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工作体会 / 正文

2023年度《草莓》教学设计,菁选五篇

2023-03-21 20:55:03

《草莓》教学设计1  活动目标:  1.、认识草莓的外形特点。  2、了解草莓的生长环境及草莓食品。  活动准备:  1、PPT《甜甜的草莓》。  2、每桌一盘草莓。草莓图片  活动过程:  一、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草莓》教学设计,菁选五篇,供大家参考。

2023年度《草莓》教学设计,菁选五篇

《草莓》教学设计1

  活动目标:

  1.、认识草莓的外形特点。

  2、了解草莓的生长环境及草莓食品。

  活动准备:

  1、PPT《甜甜的草莓》。

  2、每桌一盘草莓。草莓图片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草莓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你们仔细听猜一猜。

  我是酸甜可口的水果,我红红的表皮上长着籽儿。

  我可以加工成果酱和果汁。我是谁呢?

  二、观察草莓的外部特征

  师:今天老师又带来了许多的草莓,老师要先来考考你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小朋友们,你们看草莓是什么颜色的?谁能说说草莓像什么?

  幼儿自由回答。

  师:草莓的表皮上有什么?是什么颜色的?

  师:草莓不像其他的水果,籽儿长在里面而是长在果皮上。

  请幼儿轻轻地摸一摸。

  师:你摸到的感觉是怎样的?看一看草莓切开后是什么样的?

  师:你吃到的草莓是什么味道的?

  教师小结:草莓的外观呈心形,鲜美红嫩,果肉多汁,含有特殊的浓郁水果芳香。草莓营养价值高,含丰富维生素C,有帮助消化的功效,与此同时,草莓还可以巩固齿龈,清新口气,润泽喉部。

  二、观看PPT了解草莓的生长方式

  师:草莓是长在哪里的?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草莓是怎么种植的。

  教师小结:草莓适合种植在阳光充足,疏水性好的土壤里。注意除草、浇水、除虫,浇水的时候,注意不要把草莓弄湿,因为一旦草莓被水溅湿后,容易腐烂。

  三、了解草莓食品

  师:草莓成熟以后,用草莓可以生产很多好吃的食品,你知道哪些用草莓制作的食品?

  (草莓果酱,草莓罐头、蛋糕、雪糕、冰激凌、棒棒糖等等)

  活动延伸

  幼儿添画:甜甜的草莓

《草莓》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让学生再探索、练习中积累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

  2、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经历试商的过程,积累试商的经验,逐步达到熟练程度。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学关键:

  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具准备:

  课件、挂图等。

  学情分析:

  由于二年级学生,他们活泼好动,争强好胜,想象丰富,求知欲旺盛;学习责任感不断增强,但学习往往从兴趣出发;他们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干扰。

  教学中培养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他们逐步树立自信、自尊、自律等积极心态,是他们通过思考,提高自我认知能力,自我控制能力,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基础,也是教师需努力和强化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提问: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和除数有什么关系?

  2、练一练:16÷818÷821÷8全班齐练,指名板演。

  二、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1、师:上节课我们解决了分橘子的问题,学习了用竖式计算除法,

  2、如果把板演的数21换成55,你会做吗?(出示分草莓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55个草莓*均放在8个盘子里,每个盘子放几个,还剩几个?

  3、探究试商的方法:(1)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提问:要解决“每个盘子里可以放几个?还剩几个?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列式?2)指名回答,板书:55÷8师过渡语:面对要分的数目比较大,当我们再采取一次一次的分,继续利用学

  具来分是比较麻烦和困难的,那怎么办呢?(3)先引导学生估算每盘大约放几个。(4)小组讨论:怎么判断估计得对不对。

  (5)指名回答,引导学生认识:8和几相乘的积最接近55,又比55小。8×7=56比55大;8×6=48比55小。所以商6。列式55÷8=6(个)……7个。

  (6)启发学生思考:如果商是5可以吗?

  通过集体交流,使学生认识如果商是5,则会出现余数比除数大的情况,所有商不能是5,更不能是比5小的数。

  2、再次组织小组讨论:怎样估计两数相除所得的商?

  集体交流,达成共识:可以利用乘法口诀,两数相乘的积要最接近被除数,但又要比被除数小。

  3、引导学生总结计算有余数除法的四个步骤:一商,除数与几相乘的积最接近被除数,又比被除数小,商就是几。二乘,商和除数相乘。三减,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四比余数比除数小。

  4、应用试商的方法填空:P5“试一试”。( )×8<447×( )<549×( )<62

  ( )×6<40( )×4<305×( )<48(订正时可以让学生口述思路过程。)

  三、巩固练习:

  1、P6“练一练”的第1~5题。

  学生在独立练习后进行集体订正。继续培养学生试商,以及正确的竖式书写方法,继续理解余数的意义。

  梳理:一个数与除数相乘,结果最接近被除数,而且比被除数小,那么这个数就是要确定的下来的商。验证的方法:余数比除数小。

  2、反馈矫正,形成经验。

  正确评价学生把握的知识,指出学生在练习中的错误,从而积累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说说你认为在试商时要注意什么?下课后与同桌分享一下你的收获。师小结:

  1、试商要有目的。

  2、余数要比除数小。

  3、单位书写、正确解答。

  板书:

  55个草莓*均放在8个盘子里,每个盘子放几个,还剩几个?列式55÷8=6(个)……7个。

  答:每个盘子放3个,还剩7个

《草莓》教学设计3

  【教材分析】

  课文记叙了小弟和妈妈种草莓的事。春天里,小弟和妈妈种了三颗草莓,草莓苗儿一天天的长高、长壮。草莓开花了,结果了。果子一天天长大,从绿豆般的小疙瘩,到豌豆那么大,到蚕豆那么大。草莓成熟了,美丽极了,味道好甜好香。伴随着对草莓生长过程的描写,作者还写了小弟给草莓松土、晒太阳、摘草莓……字里行间充满着乐趣。读了文章,会使人觉得小草莓可爱,有生活情趣、爱劳动的小弟弟更可爱。

  【设计理念:】

  准备实物让学生观察、品尝、激发兴趣。体会语言中流露出对草莓的喜爱及种草莓的快乐。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认识,会写10个生字。

  2、理解新词。

  3、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理解新词

  【教学难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爱吃哪些水果?

  2、(出示实物)看,这是什么水果?(板书:草莓)练习说话:多好看的草莓啊,谁能说说它的样子和味道?

  3、这么好看又好吃的水果,要是能亲自把它种出来,那该多好啊!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种草莓》。(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碟片读课文,边听边圈画出生字新词,标出自然段。不懂的词语作出标记。

  2、指名轮流读课文段落。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读后你有什么感受?

  (三)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辨析读音

  (1)“铲汁”都是翘舌音。“种”zhòng,表示动作。

  (2)“蚕栽酸”都是*舌音。

  (3)“淋”读lín不要读líng

  2、写法指导

  (1)“淋”字左右结构,注意两个“木”字的变化。

  (2)“酸”字的左边不是“西”。

  (3)“栽”与“裁”区别。

  (4)“慢铲趴豌汁”都是左右结构的字,要写的得左窄右宽。

  3、理解词语

  淅淅沥沥凋谢绺(认读时,注意指导读儿化音“慢慢儿”,先老师范读,学生跟读,再从课文中找出这样的儿化音来练读,如:“小苗儿、花儿、小果儿、头儿”等,反复读,理解在这些词后加上儿化音,更体现出了草莓的可爱)

  4、小组讨论识记方法。

  你认为哪几个生字难记、难写,你想用什么办法来记住它?(自由汇报生字的识记方法,教师相机指导)

  (四)再读课文,梳理顺序

  1、同学们,《种草莓》这篇课文共6个自然段,而每个自然段都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内容,你能找到它吗?自由读课文,找到了就画上横线。

  2、交流,概括。

  (1)对有争议的第4、5自然段可再读读,讨论明确:第4自然段既写了花,又写了果,可以和写果的第5自然段合并,用两个词概括:开花、结果。

  (2)明确线索:春天—栽苗—长高—工花—结果—成熟。

  3、齐读第1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课时作业:选词填空裁栽()衣()种()树苗()缝()剪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重点:朗读课文,体会语言,梳理记叙顺序。难点:在自主阅读中理清文章的继续顺序。

  教学过程:(一)温习旧知,导入新课

  1、熟读识记生字词。

  2、上节课,我们初学了课文,谁来说说种草莓的过程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3、自由读文,看看各个阶段草莓是什么样子?小弟是怎么做的?

  (二)选择朗读,品味语言

  1、选择你喜欢的部分,再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把你喜欢的段落大声读给同学听,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相机指导以下三个重点句段:

  (1)“细细的春雨酒下来,淋在小叶上,叶儿慢慢长大了。暖暖的太阳出来,照在花盆上,小小的苗儿长高了一点儿。轻轻的春风吹来,吹在小苗上,小苗儿又长高了一点儿。小弟用小铲给松松土,小苗儿更壮了。”

  ①多美的情景啊,谁能把它美美地读出来?

  ②教师根据朗读情况进行指导。

  “细细的、暖暖的、轻轻的、松松土”——你们发现了什么?(这些词都是重叠的)

  再自由地小声读一读,体会这些重叠词有什么好处?(说明春雨、春风、阳光和小弟的动作都是那么温柔,在细心地呵护着小苗儿,好让小苗儿茁壮成长)

  ③再指名读,读出温柔、郐畅的感觉。可加上动作表演读。

  (2)“小小的花儿凋谢后,出现了一颗()小疙瘩。小绿疙瘩一天天长大,颜色也慢慢变浅,成了()的小果儿了。……小草莓()了,朝外的一面开始发红。”

  ①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②课件演示(或动手画一画)果儿的变化。

  ③草莓从“绿豆般的”到“豌豆那么大”再到“像蚕豆一样大”,作者观察得很仔细,而种草莓的小弟就更不用说了。指名读第5自然段的第一句话,猜猜:弟弟心里在想什么?

  (3)出示课文的最后一段,学生自由朗读,用横线画出草莓成熟的样子,用波浪线画出品尝草莓的句子。

  这么好看又好吃的草莓谁不喜欢呀,让我们也来美美地读一读,要品出草莓的香甜哟。

  (三)总结升华,拓展练习

  1、谈感受,小结:学习了课文,我们不仅感受到了草莓的可爱,也从小弟的身上体会到种草莓无穷的乐趣。

  2、语言积累:选择你喜欢的句子读一读,背下来。

  3、拓展空间: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大人的帮助下,尝试种植小豌豆或其他植物,仔细观察它的生长过程,并写下观察日记。

  板书设计

  绿豆

  叶→苗→花→果豌豆

  蚕豆

  (略)(详)

  课时作业:

  1、照样子,写句子。

  地上的小草钻出尖尖的小脑袋,就像大地长出一绺绺绿色的头发。

  ,就像。

  2、排一排顺序。

  冬春秋夏

  上午早上晚上下午

《草莓》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通过品读课文,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珍惜时间。

  知识与能力:

  1、通过品读,透过现象看本质,使学生了解作者表面描写的是草莓,实际上是通过它来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感悟。

  2、学习运用象征的手法表情达意。

  方法与过程:

  1、在朗读、感悟中把握作者情感变化的线索,引导学生展开联想,由物及人,抒发自己的感情。

  2、由课内向课外拓展,引导学生珍惜时间,珍惜生命。

  教学重点:

  1、通过品读课文,了解本文的中心思想。

  2、感受文章构思之精,作者的写法之妙。

  教学难点:

  1、通过品读,使学生真正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理解作者是怎样由物及感的。

  2、引导学生体味生命中的“变”,感受文章所蕴涵的人生意义。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由《前赤壁赋》片段导入。

  (苏轼由自然界的“水与月”联想到人生的“变”与“不变”,目的是寻求心灵的解脱。外国有位作家由田野的“草莓”也联想到人生的“变”与“不变”,我们一起来品读波兰作家伊瓦什凯维奇的《草莓》)

  二、品读课文1—3段,初步感悟。

  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并找出描写和议论的句子。

  1、是什么把作者的思绪由九月带到了六月?

  明确:一颗晚熟的硕大草莓。

  2、六月和九月的乡村有何不同?

  明确:六月:树木翠绿天空湛蓝空气芬芳

《草莓》教学设计5

  1、教学设计学科名称:

  北师大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分草莓》

  2、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本班有学生20人,其中男生10人,女生10人。

  3、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从没有余数的除法分苹果入手,介绍了除法竖式的写法,接着在动手操作中进一步掌握如何列竖式表示有余数除法。本课时是在前面的基础上,在分较大数目的物品的过程中探索试商的方法。教学中先让学生估计一下,每位同学大约分几张卡片,然后组织教学活动,探讨怎样判断估计得正确与否。可以利用乘法口诀,找出两数相乘的积最接近被除数,又比被除数小的试商策略。学生已经掌握了用竖式求有余数除法的方法,教师可以充分放手,以小组为单位,在实际活动的背景中去探讨试商的方法,让学生去探索和发现规律。

  4、教学目标:

  A 、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积累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

  B 、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C、培养学生在小组中探究问题的能力。

  5、教学难点分析:

  让学生在试商的过程中总结经验得出方法。

  6、教学课时:

  一课时

  7、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活动:小组倒背乘法口诀

  2、练习:

  (1)( )里能填几?

  ( )×4<15 8×( )<33 6×( )<37 ( ) ×7<39 (2)( )里最大能填几?

  ( )×4<15 8×( )<33 6×( )<37 ( ) ×7<39比较(1)(2)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二、新授

  1、以小组为单位分物品

  第一小组(5人):分49张苹果的卡片第二小组(5人):分50张圆形卡片第三小组(5人):分51张梨形卡片第四小组(6人):分52根小棒第五小组(5人):分53个小珠子a、猜

  猜一猜盒子里有多少物品b、看

  盒子下写好要分的东西和数量c、估

  估计一下你们小组每位同学分得几样东西d、想

  想一想你们小组是怎样估的e、写

  把你估计的结果和分的过程用数学算式表示出来f、分

  真正分一下,验证一下是否正确g、说

  说一说每人分得的数量是怎样得出来的,为什么既没估大也没有估小?

  小组合作的提示:

  1)你能把分的.过程和结果用数学算式表示吗?

  2)组长带领说一说分的结果和数学算式的之间的联系是什么? 3)真正分一下,验证一下算的和分的是否一样?

  4)有没有快速试商的好方法,请做好准备与其他小组分享。

  教师要把握:

  1)帮助学生将分的过程和数学的除法联系起来。

  2)将分的过程和算式的各部分之间联系着来进一步理解竖式除法各部分之间的意义。 3)再次经历分的过程,进一步将数和形有机的结合起来,体会数学中“验证”的方法。 4)帮助学生提炼试商的策略,可以利用乘法口诀,小组人数和分得的卡片数(两数)相乘的积最接近盒子上的数(被除数),又比盒子上的数(被除数)小。

  5个小组的算式分别是:(1)49÷6=8?6?7?6?71 (2) 50÷6=8?6?7?6?72

  (3) 51÷6=8?6?7?6?73(以5个式子中的一个列举如(3)中6×8=48,比51小; 6×9=54,比51大)

  (4)52÷6=8?6?7?6?74 (5) 53÷6=8?6?7?6?75

  2、问题:从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如果要是再有一个小组的话,是不是会出现54÷6=8?6?7?6?76呢?为什么?

  3、练习

  第6页第3题森林医生

  完成书第5页的试一试

  完成书第5页的算一算

  4、比较试一试和算一算你有什么发现?

  三、小结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四、作业

  书第6页的题目教学内容:P 4-5


《草莓》教学设计 (菁选5篇)扩展阅读


《草莓》教学设计 (菁选5篇)(扩展1)

——分草莓教学设计3篇

分草莓教学设计1

  一、情景设计

  1、口诀接龙的游戏导入新课,任意指名学生对口诀。

  2、( )里最大能填几?

  3×( )<19 6× ( )<38( )×8<55 练习口诀

  思考并填空,说出自己的想法。使学生在游戏中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为试商打下基础。

  二、探究新知

  1、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解决了分橘子的问题,学习了用竖式计算除法,请你完成这道题21÷8,也可以用小棒摆一摆,全班汇报交流。

  2、如果把21换成55,你会做吗?(出示分草莓情景图)在小组内说说你的想法。

  (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每个盘子大约放几个草莓?先估计一下。

  (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哪个答案是正确的?如何检验?完成竖式。

  (3)为什么商是6而不是5或7?如何答?

  3、你能小结一下在“分草莓”这道题中,我们是怎么试商的?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实际情况做小结。

  4、完成“试一试”:( )里最大能填几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指名一人在黑板上做出来。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中1至5题。

  第1题:创设摘苹果的情景,每组选出一名代表,任意选择一个苹果,在小组内交流试商的方法,全班汇报。

  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要求正确书写竖式。

  第3题:创设错误门诊的情景,让学生独立改错。

  第4、5题,要求学生说出题意,独立列式,并清楚回答问题。

  2、学生按教师的要求完成练习。采取多种形式的练习,有助于学生灵活掌握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巩固试商的方法。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那些收获?

分草莓教学设计2

  学习内容: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材第8页至第9页

  学情分析:

  学生在二年级上学期已经学习过表内乘法,在此课前面学习了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知道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学习利用乘法口诀试商,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教材分析:

  前面三课时,学生认识了有余数除法及竖式。学生会根据具体情境和动手操作的活动试商。这节课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乘法口诀试商,要求熟练的应用竖式计算有余数除法。

  教学目标:

  结合分草莓的情境,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积累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

  进一步巩固除法竖式的书写形式与计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难点:

  1. 商与余数的单位名称。

  2. 经历有余数除法试商的过程,积累试商的经验,逐步达到熟练的利用乘法口诀试商。当余数比除数大,说明商上小了;当除数与商的乘积大于被除数,说明商上大了。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彩笔,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今天是小猴的生日,智慧老人送给它一样礼物,我们一起来猜一猜:

  红果子,麻点子,咬一口,甜丝丝(猜一种水果)

  2.小猴邀请了一些朋友为它庆祝生日,但是它遇到了一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帮助它,好吗?

  设计意图:用学生喜欢的谜语引入,交流自己的猜想,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解决问题,探究新知。

  图示分草莓情境,搜集数学信息,提出除法问题。

  列出算式,初次试商。

  猜一猜,每盘最多放几个草莓?说一说,你猜想的理由。

  用竖式计算,根据前面的猜想理由引出乘法口诀试商。

  在图上圈一圈,验证计算是否正确。

  解决问题2,再次试商。

  学生独立解决,再集体分享计算过程。

  说一说,试商的`时候用到哪句乘法口诀?

  用画图的方法检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探究,感受有余数的除法也可以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让学生反复体验,利用乘法口诀求商,“两数相乘的积要最接近被除数,但又要比被除数小”的试商方法。

  应用新知,判断对错。

  设计意图:针对性的辨证练习,更正错误。当余数比除数大,说明商上小了,把商调大;当除数与商的乘积大于被除数,说明商上大了,把商调小。这个活动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订正错误,通过分析错因,不断调整商的大小。进一步强化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要领。1.商与除数乘积最接近被除数,并且比被除数小;2余数比除数小。在判断对错,更正错题的活动中形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积累试商的经验。

  反馈练习,巩固新知。

  第一题先算一算,再圈一圈。

  第二题让学生开火车,说明用哪句乘法口诀。

  第三与第四题让学生上台板演,作为现场检测题。

  数学阅读,情感教育。

  设计意图:第五题的拓展内容,是潜江小数人解读教材,修订教材的成果。向学生介绍除法竖式的由来,建立身为潜江人的自豪与自信。

  五.课堂回顾,反思提升。

  1.用乘法口诀试商,用画图检验计算是否正确。

  2.思考我们的学习方式,由动手操作到画图,最后用乘法口诀求商,体验数学的简洁美,把复杂的事情做简单。

分草莓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课本第5—6页“分草莓”及“试一试”、“算一算”、·练一练”练习题.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通过*均分数目较大的物体,引导学生经历的试商过程,积累试商的经验,逐步达到熟练。

  学情分析:

  学习本节之前,学生已具备了下面的认知基础,能熟练地运用乘法口诀求商,,对被除数数目较小的余数的除法,能较快的求出结果,并学会了竖式计算。这节课的重点是:当被除数稍大一些时,如火热借助惩罚口诀进行试商,这个问题学生不会有太大的困难。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让学生在探索,练习中积累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

  2、引导学生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让学生探索中发现中体验乘法的喜悦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索新知识的欲望。

  重、难点与关键

  1、引导学生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让学生在探索、练习中积累有余数除法

  2、引导学生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在探索发现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提问:在有余数除法里,余数和除数有什么关系?

  指名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回忆:余数要比除数小。

  2、10÷5 16÷5 18÷5 20÷5 22÷5 25÷5

  全班齐练.指名板演.学生练习完毕,引导学生对以上小题进行分类,并请学

  说一说是按什么标准来分的.引导学生按余数的情况分成两类。

  有余数的算式:( ) 没有余数的算式( )

  二、探索新知

  1、探索试商方法

  课件出示课本第5页“分草莓”引导学生理解图意。

  (1)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提问:要解决“每个盘子里可以放几个?还剩几个?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列式?

  (2)指名回答,板书:55÷8

  (3)让学生估算每盘大约放几个。指名口答。

  (4)小组讨论:怎么判断估计得对不对。

  (5)指名回答,引导学生认识:8×7=56 比55大;8×6=48 比55小。所以商6。

  (6)启发学生思考:如果商是5可以吗?

  通过集体交流,使学生认识如果商是5,则会出现余数比除数大的情况,所有商不能是5,更不能是比5小的数。

  2、再次组织小组讨论:怎样估计两数相除所得的商?

  集体交流时引导学生认识:可以利用乘法口诀,两数相乘的积要最接近被除数,但又要比被除数小。

  3、引导学生归纳计算有余数除法的四个步骤: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4、应用试商的方法填空:课本第5页“试一试”。

  (订正时可以让学生口述思路过程。)

  三、巩固练习

  课本第6页“练一练”的第1 ~ 5题。

  学生先独立练习后进行集体订正。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说说你认为在试商时要注意什么?

  五、作业

  1.( )里屉大能填几9

  ( )X 5<44 8x( )<57 ( )X 6<41

  9X( )<53 ( )x 4<31 60>( )x 7

  2、用竖式计算。

  20÷6 33÷5 63÷8 41÷7

  75÷9 52÷7 38÷4 67÷9

  3、解决问题。

  43个排球,每7个装一袋,可以装几袋,还剩几个?

  板书设计:

  分草莓

  把55个草莓*均放在8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放几个,还剩几个?

  55÷8=6(个)......7(个)

  答:每个盘子放6个,还剩7个。


《草莓》教学设计 (菁选5篇)(扩展2)

——《分草莓》教学设计3篇

《分草莓》教学设计1

  一、情景设计

  1、口诀接龙的游戏导入新课,任意指名学生对口诀。

  2、()里最大能填几?

  3×()<196×()<38()×8<55练习口诀

  思考并填空,说出自己的想法。使学生在游戏中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为试商打下基础。

  二、探究新知

  1、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解决了分橘子的问题,学习了用竖式计算除法,请你完成这道题21÷8,也可以用小棒摆一摆,全班汇报交流。

  2、如果把21换成55,你会做吗?(出示分草莓情景图)在小组内说说你的想法。

  (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每个盘子大约放几个草莓?先估计一下。

  (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哪个答案是正确的?如何检验?完成竖式。

  (3)为什么商是6而不是5或7?如何答?

  3、你能小结一下在“分草莓”这道题中,我们是怎么试商的?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实际情况做小结。

  4、完成“试一试”:()里最大能填几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指名一人在黑板上做出来。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中1至5题。

  第1题:创设摘苹果的情景,每组选出一名代表,任意选择一个苹果,在小组内交流试商的方法,全班汇报。

  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要求正确书写竖式。

  第3题:创设错误门诊的情景,让学生独立改错。

  第4、5题,要求学生说出题意,独立列式,并清楚回答问题。

  2、学生按教师的要求完成练习。采取多种形式的练习,有助于学生灵活掌握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巩固试商的方法。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那些收获?

