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工作体会 / 正文

《圆周长》数学教案3篇

2023-03-30 17:45:04

《圆的周长》数学教案1  篇一:六年级圆的周长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圆的周长。  2、理解并掌握圆周率的意义和近似值。  3、初步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圆周长》数学教案3篇,供大家参考。

《圆周长》数学教案3篇

《圆的周长》数学教案1

  篇一:六年级圆的周长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圆的周长。

  2、 理解并掌握圆周率的意义和近似值。

  3、 初步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4、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

  5、 通过了解祖冲之在圆周率方面所作的贡献,渗透爱国主义思想。

  6、 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对圆周率的认识。

  【教学准备】

  1、 学生准备直径为5厘米、6厘米、7厘米的圆片各一个,有圆面的物体各一个,线,直尺,每组准备一只计算器。

  2、 教师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 动物王国正在举行动物运动会可热闹了,想不想去看一看?

  2、 一只小山羊和一只梅花鹿分别在圆形和正方形跑道上赛跑,大家猜一猜最后谁跑的路程远?

  二、探究新知

  (一) 复习正方形的周长,猜想圆的周长可能和什么有关系。

  1、 由比较两种跑道的长短,引出它们的周长你会算吗?(如果学生谈到角或线的形状,就顺势导:正方形是由4条这样的线段围成的,圆是由一条圆滑的曲线围成的。)

  2、 (生答正方形的周长)追问:你是怎么算的?(生答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师板书c=4a)那你们说说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边长有什么关系?(4倍,1/4)(师,正方形的周长总是它边长的4倍,这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

  3、 圆的周长能算吗?如果知道了计算的公式能不能算?看来很有必要研究研究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下面我们就一起研究圆的周长。(板书课题:圆的周长)

  4、 猜想:你觉得圆的周长可能和什么有关系?

  (二) 测量验证

  1、 教师提问:你能不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来测量它的周长呢?

  ① 生1:把圆放在直尺边上滚动一周,用滚动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师生合作演示量教具的周长。

  ② 用绳子在圆上绕一周,再测量出绳子的长短,得到这个圆的周长。

  2、①学生动手测量,验证猜想。 学生分组实验,并记下它们的周长、直径,填入书中的表格里。

  ②观察数据,对比发现。

  提问: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呢?(圆的直径变,周长也变,而且直径越短,周长越短;直径越长,周长越长。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有关系。)

  3、 比较数据,揭示关系

  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的4倍,那么,圆的周长秘直径之间是不是也存在着固定的倍数关系呢?猜猜看,圆的周长可能是直径的几倍?

  学生动手计算:把每个圆的周长除以它的直径的商填入书中表格的第三列。

  提问:这些周长与直径存在几倍的关系,(3倍多一些),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概括出,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板书:3倍多一些。到底是三倍多多少呢?引导学生看书。

  (三) 介绍圆周率

  1、 师:任意一个圆的周长都是它直径的三倍多一些,这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来表示,用手指写一写。

  2、 圆周率是怎样发现的,请同学们看课本小资料,讲述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3、 小结:早在1500年前,祖冲之把圆周率算到了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比外国人早了整整一千年,这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数学史的巨大贡献,今天,同学们自己动手也发现了这一规律,老师相信同学们当中将来也会有成为像祖冲之一样伟大的科学家,根据需要,我们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点。刚才我们是怎样计算的?两个数相除又可说成是两数的比,所以这个结果就是圆周长与它直径的比值。我们把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 “∏”表示。这个比值是固定的,而我们现在得到的结果有差异主要是测量工具及测量方法有误差造成的。那圆周率的数值到底是多少呢?说说你知道了什么?(强调∏≈3.14,在说的时候要注意是近似值,写和算的时候要按准确值计算,用等号。)

  (四) 推导公式

  1、 到现在,你会计算圆的周长吗?怎样算?

  2、 如果用c表示圆的周长,表示d直径,字母公式怎样写?(板书:c=∏d)就告诉你直径,你能求圆的周长吗?圆的周长是它直径的∏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

  3、 知道半径,能求圆的周长吗?周长是它半径的多少倍?

  三、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1、 一张圆桌面的直径是0.95米,求它的周长是多少米?(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2、 花瓶最大处的半径是15厘米,求这一周的长度是多少厘米?花瓶瓶口的直径是16厘米,求花瓶瓶口的周长是多少厘米?花瓶瓶底的直径是20厘米,求花瓶瓶底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3、 钟面直径40厘米,钟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4、 钟面分针长10厘米,它旋转一周针尖走过多少厘米?

  5、 喷水池的直径是10米,要在喷水池周围围上不锈钢栏杆2圈,求两圈不锈钢总长多少米?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想和大家说点什么?

  这节课,同学们大胆猜想圆的周长可能和什么关系、有怎样的关系,然后进行科学的验证,发现了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你们正在走一条科学的研究之路,希望你们能坚持不懈的走下去。(作者:山东省临清市唐园镇中心小学 张延*)

  篇二: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圆的周长》教案(一)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动手绕一绕、滚一滚,找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知道什么是圆周率。推导出圆的周长公式,并会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初步渗透转化思想,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3.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找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导入

  出示图(投影)

  两名运动员分别沿着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和直径为100米的圆的路线骑车比赛。问:

  1.沿着正方形路线跑实际就是沿着正方形的什么跑?正方形的周长指的是什么?

  2.正方形的周长怎么求?用字母怎样表示?

  板书:C=4a

  3.正方形的周长与谁有关?有什么关系?

  生: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有关。周长是边长的4倍。

  4.沿着圆形的路线跑实际上是沿着圆的什么跑?

  质疑:如果正方形的边长是100米,圆的直径是100米,两名运动员同时、同速从一点出发,谁先回到原出发的一点呢?

  生:同时到。或跑圆形的先回来……

  这只是一种猜测,到底什么是圆的周长,怎样求圆的周长?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一新的知识。上完这节课后,我相信同学们都会解答这个问题了。(板书:圆的周长)

  (二)教学新课

  1.认识圆的周长。

  (1)学生拿出学具中最大的圆用手摸一摸圆的周长。指一名到前面摸一摸。注意起点、终点。

  (2)同桌互相说一说:什么是圆的周长?

  生: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2.化曲为直,创设情景,引发求知欲。

  (1)我们想知道你课桌的周长怎么办?

  生:用直尺量出课桌的长和宽。

  (2)圆的周长用直尺测量方便吗?为什么?

  生:不方便,因为直尺是直的,而圆的周长是曲线围成的。

  (3)用什么办法化曲为直测量出圆的周长呢?学生讨论。谁来说一说?

  ①用围的方法。指名演示。(板书:围)

  问:要注意什么?

  ②用滚的方法。指名演示。(板书:滚)

  问:要注意什么?

  生:在圆上先作了记号,沿直尺滚动一周。

  师:你们棒极了。用围和滚的办法可以把圆的周长转化为直线来测量。是所有圆的周长都可以用这两种方法解决吗?

  (4)谁能用围的方法量一量黑板上圆的周长?

  两名学生量。说一说自己的感觉。

  (5)老师拿一条绳子,在绳的一端拴上一个小球,甩动绳子使小球转动起来。

  问:小球转动时走过的路线成什么图形?这个圆的周长能用围、滚的办法测量吗?这说明围、滚的办法不是什么样的圆都试用。因此我们需要探讨出一种计算圆的周长的方法。

  3.找关系,推导公式,探求新知(重点和难点)。

  (1)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有关。周长是边长的4倍。圆的周长与谁有关呢?

  出示两个大小不同的圆。问:①哪个圆的直径长,哪个圆的直径短?拉开周长,你发现了什么?②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与直径有关。)

  板书:圆的周长 直径

  (2)是不是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也像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之间那样存在着固定不变的倍数关系呢?同学们今天也当一次数学家,看看我们能不能发现规律,能发现什么规律。

  ①拿出你们的学具圆,汇报一下,直径分别是几厘米?(1厘米、3厘米、5厘米、10厘米。)

  ②同学们动手利用手中学具用围或滚的方法量一量圆的周长,并算一算,找出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同桌合作测量,看哪一组量得准,算得快。结果填在表格中。

  生:直径不同,周长也不同,但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

  ③电脑或实物验证。

  问:是所有的圆的周长都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吗?

  电脑出示2个大小不等的圆,让学生边看边数一数。

  师:刚才是老师给你的圆,现在谁愿意自己在电脑上任选一个圆,大小由你决定。

  指名填到黑板上。

  互相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自己选出一个圆,看一看这个圆的周长是否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师:圆不论大小,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是个固定不变的倍数关系。为什么我们算的不一样呢?因为我们的测量有误差。我们把圆的周长和直径这个固定不变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

  补充板书:÷圆周率π固定

  师:很早以前,人们就开始研究圆周率这个问题了。你知道最早发现圆周率的"是谁吗?

  放录音:大约20xx年前,我国的古代数学着作《周髀算经》中就有“周三径一”的说法。意思是说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

  大约1500年前,我国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就精确地计算出圆周率应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值的计算精确到6位小数的人。他的这项伟大成果比国外数学家至少要早一千多年。生为*人,应为之自豪。

  板书:3.1415926~3.1415927之间

  后来人们发现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板书:无限不循环

  在计算时,只取它的近似值,一般保留两位小数,即π≈3.14。

  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π倍,已知圆的直径怎样求圆的周长呢?同桌互相说一说。

  用字母怎样表示?

  板书:C=πd

  已知半径怎么求圆的周长呢?

  板书:C=2πr

  问:知道什么条件就可以计算圆的周长?

  4.解决实际问题。

  例1 一张圆桌面的直径是0.95米。这张圆桌面的周长是多少米?(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1)读题。已知什么条件?要求什么问题?

  (2)指名列式。

  3.14×0.95

  板书:=2.983 (先写准确值)

  ≈2.98(米)

  答:这张圆桌面的周长是2.98米。

  练一练 第112页的“做一做”。学生做在本上,投影订正。

  (三)巩固练习

  1.计算复习准备中的骑车比赛一题。回答谁先返回原点。

  C圆 3.14×100=314(米)

  C正 100×4=400(米)

  因此沿圆周骑车的运动员先返回原点。

  不用计算也可知。因为圆的周长是直径(100)的π倍,而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100)的4倍。因此,绕圆周骑车的人先回到原点。

  2.老师用绳甩小球。算一算小球转动的圆的周长。知道什么条件就可以了?(绳长5分米)学生算一算。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还有什么问题。

  (五)布置作业

  课本第113页第 1,2(1),3(1),4,5,6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1.主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始至终让学生动手量、算;动脑发现规律;动口说出自己的发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及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2.精心设计每个环节间的导语,用质疑的方法引入每部分内容,使老师的语言自然,流畅。通过质疑也可抓住学生的心,使学生们一步步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注意电教手段的合理应用,这样既可画龙点睛,又可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案——"圆的周长"教学设计与评析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110一113页"圆的周长"。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圆周率的意义,能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动手操作能力。

  3.初步学会透过现象到看本质的辩证思维方法。

  4.结合圆周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评析:教学目标的拟订,从知识到能力、到思想方法、到爱国教育,立体丰满,折射出设计者教育观念的现代、育人意识的高度自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课件。

  星期天,米老鼠和唐老鸭在草地上跑步,米老鼠沿着正方形路线跑,唐老鸭沿着圆形路线跑。

  2.揭示课题。

  (1)要求米老鼠所跑的路线,实际上就是求这个正方形的什么?

  要知道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只要量出它的什么就可以了?能说出

  你的依据吗?(突出: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

  (2)要求唐老鸭所跑的路程,实际上就是求圆的什么呢?板书课题:圆的周长。

  [评析:学生熟悉的可爱的米老鼠、唐老鸭的课件播放,既创设了融融的教学情境场,演示了周长的概念,较好地激发了认知冲突,又为后继教学埋下了伏笔。一举多得,既有承继,又有创新,难能可贵。]

  3.引出圆周长的概念。

  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二、引导探索,展开新课

  (一)测量圆的周长

  如果我们用直尺直接测量这个圆的周长(教师演示),你觉得怎么样?你能不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来测量它的周长呢?

  1.如果学生说:把圆放在直尺边上滚动一周,用滚动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则师生合作演示量教具圆的周长。

  然后各组分工同桌合作。请第一、二组的同学测量直径为2厘米圆片的周长,第三、四组的同学测量直径3厘米圆片的周长。并把结果记录在110页的表格中。

  追问:如果要知道那个圆形草坪的周长(指唐老鸭跑的路线),也可以让它在直尺上滚着来量吗?

  2.如果学生说:用绳子在圆上绕一周,再测出绳子的长短,得到这个圆的周长。同样,先请学生配合老师演示,然后分工合作,第一、二组的同学测量直径为4厘米圆片的周长,第三、四组的同学测量直径为5厘米圆片的周长,并将结果记录在第110页的表格中。

  3.教师甩动绳系小球,形成一个圆。

  提问:小球的运动形成一个一一圆。你能用刚才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吗?

  4.小结:看来,用滚动、绳绕的方法可以测量出圆的周长,但却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能不能探讨出求圆周长的一般方法呢?

  [评析:用直尺量→滚动法量→绳绕法量→没法量,既留给学生发挥的时空,又不断制造矛盾,"逼"着学生探求新知。]

  (二)探讨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1.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

  (1)启发思考

  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那么,你猜猜看,圆的周长与它的什么有关呢?

  (2)出示三个大小不同的圆:

  组织学生观察比较,得出结论: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有关。

  2.圆的周长与直径有什么关系。

  (1)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的4倍。那么,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是不是也存在着固定的倍数关系呢?猜猜看,圆的周长可能是直径的几倍?

  (2)演示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用一根红线绕圆面一周剪下,拉直和直径比较,发现这段长度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3)学生自己验证:用刚才测得的第110页表中的数据计算它们的比值,依次一组计算一个。

  (4)观察数据。

  第一个圆片: ××算出它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3.15,也有同学算出的是3.14、3.13。在实验操作中允许存在这样的误差。不管是3.14、3.15,都可以说,它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第二个圆片:它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第三、四个圆片:它的周长还是直径的3倍多一此。

  (5)得出结论

  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板书:3倍多一些。

  [评析:这一环节融猜想、讨论、实验、计算、观察、归纳和概括于一体,让学生动脑、动手、动眼、动口,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自主发现圆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体现了设计者较为先进的教学观和师生观,以及较强的选择、组合、优化教法的能力。由"是……"→

  "也是……"→"还是……",最后概括出"总是……",反映出教者较强的数学思想方法渗透能力和较为精湛的语言功底。]

  3.认识圆周率。

  (1)揭示圆周率的概念。

  这个3倍多一些的数,其实是个固定不变的数,我们称它为圆周率。圆周率一般用字母π表示。板书:圆周率

  指导学生读写π,每人在本子上写3个π,同桌比比,看谁写得好。

  现在,谁能说说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有什么关系?谁是固定的倍数?完成板书:圆周长:直径=π

  (2)指导阅读第111页方框中的文字,了解让*人引以为自豪的历史。在学生汇报"看书后知道了些什么"时,相机板书: π=3,1415926……≈3.14

  4.推导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l)提问:已知一个圆的直径,该怎样计算它的周长?板书:c =πd

  建议学生从第110页表格中任意挑一个圆片的直径,计算出它的周长,然后跟测量的结果比比看,是不是差不多?

  [评析:让学生从表格中挑一个直径计算周长,再对照验证,这既是验证刚发现的圆周长计算公式,又是初步运用、巩固刚发现的公式,更是让学生经历科学发现的完整过程。]

  (2)提问:告诉你一个圆的半径,会计算它的周长吗?怎样计算?板书:c=2πr

  提问:甩小球形成的圆的周长你会求吗?

  [评析:此环节与上一环节有异曲同工之妙!既是巩固运用,又是前有设问,后有解答,让学生体验自我成就感。]

  (3)小结:要求圆的周长,一般需要知道它的直径或半径。知道圆的直径,怎样来计算周长?知道圆的半径,怎样来计算周长?

  三、初步运用,巩固新知

  1.完成第113页第1题的(1)(3)两小题。

  2.下面的说法对吗?!

  (1)圆的周长是它直径的π倍。 ( )

  (2)大圆的圆周率小于小圆的圆周率。( )l

  3.出示例1

  (1)在学生读题后,提问:求这张圆桌面的周长是多少米?实际上就是求什么?

  (2)学生尝试练习,反馈评价。

  (3)提问:如果告诉你的不是这张圆桌的直径而是半径,该怎样解答?不计算,谁知道结果是多少吗?

  4.完成第112页中间的练一练。l

  5.看书质疑。l

  [评析:练习设计目的明确,层次清晰,可以有效巩固新知。例1的直径改半径,独具匠心,既练习了求周长的另一种情况,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而费时不多。]

  四、照应启思,总结新课

  1.组织学生说说收获。!

  同学们从四个圆片的周长、直径的变化中(板书:变),看出了圆周率始终不变(板书:不变)。如果我们长期坚持这样从变化中看出不变,你就会变得越来越聪。

  [评析:"变"与"不变"的板书,看似简单明了,其实是设计者苦心经营的。这一环节的组织,使辩证思维方法的培育从高空落到实地,促成了第3条教学目标的落实到位。]

  2.照应开头。

  我们再来看看米老鼠、唐老鸭跑步的路线,如果他的都跑了一圈,你能判断出谁跑的路程多吗?为什么?

  3.课后思考。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110~113页“圆的周长”。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圆周率的意义,能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的计算圆的周长。

  2.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主动研究、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

  3.初步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辨证思想方法。

  4.结合圆周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教学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三套、系绳的小球。

  学具准备:塑料圆片、正方形纸板、圆规、剪子、直尺、细绳。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导入新课

  1.复习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我们学过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回想一下,它们的周长各指的是什么?

  2.揭示圆的周长。

  (1)同学们都有一张正方形纸板,请你们用圆规在这张正方形纸板上画一个最大的圆。然后用钢笔或圆珠笔描出圆的周长,并且沿着圆的周长将圆剪下来。

  (2)谁能指出这个圆的周长?谁能概括一下什么是圆的周长?

  二、动手操作,引导探索

  1.测量圆周长的方法。

  (1)提问:你知道了什么是圆的周长,还想知道什么?

