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工作体会 / 正文

《细菌与安全》阅读答案3篇(精选文档)

2023-03-06 16:15:12

《细菌与安全》阅读答案1  ①我们都知道细菌无处不在,即使是我们认为洗得很“干净”的手上也充满了细菌。虽然多数细菌是无害的,但再多无害甚至有益的细菌,也改变不了有害细菌让我们寝食难安的事实。人们吃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细菌与安全》阅读答案3篇(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细菌与安全》阅读答案3篇(精选文档)

《细菌与安全》阅读答案1

  ①我们都知道细菌无处不在,即使是我们认为洗得很“干净”的手上也充满了细菌。虽然多数细菌是无害的,但再多无害甚至有益的细菌,也改变不了有害细菌让我们寝食难安的事实。人们吃出问题的例子,只有一小部分跟细菌无关--比如河豚中毒或者对各种食物过敏,其他绝大多数都是细菌惹的祸。

  ②到目前为止.加热仍然是杀死细菌的最有效手段。一般来说,在121摄氏度下加热15分钟以上。即使没有把细菌全部杀死,剩下的也成不了气候。但是许多食物要是加热到这种程度,就没法吃了。通常的食品加工,只是把细菌的量减少到一定浓度,不会对人产生危害就行了。

  ③比如说牛奶,所谓巴氏灭菌的“鲜奶”是把牛奶加热到72度左右15秒。经过这样处理,细菌量会减少到初始量的十万分之一,虽然还有不少,但是在冰箱里放两三周,细菌量也不会长到对人有害的地步。如果是超高温灭菌,则把牛奶加热到135度以上,1秒钟就可以杀死几乎所有的细菌,即使是放在常温下也能保证几个月没有问题。当然,这都是指密封保存的情况。如果对着瓶嘴喝一口,这些处理几乎就算白做了,其中的细菌生长速度会大大增加。其他食物也是如此。

  ④无数食品科学家和工程师花了不计其数的工夫,想要找到比加热更好的杀死细菌的方式。然而到目前为止,最经济实惠、广泛使用的还是加热。中餐原料有很多不注意卫生的地方,但是中餐的安全问题却不严重,关键就在于中餐一般都是经过高温烹饪、现做现吃。西方的蔬菜多数是生吃的,所以从种植、运输、保存到分销的各个环节,都要进行严格监控。否则,沙拉吃下去,就开始拉肚子了。

  ⑤对于个人来说,注意食品安全,良好的卫生习惯非常重要。厨房、冰箱都是藏污纳垢的地方,经常清洁(比如用酒精、醋等都有不错的效果),并且保持厨房通风干燥,有助于减少细菌。家里的食物,尽量减少存货,做饭做菜,尽量吃多少做多少。因为减价而囤积大量原料,或者做一次饭吃上一两周,都会为细菌繁殖提供广阔的天空。尤其是很多特价的蔬菜、肉、蛋、奶、水果,特价的原因就是积压了很长时间,再买回家保存,简直就是考验自己对细菌的抵抗力。

  1.细菌与安全有什么关系?

  2.第②段中“到目前为止”的作用如何?

  3.第③段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作用如何?

  4.第④段将中餐和西餐的做法进行比较,目的是什么?

  5.本文认为应该保持怎样的良好卫生习惯?

  [参考答案]

  1.吃的有害细菌越少,身体越安全。

  2.不排除将来会有更有效的杀死细菌手段的可能性,使语言表达更加严密、准确。

  3.能更加准确、清楚地说明加热在牛奶加工中的杀菌作用。

  4.说明加热是杀死细菌、保证食品安全的经济实惠、广泛使用的方式。

  5.经常清洁厨房、冰箱;保持厨房通风干燥;减少食物的存放量,吃多少做多少;对食物一般要高温烹调。


《细菌与安全》阅读答案3篇扩展阅读


《细菌与安全》阅读答案3篇(扩展1)

——《细菌发电前景广阔》阅读答案3篇

《细菌发电前景广阔》阅读答案1

  ①生物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细菌发电造福人类的时代。

  ②说起细菌发电,可以追溯到1910年。英国植物学家利用铂作为电极放入大肠杆菌的培养液中,成功地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细菌电池。1984年,美国科学家设计出太空飞船使用的细菌电池,其电极的活性物质是宇航员的尿液和活细菌。到了80年代末,细菌发电有了重大突破,英国科学家让细菌在电池组里分解分子,释放电子向阳极运动,从而产生电能。操作时还在糖液中添加某些芳香化合物作为稀释液,来提高生物系统输送电子的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往电池里不断地充入空气,用以搅拌细菌培养液和氧化物质的混合物。据计算,利用这种细菌电池发电,其效率可达40%,远远高于现在使用的电池的效率,且能持续数月之久。即使这样,还有10%的潜力可挖掘。

  ③利用细菌发电原理,可以建立较大规模的细菌发电站。计算表明,一个功率为1000千瓦的细菌发电站,仅需要10立方米体积的细菌培养液,每小时消耗200千克糖即可维持其运转发电。这是一种不会污染环境的绿色电站,而且技术发展后,完全可以用诸如锯末、秸秆、落叶等废有机物的水解物来代替糖液。因此,细菌发电的前景十分诱人。

  ④现在,各个发达国家各显神通,在细菌发电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美国设计出一种综合细菌电池,里面的单细胞藻类可以利用太阳光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糖,然后再让细菌利用这些糖来发电。日本科学家同时将两种细菌放入电池的特种糖液中,让其中的一种细菌吞食糖浆产生醋酸和有机酸,而让另一种细菌将这些酸类转化成氢气,由氢气进入磷酸燃料电池发电。

  ⑤人们还惊奇地发现,细菌还具有捕捉太阳能并把它直接转化成电能的特异功能。最近美国科学家在死海和大盐湖里找到一种嗜盐杆菌,它们含有一种紫色素,在把所接受的大约10%的阳光转化成化学物质时,即可产生电荷。科学家们利用它们制造出一个小型实验性太阳能细菌电池,结果证明是可以用嗜盐性细菌来发电的,用盐代替糖,其成本就大大降低了。由此可见,让细菌为人类供电已经不再遥远,不久的将来即可成为现实。(有改动)

  1、你认为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2、本文第②段至第④段用了什么说明顺序?你的依据是什么?

  3、生物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细菌发电造福人类的时代,结合全文思考细菌发电有哪些优势?(至少答三点)(3分)

  4、第②段介绍研究利用细菌电池发电时,为提高发电效率,操作时采取了哪些措施?

  (3分)

  5、说说第②段划横线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6、第③段中的仅字能否去掉?说说理由。

  细菌发电前景广阔阅读答案:

  1、细菌发电

  2、 时间顺序,依据:说起细菌发电,可以追溯到1910年;1984年;到了80年代末;现在,各个发达国家各显神通,在细菌发电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等表示时间的词语。

  3、效率高;绿色环保(即不污染环境);发电成本低廉。

  4、 两种措施:一是糖液中添加某种芳香化合物作为稀释液。二是往电池里不断地充入空气。

  5、画线句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利用这种细菌电池发电的效率和现在使用的电池的效率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利用细菌电池发电的效率高且能持续久的特点。

  6、仅字不能去掉。仅是只的意思,从数量上表明了建细菌发电站需要的原料很少。去掉了就表达不出这层意思,也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所以不能去掉。

《细菌发电前景广阔》阅读答案2

  细菌发电前景广阔

  ①生物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细菌发电造福人类的时代。

  ②说起细菌发电,可以追溯到1910年。英国植物学家利用铂作为电极放入大肠杆菌的培养液中,成功地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细菌电池。1984年,美国科学家设计出太空飞船使用的细菌电池,其电极的活性物质是宇航员的尿液和活细菌。到了80年代末,细菌发电有了重大突破,英国科学家让细菌在电池组里分解分子,释放电子向阳极运动,从而产生电能。操作时还在糖液中添加某些芳香化合物作为稀释物,来提高生物系统输送电的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往电池里不断充入空气,用以搅拌细菌培养液和氧化物质的混合物。据计算,利用这种细菌电池发电,其效率可达40%,远远高于现在使用的电池的效率。即使这样,还有10%的潜力可挖掘。

  ③利用细菌发电原理,可以建立较大规模的细菌发电站。计算表明,一个功率为1000千瓦的细菌发电站,仅需要10立方米体积的细菌培养液,每小时消耗200千克糖即可维持其运转发电。这是一种不会污染环境的绿色电站,而且技术发展后,完全可以用诸如锯末、秸杆、落叶等废有机物的.水解物来代替糖液。因此细菌发电的前景十分诱人。

  ④现在,每个发达国家各显神通,在细菌发电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美国设计出一种综合细菌电池,里面的单细胞藻类可以利用太阳光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糖,然后再让细菌利用这些糖来发电。日本科学家同时将两种细菌放入电池的特种糖液中,让其中的一种细菌吞食糖浆产生醋酸和有机酸,而让另一种细菌将这些酸类转化成氢气,由氢气进入磷酸燃料电池发电。