《分草莓》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有余数除法》学生对于除法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概念。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和学生一起探究有余数除法,在探究中理解有余数除法,建立余数,有余数除法的概念,理解余数的含义,探究除数与余数的关系,并知道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名称,并且体验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性。

  教学目标:

  1、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让学生再探索、练习中积累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

  2、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经历试商的过程,积累试商的经验,逐步达到熟练程度。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学关键: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具准备:课件、挂图等。

  现实生活的联系性。

  学情分析:

  由于二年级学生,他们活泼好动,争强好胜,想象丰富,求知欲旺盛;学习责任感不断增强,但学习往往从兴趣出发;他们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干扰。因此,教学中培养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他们逐步树立自信、自尊、自律等积极心态,是他们通过思考,提高自我认知能力,自我控制能力,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基础,也是教师需努力和强化之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提问: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和除数有什么关系?

  2、练一练:16÷8  18÷821÷8

  全班齐练,指名板演。

  二、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1、师:上节课我们解决了分橘子的问题,学习了用竖式计算除法,

  2、如果把板演的数21换成55,你会做吗?(出示分草莓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55个草莓*均放在8个盘子里,每个盘子放几个,还剩几个?

  3、探究试商的方法:

  (1)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提问:要解决“每个盘子里可以放几个?还剩几个?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列式?

  (2)指名回答,板书:55÷8师过渡语:面对要分的数目比较大,当我们再采取一次一次的分,继续利用学

  具来分是比较麻烦和困难的,那怎么办呢?

  (3)先引导学生估算每盘大约放几个。

  (4)小组讨论:怎么判断估计得对不对。

  (5)指名回答,引导学生认识:8和几相乘的积最接近55,又比55小。

  8×7=56比55大;8×6=48比55小。所以商6。

  列式55÷8=6(个)……7个。

  (6)启发学生思考:

  1、如果商是5可以吗?

  通过集体交流,使学生认识如果商是5,则会出现余数比除数大的情况,所有商不能是5,更不能是比5小的数。

  2、再次组织小组讨论:怎样估计两数相除所得的商?

  集体交流,达成共识:可以利用乘法口诀,两数相乘的积要最接近被除数,但又要比被除数小。

  3、引导学生总结计算有余数除法的四个步骤:一商,除数与几相乘的积最接近被除数,又比被除数小,商就是几。二乘,商和除数相乘。三减,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四比余数比除数小。

  4、应用试商的方法填空:P5“试一试”。

  ()×8<44   7×()<54

  9×()<62   ()×6<40

  ()×4<30   5×()<48

  (订正时可以让学生口述思路过程。)

  三、巩固练习:

  1、P6“练一练”的第1~5题。

  学生在独立练习后进行集体订正。继续培养学生试商,以及正确的竖式书写方法,继续理解余数的意义。

  梳理:一个数与除数相乘,结果最接近被除数,而且比被除数小,那么这个数就是要确定的下来的商。

  验证的方法:余数比除数小。

  2、反馈矫正,形成经验。

  正确评价学生把握的知识,指出学生在练习中的错误,从而积累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说说你认为在试商时要注意什么?下课后与同桌分享一下你的收获。

  师小结:

  1、试商要有目的。

  2、余数要比除数小。

  3、单位书写、正确解答。

  板书:

  55个草莓*均放在8个盘子里,每个盘子放几个,还剩几个?

  列式55÷8=6(个)……7个。

  答:每个盘子放3个,还剩7个。


《草莓》教学设计 (菁选5篇)(扩展3)

——小学《分草莓》数学教学设计

小学《分草莓》数学教学设计1

  一、情景设计

  1、口诀接龙的游戏导入新课,任意指名学生对口诀。

  2、()里能填几?

  3×()<19 6×()<38()×8<55练习口诀

  思考并填空,说出自己的想法。使学生在游戏中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为试商打下基础。

  二、探究新知

  1、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解决了分橘子的问题,学习了用竖式计算除法,请你完成这道题21÷8,也可以用小棒摆一摆,全班汇报交流。

  2、如果把21换成55,你会做吗?(出示分草莓情景图)在小组内说说你的想法。

  (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每个盘子大约放几个草莓?先估计一下。

  (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哪个答案是正确的?如何检验?完成竖式。

  (3)为什么商是6而不是5或7?如何答?

  3、你能小结一下在“分草莓”这道题中,我们是怎么试商的?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实际情况做小结。

  4、完成“试一试”:()里能填几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指名一人在黑板上做出来。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中1至5题。

  第1题:创设摘苹果的情景,每组选出一名代表,任意选择一个苹果,在小组内交流试商的方法,全班汇报。

  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要求正确书写竖式。

  第3题:创设错误门诊的情景,让学生独立改错。

  第4、5题,要求学生说出题意,独立列式,并清楚回答问题。

  2、学生按教师的要求完成练习。采取多种形式的练习,有助于学生灵活掌握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巩固试商的方法。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那些收获?


《草莓》教学设计 (菁选5篇)(扩展4)

——《g k h》教学设计 (菁选5篇)

《g k h》教学设计1

  设计理念:

  一年级学生好动,喜爱游戏,难以长时间的保持注意力,思维形象具体化,对他们来说,学习汉语拼音有困难,而且容易产生厌学的心理。《语文课程标准》中“实施建议”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力求做到教学具有趣味性,富有童趣,激起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乐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生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中,采用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合作学习,进行交流反馈。这既体现了教师“导”的作用,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会探究。

  教学目标:

  学会“g、k、h”3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教学流程:

  一、情境引入教学

  谈话: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图画,想看看吗?

  1、播放课体。

  2、仔细看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3、指名交流。

  4、揭题。

  今天,我们要认识的3位声母宝宝就是g、k、h。

  (点击课件,出现“g、k、h”的卡通形象,并开口说话,“小朋友们好,我们是g、k、h声母宝宝,希望和大家交朋友”。)

  师:你想先认识谁?

  指名一生随意选择,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进行教学。

  (将文中的插图变静为动,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卡通人物的形象引出g、k、h,为课堂营造了一种和谐、宽松、愉乐的`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运用“你看到了什么”的导向性体验,透发了学习探究的动机,使学生进入了主动探究的学习状态,从学生的发言结果来看,每个学生的发现可谓独特,个性得到了张扬。)

  二、教学g、k、h。

  (一)相机指导学习g。

  师:谁会叫它的名字?

  1、指名示范读。

  2、学生评议。

  3、指名读,开火车读,小组读。

  4、记清形。

  师:名字会叫了,再看看他的样子,你有什么发现?

  如果把你的发现编成顺口溜就更好了。

  生1:像个9字g、g、g。

  生2:像个花环g、g、g。

  (通过说说自己的发现,即激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让学生在不经意间记住了形,最重要的是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树立起学好拼音的信心。)

  (二)相机指导学习K。

  我们班的小朋友真了不起,一下子就交了个新朋友,朋友多了快乐多,我们再来交交新朋友。

  1、点击蝌蚪,问:他的名字谁会叫?

  2、指导发好“k”的音。(拿虫事先准备好的纸条,放在嘴前,发g、k,让学生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3、开火车读,同桌对读。

  4、g、k对比读。

  5、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K。

  三、课中操,学念儿歌。

  1、点击课件(伴音乐):出现卡通人物g、k说话:“小朋友学得不错,我们送给你们一首儿歌”。

  出示:哥哥有只小白鸽,

  小白鸽爱唱歌,

  咕咕咕,咕咕咕。

  哥哥听了笑呵呵”

  2、动作表演,学念儿歌。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不超过10分钟,好动是他们的天性,所以在课堂中宜采用形式多样的练习。在这里,设计“动作表演念儿歌”,一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了学拼音的枯燥泛味;二来可以把刚学得的声母g、k在儿歌中进行复现;三来为引出声母“h”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四、相机指导学习“h”。

  让我们来认识最后一位新朋友,他就是“h”。

  谁来当小老师?

  1、指名读、跟读、开火车读。

  2、记清形。

  五、指导书写。

  1、游戏——“玩橡皮泥”。

  ①小伙伴合作,动手做一做g、k、h,再读一读,也可以去其他组看一看”。

  ②把自己组的劳动成果展示在黑板上。

  ③小组互评。

  2、指导在四线格内书写

  ①师范写、解说。

  ②学生配乐书写。

  (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让不同知识水*的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进行互补、互帮、互学,又让学生自由主动地去其他各组走走,与更多的同学交流,这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活动形式,也有助于培养自主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同时,把自己组的劳动成果进行展示、互评,使学生感受了成功的喜悦,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此外,“玩橡皮泥”还让学生手脑并用,记住了“g、k、h”的形,为正确书写“g、k、h”作好了铺垫。)

  六、多种形式,巩固g、k、h。

  1“考一考”游戏。

  每人拿着卡片,离开座位,去考考其他同学,同时也要接受其他同学的挑战。

  2、“一对一”游戏。

  老师读什么声母,学生就找出什么声母。

  (一年级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如果在复习巩固时进行重复单

  调的训练,往往达不到目的。而采用了多种练习形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七、总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3位声母宝宝,现在让我们看看声母宝宝会对我们说什么?(点击课件,g、k、h说话。)

  教学反思: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本着“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本节课,我紧紧地围绕着学生的“趣”而展开一系列的教学。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开始,我就将文中的插图变静为动,以卡通人物引出g、k、h,将学生引入课堂,接着又设计“课间操”,围绕卡通人物g、k送小朋友见面礼物,配乐表演念儿歌,学完后,又让卡通人物g、k、h

  对小朋友说些鼓励的话。这样,学生的兴趣一次又一次的被激发。

  二、以多样的形式,保持学习兴趣。

  将活动游戏引进课堂,让课堂真真正正成为孩子学习的乐园。如“玩橡皮泥”、“一对一”、“考一考”,让学生编编顺口溜,读一读、写一写,玩一玩等多种形式,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保持在浓浓的状态。

  三、及时肯定,增强学习兴趣。

  抓住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我让每一组把自己的劳动成果展示在黑板上,并进行互评时,学生就显得异常激动,非常渴望得到别人的赞赏,一旦得到其他组同学的肯定,脸上幸福快乐的光芒就情不自禁的显露出来。

《g k h》教学设计2

  设计理念:

  一年级学生好动,喜爱游戏,难以长时间的保持注意力,思维形象具体化,对他们来说,学习汉语拼音有困难,而且容易产生厌学的心理。《语文课程标准》中“实施建议”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力求做到教学具有趣味性,富有童趣,激起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乐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生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中,采用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合作学习,进行交流反馈。这既体现了教师“导”的作用,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会探究。

  教学目标:

  学会“g、k、h”3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教学流程:

  一、情境引入教学

  谈话: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图画,想看看吗?

  1、播放课体。

  2、仔细看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3、指名交流。

  4、揭题。

  今天,我们要认识的3位声母宝宝就是g、k、h。

  (点击课件,出现“g、k、h”的卡通形象,并开口说话,“小朋友们好,我们是g、k、h声母宝宝,希望和大家交朋友”。)

  师:你想先认识谁?

  指名一生随意选择,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进行教学。

  (将文中的插图变静为动,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卡通人物的形象引出g、k、h,为课堂营造了一种和谐、宽松、愉乐的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运用“你看到了什么”的导向性体验,透发了学习探究的动机,使学生进入了主动探究的学习状态,从学生的发言结果来看,每个学生的发现可谓独特,个性得到了张扬。)

  二、教学g、k、h。

  (一)相机指导学习g。

  师:谁会叫它的名字?

  1、指名示范读。

  2、学生评议。

  3、指名读,开火车读,小组读。

  4、记清形。

  师:名字会叫了,再看看他的样子,你有什么发现?

  如果把你的发现编成顺口溜就更好了。

  生1:像个9字g、g、g。

  生2:像个花环g、g、g。

  (通过说说自己的发现,即激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让学生在不经意间记住了形,最重要的是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树立起学好拼音的信心。)

  (二)相机指导学习K。

  我们班的小朋友真了不起,一下子就交了个新朋友,朋友多了快乐多,我们再来交交新朋友。

  1、点击蝌蚪,问:他的名字谁会叫?

  2、指导发好“k”的音。(拿虫事先准备好的纸条,放在嘴前,发g、k,让学生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3、开火车读,同桌对读。

  4、g、k对比读。

  5、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K。

  三、课中操,学念儿歌。

  1、点击课件(伴音乐):出现卡通人物g、k说话:“小朋友学得不错,我们送给你们一首儿歌”。

  出示:哥哥有只小白鸽,

  小白鸽爱唱歌,

  咕咕咕,咕咕咕。

  哥哥听了笑呵呵”

  2、动作表演,学念儿歌。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不超过10分钟,好动是他们的天性,所以在课堂中宜采用形式多样的练习。在这里,设计“动作表演念儿歌”,一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了学拼音的枯燥泛味;二来可以把刚学得的声母g、k在儿歌中进行复现;三来为引出声母“h”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四、相机指导学习“h”。

  让我们来认识最后一位新朋友,他就是“h”。

  谁来当小老师?

  1、指名读、跟读、开火车读。

  2、记清形。

  五、指导书写。

  1、游戏——“玩橡皮泥”。

  ①小伙伴合作,动手做一做g、k、h,再读一读,也可以去其他组看一看”。

  ②把自己组的劳动成果展示在黑板上。

  ③小组互评。

  2、指导在四线格内书写

  ①师范写、解说。

  ②学生配乐书写。

  (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让不同知识水*的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进行互补、互帮、互学,又让学生自由主动地去其他各组走走,与更多的同学交流,这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活动形式,也有助于培养自主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同时,把自己组的劳动成果进行展示、互评,使学生感受了成功的喜悦,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此外,“玩橡皮泥”还让学生手脑并用,记住了“g、k、h”的形,为正确书写“g、k、h”作好了铺垫。)

  六、多种形式,巩固g、k、h。

  1“考一考”游戏。

  每人拿着卡片,离开座位,去考考其他同学,同时也要接受其他同学的挑战。

  2、“一对一”游戏。

  老师读什么声母,学生就找出什么声母。

  (一年级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如果在复习巩固时进行重复单

  调的训练,往往达不到目的。而采用了多种练习形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七、总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3位声母宝宝,现在让我们看看声母宝宝会对我们说什么?(点击课件,g、k、h说话。)

  教学反思: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本着“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本节课,我紧紧地围绕着学生的“趣”而展开一系列的教学。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开始,我就将文中的插图变静为动,以卡通人物引出g、k、h,将学生引入课堂,接着又设计“课间操”,围绕卡通人物g、k送小朋友见面礼物,配乐表演念儿歌,学完后,又让卡通人物g、k、h

  对小朋友说些鼓励的话。这样,学生的兴趣一次又一次的被激发。

  二、以多样的形式,保持学习兴趣。

  将活动游戏引进课堂,让课堂真真正正成为孩子学习的乐园。如“玩橡皮泥”、“一对一”、“考一考”,让学生编编顺口溜,读一读、写一写,玩一玩等多种形式,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保持在浓浓的状态。

  三、及时肯定,增强学习兴趣。

  抓住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我让每一组把自己的劳动成果展示在黑板上,并进行互评时,学生就显得异常激动,非常渴望得到别人的赞赏,一旦得到其他组同学的肯定,脸上幸福快乐的光芒就情不自禁的显露出来。

《g k h》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 学习声母g k h 及其音节,了解三拼音节。

  2、 学习儿歌,巩声母g k h。

  3、 认识“花、哥、弟、个、画”五个生字,会标音。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把握声母g k h的相关音节字词,学会标音。

  难点:给生字标音,认识记住生字。

  教学过程:

  师:小朋友们,我们上个星期五学习了三个声母,还记得是哪三个吗?

  生:g k h

  师:很好,上个星期五我们玩了个找朋友的游戏,我们分别给g k h找了好多朋友跟他们玩,但是每个声母都只有一个朋友跟他玩。今天,我们来找多一个朋友,让他们三个人一起玩。请小朋友们看黑板。

  事先板书:

  gu

  ku

  hu

  事先准备卡片:a o

  小黑板上的g k h 现在都只有u 一个朋友,现在我们再来给他们找一个朋友。我们先找“a”跟他们玩.

  加上板书:

  gua (标上四声调)

  kua

  hua

  他们站在一起之后,就应该这么读,请跟老师读:gua kua hua (加上四声调)

  他们认识了“a”,很高兴,但是“a”要帮妈妈干活先走了,来了另外一位小伙伴跟他们玩,这位小伙伴是:“o”。

  他们站在一起之后变成了:

  板书:

  guo

  kuo

  huo

  跟老师读······那么这些音节我们把他们叫做“三拼音节”。有没有小朋友发现,这些音节的`声调都是标在哪里的呢?

  生说。

  师:说得很好,我们表扬他“棒棒你真棒”。三拼音节的的声调要标在韵母上,就是这些“a o ”上。接下来,我们来猜个谜语。请同学们翻开语文课本第17页。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儿歌《猜一猜》。(ppt展示儿歌)。

  请先跟老师读一读:······

  请一位小朋友来读一读。哪位小朋友来读一读?

  生读。

  师:读得好,我们表扬他“棒棒,你真棒”。你来当小老师,带领同学们读一读。同学们跟着他读,他读一句,你们跟着读一句。开始。

  生读。

  师:大家读得很好。这首儿歌是一个谜语,谁猜出来这个谜底是什么?

  生:手。

  师:没错,就是“手”,你真聪明。

  聪明的小朋友们,我们学习了这首儿歌,这首儿歌里也有几个字我们要认识认识。(拿出生字卡片)这个字你们认识吗?

  生:认识。

  师:认识的同学请举起你的小手。你来说(指一个学生)

  生“hua 花”。

  师:读得对不对?

  生:“对”。

  师:你来当小老师,同学们跟着他读。这么读:“hua 花花花”。

  生读

  师:老师给“花”组个词(举出“荷花”卡片)。这个词怎么读?

  生:“荷花”

  师:对,请跟老师读“hehua 荷花荷花荷花”

  生读。

  师:咱们来开开小火车,看哪列火车开得好。火车火车哪里开?

  生:火车火车这里开。

  师:好,这列火车开起来。

  生轮读“he hua 荷花荷花荷花”。

  师:再来开一列火车。火车火车哪里开?

  生:“火车火车这里开。”

  师:好,这列火车开起来。

  生轮读“ he hua 荷花荷花荷花。”

  师:再来认识一个生字(举出“哥”卡片),这个字谁认识?谁来读一读?请你来。

  生读:“ge 哥”

  师:读得很好,请跟他读:“ge哥哥哥”

  生读。

  师:两个“哥”字在一起,又怎么读呢?

  生:哥哥

  师:很好,请跟老师读:ge 哥哥 哥哥 哥哥

  生读。

  开小火车。

  师:与哥哥对应的是?

  生:弟弟。

  师:真聪明,我们一起来读“di弟 弟弟”。

  生读。

  师:请跟老师读“di 弟弟 弟弟 弟弟”

  生读。

  师:那么这个字呢?谁来读一读?请你来。

  生:“ge 个 个 个”

  师:读得对不对。

  生:对。

  师:请你来当小老师,带着同学读一读。同学们跟着他读。

  生读。

  师:小朋友们,还有一个字等着我们认识他哦,这个字(举出“画”字),谁认识?谁来读一读?好,请你来。

  生:“hua 画画画”

  师:他读得对不对?

  生:对

  师:请跟他读:“hua 画画画”

  生读

  师:这个“画”是“画画的画”,你知道他还是什么的“画”吗?

  生:图画的画、画东西的画······

  师:同学们都很聪明。这几个字都认识了。那么我们拿出我们的抄写本,翻开新的一页,折好。拿出你的铅笔。

  我们先来写“ ga ”,前面四个不用标声调,后面四个要标声调。

  再来写“ka ”

  写“ha”,

  再来写“gua”,标调要标在韵母“a ”上。

  再来写”guo” ,标调要标在韵母”o “上。

  依次抄写“kua kuo hua huo .”

  这节课上到这里,没有写完的小朋友请带回去写。写完的小朋友将抄写本放进书包里,明天再交给老师。

  教学反思:

  这节课课堂控制没有做好,课堂秩序较为混乱。计划一节课的内容只能上到一大半,不能完全讲完。学生学习效果较差,能够听进去的学生不多。比较活跃的学生在玩自己的。整节课老师要不断地强调纪律。因此,在学生面前树立威信,管理号课堂是第一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口头禅“好不好?”出现频繁,这会让学生以为教师信心不足,继而扰乱课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必总是询问学生的意见。

《g k h》教学设计4

  设计理念

  《g k h》拼音教学在设计上运用了多种教学原则,以学生为本,创设学习“生气”,增强基础“底气”,培养语文“灵气”。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其特点体现如下:

  1、童话中漫游,情境中体验,心灵中融合。将枯燥乏味的拼音教学内容贯穿在童话故事之中,借助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兴趣。在童真、童趣中教师与学生心灵融合、*等对话,摒弃脱离学生感情基础的空泛地说教,注重情感的渗透。通过情境的营造、视听感官的感受达到学生的心灵与学习内容相结合的境界。

  2、快乐中学习,活动中表演,欢笑中教育。让教与学尽量在游戏中展开,在活动中感受学习的快乐与轻松,在欢笑中传递各自独特的体验。

  3、合作中探究,规律中求知,想象中创造。《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中学生多次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自己拼读,找到对应卡片,并说出相关词语或句子,然后交流反馈。同时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好的学习方法,在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和创设的情境中拓展学生思维和想象空间;尊重学生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授之以渔。

  学习目标

  1、学会g、k、h 3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读准g、k、h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

  3、初步掌握三拼连读的拼音方法。

  4、认识5个生字,会读儿歌。

  教具准备

  CAI课件 拼音 卡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复习音节

  1、小朋友们,我是花仙子姐姐,跟我打个招呼吧!

  (课伊始,以花仙子姐姐的角色和着音乐进入课堂,由教师的角色转为学生喜爱的*等的角色。为“语文学习中,教师与学生*等对话”打下良好基础。)

  2、花仙子姐姐今天请来了一些拼音朋友,看谁能叫出他们的名字?(指名读,齐读)

  ɡǔ hú ɡē ɡā kē hā

  (复习第一课时中所学的的两拼音节,与新课中的三拼音节进行对比学习,为三拼音节的学习做好铺垫,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联系语境,练读三拼

  师:小朋友们拼得这么好,花仙子姐姐决定带你们到花仙子王国去玩,不过得先过了智慧桥才行,守桥的小不点儿会提出2个问题,答对就能过桥,有信心吗?

  1、小不点提出第1个问题:身穿绿衣裳,肚里红瓤子,生的儿子多,个个黑脸膛,猜一种水果。

  (谜底:西瓜)

  2、小不点提出第2个问题:谁能把西瓜的瓜这个音节拼出来?

  (到花仙子王国,过智慧桥,猜谜语,不断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好奇中饶有兴味地学习,不仅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而且不经意地引出了三拼音节“gua”的读音。)

  3、学习拼读三拼音节gua:

  (1)师出示音节ga,全班齐读。

  (2)师在音节ga中插入u,介绍介母,学生试拼。

  (3)看课件小女孩推动卡片,全班齐拼gua。(课件一次出现声母、介母、韵母,然后课件演示“三音相碰”成一个音节的过程)

  (4)小不点指导拼读方法:声轻,介快,韵母响,三拼连读很顺当。

  (5)学生再拼,教师相机指导拼读方法。

  (学习三拼音节“gua”之前,让学生从“ga”过渡到“gua”,有助于帮助学生区分三拼音节与两拼音节的概念。而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课件演示三拼音节“相碰”的过程,既形象,又直观,再辅以歌诀的形式,不仅帮助学生明白了三拼音节的拼读要领,而且是一种学习方法的传授。再通过小组、个别的形式反复练读,三拼音节的拼读技巧很快便掌握了。)

  4、练习拼读其他三拼音节。

  师:都会拼了吗?花仙子姐姐还要再考考你们。

  (课件出示:ɡ—u—ɑ──guɑ ɡ—u—o──guo kuɑ huɑ kuo huo)

  (1)学生自由拼读。

  (2)在小组内合作学习,纠正读音。

  (3)开火车认读三拼音节。(教师抽读拼音卡片)

  5、拼读带调三拼音节

  师:瞧,这就到了花仙子王国了,我们一起来玩个“找朋友”的游戏,好吗?

  (1)生生互动,小组学习,拼拼音节,看看图片,找到朋友,贴在一起,想象练说。

  师:花仙子姐姐把你们刚才拼的那些音节都变成了音节花贴在黑板上,谁愿意上来拼一拼?