  我们先研究怎样测量圆的周长,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

  把你们讨论的结果向大家汇报一下?学生边回答边演示。

  (2)教师甩动绳子系的小球,形成一个圆。

  提问:小球的运动形成一个圆。你能用刚才的方法测量出这个圆的周长吗?

  2.认识圆周率。

  (1)探讨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①用绳测和滚动的方法测量圆的周长,太麻烦,有时也做不到,这就需要我们找到一种既简便又准确计算圆周长的方法。研究圆的周长计算方法首先考虑圆周长跟什么有关系。

  请同学们看屏幕,认真观察比较一下,想一想圆的周长跟什么有关系?

  课件演示圆的周长跟直径有关系。(出示三个大小不同的圆,向前滚动一周,留下的线段长就是圆的周长。)

  提问: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的圆周长跟直径有关系?

  ②学生测量圆周长,并计算周长和直径的比值。

  圆的周长跟直径有关系,有什么关系呢?圆的周长跟直径是不是存在着固定的倍数关系呢?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实验。用你喜欢的方法测量圆的周长,并计算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得数保留两位小数,将结果记录在表中。

  生测量、计算、填表。在黑板上出示一组结果。

  请同学们看黑板,从这些测量的计算的数据中你发现了什么?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有什么特点?

  ③课件演示,证明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继续演示上面三个圆,直径与周长进行比较,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这些圆的周长都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那么屏幕上这三个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多少倍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仔细观察。(这三个圆的周长也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2)揭示圆周率的概念。

  通过以上的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任何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那也就是任何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我们称他为圆周率。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圆周率?圆周率一般用π表示。(指导读写π。)

  (3)了解让*人引以为自豪的圆周率的历史。

  关于圆周率还有一段历史呢。请同学们打开书看111页方框中的方字,想:通过看书你知道了什么?

  很早以前,人们就开始研究圆周率到底等于多少。后来数学家们逐渐发现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的小数。现在人们已经能用计算机算出它的小数点后面上亿位。π=3.141592653……

  3.推导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根据刚才的探索,你能总结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吗?

  篇三: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圆的周长]教学设想

  教学内容:义教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110-112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圆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理解和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探求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意识和合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3、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难点:圆周率意义的理解和圆周长公式的推导。

  教学设想:新课程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着眼,提出了“参与”、“探究”、“搜集、处理、获取、分析、解决”、“交流与合作”等一系列关键词。这些在本节课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其中,“参与”是一切的前提和基础,而只有当“参与”成了学生主动的行为时,“参与”才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因此要怎样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吸引”他们参与进来就成了基础的基础。这里,老师能善于打破学生思维的*衡状态,使他们产生新的不*衡,从而不断吸引学生参与到新知的探究中来。“圆的周长是一条曲线,该如何测量?”的问题使学生思维产生最初的不*衡,当学生通过化曲为直的两种方法的局限性,从而打破学生刚刚建立的*衡,进一步吸引学生探究更加简便的求圆周长的方法。

  接着,就是要让学生参与什么,怎样参与的问题了。在引导学生探究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时,学生从猜测、分组测量计算到根据新获取的数据寻找共性的东西,体验到知识的形成过程,发现了知识新成的道。在小组活动前,老师鼓励小组成员间分工合作,活动中教师参与其间,关注学生合作的情况。实验后的广泛交流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使接下来得到的结合更具可信度,也使学生感受到合作交流的必要性。这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学生“兴趣点”上激疑、质疑,无疑能鼓舞学生的探知、求知精神,使学生真正理解、消化、吸收本课重点内容,不仅学到知识,而且学会学习。]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1元硬币、直尺、卷尺、系线的小球、计算器、实验报告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创设情境。

  这节课,老师要和同学一起探讨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

  媒体显示:唐老鸭与米老鼠在草地上跑步,唐老鸭沿着正方形路线跑,米老鼠沿着圆形路线跑。

  2、迁移类推。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唐老鸭、米老鼠所跑的跑线,讨论、回答问题。

  (1)要求唐老鸭所跑的路程实际就是求什么?

  (2)什么叫正方形的周长?怎样计算正方形的周长?(突出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系)

  (3)要求米老鼠所跑的路程实际就是求什么?(板书:圆的周长)

  3、提出问题。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提些什么问题。学生纷纷发言提出自己想探究的问题。

  梳理筛选形成学习目标:①什么叫做圆的周长?②怎样测量圆的周长?③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有什么关系?④圆的周长怎样计算?⑤圆的周长计算有什么用处?

  [设想: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参与形成学习目标,既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又为学生创造了自主学习的氛围,指明了探究方向,避免盲目性。]

  二、自主参与,探究新知。

  1、实际感知圆的周长。

  让学生拿出各自圆片学具,边摸边说圆的周长;同桌之间相互边指边说。

  2、明确圆周长的意义。

  引导学生解决第一个问题,概括什么叫做圆的周长。(媒体显示一个圆,并闪动圆的周长)

  (1)圆的周长是一条什么线?

  (2)这条曲线的长就是什么的长?

  (3)什么叫做圆的周长?

  学生讨论互补,概括出“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显示字幕)

  篇四: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圆的周长”教学设想

  教学内容:义教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110-112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圆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理解和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探求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意识和合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3、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难点:圆周率意义的理解和圆周长公式的推导。

  教学设想:

  新课程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着眼,提出了“参与”、“探究”、“搜集、处理、获取、分析、解决”、“交流与合作”等一系列关键词。这些在本节课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其中,“参与”是一切的前提和基础,而只有当“参与”成了学生主动的行为时,“参与”才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因此要怎样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吸引”他们参与进来就成了基础的基础。这里,老师能善于打破学生思维的*衡状态,使他们产生新的不*衡,从而不断吸引学生参与到新知的探究中来。“圆的周长是一条曲线,该如何测量?”的问题使学生思维产生最初的不*衡,当学生通过化曲为直的两种方法的局限性,从而打破学生刚刚建立的*衡,进一步吸引学生探究更加简便的求圆周长的方法。

  接着,就是要让学生参与什么,怎样参与的问题了。在引导学生探究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时,学生从猜测、分组测量计算到根据新获取的数据寻找共性的东西,体验到知识的形成过程,发现了知识新成的道。在小组活动前,老师鼓励小组成员间分工合作,活动中教师参与其间,关注学生合作的情况。实验后的广泛交流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使接下来得到的结合更具可信度,也使学生感受到合作交流的必要性。这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学生“兴趣点”上激疑、质疑,无疑能鼓舞学生的探知、求知精神,使学生真正理解、消化、吸收本课重点内容,不仅学到知识,而且学会学习。

《圆的周长》数学教案2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商为定值的过程,理解圆周率。体会化曲为直的转化思想,增强合作意识,体验成就感。

  2、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3、感受圆周率的探索历史,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探究数学的欲望。

  教学重点:理解圆周率,能计算圆的周长。

  教学难点:探索并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商为定值。

  教学准备:大小不同的圆形纸板、计算器、多媒体课件、20厘米长的绳子、直尺、硬币、画有圆而且标出直径的正方形。

  教学策略:自主探索、讨论交流、点拨与练习

  教学程序:

  一、激活目标

  出示主题图花坛,花坛的周长指什么?出示自行车,车轮的周长指什么?出示画有圆而且标出直径的正方形,这个圆的周长指什么?你能想出几种办法测量圆的周长?

  二、活动建构

  1、测量大小不同的四个圆的周长与直径,填表并计算。探究与发现: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借助计算器)

  2、介绍圆周率的由来。

  任意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商都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来表示。圆周率=周长÷直径,即π=c÷d。“π”的由来:π是第十六个希腊字母,是希腊文圆周率的第一个字母,大数学家欧拉在一*六年开始,在书信和论文中都用π来代表圆周率。

  组织学生阅读资料,谈感受。

  3、推导出:c=πd或c=2πr

  4、计算花坛的周长,解决相关问题。

  圆形花坛的直径是20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自行车车轮的直径是50厘米,绕花坛一周车轮大约转动多少周?

  三、解释应用

  一种铲车的.前轮半径0.4米,后轮直径1.6米。行驶时,后轮转一周,前轮转几周?

  四、反馈测评

  1、一个圆形喷水池的半径是5米,绕着它走一周,要走多少米?

  15厘米

  A

  B

  2、小蚂蚁从A点沿着这条曲线爬到B点,大约要爬多远的距离?

  3、公园内有一个圆形人工湖,绕湖一周要走1570米,湖中心有一个小岛,从湖边到小岛架一座桥,桥长大约多少米?

  五、课堂小结

  我的最大收获是什么?我有什么遗憾?我有什么疑问?

  希望同学们在探索数学奥秘的过程中体验快乐,经历成长,创造成功!同学们,再见。

《圆的周长》数学教案3

  篇一:六年级圆的周长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圆的周长。

  2、 理解并掌握圆周率的意义和近似值。

  3、 初步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4、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

  5、 通过了解祖冲之在圆周率方面所作的贡献,渗透爱国主义思想。

  6、 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对圆周率的认识。

  【教学准备】

  1、 学生准备直径为5厘米、6厘米、7厘米的圆片各一个,有圆面的物体各一个,线,直尺,每组准备一只计算器。

  2、 教师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 动物王国正在举行动物运动会可热闹了,想不想去看一看?

  2、 一只小山羊和一只梅花鹿分别在圆形和正方形跑道上赛跑,大家猜一猜最后谁跑的路程远?

  二、探究新知

  (一) 复习正方形的周长,猜想圆的周长可能和什么有关系。

  1、 由比较两种跑道的长短,引出它们的周长你会算吗?(如果学生谈到角或线的形状,就顺势导:正方形是由4条这样的线段围成的,圆是由一条圆滑的曲线围成的。)

  2、 (生答正方形的周长)追问:你是怎么算的?(生答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师板书c=4a)那你们说说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边长有什么关系?(4倍,1/4)(师,正方形的周长总是它边长的4倍,这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

  3、 圆的周长能算吗?如果知道了计算的公式能不能算?看来很有必要研究研究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下面我们就一起研究圆的周长。(板书课题:圆的周长)

  4、 猜想:你觉得圆的周长可能和什么有关系?

  (二) 测量验证

  1、 教师提问:你能不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来测量它的周长呢?

  ① 生1:把圆放在直尺边上滚动一周,用滚动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师生合作演示量教具的周长。

  ② 用绳子在圆上绕一周,再测量出绳子的长短,得到这个圆的周长。

  2、①学生动手测量,验证猜想。 学生分组实验,并记下它们的周长、直径,填入书中的表格里。

  ②观察数据,对比发现。

  提问: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呢?(圆的直径变,周长也变,而且直径越短,周长越短;直径越长,周长越长。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有关系。)

  3、 比较数据,揭示关系

  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的4倍,那么,圆的周长秘直径之间是不是也存在着固定的倍数关系呢?猜猜看,圆的周长可能是直径的几倍?

  学生动手计算:把每个圆的周长除以它的直径的商填入书中表格的第三列。

  提问:这些周长与直径存在几倍的关系,(3倍多一些),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概括出,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板书:3倍多一些。到底是三倍多多少呢?引导学生看书。

  (三) 介绍圆周率

  1、 师:任意一个圆的周长都是它直径的三倍多一些,这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来表示,用手指写一写。

  2、 圆周率是怎样发现的,请同学们看课本小资料,讲述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3、 小结:早在1500年前,祖冲之把圆周率算到了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比外国人早了整整一千年,这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数学史的巨大贡献,今天,同学们自己动手也发现了这一规律,老师相信同学们当中将来也会有成为像祖冲之一样伟大的科学家,根据需要,我们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点。刚才我们是怎样计算的?两个数相除又可说成是两数的比,所以这个结果就是圆周长与它直径的比值。我们把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 “∏”表示。这个比值是固定的,而我们现在得到的结果有差异主要是测量工具及测量方法有误差造成的。那圆周率的数值到底是多少呢?说说你知道了什么?(强调∏≈3.14,在说的时候要注意是近似值,写和算的时候要按准确值计算,用等号。)

  (四) 推导公式

  1、 到现在,你会计算圆的周长吗?怎样算?

  2、 如果用c表示圆的周长,表示d直径,字母公式怎样写?(板书:c=∏d)就告诉你直径,你能求圆的周长吗?圆的周长是它直径的∏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

  3、 知道半径,能求圆的周长吗?周长是它半径的多少倍?

  三、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1、 一张圆桌面的直径是0.95米,求它的周长是多少米?(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2、 花瓶最大处的半径是15厘米,求这一周的长度是多少厘米?花瓶瓶口的直径是16厘米,求花瓶瓶口的周长是多少厘米?花瓶瓶底的直径是20厘米,求花瓶瓶底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3、 钟面直径40厘米,钟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4、 钟面分针长10厘米,它旋转一周针尖走过多少厘米?

  5、 喷水池的直径是10米,要在喷水池周围围上不锈钢栏杆2圈,求两圈不锈钢总长多少米?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想和大家说点什么?

  这节课,同学们大胆猜想圆的周长可能和什么关系、有怎样的关系,然后进行科学的验证,发现了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你们正在走一条科学的研究之路,希望你们能坚持不懈的走下去。(作者:山东省临清市唐园镇中心小学 张延*)

  篇二: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圆的周长》教案(一)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动手绕一绕、滚一滚,找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知道什么是圆周率。推导出圆的周长公式,并会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初步渗透转化思想,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3.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找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导入

  出示图(投影)

  两名运动员分别沿着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和直径为100米的圆的路线骑车比赛。问:

  1.沿着正方形路线跑实际就是沿着正方形的什么跑?正方形的周长指的是什么?

  2.正方形的周长怎么求?用字母怎样表示?

  板书:C=4a

  3.正方形的周长与谁有关?有什么关系?

  生: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有关。周长是边长的4倍。

  4.沿着圆形的路线跑实际上是沿着圆的什么跑?

  质疑:如果正方形的边长是100米,圆的直径是100米,两名运动员同时、同速从一点出发,谁先回到原出发的一点呢?

  生:同时到。或跑圆形的先回来……

  这只是一种猜测,到底什么是圆的周长,怎样求圆的周长?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一新的知识。上完这节课后,我相信同学们都会解答这个问题了。(板书:圆的周长)

  (二)教学新课

  1.认识圆的周长。

  (1)学生拿出学具中最大的圆用手摸一摸圆的周长。指一名到前面摸一摸。注意起点、终点。

  (2)同桌互相说一说:什么是圆的周长?

  生: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2.化曲为直,创设情景,引发求知欲。

  (1)我们想知道你课桌的周长怎么办?

  生:用直尺量出课桌的长和宽。

  (2)圆的周长用直尺测量方便吗?为什么?

  生:不方便,因为直尺是直的,而圆的周长是曲线围成的。

  (3)用什么办法化曲为直测量出圆的周长呢?学生讨论。谁来说一说?

  ①用围的方法。指名演示。(板书:围)

  问:要注意什么?

  ②用滚的方法。指名演示。(板书:滚)

  问:要注意什么?

  生:在圆上先作了记号,沿直尺滚动一周。

  师:你们棒极了。用围和滚的办法可以把圆的周长转化为直线来测量。是所有圆的周长都可以用这两种方法解决吗?

  (4)谁能用围的方法量一量黑板上圆的周长?

  两名学生量。说一说自己的感觉。

  (5)老师拿一条绳子,在绳的一端拴上一个小球,甩动绳子使小球转动起来。

  问:小球转动时走过的路线成什么图形?这个圆的周长能用围、滚的办法测量吗?这说明围、滚的办法不是什么样的圆都试用。因此我们需要探讨出一种计算圆的周长的方法。

  3.找关系,推导公式,探求新知(重点和难点)。

  (1)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有关。周长是边长的4倍。圆的周长与谁有关呢?

  出示两个大小不同的圆。问:①哪个圆的直径长,哪个圆的直径短?拉开周长,你发现了什么?②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与直径有关。)

  板书:圆的周长 直径

  (2)是不是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也像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之间那样存在着固定不变的倍数关系呢?同学们今天也当一次数学家,看看我们能不能发现规律,能发现什么规律。

  ①拿出你们的学具圆,汇报一下,直径分别是几厘米?(1厘米、3厘米、5厘米、10厘米。)

  ②同学们动手利用手中学具用围或滚的方法量一量圆的周长,并算一算,找出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同桌合作测量,看哪一组量得准,算得快。结果填在表格中。

  生:直径不同,周长也不同,但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

  ③电脑或实物验证。

  问:是所有的圆的周长都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吗?

  电脑出示2个大小不等的圆,让学生边看边数一数。

  师:刚才是老师给你的圆,现在谁愿意自己在电脑上任选一个圆,大小由你决定。

  指名填到黑板上。

  互相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自己选出一个圆,看一看这个圆的周长是否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师:圆不论大小,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是个固定不变的倍数关系。为什么我们算的不一样呢?因为我们的测量有误差。我们把圆的周长和直径这个固定不变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

  补充板书:÷圆周率π固定

  师:很早以前,人们就开始研究圆周率这个问题了。你知道最早发现圆周率的是谁吗?

  放录音:大约20xx年前,我国的古代数学着作《周髀算经》中就有“周三径一”的说法。意思是说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

  大约1500年前,我国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就精确地计算出圆周率应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值的计算精确到6位小数的人。他的这项伟大成果比国外数学家至少要早一千多年。生为*人,应为之自豪。

  板书:3.1415926~3.1415927之间

  后来人们发现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板书:无限不循环

  在计算时,只取它的近似值,一般保留两位小数,即π≈3.14。

  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π倍,已知圆的直径怎样求圆的周长呢?同桌互相说一说。

  用字母怎样表示?

  板书:C=πd

  已知半径怎么求圆的周长呢?

  板书:C=2πr

  问:知道什么条件就可以计算圆的周长?

  4.解决实际问题。

  例1 一张圆桌面的直径是0.95米。这张圆桌面的周长是多少米?(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1)读题。已知什么条件?要求什么问题?

