。即便如此,这两句还是蕴含着许多辛酸和悲哀。据《词林纪事》卷五引《林下词谈》记载:“子瞻在惠州,与朝云闲坐。时青女(霜神)初至,落木萧萧,凄然有悲秋之意,命朝云把大白,唱"花褪残红’。朝云歌喉将啭,泪满衣襟。子瞻诘其故,答曰:"奴所不能歌,是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也。’”联系当时苏轼的遭遇,是颇耐人思索的。苏轼一生漂泊,最后竟被远谪到万里之遥的岭南。此时,他已人到晚年,遥望故乡,几近天涯。这境遇和随风飘飞的柳絮何其相似!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墙里有人荡秋千,墙外有条小道。墙外小道上走着行人,墙里飘来佳人清脆的欢笑。

  作者在艺术处理上十分讲究藏与露的关系。这里,他只写露出墙头的秋千和佳人的笑声,其它则全部隐藏起来,让“行人”与读者去想象,在想象中产生无穷意味。小词最忌词语重复,但这三句总共十六字,“墙里”、“墙外”分别重复,竟占去一半。而读来错落有致,耐人寻味。墙内是家,墙外是路;墙内有欢快的生活,年轻而富有朝气的生命;墙外是赶路的行人。行人的心情和神态如何,作者留下了空白。不过,在这无语之中,我们已感受到一种冷落寂寞。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也许是行人伫立良久,墙内佳人已经回到房间;也许是佳人玩乐依旧,而行人已渐渐走远。总之,佳人的笑声渐渐听不到了,四周显得静悄悄。但是行人的心却怎么也*静不下来。

  这里的“多情”与“无情”常被当爱情来解释,认为是行人心存爱慕之情,而佳人却根本不知。行人的“有情”遭遇佳人的“无情”,心中无可奈何,故十分烦恼。这俨然是一个单相思式的喜剧。倘若这是作者目睹他人的遭遇,或许可以说是借爱情来写人生普遍存在的这样一种矛盾。但词中“行人”更接近作者自己的写照,其中“情”的内涵也是极其丰富的,绝不仅限于爱情。作者饱经沧桑,有惜春迟暮之情,有感怀身世之情,有思乡之情,有对年轻生命的向往之情,有报国之情,等等,的确可谓是“有情”之人;而佳人年轻单纯、无忧无虑,既没有伤春感时,也没有为人生际遇而烦恼,真可以说是“无情”。

  作者发出如此深长的.感慨,那“无情”之人究竟会撩拨起他什么样的思绪呢?也许是勾起他对美好年华的向往,也许是对君臣关系的类比和联想,也许倍增华年不再的感慨,也许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种思索和领悟……作者并未言明,却留下了丰富的空白,让读者去回味,去想象。


《宋史苏轼传》阅读答案及翻译3篇(扩展9)

——赤壁赋的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

赤壁赋的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1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同客人乘船游于赤壁之下。清风缓缓吹来,江面水波*静。于是举杯邀客人同饮,吟咏《诗经·陈风·月出》一诗的“窈窕”一章。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在斗宿和牛宿之间徘徊。白茫茫的雾气笼罩着江面,波光与星空连成一片。我们听任苇叶般的小船在茫茫万顷的江面上自由飘动。多么辽阔呀,像是凌空乘风飞去,不知将停留在何处;多么飘逸呀,好像变成了神仙,飞离尘世,登上仙境。

  于是,喝着酒,快乐极了,敲着船舷唱起来。歌词说:“桂木的棹啊,兰木的桨,拍打着清澈的江水啊,船儿迎来流动的波光。多么深沉啊,我的情怀,仰望着我思慕的人儿啊,她在那遥远的地方。”客人中有吹洞箫的,按着歌声吹箫应和。箫声呜呜呜,像是怨恨,又像是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倾诉,余音悠扬,像一根轻柔的细丝线延绵不断。能使潜藏在深渊中的蛟龙起舞,孤舟上的寡妇啜泣。

  我不禁感伤起来,整理了衣裳,端正地坐着,问客人说:“为什么会这样?”客人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川缭绕,郁郁苍苍,这不是曹孟德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当他夺取荆州,攻下江陵,顺着长江东下的时候,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在江面上洒酒祭奠,横端着长矛朗诵诗篇,本来是一代的英雄啊,可如今又在哪里呢?何况我同你在江中和沙洲上捕鱼打柴,以渔虾为伴,与麋鹿为友,驾着一叶孤舟,在这里举杯互相劝酒。只是像蜉蝣一样寄生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谷粒。哀叹我生命的短暂,而羡慕长江的流水无穷无尽。希望同仙人一起遨游,与明月一起长存。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经常得到的,因而只能把箫声的余音寄托给这悲凉的秋风。”

  我说:“你们也知道那水和月亮吗?(江水)总是不停地流逝,但它们并没有流走;月亮总是那样有圆有缺,但它终究也没有增减。要是从它们变的一面来看,那么,天地间的`一切事物,甚至不到一眨眼的工夫就发生了变化;要是从它们不变的一面来看,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存的,又何必羡慕它们呢!再说,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人,假如不是为我所有,即使是一丝一毫也不能得到。只有这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到了才成其为声音,眼睛看到了才成其为颜色,占有它们,无人禁止,使用它们,无穷无尽,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而我能够同你们共享。”

  客人听了之后,高兴地笑了,洗净杯子,重新斟酒。菜肴果品已吃完了,杯盘杂乱地放着。大家互相枕着靠着睡在船中,不知不觉东方已经亮了。

Tags: 宋史   苏轼   答案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