  (2)指名摘取音节花,当小老师领读三拼音节。

  (经过一段时间有意注意学习,适时设置情景,将学生从有意注意转移到无意注意状态。在花仙子王国里,设计“找朋友”的游戏,这是一种动作记忆;摘取“音节花”的学习形式,在巩固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与技巧的同时让学生调动生活的积累,给音节赋予具体的组词、造句,使无意义的音节鲜活生动起来,既锻炼了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又调动了学生学习拼音的积极性。)

  三、课间律动

  (在“花仙子王国”里,和着《花仙子》的音乐跳舞)

  四、图文结合,学习生字

  1、观察情景图,看看你在小河边都看到些什么?(课件相应出现词语)

  2、联系实际,认识5个生字

  (1)这些词语里,那些字是你已经认识的?你是怎么认识的?(鼓励、肯定学生的认字方法:“妈妈教给我的!”“拼拼音认识的!”)

  (2)还有哪些字是你不认识的?自己想办法认识它。

  (3)看图齐读词语。

  师:我把他们从图上变下来了,你们还认识吗?

  (4)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认读。

  师:摘掉拼音小帽子,还会不会读?

  (5)去掉拼音,在小组里认读。

  (6)开火车认读单个的字。

  (备课既要备教材、备大纲更要备学生,很多学生在学前已认识了不少字,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首先肯定了学生的各种识字方法,然后指导学生用拼音识字,授之以渔。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学习拼音的成就感。)

  3、在“走迷宫”的游戏中巩固认字。

  师:瞧,熊妹妹想吃到迷宫那头的冰淇淋,可她不会认这上面的字,你们能想办法帮帮她吗?同桌两人赶快商量商量该怎么认怎么走!

  (1)同桌自由认读。

  (2)指名认读生字,走迷宫。

  (设计“走迷宫”的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汉字,在游戏中体验生活。)

  师:生字朋友都认熟了,猜谜语一定也没有问题吧?

  4、读儿歌,猜谜语

  (1)打开书自读谜语,找出红色的音节拼一拼!

  (2)跟着花仙子姐姐一边拍手,一边读谜语。

  (3)生齐读谜语。

  (4)猜谜底。

  (5)师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灵巧的手,它能写会算还会画,回家后还可以把这个谜语说给你们的爸爸妈妈猜,好吗?

  五、回归整体,小结

  (《花仙子》的音乐响起)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在花仙子王国里读拼音、认汉字、做游戏,你们玩得高兴吗?可惜时间不早了,听!音乐又响起来了,小朋友们,再见!

  (充分利用教材内容,读儿歌,猜谜语,将枯燥无味的拼音、识字变得生动有趣,并不失时机地渗透德育教育,真正体现了“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中体验生活。”)

《g k h》教学设计5

  学习重点:

  1.学会gkh三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并能在四线三格中正确书写。

  2.读准gkh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

  3.初步掌握三拼音连读的拼音方法,拼读介母是u的音节。

  学习难点:准确地拼读三拼音节。

  第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复习

  1.抽读6个单韵母卡片。

  2.接顺序读读8个声母卡片。

  3.拼读音节:tù

  nǔ

  lè

  dù

  二、学习

  g

  k

  h的音形及书写

  (一)学习声母g

  1.学习g的"音

  (1)出示g图,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

  (2)借助鸽子的鸽的音学习g的音,读的时候注意读得轻短些。

  (3)教师边范读边讲解发音方法:发音时,用手掌对着嘴,感觉不到气流冲出。

  (4)学生随读体会发音方法,可用手掌试一试。

  (5)开火车读,教师注意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2.学习g的形

  (1)仔细观察图怎样记忆g的形?

  (2)编记忆小儿歌:9字加弯

  g、g、g。

  3.书写字母g

  (1)认识基本笔画竖左弯。

  (2)观察书中g的笔顺和占格位置,请同学说一说。

  (3)教师范写g:第一笔是什么?C点什么格?教师写;第二笔是什么?占什么格?教师写;注意竖左弯要在第四线上边一点写弯,一定不要挨着第四条线。

  (4)学生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纠正学生的写姿和执笔方法,对姿势合格的学生发合格小奖票。

  (二)学习声母k

  1.学习k的音:

  (1)出示k的图,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

  (2)这个字母怎么读?教师纠正读音;一边范写一边讲解发音方法:发音时,用手掌对着嘴,感觉有气流冲出。

  (3)学生练习读,体会发音方法。

  (4)同桌互读,相互纠正。

  (5)指名读。

  2.学习k的形

  (1)怎么记住k的形呀?

  (2)请同学试着编儿歌:蝌蚪戏水k

  k

  k。

  3.书写字母k

  (1)认识基本笔画:

  左斜右斜

  (2)怎样写好声母k呢?请大家认真观察范字及笔顺。

  (3)学生边说笔顺、占格位置教师边范写。第一笔是丨,第二笔写前先在中格找到中间点一个点,然后在第二条线上点一个点,再在第三条线上与上边点对齐位置点一个点,最后连接三个点,也就是左斜右斜。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5)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学生作业,请其他同学看看哪位同学写得好,哪笔写得不好,说一说。

  (6)每个同学书写的字母与范字比较进行评改。

  (7)再展示,看看书写上否有进步。

  (三)学习声母h

  1.学习h的音

  (1)出示图,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

  (2)借喝的音学习h。发音时,虽然有气流冲出,但比发k时的气流弱。

  (3)学生练读,体会发音方法。

  (4)指名读。

  (5)开火车读。

  2.学习h的形

  (1)h的形像什么?

  (2)编儿歌:一把椅子h

  h

  h。

  3.书写字母h

  (1)学生观察笔顺及点格位置。

  (2)学生试着书写一个,与范字比较,修改。

  (3)展示学生书写的h,说说哪笔写得好,哪笔写得不好,怎样改。

  (4)学生评改,注意h与n的区别。

  三、复习巩固:指名读g、k、h三个字母。

  四、小结:

  今天我们又认识了3个声母,同学们读准了字音,认清了形。书写比较认真,真好!

  附:板书: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看卡片读声母g、k、h的音。

  2.抽读6个单韵母。

  二、练习g、k、h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1.出示

  (1)自己试着读一读,

  (2)指名拼读。

  (3)请同学说说两拼音的基本方法。

  (4)开火车拼读。

  2.出示

  (1)自己试着进行拼读。

  (2)同桌同学互读,相互纠正。

  (3)个别读,同学纠正。

  三、学习三拼音节

  (一)学习guā的拼读

  1.电脑上出示:小女孩推

  g-u→gu

  (1)请同学进行音节的拼读。

  (2)再请同学说说拼读的要领。

  2.电脑出示:小女孩推

  g-u-ā→guā

  )

  请大家看大屏幕:你发现了什么?

  3.老师告诉你们这叫三拼音节。g是声母,在前边;点击g变蓝色。u是韵母,在中间;点击u变绿色。a是韵母,在后边,点击a变红色。我们把中间的韵母叫介母。点击绿色u闪三下。由声母、介母、韵母组成的音节叫三拼音节。怎么读好三拼音节呢?

  4.我们请电脑博士讲一讲:读三拼音节时,先读声母g,再读介母u,紧接着读韵母ā,连成一个音节。听我读一遍guā,听清楚了吗?请你们跟我一起读,guā

  强调读的时候要快速连读,气流不能中断。引导学生掌握声轻介快韵母响,三音相连要迅速的拼读要领。

  5.学生掌握拼读方法后,进行反复拼读练习。体会拼读的要领。教师要注意纠正不正确发音。

  (二)三拼音节练习

  1.

  (1)自己试着拼一拼。

  (2)请拼得好的同学当小老师带着学生读。

  (3)指名读。教师要以鼓励表扬的形式激励学生主动地试读,注意纠正学生的错误读音。

  (4)同桌互读,相互纠正。

  (5)个别读,全班同学纠正。

  2.

  (1)自己试读。

  (2)同桌同学互读。

  (3)指名读。

  四、读儿歌:

  1.找出红色的字母读一读。

  2.教师画出:de、

  、lè、huā、gā

  让学生练习拼读。

  3.请认字多的同学带读,教师注意纠正错音。

  4.同桌同学互读、互背。

  5.全班齐背,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动作配合背诵,让学生在身心愉快中轻松学习。

  五、小结:

  今天我们又结识了3个声母朋友g

  k

  h,不仅学会了字母的音形,而且掌握了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你们真聪明!


《草莓》教学设计 (菁选5篇)(扩展5)

——un ün教学设计 (菁选5篇)

un ün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学会前鼻韵母an en in un ün和整体认读音节yuan yin yun,读准音,记清形,正确书写。

  2、学习声母与前鼻韵母组成的音节,准确拼读音节,读准三拼音节,复习ü上两点省写规则。

  3、能够看图说话,根据音节拼读词语和句子。

  4、能够自己拼读儿歌,做到词语连读。

  5、认识“山、田、左、片、右、风、云、她”8个生字,并能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

  教学重点:

  学会前鼻韵母an en in un ün和整体认读音节yuan yin yun。

  教学难点:

  掌握en in yun的读音,掌握整体认读音节yuan。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掌握五个前鼻韵母an en in un ün的发音方法,体会拼音识字的乐趣,乐意拼读及正确书写。

  2、练习与学过的声母相拼,正音。

  3、以富有趣味的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五个前鼻韵母的发音位置和发音方法,正确与声母相拼。

  教与学活动过程:

  一、复习学过的拼音

  1、师:同学们,老师把谁从森林里面带来了?

  课件显示小兔:一年级的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来跟你们一起上课好吗?看!我把谁带来了?快快叫出它们的名字吧!

  2、电脑依次出示韵母。学生抢答,教师相机评价。

  二、故事导入 ,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表现得棒极了!老师决定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听,想听吗?(师一边讲《门的故事》一边相机出示五个前鼻音。故事内容:从前有一位兔妈妈,有五个孩子。老大是 “a”、老二叫 “e”、老三是小“i”、老四叫小“u”、最小的是小“ü”。一天,兔妈妈把五个孩子叫到跟前对他们说:“孩子们,我在一家商店里为咱们家的新房子订了一扇门,你们五个今天得把它运回来安上。”妈妈的话音刚落,老大小“a”就抢先说:“我是老大,我来负责安(an)门。”接着小“e”说:“好吧,你安好了门,我负责在门上安一个用手一摁(en)(做一做动作)就响的门铃。”这时小“ü”连忙说:“我最小,我负责把门运(ün)回来,可去那家商店的路我不认识呀。”就在小“ü”为难时,小“i”开口了:“没关系,我认识,我来给你引(in)路。”这时小“u”急了,问:“*什么呀?”妈妈说:“你呀,负责解决最后一个大问(un)题,给门安上锁吧。”“孩子们赶紧行动吧,把门安好了,妈妈奖励每人一个大鸭梨。”于是五个孩子七手八脚地忙起来,没过多时,一扇漂漂亮亮的大门安在了小兔子家的新房子里。)

  三、启发引导,发现规律

  1、师指着板书:这几位是拼音家族里的极为可爱的新朋友,仔细瞧瞧,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结:它们都是由一个单韵母和前鼻尾音-n组成的,这样的韵母叫前鼻韵母。

  3、 讲述:-n的发音,用舌尖抵住上牙床,软腭下垂,让气流从鼻腔透出。大家来试试。

  4、教学前鼻韵母an。

  (1)、我们会读单韵母,又学会了发韵尾-n,那它们合起来该怎么读呢?

  出示:an 先看一看老师发音时口型是怎么变动的,教师示范口型的变动而不发出声音),再听一听老师的发音(教师示范发音)。

  (2)、生练发音。师:现在你明白是怎么发声了吗?(口型从a滑向n,;连成一个音)

  (3)、指名度,同桌互读,检查口型的变化过程和舌尖的位置。

  (4)、出示文中的插图帮助学生巩固发音。

  (5)、谁能看图编个顺口溜来记一记?

  5、引导学生学习前鼻韵母en

  (1)、出示en:现在,我们把 a换成了e ,你会吗?自己动动嘴试试看。

  (2)、师示范,生练读,相机正音。

  (3)、谁再来编个顺口溜记住这个音?

  6、自主学习in un ün

  (1)、同学们真棒!又学会了!那么再换成i、 u 、ü呢?会读吗?

  (2)、小组互教互学。

  (3)、全班反馈交流。

  (4)、谁来当小老师,举起你的小卡片来教大家?

  7、指导书写。

  (1)、识记字形。启发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字形。

  (2)、练习书写。师示范,生练写,小组评议。

  三、读准四声。

  今天,我们认识了an en in un ün,它们的四声兄妹也来到了我们中间,它们在哪呢?就在我们的书里,快打开34-35页,用小手指着,看谁找到了。

  1、生自读。

  2、指名读。

  3、全班读。

  4、打乱读。(指名)

  师:如果四声兄妹们不按顺序站,你们还认识吗?如果他读对了,跟他读一读就行了。

  四、拼读音节。

  1、拼读音节。

  师:an en in un ün的四声大家读得还是不错的,它们为了大家读得更棒,于是请来了很多声母朋友,和这些声母朋友肩并肩站在一起了很多新的音节,就在书上,请大家快一点拼拼它们。

  a、生自拼。

  b、指名拼。

  师:谁想向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的拼读本领?(看准声母读)

  c、全班拼。

  3、开火车、指名读、男女赛读拼读带调音节。

  师:大家读得真不错!看!加上声调的音节在这里呢!你们会吗?咱们开火车读好不好?

  小结:通过刚才的练习啊,我们知道一定要读准声母、看清韵母的调号,然后快速的拼在一起,才能够发准音节的音。

  五、趣味练习,提高能力。

  1、采蘑菇游戏。(黑板出示音节词)

  师:春天的小树林里到处都是蘑菇,小兔可高兴了,来采蘑菇了,它想请小朋友们帮忙呢!谁愿意帮忙?

  六、实践作业,巩固提高。

  今天,自己当一回小老师,把《门的故事》讲给自己爸爸妈妈听。跟他们比比赛,看谁发这五个鼻韵母的音发得更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前鼻韵母an en in un ün。

  2、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uan、 yin、yun。

  3、学习声母与an en in un ün组成的三拼音节,复习ü上两点省略的书写规则。

  教学重点:整体认读音节yuan yin yun,巩固拼读规则。

  教学难点:掌握整体认读音节yuan。

  教与学活动过程:

  一、游戏复习导入。

  1、师:小朋友们想到天上去玩玩吗?好,那我们出发了!(出示课件:美丽的天空繁星点点)星星美吗?想摘吗?

  2、课件出示摘星星游戏。(星星上有复韵母及三拼音)

  3、师:同学们真棒!

  二、学习音节的拼读

  1、声母与ün组成的音节

  a.出示3组音节:让学生自己试着拼一拼。

  b.同桌互拼,相互纠正。

  c.教师小结:ün和un要和声母相拼,才能成为音节。j q x不与un相拼,只和ün相拼,所以j q x与ün相拼时,ü上两点省去不写。

  2、学习声母与an en in un ün组成的三拼音节。

  a.自己试着拼一拼

  b.同桌小伙伴互相拼。

  c.指名拼,开火车拼。

  三、趣味练习,提高能力。

  1、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uan

  (1)出示yuan图,图上都画了什么呀?什么形状的?

  (2)把“圆”的第二声变成第一声,让学生试试。

  (3)指名读,教师示范纠正。

  (4)师:yuan这个整体认读音节较长,可以用分解音节的方法帮助记忆它的形。yuan是由(y)(ü)和(an)组成的。

  2、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in。

  (1)师讲:韵母in不能独立成音节,要想给汉字注音,怎么办?

  (2)出示yin,请同学读一读。

  (3)你能试着读读yin的四个声调吗?请同学找一找相应的汉字音。如:阴天的“阴”,银行的“银”,饮料的“饮”,脚印的“印”。

  3、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un。

  (1)师:小孩“ün”找不到妈妈了,急得大哭起来,这时一位阿姨“y”走过来了,说:“小朋友怎么啦!为什么哭呀!”,小朋友哭着说:“我找不到妈妈了,”这时阿姨说:“擦去你的"眼泪,阿姨带你找妈妈去。”

  (2)师出示yun,请同学们读一读。(通过引入,使学生明白音节yun的右半部不是un而是ün。)

  4、联系生活用语练读四声。

  5、采取多种形式读,巩固读音。

  四、活动激趣,巩固拼读。

  1、师:同学们,小组长手上有一些拼音卡片,你们认识它们吗?看谁最快读出来,并把那些文具拿起来。

  2、小组长出示音节词:zhuan bi dao、zi dian 、wen ju he、 qian bi 、yuan zhu bi、 xie zi ben、

  3、汇报交流。

  五、复习巩固。

  1、师生互动:听音举卡片游戏(本节课学的音节)

  六、联系实际,拓展作业。

  1、找一找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字是我们今天学过的音节?

  2、把它记下来吧!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音节,能够自己拼读儿歌,做到词语连读。

  2、认识“山、田、左、片、右、风、云、她”8个生字,并能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

  3、能够看图说话,根据音节拼读词语和句子。

  教学重点:复习汉语拼音,认识8个汉字。

  教学难点:能按顺序观察图、说图意。

  教与学活动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创设情景。

  师:今天天气真好啊!万里无云,春风拂面。小朋友,想到郊外去吗?赶快上火车吧!

  2、开火车复习旧知。

  二、看图学习,练习句子。

  1、过渡:(出示田园风光图)火车到站了,小朋友们快下车看看,这里美吗?有什么呢?

  2、逐步演示山、田、树、果园出现的课件,问:“谁愿意当个小导游,给我们大家介绍一下郊外美丽的风景?

  生说:远处、近处、左边、右边各有什么?

  (训练学生观察图说话的能力。)

  ①先给小伙伴介绍。

  ②上台指图说一说。

  3、学习朗读短句

  4、联系实际,巩固知识。

  (1)师:在教室里,你的每一边分别是谁?

  (2)用:“左边、右边”说话,学习应用词语。

  三、学习儿歌。

  师:大家玩得高兴吗?可是你们知道林文、孙燕会在哪里游玩呢?

  (1)出示投影片(儿歌)。

  小组合作读,不会的问小老师。指名读。

  (2)出示课件演示爬山的过程并范读(配乐)。

  (3)学习要认识的汉字。

  指名说并组词说话。

  (4)师出示假山、小人的实物图演示爬山的过程。

  四、巩固新知

  1、师:同学们,我们继续前进(出示苹果树),哇!好多苹果哦!想吃吗?那就要自己动手摘哦。

  2、抢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3、小结:同学们,这节课大家学得真棒!希望大家今后能够表现得更出色。

un ün教学设计2

  【教学要求】

  1、学会前鼻韵母an en in un ün 以及整体认读音节yuan yun yin,认清字形,读准字音,会读他们的四声。

  2、会读韵母是an、enin un ün 的音节,会拼读带有an的三拼音。 进行jpx和ün的拼音练习,进一步掌握 ü上两点省略的规则、

  【教学重难点】

  读准前鼻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及四声。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组织形式】

  以教为主。

  【教学用具】

  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会前鼻韵母an en 以及整体认读音节yuan ,认清字形,读准字音,会读他们的四声。

  2、会读韵母是an、en的音节,会拼读带有an的三拼音。

  复习检查

  1、开火车认读带调的单韵母和复韵母。

  2、拼读ju qu xu 说说ü上为什么没有两点?

  二、教学前鼻韵母an

  1、看图说话引出。图上画着什么?“******”的“安”的音节就是an。

  2、指导an的发音:

  ⑴ an是由哪两个字母组成的?(课件显示不是声母,它表示前鼻音,听老师发—n的音舌尖顶住上陷,气从鼻孔出来。

  ⑵ 学生练习发—n的音,教师逐个指导。

  ⑶ 指导发an的音先发a的音,马上用舌头顶住上碑,使声音从鼻孔出来。(教师用手势演示)师领读,生跟读,指名读,正音。

  3、进行四声练习:

  ⑴ 看老师做四种声调的手势,学生齐读。

  ⑵ 开火车读,正音。

  4、拼读音节同桌互拼,交流。

  三、教学整体认读音节yuan及其四声

  1、看实物引出yuan老师手上拿着什么?(球)球是什么形状的?“圆”的第一声怎么读?

  2、教学yuan的音谁会读这个音?指名读,正音;齐读。指出yu。不和声母拼,叫什么?(整体认读音节)

  3、指导yuan的四声:(课件出示四声)

  ⑴ 出示 yuan圆 yuan远(由熟字带出 yuan的第二、三声)指名当小老师领读声。

  ⑵ 跟老师读读带有yuan这个音节的词

  4、三拼练习:

  ⑴ (课件出示),学习三拼音的发音要领声母、介母、韵母一气连接,由慢到快,连成一个音节。记口决三拼音,要记牢,中间介母别丢掉。

  ⑵ 师领读,生跟读;

  ⑶ 说说ü上的两点为什么不见了?

  ⑷ 试着拼读其他两个三拼音。自己读,指名读,正音。

  四、教学前鼻韵母en

  1、(课件出示en)与an比较字形上什么地方不一样?

  2、指导发音:

  ⑴ 学法迁移谁能学着发an的方法发en的音 ?自由尝试练习,

  ⑵ 请读得好的小朋友上台领读,其他同学跟读。

  ⑶ 开火车正音。

  3、看老师的手势师生对读en的四声。

  4、进行en的拼音练习:

  ⑴ 用活动式卡片换声母b、p、m、f,开双人火车拼读,一人拼过程,一人读结果如,甲b-en,乙如n。

  ⑵ 看书本 ben本men门 fen分,同桌拼读音节,给对方读得正确的音节分打上*。

  五、复习巩固

  1、指导读课文先自己练读,觉得难读的地方作上记号,再提出来请同学们帮队

  2、看图拼读音节(课件出示图和音节)

un ün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学会前鼻韵母unün和整体认读音节yunyuan及其四声。

  2、能读准音,能认清形,准确书写。

  教学重点难点:

  读准前鼻韵母unün和整体认读音节yunyuan及其四声。

  教学准备

  1、复习用的卡片。

  2、多媒体课件:情境图等,黑板上划好四线格

  3、学生准备:习字册

  教学过程:

  一、复习anenin,导入新课。

  1、小朋友,我们已经认识了三个前鼻韵母宝宝,让我们来叫叫它们的名字,可要看准了,别叫错了噢。(指名读,然后跟读)(齐读)anenin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前鼻韵母)。这三个前鼻韵母带上了各种各样的小帽子你还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集体读)

  2、这节课我们继续到前鼻韵母家族和整体认读家族去看一看。

  二、看情景图,听语境歌,揭示新课内容

  1、小朋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幅非常好看的图,你们瞧:(示多媒体情景图)

  2、问:图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请学生个别回答,师引导学生说出图的主要内容。这幅图还配有一首非常好听的儿歌呢,大家仔细听好了(师示范读儿歌,速度慢并配以动作)抬头看看云,再看温度计,我是小小气象员,每天按时报天气。

  3、跟老师读一遍。老师相信你们和老师一起读会更棒。

  小朋友,这幅图中就藏着2个新的前鼻韵母宝宝呢!

  三、教学前鼻韵母unün

  1、借助图温度计,学习un(多媒体示温度计)

  看,图上画的是——(温度计)我们今天学的第一个前鼻韵母的读音和温度计的“温”的读音一样,(多媒体示un)听老师读三遍,仔细看老师的口型,看老师是怎样发音的。师示范读三遍,问:看清楚了吗?(师讲解发音方法:老师先准备好发u的口型,再发“n”音。)一起跟读。示un,问:un前面一个字母是——u,后面是——韵尾n(对,所以它也是一个——前鼻韵母,跟老师读:前鼻韵母un。谁能编个顺口溜记住它?(集体跟读开火车读。)

  un和其它的前鼻韵母一样,喜欢戴小帽子,你们瞧,它们来啦!