  (2)指名列式。

  3.14×0.95

  板书:=2.983 (先写准确值)

  ≈2.98(米)

  答:这张圆桌面的周长是2.98米。

  练一练 第112页的“做一做”。学生做在本上,投影订正。

  (三)巩固练习

  1.计算复习准备中的骑车比赛一题。回答谁先返回原点。

  C圆 3.14×100=314(米)

  C正 100×4=400(米)

  因此沿圆周骑车的运动员先返回原点。

  不用计算也可知。因为圆的周长是直径(100)的π倍,而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100)的4倍。因此,绕圆周骑车的人先回到原点。

  2.老师用绳甩小球。算一算小球转动的圆的周长。知道什么条件就可以了?(绳长5分米)学生算一算。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还有什么问题。

  (五)布置作业

  课本第113页第 1,2(1),3(1),4,5,6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1.主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始至终让学生动手量、算;动脑发现规律;动口说出自己的发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及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2.精心设计每个环节间的导语,用质疑的方法引入每部分内容,使老师的语言自然,流畅。通过质疑也可抓住学生的心,使学生们一步步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注意电教手段的合理应用,这样既可画龙点睛,又可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案——"圆的周长"教学设计与评析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110一113页"圆的周长"。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圆周率的意义,能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动手操作能力。

  3.初步学会透过现象到看本质的辩证思维方法。

  4.结合圆周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评析:教学目标的拟订,从知识到能力、到思想方法、到爱国教育,立体丰满,折射出设计者教育观念的现代、育人意识的高度自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课件。

  星期天,米老鼠和唐老鸭在草地上跑步,米老鼠沿着正方形路线跑,唐老鸭沿着圆形路线跑。

  2.揭示课题。

  (1)要求米老鼠所跑的路线,实际上就是求这个正方形的什么?

  要知道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只要量出它的什么就可以了?能说出

  你的依据吗?(突出: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

  (2)要求唐老鸭所跑的路程,实际上就是求圆的什么呢?板书课题:圆的周长。

  [评析:学生熟悉的可爱的米老鼠、唐老鸭的课件播放,既创设了融融的教学情境场,演示了周长的概念,较好地激发了认知冲突,又为后继教学埋下了伏笔。一举多得,既有承继,又有创新,难能可贵。]

  3.引出圆周长的概念。

  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二、引导探索,展开新课

  (一)测量圆的周长

  如果我们用直尺直接测量这个圆的周长(教师演示),你觉得怎么样?你能不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来测量它的周长呢?

  1.如果学生说:把圆放在直尺边上滚动一周,用滚动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则师生合作演示量教具圆的周长。

  然后各组分工同桌合作。请第一、二组的同学测量直径为2厘米圆片的周长,第三、四组的同学测量直径3厘米圆片的周长。并把结果记录在110页的表格中。

  追问:如果要知道那个圆形草坪的周长(指唐老鸭跑的路线),也可以让它在直尺上滚着来量吗?

  2.如果学生说:用绳子在圆上绕一周,再测出绳子的长短,得到这个圆的周长。同样,先请学生配合老师演示,然后分工合作,第一、二组的同学测量直径为4厘米圆片的周长,第三、四组的同学测量直径为5厘米圆片的周长,并将结果记录在第110页的表格中。

  3.教师甩动绳系小球,形成一个圆。

  提问:小球的运动形成一个一一圆。你能用刚才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吗?

  4.小结:看来,用滚动、绳绕的方法可以测量出圆的周长,但却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能不能探讨出求圆周长的一般方法呢?

  [评析:用直尺量→滚动法量→绳绕法量→没法量,既留给学生发挥的时空,又不断制造矛盾,"逼"着学生探求新知。]

  (二)探讨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1.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

  (1)启发思考

  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那么,你猜猜看,圆的周长与它的什么有关呢?

  (2)出示三个大小不同的圆:

  组织学生观察比较,得出结论: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有关。

  2.圆的周长与直径有什么关系。

  (1)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的4倍。那么,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是不是也存在着固定的倍数关系呢?猜猜看,圆的周长可能是直径的几倍?

  (2)演示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用一根红线绕圆面一周剪下,拉直和直径比较,发现这段长度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3)学生自己验证:用刚才测得的第110页表中的数据计算它们的比值,依次一组计算一个。

  (4)观察数据。

  第一个圆片: ××算出它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3.15,也有同学算出的是3.14、3.13。在实验操作中允许存在这样的误差。不管是3.14、3.15,都可以说,它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第二个圆片:它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第三、四个圆片:它的周长还是直径的3倍多一此。

  (5)得出结论

  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板书:3倍多一些。

  [评析:这一环节融猜想、讨论、实验、计算、观察、归纳和概括于一体,让学生动脑、动手、动眼、动口,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自主发现圆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体现了设计者较为先进的教学观和师生观,以及较强的选择、组合、优化教法的能力。由"是……"→

  "也是……"→"还是……",最后概括出"总是……",反映出教者较强的数学思想方法渗透能力和较为精湛的语言功底。]

  3.认识圆周率。

  (1)揭示圆周率的概念。

  这个3倍多一些的数,其实是个固定不变的数,我们称它为圆周率。圆周率一般用字母π表示。板书:圆周率

  指导学生读写π,每人在本子上写3个π,同桌比比,看谁写得好。

  现在,谁能说说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有什么关系?谁是固定的倍数?完成板书:圆周长:直径=π

  (2)指导阅读第111页方框中的文字,了解让*人引以为自豪的历史。在学生汇报"看书后知道了些什么"时,相机板书: π=3,1415926……≈3.14

  4.推导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l)提问:已知一个圆的直径,该怎样计算它的周长?板书:c =πd

  建议学生从第110页表格中任意挑一个圆片的直径,计算出它的周长,然后跟测量的结果比比看,是不是差不多?

  [评析:让学生从表格中挑一个直径计算周长,再对照验证,这既是验证刚发现的圆周长计算公式,又是初步运用、巩固刚发现的公式,更是让学生经历科学发现的完整过程。]

  (2)提问:告诉你一个圆的半径,会计算它的周长吗?怎样计算?板书:c=2πr

  提问:甩小球形成的圆的周长你会求吗?

  [评析:此环节与上一环节有异曲同工之妙!既是巩固运用,又是前有设问,后有解答,让学生体验自我成就感。]

  (3)小结:要求圆的周长,一般需要知道它的直径或半径。知道圆的直径,怎样来计算周长?知道圆的半径,怎样来计算周长?

  三、初步运用,巩固新知

  1.完成第113页第1题的(1)(3)两小题。

  2.下面的说法对吗?!

  (1)圆的周长是它直径的π倍。 ( )

  (2)大圆的圆周率小于小圆的圆周率。( )l

  3.出示例1

  (1)在学生读题后,提问:求这张圆桌面的周长是多少米?实际上就是求什么?

  (2)学生尝试练习,反馈评价。

  (3)提问:如果告诉你的不是这张圆桌的直径而是半径,该怎样解答?不计算,谁知道结果是多少吗?

  4.完成第112页中间的练一练。l

  5.看书质疑。l

  [评析:练习设计目的明确,层次清晰,可以有效巩固新知。例1的直径改半径,独具匠心,既练习了求周长的另一种情况,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而费时不多。]

  四、照应启思,总结新课

  1.组织学生说说收获。!

  同学们从四个圆片的周长、直径的变化中(板书:变),看出了圆周率始终不变(板书:不变)。如果我们长期坚持这样从变化中看出不变,你就会变得越来越聪。

  [评析:"变"与"不变"的板书,看似简单明了,其实是设计者苦心经营的。这一环节的组织,使辩证思维方法的培育从高空落到实地,促成了第3条教学目标的落实到位。]

  2.照应开头。

  我们再来看看米老鼠、唐老鸭跑步的路线,如果他的都跑了一圈,你能判断出谁跑的路程多吗?为什么?

  3.课后思考。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110~113页“圆的周长”。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圆周率的意义,能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的计算圆的周长。

  2.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主动研究、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

  3.初步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辨证思想方法。

  4.结合圆周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教学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三套、系绳的小球。

  学具准备:塑料圆片、正方形纸板、圆规、剪子、直尺、细绳。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导入新课

  1.复习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我们学过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回想一下,它们的周长各指的是什么?

  2.揭示圆的周长。

  (1)同学们都有一张正方形纸板,请你们用圆规在这张正方形纸板上画一个最大的圆。然后用钢笔或圆珠笔描出圆的周长,并且沿着圆的周长将圆剪下来。

  (2)谁能指出这个圆的周长?谁能概括一下什么是圆的周长?

  二、动手操作,引导探索

  1.测量圆周长的方法。

  (1)提问:你知道了什么是圆的周长,还想知道什么?

  我们先研究怎样测量圆的周长,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

  把你们讨论的结果向大家汇报一下?学生边回答边演示。

  (2)教师甩动绳子系的小球,形成一个圆。

  提问:小球的运动形成一个圆。你能用刚才的方法测量出这个圆的周长吗?

  2.认识圆周率。

  (1)探讨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①用绳测和滚动的方法测量圆的周长,太麻烦,有时也做不到,这就需要我们找到一种既简便又准确计算圆周长的方法。研究圆的周长计算方法首先考虑圆周长跟什么有关系。

  请同学们看屏幕,认真观察比较一下,想一想圆的周长跟什么有关系?

  课件演示圆的周长跟直径有关系。(出示三个大小不同的圆,向前滚动一周,留下的线段长就是圆的周长。)

  提问: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的圆周长跟直径有关系?

  ②学生测量圆周长,并计算周长和直径的比值。

  圆的周长跟直径有关系,有什么关系呢?圆的周长跟直径是不是存在着固定的倍数关系呢?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实验。用你喜欢的方法测量圆的周长,并计算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得数保留两位小数,将结果记录在表中。

  生测量、计算、填表。在黑板上出示一组结果。

  请同学们看黑板,从这些测量的计算的数据中你发现了什么?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有什么特点?

  ③课件演示,证明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继续演示上面三个圆,直径与周长进行比较,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这些圆的周长都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那么屏幕上这三个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多少倍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仔细观察。(这三个圆的周长也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2)揭示圆周率的概念。

  通过以上的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任何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那也就是任何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我们称他为圆周率。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圆周率?圆周率一般用π表示。(指导读写π。)

  (3)了解让*人引以为自豪的圆周率的历史。

  关于圆周率还有一段历史呢。请同学们打开书看111页方框中的方字,想:通过看书你知道了什么?

  很早以前,人们就开始研究圆周率到底等于多少。后来数学家们逐渐发现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的小数。现在人们已经能用计算机算出它的小数点后面上亿位。π=3.141592653……

  3.推导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根据刚才的探索,你能总结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吗?

  篇三: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圆的周长]教学设想

  教学内容:义教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110-112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圆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理解和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探求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意识和合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3、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难点:圆周率意义的理解和圆周长公式的推导。

  教学设想:新课程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着眼,提出了“参与”、“探究”、“搜集、处理、获取、分析、解决”、“交流与合作”等一系列关键词。这些在本节课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其中,“参与”是一切的前提和基础,而只有当“参与”成了学生主动的行为时,“参与”才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因此要怎样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吸引”他们参与进来就成了基础的基础。这里,老师能善于打破学生思维的*衡状态,使他们产生新的不*衡,从而不断吸引学生参与到新知的探究中来。“圆的周长是一条曲线,该如何测量?”的问题使学生思维产生最初的不*衡,当学生通过化曲为直的两种方法的局限性,从而打破学生刚刚建立的*衡,进一步吸引学生探究更加简便的求圆周长的方法。

  接着,就是要让学生参与什么,怎样参与的问题了。在引导学生探究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时,学生从猜测、分组测量计算到根据新获取的数据寻找共性的东西,体验到知识的形成过程,发现了知识新成的道。在小组活动前,老师鼓励小组成员间分工合作,活动中教师参与其间,关注学生合作的情况。实验后的广泛交流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使接下来得到的结合更具可信度,也使学生感受到合作交流的必要性。这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学生“兴趣点”上激疑、质疑,无疑能鼓舞学生的探知、求知精神,使学生真正理解、消化、吸收本课重点内容,不仅学到知识,而且学会学习。]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1元硬币、直尺、卷尺、系线的小球、计算器、实验报告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创设情境。

  这节课,老师要和同学一起探讨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

  媒体显示:唐老鸭与米老鼠在草地上跑步,唐老鸭沿着正方形路线跑,米老鼠沿着圆形路线跑。

  2、迁移类推。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唐老鸭、米老鼠所跑的跑线,讨论、回答问题。

  (1)要求唐老鸭所跑的路程实际就是求什么?

  (2)什么叫正方形的周长?怎样计算正方形的周长?(突出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系)

  (3)要求米老鼠所跑的路程实际就是求什么?(板书:圆的周长)

  3、提出问题。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提些什么问题。学生纷纷发言提出自己想探究的问题。

  梳理筛选形成学习目标:①什么叫做圆的周长?②怎样测量圆的周长?③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有什么关系?④圆的周长怎样计算?⑤圆的周长计算有什么用处?

  [设想: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参与形成学习目标,既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又为学生创造了自主学习的氛围,指明了探究方向,避免盲目性。]

  二、自主参与,探究新知。

  1、实际感知圆的周长。

  让学生拿出各自圆片学具,边摸边说圆的周长;同桌之间相互边指边说。

  2、明确圆周长的意义。

  引导学生解决第一个问题,概括什么叫做圆的周长。(媒体显示一个圆,并闪动圆的周长)

  (1)圆的周长是一条什么线?

  (2)这条曲线的长就是什么的长?

  (3)什么叫做圆的`周长?

  学生讨论互补,概括出“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显示字幕)

  篇四: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圆的周长”教学设想

  教学内容:义教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110-112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圆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理解和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探求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意识和合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3、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难点:圆周率意义的理解和圆周长公式的推导。

  教学设想:

  新课程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着眼,提出了“参与”、“探究”、“搜集、处理、获取、分析、解决”、“交流与合作”等一系列关键词。这些在本节课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其中,“参与”是一切的前提和基础,而只有当“参与”成了学生主动的行为时,“参与”才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因此要怎样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吸引”他们参与进来就成了基础的基础。这里,老师能善于打破学生思维的*衡状态,使他们产生新的不*衡,从而不断吸引学生参与到新知的探究中来。“圆的周长是一条曲线,该如何测量?”的问题使学生思维产生最初的不*衡,当学生通过化曲为直的两种方法的局限性,从而打破学生刚刚建立的*衡,进一步吸引学生探究更加简便的求圆周长的方法。

  接着,就是要让学生参与什么,怎样参与的问题了。在引导学生探究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时,学生从猜测、分组测量计算到根据新获取的数据寻找共性的东西,体验到知识的形成过程,发现了知识新成的道。在小组活动前,老师鼓励小组成员间分工合作,活动中教师参与其间,关注学生合作的情况。实验后的广泛交流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使接下来得到的结合更具可信度,也使学生感受到合作交流的必要性。这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学生“兴趣点”上激疑、质疑,无疑能鼓舞学生的探知、求知精神,使学生真正理解、消化、吸收本课重点内容,不仅学到知识,而且学会学习。


《圆的周长》数学教案3篇扩展阅读


《圆的周长》数学教案3篇(扩展1)

——六年级数学教案《圆的周长》3篇

六年级数学教案《圆的周长》1

  篇一:六年级圆的周长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圆的周长。

  2、 理解并掌握圆周率的意义和近似值。

  3、 初步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4、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

  5、 通过了解祖冲之在圆周率方面所作的贡献,渗透爱国主义思想。

  6、 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对圆周率的认识。

  【教学准备】

  1、 学生准备直径为5厘米、6厘米、7厘米的圆片各一个,有圆面的物体各一个,线,直尺,每组准备一只计算器。

  2、 教师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 动物王国正在举行动物运动会可热闹了,想不想去看一看?

  2、 一只小山羊和一只梅花鹿分别在圆形和正方形跑道上赛跑,大家猜一猜最后谁跑的路程远?

  二、探究新知

  (一) 复习正方形的周长,猜想圆的周长可能和什么有关系。

  1、 由比较两种跑道的长短,引出它们的周长你会算吗?(如果学生谈到角或线的形状,就顺势导:正方形是由4条这样的线段围成的,圆是由一条圆滑的曲线围成的。)

  2、 (生答正方形的周长)追问:你是怎么算的?(生答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师板书c=4a)那你们说说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边长有什么关系?(4倍,1/4)(师,正方形的周长总是它边长的4倍,这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

  3、 圆的周长能算吗?如果知道了计算的公式能不能算?看来很有必要研究研究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下面我们就一起研究圆的周长。(板书课题:圆的周长)

  4、 猜想:你觉得圆的周长可能和什么有关系?

  (二) 测量验证

  1、 教师提问:你能不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来测量它的周长呢?

  ① 生1:把圆放在直尺边上滚动一周,用滚动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师生合作演示量教具的周长。

  ② 用绳子在圆上绕一周,再测量出绳子的长短,得到这个圆的周长。

  2、①学生动手测量,验证猜想。 学生分组实验,并记下它们的周长、直径,填入书中的表格里。

  ②观察数据,对比发现。

  提问: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呢?(圆的直径变,周长也变,而且直径越短,周长越短;直径越长,周长越长。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有关系。)

  3、 比较数据,揭示关系

  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的4倍,那么,圆的周长秘直径之间是不是也存在着固定的倍数关系呢?猜猜看,圆的周长可能是直径的几倍?

  学生动手计算:把每个圆的周长除以它的直径的商填入书中表格的第三列。

  提问:这些周长与直径存在几倍的关系,(3倍多一些),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概括出,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板书:3倍多一些。到底是三倍多多少呢?引导学生看书。

  (三) 介绍圆周率

  1、 师:任意一个圆的周长都是它直径的三倍多一些,这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来表示,用手指写一写。

  2、 圆周率是怎样发现的,请同学们看课本小资料,讲述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3、 小结:早在1500年前,祖冲之把圆周率算到了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比外国人早了整整一千年,这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数学史的巨大贡献,今天,同学们自己动手也发现了这一规律,老师相信同学们当中将来也会有成为像祖冲之一样伟大的科学家,根据需要,我们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点。刚才我们是怎样计算的?两个数相除又可说成是两数的比,所以这个结果就是圆周长与它直径的比值。我们把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 “∏”表示。这个比值是固定的,而我们现在得到的结果有差异主要是测量工具及测量方法有误差造成的。那圆周率的数值到底是多少呢?说说你知道了什么?(强调∏≈3.14,在说的时候要注意是近似值,写和算的时候要按准确值计算,用等号。)

  (四) 推导公式

  1、 到现在,你会计算圆的周长吗?怎样算?

  2、 如果用c表示圆的周长,表示d直径,字母公式怎样写?(板书:c=∏d)就告诉你直径,你能求圆的周长吗?圆的周长是它直径的∏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

  3、 知道半径,能求圆的周长吗?周长是它半径的多少倍?