  ⑤人们还惊奇地发现,细菌还具有捕捉太阳能并把它直接转化成电能的特异功能。最近美国科学家在死海和大盐湖里找到一种嗜盐杆菌,它们含有一种紫色素,在把所接受的大约10%的阳光转化成化学物质时,即可产生电荷。科学家们利用它们制造出一个小型实验性太阳能细菌电池,结果证明是可以用嗜盐杆菌来发电的,而盐代替糖,其成本就大大降低了。由此可见,让细菌为人类供电已经不再遥远,不久的将来即可成为现实。

  1.细菌发电共有三点优势,请结合全文,分别用三个字概括其中两点优势。(4分)

  效率高

  2.第④段划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2分)

  答:

  3.结合全文揣摩,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第②段划线句说明细菌发电的历史较长。

  B.本文的说明顺序是按时间先后顺序予以说明的。

  C.细菌发电的原理很复杂,但都要细菌参与,并与其他物质发生转化。

  D.第②段说明细菌发电的过程很简单,只需要加入糖类就可以了。

  4.结合第④⑤段思考,你认为第⑤段的还在结构起什么作用?并请写出惊奇发现的两点内容。(3分)

  细菌发电前景广阔阅读答案

  1.(4分) 不污染(无污染)(答少污染不给分) 成本低(低成本)

  2.(2分) 举例子(1分),通过美国设计的综合细菌电池具体说明细菌发电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新进展(1分)

  3.(3分) D

  4.(3分)结构上起递进作用(1分);惊奇的内容是:①细菌还具有捕捉太阳能并把它直接转化为电能的特异功能(答嗜盐杆菌能发电亦可),②用嗜盐杆菌发电能大大地降低成本(2分)。


《细菌与安全》阅读答案3篇(扩展2)

——细菌发电前景广阔阅读答案 (菁选3篇)

细菌发电前景广阔阅读答案1

  ①生物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细菌发电造福人类的时代。

  ②说起细菌发电,可以追溯到1910年。英国植物学家利用铂作为电极放入大肠杆菌的培养液中,成功地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细菌电池。1984年,美国科学家设计出太空飞船使用的细菌电池,其电极的活性物质是宇航员的尿液和活细菌。到了80年代末,细菌发电有了重大突破,英国科学家让细菌在电池组里分解分子,释放电子向阳极运动,从而产生电能。操作时还在糖液中添加某些芳香化合物作为稀释液,来提高生物系统输送电子的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往电池里不断地充入空气,用以搅拌细菌培养液和氧化物质的混合物。据计算,利用这种细菌电池发电,其效率可达40%,远远高于现在使用的电池的效率,且能持续数月之久。即使这样,还有10%的潜力可挖掘。

  ③利用细菌发电原理,可以建立较大规模的细菌发电站。计算表明,一个功率为1000千瓦的细菌发电站,仅需要10立方米体积的细菌培养液,每小时消耗200千克糖即可维持其运转发电。这是一种不会污染环境的绿色电站,而且技术发展后,完全可以用诸如锯末、秸秆、落叶等废有机物的水解物来代替糖液。因此,细菌发电的`前景十分诱人。

  ④现在,各个发达国家各显神通,在细菌发电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美国设计出一种综合细菌电池,里面的单细胞藻类可以利用太阳光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糖,然后再让细菌利用这些糖来发电。日本科学家同时将两种细菌放入电池的特种糖液中,让其中的一种细菌吞食糖浆产生醋酸和有机酸,而让另一种细菌将这些酸类转化成氢气,由氢气进入磷酸燃料电池发电。

  ⑤人们还惊奇地发现,细菌还具有捕捉太阳能并把它直接转化成电能的特异功能。最近美国科学家在死海和大盐湖里找到一种嗜盐杆菌,它们含有一种紫色素,在把所接受的大约10%的阳光转化成化学物质时,即可产生电荷。科学家们利用它们制造出一个小型实验性太阳能细菌电池,结果证明是可以用嗜盐性细菌来发电的,用盐代替糖,其成本就大大降低了。由此可见,让细菌为人类供电已经不再遥远,不久的将来即可成为现实。(有改动)

  1、你认为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2、本文第②段至第④段用了什么说明顺序?你的依据是什么?

  3、生物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细菌发电造福人类的时代,结合全文思考细菌发电有哪些优势?(至少答三点)(3分)

  4、第②段介绍研究利用细菌电池发电时,为提高发电效率,操作时采取了哪些措施?

  (3分)

  5、说说第②段划横线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6、第③段中的仅字能否去掉?说说理由。

  细菌发电前景广阔阅读答案:

  1、细菌发电

  2、 时间顺序,依据:说起细菌发电,可以追溯到1910年;1984年;到了80年代末;现在,各个发达国家各显神通,在细菌发电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等表示时间的词语。

  3、效率高;绿色环保(即不污染环境);发电成本低廉。

  4、 两种措施:一是糖液中添加某种芳香化合物作为稀释液。二是往电池里不断地充入空气。

  5、画线句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利用这种细菌电池发电的效率和现在使用的电池的效率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利用细菌电池发电的效率高且能持续久的特点。

  6、仅字不能去掉。仅是只的意思,从数量上表明了建细菌发电站需要的原料很少。去掉了就表达不出这层意思,也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所以不能去掉。

细菌发电前景广阔阅读答案2

  《细菌与安全》阅读原文:

  ①我们都知道细菌无处不在,即使是我们认为洗得很“干净”的手上也充满了细菌。虽然多数细菌是无害的,但再多无害甚至有益的细菌,也改变不了有害细菌让我们寝食难安的事实。人们吃出问题的例子,只有一小部分跟细菌无关——比如河豚中毒或者对各种食物过敏,其他绝大多数都是细菌惹的祸。

  ②到目前为止.加热仍然是杀死细菌的最有效手段。一般来说,在121摄氏度下加热15分钟以上。即使没有把细菌全部杀死,剩下的也成不了气候。但是许多食物要是加热到这种程度,就没法吃了。通常的食品加工,只是把细菌的量减少到一定浓度,不会对人产生危害就行了。

  ③比如说牛奶,所谓巴氏灭菌的“鲜奶”是把牛奶加热到72度左右15秒。经过这样处理,细菌量会减少到初始量的十万分之一,虽然还有不少,但是在冰箱里放两三周,细菌量也不会长到对人有害的地步。如果是超高温灭菌,则把牛奶加热到135度以上,1秒钟就可以杀死几乎所有的细菌,即使是放在常温下也能保证几个月没有问题。当然,这都是指密封保存的情况。如果对着瓶嘴喝一口,这些处理几乎就算白做了,其中的细菌生长速度会大大增加。其他食物也是如此。

  ④无数食品科学家和工程师花了不计其数的工夫,想要找到比加热更好的杀死细菌的方式。然而到目前为止,最经济实惠、广泛使用的还是加热。中餐原料有很多不注意卫生的地方,但是中餐的安全问题却不严重,关键就在于中餐一般都是经过高温烹饪、现做现吃。西方的蔬菜多数是生吃的,所以从种植、运输、保存到分销的各个环节,都要进行严格监控。否则,沙拉吃下去,就开始拉肚子了。

  ⑤对于个人来说,注意食品安全,良好的卫生习惯非常重要。厨房、冰箱都是藏污纳垢的地方,经常清洁(比如用酒精、醋等都有不错的效果),并且保持厨房通风干燥,有助于减少细菌。家里的食物,尽量减少存货,做饭做菜,尽量吃多少做多少。因为减价而囤积大量原料,或者做一次饭吃上一两周,都会为细菌繁殖提供广阔的天空。尤其是很多特价的蔬菜、肉、蛋、奶、水果,特价的原因就是积压了很长时间,再买回家保存,简直就是考验自己对细菌的抵抗力。

  《细菌与安全》阅读题目:

  1.细菌与安全有什么关系?(2分)

  2.第②段中“到目前为止”的作用如何?(2分)

  3.第③段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作用如何?(3分)

  4.第④段将中餐和西餐的做法进行比较,目的是什么?(3分)

  5.本文认为应该保持怎样的良好卫生习惯?(4分)

  《细菌与安全》阅读答案:

  1.吃的有害细菌越少,身体越安全。说明:本题2分。

  2.不排除将来会有更有效的杀死细菌手段的可能性,使语言表达更加严密、准确。说明:本题2分。

  3.能更加准确、清楚地说明加热在牛奶加工中的杀菌作用。说明:本题3分。

  4.说明加热是杀死细菌、保证食品安全的经济实惠、广泛使用的方式。说明:本题3分。

  5.经常清洁厨房、冰箱;保持厨房通风干燥;减少食物的存放量,吃多少做多少;对食物一般要高温烹调。说明:本题4分。

细菌发电前景广阔阅读答案3

  细菌发电前景广阔(10分)