  (多媒体示un的四声)挨顺序读,跳读,个别读。

  刚才我们认识了前鼻韵母宝宝—un,我们请它住在我们班级里(贴un)。

  2、借助图云,学习ün(多媒体示云图)

  图上是什么?(云)我们学的第二个前鼻韵母的读音和云的读音差不多,将云的第二声读第一声,谁会读?(多媒体示ün)小朋友仔细看他的口型,看他是怎样发好这个音的。(一生发音)问:你是怎样发这个音的?跟老师读,指名读。ün前面一个字母是——ü,后面是——韵尾n对,所以它也是一个——前鼻韵母,跟老师读前鼻韵母ün,谁也能编个顺口溜记住它呀?(集体跟读,开火车读。)

  ün也很喜欢戴小帽子,赶快来认认它们吧。(多媒体示ün的四声),挨顺序读,跳读,个别读。我们也请ün住在我们班。(贴ün)

  这节课我们又认识了两个前鼻韵母———(unün),

  想请这两个韵母宝宝住到我们的书上去吗?(想)先看老师请它们到小黑板上,师:un字怎样写?生:边书空边跟老师一起说:un字这样写:先写u,再写n,(两遍)师示范描:先请u上来,再请n。每一笔都要到位。

  轻轻把书翻到49页,小心地拿起笔摆好写字姿势,在书上描红。

  同法练写ün

  小朋友的本领真大,不光认识了前鼻韵母(unün)还把它们写的那么漂亮,真棒。

  下面我们来做个拼音操休息休息:点点头、弯弯腰,我们来做拼音操。单韵母六兄弟:ɑoeiuü;伸伸手,踢踢腿,我们来背动动手、动动脚,声母表:bpmfdtnlgkhjqxzcsrzhchsh;扭扭脖子,扭扭腰,我们来背复韵母:aieiuiaoouiuieüeer;动动手,动动脚,我们来背标调歌,有a不放过,没a找oe,iu一起标在后。站要直、坐要正,学好拼音基础牢。

  四、故事导入,学习整体认读音节

  1、学习整体认读yun

  小朋友,今天前鼻韵母ün也想到整体认读家族去,可是整体认读家族的成员不欢迎它,于是它哇哇大哭起来,这时热心的y看见了,赶紧过来,拉起它的手说:“别哭别哭,我来带你去,但你要把眼泪擦去,ün一听,赶忙擦去眼泪,就成了现在的模样。(边讲边演示多媒体)老师考考你,y后面跟的是谁?(是擦了眼泪的ün)它的名字和前鼻韵母ün一模一样。谁来读?开火车读。整体认读音节它们都爱戴小帽子,给谁带?(多媒体示四声)

  做小老师带读,跳读,男女比赛读。你能给他们找找朋友吗?最后指到第二声,找朋友

  这里有好几幅云儿的图,请小朋友仔细看看(多媒体示云图)

  小朋友,你们都看到了什么?让学生发挥想象自由说。

  刚才我们认识了整体认读音节——(贴板书yun)

  2、学习整体认读yuan

  今天我们一(1)班可真热闹呀,瞧!谁也赶来凑热闹了(整体认读yu)整体认读yu带着它的圆圈,东找找,西找找,在找朋友玩游戏,忽然它眼睛一亮,看到了也带着圆圈的an,于是,yu和an一起玩了起来,玩着玩着,两个圈滚到一起啦!(多媒体演示)

  变成了整体认读音节,谁能读准它(准备yu再很快滑向an)跟读,开火车读。给它也戴上小帽子,该戴在谁的头上?(多媒体示四声)

  请个别学生做小老师带大家读,四大组比赛读。给第三声、第四声找朋友,最后指向第二声,刚才大家都看到了圆圆的铁圈,问:你还见过圆圆的什么?

  我们有认识了一个新朋友整体认读音节——(贴yuan)

  五、巩固练习

  玩摘苹果的游戏:师:秋天到了,果子熟了,想摘苹果吗?那先得把这么多苹果宝宝的名字叫准了。(生分组自由读)

  师:秋天到,果子熟,红红苹果谁来摘 ?生:我来摘!

  师:红红苹果你来摘(师点到哪一组,哪一组小朋友依次摘苹果(读上面带声调的前鼻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多媒体)

  六、书写练习:播放古筝音乐

  生练写,表扬写字姿势正确者。

un ün教学设计4

  一、复习巩固

  1、小朋友,还记得我们上节课新认识的拼音朋友吗?它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出来和小朋友打招呼了。

  2、(出示anenin)谁能准确地叫出它们的名字。

  3、指名读。

  4、谁能说说发这几个音时要注意什么?你有什么方法把它们的音发准确吗?

  5、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前鼻韵母)

  二、导入新课

  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另外两个前鼻韵母。

  2、(出示图)请小朋友看看这幅图,图上有些什么景物?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3、这幅图还可以编成一首儿歌呢。听老师念(抬头看看天,再看温度计,我是小小气象员,每天按时报天气)

  4、跟老师来念一遍,我们一起来念。

  三、学习unün

  过渡:出示un。我们先来认识今天的第一位朋友。

  (一)un的发音

  1、告诉学生,un的读音和温度计的“温”读音有点像,和anenin的发音方法一样,自己先试着拼一拼。

  2、谁已经会读了?(指名读)

  3、跟老师读,谁再试着来读一下?(指名读)

  4、我们再来开列小火车(开火车读)。

  (二)un的四声

  1、如果要给un戴帽子,该给谁戴呢?为什么?

  2、(出示un的四声)谁来试着读一下?

  3、开火车读,齐读。

  4、把次序打乱你还会读吗?(师随机指)

  5、我们一起来读。

  (三)ün的发音

  过渡:小朋友学得可真快,另外一个朋友也迫不及待地想和小朋友见面了。

  1、(出示ün)这个和我们刚刚学的un有什么区别吗?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2、把u换成了ü,这个前鼻韵母的发音和un的发音也大不相同了。

  3、看,在天空中你看到了什么?把云变成第一声该怎么念呢?谁来读一读?我们一起来试试。

  4、你来能用什么方法来记住ün的发音呢?(结合un的发音)

  5、谁再来读一读?我们再来开列小火车。

  (四)ün的四声

  1、小朋友读得真好,天气冷了,ün也要戴帽子了,该给谁戴呢?为什么?

  2、(出示ün的四声)谁来试着读一读。

  3、火车火车开起来(开火车读)

  4、打乱顺序读、齐读。

  四、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unyuan。

  (一)、整体认读音节yun

  过渡:小朋友表现的可真棒,这么快就能读这么准确了,为了奖励小朋友,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其实,ün它想成为音节,于是,它就去找大y姐姐,可是它一想,我这样戴着眼镜和大y姐姐拉手是不礼貌的,于是ün赶紧把眼镜摘下来了,让大y姐姐站在了边上。

  1、出示yun

  2、小朋友看,大y后面的韵母是谁呢?

  3、恩,yun是由大y和ün组成的,它是一个整体认读音节,不要拼读,谁已经会读了?

  4、(开火车读、齐读。)yun和ün的读音是一样的,但是它是一个音节,而ün是韵母。

  (二)yun的四声

  1、(出示yun的四声)瞧,yun戴上了四顶漂亮的帽子,谁已经会读了?

  2、指名读,打乱顺序读。

  3、你能给这四声找个朋友呢,谁能试着用yun的四声来组词。

  4、指名组词。

  (三)、整体认读音节yuan

  过渡:小朋友太棒了,还有另外以为朋友也在等着我们呢

  1、出示yu,谁来读?

  2、出示an,这个谁来读?

  3、有一天,yu和an在草地上玩,它们没人都带了一个圆圈,玩着玩着,两个人滚到了一起。(出示yuan)

  4、小朋友想想看,这个音该怎么念呢?

  5、对,跟老师读:yuan。谁再来读?开火车读。

  6、yuan也是一个整体认读音节,想想看,y后面跟着的是谁?如果我们把它变成第二声,就是圆圈的圆,也是小小气象员的员。

  7、那yuan的帽子该给谁戴呢?谁来说说看?

  8、出示yuan的四声,谁来试着读一读?开火车读,打乱顺序读。

  9、你能同样为yuan的四声找到朋友吗?用yuan的四声组词。

  五、巩固

  1、小朋友学得都很认真,我们再来想一想?我们今天学了哪两个前鼻韵母?

  2、生回答(板书unün)

  3、还学了哪两个整体认读音节呢?

  4、生回答,(板书yunyuan)这两个整体认读音节中,大y后面跟着的都是ü,不是u。我们再来读一读。

  六、指导书写

  过渡:小朋友读得这么好,写得能不能这么好呢?

  1、出示an,哪位小朋友愿意来当一回小老师,教教大家an该怎么写?

  2、在习字册上书写,巡回指导。

  3、我们再来看看我们今天学习的另外一个前鼻韵母,(出示ün)这个谁来教?

  4、在习字册上书写,巡回指导。

un ün教学设计5

  教学过程:

  一、巩固复习,检查效果

  1.猜字谜。

  a加n读什么?

  e加n读什么?

  i加n读什么

  u加n读什么

  ü加n读什么?

  2.看谁听的准,拿的快

  an en in un ün yin yun yuan

  二、看情境图,教学新知

  1.学习un ün与声母的拼读。

  (1)出示:g---un---gun

  k---un---kun

  h---un---hun

  指名试读,说说声母、韵母各是什么?

  学生自由练习拼读,指名试读。

  (2)出示:j---ün ---jun

  q---ün---qun

  x---ün---xun

  重点指导:引导学生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写出音节,指名到黑板前板演,师生共同评议,说说这三个的拼音规则,并说说理由。

  2.看图学音节词。

  出示图及音节词:chēlún jūn mào 等6个音节词。

  (1)引导自学

  ①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内容?

  ②拼读相应的音节。

  ③难读的住上记号。

  (2)检查自学效果。

  指名拼读,师生共同纠正。

  (3)自由选择练说:用以上的6个音节词练习说话。

  三、当堂练习,巩固效果

  1、小朋友学了这么久一定都累了,让我们到森林里去散步吧!

  游戏:帮小兔采蘑菇(读对音节,蘑菇就可以采走了)。

  音节:yun jiělái等音节词。

  2.让我们来读一读,说一说,写一写。

  Xún---( )—( ) jiǎ---( )—( )

  gùn---( )—( ) quán---( )—( )

  四、作业

  1.练读课文。

  2.写写本课的音节词。


《草莓》教学设计 (菁选5篇)(扩展6)

——《氓》 教学设计 (菁选5篇)

《氓》 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要求

  1.掌握诗中的难字难音

  2.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

  3.理清诗歌的情节和主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氓》中的难字字音

  3.识记文中的通假字

  4.《氓》是一首叙事诗,理清诗歌的叙事情节是个重点。

  三、教学设想

  首先,解决诗中的难字难音,再次理清诗的叙事情节,并对诗进行全面理解,

  让同学们掌握字音,掌握这首叙事诗的内容和情节发展。

  四、教具设备:录音机

  五、课时安排:2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

  爱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有人的地方就会书写出不同的故事。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诗经》中的一首爱情诗《静女》,通过写一对青年男女在僻远的城角幽会时欢乐的情景,生动地表现了他们之间纯真、健康的爱情。这节课呢,我们将继续学习《诗经》中的另一首爱情诗,大家请翻开课本91页。(同时板书课题)

  (二)介绍课题

  现在请某某某同学来读一下课题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读对了字音,méng,

  及时表扬,大家齐读。(反问同学:为什么不是读máng呢,在我们的现代汉语中,它不是读máng吗?),第二种情况,读错,及时纠正。

  这里我想特别明确地提出氓是一个古今异义词

  氓古义:民众,百姓,诗中指“那个人”,音méng,例如:氓之蚩蚩;

  今义:流氓,音máng

  上节课我们在介绍《诗经》的时候就说到,《诗经》按其内容分,可以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称15国风,是诗经中的精华,今天我们讲的《氓》这首诗则是15国风中的卫风,大家请看注释①

  现在,大家先认真听录音一遍,注意诗的节奏和难字难音

  (三)难字难音

  匪:fēi汤:shāng

  愆:qiān徂:cú

  将:qiāng裳:cháng

  载:zài靡:mǐ

  于:xū隰:xí

  说:tuō角:jiǎo

  (四)情节和主题

  1.情节

  刚才大家在听录音时就应该感觉到了,《氓》是一首叙事诗,是叙事诗呢就有它的发展情节,作者用第一人称“我”来叙事。现在请同学们朗读这首诗一遍,并参照注释,试着理清叙事情节。呆会请同学来说说诗中的发展情节,并划出相应的章节。(请同学回答问题)

  《氓》这首诗是顺着“恋爱——婚变——决绝”的情节来叙事的。

  全诗分六章,每章十句(十个分句,可分成五个复句),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二章追述恋爱生活。

  第一章:写女子的定情。写出女子是一个热情、温柔的姑娘。我们可以从

  女主人公“送子涉淇”,又劝氓“无怒”;写出女子的温柔。同时写出了男子的暴躁易怒,为下文的爱情悲剧作铺垫。

  第二章:写女子对成婚思念之切,情深一片。通过“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这句,女子的一悲一喜,感情专一,真切感人,又写出了女子的纯情和痴情。

  从这部分我们可以看出女主人公的感情基调是热情、幸福的。

  第二部分:第三四五章,追述婚后生活。

  第三章:以兴起,总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以“桑”设喻,“其叶沃若“喻女子青春美丽;以“鸠”“无食桑葚”喻女子不要对男子过分迷恋。“比”的运用,写出了女子的悲叹,点出悲惨的教训,表现出女子内心的悲痛,也用告戒后人。

  第四章:以兴起,正面写男子变心。又以“桑”设喻,“其黄而陨”喻女子年长色衰。“三岁食贫”写出女子婚后的悲惨生活。以“淇水”起兴,写出婚姻的不幸,点出婚姻不幸的根源和女子的清白。

  第五章,写女子婚后的辛劳和所受的伤害。先写女子的辛苦;再写男子无情,女子不幸;后写“兄弟不知”。更加痛苦。顾影自怜,伤心不已。

  从这部分,我们可以看出女主人公的感情基调是怨恨、沉痛的

  第三部分:第六章,表明“躬自悼已矣”后的感受和决心,对于男子的无情,女主人公清醒地认识到了,毅然决定与男主人公决裂。从“反是不思,亦已焉哉!”便可看出。这一章写女子的被遗弃和坚强。写出女子所受伤害之深。以“淇”“隰”起兴,写出女子的反省。女子通过反省,变得刚强。

  从这部分可以看出女主人公的感情基调是清醒、刚烈的

  2.主题

  作者顺着“恋爱—婚变—决绝”的情节线索叙事。作者通过写女主人公被遗弃的遭遇,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自由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五)布置作业

  1.复习课堂上订正的词语,识记词语的含义。

  2.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本文的故事

  七、板书设计

  第四课氓

  恋爱(第1、2章)(热情、幸福)

  氓婚变(第3、4、5章)(怨恨、沉痛)

  决绝(第6章)(清醒

《氓》 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文,了解卫地的风土人情,体会男女主人公的生活经历。

  2、了解课文的内容,熟悉课文中的人物和他们之间的关系。

  3、透过事情的表面,挖掘人物独特的内心体验,总结人物的性格特征。

  4、学习独特的语言表现手法,对照古今不同,掌握古词的含义和不同的表现方式。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步骤】

  1、导入话题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有人的地方,就会书写不同的爱情故事,今天,让我们走进遥远的公元前的卫国,聆听一个古老的故事,体会一下那时、那地,发生的那件事,让我们走近他们,去亲身感受一下这个传唱了千年的爱情故事。

  2、范文朗读,熟悉生字词义。

  氓之蚩蚩匪我愆期将子无怒乘彼垝垣

  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于嗟鸠兮

  无食桑葚隰则有泮犹可说也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淇水汤汤渐车帷裳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言既遂矣躬自悼矣无与士耽

  实词

  布:一种货币,并非注释里说的,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

  匪:读上声,并非通假。

  将:读qiāng,愿、请,如,《将进酒》。

  乘:登上。贿:财物。

  说:通“脱”。

  渐:读jiān,溅湿、浸湿。

  爽:差错。

  极:标准。

  德:心意、情意。

  罔:无。

  虚词

  以:以尔车来,以我贿迁(前“以”,用;后“以”,拿)

  乘彼垣,以望复关(表承接,无义)秋以为期(把)

  其:其黄而陨(代落叶)其叶沃若(代桑树)士贰其行(自己的)

  其笑矣(语助词,无义)不思其反(你)之:主谓之间,舒缓语气,无实义(桑之未落桑之落矣女之耽兮总角之宴)静言思之(这件事)

  活用

  尔卜尔筮(卜、筮均为名词活用作动词,意为用龟板、蓍草占卦)士贰其行(数词活用为动词,对…不专一)

  成语二三其德、信誓旦旦、夙兴夜寐。

  3、学生自行朗读,体会诗歌的感情,也可交流讨论。理清全诗层次

  提问:这首叙事诗写了这对男女婚姻过程的哪几个阶段?

  明确:恋爱——婚变——决绝。

  追问:结婚前后,诗中男女发生了什么变化?

  全诗分六章,第章十句(十个分句,可分成五个复句)。

  第一、二章追述恋爱生活。女主人公“送子涉淇”,又劝氓“无怒”;“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是一个热情、温柔的姑娘。

  第三五章追述婚后生活。第三章,以兴起,总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第四章,以兴起,概说“三岁食贫”,“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第六章表示“躬自悼矣”后的感受和决心:“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作者顺着“恋爱—婚变—决绝”的情节线索叙事。作者通过写女主人公被遗弃的遭遇,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自主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下面是全诗叙事结构和感情基调:

  [板书]

  氓

  (情节)恋爱婚变决绝

  (章句)第一、二章第三、五章第六章

  (诗句)秋以为期无与士耽亦已焉战

  载笑载言士贰其行

  至于暴矣

  (基调)热情、幸福怨恨、沉痛清醒、刚烈

  男子女子

  婚前虚伪热情、善良、多情

  婚后凶暴、蛮横勤劳、刚强、清醒

  感情不专、薄情寡义

  总结:男女的不*等,不仅体现在政治上、经济上,有时候还体现在性格上,但诗中女子的最后决绝,又使我们看到*女子那可敬可佩的一面。

  4、这首诗运用了些什么艺术手法,结合感兴趣的诗句谈谈你的看法。

  要点:

  ①回忆和对比

  《氓》是女主人公在回忆中叙事、抒情的。在回忆中运用对比的手法。女主人公自身婚前婚后形成对比。婚前,“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我”纯真、热情。婚后,“夙兴夜寐,靡有朝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辛苦而又蒙受耻辱。更突出的思想上起了深刻的变化:“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前后恋爱、生活的对比,思想感情的对比,表现了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性格变化。氓,婚前婚后也形成了对比。婚前,“氓之蚩蚩”,婚后,“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言既遂矣,至于暴矣”,他“二三其德”,甚至凶暴起来。在恋爱、生活的对比中,女主人公还认识到了有恋爱婚姻生活中男女是不*等的,从痛苦的经历中等到了教训:“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尤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她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表现出她清醒、刚烈的性格特点。

  ②《诗经》开创比、兴手法。

  《氓》中第三四章用了兴的手法。

  第三章,前四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又桑叶鲜嫩,不要贪吃桑葚。这与后面六句劝说“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形成对照,诗意是相连的。

  第四章,前四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叶由嫩绿变为枯黄,这与士“信誓旦旦”变为“士贰其行”相对照,含有隐喻。

  第三四章起兴的诗句,用自然现象来对照女主人公恋爱生活的变化,由起兴的诗句引出表达感情生活的诗句,激发读者联想,增强意蕴,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有人认为,用桑叶嫩绿而枯黄来比喻恋爱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这种兴兼有比的特点,更富有艺术魅力。

  5、布置作业:

  1、再读一遍课文,体会他们的故事。

  2、用自己的语言设计他们另一样的生活。

  3、预习下节课。

《氓》 教学设计3

  作为这次优质课的参与者,我真是感慨多多,认识多多,收获多多。

  首先要感谢市里给自己提供了这么好的一次交流学习的机会。

  接下来,针对自己的这节课《氓》,想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氓》这首诗语言障碍并不大,结合课下注释学生应当能够理解《氓》的基本意思,进而体味出诗歌的情感;所以我教授这节课的主导思想就是:教师设问引导,学生自学领悟为主。又考虑到这节课是针对高一年级进行的,而高一年级是我省新课改下的第一届高中生,所以在上这一节课以前,我就想着,怎样把课改的精神融入到整个课堂中去。

  我想其中一点就是这次教学活动必须同时坚持文本的主体性、教师的主体性、学生的主体性原则。其中具有主体地位的始终是学生,全部的语文教学活动都必须落实到学生的学上,所以学生活动就成为这节课的重要的形式。

  在教学实践中,对《氓》这课书的设计与教学,我想用以下几点来概括:

  1、是尊重文本作者的创作主体性:

  作为一名老师,要带领学生去倾听那个两千多年前的声音,不断把学生带入一个新的思想和感情的空间,使学生感受和体验*时极少可能直接感受和体验到的事物,帮助学生努力感受和理解文本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在这种感受和理解的基础上发现文本本身的美。

  2、是尊重授课教师的教学主体性:

  作为一名老师,不必盲从权威的分析、更不必拘泥在某种教学模式或理论中,可以根据自己对文本独立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解读文本,独立地组织语文教学,必须有对文本的深刻理解,并用最大容量的文学文化内涵充实自己的课堂,上出有点学术味道的课,让学生有点学术探究的动作。

  3、是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只有充分尊重文本作者的创作主体性和教师的教学主体性之后,才能正确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在学习过程中,具有主体地位的始终是学生。全部的语文教学活动都必须落实到学生的学上,都是为了尽快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语文素质的。作为教师必须遴选出适合学生的内容和形式,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教学中,我努力用更丰厚的文学文化内涵充实课堂,用更典雅纯粹的审美情操清新课堂,让我的课堂有一点探究的学术品味,启发和培养学生朴素的同情与悲悯情怀。我还希望能够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达到对诗歌的鉴赏之后,申发出更深层的思考。

  比如,在《氓》的内容分析的后面环节,我设计这样两个问题:一是造成悲剧的原因有哪些,一是她与氓决绝后能获得幸福吗。

  设计第一个问题,是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文本。设计第二个问题,则是让学生从她义无反顾的结束不幸婚姻的勇敢选择中,推测她未来的命运,引导学生发现和理解之后的严肃与冷峻,引导学生对我们自己现实人生的关照。

  这一节课,应该说以上的主导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得到落实。这是我上这节课比较满意的地方。其中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正如王老师所点评的,在情与理的处理上,应该做到以情动人以理服人。自己感觉是略偏重了理。这与自己设计这节课的指导思想有关。原本的打算是,希望学生通过探究她与氓决绝后能获得幸福吗?这个问题,产生对这个弱女子的同情,提升他们情感价值观。也许在客观上这个作用不是很明显。

  二是诵读上存在的问题。在授课过程中,自己安排了四读:一是学生疏通文章的自由读,二是个别学生正音的范读,三是分析前的整体感知的齐读,四是深入分析后的最后齐读。自己把诵读作为诗歌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所欠缺是就是王老师所说的吟诵,即拖腔读。

  三是在对学生回答问题的及时点评与评价上,还不到位。正如邢老师和宋主任所讲,课堂的及时评价(鼓励性评价)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是非常重要的。老师要对学生评价,而且是要做到准确地评价、肯定地评价、艺术地评价。

  一节课下来需要总结的还有很多,如板书设计、内容安排时的顺序(即章法)、多媒体与授课内容的有机结合等等,在此不一一谈及。

  一堂课不能面面俱到,因我本人的经验与能力所限,授课过程中还存在随意散漫之处,只能留待今后一一改进了。当然,这样一个过程、这样一份沉淀之后的反思于我的成长和进步深有意味,所以我说:感谢做优质课!