  三、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1、 一张圆桌面的直径是0.95米,求它的周长是多少米?(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2、 花瓶最大处的半径是15厘米,求这一周的长度是多少厘米?花瓶瓶口的直径是16厘米,求花瓶瓶口的周长是多少厘米?花瓶瓶底的直径是20厘米,求花瓶瓶底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3、 钟面直径40厘米,钟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4、 钟面分针长10厘米,它旋转一周针尖走过多少厘米?

  5、 喷水池的直径是10米,要在喷水池周围围上不锈钢栏杆2圈,求两圈不锈钢总长多少米?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想和大家说点什么?

  这节课,同学们大胆猜想圆的周长可能和什么关系、有怎样的关系,然后进行科学的验证,发现了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你们正在走一条科学的研究之路,希望你们能坚持不懈的走下去。(作者:山东省临清市唐园镇中心小学 张延*)

  篇二: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圆的周长》教案(一)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动手绕一绕、滚一滚,找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知道什么是圆周率。推导出圆的周长公式,并会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初步渗透转化思想,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3.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找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导入

  出示图(投影)

  两名运动员分别沿着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和直径为100米的圆的路线骑车比赛。问:

  1.沿着正方形路线跑实际就是沿着正方形的什么跑?正方形的周长指的是什么?

  2.正方形的周长怎么求?用字母怎样表示?

  板书:C=4a

  3.正方形的周长与谁有关?有什么关系?

  生: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有关。周长是边长的4倍。

  4.沿着圆形的路线跑实际上是沿着圆的什么跑?

  质疑:如果正方形的边长是100米,圆的直径是100米,两名运动员同时、同速从一点出发,谁先回到原出发的一点呢?

  生:同时到。或跑圆形的先回来……

  这只是一种猜测,到底什么是圆的周长,怎样求圆的周长?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一新的知识。上完这节课后,我相信同学们都会解答这个问题了。(板书:圆的周长)

  (二)教学新课

  1.认识圆的周长。

  (1)学生拿出学具中最大的圆用手摸一摸圆的周长。指一名到前面摸一摸。注意起点、终点。

  (2)同桌互相说一说:什么是圆的周长?

  生: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2.化曲为直,创设情景,引发求知欲。

  (1)我们想知道你课桌的周长怎么办?

  生:用直尺量出课桌的长和宽。

  (2)圆的周长用直尺测量方便吗?为什么?

  生:不方便,因为直尺是直的,而圆的周长是曲线围成的。

  (3)用什么办法化曲为直测量出圆的周长呢?学生讨论。谁来说一说?

  ①用围的方法。指名演示。(板书:围)

  问:要注意什么?

  ②用滚的方法。指名演示。(板书:滚)

  问:要注意什么?

  生:在圆上先作了记号,沿直尺滚动一周。

  师:你们棒极了。用围和滚的办法可以把圆的周长转化为直线来测量。是所有圆的周长都可以用这两种方法解决吗?

  (4)谁能用围的方法量一量黑板上圆的周长?

  两名学生量。说一说自己的感觉。

  (5)老师拿一条绳子,在绳的一端拴上一个小球,甩动绳子使小球转动起来。

  问:小球转动时走过的路线成什么图形?这个圆的周长能用围、滚的办法测量吗?这说明围、滚的办法不是什么样的圆都试用。因此我们需要探讨出一种计算圆的周长的方法。

  3.找关系,推导公式,探求新知(重点和难点)。

  (1)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有关。周长是边长的4倍。圆的周长与谁有关呢?

  出示两个大小不同的圆。问:①哪个圆的直径长,哪个圆的直径短?拉开周长,你发现了什么?②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与直径有关。)

  板书:圆的周长 直径

  (2)是不是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也像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之间那样存在着固定不变的倍数关系呢?同学们今天也当一次数学家,看看我们能不能发现规律,能发现什么规律。

  ①拿出你们的学具圆,汇报一下,直径分别是几厘米?(1厘米、3厘米、5厘米、10厘米。)

  ②同学们动手利用手中学具用围或滚的方法量一量圆的周长,并算一算,找出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同桌合作测量,看哪一组量得准,算得快。结果填在表格中。

  生:直径不同,周长也不同,但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

  ③电脑或实物验证。

  问:是所有的圆的周长都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吗?

  电脑出示2个大小不等的圆,让学生边看边数一数。

  师:刚才是老师给你的圆,现在谁愿意自己在电脑上任选一个圆,大小由你决定。

  指名填到黑板上。

  互相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自己选出一个圆,看一看这个圆的周长是否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师:圆不论大小,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是个固定不变的倍数关系。为什么我们算的不一样呢?因为我们的测量有误差。我们把圆的周长和直径这个固定不变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

  补充板书:÷圆周率π固定

  师:很早以前,人们就开始研究圆周率这个问题了。你知道最早发现圆周率的是谁吗?

  放录音:大约20xx年前,我国的古代数学着作《周髀算经》中就有“周三径一”的说法。意思是说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

  大约1500年前,我国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就精确地计算出圆周率应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值的计算精确到6位小数的人。他的这项伟大成果比国外数学家至少要早一千多年。生为*人,应为之自豪。

  板书:3.1415926~3.1415927之间

  后来人们发现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板书:无限不循环

  在计算时,只取它的近似值,一般保留两位小数,即π≈3.14。

  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π倍,已知圆的直径怎样求圆的周长呢?同桌互相说一说。

  用字母怎样表示?

  板书:C=πd

  已知半径怎么求圆的周长呢?

  板书:C=2πr

  问:知道什么条件就可以计算圆的周长?

  4.解决实际问题。

  例1 一张圆桌面的直径是0.95米。这张圆桌面的周长是多少米?(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1)读题。已知什么条件?要求什么问题?

  (2)指名列式。

  3.14×0.95

  板书:=2.983 (先写准确值)

  ≈2.98(米)

  答:这张圆桌面的周长是2.98米。

  练一练 第112页的“做一做”。学生做在本上,投影订正。

  (三)巩固练习

  1.计算复习准备中的骑车比赛一题。回答谁先返回原点。

  C圆 3.14×100=314(米)

  C正 100×4=400(米)

  因此沿圆周骑车的运动员先返回原点。

  不用计算也可知。因为圆的周长是直径(100)的π倍,而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100)的4倍。因此,绕圆周骑车的人先回到原点。

  2.老师用绳甩小球。算一算小球转动的圆的周长。知道什么条件就可以了?(绳长5分米)学生算一算。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还有什么问题。

  (五)布置作业

  课本第113页第 1,2(1),3(1),4,5,6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1.主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始至终让学生动手量、算;动脑发现规律;动口说出自己的发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及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2.精心设计每个环节间的导语,用质疑的方法引入每部分内容,使老师的语言自然,流畅。通过质疑也可抓住学生的心,使学生们一步步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注意电教手段的合理应用,这样既可画龙点睛,又可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案——"圆的周长"教学设计与评析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110一113页"圆的周长"。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圆周率的意义,能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动手操作能力。

  3.初步学会透过现象到看本质的辩证思维方法。

  4.结合圆周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评析:教学目标的拟订,从知识到能力、到思想方法、到爱国教育,立体丰满,折射出设计者教育观念的现代、育人意识的高度自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课件。

  星期天,米老鼠和唐老鸭在草地上跑步,米老鼠沿着正方形路线跑,唐老鸭沿着圆形路线跑。

  2.揭示课题。

  (1)要求米老鼠所跑的路线,实际上就是求这个正方形的什么?

  要知道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只要量出它的什么就可以了?能说出

  你的依据吗?(突出: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

  (2)要求唐老鸭所跑的路程,实际上就是求圆的什么呢?板书课题:圆的周长。

  [评析:学生熟悉的可爱的米老鼠、唐老鸭的课件播放,既创设了融融的教学情境场,演示了周长的概念,较好地激发了认知冲突,又为后继教学埋下了伏笔。一举多得,既有承继,又有创新,难能可贵。]

  3.引出圆周长的概念。

  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二、引导探索,展开新课

  (一)测量圆的周长

  如果我们用直尺直接测量这个圆的周长(教师演示),你觉得怎么样?你能不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来测量它的周长呢?

  1.如果学生说:把圆放在直尺边上滚动一周,用滚动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则师生合作演示量教具圆的周长。

  然后各组分工同桌合作。请第一、二组的同学测量直径为2厘米圆片的周长,第三、四组的同学测量直径3厘米圆片的周长。并把结果记录在110页的表格中。

  追问:如果要知道那个圆形草坪的周长(指唐老鸭跑的路线),也可以让它在直尺上滚着来量吗?

  2.如果学生说:用绳子在圆上绕一周,再测出绳子的长短,得到这个圆的周长。同样,先请学生配合老师演示,然后分工合作,第一、二组的同学测量直径为4厘米圆片的周长,第三、四组的同学测量直径为5厘米圆片的周长,并将结果记录在第110页的表格中。

  3.教师甩动绳系小球,形成一个圆。

  提问:小球的运动形成一个一一圆。你能用刚才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吗?

  4.小结:看来,用滚动、绳绕的方法可以测量出圆的周长,但却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能不能探讨出求圆周长的一般方法呢?

  [评析:用直尺量→滚动法量→绳绕法量→没法量,既留给学生发挥的时空,又不断制造矛盾,"逼"着学生探求新知。]

  (二)探讨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1.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

  (1)启发思考

  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那么,你猜猜看,圆的周长与它的什么有关呢?

  (2)出示三个大小不同的圆:

  组织学生观察比较,得出结论: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有关。

  2.圆的周长与直径有什么关系。

  (1)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的4倍。那么,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是不是也存在着固定的倍数关系呢?猜猜看,圆的周长可能是直径的几倍?

  (2)演示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用一根红线绕圆面一周剪下,拉直和直径比较,发现这段长度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3)学生自己验证:用刚才测得的第110页表中的数据计算它们的比值,依次一组计算一个。

  (4)观察数据。

  第一个圆片: ××算出它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3.15,也有同学算出的是3.14、3.13。在实验操作中允许存在这样的误差。不管是3.14、3.15,都可以说,它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第二个圆片:它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第三、四个圆片:它的周长还是直径的3倍多一此。

  (5)得出结论

  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板书:3倍多一些。

  [评析:这一环节融猜想、讨论、实验、计算、观察、归纳和概括于一体,让学生动脑、动手、动眼、动口,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自主发现圆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体现了设计者较为先进的教学观和师生观,以及较强的选择、组合、优化教法的能力。由"是……"→

  "也是……"→"还是……",最后概括出"总是……",反映出教者较强的数学思想方法渗透能力和较为精湛的语言功底。]

  3.认识圆周率。

  (1)揭示圆周率的概念。

  这个3倍多一些的数,其实是个固定不变的数,我们称它为圆周率。圆周率一般用字母π表示。板书:圆周率

  指导学生读写π,每人在本子上写3个π,同桌比比,看谁写得好。

  现在,谁能说说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有什么关系?谁是固定的倍数?完成板书:圆周长:直径=π

  (2)指导阅读第111页方框中的文字,了解让*人引以为自豪的历史。在学生汇报"看书后知道了些什么"时,相机板书: π=3,1415926……≈3.14

  4.推导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l)提问:已知一个圆的直径,该怎样计算它的周长?板书:c =πd

  建议学生从第110页表格中任意挑一个圆片的直径,计算出它的周长,然后跟测量的结果比比看,是不是差不多?

  [评析:让学生从表格中挑一个直径计算周长,再对照验证,这既是验证刚发现的圆周长计算公式,又是初步运用、巩固刚发现的公式,更是让学生经历科学发现的完整过程。]

  (2)提问:告诉你一个圆的半径,会计算它的周长吗?怎样计算?板书:c=2πr

  提问:甩小球形成的圆的周长你会求吗?

  [评析:此环节与上一环节有异曲同工之妙!既是巩固运用,又是前有设问,后有解答,让学生体验自我成就感。]

  (3)小结:要求圆的周长,一般需要知道它的直径或半径。知道圆的直径,怎样来计算周长?知道圆的半径,怎样来计算周长?

  三、初步运用,巩固新知

  1.完成第113页第1题的(1)(3)两小题。

  2.下面的说法对吗?!

  (1)圆的周长是它直径的π倍。 ( )

  (2)大圆的圆周率小于小圆的圆周率。( )l

  3.出示例1

  (1)在学生读题后,提问:求这张圆桌面的周长是多少米?实际上就是求什么?

  (2)学生尝试练习,反馈评价。

  (3)提问:如果告诉你的不是这张圆桌的直径而是半径,该怎样解答?不计算,谁知道结果是多少吗?

  4.完成第112页中间的练一练。l

  5.看书质疑。l

  [评析:练习设计目的明确,层次清晰,可以有效巩固新知。例1的直径改半径,独具匠心,既练习了求周长的另一种情况,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而费时不多。]

  四、照应启思,总结新课

  1.组织学生说说收获。!

  同学们从四个圆片的周长、直径的变化中(板书:变),看出了圆周率始终不变(板书:不变)。如果我们长期坚持这样从变化中看出不变,你就会变得越来越聪。

  [评析:"变"与"不变"的板书,看似简单明了,其实是设计者苦心经营的。这一环节的组织,使辩证思维方法的培育从高空落到实地,促成了第3条教学目标的落实到位。]

  2.照应开头。

  我们再来看看米老鼠、唐老鸭跑步的路线,如果他的都跑了一圈,你能判断出谁跑的路程多吗?为什么?

  3.课后思考。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110~113页“圆的周长”。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圆周率的意义,能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的计算圆的周长。

  2.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主动研究、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

  3.初步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辨证思想方法。

  4.结合圆周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教学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三套、系绳的小球。

  学具准备:塑料圆片、正方形纸板、圆规、剪子、直尺、细绳。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导入新课

  1.复习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我们学过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回想一下,它们的周长各指的是什么?

  2.揭示圆的周长。

  (1)同学们都有一张正方形纸板,请你们用圆规在这张正方形纸板上画一个最大的圆。然后用钢笔或圆珠笔描出圆的周长,并且沿着圆的周长将圆剪下来。

  (2)谁能指出这个圆的周长?谁能概括一下什么是圆的周长?

  二、动手操作,引导探索

  1.测量圆周长的方法。

  (1)提问:你知道了什么是圆的周长,还想知道什么?

  我们先研究怎样测量圆的周长,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

  把你们讨论的结果向大家汇报一下?学生边回答边演示。

  (2)教师甩动绳子系的小球,形成一个圆。

  提问:小球的运动形成一个圆。你能用刚才的方法测量出这个圆的周长吗?

  2.认识圆周率。

  (1)探讨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①用绳测和滚动的方法测量圆的周长,太麻烦,有时也做不到,这就需要我们找到一种既简便又准确计算圆周长的方法。研究圆的周长计算方法首先考虑圆周长跟什么有关系。

  请同学们看屏幕,认真观察比较一下,想一想圆的周长跟什么有关系?

  课件演示圆的周长跟直径有关系。(出示三个大小不同的圆,向前滚动一周,留下的线段长就是圆的周长。)

  提问: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的圆周长跟直径有关系?

  ②学生测量圆周长,并计算周长和直径的比值。

  圆的周长跟直径有关系,有什么关系呢?圆的周长跟直径是不是存在着固定的倍数关系呢?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实验。用你喜欢的方法测量圆的周长,并计算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得数保留两位小数,将结果记录在表中。

  生测量、计算、填表。在黑板上出示一组结果。

  请同学们看黑板,从这些测量的计算的数据中你发现了什么?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有什么特点?

  ③课件演示,证明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继续演示上面三个圆,直径与周长进行比较,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这些圆的周长都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那么屏幕上这三个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多少倍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仔细观察。(这三个圆的周长也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2)揭示圆周率的概念。

  通过以上的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任何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那也就是任何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我们称他为圆周率。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圆周率?圆周率一般用π表示。(指导读写π。)

  (3)了解让*人引以为自豪的圆周率的历史。

  关于圆周率还有一段历史呢。请同学们打开书看111页方框中的方字,想:通过看书你知道了什么?

  很早以前,人们就开始研究圆周率到底等于多少。后来数学家们逐渐发现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的小数。现在人们已经能用计算机算出它的小数点后面上亿位。π=3.141592653……

  3.推导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根据刚才的探索,你能总结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吗?

  篇三: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圆的周长]教学设想

  教学内容:义教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110-112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圆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理解和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探求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意识和合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3、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难点:圆周率意义的理解和圆周长公式的推导。

  教学设想:新课程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着眼,提出了“参与”、“探究”、“搜集、处理、获取、分析、解决”、“交流与合作”等一系列关键词。这些在本节课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其中,“参与”是一切的前提和基础,而只有当“参与”成了学生主动的行为时,“参与”才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因此要怎样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吸引”他们参与进来就成了基础的基础。这里,老师能善于打破学生思维的*衡状态,使他们产生新的不*衡,从而不断吸引学生参与到新知的探究中来。“圆的周长是一条曲线,该如何测量?”的问题使学生思维产生最初的不*衡,当学生通过化曲为直的两种方法的局限性,从而打破学生刚刚建立的*衡,进一步吸引学生探究更加简便的求圆周长的方法。

  接着,就是要让学生参与什么,怎样参与的问题了。在引导学生探究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时,学生从猜测、分组测量计算到根据新获取的数据寻找共性的东西,体验到知识的形成过程,发现了知识新成的道。在小组活动前,老师鼓励小组成员间分工合作,活动中教师参与其间,关注学生合作的情况。实验后的广泛交流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使接下来得到的结合更具可信度,也使学生感受到合作交流的必要性。这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学生“兴趣点”上激疑、质疑,无疑能鼓舞学生的探知、求知精神,使学生真正理解、消化、吸收本课重点内容,不仅学到知识,而且学会学习。]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1元硬币、直尺、卷尺、系线的小球、计算器、实验报告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创设情境。

  这节课,老师要和同学一起探讨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

  媒体显示:唐老鸭与米老鼠在草地上跑步,唐老鸭沿着正方形路线跑,米老鼠沿着圆形路线跑。

  2、迁移类推。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唐老鸭、米老鼠所跑的跑线,讨论、回答问题。

  (1)要求唐老鸭所跑的路程实际就是求什么?