  ①生物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细菌发电造福人类的时代。

  ②说起细菌发电,可以追溯到1910年。英国植物学家利用铂作为电极放入大肠杆菌的培养液中,成功地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细菌电池。1984年,美国科学家设计出太空飞船使用的细菌电池,其电极的活性物质是宇航员的尿液和活细菌。到了80年代末,细菌发电有了重大突破,英国科学家让细菌在电池组里分解分子,释放电子向阳极运动,从而产生电能。操作时还在糖液中添加某些芳香化合物作为稀释液,来提高生物系统输送电子的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往电池里不断地充入空气,用以搅拌细菌培养液和氧化物质的混合物。据计算,利用这种细菌电池发电,其效率可达40%,远远高于现在使用的电池的效率,且能持续数月之久。即使这样,还有10%的潜力可挖掘。

  ③利用细菌发电原理,可以建立较大规模的细菌发电站。计算表明,一个功率为1000千瓦的细菌发电站,仅需要10立方米体积的细菌培养液,每小时消耗200千克糖即可维持其运转发电。这是一种不会污染环境的“绿色”电站,而且技术发展后,完全可以用诸如锯末、秸秆、落叶等废有机物的水解物来代替糖液。因此,细菌发电的前景十分诱人。

  ④现在,各个发达国家各显神通,在细菌发电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美国设计出一种综合细菌电池,里面的单细胞藻类可以利用太阳光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糖,然后再让细菌利用这些糖来发电。日本科学家同时将两种细菌放入电池的"特种糖液中,让其中的一种细菌吞食糖浆产生醋酸和有机酸,而让另一种细菌将这些酸类转化成氢气,由氢气进入磷酸燃料电池发电。

  ⑤人们还惊奇地发现,细菌还具有捕捉太阳能并把它直接转化成电能的特异功能。最近美国科学家在死海和大盐湖里找到一种嗜盐杆菌,它们含有一种紫色素,在把所接受的大约10%的阳光转化成化学物质时,即可产生电荷。科学家们利用它们制造出一个小型实验性太阳能细菌电池,结果证明是可以用嗜盐性细菌来发电的,用盐代替糖,其成本就大大降低了。由此可见,让细菌为人类供电已经不再遥远,不久的将来即可成为现实。

  12.下列对原文的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细菌发电。

  B. 本文第②段至第④段采用时间顺序,因为这几段运用了好几个表示时间的词语。

  C. 文章第⑤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可以用嗜盐性细菌来发电,用盐代替糖。

  D. 本文语言*实而准确。例如,第③段中的“仅”字从数量上准确地表明了建细菌发电站需要的原料很少。

  13.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第④段主要说明内容是:各个发达国家各显神通,在细菌发电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B.英国科学家在研究利用细菌电池发电时,为了提高发电效率,操作时采取两种措施:一是在糖液中添加某种芳香化合物作为稀释液,二是往电池里不断地充入空气。

  C.据本文提供的材料,我们可以得知,英国科学家在利用细菌发电这一领域取得的成就最大。

  D.文章第②段中加点的“这样”指的是利用细菌电池发电效率高达40%,且能持续数月之久。

  14.请根据本文,说说利用细菌发电有哪些优势。除了细菌发电,你还知道哪些发电方式?至少说出两种。(4分)

  参考答案:

  12. C (C中具体准确地说明了细菌还具有捕捉太阳能并把它直接转化为电能的特异功能。)

  13.( C )(C没有根据)

  14.利用细菌发电的优势有:发电效率高、绿色环保、发电成本低廉。(每点1分)。

  其他发电方式:水力发电、火力发电、核电、风力发电(答出两种即可得1分)


《细菌与安全》阅读答案3篇(扩展3)

——细菌发电前景广阔阅读题答案

细菌发电前景广阔阅读题答案1

  《细菌发电前景广阔》阅读原文:

  ①生物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细菌发电造福人类的时代。

  ②说起细菌发电,可以追溯到1920年。英国植物学家利用铂作为电极放入大肠杆菌的培养液中,成功地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细菌电池。1984年,美国科学家设计出太空飞船使用的细菌电池,其电极的活性物质是宇航员的尿液和活细菌。到了80年代末,细菌发电有了重大突破,英国科学家让细菌在电池组里分解分子,释放电子向阳极运动,从而产生电能。操作时还在糖液中添加某些芳香化合物作为稀释物,来提高生物系统输送电的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往电池里不断充入空气,用以搅拌细菌培养液和氧化物质的混合物。据计算,利用这种细菌电池发电,其效率可达40%,远远高于现在使用的电池的效率。即使这样,还有10%的潜力可挖掘。

  ③利用细菌发电原理,可以建立较大规模的细菌发电站。计算表明,一个功率为1000千瓦的细菌发电站,仅需要10立方米体积的细菌培养液,每小时消耗200千克糖即可维持其运转发电。这是一种不会污染环境的“绿色”电站,而且技术发展后,完全可以用诸如锯末、秸杆、落叶等废有机物的水解物来代替糖液。因此细菌发电的前景十分诱人。

  ④现在,每个发达国家各显神通,在细菌发电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美国设计出一种综合细菌电池,里面的单细胞藻类可以利用太阳光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糖,然后再让细菌利用这些糖来发电。日本科学家同时将两种细菌放入电池的特种糖液中,让其中的一种细菌吞食糖浆产生醋酸和有机酸,而让另一种细菌将这些酸类转化成氢气,由氢气进入磷酸燃料电池发电。

  ⑤人们还惊奇地发现,细菌还具有捕捉太阳能并把它直接转化成电能的特异功能。最近美国科学家在死海和大盐湖里找到一种嗜盐杆菌,它们含有一种紫色素,在把所接受的大约10%的阳光转化成化学物质时,即可产生电荷。科学家们利用它们制造出一个小型实验性太阳能细菌电池,结果证明是可以用嗜盐杆菌来发电的,而盐代替糖,其成本就大大降低了。由此可见,让细菌为人类供电已经不再遥远,不久的将来即可成为现实。

  《细菌发电前景广阔》阅读题目:

  1.“细菌发电”共有三点优势,请结合全文,分别用三个字概括其中两点优势。(4分)

  2.第④段划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2分)

  3.结合全文揣摩,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第②段划线句说明细菌发电的历史较长。

  B.本文的说明顺序是按时间先后顺序予以说明的。

  C.细菌发电的原理很复杂,但都要细菌参与,并与其他物质发生转化。

  D.第②段说明细菌发电的过程很简单,只需要加入糖类就可以了。

  4.结合第④⑤段思考,你认为第⑤段的“还”在结构起什么作用?并请写出“惊奇发现”的两点内容。(3分)

  《细菌发电前景广阔》阅读答案:

  1.(4分) 不污染(无污染)(答“少污染”不给分) 成本低(低成本)

  2.(2分) 举例子(1分),通过美国设计的综合细菌电池具体说明细菌发电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新进展(1分)

  3.(3分) D

  4.(3分)结构上起递进作用(1分);惊奇的内容是:①细菌还具有捕捉太阳能并把它直接转化为电能的特异功能(答“嗜盐杆菌能发电”亦可),②用嗜盐杆菌发电能大大地降低成本(2分)。


《细菌与安全》阅读答案3篇(扩展4)

——《“读薄”与“读厚”》阅读答案3篇

《“读薄”与“读厚”》阅读答案1

  ①华罗庚曾经说过,读书的真功夫在于既能把薄的书读成厚的,又能把厚的书读成薄的,这番对读书的独到见解,耐人寻味。

  ②读薄与读厚,虽然有着相同点,比如都要聚精会神、一以贯之地读,都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思考着读等等,但终究取向不同、方法不同。从取向上说,读薄偏重于求深度,读厚则偏重于求宽度;从方法上说,读薄需要开掘、蒸馏,读厚则需要拓展、杂糅。

  ③将书读薄,自是一桩苦差使。曾从报上读到这样一段文字:有人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进修时,每周都被要求阅读一本中世纪的哲学巨著,一周大概得读上1000页。到了周末,要把哲学论文缩写成薄薄的两页。过程大致如下:首先把书的内容缩减为20页,然后再减到10页,5页,最后只剩下2页。所有无关紧要的旁枝末节统统去掉,只留下最根本、最重要的两页。到了下一周,又从另一部鸿篇巨制开始。这样一来,所读过的哲学思想自然在脑海里留下了印象。读薄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过滤、不断凝练、不断蒸馏的过程,也就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直达事物本质的过程。这般读书,每读一本,就能获得雁过留声、水过留痕的效果,长此以往,其作用和意义不言而喻。有一次,有关部门要黄永玉画一幅《凤凰涅槃》作为礼物送给日本,并关照黄永玉写一个凤凰涅槃的文字根据。在翻遍资料访遍人而不得时,他想到了钱锺书。钱告诉他:这是郭沫若1921年自己编出来的一首诗的题目,你哪里找去?凤凰跳进火里再生的故事是有的,古罗马钱币上有过浮雕纹样,但也不是罗马的发明,可能是从希腊传过去的故事,说不定和埃及、*都有点关系。这样吧,你去翻一翻大英百科……啊不!你去翻翻中文版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第三本里可以找到。黄永玉依言果然一找就解决了问题。钱钟书的这番检索本事,除了博闻强记,还不缘于其读薄的功夫吗?