《氓》 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的有关知识。

  2、积累字词

  3、把握《氓》的`情节和主题,理解人物形象,分析悲剧原因。

  教学重点

  把握《氓》的情节和主题,理解人物形象,分析悲剧原因。

  教学难点

  了解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及其艺术效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一起回忆《诗经》中熟悉的诗句,比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它们或书写追求爱情的幸福,或表达爱情不可得惆怅,或表达相思之苦,或书写对爱情的忠贞。现在,让我们再次走进《诗经》,学习它的另一篇有名的诗篇——《氓》

  (二)《诗经》简介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6世纪)500年间的诗歌,共305篇。先秦时代通称为《诗》或举其整数称《诗三百》。汉代尊崇儒家被奉为经典,才称为《诗经》,并沿用至今。

  (2)《诗经》按乐曲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板书)“风”指“十五国风”,属于各地方的乐歌,即指当时15国的诗歌作品,绝大部分是民间歌谣——课文所选的三首诗作均出自“风”;“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即王畿地区)的乐歌,有“大雅”和“小雅”;“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有“周颂”、“鲁颂”、“商颂”,基本上是贵族们的歌颂祝祷之辞。

  (3)《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

  (4)《诗经》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赋”者,“铺陈其事而直言之”,即直接铺叙陈述;“比”者,“以彼物喻此物”,即比喻;“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赋、比、兴手法的成功运用,是构成《诗经》民歌浓厚风土气息的重要原因。

  现代文中的比兴手法:

  1.无垠的天空,是雄鹰一生的行程;苍茫的大地,是流水一生的路程;流逝的岁月,是人的一生的旅程。斗转星移,日落日升,花开花落,时间飞逝,我们背着行囊,永远行走在这没有尽头的旅途中,为了追逐明天的太阳,完成今日的愿望,实现昨日的梦想,拥有美好的未来,我们默默地坚守着一个信念:永不停息。(《倒掉疲惫》)

  2.天空没有不逝的彩虹,人生也没有永远灿烂的风景。圆满很美,残缺遗憾有时也是美。(《残缺也是一种美》)

  3.没有礁石,大海便没有了激昂澎湃的浪花;没有沙粒,河蚌便没有了光亮美丽的珍珠;没有绿叶,红花便没有了婀娜多姿的娇艳……万物之美丽,都要借助于他物的支持或衬托;万物之精华,无不是自己与他物精美绝伦的结合。因此,我要说:借人精华,以铸辉煌。(《说借》)

  (5)《诗经》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在*古代文学的长河中,现实主义的《诗经》和屈原浪漫主义的骚体作品交相辉映,并称“风骚”。《诗经》开创了*诗歌的优秀传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6)《诗经》名句:

  1.关关雎鸠,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浅笑盈盈酒窝俏,黑白分明眼波妙)

  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知道我的人,说我心烦忧;不知道的,问我有何求。)

  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轻轻飘动。如今回家的途中,雪花粉粉飘落)

  5.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他送我木瓜,我就送他佩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人家送我一篮桃子,我便以李子相回报)

  6.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它乡山上的宝石,同样可以雕刻成玉器。)

  7.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没有谁向善没有一个开始,但很少能坚持到底)

  8.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采蒿的姑娘,一天看不见,犹似三季长)

  9.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10.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高山,喻高尚的德行。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经常“喻以崇高的品行”之意。赞颂品行才学象高山一样,要人仰视,而让人不禁按照他的作为行为准则。后以“高山景行”比喻崇高的德行。)

  (三)入题

  《卫风氓》是一首以爱情为题材的叙事诗,诗中讲的是一个古今中外反复上演的“痴心女子负心汉”的故事。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讲述了一位女子被丈夫氓抛弃后,回忆当初恋爱、结婚及婚后的遭遇,诉说了自己对不幸婚姻的痛苦悔恨之情。全诗六章,情节单一:一二章写婚前,三四五章写婚后,第六章写结局,整个故事是在抒情女主人公的追述中展开的。

  (四)整体感知

  *历来有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尤其在封建社会中,女子作为男子财产的一部分,与珠宝、美玉并列,完全没有人身自由。封建伦理又要求她们心甘情愿地充当男子的玩物与奴隶。于是,千百年来的*文学史也就充满了闺中女子的哀怨与悲泣,闺怨诗在文学史上有了不容忽视的一席之地。这首诗就是在闺怨诗歌星空中闪着熠熠光辉的一颗明星。那么女主人公到底有着怎样的怨恨呢?她又是如何倾诉自己的愁苦情怀呢?让我们来共同感受诗歌内容。

  (1)这首诗讲述了怎样一个爱情故事?用自己的话概括每节的内容:

  第一节许婚第二节迎娶第三节劝诫第四节控诉第五节伤自反省第六节决绝

  归纳:这首诗写了一名女子追忆她与“氓”从恋爱、结婚到婚变的爱情悲剧的全过程。

  3、文中塑造的女主人公的情感一直随着事情的发展而变化,阅读全诗感受一下女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恋爱——热情、幸福婚变——怨恨、痛苦决绝——清醒、刚烈、坚强

  (五)具体分析

  这首诗的抒情线索是什么?

  【明确】作者很巧妙地把淇水作为抒情线索。女主人公托情于淇水,汤汤淇水成了女主人公生活经历的见证人。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因为水是流动的,人是变化的,尤其是心境。第二次踏入河流时,水已非当初之水,人亦非当时之人。而《卫风氓》中三次写到同一条河流,女子的心境又有何不同?让我们跟随流淌的文字走进这位女子的心灵世界。

  1.“送子涉淇,至于顿丘”:这是女主人公回忆当初与氓的一次约会的情景。当初老实忠厚的氓已经赢得了女主人公的芳心,这次约会是他们恋爱过程中很关键的一次约会,是在女主人公推迟了婚期情况下,氓才心急火燎地以“抱布贸丝”为借口来找女主人公。正是有了这次会面,才有了“送子涉淇,至于顿丘”的场景。

  可以想见,女主人公对氓的爱是真挚而深厚的,她推迟婚期,是因为“子无良媒”,这是个很容易解决的问题,因此,女主人公一边送氓回家,一边叙谈家常,一直把氓送过了淇水。也正是这次约会,女主人公向氓许诺“秋以为期”,让氓吃下了定心丸。

  我们甚至可以推测,女主人公在恋爱期间像这样“送子涉淇”的经历不止一次,这时的淇水不仅见证了女主人公与氓的热恋场景,而且“淇水汤汤”,流动的都是二人甜蜜幸福的情愫。

  【小结】第一次穿越淇水时,正是女子与氓两情相悦的恋爱时期,对貌似忠厚老实的氓,女子一见倾心。离别时十八相送,情意绵绵,难舍难分。送走之后,翘首企盼,望眼欲穿。“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时哭时笑,抑制不住的眼泪和笑容泄露了心底最深的爱意。远古时代的郊外旷野竟有如此清新纯朴、芳香迷人的爱情;娴静似水的女子竟有如此简单而真诚、随意而自由的胸怀。笑是一种幸福,哭未尝不是另外一种幸福,毕竟还有人让她牵挂落泪。好一个一往情深,纯情浪漫的热恋女子呀。淇水清澈明媚,女子痴情陶醉。甜蜜而幸福、温馨而浪漫。心中有情,眼里看水,如果此时河流是有颜色的,那应该是一片粉红,代表的是幸福的爱恋。

  2.“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这时的女主人公已经成了弃妇,独自坐在车上,缓行于淇水岸边,以至于淇水波涛卷起的水花打湿了车上的布幔。

  女主人公何以成了弃妇呢?“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是氓家生活清贫,她不能与氓共患难吗?不。“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是氓家劳作太累,她不堪其苦好逸恶劳吗?否。

  当初女主人公与氓两情相悦,感情深厚,有诗为证:“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可见女主人公已到了时刻想见到氓,时刻想依偎在氓身边的痴情程度。如此痴情的女子,一般对夫家的清贫生活与辛勤劳作是不会介意的。

  那么是女主人公品行不贞,红杏出墙,被氓遗弃吗?也不是。诗中没有以上三方面的蛛丝马迹。而一句“女也不爽”表明女主人公并没有什么过错。她之所以被遗弃,是因为氓“士贰其行”,而且“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男子婚前婚后行为不一致了,他感情不专,甚至一变再变。这种现象古往今来从未消失过。喜新厌旧是感情不专一男子的通病。婚前女子花容月貌,温顺可人,男子自会不遗余力地追求;然而婚后,由于生活劳苦,女子姣容衰退而成为黄脸婆,感情不专的男子就会露出喜新厌旧的面目,进而抛弃糟糠之妻。诗中女主人公就遭遇了这种不幸。氓不仅“二三其德”感情一变再变,甚至“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发展到家庭暴力地步了,女子被遗弃的命运已成定局。更可悲的是,女主人公被丈夫虐待,向娘家人诉说,却得不到同情与安慰,反而“兄弟不知,咥其笑矣。”如此酸楚悲痛,“更向何人说”?可怜的女主人公只能“静言思之,躬有悼矣。”

  诗人二写淇水,自然是让淇水目睹女主人公被遗弃后的孤寂与悲愤的身影,让淇水倾听弃妇饱含辛酸而又怨恨的诉说。倘若淇水有情,那么她扬起的水花是对弃妇的安慰,她奔腾的涛声是在为弃妇鸣不*。可以说,此时“淇水汤汤”,流动的都是弃妇内心的苦汁。如果仅写这位弃妇的悲苦与哀怨,就只能赢得人们的同情;然而作者插入了弃妇的生活经验,以此告诫世上的女子要慎重对待婚姻,“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这是弃妇不幸婚姻经历的经验总结,是对男女不*等的封建婚姻的控诉,更是对热恋中的和后世的女子的善意告诫。所以说淇水扬波,也是对弃妇善良之心的赞许。

  【小结】事易时移,物是人非了。“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桑树枯萎凋零,女子流年已逝、人老珠黄,氓二三其德,夫妻感情破裂,女子被弃,痛苦伤悲。而桑树曾经葱茏茂盛,女子曾经青春美丽光彩照人,氓曾经信誓旦旦,两人曾经感情亲密,女子曾经幸福甜蜜。对比是如此地鲜明,桑树迎来了自然的秋天,女子也步入了人生之秋。

  她遭受着双重的痛苦:身体上,生活贫穷、劳作艰辛、丈夫拳脚相加;精神上,丈夫背叛,亲人讥笑,爱情已丢失,亲情也难寻,前路渺茫。这些,交织成一张痛苦之网,使她痛不欲生,身累心更苦。第二次穿越淇水时,她会不由地想到当初的有情人共涉淇水,那时的甜蜜越多,此时的悲痛越重。淇水波涛翻滚,女子悲情汹涌;天地同悲,江河落泪。一切景语皆情语,淇水成了横跨在夫妻间的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

  3.“淇则有岸,隰则有泮”:面对汤汤淇水的弃妇“静言思之”,认识到自己的愿望与现实已形成尖锐矛盾,“及尔偕老,老使我怨”,夫妻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了。她清醒地认识到她与氓的婚姻走到了尽头,就如同淇水“有岸”。此时弃妇面对滔滔淇水,心潮起伏,往事如同电影特写镜头一样,一幕幕在弃妇脑海中闪现,总角时期青梅竹马“言笑晏晏”,何等愉快;恋爱时期,“信誓旦旦”,海枯石烂不变心,何等坚决。可是好景不长,没想到氓“反是不思”(违背誓言,不念旧情),既然氓如此绝情,那就算了吧!此时女主人公已从痛苦的阴影中走了出来,表达了“亦已焉哉”的决绝态度。

  【小结】《卫风氓》中的女子,在粉红的爱情里痴迷陶醉时,她纯真浪漫、柔情似水;陡然跌落至婚变的黑色深渊后她怨恨悲痛、伤心绝望;几番挣扎后,她战胜自我,勇敢决断,最终浮出水面,重新上岸,完成了心灵之河的一次胜利的穿越。

  (六)分析诗中人物形象

  女子:勤劳、善良、热情、淳朴、智慧、坚强。诗中的女主人公是位善良、热情的劳动妇女形象,她勤劳、淳朴、不畏贫苦,与“氓”结合后,操持家务,任劳任怨,真诚地把幸福寄托在“氓”的身上。然而,婚后丈夫对她日甚一日的暴虐和欺侮,使她“及尔偕老”的愿望完全破灭了,她由忍耐、不*而转为怨恨,终于发出痛楚的呼喊。诗中表露的她的怨恨多于悲伤,在彻底无望的处境中,她变得清醒而坚强,和氓彻底决绝,这使我们看到了封建社会中守压迫和欺凌的底层妇女的另一面。

  氓:始乱终弃、无信义、自私自利的伪君子。他以虚假的热情欺骗了淳朴的少女,用谎言和空咒赢得了女子的信任,一旦骗取到手,便露出了卑劣、凶暴的本性。

  (七)启示

  痴情──“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诗中女主人公在“氓”离开后总是牵挂着他,多情的她独自登上破旧的城垣眺望复关寻找氓的身影。当她看见了心上人时就会欣喜若狂,若她看不见心上人则会伤心流泪。痴心的她总是因为“氓”的出现高兴,而又会因为“氓”的离去而伤心。然而正是这样一个痴情的女子,却遭到了负心汉的遗弃。

  结论:痴情是一剂毒药。容易使人利令智昏。

  启发:面对漫漫人生路,始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智慧──“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女主人公在被人遗弃时并没有呼天抢地,寻死上吊,而是对婚姻爱情作了认真地反思,她清楚地看到作为女子绝对不能够沉溺于爱情,否则就陷入泥潭、很难自拔。要知道这种道理有的人一生中都不可能领悟得到。另外,在她与氓婚变后,并没有乱了方寸,而是“静言思之”,思考现在自己的处境并及时做出决定。因此,我们不能不说她是一个充满智慧的女子。

  结论:智慧的人是善于总结经验教训的。

  启发:漫漫人生路,总会错几步。错几步不要紧,关键是知道怎么错,不再错。

  坚强──面对突如其来的婚变,咱们的女主人公并没有以泪洗面,而是“静言思之”,看清了“反是不思”的丈夫的真面目。她明白貌合神离的婚姻是没有幸福可言的,于是她坚强地面对自己的处境,果断地做出分手的决定。她不甘心受命运的摆布,她要寻求自主的婚姻,寻求自己的幸福。

  结论:坚强的人是不会受命运的摆布的。

  启发:要做生活的强者。(女人当自强)

  惜缘

  相关链接: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鲁人版高一教学设计

《氓》 教学设计5

  【教学设想】

  “诵读”规律是以字面认读为开端,以文意阅读为深入,情感注入是关键,审美评价是创新。据此,设计以下教学方案:音读→意读→情读→美读。读中理解课文,读中体会诗歌语感。

  【教学重点】

  “音读→意读→情读→美读”《氓》。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设计】

  一、开门见山,激情导入

  *是一个“诗歌大国”。诗歌,也是我国文学发展过程中产生得最早的文学样式之一,春秋时代编成的《诗经》,是我国上古社会五百多年漫长历史的真实写照。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诗经·卫风·氓》。(板书)

  二、检测预习,巩固知识(2分钟)

  过渡:上一节课同学们通过查找资料,分成研究小组,相互交流了有关《诗经》的资料,借助工具书及文下注释,扫除了文字障碍,并有同学将课文注释按照“课文相关资料”、“古文化积累资料”、“重要词语资料”等类别进行了分类整理,大家参照注释疏通了课文《诗经》三首的大意,大多同学们争相发言,兴趣盎然,激情正浓。三、学生“音读”《卫风·氓》

  过渡:正如上节课同学们所说:《诗经》中民歌是古代劳动人民触物感怀、随口唱出的歌,日常生活的内容,里巷歌谣的自然韵律,因物赋形,因情成咏,不假雕琢,因而其语言具有生动、准确、朴素、自然而富有韵律美的特点。古人读诗谓之“吟”、谓之“咏”,今天我们通过“音读→意读→情读→美读”(板书)的方法来品读《卫风·氓》。

  三、学生“音读”《卫风·氓》

  1、教师明确“音读”要领:

  “音读”(板书):

  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语句,读出词与词的关键,读出句与句间的自然连接。如停顿:句间的停顿要根据不同的标点来确定停顿时间,逗号稍短促,句号稍拖长。章节之间要比句间停顿更长些。而句内停顿,有时是自然停顿,有时音节停顿,有时情感停顿,有时又需要意义停顿,要根据不同内容来确定。诵读技巧:音读,字准句清,音正腔圆,语调调控得体。

  下面结合第一节诗就句与句间的自然连接略作说明:

  (句间的连接是根据句子的大意确定的。)

  氓之蚩蚩,(促接)抱布贸丝。(转接)匪来贸丝,(缓接)来即我谋。(拖长接)送子涉淇,(*接)至于顿丘。(舒缓接)匪我愆期,(怨情接)子无良媒。(劝解接)将子无怒,(促接)秋以为期。

  2、学生尝试“音读”《卫风·氓》,教师相机点拨。

  出示胶片:

  1、给字词注音:

  2、解释加点字:

  3、归纳通假字:

  4、总结多义字:

  3、学生互听互读,,把握“音读”要领。

  教师提示:

  ⑴ 注意不认识的字要利用工具书查对。

  ⑵ 注意古今读音不同的字。

  ⑶ 注意音近字不要混淆。

  ⑷ 注意通假字的读音。

  四、学生“意读”《卫风·氓》

  1、介绍“意读”要领与要求:

  “意读”(板书):以理解诗歌意义、内容为目的,借助诗歌内容与诗句之间形成的联系,对诗歌进行练读,读中理解诗句内容,把握各诗节的联系,从而从意义角度把握诗歌。

  “意读”的基本要求:

  ⑴ 弄清各诗节内容的联系。

  ⑵ 弄清一节诗中的关键的诗句是哪句。

  ⑶ 弄清整首诗意义的核心是什么。诵读技巧:“意读”声中见人,语中见事,语调变通

  2、教师以《卫风·氓》最末一节诗为例“意读”。

  ⑴ 概括诗歌内容:诗节写的内容是,女主人公因为自己钟情的男子背信弃义,对自己不忠,而彻底绝望。

  ⑵ 明确意读的关键句,“老使我怨”,“怨”字是整节诗的诗眼,是意义与内容的核心。

  ⑶ 明确各句间的意义关系:首句“及尔偕老,老使我怨”统领各句,第二、三、四句写“怨”的缘由,末句由“怨”而生绝望,是意义的延伸。

  ⑷ 范读示例。

  4、学生分组,尝试“意读”《卫风·氓》其他诗节,教师相机点拨。

  学生诵读障碍情况预测:

  ⑴ 不能准确弄清楚各章节诗歌内容重点。

  ⑵ 不能梳理诗节中句间关系。

  ⑶ 统领句的诗句把握不准。

  ⑷ 诵读时意义与读音不能和谐地结合。

  学生进入诵读环节:默认文字符号──思考诵读重点──捕捉诵读关键句──理清诵读时意义支配下的声音流动程序。

  5、各小组选派代表阐述自己选定的诗节“意读”内容、程序和原委。

  教师提示概括:

  春秋以前,由于原始群婚制的某些观念仍残存于人们头脑中,所以礼教在民间的束缚力远不如后来的封建社会那么顽固。春秋时期,随着私有财产的不断形成和父系社会的进一步确立,爱情的不自由和男女的不*等逐渐产生和发展,《氓》就反映了男女不*等的婚姻给女方造成的巨大创伤。

  第一、二章追述恋爱生活。(板书)女主人公“送子涉淇”,又劝氓“无怒”;“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是一个热情温柔的姑娘。

  第三、四、五章追述由结婚到婚变的婚姻生活。(板书)第三章总结得出的生活经验:“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第四章,概说“三岁食贫”,“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第六章表示“躬之悼矣”后的感受和决绝(板书)的决心:“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五、学生“情读”《卫风·氓》

  1、介绍“情读”要领与要求:

  “情读”,(板书)是指借助是诗歌的节拍、重音、语调、语速等手段,将读者体悟到的文章的感情诵读出来的一种读书方法,核心是“情”,这里的情包括:作者在文中寄寓的情,文中人物的情,和读者对文章领悟后散发出的情。三种感情要在某个特定的时空撞击定位后,才能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情读”。

  “情读”的基本要求:注意情与节奏的结合统一;情要与整首诗的韵律和谐统一;情要用不同的语调来表现。诵读技巧:“情读”,字字含情,句句融情,形成共鸣。

  2、讨论明确:

  ⑴ 诗中女主人公是一位钟情的女子。她“乘彼垝垣,以望复关”满怀期待,“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情意真切,“既见复关,载笑载言”热烈(板书)之情出于自然,幸福(板书)之感溢于言表。

  ⑵ 诗中女主人公的遭遇是悲惨的。一个钟情女子,碰到一位“二三其德”的负心汉子,她只有“老使我怨”的痛苦(板书)与哀伤(板书)。

  ⑶ 女主人公又是清醒、刚烈(板书)的,“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⑷ 全诗笼罩着悲剧气氛。尽管恋爱时充满了欢乐,但很快就因为男子的“喜新厌旧”而成了悲哀的反衬,以乐景写哀景,使得悲剧氛围更浓厚。

  3、情感对接:

  ⑴ 默读全诗,体会本诗的感情线索:

  明确:顺着情节线索:“恋爱→婚变→决绝”,情感线索:“热烈→冷却→冰冻”的轨迹发展变化。

  ⑵ 筛选信息,捕捉情感承载的重点诗句。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表现出自己对感情忠贞不二,男子则“二三其德”,不能从一而终。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怨”(板书)字是感情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事态演变带来的悲剧,是女主人公心灵痛苦的凝结,也是诗眼(板书)。

  品评情感,唤起共鸣。

  点拨:共鸣是心与心的感情沟通,方法之一是角色置换,假如你是诗中的那个女主人公,你会怎样呢?方法之二是与女主人公进行对话,体悟女主人公由爱情幸福到遭人遗弃的情感落差,爱她所爱,恨她所恨。

  六、学生“美读”《卫风·氓》

  1、介绍“美读”要领与要求:

  “美读”,(板书)是在音读、意读、情读基础上,对诗歌从美感高度去诵读。诵读时,要体现出音调的和谐美、内容的充实美、作者与读者的情调美。

  “美读”的基本要求:以审美的眼光、审美的心理来关照作者、文章和自我。诵读技巧:

  “美读”审美:形象、形式、韵律、情趣

  2、学生讨论、揣摩、“美读”《氓》:

  ⑴ 用“欣赏与赞美”的口吻读反映女子感情与品格的诗句:

  摘录:“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处处替别人着想。“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单纯、天真、善良。“女也不爽”,说她不仅钟情,而且品行端正。

  ⑵ 用“痛苦与同情”的口吻诵读反映女子凄惨遭遇的诗句:

  摘录:“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经历爱情挫折以后的心灵流露。“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女子恪守妇道的宣言。“夙兴夜寐,(成语)靡有朝矣”勤劳可爱,令人敬佩。

  ⑶ 用“痛恨与轻蔑”的口吻诵读反映男子薄情寡义的诗句:

  摘录:“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孰端孰斜,孰优孰劣,对比可知。“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一副负心郎的嘴脸。

  ⑷ 品读《卫风·氓》的表现手法和艺术手法(“赋”、“比”、“兴”及对比、反衬手法)

  “淇水汤汤,渐车靡裳”、“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是不是“起兴”?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比兴”手法。

  诗歌当中的对比手法。

  七、结合所学,齐诵《卫风·氓》

  八、教师小结

  【附板书设计】

  卫风·氓

  音读→意读→情读→美读

  诗眼:怨

  章节:第一、二章第三~五章第六章

  情节:恋爱→婚变→决绝

  基调:热情、幸福怨恨、沉痛清醒、刚烈


《草莓》教学设计 (菁选5篇)(扩展7)

——《插秧》教学设计 (菁选5篇)

《插秧》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插秧》是北师大版第二册教材中的一首儿歌。这首儿歌通篇以拟人的手法描写春天里大秧田,处处表现了春风、春光、春色、春之声的无穷美妙和勃勃生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15个生字。在学习中领悟一些识字方法。

  2、继续培养自主识字能力、预习习惯和综合学习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体会并学习边读边想象的阅读方法;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时光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识字和领会课文的语言美、意义美是重点。

  教学准备:

  自制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在学习中领悟一些识字方法。

  2、继续培养自主识字能力、预习习惯和综合学习的能力。

  教学内容:

  学习《插秧》这首儿歌,认识6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同学们,春姑娘回来了,大自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把你画的春天的景色说给大家听好吗?

  春天是播种插秧的季节,让我们一起看看农民伯伯在干什么?

  二、新授:

  1、(放音乐,老师朗诵儿歌)

  要求:边听边看,标出你还不认识的字。

  2、分组读课文,说一说,通过读课文你都知道了什么?

