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工作体会 / 正文

2023年度寒食节活动总结,菁选2篇【通用文档】

2023-03-17 17:20:15

2023寒食节活动总结1  今天是20xx年4月3日,是清明节的前一天——寒食节。“寒食节”在我国古代曾经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寒食节”是为纪念春秋时期的隐士介子推而设的。  “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寒食节活动总结,菁选2篇【通用文档】,供大家参考。

2023年度寒食节活动总结,菁选2篇【通用文档】

2022寒食节活动总结1

  今天是 20xx年4月3日,是清明节的前一天——寒食节。“寒食节”在我国古代曾经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寒食节”是为纪念春秋时期的隐士介子推而设的。

  “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与清明合而为一。晚唐、宋以后,禁火冷食的习俗日趋淡化、消衰。到了元代,许多人基本上已不再沿用此习俗。明清时期,寒食节期间已经不再禁火,也不要求人们寒食了。

  “寒食节”禁火冷食的习俗,连同寒食节本身,在我国大多数地区慢慢消失了。或者说寒食节成了清明节的一部分。但知道和了解这个节日,有助于人们挖掘我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和民俗内涵,非常有意义。

  首先,“寒食节由纪念春秋时期的隐士介之推而禁火为主,逐步演变为以拜扫祭祖为主,是为尊崇介之推忠君爱国、功成身退的奉献精神以及清正廉明的政治抱负、隐不违亲的孝道品德,为聚民心、凝国魂和体现中华民族“根祖文化(指的是*人传统的落叶归根和认祖归宗)”的重要节日。它充实了社会生活,增进了社会人际和谐关系。

  其次,“寒食节”蕴含的介之推忧国忧民、忠君爱国、清明廉洁的政治抱负和“功不言禄”、功成身退的奉献精神,是社会伦理准则,是社会安定、民族团结的纽带,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三,寒食文化以忠孝为核心的内涵以及由忠孝延伸而来的诚信,是介子精神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核心,是民族“根祖文化”的基础,也是维系社会、家庭团结的道德力量、精神理念。

  总之,国家需要忠诚、家庭需要孝道的传统道德,应该成为家庭和谐、社会稳定的核心。“寒食节”已成为家庭祭祖和社会缅怀仁人志士的重要形式,已成为传承中华民族“根祖文化”和体现民族认同感、凝聚力的重要节日。

2022寒食节活动总结2

  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拜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正确的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此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了!

  在墓前祭祖扫墓,这个习俗在*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时对墓葬就十分重视。东周战国时代孟子的齐人篇也曾提及一个为人所耻笑的齐国人,常到东郭坟墓同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见战国时代扫墓之风气十分盛行。到了唐玄宗时,下诏定寒食扫墓为当时“五礼”之一,因此每逢清明节来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佣丐,皆得父母丘墓。”扫墓遂成为社会重要风俗。

  而在仍有些寒冷的春天,又要禁火吃冷食,怕有些老弱妇孺耐不住寒冷,也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于是就定了踏青、郊游、荡秋千,踢足球、打马球、插柳,拔河,斗鸡等户外活动,让大家出来晒晒太阳,活动活动筋骨,增加抵抗力。因此,清明节除了祭祖扫墓之外,还有各项野外健身活动,使这个节日,除了有慎终追远的感伤,还融合了欢乐赏春的气氛;既有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到处是一派清新明丽的生动景象。真是一个极富特色,非常特别的节日。

  清明祭扫坟茔是和丧葬礼俗有关的节俗。据载,古代“墓而不坟”,就是说只打墓坑,不筑坟丘,所以祭扫就不见于载籍。后来墓而且坟,祭扫之俗便有了依托。秦汉时代,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

  《汉书.严延年传》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就*人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发达、强固来看,严延年的举动是合情合理的。因此后世把上古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五礼之中:“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得到官方的肯定,墓祭之风必然大盛。

Tags: 寒食节   活动总结   菁选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