  (2)什么叫正方形的周长?怎样计算正方形的周长?(突出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系)

  (3)要求米老鼠所跑的路程实际就是求什么?(板书:圆的周长)

  3、提出问题。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提些什么问题。学生纷纷发言提出自己想探究的问题。

  梳理筛选形成学习目标:①什么叫做圆的周长?②怎样测量圆的周长?③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有什么关系?④圆的周长怎样计算?⑤圆的周长计算有什么用处?

  [设想: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参与形成学习目标,既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又为学生创造了自主学习的氛围,指明了探究方向,避免盲目性。]

  二、自主参与,探究新知。

  1、实际感知圆的周长。

  让学生拿出各自圆片学具,边摸边说圆的周长;同桌之间相互边指边说。

  2、明确圆周长的意义。

  引导学生解决第一个问题,概括什么叫做圆的周长。(媒体显示一个圆,并闪动圆的周长)

  (1)圆的周长是一条什么线?

  (2)这条曲线的长就是什么的长?

  (3)什么叫做圆的周长?

  学生讨论互补,概括出“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显示字幕)

  篇四: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圆的周长”教学设想

  教学内容:义教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110-112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圆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理解和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探求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意识和合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3、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难点:圆周率意义的理解和圆周长公式的推导。

  教学设想:

  新课程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着眼,提出了“参与”、“探究”、“搜集、处理、获取、分析、解决”、“交流与合作”等一系列关键词。这些在本节课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其中,“参与”是一切的前提和基础,而只有当“参与”成了学生主动的行为时,“参与”才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因此要怎样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吸引”他们参与进来就成了基础的基础。这里,老师能善于打破学生思维的*衡状态,使他们产生新的不*衡,从而不断吸引学生参与到新知的探究中来。“圆的周长是一条曲线,该如何测量?”的问题使学生思维产生最初的不*衡,当学生通过化曲为直的两种方法的局限性,从而打破学生刚刚建立的*衡,进一步吸引学生探究更加简便的求圆周长的方法。

  接着,就是要让学生参与什么,怎样参与的问题了。在引导学生探究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时,学生从猜测、分组测量计算到根据新获取的数据寻找共性的东西,体验到知识的形成过程,发现了知识新成的道。在小组活动前,老师鼓励小组成员间分工合作,活动中教师参与其间,关注学生合作的情况。实验后的广泛交流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使接下来得到的结合更具可信度,也使学生感受到合作交流的必要性。这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学生“兴趣点”上激疑、质疑,无疑能鼓舞学生的探知、求知精神,使学生真正理解、消化、吸收本课重点内容,不仅学到知识,而且学会学习。

六年级数学教案《圆的周长》2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商为定值的过程,理解圆周率。体会化曲为直的转化思想,增强合作意识,体验成就感。

  2、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3、感受圆周率的探索历史,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探究数学的欲望。

  教学重点:理解圆周率,能计算圆的周长。

  教学难点:探索并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商为定值。

  教学准备:大小不同的圆形纸板、计算器、多媒体课件、20厘米长的绳子、直尺、硬币、画有圆而且标出直径的正方形。

  教学策略:自主探索、讨论交流、点拨与练习

  教学程序:

  一、激活目标

  出示主题图花坛,花坛的周长指什么?出示自行车,车轮的周长指什么?出示画有圆而且标出直径的正方形,这个圆的周长指什么?你能想出几种办法测量圆的周长?

  二、活动建构

  1、测量大小不同的四个圆的周长与直径,填表并计算。探究与发现: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借助计算器)

  2、介绍圆周率的由来。

  任意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商都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来表示。圆周率=周长÷直径,即π=c÷d。“π”的由来:π是第十六个希腊字母,是希腊文圆周率的第一个字母,大数学家欧拉在一*六年开始,在书信和论文中都用π来代表圆周率。

  组织学生阅读资料,谈感受。

  3、推导出:c=πd或c=2πr

  4、计算花坛的周长,解决相关问题。

  圆形花坛的直径是20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自行车车轮的直径是50厘米,绕花坛一周车轮大约转动多少周?

  三、解释应用

  一种铲车的前轮半径0.4米,后轮直径1.6米。行驶时,后轮转一周,前轮转几周?

  四、反馈测评

  1、一个圆形喷水池的半径是5米,绕着它走一周,要走多少米?

  15厘米

  2、小蚂蚁从A点沿着这条曲线爬到B点,大约要爬多远的距离?

  3、公园内有一个圆形人工湖,绕湖一周要走1570米,湖中心有一个小岛,从湖边到小岛架一座桥,桥长大约多少米?

  五、课堂小结

  我的最大收获是什么?我有什么遗憾?我有什么疑问?

  希望同学们在探索数学奥秘的过程中体验快乐,经历成长,创造成功!同学们,再见。

六年级数学教案《圆的周长》3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灵活解答几何图形问题。

  教学重点:认真审题,分辨求周长或求面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求出下面圆的周长和面积并用彩笔描出周长,用阴影表示出面积。

  C=r2

  3.1473.1432

  =21.98(厘米)=3.149

  =28.26(*方厘米)

  2、分辨面积与周长有什么不同?

  (1)概念

  圆的周长是指圆一周的长度

  圆的面积是指圆所围成的*面部分的大小。

  (2)计算公式

  求圆的周长公式:C=d或C=2r

  求圆的面积公式:S=r2

  (3)使用单位

  计算圆的周长用长度单位

  计算圆的面积用面积单位

  二、练习。

  1、判断下面各题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3。

  (1)计算直径为10毫米的圆的面积的列式是3.14(102)()

  (2)半径为2厘米的圆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3)把一头牛栓在木桩上,木桩到牛之间的绳长3米,牛能吃到地上草的最大面积是28.26*方米。(栓绳处不计算在内)()

  (4)面积:3.1462=3.1412=37.68()

  2、量出求半圆面积所需的数据,测量时保留整厘米数。再计算出它的周长和面积。

  (1)半圆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2)半圆的面积:

  3.14223.142+22

  r=2cm=3.144=6.28+4

  =12.56(*方厘米)=10.28(cm)

  3、一个圆的周长是25.12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已知:C=25.12米求:S=?

  r=25.12(23.14)S=r2

  =4(米)=3.1442

  =50.24(*方米)

  4、一个环形的铁片,外圆半径是7厘米,内圆半径是0.5分米,这个环形的面积是多少*方分米?

  已知:R=7厘米=0.7分米r=0.5分米求:S=?

  S环=(R2-r2)

  3.14(0.72-0.52)

  =3.140.24

  =0.7536(*方分米)

  三、巩固发展.

  1、思考题p71(8)

  一条绳子长31.4米,用它围成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面积大,还是围成圆的面积大?(分组讨论,探讨面积的大小)

  (1)围成长方形:31.42=15.7(m)(长和宽的和)

  长宽=面积

  当长和宽越接近面积也就越大,长和宽相等时,此时正方形面积最大.

  (2)围成圆形

  直径:31.43.14=10(m)

  半径:102=5(m)

  面积:3.1452=78.5(m2)

  (3)比较:长方形面积:61.6m2正方形面积:61.6225m2圆面积:78.5m2

  围成圆的面积最大。

  2、思考题p71(9)、(10)

  四、作业。

  课本P71第6、7题。

  教学追记:

  学生在学完圆的面积后,往往容易把圆的面积与周长混淆。因此我特意设计了本堂对比课。对比我,我引导学生分清以下几点:

  (1)圆的面积是指圆所围*面部分的大小,而圆的周长是指圆一周的长度。

  (2)求圆面积公式是S=r2,求圆周长的公式是C=d或C=2r。

  (3)计算圆的面积用面积单位,计算圆的周长用长度单位。根据以上三方面,帮助学生理清了圆的面积和周长的不同之处,练习中反映出来的情况也较好。


《圆的周长》数学教案3篇(扩展2)

——数学圆的周长教案 (菁选2篇)

数学圆的周长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圆的周长。通过绕一绕、滚一滚等活动找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合作推导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2、能运用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3、初步体会转换思想,学到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自己动手找出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的关系;探究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准确计算圆的周长。

  【教学难点】:

  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教学过程】:

  (1)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U盘)、表格、卷尺。

  学生:线或卷尺、计算器。

  1、根据“8里面有几个28就是2的几倍。8里面有4个2,

  8就是2的4倍,要求8是2的几倍,用8÷2。”填空。

  6是3的( )倍。 20是5的( )倍。

  22是7的( )倍。

  2、把倍数关系句改写成等式。

  ①6是3的2倍 ( )

  ②20是5的4倍。 ( )

  ③22是7的22/7 倍。( )

  ④C是d的a倍。( )

  3、 数学是一门关系学

  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的关系

  C=4a

  正方形的周长 是 边长的4倍

  (2)新授过程:

  自学课本第62页,思考

  1、什么是圆的周长?

  答:围成圆的曲线的长是圆的周长。

  2、直观认识圆的周长。演示动画。

  3、你认为 圆的周长与正方形的周长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4、课本里介绍了几种度量圆的周长的方法?

  围绳法 滚动法

  5、动画演示滚动法

  6、哪个圆大?哪个圆的周长大?圆的大小由什么决定圆周长

  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7、猜想、判断。周长与直径比哪个长?周长是直径几倍?

  8、动手操作验证猜想

  其实,很早就有人研究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发现任意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 表示。

  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π=3.141592653……

  在实际应用中常常只取它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值,π≈3.14。

  9、投影展示π的前900位,体会π的小数数位的庞大。

  10、圆周率前6位谐音记忆

  π=3.14159…… 山 巅一寺一壶酒 巅 diān

  11、得出结论:圆的周长是它的直径的π倍。写成等式是:c=πd

  c=2πr。

  12、对比 : c=4 a c=πd

  (三)知识应用。求下面圆的周长

  (四)课堂作业。《课本》P65 练习十四 1题、2题

数学圆的周长教案2

  【本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生以前已经学过直线图形,上节课又学习了“圆的认识”,这些知识为本课教学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教材通过一系列问题情境、实践操作,让学生在观察、分析、归纳中理解圆的周长的含义以及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通过圆周率的形成过程,圆周长公式的推导、应用,让学生掌握圆周长的计算。从而为下节课学习利用圆的周长公式,反求圆的直径或半径,作好了理论上的准备。应该说,这堂课起承前启后作用。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动手绕一绕、滚一滚,找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知道什么是圆的周长、什么是圆周率。掌握圆的周长公式,并会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 通过对圆周率π值的探求,培养学生科学的和实事求是的探索精神及数学的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对圆周率研究的贡献,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对圆周率的认识。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直径为5厘米、10厘米、15厘米的圆片各一个,有圆面的物体各一个,线,直尺,每组准备一只计算器。

  2、教师准备课件、带绳小球,圆规,尺子,保温杯。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1、复习:圆心、半径、直径、直径与半径的关系(略去)

  2、课件出示问题情境:龟兔赛跑

  师评价:你们对圆的认识很到位,下面我要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你听说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哪个同学愿意说说故事的大概意思?(学生说)

  师:兔子因骄傲自大输了比赛,过后很不服气,于是想出一个办法,进行第二次比赛(课件出示),你们猜,这次谁会输?

  提问引导:

  (1).沿着正方形路线跑实际就是求正方形的什么?(正方形的周长)

  (2).正方形的周长怎么求?用字母怎样表示?

  (3).正方形的周长与谁有关?有什么关系?

  生: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有关。周长是边长的4倍。

  (4).兔子沿着圆形的路线跑实际上就是求圆的什么?(圆的周长)

  3引出课题:

  那到底什么是圆的周长,怎样求圆的周长?圆的周长和正方形的周长到底哪个长?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圆的周长。上完这节课后,我相信同学们都会解答这个问题了。(板书:圆的周长)

  [设计意图:设置问题情景,引发求知欲望,引出新课,同时为后面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教学做好铺垫。]

  (二)教学新课

  1.认识圆的周长。

  (1)请同学们拿出学具中最大的圆用手摸一摸哪个是圆的周长?指一名到前面摸一摸。注意起点、终点。

  (2)同桌互相说一说:什么是圆的周长?

  生: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3)电脑出示圆的周长概念 ,读一遍。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手摸,动画看,动嘴说,引出圆周长概念。]

  2.化曲为直,引发求知欲。

  (1)我们想知道你课桌的周长怎么办?

  生:用直尺量出课桌的长和宽。

  (2) 实物演示:老师这有一个杯子,用它喝水有时烫手,我想编一个隔热套, 用直尺测量它的周长方便吗?

  生:不方便,因为直尺是直的,而圆的周长是曲线围成的。

  (3)用什么办法化曲为直测量出圆的周长呢?(学生讨论)。谁来说一说?

  ①用围的方法。指名演示。(板书:围)

  问:要注意什么?

  生:先拉直后,只能量围的一周的`长度。

  ②用滚的方法。指名演示。(板书:滚)

  问:要注意什么?

  生:在圆上先作了记号,沿直尺滚动一周。

  师:你们棒极了。用围和滚的办法可以把圆的周长转化为直线来测量。是不是所有圆的周长都可以用这两种方法测量呢?

  (4)谁能用围的方法量一量黑板上圆的周长?

  两名学生量。说一说自己的感觉。

  (5)老师拿一条绳子,在绳的一端拴上一个小球,甩动绳子使小球转动起来。

  问:小球转动时走过的路线成什么图形?这个圆的周长能用围、滚的办法测量吗?这说明不是什么样的圆都可以用围、滚的办法测量。因此我们需要探讨出一种计算圆的周长的方法。(比如像正方形)

  [设计意图:通过一系列操作,如:量桌面周长,测量保温杯隔热带,如何测量黑板圆的周长,如何测量带绳小球绕成的圆等,将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在教给学生围、滚的方法同时,引起学生思维冲突吗,激发求知欲。]

  3寻找关系,创设情景,测量圆的周长

  (1)出示探究:a:正方形的周长和谁有关?有什么关系?

  (板书:c=4a)

  b、那圆的周长与谁有关呢?有怎样的关系?(课件出示验证)

  c、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圆的周长 直径

  (2) 问题情景:是不是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也像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之间那样存在着固定不变的倍数关系呢?同学们今天也当一次数学家,看看我们能不能发现什么规律,下面我们进行一组实验,看看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到底又怎样的关系。

  (3)小组合作,测量数据。

  ①拿出你们的学具圆,汇报一下,直径分别是几厘米?(5cm、10cm、15cm)

  ②下面以小组为单位用围或滚的方法量一量圆的周长,并算一算,周长与直径有怎样的关系?请小组长负责分工,看哪一组量得准,算得快。结果填在表格中。

  (4)比较验证,揭示规律:

  ①汇报交流:通过测量和计算,你发现什么规律?

  生:直径不同,周长也不同,但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

  ②问:是不是所有圆的周长都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呢?

  电脑演示围、滚的过程和结果,让学生看看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几倍。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小组实验操作与计算、电脑演示验证等,让学生发现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4.介绍圆周率,推导公式,探求新知(重点和难点)。

  (1)引导得出圆周率概念:

  师:看来圆不论大小,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是个固定不变的倍数关系。(师质疑:为什么我们测量和计算的结果会不一样?解释:测量误差)。数学上我们把圆的周长和直径这个固定不变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用式子表示是:

  补充板书: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π(固定)

  教师讲解:π=3.141592653 ‥‥(无限不循环小数)

  π≈3.14

  (2)引导自学圆周率小资料:其实,很早以前,人们就开始研究圆周率这个问题了,关于这方面知识,我们可以在课后自学书上p63表后相关介绍。

  师:现在,我们根据这个规律能否探究出圆的周长公式呢?

  (3)公式推导:

  师指圆周率公式:刚才我们通过自学知道圆周率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用字母表示是:

  板书:C÷d=π

  师:已知圆的直径怎样求圆的周长呢?同桌互相说一说。

  板书:C=πd

  师:已知半径怎么求圆的周长呢?

  板书:C=2πr

  问:知道什么条件就可以计算圆的周长?(强调:d、r)

  师:这样,今后我们要知道圆的周长不但可以用围或滚的测量,现在我们还可以用公式计算了,下面我们就应用这两个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5、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1)解决龟兔赛跑问题:

  问:学了周长公式,现在你们会解决龟兔赛跑问题了吗?

  ? 学生尝试解答

  ? 指名板演,

  ? 集体订正,问:这位同学是利用什么公式做的?需要什么条件?

  ? 教师课件演示规范步骤。

  (2)实际应用:汽车车轴距离地面0.4米,车轮滚动一周是多少米?如果车轮滚动了1000周,那么汽车行了多少路程?

  [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在应用环节设计了两个例题,一是解决课前的问题,是已知d求c。二是小车轮胎问题,是已知r求c。这是两个学生经常接触的数学问题,具有代表性。]

  (三)课堂小结

  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出示填空)

  1、基础练习(略)

  2、知识延伸(略)

  3、课后思考(略)

  [巩固练习设计三个层次:基础题是解决当堂重要知识和易错点;提高题是让学生能综合利用;课后思考是为下节课承前启后.]

  (五)作业:

  1、花瓶最大处的半径是15厘米,求这一周的长度是多少厘米?花瓶瓶口的直径是16厘米,求花瓶瓶口的周长是多少厘米?花瓶瓶底的直径是20厘米,求花瓶瓶底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2、钟面分针长10厘米,求针尖一天走过多少厘米?

  3、喷水池的直径是10米,要在喷水池周围围上不锈钢栏杆2圈,求两圈不锈钢总长多少米?

  (六)板书设计(略)


《圆的周长》数学教案3篇(扩展3)

——数学教案圆的周长 (菁选2篇)

数学教案圆的周长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的周长,知道圆周率的意义,理解和掌握圆的 周长计算公式;

  2、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情感,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推导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直尺、剪刀、绳子、圆形纸片等。

  教学过程:

  一、启发

  1、创设情境:(课件出示动画故事:小白兔和兰精灵进行跑步锻炼,争论谁最先到达原来的起点。(正方形和圆形跑道,正方形边长20米,圆形直径20米、跑步的速度相同。)

  2、讨论:小白兔和兰精灵到底谁最先跑回原来的出发点?

  揭示课题。(板书:圆的周长)

  二、探究

  1、观察:看屏幕上的圆,说一说什么叫圆的周长?

  2、摸一摸:拿出一个圆形纸片,指出:拿的这个周长是指哪一部分长?

  3、比一比:拿出两个大小不同的圆形纸片。

  哪个圆的周长长一些?