  3、指名读课文,集体纠正读音。

  4、找一个你记得最牢的生字,把你的好方法介绍给大家。

  5、谁想当老师带领大家读一读。

  6、游戏:我说你对。

  7、小组合作进一步学习生字。

  8、谁能说说自己是如何记住生字的。(鼓励学生用学过的字分析生字)

  9、开火车读课文,小组比赛。

  想一想,城市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10、朗读挑战赛:

  比一比,谁读得最好。

  可以边读边表演。

  板书设计:

  插秧

  水田是镜子,

  映照着蓝天,

  映照着白云,

  映照着青山,

  映照着绿树。

《插秧》教学设计2

  教学理念:

  1、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提供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鼓励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学习,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2、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识字方法自主识字,学生在开放、民主的环境中创新的思维火花才会迸发,再创造的激情和灵感才会闪现。

  3、学生喜欢阅读,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感受阅读的兴趣,积累语言,内化文章的表达方式。

  4、注重生生、师生间的互动。开放评价,既有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又有学生对教师的评价,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田、照、蓝、农、民”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大自然的美,人的劳动之美,然后进行续写。

  课前准备:

  预习,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认生字、读读课文;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图片、课文插图、班德瑞《田园风光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春天来了,老师想带大家去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想不想去?请大家看屏幕。知道是什么地方吗?(学生猜)这幅图表现的是农民在水田里插秧。(板书课题:插秧,学生念题)

  二、据题质疑,据图释疑。

  同学们看到这个课题可能会问:“插秧”是什么意思?谁插秧?在哪儿插秧?(指导学生观察书上插图,引导学生理解图中戴斗笠的人把水稻的秧苗插在稻田里的活动叫插秧。)究竟是谁插秧?在哪儿插秧?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

  三、自主识字,初读感知。

  1、出示学过的识字方法,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认字学词,读通课文

  (1)借助拼音;(2)问别人;(3)联系上下文猜字;(4)听别人读。

  2、同桌互读正音。

  3、指名读课文。其他小朋友认真听,评一评读得怎么样。

  4、运用游戏,检查学生识字情况。

  现在我们要把生字朋友从课文中请到我的生字卡片上,看同学们还认不认识?出示生字卡片,用“开火车”和“摘字”(把字贴在黑板上认识哪个字就摘哪个字来读,其他学生跟读3遍。)两种游戏来检查学生识字情况。并让学生汇报自己是采用什么方法认识这些字的。

  5、把生字朋友送回课文家中,全班齐读课文,解决先前质疑的两个问题,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四、细读课文,理解意思。

  1、四人小组仔细看图读课文,讲讲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讨论解决不明白之处。

  2、全班交流小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相机指导。

  3、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读一读。

  五、范读引路,熟读成诵。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评一评老师哪些地方读得好?还有什么不足之处?

  2、学生练读。教师提问:水田里映照着蓝天、白云、青山、绿树,给你什么感觉?农民伯伯在这么美的环境中插秧是什么心情?重点指导学生读出水田映照着蓝天、白云、青山、绿树的美和农民插秧时欢快、充满希望的心情。

  4、配乐朗诵,尝试背诵。

  (1)同位讨论背诵的顺序

  (2)配上音乐,闭上眼睛边背诵边想像。

  六、发挥想象,拓展延伸。

  1、小朋友们,你们想想水田这面镜子里还会映照着什么?根据回答,相机板书:鸟儿、飞机、花儿……

  2、你能不能照着书上的句式,当小诗人把水田映照的东西写一写。

  七、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让学生用自己习惯或喜欢的方式记忆字形。

  2、全班交流汇报识记字形方法。教师适当提供识记方法:如用部件法记“蓝”字……

  3、重点指导书写:蓝:上面是“艹”,要与“篮”区分开来。农、民:与课后语文天地中的练习结合起来指导。

  4、学生进行书写练习。

《插秧》教学设计3

  教材分析:

  这首儿歌,通过比喻和想像,以“水田是镜子”一句领起,诗化了插秧的耕作过程,廛化了艰苦的农业劳动,诗化了农民们辛苦劳作的场面。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那么和谐,那么富于诗情画意!要引导学生思考水田还能映照什么?

  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一些农业生产方面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热爱、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2.认识生字6个,学写生字4个。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识字教学。

  2.通过学习课文,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

  教学难点:

  理解:水田、插秧。

  教学用具:

  自制课件、教师用生字卡片、学生用生字卡片、音乐(小白船)。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同学们都喜欢猜谜语,下面听老师说一则谜语:“你笑他也笑,你哭他也哭。你问他是谁,他说你知道。”(学生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镜子有关的文章,看看作者在文中把什么写成了镜子?(板书课题:插秧)

  看到这个题目,你有问题要问吗?

  解释:把水稻的秧苗插到水田里的活动就叫插秧。(课件)

  二、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出自己不认识的字。

  同学们找出了自己不认识的字,现在我们来做一个“集体的力量大无比”的游戏好不好?

  2.这个游戏需要小组合作完成两件事:

  第一件:每个同学说一说自己不认识的字,组内同学想办法解决这些字的读音。

  第二件:组长带领组员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教师小结合作情况。

  3.小组汇报读课文。

  要求:听的同学边听边想:你要向他们学什么?你能给他提一些好的建议吗?

  4.教师配乐朗读,学生评议。

  老师为什么能读得这么好呢?因为我有一个小窍门。就是我一边读课文一边用脑子想象美丽的图画。比如:我读到映照着蓝天,我的脑海里就会出现蓝天的图画,这样就能读得有语气了。不信,你们也试试。

  5.齐读课文。

  6.背诵课文。

  (1)指名背。

  (2)会背的站起来背。

  向同学们介绍,你是怎么背会这篇课文的?

  7.发散思维

  同学们的办法可真多,看来你们都是爱学习的好孩子,看这句话,你会填吗?

  课件:水田是镜子,映照着蓝天,农民在插秧,插在()上。(你照镜子,镜子里就会出现你,镜子里出现蓝天,农民就会在哪儿插秧呢?)

  齐读,这句话写得多美呀!你能想象水田还映照着什么吗?

  水田是镜子,映照着(),农民在插秧,插在()上。

  现在,让我们也做个小诗人,自己做几句诗。

  水田是棋盘,农民在棋盘上()。

  水田是地毯,农民在地毯上()。

  水田是(),()。

  过渡:同学们真聪明,你们也成了小诗人了。据老师上网查资料,我发现农民伯伯也非常聪明,他们已研制出“七彩水稻”,你们想和农民伯伯比一比,种出咱们的多彩水稻吗?教师出示水田图:上面标上小组号,每个小组发五棵稻秧,小组合作讨论热烈的,教师奖励一棵稻秧。

  三、学习生字,游戏:多彩水稻我来插

  1.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出示:插、秧、镜、映、农、民。

  组长带领组员用学过的方法记字。

  2.讨论:你们是怎样记字的?

  说得好的到黑板前插一棵稻秧。

  学生说哪个字,教师就往黑板上粘哪个字,说完后带领学生齐读。

  将学生分为九个小组,每个小组有一块稻田,哪个小组的同学回答问题正确就可在自己小组的稻田里插一棵稻秧,哪个小组插的稻秧多哪个小组就获胜。

  3.游戏:照镜子

  方法:教师举生字卡片,学生读出来并举出生字卡片。

  4.同学们,看,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插上了多彩稻秧,虽然有的小组多有的小组少,但这都是我们积极学习换来的,看到你们那么爱学习,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

  四、写字

  1.出示“农”。

  2.描描书上“农“的笔顺,边说边描。

  3.自己描描书上的“农”,说一说怎么写才好看。

  4.教师指导写。

  5.大家评议。

  6.自己写“民“的笔顺,描红,写字,同桌评议。

  7.在生字本上写字。

  附:板书设计

  插秧

  插 秧 镜 映 农 民

《插秧》教学设计4

  发布时间:20xx-12-07

  教学目标:

  ⒈渗透性识字9个,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⒉背诵《插秧》,理解“秧插在倒影中”的意思。

  ⒊培养学生有感悟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⒋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大自然的美和劳动之美。继续学习在阅读时想象情景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⒈小朋友们,你们*时喜欢劳动吗?你们都干过什么活?看来大家是热爱劳动的孩子。这节课老师要带大家进行一项特殊的劳动,你们准备好了吗?

  ⒉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围绕课题质疑并解题。

  ⒈看到“插秧”两个字,大家都很好奇,你们现在最想知道什么?

  (估计学生会问;插秧是干什么?在哪插秧?谁插秧)

  (点评: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鼓励学生质疑,及时了解学情,适时调整教学,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

  ⒉(出示彩图)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目的地,看到这幅画面你的疑问解决了吗?(学生看画面,解决以上问题)

  ⒊老师适机引导学生理解:带斗笠的农民把秧苗插在水中,田里的劳动就叫“插秧”。

  (评析:结合图画联系课外知识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理解“插秧”一词,形象直观。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三、理解课文;

  ⒈今天我们就要帮农民伯伯在水田里插秧,你看,这片水田像什么?(引导学生想象人站在水田里可以看见自己的倒影,体会水田像一面镜子。)随即出示诗句:“水田像镜子。”

  ⒉引导观察:水田上边有蓝天,白云,水田旁有青山,绿树,那水中自然就会有()?(师一边叙述,一边在黑板上话水,田,蓝天,白云,青山,绿树及各景物的倒影。)。出示诗句:“映照着白云,映照着青山,映照着绿树。”

  ⒊看到这么美的景色,我们可别闲着,赶快帮农民伯伯插秧吧!(指名上台贴秧苗)。

  ⒋插完了秧苗可别忙着回去,你们不但帮农民伯伯插好了秧苗,细心观察的小朋友,你还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秧苗插在水田里,同时也仿佛插在了绿树,青山,白云,蓝天上。)随机出示第二小节诗句。

  ⒌小朋友们,我们不但帮农民伯伯完成了插秧的任务,还在愉快的劳动中创造了一首小诗,大家可真棒。

  (评析:教师改变以往教学中常见的串讲方式,抓住了一个“点”水田像镜子,带动了整篇课文的学习。在引导学生观察图画,进行语言训练的同时,我自然生成了本文诗句,同时使学生在不经意中对课文进行了理解与感悟,真可谓“水到渠成”。)

  四、熟读课文,自主识字。

  ⒈谁能把这首诗完整地读给大家听?(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⒉大家把这首诗读得既正确又流利。生自宝宝真顽皮,一个个条出来想和你们教朋友,看看谁最先叫出他们的名字?

  (出示生字卡片,采用开火车,猜字两种游戏,进行识字组词检测)

  ⒊让我们把生字宝宝送回课文中,再来读一读这首小诗。

  (指导学生体验劳动的愉悦,有感悟地练读小诗。)

《插秧》教学设计5

  教材分析:

  这首儿歌,通过比喻和想像,以“水田是镜子”一句领起,诗化了插秧的耕作过程,廛化了艰苦的农业劳动,诗化了农民们辛苦劳作的场面。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那么和谐,那么富于诗情画意!要引导学生思考水田还能映照什么?

  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一些农业生产方面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热爱、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2.认识生字6个,学写生字4个。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识字教学。

  2.通过学习课文,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

  教学难点:

  理解:水田、插秧。

  教学用具:

  自制课件、教师用生字卡片、学生用生字卡片、音乐(小白船)。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同学们都喜欢猜谜语,下面听老师说一则谜语:“你笑他也笑,你哭他也哭。你问他是谁,他说你知道。”(学生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镜子有关的文章,看看作者在文中把什么写成了镜子?(板书课题:插秧)

  看到这个题目,你有问题要问吗?

  解释:把水稻的秧苗插到水田里的活动就叫插秧。(课件)

  二、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出自己不认识的字。

  同学们找出了自己不认识的字,现在我们来做一个“集体的力量大无比”的游戏好不好?

  2.这个游戏需要小组合作完成两件事:

  第一件:每个同学说一说自己不认识的字,组内同学想办法解决这些字的读音。

  第二件:组长带领组员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教师小结合作情况。

  3.小组汇报读课文。

  要求:听的同学边听边想:你要向他们学什么?你能给他提一些好的建议吗?

  4.教师配乐朗读,学生评议。

  老师为什么能读得这么好呢?因为我有一个小窍门。就是我一边读课文一边用脑子想象美丽的图画。比如:我读到映照着蓝天,我的脑海里就会出现蓝天的图画,这样就能读得有语气了。不信,你们也试试。

  5.齐读课文。

  6.背诵课文。

  (1)指名背。

  (2)会背的站起来背。

  向同学们介绍,你是怎么背会这篇课文的?

  7.发散思维

  同学们的办法可真多,看来你们都是爱学习的好孩子,看这句话,你会填吗?

  课件:水田是镜子,映照着蓝天,农民在插秧,插在()上。(你照镜子,镜子里就会出现你,镜子里出现蓝天,农民就会在哪儿插秧呢?)

  齐读,这句话写得多美呀!你能想象水田还映照着什么吗?

  水田是镜子,映照着(),农民在插秧,插在()上。

  现在,让我们也做个小诗人,自己做几句诗。

  水田是棋盘,农民在棋盘上()。

  水田是地毯,农民在地毯上()。

  水田是(),()。

  过渡:同学们真聪明,你们也成了小诗人了。据老师上网查资料,我发现农民伯伯也非常聪明,他们已研制出“七彩水稻”,你们想和农民伯伯比一比,种出咱们的多彩水稻吗?教师出示水田图:上面标上小组号,每个小组发五棵稻秧,小组合作讨论热烈的,教师奖励一棵稻秧。

  三、学习生字,游戏:多彩水稻我来插

  1.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出示:插、秧、镜、映、农、民。

  组长带领组员用学过的方法记字。

  2.讨论:你们是怎样记字的?

  说得好的到黑板前插一棵稻秧。

  学生说哪个字,教师就往黑板上粘哪个字,说完后带领学生齐读。

  将学生分为九个小组,每个小组有一块稻田,哪个小组的同学回答问题正确就可在自己小组的稻田里插一棵稻秧,哪个小组插的稻秧多哪个小组就获胜。

  3.游戏:照镜子

  方法:教师举生字卡片,学生读出来并举出生字卡片。

  4.同学们,看,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插上了多彩稻秧,虽然有的小组多有的小组少,但这都是我们积极学习换来的,看到你们那么爱学习,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

  四、写字

  1.出示“农”。

  2.描描书上“农“的笔顺,边说边描。

  3.自己描描书上的“农”,说一说怎么写才好看。

  4.教师指导写。

  5.大家评议。

  6.自己写“民“的笔顺,描红,写字,同桌评议。

  7.在生字本上写字。

  附:板书设计

  插秧

  插 秧 镜 映 农 民


《草莓》教学设计 (菁选5篇)(扩展8)

——《认识角》教学设计 (菁选5篇)

《认识角》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教学背景:

  前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让学生经历做角,比较角的大小等活动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体会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2.能力目标:在动手操作中发展空间观念各动手操作的能力。

  3.情感目标:结合生活情境,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和学会做角。

  教学难点:

  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师:同学们我们周围许多物体的表面都有角,看!(出示红领巾、三角板、魔方)角藏在哪里呢?这节课请你们和老师一起来认识角、找找角,好吗?(板书课题:认识角)

  二、自主探索,感悟新知

  (一)认识角

  1、找一找、摸一摸。

  (出示课件,剪刀、钟面、红领巾等图片)

  (让学生到教台前的实物来摸一摸、看一看再让学生说这些图形的特点)

  生:这个尖尖的就叫顶点。

  (在黑板上板书:顶点)

  师:除了顶点,角还有什么呢?

  生:两条直直的叫边。

  (师画出角的两条边,并板书:边)

  师:现在这就是一个角了。那我们该怎样来画角呢?(师板书一弧线,边指边说“这是一个角”)

  写作:∠1顶点边

  读作:角1

  师:谁能小结一下,角由哪些部分组成?

  生: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

  2、

  判断角。

  师:现在老师有一些疑问,你能帮我解决吗?下面这些图形哪些是角呢?你是根据什么来判断呢?

  生:我是根据角是有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来判断的。

  3、找出生活中的角。

  师:我们身边有很多的角,你能找出来吗?跟同桌说一说,你找出哪些角。

  生:黑板的四个角,窗户的角、桌子上的四个角和三角板中的角……(学生在实物投影器上指出角。)

  师:你们能找出下图的图形中的角吗?课本88页指一指(学生独自完成,再集体评讲。有的学生容易把第二个图形那些圆角看成是角,这就特意提出来说一说。)

  4、折一折。

  师:每个同学手上都有一张圆形的纸,你能折出不同的角吗?

  生:能。

  学生作品:

  5、画一画。

  师:同学们都很能干,能折出那么多类型的角,同学们都知道了什么才是角,那么同学们能画出一个角吗?

  生:能。

  师:谁能介绍一下,角是怎样画的呢?

  生:先画两条边。

  师:这样的角完整吗?

  生:还有一个顶点

  师:看谁画的比老师画的更好,更有创意!画好的拿出来让同学欣赏一下。(利用实物投影器展示学生作品)

  (二)比较角的大小。

  1、做一做。

  师:我们会画角了,现在,我要请你来创造一个角,行吗?有什么好办法?

  生:我用两根小棒组成一个角。

  生:我用两根吸管组成一个角。

  生:……

  2、做一个活动角。

  (利用图钉和硬纸条做一个活动角)

  师:(介绍活动角)这个角能变大变小,我们把这个角可以叫做“活动角”。你们想不想也来玩玩这个活动角呢?

  3、找出角的大小跟两条边的张口有什么关系

  师:四人小组拿出活动角,边玩边思考:角的大小与角的什么有关?(提示:

  角变大了,看看角的两边张口怎样了?角变小了,角的两边张口怎样了?)

  生:角的两边张口越大,角就越大,角两边张口越小,角就越小。

  4、比一比

  师:你们能用活动角做一个比老师的角大的角吗?再做一个比它小的角,可以吗?

  (教学过程中,取一名学生做的角跟老师做的角比较大小。介绍“重叠法”再请一名学生自己上台比较大小。)

  师:刚才我们比角的大小时,有的角我们用眼睛就可以看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但是有的时候不能一眼看出,怎么办呢?∠1和∠2谁大呢?

  师:请同学们认真的看屏幕上角的变化

  生:∠1慢慢移动到∠2,最后下面的一条边跟∠2重合,顶点也何在一起,∠1的张口比∠2的大。所以∠1>∠2.

  师:所以这种比较方法就叫做重叠法。

  5、探讨:角的大小跟边的长短的关系。

  师:同学们,你说一说,下面两个角谁大?

  生:∠4比∠3大,应为∠4的两条边比∠3的长,所以∠4>∠3。

  生:一样大

  师:为什么?

  生:因为前面说了,角的大小跟张口有关系。而且我们还可以利用重叠法来证明。

  师:现在仔细观察屏幕两个角的有什么关系?

  生:我发现虽然∠4的两条边比∠3的长,但是两个角一样大。

  师:现在再比较下面两个角,谁大?

  生:我可以用重叠法比较这两个角。∠5比∠6大。

  师:请观察屏幕。

  师:通过∠4和∠3、∠5和∠6的比较,你得出了什么结论呢?

  生:角的大小跟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跟角的两边的张口有关系。

  三、小结。

  师:这节课同学们都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那么你们能告诉老师,今天你学到什么吗?

  生:我学会了什么是角,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

  生:我学会画角,还会做活动角。

  生:我学会了比较角的大小。角的大小跟角的两边张口有关系,但是跟角的两边长短没有关系。

  生:……

  四、思维拓展。

  师:既然同学们学了那么多知识,你能帮我解决这一问题吗?一共有几个角呢?

  生:一共有6个角。

  师:你是怎样数的?

  生:我根据角是有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来数的,而且,这几条边都是同一个顶点,在两条边两条边的数。

  师:同学们都很聪明,你还能想出比较有条理的数法吗?

  生:我是按照角的数量一个一个的数的。首先是一个一个角的来数,有3个,再来就是两个角合成一个角的就有2个,最后是三个角合在一起的有1个,加起来就一共有6个。

  师:同学们很聪明能根据我们上课学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你们真棒!

  五、布置作业。

  师:找找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还有角,说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认识角

  角的组成: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角的大小:

  两边张口越大,角就越大。

  跟两边的长短没关系

《认识角》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68-71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通过“找一找”、“折一折”直观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

  2、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知道角有大小,会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

  3、在学习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的交往、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探索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袋子(剪刀、闹钟、五角星、习字册)纸、扇子、大三角板、四个钟面图等。

  2、学具准备:三角板、纸、小棒、橡皮筋、活动角、扇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孙悟空图。

  引入: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孙悟空也来到了我们的教

  室,喜欢他吗?认真听讲、踊跃发言的小朋友还能得到孙悟空图片。瞧,他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魔袋,里面有些什么呢?想不想知道?请4个小朋友来摸一摸

  2、指名摸东西并介绍(剪刀、闹钟、五角星、习字册)

  3、揭题:今天我们要认识的新朋友就藏在这里面,这个新朋

  友的名字是――角。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板书课题:认识角)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喜欢的孙悟空导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再通过摸一摸更增强了学生的好奇心,从而让孩子在轻松的氛围里进入新知的探究。〗

  二、联系生活,探究新知

  (一)初步认识角

  1、找一找:谁来找一找我们的新朋友藏在哪儿?(学生指师用尺画出角)

  2、移一移:看把这些东西移走,留下的图形就是角。

  3、戳一戳:拿出三角板像老师这样戳一戳自己的手背感觉怎么样?为什么疼?对,这个尖尖的点就是角的顶点。(板书:顶点)(师边说边演示)再看从顶点画出的两条线就是角的边(板书:边)

  4、摸一摸:用手摸一摸(三角板)这两条边怎样?

  5、指一指:谁能指出这个角的顶点和边?

  〖设计意图:把角的概念放到实践操作中感知,让学生摸摸角的各部分,说说触摸后的感觉,从而使学生体会到角有顶点和边。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和对事物的感知能力。〗

  6、小结:你知道角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吗?

  7、找生活中的角:请小朋友找一找在我们周围哪些地方有角?(同桌交流)

  8、判断:火眼金睛辨真假

  (1)实物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

  (2)集体判断,并说明第二个图形为什么不是角?

  (3)出示用小棒摆的角(两根小棒分开):这是角吗?谁能把它变成角?

  (4)出示用毛线摆的角(弯弯曲曲):这个图形呢?谁来教教我把它变成角?

  9、数一数:

  (1)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

  (2)学生独立做

  (3)集体评讲(第一个图形指一指角在哪儿)

  10、填一填:

  (1)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

  (2)学生自己完成

  (3)集体评讲:大声的说出你的答案老师来填。问:接下去想?你发现了什么?你知道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吗?

  〖设计意图:通过辨真假、摆小棒、拉毛线、数一数、填一填,多种练习形式,巩固前面建立起来的角的概念,使学生对角的特点,角的构成有了更深的认识。这样的设计,使学生通过眼、手等感官直接感觉到了顶点与边的特征,思维得到了升华,头脑中已深刻地留下了角的形象。〗

  (二)做角,感悟角有大小

  1、引入:孙悟空还想看一看小朋友会不会做角?老师给你们准备一些材料,四人小组想想办法,方法最多的小组会得到孙悟空送的合作星。

  2、四人小组交流做角

  3、汇报:请组长汇报你们小组做了几种?

  4、展示:请方法最多的小组到前面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可能出现以下方法:

  (1)用两根小棒做成的角;(2)用纸折出的角;(3)在钉子

  板上拉出的角;(4)用塑料棒做成的活动角(学生介绍时师标出角);(5)用扇子做的角;(6)用两本数学书做成的角……。

  5、表扬:很好,送你们小组一颗合作星。

  〖设计意图:做角的过程中,小朋友们合作学习,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在交流过程中,生生互补,集思广益,使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拓宽了知识,发展了数学思维。〗

  6、初步感受角有大小:请小朋友认真看,在拉开纸扇的过程中这个角的大小有什么变化?合拢扇子的过程中角的大小有什么变化?请大家拿出你的扇子做一做

  7、小结:随着角的两条边*的程度越大角越大,*得越小角越小。(边说边再演示)

  (三)比较角的大小

  1、引入:在生活中也有大小不同的角,看,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分别可以看成是角的两条边,转动时针和分针两根针就形成了角,(再转)看一看这个角有什么变化?(转过180度的角)再看,这边的角有什么变化?

  2、出示四个钟面图:这有四个钟面你能一眼看出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

  3、指名说

  4、拿走第1个和第3个钟面:现在这两个钟面上的两个角你能一眼看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吗?你认为第1个角大就伸“1”,认为第二个角大就伸“2”,想好了,伸(可能有的说第一个钟面上的角大,有的说第二个钟面上的角大,有的说一样大)

  5、质疑:谁说得对呢?我们桌上有这两个钟面上的角,请小组里合作,想想怎样来比较?(两个钟面上的角事先用习题纸印好发给学生)

  6、小组讨论交流(师了解情况)

  7、汇报:哪个角大?你是怎么知道的?

  8、比一比谁的手巧:

  (1)拿出一张纸折出一个角

  (2)同桌比一比角的大小

  (3)指名演示

  9、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请看最后一道抢答题(出示第5题)

  〖设计意图:比较角的大小开展多样化的活动,先从拉开扇子、合拢扇子引入,再看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构成的角,同桌折角比较,看图抢答比较,还有下面的游戏中比较,使学生学而不厌,乐此不彼,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了知识。〗

  三、拓展延伸,游戏猜猜猜:

  (1)引入:孙悟空会72变,老师也向他学了一招,看,(出示第一组,在信封里装有用纸折的两种颜色的角,一眼就能看出一个角大,一个角小,但边露出一样多)问,猜一猜哪种颜色的角大?我们来比一下。

  (2)出示第二组:再看,(出示,两种颜色一样大小的角,一个角的边露出多点,一个角的边露出少点)哪种颜色的角大?(比较)

  (3)出示第三组:还想猜吗?(出示,两种颜色大小不同的角,但大点的角的边露出少点,小点的角的边露出多点)哪种颜色的角大?(让学生认为哪边角大就站在哪边)

  四、课堂结语:这节课开心吗?热情的孙悟空还邀请小朋友课后到他的数学王国里去玩!