  ④

  。读厚更要求对相关联的人、事、理、知识点作横向沟通,并力求在越界而读上下足功夫,以架构立体式的知识网络,优化视野结构。学者林非曾经告诫读书人:整个读书的过程,应该表现成一种循序渐进的态势,从点到面,不断地扩展。首先总是钻研跟自己工作与生存更为有关的书籍。像从事科学技术的人,在开始的时候,侧重于阅读本行的书籍,读多了,读通了,读精了,必定会延伸到其它与自己专业有关的知识……就如爱因斯坦,除了自然科学知识,他还有广博的文史、经济和哲学的知识。

  ⑤实上,将书读厚,更是为了培养读书人融会贯通的能力。王蒙在释通时这样说过:‘通’也是*古代的话,‘通’是指你懂得自然科学的道理,也能用它来解决人文科学的一些问题;你懂了西方世界的许多事情,你也可以通过它来更好地理解东方世界发生的事情;能够融会贯通于古今、中外、东西、文理之间,而且要触类旁通,因为有些道理有某些一致性。无独有偶,一些外国企业家表示,*大学生外语很好,但缺乏对不同国家文化的理解,外企员工往往来自不同国家,只有对各个民族的文化有较为深刻的理解的管理者才能把员工整合成一个高效率的团队。而了解一个民族途径之一,就是在把书读薄的同时,把书读厚。

  ⑥书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其真谛和要义唯在于:由薄而厚,再由厚而薄,如此循环往复,则境界全出。

  16.第②段中加点的蒸馏原意是加热液体使变成蒸气,再使蒸气冷却凝成液体,从而出去其中的杂质,在文中的意思是 。文中与加点词拓展意思相近的词语是 (4分)

  17.下列对文章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 ①/②③④⑤/⑥

  D. ①②③/④⑤/⑥

  18.第③段划线部分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其作用是 。(5分)

  19.细读④⑤两段,完成下列题目:

  (1)根据上下文内容,在第④段横线上填入适当的子: 。(2分)

  (2)根据第④⑤段的论述,请联系你读书的实际谈谈如何将书读厚。(3分)

  20.本文的论点是(3分)

  参考答案:

  16.读书时将无关紧要的内容去掉,只留下最根本、最重要的内容。(2分)

  扩展(2分)

  17.C(3分)

  18.举例论证(2分)有力地论证了读薄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过滤、凝练、蒸馏的过程,也就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直达事物本质的过程。(3分)

  19.(1)读薄固然重要,读厚也必不可少。(2分)(2)略(3分)

  20.读书的真谛和要义在于:先由薄而厚,再由厚而薄。(3分)


《细菌与安全》阅读答案3篇(扩展5)

——《古文观止》阅读答案与翻译3篇

《古文观止》阅读答案与翻译1

  黄贞文传

  (清)杨凤苞

  黄淳耀,字蕴生,号陶庵。嘉定县人。少即以圣贤自期。尝作日历,昼所为,夜必书之。缊袍粝食,不苟取一钱。崇祯十六年,试礼部,有要人谕意,欲荐为榜首,峻却之。成进士,不谒选而归。

  南都①初建,求仕者争趋之,淳耀独不赴。或问故,应曰:某公素善余,今方与当国者比,往必为彼牢笼矣。君子始进必以正,岂可损名义以徇之耶?卒不往。迨嘉定被围,偕弟渊耀暨侯峒曾.龚用圆.张锡眉诸人固守。及城破,兄弟并诣城西竹胜庵。将死,僧止之曰:公未仕,可勿死也。淳耀曰:城亡与亡,此儒者分内事耳。今借上人一片干净土,死得所矣。索笔书曰:弘光元年七月四日,进士黄淳耀自裁于城西僧舍。呜呼!进不能宣力王朝,退不能洁身自隐,读书寡益,学道无成,耿耿不昧,此心而已。遂衣冠北向再拜,自经死。

  渊耀字伟恭,年十五,补诸生。幼颖异,甫就傅,即向学。既乃受业于兄,悉得其绪论,*居谈道讲德,往往启其所未及。性狷介,不妄交游。淳耀登第后,与之书曰:传胪②时,人见鼎甲先上殿,皆啧啧称羡,以为登仙,吾此时叹息无限。天地间自有为数千年一人.数百年一人者,今人必不肯为数千百年之一人,而必欲为三年之一人,可笑也!渊耀得书,益以品节自厉。就义时,见兄头帻坠地,复下拾而冠之,乃就缢于右。

  淳耀所著诗.古文.制举业,原本六经,旁通三史③,规范先正④,皆传于世。卒年四十一。门人私谥贞文。渊耀卒年二十二。有《谷帘学吟》。兄弟死时,口血喷壁间,入砖寸许,其迹历久不灭云。

  (选自《续古文观止》)

  【注】①南都:南明福王*的首都南京。②传胪:殿试后宣旨唱名。③三史:指《史记》《汉书》《后汉书》。④先正:先贤。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苟取一钱? 苟:或许

  B.某公素善余 善:交好

  C.往往启其所未及 启:陈述

  D.益以品节自厉 厉:磨砺

  5.下列各组语句,全都说明黄贞文忠诚磊落的一组是( )

  ①昼所为,夜必书之 ②缊袍粝食,不苟取一钱 ③成进士,不谒选而归 ④及城破,兄弟并诣城西竹胜庵 ⑤城亡与亡,此儒者分内事耳 ⑥*居谈道讲德,往往启其所未及

  A.①②③ B.③⑤⑥ C.②④⑤ D.②③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黄淳耀到礼部参加考试,有显要人物想推荐他做官,被他严词拒绝。因为他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

  B.在民族危亡关头,黄淳耀挺身而出,率志士抵抗入侵,城破后自缢而死,表现出凛然难犯的民族气节。

  C.黄淳耀的品节对他的弟弟有着重要的影响,在黄淳耀就义后,弟弟渊耀戴着哥哥掉下的头巾从容就义。

  D.黄淳耀写作的诗文.置办的产业都已传在世上,文章最后对兄弟死时的细节描写更是富有传奇色彩。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君子始进必以正,岂可损名义以徇之耶?

  (2)进不能宣力王朝,退不能洁身自隐,读书寡益,学道无成。

  参考答案:

  4.答案 A(解析 苟:苟且,随便。)

  5.答案 D(解析 ①是说黄淳耀有记日记的习惯,生活态度严谨;④是说城被攻破后兄弟二人一同来到竹胜庵;⑥是说弟弟黄渊耀的)

  6.答案 B(解析 A项应是有显要人物想推荐他做第一;C项应是看见哥哥的头巾掉在地上,便拾起替他戴好;D制举业不是指置办产业,应是指写应试文章)

  7.答案 (1)君子初进身必须循着正道,怎么可以损伤名义而屈从私情呢?(始以徇各1分,大意2分)

  (2)向前不能替国家出力,退后不能隐居保持自身清白,读书缺乏收获,学道没有成绩。(宣力洁身寡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黄淳耀,字蕴生,号陶庵。嘉定县人。从小就以圣贤的标准要求自己。曾经写日记,白天做的事,晚上必定记下来。穿乱麻作絮的袍子,吃糙米饭,不随便拿一文钱。崇祯十六年到礼部参加考试,有一个显要人物示意,想推荐他做第一,被他严词拒绝。中进士后,没有到礼部等候选官就回家了

  南京南明*刚成立时,求官的人争相前往,只有黄淳耀没去。有人问他不去的原因,他回答说:某公向来与我交好,如今正与主持国政的人勾结,我如果前去,必定会被他笼络。君子初进身必须循着正道,怎么可以损伤名义而屈从私情呢?到底没有去。等到嘉定城被清兵包围,他便同弟弟渊耀和侯峒曾.龚用圆.张锡眉等人坚守城池。等到城被攻破,兄弟二人一同来到城西的竹胜庵。正要自尽的时候,庵里的和尚制止他说:你还没有做官,可以不必死。淳耀说:城沦陷了,人就应该殉难,这是读书人职分内的事情罢了。如今借上人这一块干净的地方,就死得其所了。说完向和尚讨了笔写道:弘光元年七月四日,进士黄淳耀在城西僧舍内自尽。唉,向前不能替国家出力,退后不能隐居保持自身清白,读书缺乏收获,学道没有成绩,忠心耿耿,光明磊落,这颗心就是了。写完,就穿好衣服戴好帽子,向北拜了两拜,自缢而死。