  4、量一量:(分小组合作)

  学生用剪刀、直尺和绳子测量出手中圆形纸片的周长。

  5、信息反馈:

  ① 小组汇报所测量的圆的周长是多少?

  板书: 周长

  ○ 12cm多一些

  ○ 31cm多一 些 ○ 47cm多一些

  ② 生说一说是怎样测出圆的周长的?(绳测法、滚动法)

  ③(课件演示)绳测法和滚动法的操作过程;

  ④讨论:能用这方法测量出这个圆的周长吗?

  (教师演示)拿一根栓了重物的绳子在空中抡了一圈

  如何才知道它的周长呢 ?

  6、①猜一猜: 圆的周长和圆的什么有关系?

  ②(课件演示)三个直径不同的圆,分别滚动一周,得到三条线段的长分别是三个圆的周长。 发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 ?(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有关系)

  7、①再猜 一猜,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有什么样的关系?

  ②学生分成四人小组,测量、计算、讨论圆和直径的关系。

  ③小组汇报测量结果。

  板书: 周长 直径

  ○ 12cm多一些 4cm

  ○ 31cm多一 些 10cm ○ 47cm多一些 15cm

  结论: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④课件出示:验证学生发现的规律是否具有普遍性。

  ⑤小结:无论圆的大小、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

  8、介绍圆周率,结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①教师引出“圆周率”,介绍用字母“∏”来表示,并介绍读法。

  ②出示祖冲之画像,配音介绍祖冲之及圆周率知识(∏≈3.14)

  ③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9、讨论:如果知道了一个圆的直径或半径,怎样求圆的周长?

  (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C=∏D或C=2∏r)

  三、知

  1、让学生把测量的三个圆用公式计算出三个圆的周长来。

  2、让学生把老师在空中用绳子甩一圈的圆的周长计算出来。

  (绳子的长度就是圆的半径)

  3、抢答:

  ①D=1分米,C= ?

  ②r=1厘米,C=?

  ③C=12.56米,D=?

  4、出示例

  1,让学生独立计算。

  5、裁定原来兰精灵和小白兔的争论。谁先到达起点?知道是为什么了吗?(课件演示跑的过程)

  四、评议

  1、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体会?有何感受?

  2、本节课学习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

  3、本节课学习后对你生活有什么帮助?

  4、在学习中你认为自己表现如何?谁表现最好?为什么?你准备在以后学习中怎样做?

数学教案圆的周长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的周长,初步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2.通过对圆周率值的探求,培养学生科学的和实事求是的探索精神,及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对圆周率研究的贡献,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推导圆周长的计算公式。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圆,现在大家都说说,你们都知道关于圆的哪些知识?

  (二)学习新课

  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圆的周长。(板书:圆的周长)

  我想问问同学,你们都带了哪些圆形实物?

  两人互相指指圆的周长在哪儿?

  谁愿意到前面来指一指老师手里这个圆的周长。

  谁跟他指得不一佯?为什么这样指不行?

  老师这有一面镜子,我要给这面镜子镶一条不锈钢边框,怎么才能知道这个边框长多少厘米呢?

  老师这还有一个杯子,用它喝水有时烫手,我想编一个杯子套,怎么才能知道套口应该编多大?

  哪个小组愿意帮助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每个组都带了一些圆形实物,我们要通过小组合作测出圆的周长,并填写实验报告。

  请你在实验报告上填出你测量的实物名称,周长是多少,直径是多少。

  (学生分小组测量手中圆形实物,并填写在实验报告上。能测量多少数据就测量多少数据。)

  请小组代表汇报本组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同学们想了那么多种方法,看来你们真了不起。我们归纳起来,同学们都是用缠绕、滚动的方法把曲线变直的。(板书:绕、滚)

  (师出示黑板上画的圆)谁能用这两种方法来测量这个圆的周长。

  看来光靠绕、滚这种实践的方法来测量圆的周长是不行的,我们必须研究一种求圆周长的方法。

  想一想,以前我们学过哪些几何图形的周长?

  长方形的周长和谁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正方形的周长和谁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圆的周长和谁有关系呢?举个例子说明,是不是这样呢?请看屏幕。

  (用电脑演示三个滚动的圆,看出圆越大滚动的轨迹越长,圆越小滚动的轨迹越短。)

  我们得出了圆的周长和直径有关系。

  (板书:圆的周长 直径)

  这是我们大家一起发现的。科学家往往发现问题就要去研究,我们同学长大想不想当科学家?今天我们就先学着科学家来研究一个问题:用我们测量的数据,通过计算分析,来研究圆的周长到底和直径有什么关系?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分小组讨论。)

  通过同学们实验研究,我们得出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板书:3倍多一些)

  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来验证一下。

  (电脑演示: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这是一个固定的倍数关系,我们叫它圆周率。(板书:圆周率)

  谁能说说圆周率是怎么得来的?

  请同学们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早在2000年前,我国古代数学经典《周髀算经》就指出:圆经一而周三,(用投影打出这句话。)当时,是很了不起的成就,至今人们常用它来估算圆的周长。刚才,老师就是用这种方法来估算同学们算得是否准确的。谁知道世界上最早将圆周率准确到7位小数的是谁?(学生口答)他是我国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

  (出现祖冲之的画像,同时放配乐录音,介绍祖冲之。)

  约1500年前,我国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就已精密地计算出圆周率的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精确到7位小数的人,比欧洲的数学家要早1000年左右。现在世界上最大的环形山,就是以祖冲之的名字命名的。

  我们确实应该为前人的聪明、智慧感到自豪和骄傲。后来瑞士的数学家欧拉用希腊字母代表圆周率。(板书:)

  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在计算时,如果用这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参加计算是不方便的,故通常将取两位小数。(板书:3.14)

  既然是个固定的值了,只要知道什么就能求圆的周长?(直径。)

  现在我们能不能计算黑板上这个圆的周长?

  什么条件不知道?(直径。)

  谁来测直径,用分米作单位。(板书:分米)

  如果直径是2分米,半径就是几分米?

  用半径能不能求圆周长?

  现在我们试着用直径或半径来求黑板上圆的周长。

  谁用直径求出圆的周长?

  (板书:3.142=6.28(分米))

  为什么这样列式?

  (板书: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

  如果用C表示圆的周长,d表示直径,表示圆周率,字母公式怎么表示?

  (板书:C=d)

  谁能用半径求圆的周长?为什么这样做?

  如果用字母r表示半径,字母公式怎么表示?

  (板书:C=2r)

  (三)巩固反馈

  1.求出下面各圆的周长。(单位:厘米)

  2.判断,你认为正确画,错误画。

  (1)一个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倍。( )

  (2)圆的周长是6.28厘米,它的半径是2厘米。 ( )

  (3)圆周长的一半与半个圆的周长相等。( )

  3.选择:你认为哪个答案正确就举几号卡片。

  (1)车轮滚动一周,所行路程是求车轮的[ ]

  ①半径

  ②直径

  ③周长

  (2)圆形水池的直径是4米,绕池一周长 [ ]

  ①25.12米

  ②12.56米

  ③12.56*方米

  (3)A圆的直径是6厘米,B圆的直径是2分米,圆周率 [ ]

  ①A圆大

  ②B圆大

  ③一样大

  4.甲乙两人分别沿①、②两条路线从一端走到另一端,谁走的路线长?

  (四)总结全课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引导学生总结本课所学的知识。)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对圆周率的探求,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第一步先通过测量实物中圆的周长,研究测量圆周长的方法是通过绕、滚的方法来测量。接着出现画在小黑板上的圆,当学生发现测这个圆的周长不能用绕、滚的方法来测量,必须研究一种求圆周长的方法。第二步,推导计算圆周长的公式。先带领学生回忆: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几何图形周长的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谁有关系?引导学生发现圆周长和谁有关系。第三步,研究圆的周长和直径有什么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通过对圆周率值的探求,培养学生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探索精神和概括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圆的周长》数学教案3篇(扩展4)

——《圆的周长》教案3篇

《圆的周长》教案1

  教材分析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不必面面俱到)

  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后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

  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为什么学本节内容),不仅要思考其他内容对本节内容学习的帮助,本节内容的学习对学科体系的建立、其他学科内容学习的帮助;还应该思考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对学生学科能力甚至综合素质的帮助,以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影响等。

  教材从生活情境入手,通过让学生思考自行车绕圆形花坛骑一圈大约有多少米,引出圆的周长的概念。接着让学生思考:如何求一个圆的周长,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测量。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测量几组圆的直径和周长,自主发现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值,从而引出圆周率的概念,并总结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在本节内容中,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利用实验的手段,通过测量、计算、猜测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验证猜测等过程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计算方法。

  在本教学设计中,对教材内容呈现形式上做了略微的改动。本设计从周长引入本课教学,这样可以加深圆的周长和其他以学图形周长在计算的联系和区别。用直的线围成的图形的周长求周长是几条直的线段长之和,而圆这个曲线围成的图形的计算方法是化曲为直。

  学情分析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但不需要格式化,不必面面俱到)

  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是比较有效的学习者分析的测量手段。

  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即从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经过哪几个环节,最终形成本节课要达到的知识。

  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可能是知识基础不足、旧的概念或者能力方法不够、思维方式变化等。

  在三年级上册学习了周长的一般概念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圆的周长计算。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注意按照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进行分析)

  1、让学生知道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含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理解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对圆周长的测量和计算公式的探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综合和主动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

  3、通过探索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结合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教学难点:

  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推倒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流程示意

  (按课时设计教学流程,教学流程应能清晰准确的表述本节课的教学环节,以及教学环节的核心活动内容。因此既要避免只有简单的环节,而没有环节实施的具体内容;还要避免把环节细化,一般来说,一节课的主要环节最好控制在4~6个之间,这样比较有利于教学环节的实施。)

《圆的周长》教案2

  教材分析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不必面面俱到)

  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后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

  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为什么学本节内容),不仅要思考其他内容对本节内容学习的帮助,本节内容的学习对学科体系的建立、其他学科内容学习的帮助;还应该思考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对学生学科能力甚至综合素质的帮助,以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影响等。

  教材从生活情境入手,通过让学生思考自行车绕圆形花坛骑一圈大约有多少米,引出圆的周长的概念。接着让学生思考:如何求一个圆的周长,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测量。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测量几组圆的直径和周长,自主发现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值,从而引出圆周率的概念,并总结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在本节内容中,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利用实验的手段,通过测量、计算、猜测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验证猜测等过程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计算方法。

  在本教学设计中,对教材内容呈现形式上做了略微的改动。本设计从周长引入本课教学,这样可以加深圆的周长和其他以学图形周长在计算的联系和区别。用直的线围成的图形的周长求周长是几条直的线段长之和,而圆这个曲线围成的图形的计算方法是化曲为直。

  学情分析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但不需要格式化,不必面面俱到)

  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是比较有效的学习者分析的测量手段。

  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即从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经过哪几个环节,最终形成本节课要达到的知识。

  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可能是知识基础不足、旧的概念或者能力方法不够、思维方式变化等。

  在三年级上册学习了周长的一般概念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圆的周长计算。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注意按照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进行分析)

  1、让学生知道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含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理解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对圆周长的测量和计算公式的探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综合和主动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

  3、通过探索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结合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教学难点:

  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推倒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流程示意

  (按课时设计教学流程,教学流程应能清晰准确的表述本节课的教学环节,以及教学环节的核心活动内容。因此既要避免只有简单的环节,而没有环节实施的具体内容;还要避免把环节细化,一般来说,一节课的主要环节最好控制在4~6个之间,这样比较有利于教学环节的实施。)

《圆的周长》教案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的周长,初步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2、通过对圆周率值的探求,培养学生科学的和实事求是的探索精神,及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对圆周率研究的贡献,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推导圆周长的计算公式。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圆,现在大家都说说,你们都知道关于圆的哪些知识?

  (二)学习新课

  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圆的周长。(板书:圆的周长)

  我想问问同学,你们都带了哪些圆形实物?

  两人互相指指圆的周长在哪儿?

  谁愿意到前面来指一指老师手里这个圆的周长。

  谁跟他指得不一佯?为什么这样指不行?

  老师这有一面镜子,我要给这面镜子镶一条不锈钢边框,怎么才能知道这个边框长多少厘米呢?

  老师这还有一个杯子,用它喝水有时烫手,我想编一个杯子套,怎么才能知道套口应该编多大?

  哪个小组愿意帮助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每个组都带了一些圆形实物,我们要通过小组合作测出圆的周长,并填写实验报告。

  请你在实验报告上填出你测量的实物名称,周长是多少,直径是多少。

  (学生分小组测量手中圆形实物,并填写在实验报告上。能测量多少数据就测量多少数据。)

  请小组代表汇报本组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同学们想了那么多种方法,看来你们真了不起。我们归纳起来,同学们都是用缠绕、滚动的方法把曲线变直的。(板书:绕、滚)

  (师出示黑板上画的圆)谁能用这两种方法来测量这个圆的周长。

  看来光靠绕、滚这种实践的方法来测量圆的周长是不行的,我们必须研究一种求圆周长的方法。

  想一想,以前我们学过哪些几何图形的周长?

  长方形的周长和谁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正方形的周长和谁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圆的周长和谁有关系呢?举个例子说明,是不是这样呢?请看屏幕。

  (用电脑演示三个滚动的圆,看出圆越大滚动的轨迹越长,圆越小滚动的轨迹越短。)

  我们得出了圆的周长和直径有关系。

  (板书:圆的周长直径)

  这是我们大家一起发现的。科学家往往发现问题就要去研究,我们同学长大想不想当科学家?今天我们就先学着科学家来研究一个问题:用我们测量的数据,通过计算分析,来研究圆的周长到底和直径有什么关系?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分小组讨论。)

  通过同学们实验研究,我们得出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板书:3倍多一些)

  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来验证一下。

  (电脑演示: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这是一个固定的倍数关系,我们叫它圆周率。(板书:圆周率)

  谁能说说圆周率是怎么得来的?

  请同学们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早在2000年前,我国古代数学经典《周髀算经》就指出:圆经一而周三,(用投影打出这句话。)当时,是很了不起的成就,至今人们常用它来估算圆的周长。刚才,老师就是用这种方法来估算同学们算得是否准确的。谁知道世界上最早将圆周率准确到7位小数的是谁?(学生口答)他是我国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

  (出现祖冲之的画像,同时放配乐录音,介绍祖冲之。)

  约1500年前,我国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就已精密地计算出圆周率的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精确到7位小数的人,比欧洲的数学家要早1000年左右。现在世界上最大的环形山,就是以祖冲之的名字命名的。

  我们确实应该为前人的聪明、智慧感到自豪和骄傲。后来瑞士的数学家欧拉用希腊字母代表圆周率。(板书:)

  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在计算时,如果用这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参加计算是不方便的,故通常将取两位小数。(板书:3.14)

  既然是个固定的值了,只要知道什么就能求圆的周长?(直径。)

  现在我们能不能计算黑板上这个圆的周长?

  什么条件不知道?(直径。)

  谁来测直径,用分米作单位。(板书:分米)

  如果直径是2分米,半径就是几分米?

  用半径能不能求圆周长?

  现在我们试着用直径或半径来求黑板上圆的周长。

  谁用直径求出圆的周长?

  (板书:3.142=6.28(分米))

  为什么这样列式?

  (板书: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

  如果用C表示圆的周长,d表示直径,表示圆周率,字母公式怎么表示?

  (板书:C=d)

  谁能用半径求圆的周长?为什么这样做?

  如果用字母r表示半径,字母公式怎么表示?

  (板书:C=2r)

  (三)巩固反馈

  1.求出下面各圆的周长。(单位:厘米)

  2.判断,你认为正确画,错误画。

  (1)一个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倍。()

  (2)圆的周长是6.28厘米,它的半径是2厘米。()

  (3)圆周长的一半与半个圆的周长相等。()

  3.选择:你认为哪个答案正确就举几号卡片。

  (1)车轮滚动一周,所行路程是求车轮的[]

  ①半径

  ②直径

  ③周长

  (2)圆形水池的直径是4米,绕池一周长[]

  ①25.12米

  ②12.56米

  ③12.56*方米

  (3)A圆的直径是6厘米,B圆的直径是2分米,圆周率[]

  ①A圆大

  ②B圆大

  ③一样大

  4.甲乙两人分别沿①、②两条路线从一端走到另一端,谁走的路线长?