  反思:本节课,在教学时由实物抽象出图形————角,再认识角。通过找角、做角、比角,体会角是有大小的,从而得出角的大小比较方法。教学思路清晰,有条理,根据知识由浅入深,尾尾道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过程中,教者把学生喜爱的孙悟空引进课堂,把教具演示和学具操作有机结合,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技能,扩大了视野。

《认识角》教学设计3

  教材内容解读

  本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角的基础上学习的,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几何初步知识的基础。

  教学目标

  1、借助三角尺感知角的度数。

  2、认识量角器和角的度量单位,对1°角的大小有直观的认识。

  3、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会画指定度数的角。

  4、经历从实物中抽象出角的过程,认识锐角、直角、钝角、*角和周角。

  5、通过操作、交流等活动过程,知道锐角、直角、钝角、*角和周角之间的大小关系。

  6、体验角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

  重点:会用量角器度量角并能画出特定度数的角,掌握角的分类及各种角之间的关系。难点:画角的方法。

  学法指导 动手操作 合作探究

  活动程序与教师提示活动内容

  教学过程:

  一、直观感知角的大小

  师:仔细观察课件,你发现了什么?

  (课件演示:铲斗臂上形成的各种角)

  师:铲斗臂在工作的时候,形成的角有多大?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角的度量和画法)

  师:回顾我们以前学的测量知识,根据测量线段的长度,以及计量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的方法,大家猜测一下计量角的大小的方法应该是怎样的?

  师:同学们的想法都很好,但是有一点,测量出来的角的大小,都不是太准确,为了测量的更准确一些,我给大家介绍一个学习用具——量角器。

  一、角的测量

  ﹙1﹚认识度量单位

  学生讨论并回答

  生1:我用三角尺上的角来测量。发现形成的角有三个∠1那么大。

  生2:我用三角板上的∠2来量,比2个∠2大一些。

  生3:我用折出的∠3来量,有5个∠3那么大。

  生4:我用折出的∠4来量,比2个∠4小一些。

  认识1°角:(多媒体) 出示一个圆,分成360份,然后分为二个半圆,把这样的一个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份所对的角度就是1度角,

  活动程序与教师提示活动内容

  下面听小电脑博士的介绍。

  板书: 10 =1度

  ﹙2﹚认识量角器

  谈话:刚才我们已经把一个半圆分成180等份,就得到这样的一个圆形,请同学们想一想,它和那个学习用品比较像———————量角器

  (1)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说一说对量角器的认识。

  (2)小结(课件演示或用教具演示)

  同桌相互操练。

  3、角的度量

  出示120度角。那么怎样来量角的大小呢?

  (1)自学尝试。

  A、边自学书上第26页上半部分的内容,边自己也学着量一量。

  B、量的时候想一想,你量角的步骤是怎样的?

  (2)指名汇报,教师演示。

  (3)提醒注意:由于量角器有两圈刻度,读刻度时,要根据测量角的方向选择合适的刻度。

  4、画角

  谈话:给你一个角的度数,你能画出来吗?

  (1)尝试画一个40度的角

  (2)小组内交流画法。

  (3)总结画角的方法,课件演示。

  (4)再练习画几个角。

  三、角的分类和各种角之间的关系

  在不同位置着色闪动。而度就是角的大小单位,通常我们用10 表示1度

  (1)学生拿出量角器仔细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

  ﹙2﹚①半圆的圆心是量角器的中心。

  ②内圆的数字称为内刻度线, 外圆的数字称为外刻度线。

  ③以右边的00 为起点,起点处的00 这条刻度线是内刻度00 的刻度线。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小组沟通,在全班交流。

  学生通过度量和讨论:

  直角是90度

  *角是180度 1*角=2直角

  周角是360度 1周角=2*角

  锐角<90度 90度<钝角<180度

  活动内容

  (1)量一量下面各角的度数,你有什么发现?

  (2)小组讨论、交流,最后全班反馈总结。

  四、全课总结

  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何收获?

  生谈发现

  全班交流

  达标测评:

  1、火眼金睛辩对错

  ①三个角组成一个*角,这三个角一定都是锐角。 ( )

  ②把一个10度的角放大5倍打印出来,得到的角是50度。 ( )

  ③角的两边画出的越长,角就越大 。 ( )

  2、填一填

  (1) 1周角=( )直角,( )直角=1*角

  (2)周角是*角的( )倍

  板书设计: 角量与画角

  度“°”

  点重合

  边重合

  找刻度、定点

  再画射线

  画角:先画顶点;再画其中一条边;最后确定另一条边。

《认识角》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

  新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39页例1。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

  2、丰富学生对角的直观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能积极参与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画角。

  2、初步学会用尺画角,理解角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猜图游戏

  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猜图形的游戏,看看这个可能是什么图形?(师出示图形)

  预设:生:三角形。

  师追问: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教师再出示另一个图形,露出其中一个角让学生猜测。

  预设: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师追问:那我们是怎样猜出这些图形的?

  2、揭示课题

  师:原来小朋友是根据图形上的角来猜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角的世界,去认识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 合作交流,认识角

  (一)找角

  师:其实还有很多角藏在我们身边的物体上噢,同学们,这是一所美丽的校园,你能从图片的这些物体中找到角吗?(出示课件)伸出小手指指,角到底藏在哪?

  (二)感受角

  1、看!图中那位老师手中的三角尺变到我手里来了,谁愿意到前面来指一指它的角在哪呢?(3个角)

  2、请你拿出准备好的三角尺,我们一起像刚才那样摸一摸、指一指,看看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告诉给你的同桌听!

  (交流学习)

  3、汇报:角的两边是直直的;角是尖尖的。

  (三)观察角

  1、刚刚图片上的角 老师把它们单独拿出来,请你观察这些角,然后跟你的同桌说一说这些角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同桌交流角的特点

  3、角的各部分名称:尖尖的部分我们叫它角的顶点,两边**、直直的线我们叫它边。

  4、小练习:判断哪些是角。

  同学们我从数学王国里带来几个图形,请同学们判断一下,图形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学生汇报后,师提问为什么那些不是角呢?说出理由。

  (四)用活动角探究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1、观察活动角

  老师出示教具活动角,请同学们观察它是怎样一点一点变大或变小的。

  动手操作(1):拿出手中的活动角,跟着老师一起操作,感受角逐渐变大或变小的过程。

  说一说,角在变大,角两边的开口也在逐渐怎么样?所以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汇报:角两边的开口越大,角就越大;反之,角两边的开口越小,角就越小。

  2、跟同学互相比较角的大小

  比较时出现问题:有的同学角的两边有长有短。

  这时我们怎么知道谁的角大呢?

  学生讨论: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开口大小有关,我们可以比一比,发现角两边的长短不影响比较。

  师追问:所以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有关系吗?

  师小结:

  出示填空问题: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角两边的开口越大,角就( );角两边的开口越小,角就( )。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 )。

  (五)画角

  我们了解的这么多有关角的知识,你们想不想把他们画出来?

  1、师示范画角。

  师:从一个点起,先向一个方向画一条笔直的线,再向另一个方向画一条笔直的线。

  2、课件展示。

  3、学生总结老师是怎样画的。

  4、学生尝试活出不同角度和大小的角,

  三、巩固练习:在生活中找角。

  孩子们画的真漂亮!角还隐藏在我们的生活中,甚至是教室里,你能试着找一找,看看哪些物品的表面有角呢?

  其实角的世界还有很多有意思的问题等着你去研究、探索,如果你感兴趣,下课以后再继续研究吧!

  板书设计:

  角的认识

  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

《认识角》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66、6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了解元、角、分的关系。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通过模似购物等活动,使学生掌握简单的付钱,找钱的方法。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以及提高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识别人民币的方法。明确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使学生掌握简单的付钱,找钱的方法。

  教具:学具盒:1元纸币硬币各一个,1角纸币硬币各10个,5角的纸币硬币各2个,1个5分,1个2分。

  一。、情境导入

  情景引入:羊村学校开学,喜羊羊带着小羊们去买学习用品。

  喜羊羊:买东西要用什么?(生:钱)

  师:我们中国的钱叫人民币。(板书:人民币)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

  二、教学新课

  1、认识:一元、一角、一分。(如书上例1)

  师:你认识这些人民币吗?向你的同桌小声的介绍一下。(学生活动。) 学生介绍:

  生:这张是1元的纸币。师板书:纸币

  师:你怎么知道它是一元的?

  生:数字1。

  生:汉字壹圆。师:1元也可以用这样的汉字来表示。

  师:这些人民币中还有1元吗?

  生:有,硬币的1元。师:它和这个1元有什么不同?师板书:硬币 师:其他的这些是多少面值的?

  分别介绍1角、1分。

  2、认识人民币的单位,揭示课题。

  师:小朋友们,我们刚才认识的这些人民币?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面值都和1有关?

  师:那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生:单位不同。

  师:1元的单位是元,1角的单位是角,1分的单位是分,元角分就是我们的人民币的单位,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元角分。(板书课题)

  3、研究1元=10角,1角=10分

  师:认识了人民币,我们就可以去购物了。

  美洋洋:欢迎光临,今天练习本特价,1元1本。

  师:1元钱该怎样付?同桌合作,从钱袋中拿出1元钱,摆在桌上。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学生汇报:①1元的纸币

  ②1元的硬币

  ③10张1角的纸币

  ④10枚1角的硬币

  师追问:摆10张1角的可以吗?

  师板书:1元=10角,

  师:我们知道了1元等于10角,那请你想一想1角等于几分?

  4、认识5角、5分、2分

  媒体出示一只小羊,手里拿了2张5角的。

  小羊问:买一本练习本,我这样付钱可以吗?

  媒体出现单独的一张5角的纸币

  师:小朋友们,你们认识这张人民币吗?

  除了我们刚才认识的1元、1角、1分,还有这些人民币,你们认识吗? 媒体出示例2的那些钱:5角、5分、2分

  生:这张是5角,师:从哪里知道它是5角?

  生:数字5。(媒体闪5)

  生:汉字伍角。师:原来5角也可以用这样的汉字来表示。(媒体闪) 师:这些人民币中还有5角吗?

  生:有,硬币的5角。师:它和这个5角有什么不同?

  硬币出现后,移动到5角纸币的下面.

  师:这个你认识吗?谁来介绍?

  生:5分。师:那先信息告诉我们它的面值是5分?

  生:数字5。(媒体闪)

  生:汉字伍分。师:伍分也可以用这样的汉字来表示。(媒体闪)

  师:最后这个是谁啊?

  生:2分。师:你怎么来辨认的?

  生:数字2。(媒体闪)

  生:汉字贰分。师:2分也可以用这样的汉字来表示。(媒体闪)

  师:那刚才小羊这样付可以吗?为什么?(媒体出示小羊)

  生:可以,5角+5角=10角,10角就是1元。

  先媒体出示:1张1元可以换( )张5角,填2。

  媒体出现:①?张5角的纸币1张1元的纸币

  再出现2张五角的纸币,点一下2张五角的下面出现10角,最后点出现一个等号。呈现2张五角的纸币=1元

  ②出现1枚1角可以换( )枚5分,填2。?张5分的硬币1枚1角的硬币

  再出现2枚五分的硬币,点一下2枚五分的下面出现10分,最后点出现一个等号。呈现2枚5分的硬币等于1枚1角的硬币

  老师再来考考大家,( )枚2分可以换1枚1角。

  ③出现( )枚2分可以换1枚1角。填5。

  ?张2分的硬币1枚1角的硬币

  再出现5枚2分的硬币,点一下5枚二分的下面出现10分,最后点出现一个等号。呈现5枚2分的硬币等于1枚1角的硬币

  4、小结。

  刚才我们认识了人民币,你知道了什么?同学们学得很棒,我们一起来帮小羊解决一些问题。

  媒体出示1只小羊和书上的想想做做1。

  师:小羊现在有这样的3张人民币,可以买什么商品,请你连一连,书上P67的第1题。

  生汇报:5角可以买1只羽毛球,1元可以买1本书,1角可以买1和火柴。

  媒体出示:小羊提问:今天我带了多少钱?想想做做第2题。

  5、开始购物。

  师小朋友们真棒,帮小羊又解决了问题,下面我们一起用人民币去购物好吗? 媒体出示,柜台。(羊村文具店)(商品有直尺8角、单块橡皮2角、笑脸橡皮7角、铅笔3角、数学本1元、铅笔套1角、票夹1角、透明胶9角、卷笔刀1元2角)

  (1)师:每个小朋友准备好一元钱,买一样商品。(媒体出示)

  生1:正好,师:可以买吗?生:可以。

  生2:买一样东西不足1元。

  师:1元钱买1支铅笔够不够?为什么?

  生:1元=10角,10角>7角,够了。

  师:既然1元比7角多,就要找钱?谁来做营业员找一下钱?

  请一生上来找钱,集体判断找的对不对。

  请3-4位学生。

  (2)师:现在请大家买2样商品,要求合起来正好是1元。(媒体出示) 生来买。

  师:这样买可以吗?为什么?

  生:( )角+( )角=10角,10角就是1元。

  (3)师:现在老师不规定买几样,你可以任意买,但就是要把1元钱正好用完。(媒体出示)

  请2-3位学生。

  (4)师疑问:老师发现有一样商品始终没人买,为什么呢?

  那1元2角可以怎样付呢?

  师:拿出桌洞里的钱袋,倒在盘子里,和同桌一起拿盘子里的钱摆一摆,看谁的方法多?

  生汇报:1元+2个1角,2个5角+2个1角,1个5角+7个1角,12个1角

  三、全课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认识元角分)知道了什么?(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1元=10角、1角=10分)关于人民币,小朋友们还知道什么呢?这些面值更大的人民币,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草莓》教学设计 (菁选5篇)(扩展9)

——在家里教学设计 (菁选5篇)

在家里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晚、上、送、果、笑、也”等14个生字,会写“上、下、土、个”4个生宇;认识偏旁“日、辶、竹、习、氵、扌、火、日”和笔画“丶”。

  2、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

  3、学做尊敬长辈、热爱劳动的好孩子。

  教学重、难点

  认字、写字以及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

  课前准备

  1、绘制一幅女孩头像;

  2、要求学生在家里做一件事,体验自己的心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识“晚、上、送、果、笑、也”等14个生字,会写“上、下、土、个”4个生宇;

  2、 认识偏旁“日、辶、竹、习、氵、扌、火、日”和笔画“丶”。

  教学重、难点:

  认字、写字以及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

  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在家里做一件事,体验自己的心情。

  教学过程:

  一、 游戏激趣,引入新课

  1、猜谜语,找朋友

  (1)出示谜语。

  (2)学生猜谜底,老师相机出示谜底。

  (3)连一连,找朋友:

  老大天天演戏   报纸

  老二每日作文   电灯

  老三千里传声   电视

  老四送来光明   电话

  (4)这些谜底你认识吗?你是怎样认识的? (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实践谈识字。)

  2、揭题

  刚才大家猜的谜底都是*时见到的事物的名称。

  大家看(投影出示文中插图),这幅图中也有许多事物等我们去认识呢。

  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提问:这是什么地方? 板书课题:在家里 齐读课题

  二、看图读文,学习字词 。

  1、仔细看图,说说“敏敏”(插图中小女孩的名字)家里有哪些事物?

  教师随机出示书上八个不注音词语贴在黑板上。

  (1)指名试读,会读哪个就读哪个。

  (2)说说你是怎么认识这些词语的?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让学生初步了解识字方法,可以借助拼音,可以问老师、问同学等。)

  (3) 助拼音认读书上的八个词语。

  (先自学,然后在小组内汇报自学情况。)

  (4)认读不注音的词语 指名读。 齐读。

  (5)认读词语中的生字(生字用红色标出,可将这几个生字打乱顺序)

  ①同桌互读互查:听听哪个字音没读准,你能当“小老师”帮助同桌吗? ②指名读,喜欢读哪个就读哪个。

  ③开火车读。

  2、再看图,说说图上有谁?在干什么?

  师:作者是怎样把图画内容写成短文的呢?大家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1)自由读短文,标划生字词语。 (2)小组合作学习,认该生字。

  (3)检查自学情况。

  ①请小老师带读,提示难读的字音,如“了”的轻声,“上”是翘舌音,“送”是*舌音。

  ②开火车读生字卡。

  3、巧识字形,妙趣横生 (出示本课要求从读的生字)

  师: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很快记住这些字的字形吗?

  (1) 四人小组讨论识记方法(鼓励学生结合字形和字义巧识巧记)

  (2)找一个学习伙伴,把你记住的字该给同伴听。并说说你是怎样记住的。

  (3)汇报交流识记方法。

  师:谁来当小老师,向大家介绍识字方法?(可以邀请小朋友读。并给予评价,也可以让同学们围绕生字的学习向这位“老师”,提出问题。)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利用多种识字方法去记。例如:熟字变一变、合一合的方法识记。

  范例:“报”的右半部分在“服”中见过,“服”左边的“月”变“扌”就是“报纸”的“报”。 想一想:“台”可以怎样记?

  (4)认识8个偏旁,引导理解部分偏旁的含义。

  例“沙发”的“沙”,让学生认识“氵”旁;与水有关,在“河、洗”中见过,河边有沙土,“氵”加上“少”就是“沙土、沙发”的“沙”。

  再如:“笑”字的“竹”字头,可给学生讲笑话,允许学生尽情开怀大笑,想怎么笑就怎么笑,来体会“笑得像竹子一样摇摇摆摆”、“笑得直不起腰来”的感觉,理解“竹”字头含义,也加深了记忆。

  4、巩固生字

  (1)“抓特务”游戏:在黑板上挂出大幅简笔画,上有丛林、山岩等,将所学生字字形、拼音密布于其中,让学生去搜索。

  (2)找朋友(拼合体字:晚、笑、果、灯等)

  三、生活识字展示、交流

  1、把自己在生活中认识的带“日、氵、辶”的字说给同学听。

  2、教师小结:希望同学们能在生活中认识更多的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晚、上、送、果、笑、也”等14个生字,会写“上、下、土、个”4个生宇;认识偏旁“日、辶、竹、习、氵、扌、火、日”和笔画“丶”。

  2、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

  3、学做尊敬长辈、热爱劳动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 :

  认字、以及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

  教学难点:

  写字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发增兴趣。

  1、出示本课的生字词卡片,检查认读情况。

  2、出示女孩“敏敏”头像贴在黑板上。

  师:大家看,图上的小女孩“敏敏”来到了我们教室,大家欢迎吗?

  3、展示书中插图。

  师:“敏敏”不仅在学校是个爱学习的好学生,在家也是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你们看,“敏敏”在做什么?

  [合理的情境,漂亮的画面,能很快吸引学习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动情朗读,文中体会。

  1、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短文。

  2、说说读了短文后知道了什么?

  (1)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2)汇报、评议。

  (知道图中的.小女孩是个尊敬长辈、会做事的好孩子等。)

  3、品读体会人物感情。

  (1)出示书中插图,再现情境。

  (2)看图想一想:“我”送水果给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为什么笑了?“我”又为什么笑了? 把你的理解通过读表现出来。

  ①自由读。

  ②指名读;评议。

  ③四人小组读读课文,想想老师提的问题。

  ④范读,学生评议。 重点读好“爸爸、妈妈笑了,我也笑了。”这句话。

  ⑤结合自己生活实际,想想自己做家务时受到爸、妈夸奖时的心情,再读—读课文。

  ⑥指名读,引导体会爸、妈高兴,“我”自豪、快乐的心情。

  ⑦配乐齐读。

  (3)说说你喜欢图中的小女孩吗?为什么?

  (4)带着快乐的心情把短文读给好朋友听。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课文。

  三、课中操 。师生一起拍手唱《我有一双勤劳的手》

  四、拓展、实践 。

  1、说一说

  (1)出示课后练习插图,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的说说这些事你做过吗?

  2、编一编

  (1)你还做过哪些事情?

  (2)你可以列举说,可以具体地说,可以模仿课文编成短文,也可编成小故事讲给小伙伴听。

  一名学生编的短文如下:课堂上,老师在讲课,我看见老师流汗了,我给老师送上一包餐巾纸,老师笑了,我也笑了。

  3、演一演

  小伙伴自由组合,分角色扮演短文中的内容,体会人物心理情感。

  五、指导写字,体验成功 。

  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字,认读。

  2、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字说说你是怎样记住的。

  3、仔细观察。怎样才能把这些字写得好看。

  4、指导书写,教师范写个别的字。

  重点指导“下、个”两个字。下:认识笔画“丶”,写点起笔轻,落笔重,居横中线上。个:竖居中,不与“人”相连。

  5、学生练写。 (1)在书上描红。

  (2)在四字格中抄写,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抄写的遍数。

  6、作品展示、评议

  六、课外延伸,积累识字 。

  1、 收集一下生活中哪些地方有今天学习的生字。

  2、你家里还有哪些陈设,请你帮它们贴上标签(贴词语)。

  [这一环节既巩固了识字、又增强了生活与识字的紧密联系,做到识用结合。]

  七、作业设计—在家里教案教学设计

  1、看拼音,读词语,连一连。

  bao zhi tai teng dian shi shu jia shan yang

  台灯 书架 报纸 山羊 电视

  2、想一想,填一填,组成词语。

  上 ( )

  山 个 ( )地

  ( ) ( )

  3、说一说,你在家里做些什么?

  八、板书设计。

  3 在 家 里

  shang xia tu ge

在家里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上、下、土、个”4个字。

  2、认识一种笔画“、”和八个偏旁三点水、提手旁、绞丝旁、火字旁、示字旁、日子旁、走之儿、竹子头。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4、学做尊敬长辈、热爱劳动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

  教学难点

  认记八个带新偏旁的生字。

  用具准备

  课件、卡片(生字卡片、图片)

  教学设想

  本组的教研课题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给学生创设一个家的氛围,让学生在家中通过家中的物品自主识字。并且给学生创设多种环境让学生自主识字。如:找朋友、猜谜、贴一贴等活动。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自主识字。对于后面的短文,可让学生通过多读,来理解爸爸、妈妈为什么笑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谈话,揭示课题

  1、谈话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兰兰邀请我们大家到她家里去做客,你想去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板书课题:3、在家里)

  2、看一看、说一说:

  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这是什么时候?图上都有谁?他们在做什么?(学生各抒己见)

  二、图文对照、认读词语

  1、请你说说兰兰家里都有哪些家具和物品?(随学生回答,相应出示家具或物品的名称,请学生多读几遍。)

  2、借助拼音认读词语: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还有哪些你没找到?

  3、指名说说你认识了哪些生字,是怎么认识的?

  随学生回答,随机学习部首:

  沙──部首三点水 报──部首提手旁

  灯──部首火字旁 视──部首示字旁

  纸──部首绞丝旁

  4、游戏中巩固生字:

  ⑴ 我的朋友在哪里:

  如:师说生字:我的朋友在哪里“沙”。

  生选卡片:你的朋友在这里“沙沙沙”。

  ⑵ 对号入座:把相应的卡片贴到相应的生字下边。

  请小老师教读;同桌读;齐读;开火车读。

  ⑶ 摘苹果的游戏。

  5、扩展练习:

  说说你家里还有哪些家具?回家做个小标签贴到家具上。

  三、学写生字“上、下”

  1、请学生仔细观察生字“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教师师范、学生书空。

  4、学生描红、临摹。

  5、学习“下”的写法同上。(提示学生点的写法)

  四、教师小结

  〖板书设计〗

  3、在家里

  沙发 茶几 报纸 书架

  台灯 挂钟 电视 电话

  上 下

  〖教学后记〗

  认字方面多给学生留一些时间,在检查中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识记的,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如:“视”字后面的“见”上边一部分像电视,下边一部分是放电视的柜子。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生字

  1、认读生字卡片。

  2、组词夺冠:说一个字,与“上下”都能组成词。

  3、做反义词的游戏。

  4、猜一猜,连一连:

  老大 天天演戏 报纸

  老二 每日作文 点灯

  老三 千里传声 电视

  老四 送来光明 电话

  二、看图练习说话

  1、说一说兰兰和她爸爸妈妈在家里干什么?