  渊耀,字伟恭,十五岁时,补了生员。小时候特别聪明,刚刚跟老师读书,就立志向学,不久就跟哥哥读书,完全学到了哥哥的思想主张。*时讲论品学修养,常常陈述他哥哥所没有讲到的义理。为人谨慎小心,不胡乱结交朋友。淳耀考中进士后,给他写信说:殿试后宣旨唱名时,人们看到鼎甲(状元.榜眼.探花)先上殿,都啧啧称赞,羡慕不已,认为成仙一般,我这时却无限叹息。天地之间,有愿意做数千年才出一人.数百年才出一人的人,现在的人竟不肯做数千年.数百年才出的一个人,却只想做三年中就出的一个人,可笑啊!渊耀得了这封信,更加磨砺自己的.品德气节。就义时,看见哥哥的头巾掉在地上,便下来拾起替他戴好,才在哥哥的右边自缢而死。

  淳耀所著的诗.古文.应试文章,根基在六经,广通《史记》和前后《汉书》,以先贤为准则,都已传在世上。死时才四十一岁,门人给他的谥号叫贞文。渊耀死时只二十二岁,有《谷帘学吟》诗稿。兄弟俩死的时候,口中的血喷射到墙壁上,透入砖中一寸左右,这血迹经历很长时间仍没有褪去。


《细菌与安全》阅读答案3篇(扩展6)

——与周瑜相遇阅读及答案3篇

与周瑜相遇阅读及答案1

  与周瑜相遇

  迟子建

  一个司空见惯、*淡无奇的夜晚,我枕着一片芦苇见到了周瑜——那个纵马驰骋、英气逼人的三国时的周瑜。

  因为月色很好,又是在旷野上,空气的透明度很高,所以即使是夜晚,我还是一眼认出了他。当时我穿着一件白色的睡袍,乌发披垂,赤着并不秀气的双足,正漫无目的地行走在河岸上。凉而湿的水气朝我袭来,我不知怎的闻到了一股烧艾草的气息,接着是鼓角相闻,我便离开河岸,寻着艾草的味儿和凛凛的鼓角声而去,结果我见到了一片荒凉的旷野,那里的帐篷像蘑菇一样四处皆是,帐篷前篝火点点,军马安闲地垂头吃着夜草,隐隐的鼾声在大地上沉浮。就在这种时刻,我见到了独自立在旷野上的周瑜。

  我没有小乔的美貌,周瑜能注意到我,完全是因为在这旷野上,只有两个人睁着眼睛,而其他人都在沉睡。那用眼睛在月光下互相打量的两个人,一个是我,一个就是周瑜了。

  因为见到了我最想见到的一个男性,所以那一瞬间我说不出话来,我见到亲密的人时往往都是那个表情。

  周瑜身披铠甲,剑眉如飞,双目炯炯,一股逼人的英气令我颤抖不已。

  “战事还未起来,你为何而发抖?”周瑜说。

  我想告诉他,他的英气令我发抖,只有人的不可抗拒的魅力才令我发抖,可我说不出话来。

  我不知道又有什么战事要发生。这么大规模的安营扎寨,这么使周瑜彻夜难眠的战事,一定非同一般。短兵相接,战前被擦得雪亮的军刀都会沾有血迹。只有刀染了血迹,战争才算结束。多少人的血淤积在刀上,又有多少把这样的刀被遗弃在黄土里,生起厚厚的锈来。

  周瑜并没有在意我的发抖,而是将一把艾草丢进篝火里,我便明白了艾草味的由来。可是先前所闻的鼓角声呢?

  周瑜转身走向帐篷时我见到了支在地上的一面鼓,号角则挂在帐篷上。他拿起鼓槌,抑扬顿挫地敲了起来,然后又吹起了号角。他陶醉着,为这战争之音而沉迷,他身上的铠甲闪闪发光。

  我说:“这鼓角声令我心烦。”

  周瑜笑了起来,他的笑像雪山前的回音。他放下鼓槌和号角,朝我走来。他说:“什么声音不令你心烦?”

  我说:“流水声、鸟声、孩子的吵闹声、女人的洗衣声、男人的饮酒声。”

  周瑜又一次笑了起来。我见月光照亮了他的牙齿。

  我说:“我还不喜欢你身披的铠甲,你穿布衣会更英俊。”

  周瑜说:“我不披铠甲,怎有英雄气概?”

  我说:“你不披铠甲,才是真正的英雄。”

  我们不再对话了。月亮缓缓西行,篝火微明,艾草味由浓而淡,晚风将帐篷前的军旗刮得飘扬起来。我坐在旷野上,周瑜也盘腿而坐。

  我们相对着。

  他说:“你来自何方?为何在我出征前出现?”

  我说:“我是一个村妇,我收割完芦苇后到河岸散步,闻到艾草和鼓角的气息,才来到这里,没想到与你相遇。”

  “你不希望与我相遇?”

  “与你相遇,是我最大的心愿。”我说。

  “难道你不愿意与诸葛孔明相遇?”

  “不。”我说,“诸葛孔明是神,我不与神交往,我只与人交往。”

  “你说诸葛孔明是神,分明是嘲笑我英雄气短。”周瑜激动了。

  “英雄气短有何不好?”我说,“我喜欢气短的英雄,我不喜欢永远不倒的神。英雄就该倒下。”

  周瑜不再发笑了,他又将一把艾草丢进篝火里。我见月亮微微泛白,奶乳般的光泽使旷野显得格外柔和安详。

  我说:“我该回去了,天快明了,该回去奶孩子了,猪和鸡也需要食。”

  周瑜动也不动,他看着我。

  我站了起来,重复了一遍刚才说过的话,然后慢慢转身,恋恋不舍地离开周瑜。走前我打着哆嗦,我在离开亲密的人时会有这种举动。

  我走了很久,不敢回头,我怕再看见月光下周瑜的影子。快走到河岸的时候,却忍不住还是回了一下头,我突然发现周瑜不再身披铠甲,他穿着一件白粗布的长袍,他将一把寒光闪烁的刀插在旷野上,刀刃上跳跃着银白的月光。战马仍然安闲地吃着夜草,不再有鼓角声,只有淡淡的艾草味飘来。一个存活了无数世纪的最令我倾心的人的影子就这样烙印在我的记忆深处。

  我伸出一双女人的手,想抓住他的手,无奈那距离太遥远了,我抓到的只是旷野上拂动的风。

  一个司空见惯、*淡无奇的夜晚,我枕着一片芦苇见到了周瑜。那片芦苇已被我的泪水打湿。

  (选自《*当代小小说精品库》)

  11.小说多次写到“烧艾草”,请简要概括这一细节的作用。(4分)

  12.小说运用了怎样的叙述人称?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6分)

  13.请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6分)

  (1)只有刀染了血迹,战争才算结束。

  (2)你不披铠甲,才是真正的英雄。

  14.有人说这篇小说展示了作者温情又忧伤的情怀;也有人说,这篇小说表现了人们对和*的向往。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8分)

  11.(1)作者用“烧艾草”的情节营造了与周瑜相见的环境和氛围,推动了情节的发展。(2)因为“艾”与“爱”谐音,这里用来象征友爱、家庭和睦。(3)小说多次写到“艾草”还表现了作者希望友爱和*的愿望。

  12.(1)小说采用第一人称来叙述。(2)①便于进行心理描写,抒*感,更能将一个村妇的内心世界的变化描写得淋漓尽致,更能表现“我”厌恶战争,喜爱安宁而淳朴的生活这一主题。②第一人称是一种直接表达的方式,能使读者产生一种真实、亲切的感觉,拉近作者与读者的情感。③“我”也成为故事叙述的线索,便于推动情节的发展。

  13.(1)战争有时靠战争制止,和*有时需要流血来换取。暗示我对战争的看法和对和*的追求。

  (2)村妇钟意于和*的生活、*凡的人生;脱下了铠甲的周瑜才不是遥不可及的“历史英雄”,而是村妇心中英气逼人的偶像。

  14.观点一:小说展示了作者温情又忧伤的情怀。小说写的是一帘幽静而丰富的梦,梦的背景是明月染白的旷野,有帐篷、篝火、还有艾草味儿,朦胧而浪漫。“我”梦到的主人公是剑眉如飞、英气逼人的周瑜,“我”为之“发抖”、“颤抖不已”、“说不出话”,离开时“恋恋不舍”,想要抓住他的手,梦醒来泪流满面,小说正是写一个女人的遥远、温情而又优伤的梦。

  观点二:小说表现了人们对和*的向往。村妇面对身披铠甲、英气逼人的英雄周瑜的时候,她宁愿这样的英雄倒下,成为一个布衣,她更不喜欢神,她只钟情于*凡的"人生。她不想听鼓角声,不喜欢周瑜穿铠甲。她喜欢“流水声、鸟声、孩子的吵闹声、女人的洗衣声、男人的饮酒声”。她喜欢与自然和谐的美丽人生,即便是琐碎的日常生活也会诗意。于是.她走了,为“天快明了,该回去奶孩子了,猪和鸡也需要食了”。村妇是千百年来向往和*的百姓的代表。