  (四)总结全课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引导学生总结本课所学的知识。)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对圆周率的探求,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第一步先通过测量实物中圆的周长,研究测量圆周长的方法是通过绕、滚的方法来测量。接着出现画在小黑板上的圆,当学生发现测这个圆的周长不能用绕、滚的方法来测量,必须研究一种求圆周长的方法。

  第二步,推导计算圆周长的公式。先带领学生回忆: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几何图形周长的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谁有关系?引导学生发现圆周长和谁有关系。

  第三步,研究圆的周长和直径有什么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通过对圆周率值的探求,培养学生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探索精神和概括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圆的周长》数学教案3篇(扩展5)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的周长》教案3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的周长》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应用它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概括和动手操作能力。

  3,结合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点

  掌握并理解圆的周长,公式推导过程。

  三,教学难点

  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出示圆形桌布,提出在桌布的边缘镶上一圈花边。要想知道至少准备多长的花边,怎么办 请你帮忙想想办法。

  2,你们知道这圈花边的边长是什么 (生:圆的周长。)

  3,用直尺测量圆的周长,你感到方便吗 能不能找到比较简便的方法

  二,师生共同提出假设

  1,请学生回忆正方形周长和边长的关系。(边长×4)

  2,师:能不能求圆周长的同时也找到这样的倍数关系呢 测量圆的什么比较方便呢

  生:半径,直径……

  3,请生先画几条长短不一样的直线作直径画圆。师:观察自己画的圆,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仔细观察:分组讨论研究圆的周长和直径是否存在倍数关系。

  4,师:你估计圆的周长是其直径的几倍

  生猜想:3倍左右。

  5,师:你有办法验证吗 生讨论

  教学意图:正方形的周长只与边长这个数有关系,这点与圆的周长计算方法相似,本环节选择这一教案内容,用于复习旧知和引入新知,渗透的作用是非常有效的。

  三,合作交流,发现规律

  1,学生思考后可能出现的以下办法:

  ⑴ 用一根线(或纸条)绕圆一周,剪去多余的部分,再拉直量出它的长度,得到圆的周长。

  ⑵ 把圆放在直尺上滚动一周,直接量出圆的周长。

  师启发学生:用滚动,绳测的方法可以测出圆的周长,但有局限性,那么:我们能不能探讨出一种求圆的周长的普遍规律呢

  ⑶ 学生在小组内动手操作,测量进行验证。

  直径(cm) 周长(cm) 周长是直径的几倍

  2 6。2 3倍多一点

  3 9。1 3倍多一点

  4 12。9 3倍多一点

  2,

  a,”圆的周长÷直径”等于3倍多一点,经过科学家精密的论证,计算发现这个”3倍多一点”是一个固定数叫圆周率3。14159……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我们在计算时通常取3。14,用字母π表示(请学生写一写)

  b,结合圆周率进行爱国注意教育。

  c,师生共同推导计算圆的周长公式。

  教学意图:在圆的周长测量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使学生手脑都动起来,通过各种形式的个人实践及小组合作实践使学生亲而义举的发现规律,掌握知识,学生不是在学习知识,而是在探究,实验,发现新知,这样的课堂,可以使学生的动手,动脑,动嘴,合作的能力都能得到锻炼提高。

  四,实践应用,拓展新知

  1,学生尝试求圆的周长

  d=2cm r=3。5cm d=10cm

  2,圆形花坛的直径是20cm,它的周长是多少m

  3,请同学们画一个周长是15cm的圆。

  教学意图:设计有坡度的练习,目的是让学生运用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反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巩固已经学过的公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探索的能力。

  五,,体验成功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2,课后思考:从边长是4cm的正方形中画出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周长是多少cm

  板书设计:

  圆的周长

  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c=πd c=2πr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的周长》教案2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第11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的周长,知道圆周率的意义,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2、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情感,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数学教案-圆的周长。

  教学重点:推导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直尺、剪刀、绳子、圆形纸片等。

  教学过程:

  一、启发

  1、创设情境:(课件出示动画故事:小白兔和兰精灵进行跑步锻炼,争论谁最先到达原来的起点。(正方形和圆形跑道,正方形边长20米,圆形直径20米、跑步的速度相同。)

  2、讨论:小白兔和兰精灵到底谁最先跑回原来的出发点?

  揭示课题。(板书:圆的周长)

  二、探究

  1、观察:看屏幕上的圆,说一说什么叫圆的周长?

  2、摸一摸:拿出一个圆形纸片,指出:拿的这个周长是指哪一部分长?

  3、比一比:拿出两个大小不同的圆形纸片。

  哪个圆的周长长一些?

  4、量一量:(分小组合作)

  学生用剪刀、直尺和绳子测量出手中圆形纸片的周长。

  5、信息反馈:①小组汇报所测量的圆的周长是多少?

  板书:周长

  ○ 12cm多一些

  ○ 31cm多一些○ 47cm多一些

  ②生说一说是怎样测出圆的周长的?(绳测法、滚动法)

  ③(课件演示)绳测法和滚动法的操作过程;

  ④讨论:能用这方法测量出这个圆的周长吗?

  (教师演示)拿一根栓了重物的绳子在空中抡了一圈。.

  如何才知道它的周长呢?

  6、①猜一猜:圆的周长和圆的什么有关系?

  ②(课件演示)三个直径不同的圆,分别滚动一周,得到三条线段的长分别是三个圆的周长,小学数学教案《数学教案-圆的周长》。发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有关系)

  7、①再猜一猜,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有什么样的关系?

  ②学生分成四人小组,测量、计算、讨论圆和直径的关系。

  ③小组汇报测量结果。

  板书:周长直径

  ○ 12cm多一些4cm

  ○ 31cm多一些10cm ○ 47cm多一些15cm

  结论: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④课件出示:验证学生发现的规律是否具有普遍性。

  ⑤小结:无论圆的大小、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

  6、介绍圆周率,结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①教师引出“圆周率”,介绍用字母“∏”来表示,并介绍读法。

  ②出示祖冲之画像,配音介绍祖冲之及圆周率知识(∏≈3.14)

  ③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7、讨论:如果知道了一个圆的直径或半径,怎样求圆的周长?

  (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C=∏D或C=2∏r)

  三、求知

  1、让学生把测量的三个圆用公式计算出三个圆的周长来。

  2、让学生把老师在空中用绳子甩一圈的圆的周长计算出来。

  (绳子的长度就是圆的半径)

  3、抢答:①D=1分米,C= ?

  ②r=1厘米,C=?

  ③C=12.56米,D=?

  4、出示例1,让学生独立计算。

  5、裁定原来兰精灵和小白兔的争论。谁先到达起点?知道是为什么了吗?(课件演示跑的过程)

  四、评议

  1、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体会?有何感受?

  2、本节课学习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

  3、本节课学习后对你生活有什么帮助?

  4、在学习中你认为自己表现如何?谁表现?为什么?你准备在以后学习中怎样做?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的周长》教案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公式,并能

  正确计算圆周长。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圆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花坛图。

  问:你能量出花坛外沿的长度吗?

  2、出示大树图。

  问:你有办法量出大树干一圈的长度吗?

  3、出示飞机图。

  问:这个圆的周长如何测量呢?

  二、圆周长的公式推导。

  1、探索学习。

  (1)你可以用什么办法知道一个圆的周长是多少?

  (2)学生各抒己见,分别讨论说出自己的方法:

  A、“滚动”--把实物圆沿直尺滚动一周;

  B、“缠绕”--用绸带缠绕实物圆一周并打开;

  C、“折叠”--把圆形纸片对折几次,再进行测量和计算;

  用滚动,绳测的方法可测量出圆的周长,但是有局限性。今天我们来探讨出一种求圆周长的普遍规律。

  2、动手实践。

  (1)4人小组,分别测量学具圆,报出自己量得的直径,周长,并计算周长和直径的比值。

  (2)引生看表,问你们看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有什么关系?

  (3)你有办法验证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吗?

  (4)阅读课本P63,介绍圆周率,及介绍祖冲之。

  3、解决新问题。

  (1)教学例1:圆形花坛的直径是20m,它的周长是多少米?小自行车车轮的直径是50m,绕花坛一周车轮 大约转动多少周?

  第一个问题: 已知 d = 20米 求:C = ?

  根据 C =πd

  20×3.14=62.8(m)

  第二个问题: 已知: 小自行车d = 50cm

  先求小自行车C = ?

  50cm=0.5m

  c=πd=0.5×3.14=1.57(m)

  再求绕花坛一周车轮 大约转动多少周?

  62.8 ÷1.57=40(周)

  答:它的周长是62.8米。绕花坛一周车轮 大约转动40周。

  三、巩固练习。

  1、P64“做一做”

  2、求下列各题的周长。

  练习十五的第1题

  四、作业。

  练习十五的第5、8题

  课后习题

  练习十五的第5、8题


《圆的周长》数学教案3篇(扩展6)

——《圆的周长》小学数学说课稿3篇

《圆的周长》小学数学说课稿1

  一、说教材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六年级数学上册第62—63页。圆的周长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圆,掌握长(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它又是学生初步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的开始,为以后学习圆柱、圆锥等知识打好基础。通过圆的周长的教学,使学生能够理解圆周率的含义,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掌握求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运用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同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团结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从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因此,圆周长的知识在几何初步教学中是很重要的。根据以上结构特点的分析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认知目标:使学生理解圆周率的含义,在体验圆周率的形成过程中,让学生发现、总结和运用求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圆周率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团结协作的良好行为习惯,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数学的价值。另外,通过对有关资料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和关键

  重点:推导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难点:学生以合作实践,讨论交流的方式探究圆周率的含义。

  关键: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教学具的准备

  多媒体课件,模型圆,几个直径不同的圆形,线、直尺等。

  二、说教法

  为了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本节课在教学方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方面:

  (1)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标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突破了"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这一传统的教学方式,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具体的做法是:让学生利用学具动手操作,发现规律,从而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方法。在探索过程中,老师给予点拨引导,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

  (2)巧用多媒体的动态演示,丰富感知,激发学习兴趣。

  这节课在学习探索圆的周长时,借助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测量的方法——"绕线法""滚动法"以及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直观动态的演示,使学生获得了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为准确测量、实验发现、公式的推导奠定了可靠的基础,同时也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

  (3)小组合作、实验发现法。

  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我引导学生亲身经历测量、计算的实验过程,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争议,有所创新,互助互学,构建活动化教学过程。

  三、说学法

  "教法为学法导航,学法是教法的缩影。"鉴于这样的认识,在强*法的同时更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在学习过程中,我主要指导学生掌握以下的学习方法:

  (1)动手操作法。通过学生动手实践,寻求测量圆周长的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激活学生的思维。

  (2)合作交流法。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也是当今数学教学提倡的学习方向。通过学生的团结协作,自主探索,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教学内容,我将教学过程分为5大环节。

  ㈠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我利用“课件”演示唐老鸭和米老鼠在公园里跑步的情景。瞬间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接着说明:他们刚刚跑完一圈,就争吵起来了,都说自己跑的路线长。那么,到底是谁跑的路程长呢?我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果要求唐老鸭所跑的路程,实际上就是求正方形的什么?怎样求?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复习正方形的周长知识。接着提问:如果要求米老鼠所走路程,实际就是求圆的什么呢?从而引入课题:圆的周长(板书)

  可是,圆的周长现在我们还没有学,无法算出米老鼠跑的路程,我利用这个问题设下了认知障碍,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㈡引导探索新知

  ⒈直观感知,认识圆周长。

  我让每个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圆,先摸一摸圆,初步感知圆的周长就是圆一周的长度。然后通过电脑屏幕上的动画演示让学生再次感知了“圆的周长”后,我设计了2个问题:围成圆的这条线是一条什么线?学生回答“曲线”(板书)我又问:这条曲线的长就是圆的什么?学生回答“圆的周长”(板书),最后问学生: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圆的周长”吗?揭示圆的周长概念(并完善板书)。培养了学生把思维过程转化为外部语言,更增强了学生对圆周长的感性认识,并形象理解圆周长的意义。

  揭示了“圆周长”的概念后,我以一个实物圆,问学生可以怎样测量圆的周长,引导学生说出用绳子绕圆一周可以测量出圆的周长,并演示“绳测法”让学生观察。接着又问:“你还有其他方法测量吗?”引出“滚测法”,并观看课件演示,教师指导操作要点,充分认识了圆的周长。

  ⒉揭示矛盾,产生探索新知欲望。

  我利用课件出示“摩天轮”图片,以及(演示)小球的运动轨迹甩出一个圆,显然,用刚才的“绳测法”、“滚测法”都无法测量,产生矛盾,从而使学生产生了去探讨求圆周长的一般方法的欲望,为后面的教学埋下了伏笔。

  ⒊操作实验。

  (这一部分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我分成3个层次进行教学)

  第一层次:观察猜想。

  (出示三个大小不同的圆)让学生猜一猜,圆的周长与它的什么有关系呢?有怎样的关系?引导学生初步得出:圆的直径越长,它的周长就越长。

  第二层次:验证猜想。

  我让学生同桌合作,先测量,再填表:

  圆的周长(cm)

《圆的周长》小学数学说课稿2

  今天,我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圆的周长》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圆的周长》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二节内容,学生是在三上册已经学习了正方形、长方形等直边图形的周长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本单元的重点之一,为下节圆的面积以及下册圆柱表面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同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团结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从学中受到启发受有教育。

  二、说学情

  本节课的学习对象是六年级学生,通过五年的学习,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已达到一个高度,知识的累积也达到了一定的深度,操作理解与归纳等方面的能力较强。但是思维深度不够,个性差异较大。所以在教学中要正确引导学生精心操作、细心观察、准确归纳、同时多关注个性化思维展示。

  三、说教学目标

  依据本节的内容和学生的学情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认识圆周率,并通过测量与计算理解圆周率,最后讨论归纳,推导园的周长公式。突破难点,突出重点。

  2、通过学习,给学生一个自由、充足的展示*台,提高学生合作、操作、观察等方面能力,从而体现教学课堂是学生的主体,教师的主导。

  3、在合作学习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感受集体力量的伟大、个性魅力的独特,以及科学知识无穷的奥妙与吸引力。从而做到教学课堂育人的实质。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一节教学是否成功的知识基础,就是要看是否突破难点,突出了重点。学习圆的周长,就要先让学生认识理解圆周率,然后由圆的周长与直径关系,再推导圆周长的公式。所以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圆周率的理解,重点是圆周长公式的推导,并能计算圆的周长。

  五、说教学方法

  要突破这个难点,突出这个重点,就要让学生亲身体验去操作、去感受,让学生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通过测量、计算、总结。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的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之关系。所以这节课我主要采用了教师引导为辅,学生合作实践为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操作去理解圆周率,再归纳推导得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体现了教学课堂就是:合作学习、实践操作、总结归纳这一本质。

  六、说学法

  由于本节知识可操作性强,而且高段学生也有较强的操作能力,所以合作学习、实践操作、总结归纳,就是学生的主要学习方法,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合作就要齐心、观察就要细心、测量尽量准确、总结力求完整。

  七、说教学流程

  课堂教学的一切理念与方法,都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而教学过程是整个课堂教学设计的关键,所以我们设计尽量做到新颖、合理、符合学生实际。

  1、组织教学

  组织教学时课堂教学必不可少,它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所以一上课我先让学生观察并比较,今天的课堂有什么不同,接着再让学生检查自己书和学具是否准备好,以告诉学生教学课堂必须做到仔细观察,认真比较,而且要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2、创设情景

  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是关于圆的知识,而圆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所以我就采用大家都熟悉的月亮,课件出示:一轮满月高挂夜空,静静的水面没有一波纹,这样的画面让学生展开无限的想象,同时也让学生在课间烦躁的心情得以慢慢*静,思维回到课堂。一轮圆月让学生想到了教学上的“圆”,从而引出新知。数学用于生活源于生活。

  接着课件出示一组直边*面图形曲线图形,让学生观察“圆”的与众不同即复习了旧知,同时又激起了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

  3、新知识探索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我安排4个主要环节

  (1)、认识圆的周长

  周长学生已有了解,但是圆是曲线图形,它的周长到底是什么?在圆的什么位置?这个概念较抽象。所以我先用课件出示:乌龟赛跑,并演示跑一圈就是圆的周长。

  再让学生摸手中的圆形纸片一周,就是圆的周长,从而得出周长的概念。

  (2)、思考圆周长与什么有关系

  要突破难点,就是要让学生理解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认识圆周率。所以我先让学生结合上节内容来猜想。圆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给学生一个思维空间合作的`空间,为下一个操作环节做知识与思维的辅垫。

  (3)实践操作(认识圆周率)

  先猜想,再操作,用实践来验证猜想并在验证过程发现新的规律。本节课如果抓难点,重点也就是不攻自破。圆周率是我们祖先几年前就利用原始的工具,经过无数次的实践与验证得来的。所以让学生亲身体验操作、讨论、分析,学生势在必行的,于是我安排让学生测量周长,接着再计算,得出数据,并观察、比较、归纳,得出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即圆周率。在测量圆周长时我安排了一个先独立猜想,再讨论,最后展示一个环节,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圆的周长可以测量得到,但是测量很麻烦,而且有局限性,激发学生去思考、去操作找一个规律能很快、很准确得到圆周长的方法,让知识牵引着学生的思维,不断的去发挥去创新、去思考、去总结。最后在教师提供的学具下,学生通过测量与计算总结归纳出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即圆周率。然后教师课件出示:“祖冲之”,让学生自学阅读,这一环节是整个教学流程的重点,让学生在操作中去体验,去感受,去领悟。

  (4)、总结公式

  当学生理解了圆周率,知道了圆周率实际上是圆周长与它直径的一个比值,我便及时安排学生归纳总结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接着便设计2道例题与3道巩固练习,以加强对新知识巩固和理解,最后做全堂总结,整个教学流程我把握住让学生先观察再体验、先猜测、后实践、最后总结、归纳,学生全程参与、全程体验,完全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八、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一节课的精华的体现,展示了一节课关键词,重点和难点。所以本节课,我先板书了圆周长的概念,加强学生记意,接着板书了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式,以及圆周率有关知识,加强学生的理解,最后板书圆周长的计算公式。整个板书简练、有序、重难点突出,为学生知识积累做了一直观的补充。

  九、说教后反思

  教后反思是对课堂教学一个自查,查漏补缺,然后进行总结和反思:本节课教学中,在学生的测量时教师意识重要的引导学生有一个正确的测量方法否则就会导致误差太大,得不出想要的结果,另一个就是在学生通过操作计算得出圆周率后,一定要及时引导后学生仔细观察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的小数,我了计算简单计算是方便取近似值3、14,它实际比3、14要大。


《圆的周长》数学教案3篇(扩展7)

——圆的认识数学教案3篇

圆的认识数学教案1

  一、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圆的认识》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四章《圆》的.第一课时。

  内容结构:是在学生学过了直线图形的认识和面积计算以及圆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的对圆的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也渗透了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关系。教材先讲圆的认识,通过圆的直径和半径以及它们的长度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圆的特征,掌握画圆的方法,进一步加深对圆的认识。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圆上”的概念,归纳圆的特征。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点:圆及各部分的名称,圆的特征,半径和直径。

  2.能力训练点:圆规作图能力,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3.德美育渗透点:知识的魅力,美与生活。

  三、教法学法

  引导探究法,合作学习法

  借助多媒体的辅助作用,直观、形象、动态地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感受到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和广泛运用,体现数学的价值。同时,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建立清晰的概念,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下,自主探索,积极参与,互相讨论,合作学习。让其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并体现“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这种数学思想。

  四、教具学具

  教具: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图、文、声、像并茂,充分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增添课堂教学的魅力。

  学具:要求学生准备硬币、毛线、笔、图钉、硬纸条、圆规、圆片等,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进行动手操作。

  五、设计思想

  1.从生活实践引入新课。

  2.按知识形成发展过程展开新课

  3.运用教具学具直观感受,建立空间概念,突破难点。

  4.通过实践训练技能,发展思维,培养能力。

  六、教学过程

  第一、复习导入

  1.用多媒体出示长方形、正方形、*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等图形,提问学生:

  (1)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些*面图形?

  (2)这些图形都是由什么围成的?