  同桌说、指名说。

  2、学生借助拼音读短文,同桌互读,互相纠正读音。

  3、请同学起来读,教师范读,学生自读、齐读。

  4、学习短文中的生字:

  ⑴ 启发学生自己想办法识记文中的生字。

  ⑵ 说说你是怎么识记的?

  ⑶ 同桌互读、互相检查。

  ⑷ 全班齐读、指名读去掉拼音读。

  (随机学习部首走之儿、竹子头)

  5、朗读短文,看看生字朋友你还认识吗?

  6、教师范读、指导朗读。

  7、小组合作学习:你觉得小红在家里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你是怎么知道的?

  8、集体交流:体会:爸爸妈妈为什么笑了?

  9、说说你在家里做了哪些事情?

  三、学习生字“土、个”

  1、观察“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土”字的笔顺。

  2、学习先描一描。

  3、谁能上台来写一写?评一评他写的好吗?

  4、学生练写。

  5、学习“个”字的写法。

  四、开展写字比赛

  1、在田字格中写五个自己人认为写得最棒的字。

  2、全班交流。

  〖板书设计〗

  3、在家里

  土 个

  〖教学后记〗

  在书写部分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可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上──下,让学生来说一说,学生可说出好多,如:胖──瘦、高──矮、黑──白等。在理解爸爸、妈妈为什么笑了?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由此可见,在课堂上,应充分发散学生的思维,我们教师才能对教材更了解,同时使学生得到更好的锻炼。

在家里教学设计3

  【设计理念】

  本课的设计中,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他们有充分尝试的机会和自主选择的权利,在选择中主动体验学习,在生生互动中,相互启发,拓展思路,分享学习之乐。同时以识字为基点,引导学生发现词与事物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感受识字之乐的同时,观察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交流能力都得到全面和谐发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复习音节请大家和我们的老朋友打声招呼,一起来拼读音节 jià dēng guà diàn zhōng

  2、引入新课今天,我们进行新一轮的学习,请小朋友一起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学过的音节帮助学生学习本课的生字词,起到以旧带新的目的。

  二、师生合作,学习词语

  1、出示课文插图不过在学习新知识以前,老师要带大家到小红家做客,看看她家有哪些东西?指名说图上的摆设,注意用完整的话按照一定的顺序说。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小红家里的东西还会变魔术,你们看,它们变成了汉字,你认识吗?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指名读 你是通过什么办法认识的?

  3、小结我们学习汉字既可以向别人请教,也可以借助拼音,还可以留心观察生活,使更多的汉字成为你的朋友。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4、请大家打开你们的语文书,先借助拼音自己读一读。 自读

  5、现在请同桌小朋友相互读读认认,看看是不是把词语读准了。同桌读

  请全班小朋友一起来读词语。 全班齐读。

  6、现在老师把拼音去掉了,你们还认识你们的新朋友吗?我们进行男女生比赛,看看是男同学读得好,还是女同学读得好。男女生赛读,相互评价。

  7、扩展活动:

  刚才,我们学了这些事物的名称,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每个小朋友手里都有一张画和小卡片,看谁能把卡片上的词语和图一一对应。学生动手摆放卡片,展示,再齐读词语。

  设计意图: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多读,通过反复见面和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识记生字。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自主探究,识记生字

  1、出示本课生字大家看这些汉字变成了红色,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应该掌握的生字,老师相信大家一定能把它们读好,先自己练练吧。 学生自读。

  谁愿意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 指名领读。

  2、没有拼音的帮助,你们还有信心攻下这道难关,把生字读准吗? 开火车读:

  我们再来进行计时比赛,看谁是我们这节课的识字大王?

  3、扩展活动游戏摘生字果:

  大家的生字学得好,如果你能读准生字,老师就把红红的苹果送给你!谁来尝尝苹果的味道? 摘生字苹果再领读。

  4、小朋友们已经会读汉字了,但要和这些汉字成为真正的朋友,还必须记住它们的样子。现在我们重点来看看下面的字怎么记?以小组为单位一起讨论,看哪个组的方法最好? 小组讨论,交流。全班交流。

  5、扩展活动下面,我们一起动动手,小朋友手里都有汉字的部件,赶快打开,看看你能拼成什么字?把你拼出的汉字读给大家听! 学生边拼边读。

  设计意图: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与生字多见面达到识记生字的目的。激发学生的成就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进一步读好,活跃课堂气氛,努力创设开放的、民主的、和谐的课堂气氛。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四、指导书写

  今天,小朋友和许多汉字成了好朋友,这还不够,还要会写。出示4个生字,上面的汉字你认识吗?一起读一读。用4个生字组词。

  愿意先写哪个字?你能不能提醒其他小朋友要写好这个字,哪几笔很重要?谁能说一说这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学生描红,作业展示评议。

  看见小朋友写得这么好,老师也想和你们进行比赛。你们能给我这样的机会吗? 师范写,学生评议。

  小朋友也想像老师这样把字写好吗?就看老师的字,模仿写一个。学生仿写。

  设计意图:通过生生互评,师生互评把汉字写好。

  五、作业

  介绍你家的陈设,并用几句话写出来。

  设计意图:巩固生字词,做到活学活用。

在家里教学设计4

  一.教材分析

  本课有一幅图、一组词语和一篇短文。词语是图中事物的名称,多为家庭陈设和用品。图画内容是一个三口之家的夜晚,爸爸在看报,妈妈在看电视,“我”让爸爸妈妈吃水果,说明“我”是一个尊敬长辈、会做事的好孩子,家庭充满温馨。

  二.设计理念

  教学紧密地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调动学生的认字积累,积极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使学生在感受识字之乐的同时,观察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交流能力都得到全面和谐发展。

  三.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字,会写5个字。认识笔画“、”和偏旁“火、扌、氵、日”。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为长辈做事,学习做个尊敬长辈的好孩子。

  四.教学重点:识字和写字

  五.教学时间:2 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识字,认识4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做尊敬父母的好孩子。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特别高兴,因为有一个名字叫小红的小朋友,邀请老师到她家去玩!老师带着你们一起去好吗?读准了课题,我们就出发!(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二、利用情境,识字。

  (一)参观中,认读词语。(课文插图)

  1.师:瞧,小红家到了,同学们看,她家都有些什么呢?(指名谈)

  2.学生汇报,说一说:“我知道,小红家有:沙发、茶几、报纸、书架、台灯、挂钟、电视、电话……” 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是怎么写的?

  3.谁能借助图画读出这些词语?指名读。

  4.现在我们一起带词语走出小红的家门,离开图画你还能读出来吗?(对,我们可以借助拼音来认识他们。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读一读。)

  (1)自由练读。(2)小老师领读。(3) 同桌互读。 (4)同桌展示读。(6)开火车读.

  (5.去掉拼音读词语。

  师:词语又跑到老师手里来了,你还会读吗?(指名读词语卡片)

  (二)识记生字

  1.师:词语会读了,那单独出现的字呢,你认识吗?

  2.出示生字(课件),指名读,说说你已经认识了哪个字?怎么认识的?

  相机指导学生认识三个新偏旁。(拿出生字卡片:沙、发、报、纸、台、灯、电、视)

  3.识记:

  师:沙(指名读)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介绍“氵”。我们学过哪些带有三点水的字?(洗、河)

  师:报 (指名读)我们把这个字左边的提手旁换去,换成一个(月字旁),变成了我们学过的(服)

  师:谁能用“台”来组组词语

  师:灯,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认识“火”

  师:谁能说说带有“电”字的东西?

  4.用自己的方法记一记。

  5.说说其他字你可以怎么记住它。(利用熟字变一变、合一合的方法。)如:火+丁──灯,日+免(去尾巴兔)──晚……

  6.开火车读生字。

  三、学习短文,自主识字

  1.(课文插图),吃过晚饭后,小红一家在干什么?(指名说)

  小红把自己一家人晚上在干什么的情景写成了一篇短文,写得非常好,你们想不想读一读?请你多读几遍,读通顺。

  2.指名分句读。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多次练习。

  3、生字红色标出。重点指导读好“我给他们送上水果。”这句话。

  4、感情朗读短文。读了短文,你知道了什么?爸爸、妈妈为什么笑了,他俩会说什么

  5、“我”为什么笑了,心里又会想些什么?

  四.课外拓展

  小红家这么漂亮,我相信同学们的家也很漂亮,老师知道你们的家里也有很多很多的东西,老师给你们一个建议,可以像我这样让爸爸、妈妈帮忙写好词语卡片,贴在物品上,“冰箱”就贴在冰箱上,“洗衣机”就贴在洗衣机上,希望你时时刻刻都处在我们的词语王国里 , 这样你就可以学到更多的字了。

在家里教学设计5

  【教材分析】

  《在家里》是表现现实生活的一课,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并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本课有一幅插图,一组词语和一篇短文。词语为插图中事物的名称,多为家庭陈设用品。短文写晚上爸爸看报、妈妈看电视时,“我”给他们送上水果,洋溢着幸福的喜悦,也说明“我”是一个尊敬长辈,会做事的好孩子。

  【教学策略】

  本课的设计中,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他们有充分尝试的机会和自主选择的权利,在选择中主动体验学习,在生生互动中,相互启发,拓展思路,分享学习之乐。同时以识字为基点,引导学生发现词与事物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感受识字之乐的同时,观察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交流能力都得到全面和谐发展。

  【教学目标】

  1、 认识“沙、发、灯、纸”等十四个生字,会写“上、下、土、个”四个字。认识笔画“、”和偏旁“火、日”

  2、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 学做尊敬长辈、热爱劳动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

  识字和写字。

  【教学准备】

  《在家里》的教学挂图,有关词语卡片、图片,五个合体字的部件(份数与班内人数相同),学生画好家里摆设图并由家人写好名称。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情景导入

  前几天,老师去了小文家做客,她家的客厅可漂亮啦!老师就把它画了下来,大家想看吗?(出示挂图)大家看,小文和她爸爸、妈妈在家里正说着话呢!

  齐读课题。

  二、看图学文,学习生字

  1、看图引入谁来当小文介绍介绍你家都有哪些摆设呀?

  2、读准音:

  ⑴ 刚才小朋友是看图来介绍的,这些事物的字你认识吗?(出示无拼音词语)

  ⑵ 学生试读,会读哪个就读哪个。(及时鼓励表扬,说说哪个字你在哪见到过,你是怎么认识的)

  ⑶ 有些字我们小朋友还不认识怎么办呢?

  ⑷ 借助拼音认读书上的八个词语

  ⑸ 检查:

  指名领读(拼拼音教和不拼拼音教)

  重点字音(刚才几位小朋友真像小老师,现在请小朋友仔细看看哪个字音容易读错,请你给大家提个醒) 指名说 领读,同桌读,齐读。

  去掉拼音读。

  ⑹ 游戏“贴名字”:

  听了小朋友热情的召唤,小文家的那些摆设都迫不及待的想和大家见面呢!(出示图片)请小朋友给他们找找名字(生贴后领读,齐读)

  3、认清形:

  为了向小朋友表示感谢,那些名字里的生字宝宝排着队伍跟大家来见面呢!来小朋友跟他们打打招呼!(齐读,开小火车读,指名读)

  学习“沙” 认识“氵”,想一想,哪些字宝宝也是三点水的。

  学习“灯”认识“火”字旁,给灯找朋友

  学习“纸”摸摸语文书,它是用什么做的,给“纸”找朋友。

  学习“报”认识“提手旁”给“报”找朋友。

  开双轨列车,齐读。

  游戏找朋友。(拼部件)

  每人用信封中的汉字部件组装出五个生字宝宝,并大声的念出来。

  游戏摘苹果。

  那天,老师参观完客厅,又来到了小文家的院子,看到那儿种着一棵苹果树。哇,又大又红的苹果挂满了枝头,馋得我直流口水,想尝尝苹果的味道吗?不过可得苹果后面的小秘密告诉大家。

  三、说句练习

  刚才我们大家都认识了小文家摆设的名字了,现在你能看着黑板上的那些词再当当小文介绍介绍你家有那些摆设吗?(可用上我家有──,有──,还有──)

  四、课外拓展

  今天,我们参观的小文的家,认识了许多的摆设,除了这些,你家还有不一样的摆设、电器、家具吗?请你们把课前画的画拿出来。把你课外认识的字介绍给四人小组的同学。过会儿请大家展示展示。(四人小组汇报后组成一个小家上台展示)

  五、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在家里》认识了许多与摆设、电器有关的汉字,回去请小朋友给你家的摆设贴上它的“名字”那么你认识的字就更多拉!

  第二教时

  一、复习引入

  1、开双轨列车

  2、猜一猜,连一连:

  老大天天演戏 报纸

  老二每日作文 电灯

  老三千里传声 电视

  老四送来光明 电话

  二、学习短文,自主识字

  1、老师到小文家做客时,小文和她的爸爸、妈妈在干什么呢?(看图说说)

  2、那小文是怎么写的,请小朋友自己读读短文,要求借助拼音边读边圈出生字宝宝,把短文读通顺。

  3、检查反馈:

  出示短文,生字用红色标出。指名读句,随机学习生字及偏旁“日”

  四人小组读,齐读。

  4、 品读人物感情:

  ⑴ 看图想一想我送水果给爸爸、妈妈,他们为什么笑了?他俩会怎么说呢?

  我为什么也笑了?心里又会想些什么?

  ⑵ 指导朗读:

  重点指导好“爸爸、妈妈笑了,我也笑了”这句话。(可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一想自己在做家务时,受到爸爸、妈妈夸奖时的心情 。)

  ⑶ 你喜欢小文吗,为什么?

  ⑷ 带着快乐的心情齐读(会背的小朋友背)

  三、课间操拍手歌

  四、拓展练习

  1、编一编你做过那些家务事?可举例说,具体说,也可以模仿小文写的那样说一说,也可编成小故事讲一讲。

  2、演一演小伙伴自由组合,分角色扮演短文中的人物,体会人物的心理情感。

  五、指导书写

  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字,认读。

  2、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字说说你是怎么记住的?

  3、仔细观察,怎样才能把这些字写的好看?

  4、指导书写,教师范写个别的字。(重点指导“上、下”,认识笔画“、”)

  5、学生练写。

  6、作品展示,评议。

  六、总结

  备课资料链接

  小帮手

  mā ma zuò fàn wǒ xǐ wǎn

  妈 妈 做 饭 我 洗 碗,

  mā ma tuō dì wǒ duān shuǐ

  妈 妈 拖 地 我 端 水。

  wǒ shì mā ma xiǎo bāng shǒu

  我 是 妈 妈 小 帮 手,

  yàng yàng huó er dōu néng gàn

  样 样 活 儿 都 能 干。


《草莓》教学设计 (菁选5篇)(扩展10)

——采草莓作文600字 (菁选5篇)

采草莓作文600字1

  这次春游,我们去汤山琐石村采草莓。

  来到大棚边,一位叔叔给我们每人发了一个塑料袋,叮嘱我们:“每人采30个,超出要付钱哦。”我跟着队伍挤进了大棚里,一股泥土的清新味儿迎面扑来。这里有几垄草莓田,地上覆盖着黑 色的塑料薄膜,细长的茎和碧绿的叶就从薄膜里长了出来。每一丛绿叶下都躲着许多草莓,有的没有成熟,像一个个绿色的小梧桐树果子;有的已经成熟,白里透红,非常惹人喜爱。

  大家立刻行动起来。可爱的刘源珺一边采着一边自言自语:“嗯……这个号,哎……那个红,我把它拿走了,太好了,我采了好多……”其他同学有的结伴而行,有的独个儿行动。我小心地走 在狭窄的田垄上,仔细寻找着。突然,我发现在两片绿叶间藏着许多小草莓,它们探头探脑,好像在喊:“来呀,快把我采下来吧!”我蹲下来仔细端详,找到了一颗最红的小草莓,它又圆又亮,像一 颗红玛瑙,太可爱了。我用手指轻轻捏住了它的把儿,往上一提,就把它采了下来,放进自己的塑料袋里。

  这时,我听到一声高喊:“我采到了一对双胞胎。”抬头看,是李佳依。我赶紧走过去,只见她手上果然拎着一颗大草莓,旁边连着颗圆圆的小草莓。李佳依笑眯眯地把它们放好。我心里真羡 慕。这时,我发现蔡老师在不远处,就赶紧跟了上去。

  蔡老师一手抓袋子,一手伸进绿叶里摸着,笑着对我说:“这里有一颗很红的草莓哦!”说着手在绿叶间一抖,一颗鲜红欲滴的草莓就躺在了她的`手心里。蔡老师小心翼翼地把它放进我的袋子 里,我高兴地说了声“谢谢!”

  很快,我们就采了许多草莓。蔡老师说:“现在大家可以边采边吃了。别吃坏肚子啊!”大家一听,欢呼着边采边吃了起来。

  当我们走出大棚时,每个人手里都拎着草莓。别看这草莓个头不大,可非常甜啊!

采草莓作文600字2

  我们一家都爱吃草莓,它色彩漂亮,带着诱人的香味,吃起来酸甜可口,说着说着,让你也心动了吧!

  寒假,爸爸妈妈没有时间带我们去郊外摘草莓,妈妈提议我们自己种,于是在网上买了五棵牛奶草莓。当快递送到的时候,我轻轻提起了一株嫩嫩的小草莓苗,看到草莓苗的泥土用薄膜罩起来了,原来是为了提高温度有利草莓生长的。草莓苗中有三棵已经长了好多小花朵,还有几个带点点红色的小草莓,看得令人眼馋,闻起来有一股甜香味呢。我小心翼翼地把脆弱的草莓苗全部放进一个塑料长方形花盆里,然后把花盆放到阳台上,方便草莓苗吸收阳光。

  我每天都会定时细心地给草莓施肥浇水,天气渐渐变冷,我就把它转移到了房子内。几天后,草莓苗长壮了。第一个星期,叶子比原来长多长大了,有些花儿已经凋谢了结果了,原来的果实开始慢慢长大变红,远远望去就像红艳艳的玫瑰花骨朵儿般大小。又过了一个星期,草莓苗又长出了不少娇小的花朵,白白的花瓣,黄黄的蕊儿,每朵盛开的花朵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而凋谢了的小花这时已经变成了一颗颗绿色,小巧玲珑的草莓果子。它身上长满了大大小小的洞,每一个洞里都有一粒籽。我还发现原来已经长大的草莓可以摘下来吃了,我忍不住摘下两个大的红彤彤的草莓用水洗干净后放进嘴里后,轻轻的咬了一口,草莓汁“噗嗤”地流了出,可好吃了,果肉细嫩,柔软多汁,香味浓郁呢!我赶紧把熟了的草莓全部摘下来和家人一起分享。

  种草莓解了我爱吃草莓的馋,有趣又有收获,还让我明白了辛勤劳动会带给我收获的喜悦。

采草莓作文600字3

  说起水果,那红红的甜甜的草莓就浮现在我的眼前,从小我就最爱吃草莓,今年寒假,我还回到乡*验了采草莓的欢乐。

  爸爸总说我从小就与草莓打交道了,小时候我跟奶奶住在乡下——青浦赵屯,那里是草莓之乡,家家户户都种草莓,我们赶往乡下的路上,还能看到一排一排又高大又整齐的暖棚,那是草莓实验基地,听说我们今年吃到的最大最甜的草莓就是他们研究出来的新品种呢。爷爷说我小不点儿的时候,就爱跟着奶奶串门,到了草莓丰收的季节,隔壁阿婆阿婶家都忙着将草莓排放到木盒或篮子里,她们忙得满头大汗,看到我却总是好客地挑最大最红的草莓塞到我手里,我看到他们认真地挑大个的草莓放在上层,小点的放在下层,排放得整整齐齐,小时候不明白他们怎么不嫌麻烦,现在我理解了原来是要卖个好价钱。

  带着对草莓那么多美好的回忆,我和爸爸、妈妈寒假里回到了乡下。奶奶说去为我采草莓,我自告奋勇要跟着去,奶奶就叫我穿上雨鞋,拿好篮子,一起走到了草莓棚。长方形的草莓地上架着拱形的白色塑料棚,一进草莓棚,我全身感到热乎乎的,外面寒风凛冽,里面却温暖如春。我和奶奶脱下了外套,准备采草莓。草莓棚里分布着六排长垄,一眼望去,红色的草莓、绿色的叶子、白色的花朵,还有阵阵沁人心脾的草莓香,太美了!忽然,我看到草莓棚中间有个蜂箱,我挠了挠头,问奶奶:“奶奶,为什么草莓棚里要养蜜蜂?是阻止小偷吗?那万一蜜蜂蛰到主人怎么办呀?”奶奶笑着说:“不是的,草莓花必须要蜜蜂帮助授粉,才会结成又大又美味的草莓呀。”

  采了满满一篮的草莓,我和奶奶回家了。路上,奶奶告诉我,当年她就是种草莓供爸爸读大学的,让我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用功读书,我看着奶奶花白的头发,拉着她温暖而粗糙的手,心里暗暗下着决心,要听长辈的话,做个努力上进的学生。

采草莓作文600字4

  星期天早晨,睁开眼睛太阳光已照在床上,啊,真是阳光明媚的好天气。

  今天,本来是和金老师她们约好一起去乡下采草莓,因为要看电视填一张卷子,所以从7:53—8:10这17分钟都在看电视。填完卷子匆匆赶到学校后,金老师她们已经走了,打电话询问到金老师时,得知她们已经快到东方小学了。后来我和妈妈又是问买菜的人,又是问路人,好不容易才找到东方小学。经过老师指点,才找到方向。向东拐弯走不长,就看到了路两旁有几个大棚子,不知道她们在不在这里,就又一次打电话给金老师:“金老师,我们在有许多大棚子的路边,你们是不是在这儿?”金老师说:“我马上到路上来接你们。”

  终于来到种草莓的田野了,我拿起盆子迫不及待地向草莓地跑去。前面一个棚子里的草莓不多了,金老师特地叫了一位阿姨带我们去后面一个棚子摘草莓。奔向个草莓棚的`路上,我一不小心摔了一跤,裤子上全都是泥。走进草莓大棚,那一个个鲜艳的草莓像是在笑着迎接我。我高兴地摘下一个个红红的草莓。摘了一会儿就听见一位伯伯唉声叹气地说;“我们真是吃亏啊,十元钱的门票在里面就能摘到三十元的草莓呀!”听得我们都难为情了,我就不好意思多摘了。

  这次摘草莓,虽然我只采了半盆,但摘草莓的欢乐让我久久不能忘记!我从来没有这样近距离地与草莓接触。以前在菜市场买草莓的时候我常想:“草莓到底是从哪儿长出来的?”现在我总算是知道谜底了,那是农民伯伯从田地里辛辛苦苦种出来的。

  采草莓真快乐呀!

采草莓作文600字5

  大年初二,我和爸爸妈妈还有亲戚们去采草莓。

  我发现草莓园里有许多小土丘,一棵棵草莓树就长在小土丘上。

  休息了一会儿,我们便忙碌起来。我们拿了几个大盆子,然后小心翼翼地跨进了草莓园。一看,小草莓正冲着我笑呢!我伸手就想摘。妈妈看在眼里,耐心地对我说;“别急着摘,先看看草莓另一面红 不红再摘!”我听了妈妈的话,连忙把草莓翻了个身。草莓好像十分不情愿,想气气我似的露出了白白的肚皮,我气坏了,把这个淘气的草莓留在一旁理都不理。我仔细的找了一会,发现了一个又小又 红的草莓,走过去一看,是个全身通红的草莓。这个小草莓像个害羞的小姑娘似的,躲在两片绿叶之间。我还真有点不忍心把它摘下来呢!我把这个通红的小草莓轻轻地摘下来,放在盆里。

  不一会,我就采了半盆草莓。突然,一只小蜜蜂向我飞来,我吓坏了,连忙说:“我的盆里只有草莓,没有草莓花哦!”然后就急忙逃之夭夭了。好险啊!我吸了一口气,到现在想想还有点后怕呢!

  不过,在采草莓时,我是最卖力的一个。你瞧,我一手拿盆,一手摘草莓。妈妈每次把摘的草莓放入盆里时,我就会增加一份负担。我可从来没尝过这苦啊!可真能累死人呢!但我还是觉得十分快乐。 虽然在摘草莓时我花的力气最多,但是我的收获也是最大的。看着我的收获,我心里可高兴啦。 由此我也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原来付出和收获是同等的,你付出的越多,收获也会越多,摘草莓 如此,那学习更应如此。

  今年的春节是我过的最开心的一个春节。

Tags: 教学设计   草莓   菁选五篇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