  观点三:小说表现了对战争的思考。村妇不理解战争,但“只有染了血迹,战争才算结束”,换句话说只要有战争就会有牺牲,周瑜周身散发出的不可抗拒的英气正是在不断的战争中铸炼的。可是“多少人的血淤积在刀上,又有多少把这样的刀被遗弃在黄土里,生起厚厚的锈来”,隆隆的战争淹没了无数活生生的生命,而历史也无情地淹没了战争。

  观点四:小说表现了对英雄和凡人的思考。周瑜是个英雄,他要用出征证明英雄的价值。他不理解村妇的凡人情怀。村妇是个*凡的人,但她所心仪的是一个历史英雄,她盼望着周瑜能够成为布衣,过*凡的人生。所以这是一个关于英雄的梦,又是一个关于*凡的梦。

与周瑜相遇阅读及答案2

  与周瑜相遇

  一个司空见惯、*淡无奇的夜晚,我枕着一片芦苇见到了周瑜。那个纵马驰骋、英气逼人的三国时的周瑜。

  那晚,我漫无目的地行走在河岸上。凉而湿的水气朝我袭来,我不知怎的闻到了一股烧艾草的气息,接着是鼓角相闻,我便离开河岸,寻着艾草的味儿和凛凛的鼓声去了,结果我见到了一片荒凉的旷野,那里的帐篷像蘑菇一样四处皆是,帐篷前篝火点点,军马安闲地垂头吃着夜草,隐隐的鼾声在大地上沉浮。就在这时,我见到了独自立在旷野上的周瑜。

  周瑜也注意到了我,因为在这旷野上,睁着眼睛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我,一个就是周瑜。

  我见到了我最想见到的一个男性,那一瞬间我说不出话来,我见到亲密的人时往往都是这个表情。

  周瑜身披铠甲,剑眉如飞,双目炯炯,一股逼人的英气令我颤抖不已。

  “战事 还未起来,你为何而发抖?”周瑜说。

  我想告诉他,他的英气令我发抖,只有人的不可抗拒的魅力才令我发抖,可我说不出话来。

  我不知道又有什么战事要发生。这么大规模的安营扎寨,这么使周瑜彻夜难眠的战事,一定非同一般。短兵相接,战前被擦得雪亮的军刀都会沾有血迹。只有刀染了血迹,战争才算结束。

  周瑜并没有在意我的发抖,而是将一把艾草丢进篝火里,我便明白了艾草味的由来。可是先前所闻的鼓角声呢?周瑜转身走向帐篷时,我见到了支在地上的一面鼓,号角则挂在帐篷上。他拿起鼓槌,抑扬顿挫地敲了起来,然后又吹起了号角。他陶醉着,为着战争之音而沉迷,他身上的铠甲闪闪发光。

  我说:“这鼓角声令我心烦。”

  周瑜笑了起来,他的笑声像雪山前的回音。他放下了鼓槌和号角,他朝我走来,他说:“什么声音不令你心烦?”

  我说:“流水声、鸟声、孩子的吵闹声、女人的洗衣声、男人的饮酒声。”

  周瑜又一次笑了起来。我见月光照亮了他的牙齿。

  我说:“我还不喜欢你身披的铠甲,你穿布衣会更英俊。”

  周瑜说:“我不披铠甲,怎有英雄气概?”

  我说:“你不披铠甲,才是真正的英雄。”

  我们不再对话。

  我们相对着。

  他说:“你来自何方?为何在我出征前出现?”

  我说:“我是一个村妇,我收割完芦苇后到河岸散步,闻到艾草和鼓角 的气息,才来到这里,没想到与你相遇。”

  “你不希望与我相遇?”他说。

  “与你相遇,是我最大的心愿。”我说。

  “难道你不愿意与诸葛孔明相遇?”他说。

  “不。”我说,“诸葛孔明是神,我不与神交往,我只与人交往。”

  “你说诸葛孔明是神,分明是嘲笑我英雄气短。”周瑜激动了。

  “英雄气短有何不好?”我说,“我喜欢气短的英雄,我不喜欢永远不倒的神。英雄就该倒下。”

  周瑜不再发笑了,他又将一把艾草丢进篝火里。我见月光微微泛白,奶乳般的光泽使旷野显得格外柔和安详。

  我说:“我该回去了,天快明了,该回去奶孩子了,猪和鸡也需要喂食了。”

  周瑜动也不动,他看着我。

  我站了起来,恋恋不舍地离开周瑜。走前我打着哆嗦,我在离开亲密的人时会 有这种举动。

  我走了很久,不敢回头,我怕再看见月光下周瑜的影子。快走到河岸的时候,却忍不住还是回了一下头,我发现周瑜不再身披铠 甲,他穿着一件白粗布的长袍,他将一把寒光闪烁的刀插在旷野上,刀刃上跳跃着银白色的月光。战马依然安闲地吃着夜草,不再有鼓角声,只有淡淡的艾草味飘来。

  一个司空见惯、*淡无奇的夜晚,我枕着一片芦苇见到了周瑜。那片芦苇已被我的泪水打湿。

  8.根据小说的故事情节完成填空。(2分,每空不超过10个字)

  “我”见到周瑜→ →

  9.请简要赏析下面的语句。(3分)

  我见月光微微泛白,奶 乳般的光泽使旷野显得格外柔和安详。

  10.结合文末划线的语句,联系全文,说说“我”心目中的周瑜是一位怎样的英雄?(3分)

  11.试分析小说开头和结尾在文中所起的作用。(4分)

  开头:一个司空见惯、*淡无奇的夜晚,我枕着一片芦苇见到了周瑜。那个纵马驰骋、英气逼人的三国时的周瑜。

  结尾:一个司空见惯、*淡 无奇的夜晚,我枕着一片芦苇见到了周瑜。那片芦苇已被我的泪水打湿。

  12.下列各项中,对小说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我颤抖不已”“我打着哆嗦”这两处动作描写表明了“我”对周瑜的倾心与不舍。

  B.周瑜“笑了起来”“又一次笑了起来”“不再发笑了”,体现了周瑜对“我” 的态度由不以为然到深有触动。

  C.小说以“与周瑜相遇”为主线,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如文中写艾草味、鼓角声便是实写。

  D.小说通过描述一个村妇的内心世界,表现了厌恶战争,喜爱安宁而淳朴的生活这一主题。

  参考答案:

  8.(2分)“我”和周瑜交谈;“我”离开周瑜(每处1分,意近即可,超字数不给分)

  9.(3分)运用比喻(1分),形象地写出了月亮微微泛白的光泽(1分),渲染了柔和安详的气氛(1分),也暗示了时间的推移(1分)。(答出3点,意近即可)

  10.(3分)原先是一位沉迷于战争(1分)、颇为自负(1分)(英气逼人、具有不可抗拒的魅力)的英雄,后来成为一位放弃战争、甘做*民(1分)的英雄。(意近即可)

  11.(4分)开头和结尾形成反复(1分),突出了夜晚的*常和生活的*凡(1分),表明“我”是在梦中见到周瑜(1分)(强化了“我”对周瑜的倾心与不舍)。首尾呼应(1分)(开头总领全文,结尾总结全文)。(意近即可)

  12.(3分)C

与周瑜相遇阅读及答案3

  与周瑜相遇

  迟子建

  一个司空见惯、*淡无奇的夜晚,我枕着一片芦苇见到了周瑜。那个纵马驰骋、英气逼人的三国时的周瑜。

  因为月亮很好,又是在旷野上,空气的透明度很高,所以即使是夜晚,我还是一眼认出了他。当时我穿着一件白色的睡袍,乌发披垂,赤着并不秀气的双足,正漫无目的地行走在河岸上。凉而湿的水气朝我袭来,我不知怎的闻到了一股烧艾草的气息,接着是鼓角相闻,我便离开河岸,寻着艾草的味儿和凛凛的鼓角声而去,结果我见到了一片荒凉的旷野,那里的帐篷像蘑菇一样四处皆是,帐篷前篝火点点,军马安闲地垂头吃着夜草,隐隐的鼾声在大地上沉浮。就在这种时刻,我见到了独自立在旷野上的周瑜。

  我没有小乔的美貌,周瑜能注意到我,完全是因为在这旷野上,只有两个人睁着眼睛,而其他人都在沉睡。那用眼睛在月光下互相打量的两个人,一个是我,一个就是周瑜了。

  因为见到我最想见到的一个男性,所以那一瞬间我说不出话来,我见到亲密的人往往都是那个表情。

  周瑜身披铠甲,剑眉如飞,双目炯炯,一股逼人的英气令我颤抖不已。

  战事还未起来,你为何而发抖?周瑜说。

  我想告诉他,他的英气令我发抖,只有人的不可抗拒的魅力才令我发抖,可我说不出话来。

  我不知道又有什么战事要发生。这么大规模的安营扎寨,这么使周瑜彻夜难眠的战事,一定非同一般。短兵相接,战前被擦得雪亮的军刀都会沾有血迹。只有刀染了血迹,战争才算结束。多少人的血淤积在刀上,又有多少把这样的刀被遗弃在黄土里,生起厚厚的锈来。

  周瑜并没有在意我的发抖,而是将一把艾草丢进篝火里,我便明白了艾草味的由来。可是先前所闻的鼓角声呢?

  周瑜转身走向帐篷时我见到了支在地上的一面鼓,号角则挂在帐篷上。他拿起鼓槌,抑扬顿挫地敲了起来,然后又吹起了号角。他陶醉着,为这战争之音而沉迷,他身上的铠甲闪闪发光。

  我说:这鼓角声令我心烦。

  周瑜笑了起来,他的笑像雪山前的回音。他放下鼓槌和号角,朝我走来。他说:什么声音不令你心烦?

  我说:流水声、鸟声、孩子的吵闹声、女人的洗衣声、男人的饮酒声。

  周瑜又一次笑了起来。我见月光照亮了他的牙齿。

  我说:我还不喜欢你身披的铠甲,你穿布衣会更英俊。

  周瑜说:我不披铠甲,怎有英雄气概?

  我说:你不披铠甲,才是真正的英雄。

  我们不再对话了。月亮缓缓西行,篝火微明,艾草味由浓而淡,晚风将帐篷前的军旗刮得飘扬起来。我坐在旷野上,周瑜也盘腿而坐。

  我们相对着。

  他说:你来自何方?为何在我出征前出现?

  我说:我是一个村妇,我收割完芦苇后到河岸散步,闻到艾草和鼓角的气息,才来到这里,没想到与你相遇。

  你不希望与我相遇?

  与你相遇,是我最大的心愿。我说。

  难道你不愿意与诸葛孔明相遇?

  不。我说,诸葛孔明是神,我不与神交往,我只与人交往。

  你说诸葛孔明是神,分明是嘲笑我英雄气短。周瑜激动了。

  英雄气短有何不好?我说,我喜欢气短的英雄,我不喜欢永远不倒的神。英雄就该倒下。

  周瑜不再发笑了,他又将一把艾草丢进篝火里。我见月亮微微泛白,奶乳般的光泽使旷野显得格外柔和安详。

  我说:我该回去了,天快明了,该回去奶孩子了,猪和鸡也需要食了。

  周瑜动也不动,他看着我。

  我站了起来,重复了一遍刚才说过的话,然后慢慢转身,恋恋不舍地离开周瑜。走前我打着哆嗦,我在离开亲密的人时会有这种举动。

  我走了很久,不敢回头,我怕再看见月光下周瑜的影子。快走到河岸的时候,却忍不住还是回了一下头,我突然发现周瑜不再身披铠甲,他穿着一件白粗布的长袍,他将一把寒光闪烁的刀插在旷野上,刀刃上跳跃着银白的月光。战马仍然安闲地吃着夜草,不再有鼓角声,只有淡淡的艾草味飘来。一个存活了无数世纪的最令我倾心的人的影子就这样烙印在我的记忆深处。

  我伸出一双女人的手,想抓住他的手,无奈那距离太遥远了,我抓到的只是旷野上拂动的风。

  一个司空见惯、*淡无奇的夜晚,我枕着一片芦苇见到了周瑜。那片芦苇已被我的泪水打湿。

  1.文章第二段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4分)

  2.结合全文说一说为什么周瑜是我最想见到的一个男性。(4分)

  3.小说多次写到烧艾草,请对这一细节进行简要赏析。(4分)

  参考答案:

  1.答案要点:(1)这段景物描写突出了梦境的清澈、素雅、荒凉、安静、开阔的特点。为下面的情节发展和刻画周瑜这一形象作了铺垫。

  2.答案要点:因为周瑜英俊潇洒,拥有一股逼人的英气;尽管英雄气短却是真实的人,不是永远不倒的神。

  3.答案要点:作者用烧艾草的情节营造了与周瑜相见的环境和氛围,推动了情节的发展。(2分)因为艾与爱谐音,这里用来象征友爱、家庭和睦。小说多次写到艾草还表现了作者希望友爱和*的愿望。(2分)

  4.答案要点:内容上:在梦境中与最想见男性周瑜相遇并进行了倾心的交谈,内心产生了强烈的冲动,由初见周瑜时的发抖,到交流后分离时的打着哆嗦,到想抓住他的手而不能,时光阻隔,难以再见,所以流下了泪水。(4分)写法上:最后一段照应了开头,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2分)


《细菌与安全》阅读答案3篇(扩展7)

——总与一缕炊烟阅读答案

总与一缕炊烟阅读答案1

  总与一缕炊烟有关

  ①写下这题目,我仿佛看到母亲从一缕炊烟中走出来,用树皮般粗糙的双手,拍打掉衣服上的灰尘,拂理净发丛里的草渣。然后静默在老屋的矮檐下,像一只窝旁守候的老鸟,若有所待地张望着村前的小路

  ②时间往往是黄昏,彩霞满天,或傍晚,薄暮冥冥。父亲还在田地里劳作,我和妹妹走在由学校回家的路上。而那时,最迫切的意愿,便是能望见自家屋顶上的炊烟。那混着浓浓的柴草香、饭莱香的炊烟啊,就像抒情的花朵,在天空开放,并且歌唱。那甜暖的香,再远,也能灿亮我们的眼睛和脸庞。

  ③母亲等饭熟了,就在夕光薄岚里,在几缕炊烟的余烬中,默默地守望着。有时,也柔柔地喊一声:吃饭了噢。

  ④其实,母亲所能煮的,往往也只是饭而已。自每年三月下秧,到八月新谷入仓,这段漫长的青黄不接的日子,一天三顿,翻来覆去的,都只是红苕稀粥,或稀粥红苕。有时,我就忍不住要冲母亲撒气:又是红苕稀粥,又是红苕稀粥!

  ⑤每到这时,母亲总是默然无语。黯淡瘦削的脸上,隐现着一丝愁苦和讪然,仿佛她真是不该煮出这样的饭食。偶尔,能听到母亲和父亲焦苦的叹息:这日子,哎,真是亏了娃们。声音很低,很低,却沉重如石地砸在我心坎儿上。那时,我才知道,母亲除了如我们一样饥饿外,还承忍了更难以言说的痛苦。

  ⑥现在想来,也真是难为了母亲。那还是大集体时候,父亲体弱多病,不能干重活,便习了理发、补鞋的手艺,常常走村串户去挣钱。挣了钱,交给队里,由队里核算工分、口粮;可是,父亲常常是挣不够工分的。

  ⑦母亲就只好更累了。除缝连浆补,灶火炊饭,洗锅涮碗外,还得风来雨往地忙活队里。母亲很能干,手脚利索,能挣工分换回一些粮食。虽是如此,粮食却仍不够吃。

  ⑧吃饭时,母亲总是先给我们盛上满满一大碗,再舀自己的。饭桌上,母亲也总是坐在靠近灶屋那挂角(方桌的四角)的位置上。捧了碗,慢腾腾地举箸援筷,似乎在品尝美味,又似乎难以下咽。

  ⑨那神情里,满是瑟缩,迟疑。每看到父亲或我们的碗空了,便抢着去给我们添饭。倘若锅里也没了,脸上就又是一丝愁苦和讪然,沉重得令人至今难忘。后来我才明白,母亲那殷勤得有些夸张的举动里,更多的,却是谦卑和愧疚;为她作为母亲却不能煮出更多更好的饭食,喂饱她的孩子。

  ⑩现在,母亲偶尔到我这儿来。吃饭时,仍瑟缩而谦卑地坐在挂角的位置。举箸援筷间,也满是小心翼翼。起初还以为是客气,或不习惯。多次让她坐在正位上,说,一家人,用不着那样的。不一会儿,她又不自觉地移到了挂角的地方。我才知道,这习惯,跟那时的生活有关,改不了了。便忍不住嘴里发苦,心里发灰,有一种懊然复怅然的感觉,拂之不去。

  ?那时,母亲只有过年时最快乐。记得每次煮年夜饭,母亲总是风风火火地进进出出,嘴里却悠闲地哼着歌儿。饭菜终于上桌了,母亲便会兴奋地宣布:开饭罗,开饭罗!在我们敞开肚子,尽情吞嚼母亲做的丰盛饭菜时,母亲总是很少动筷,凝望着我们喃喃地说:真想天天都能这样!

  ?终于能够天天都那样了。我和妹妹,却不能天天都吃到母亲做的饭菜了。我到外地求学了,然后工作了,成家了。妹妹也到异乡打工,然后出嫁了。

  ?母亲仍在老家,里里外外地忙碌着,一日三餐地灶火炊饭。我们偶尔回家,母亲总要亲自下厨忙乎。饭菜丰富多了,母亲脸上,却依旧常有黯淡和讪然。父亲来信讲,你妈每顿饭都要念叨,不知娃们吃饭了不;家里杀了猪,心舌肚都留着,你妈问你们啥时能回来吃。

  ?读信,我的鼻子就酸酸的,喉咙里也又涩又堵。那时,我才明白了儿行千里母担忧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我其实知道,自古以来的母亲,都是这样的良善,慈蔼,无私。只是,我不无遗憾地发现,这种传统的母亲,在我们的生活里,已是越来越少。

  ?一代慈蔼而伟大的母亲,或许从此就将渐渐地消失了罢。意识到这一点,我不禁为我们的后人,感到深深的悲伤和彻骨的绝望。又见炊烟升起每听到这歌声,都恍惚觉得,有一缕缕绵缠的炊烟,在眼前袅袅地飘升起来,与夕阳、晚霞、风和过去的岁月融在一起。那淡蓝淡蓝的烟里,满是最*常的人间气息,朴素、温暖而芳香,叫人莫名地感动,惆怅。眼睛里,也禁不住一阵灼痛、潮润,仿佛正被那烟火熏燎着。

  ?依稀看见,我苍老而慈蔼的母亲,正站在老屋的矮檐下,站在一缕缕炊烟的背景中,远远地望我,暖暖地喊我。

  ?那炊烟,我想,该就是母亲生命的光束了。而它,我知道,也正是我生命之流的初源。

  1.作者几次写了母亲的讪然,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2.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第①段的作用。(4分)

  3.本文语言蕴涵丰厚,生动贴切,富有表现力。请赏析第②段中两个画线的语句。(每小题2分,共4分)

  ①那混着浓浓的柴草香、饭莱香的炊烟啊,就像抒情的花朵,在天空开放,并且歌唱。

  ②那甜暖的香,再远,也能灿亮我们的眼睛和脸庞。

  4.联系全文,谈谈你对第?段画线句子的理解。(4分)

  一代慈蔼而伟大的母亲,或许从此就将渐渐地消失了罢。

  5.下列对文章的品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第?-?段卒章显旨,点明了写作目的,揭示了文章中心,升华了作者的情感。

  B.以总与一缕炊烟有关为标题,表明文章写作的是与炊烟有关的人和事,有揭示内容和主题的作用;还能引起读者的思考,激发阅读兴趣。

  C.本文运用了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多种表达方式,刻画母亲形象,抒写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D.文章以母亲从炊烟中走出开头,又以母亲站在炊烟中喊我结尾,两个实景首尾呼应。

  【答案】

  1.作者几次写了母亲的讪然,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1)作者三次写了母亲的讪然。(1分)

  (2)第⑤段和第⑨段(前两次)写母亲的讪然,表现了她无力改变贫困生活的痛苦愧疚自责和无奈心理,体现了母爱的厚重无私,1分;第?段(第三次)写母亲的讪然,表现了母亲对我们的牵挂,1分。(这样反复写,突出了母亲良善慈蔼、朴实无私、传统的乡村妇女形象,表达我对母亲的理解、感恩和爱戴。)

  答出括号里的总体分析,也给2分

  2.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第①段的作用。(4分)

  (1)内容上:描绘出农村母亲辛苦操劳、守望盼归的感人画面。(2分)

  (2)结构上:开门见山,点明文章的中心表达对慈祥母亲的爱;引出下文对母亲的叙写;紧扣题目总与一缕炊烟有关,起到了开篇点题的作用。

  答出任意两点,给2分

  3.本文语言蕴涵丰厚,生动贴切,富有表现力。请赏析下面两个语句。(每小题2分,共4分)

  ①那混着浓浓的柴草香、饭莱香的炊烟啊,就像抒情的花朵,在天空开放,并且歌唱。

  答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混着香味的炊烟比作抒情的.花朵(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将视觉和听觉互通,炊烟也有了声音,生动地写出了我们的欢快与激动),1分,该句形象地写出了炊烟带给我们的温情,表现了我和妹妹下午放学回家时看到炊烟的欢快与激动,1分。

  答出比喻及其作用给2分,答出通感及作用也给2分。

  ②那甜暖的香,再远,也能灿亮我们的眼睛和脸庞。

  答案:灿亮,形容光亮耀眼,这里用作动词,有照耀闪亮之意(也可以答:使我们的眼睛发光、脸庞发亮),1分。用词生动鲜活,形象地写出了饥饿的我和妹妹,闻到炊烟里的香甜味道而精神振作、神采奕奕的欢乐情状,1分。(运用了通感的修辞,将视觉、味觉、触觉互通,这样,炊烟也有了味道和温度,突出了作者当时那种温馨、愉悦之感。)

  4.联系全文,谈谈你对第?段划线句子的理解。(4分)

  一代慈蔼而伟大的母亲,或许从此就将渐渐地消失了罢。

  (1)慈蔼而伟大,指贫困年代里,那种无法让孩子吃饱而心怀愧疚、牺牲自我、承忍痛苦的母爱,弥足珍贵,愈显伟大,表达的是我对母亲的感恩、爱戴和怀念;句中的母亲,既指所有传统、朴实、贫困而又慈蔼谦卑自责农村母亲,又象征了贫困却朴素、传统的乡村生活;消失指的是时代变化带来的乡村传统文明的消减。(扣一个关键词并分析,给2分)

  (2)现代社会,人们生活富裕了,但对母爱、对生活的理解体悟却简单粗浅了,情感也缺乏厚度;表现了作者对乡村传统文明逐渐消失的忧思,抒发了对传统朴素温馨乡村生活的怀念之情。(2分)

  (学生如果联系生活作答,酌情给分。)

  5.D(3分)


《细菌与安全》阅读答案3篇(扩展8)

——生命与气候的阅读题答案

生命与气候的阅读题答案1

  你能想到吗?千百万年以来,地球的气候是由地球的两大生命王国-动物界与植物界的斗争所决定的。动物吸进氧气而呼出二氧化碳,植物则吸进二氧化碳而放出氧气。二氧化碳为温室气体。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动物能使地球升温,而植物则使地球降温。如果哪一方占上风,那么地球就会面临温室效应或又一次严寒期。

  五亿多年前的“寒武纪大爆炸”时期,地球被各种各样的生物占领着。当时的土壤中到处都是把二氧化碳释放到空气中的切肢动物,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达今天的20倍,当时的气候极其温暖。

  但是,植物很快进行了反击。化石显示,4.5亿年前,含有木质素的植物首次出现木质素使细胞壁坚硬,这样植物就得以长大,地球上出现了第一批树木。随着全球的植物空前大量生长,毫无约束的光合作用使植物从空气中吸取着二氧化碳,使二氧化碳含量大大减少,而不能吸收木质素的、饥饿的节肢动物对此无能为力-地球进入了严寒期。

  动物再次通过进一步进化进行了回击。当时的主角是白蚁和恐龙,它们学会了如何食用木质素,如何繁荣昌盛。它们粗重的呼吸及对植被的破坏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达今天的3倍,地球大部分地区酷热潮湿,又恢复了温室效应。

  然而植物并没有被消灭。在6500万年前恐龙因为小行星的碰撞或其他灾难而彻底水失后,植物抓住了这一机会,突破点是第一批草地的出现。青草本身不会保存很多二氧化碳,但能形成软土。软土可以保存大量的二氧化碳,从而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降低。事实上,草地生态系统含有的碳比森林生态系统还多。

  过去约4000万年,大量草地布满全球,取代了许多年以前的森林地带。在草地的影响下,地球逐渐降温,终于在200万年前进入冰川期。

  大约1万年前,由于人类活动的显著增强,地球空气的二氧化碳含量再度升高。尤其是近百年来,地球的温室效应愈来愈明显。

  也许,地球上的整个生物圈就像我们所熟知的生物个体调节其体内环境那样,不停地调节着地球有大气环境,使气候能适合地球上生物进化的需要。换句话说,地球的生物圈是在主动地调节环境,而不是在被动地适应环境。果真如此,数十亿年的气候变迁不仅仅是太阳或地球的原因,生物为了自己的利益也深深参与其中了。

  7.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气候与生命的关系。(3分)

  【答案示例】生命与气候共同进化。或:气候是由两大生命系统的斗争决定的。或:动物占上风,地球产生温室效应;植物占上风,地球进入严寒期。

  8.请写出本文的说明顺序。采用这样的顺序与说明内容有什么关系?(3分)

  【答案示例】以时间为说明顺序。本文说明内容是生命与气候共同进化,进化的前提是时间的推移。

  9.本文最后一段中加点的词语“果真如此”不能删去的理由是什么?(3分)

  【答案示例】“果真如此”表明如果前面的观点成立,就能产生后面的结果。所以不能删去。

  10.联系本文内容,调动你的知识积累,说说今后若干年地球的气候可能发生怎样的变化,并简述理由。(4分)

  【答案示例】温室效应得到控制,气温升高的速度减缓。人类对温室效应的危害有充分的认识,已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控制。或:温室效应加剧,气温进一步升高。人类活动增强,植被减少。或:温室效应与严寒期交替出现。主要看动物和植物哪一方占上风。

Tags: 细菌   答案   阅读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