  通过学生回答明确:这些图形都叫作*面上的直线图形。

  2.创设故事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哦!今天天气真好,刺猬妈妈叫小刺猬们到草地上一起做游戏,妈妈要求宝宝们围在妈妈的周围,并且每个宝宝离妈的距离要同样远。瞧,小刺猬们围成了怎样的图形。

  3.学生回答后,教师用一根系有小球的细绳旋转演示,让学生观察小球所运行的路线,将会形成怎样的图形,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课题:这就是今天我们共同研究的新知识——圆的认识。

  第二:探究新知

  1.说说你身边哪些物体上有圆?

  2.认识圆各部分的名称和圆的特征。

  3.圆的画法

  (1)自选材料画圆

  用在课前准备好的材料,同桌合作自选工具画圆,并分组让学生向全班同学交流自己是采用了什么材料怎样画圆的。

  在这时要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互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要强调说“我是这样画的”或“我的想法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语言组织能力。

  (2)按要求作圆

  提问: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按要求作圆,那这个圆的大小和位置是由什么来确定的?

  让几位学生向全班汇报想法后,再让学生打开课本87页阅读圆的画法,归纳、总结出画圆的步骤:定圆心—定半径—旋转一周。(在这里主要引导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3)画法实践

  问题:活动课上,老师要画一个大圆圈做游戏,没有这么大的圆规怎么办。鼓励学生想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第三:归纳总结

  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对圆及其特征的认识,明确画法步骤。从而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概括能力和组织语言的能力。

  第四:实践运用

  1.随堂练习

  设计判断和作图题,以教材习题为主,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可将教材习题进行适当的组合和改编练习形式,并注意针对新课后学生出现的主要问题,组织反馈练习。

  2.巩固练习

  设计问题:

  (1)车轮如果不是圆的,会怎么样?

  (2) 圆的车轮有什么好处?

  通过对两个问题的探究,不但有利于学生对圆的特征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积极思考,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圆的认识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提升学生对圆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学生介绍已经知道的圆的知识,教师有选择地板书:圆心、半径、直径。

  揭示课堂--圆的(再次)认识。

  二、圆的再次认识。

  ⒈感受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⑴按要求画圆。

  出示练习十七第2题。

  自己画;媒体出示画圆的方法;仿照画法规范画圆,提醒学生们在圆中标出半径或直径。

  ⑵快速画圆。

  出示练习十七第3题。

  同桌比较圆的大小;量出两个圆的半径分别是多少,同桌交流。

  ⑶画最大的`圆,

  出示练习十七第4题。

  在正方形内快速画圆;同桌比较圆的大小,合作量一量圆的半径;画一个最大的圆,交流半径是20毫米的理由;想一想,圆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教师在“半径”两字的右侧板书:决定圆的大小)

  ⑷利用数据比较圆的大小(班级交流)。

  出示练习十七第5题。

  ⒉感受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⑴分步出示练习十七第6题。

  指名回答问题。

  ⑵同桌说说填填第⑵问,班级交流移动的方法。

  ⑶独立完成第⑶问,指名学生在屏幕上指出圆心的位置。

  ⑷问答第⑷问。教师在圆心右侧板书:决定圆的位置。

  ⒊感受直径是圆内最长的线段。

  ⑴出示练习十七第7题。

  ⑵同桌合作完成。

  ⑶班级交流你的发现:直径是圆内最长的线段;图中量直径的方法和道理。

  ⒋欣赏生活中的圆。

  ⑴自然现象中的圆。

  ⑵工艺品和建筑物中的圆。

  ⑶运动现象中的圆。

  三、总结全课,布置作业。

  ⑴看板书,总结全课。

  ⑵布置作业。

  在圆内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


《圆的周长》数学教案3篇(扩展8)

——圆的周长教案12篇

圆的周长教案1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62-64页《圆的周长》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及认识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获得了对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认识。这为学生认识、概括、归纳圆的周长提供了知识技能基础。在教法上,以“铺垫——探究新知——运用新知”为主线,又在各个环节中设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合作交流、独立思考、各个击破、呈现重点、突破难点。在学情上,以学生为主体,发挥主全的能动性,经历探究、合作交流、自学等方式自主构建知识。

  三、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将知识同化到学生原有的知识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从事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空间,培养学生猜想、归纳、验证的数学思维能力。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

  四、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圆的周长。

  2. 理解并掌握圆周率的意义和近似值。

  3. 经历推导圆周长计算公式的过程,初步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并能进行正确计算。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在探究中体验成功,增强信心。

  5. 结合圆周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五、教学重点:推导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准确计算圆的周长。

  六、教学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七、教学准备:老师:课件、直尺、一元硬币、水桶、易拉罐、纸剪的圆、绳子等。学生:2个大小不同的硬纸圆片、直尺、彩带、学具。

  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起猜想

  1、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播放课件:小黄狗和小灰狗比赛跑,小黄狗沿着正方形路线跑,小灰狗沿着圆形路线跑,结果小灰狗获胜。小黄狗看到小灰得了第一名,心里很不服气,它说这样的比赛不公*。

  问:同学们,你认为这样的比赛公*吗?

  2、认识圆的周长

  (1).回忆正方形周长:

  小黄狗跑的路程实际上就是正方形的什么?什么是正方形的周长?

  (2).认识圆的周长:

  那小灰狗所跑的路程呢?圆的周长又指的是什么意思?

  每个同学的桌上都有一元硬币、易拉罐等物品,从这些物体中找出一个圆形来,互相指一指这些圆的周长。

  【设计理念】播放的课件既创设了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参与的兴趣,又为后继学习和深入探究埋下了伏笔。把两只小狗进行赛跑比赛的生活问题转化为比较圆的周长和正方形周长的数学问题,可谓一举多得;而且,动画的演示过程,很好的展示了圆周长的概念,并通过结合实物动手指和利用正方形周长概念进行迁移,使学生较为牢固地掌握了圆周长的概念,为后继学习奠定了基础

  3、讨论正方形周长与其边长的关系

  (1).我们要想对这两个路程的长度进行比较,实际上需要知道什么?

  (2).怎样才能知道这个正方形的周长?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 那就是说,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哪部分有关系?正方形的周长总是边长的几倍?

  【设计理念】正方形周长的复习,进一步强化了正方形周长与其边长的关系,为学生发挥自身主动性研究圆周长作好了学习方法上的准备。

  4、讨论圆周长的测量方法

  (1).讨论方法: 刚才我们已经解决了正方形周长的问题,而圆的周长呢?

  如果我们用直尺直接测量圆的周长,你觉得可行吗?请同学们结合我们手里的圆想一想,有没有办法来测量它们的周长?

  (2).反馈:(基本情况)

  <1>.“滚动”——把实物圆沿直尺滚动一周;

  <3>.“折叠”——把圆形纸片对折几次,再进行测量和计算;

  (3).小结各种测量方法:(板书)转化曲 直

  (4).创设冲突,体会测量的局限性

  刚才大屏幕上小灰狗跑的路线也是一个圆,这个圆的周长还能进行实际测量吗?那怎么办呢?

  (5).明确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圆的周长)

  【设计理念】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具体实物想到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测量,由不能用直尺直接测量到用“滚动法”、“缠绕法”,以及用“折叠”的方法测量圆形纸片,最后到大屏幕上的圆不能进行实际测量,既留给学生自主发挥的空间,又不断设置认知冲突,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前提下,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5、合理猜想,强化主体

  (1).请同学们想一想,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边长有关系,而且总是边长的4倍,所以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我们能不能像求正方形周长那样找到求圆周长的一般方法呢?小组讨论交流。

  (2).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你认为圆的周长与它的什么有关?向大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3).正方形的周长总是边长的4倍。再看这幅图,猜猜看,圆的周长应该是直径的几倍?(正方形的边长和圆的直径相等,直接观察可发现,圆周长小于直径的四倍,因为圆形套在正方形里;而且由于两点间线段最短,所以半圆周长大于直径,即圆周长大于直径的两倍)

  (4).小结并继续设疑

  通过观察和想象,大家都已经意识到圆的周长肯定是直径的2~4倍之间,究竟是几倍呢你还能想出办法来找到这个准确的倍数吗

  【设计理念】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充分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猜想和讨论,改变了以往教学中学生依赖教师指导进行操作的被动局面,学生对后续的实际探究过程有了明确的目的性,从而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二)、实际动手,发现规律

  1、分组合作测算

  (1).明确要求

  圆的直径我们已经会测量了,接下来就请同学们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确定好测量对象,实际测量出圆的周长、直径,并利用计算器帮助我们找出圆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填入表格里。(为了更好的利用时间,提高效率,请你们在动手测算之前考虑好怎样合理的分配任务。)

  4、总结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1). 如果知道圆的直径,你能计算圆的周长吗?

  板书:圆的周长 =直径× 圆周率 用字母表示就是:C=πd

  (2). 如果知道圆的半径,又该怎样计算圆的周长呢 板书: C =2πr

  【设计理念】本环节选取一元硬币、易拉罐等学生身边常见的物品,融小组合作、实验操作以及观察、归纳和概括为一体,引导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在理解圆周率意义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利用课件进行验证,渗透了由特殊到一般的分析方法,还出示了较为详尽的资料,从而在深入理解新知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了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而且,利用圆周率的意义准确解答开始的问题,前后呼应,使结构更加严谨,计算公式的总结水到渠成。

  (三)、巩固练习,形成能力

  1.判断并说明理由:π =3.14 ()

  2.选择:大圆的直径是1米,小圆的直径是1厘米.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圆的圆周率大于小圆的圆周率,大圆的圆周率小于小圆的圆周率;

  b.大圆的圆周率等于小圆的圆周率。

  3.实际问题:我家里有一块圆形的桌布,直径为1米。为了美观,准备在桌布边缘镶上一圈花边。请问,我至少需要准备多长的花边?

  (四)、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理念】练习设计目的明确,层次清楚,有效的对新知加以巩固;判断题和选择题抓住了新授内容的重、难点,有利于学生对新知准确而清晰的把握;实际问题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体现了“学数学、用数学”的教学观念。通过引导学生从知识和能力两方面谈收获,不仅明确的再现了教学的重点内容,而且再次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五)、课外引申,拓展思维

  如果小黄狗沿着大圆跑,小灰狗沿着两个小圆绕8字跑,谁跑的路程近

  附:板书设计

  圆的周长

  意义: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

  测量: 化曲为直法:滚动、拉直

  圆周率:(字母π);计算取值:3.14。

  公式: 因为c÷d=π 所以c=πd 或c=2πr

圆的周长教案2

  教学目标:

  1.经历圆周率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圆周率的意义和近似值,初步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了解祖冲之在圆周率方面所作的贡献,渗透爱国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圆规、剪刀、绳子、尺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1.教师在黑板上画圆。

  (1)提问:你对圆有哪些了解?

  (2)指名回答,同学之间相互补充。

  (3)你还想了解什么?

  2.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这节课我们就起来研究圆的周长。(板书:圆的周长)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认识周长的含义。

  (1)师:你能指出黑板上这个圆的周长吗?

  (2)从实物中指出圆的周长。

  (3)用语言表述圆的周长。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圆的周长就是指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

  2.教学例4。

  (1)出示例4,了解轮胎规格。明确:这里的22英寸、24英寸、26英寸是指

  轮胎的直径。

  (2)启发思考:如果把它们各滚动一圈,哪种车轮行驶的路程比较长?

  (3)比较这三个车轮的直径和周长,你又有什么发现?

  (4)小结:直径越大,圆就越大,圆的周长也就越长。圆的周长和直径到底有什么关系呢?接下来我们继续研究。

  3.教学例5。

  (1)讨论实验方案。要研究直径和周长间有什么关系,我们可以怎样做?

  (2)学生回答后,小结:我们可以画几个圆,量一量它们的直径和周长,算一算周长除以直径的商。

  (3)明确要求

  ①画三个大小不同的圆。

  ②用尺子量出直径。

  ③用线围出圆的周长并用尺子挞出长度。

  ④边操作边填好表格。

  周长/cm 直径/cm 周长除以直径的商

  (保留两位小数)

  (4)学生分组按要求操作,要求分工明确。

  (5)整理学生的测量结果,汇总。

  (6)观察表格,说说有什么发现。

  学生回答后,小结:一个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4.认识圆周率。

  (1)介绍圆周率,并板书: 3.14

  (2)阅读教材第102页的你知道吗内容。

  5.推导得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及其字母公式。

  板书: 或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完成试一试。

  (l)根据刚刚学过的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学生独立计算车轮的周长。

  (2)指名说说计算方法。

  2.完成练一练。

  (l)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2)汇报交流。

  3.完成练习十四第1题。

  (1)学生看图,说说题目中的已知条件。

  (2)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3)交流计算方法。

  4.作业:练习十四第2、3、4题。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研究了圆的周长,谁能说说是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的?你有

  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圆的周长

  周长/cm 直径/cm 周长除以直径的商

  (保留两位小数)

圆的周长教案3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商为定值的过程,理解圆周率。体会化曲为直的转化思想,增强合作意识,体验成就感。

  2、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3、感受圆周率的探索历史,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探究数学的欲望。

  教学重点:理解圆周率,能计算圆的周长。

  教学难点:探索并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商为定值。

  教学准备:大小不同的圆形纸板、计算器、多媒体课件、20厘米长的绳子、直尺、硬币、画有圆而且标出直径的"正方形。

  教学策略:自主探索、讨论交流、点拨与练习

  教学程序:

  一、激活目标

  出示主题图花坛,花坛的周长指什么?出示自行车,车轮的周长指什么?出示画有圆而且标出直径的正方形,这个圆的周长指什么?你能想出几种办法测量圆的周长?

  二、活动建构

  1、测量大小不同的四个圆的周长与直径,填表并计算。探究与发现: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借助计算器)

  2、介绍圆周率的由来。

  任意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商都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来表示。圆周率=周长÷直径,即π=c÷d。“π”的由来:π是第十六个希腊字母,是希腊文圆周率的第一个字母,大数学家欧拉在一*六年开始,在书信和论文中都用π来代表圆周率。

  组织学生阅读资料,谈感受。

  3、推导出:c=πd或c=2πr

  4、计算花坛的周长,解决相关问题。

  圆形花坛的直径是20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自行车车轮的直径是50厘米,绕花坛一周车轮大约转动多少周?

  三、解释应用

  一种铲车的前轮半径0.4米,后轮直径1.6米。行驶时,后轮转一周,前轮转几周?

  四、反馈测评

  1、一个圆形喷水池的半径是5米,绕着它走一周,要走多少米?

  15厘米

  A

  B

  2、小蚂蚁从A点沿着这条曲线爬到B点,大约要爬多远的距离?

  3、公园内有一个圆形人工湖,绕湖一周要走1570米,湖中心有一个小岛,从湖边到小岛架一座桥,桥长大约多少米?

  五、课堂小结

  我的最大收获是什么?我有什么遗憾?我有什么疑问?

  希望同学们在探索数学奥秘的过程中体验快乐,经历成长,创造成功!同学们,再见。

圆的周长教案4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圆的周长。

  2、理解并掌握圆周率的意义和近似值。

  3、初步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4、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

  5、通过了解祖冲之在圆周率方面所作的贡献,渗透爱国主义思想。

  6、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对圆周率的认识。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直径为5厘米、6厘米、7厘米的圆片各一个,有圆面的物体各一个,线,直尺,每组准备一只计算器。

  2、教师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

  一、引课

  (课件出示特克斯八卦城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吗?

  对,这就是我们伊犁美丽的特克斯县的八卦城。它因八卦布局而闻名,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八卦城,同学们有机会一定要去看一看。

  今年夏天,老师有辛来到了这里,照片上的就是八卦城中心广场的太极坛,老师绕太极坛的第一外环走了一圈,要想知道老师走这一圈是多少米?你们知道是要求什么吗?

  对,圆的周长,那么究竟什么是圆的周长,怎样求圆的周长?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

  二、认识周长

  1、请大家看,老师手里有一个圆,你知道圆的周长是指哪一部分吗?谁能给大家摸一摸(指名学生摸一摸)

  师:摸的时候我们要注意确定一个点,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

  2、那你们说说,什么是圆的周长?(生:圆一周的长度是圆的周长)看他多勇敢,谁还能说一说

  3、那你们想圆是由什么线围成的呢?(曲线)

  师:那我们可以说围成圆一周的曲线的长,就是圆的周长。

  4、那谁有测量圆周长的方法?(绕线发,滚动法)

  5、小组合作

  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学具,现在请大家自己选择方法来测量这些圆的周长,好吗?

  要求:

  1)不管你用什么样的办法,只要你能得到圆的周长就可以,请一律用厘米做单位。

  2)每个小组还有一个小表格,请同学们将测量好的结果填写在表格中的第一栏里,只需要完成第一栏就可以,不用写单位。

  3)请同学们小组分工,合作完成(3分30秒)

  6、我想问问大家,你们是怎样得到圆的周长的?

  谁愿意到前面来给大家讲一讲,拿着你手里的圆

  生1、用卷尺测量(直接用带刻度的卷尺,绕圆一周进行测量)

  生2、用绳子测量(通过测量绳子的长度,来得到圆的周长)

  生3、直尺滚动(在圆上做一个标记,再在直尺上滚动一周,可以得到圆的周长)

  7、小结:那刚才我们同学不论是用尺子去量,还是把圆放在尺子上滚动,你最后得到的都是什么长度?(周长)这是一条什么呢?(直线)最后得到的都是一条直线。但是我们一开始我们研究了圆的周长实际上是一条什么的长?(曲线)说明我们可以把一条曲线化成一条直的线段来测量圆的周长(板书:化曲为直)在数学里,我们把这种思想称为化曲为直。

  8、那是不是所有的圆,都能用我们刚才的方法来测量周长,想一想。

  (生;非常大的和非常小的都不可以)

  9、老师手中有一个绳,绳的一端有一个小球,当我挥动这个绳的时候,你想这个小球的运动轨迹会是一个什么图形?(圆)

  其实,我们大家都做过这个实验是不是?看好了!(转动小球)

  10、那我想问大家,刚才在空中旋转的.这个圆,能通过刚才我们的方法来测量它的周长吗?(不能)

  三、探究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1、那看来我们刚才找到的这些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看来,我们也需要像研究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一样,来找到一种做为普遍的一种公式,能够直接计算圆的周长

  2、那现在请大家想一个问题,圆的周长到底和什么有关系?(半径、直径)

  有说半径,有说直径,能说说你的理由吗?(指名说一说)

  同学们都觉得和半径或直径有关系。

  3、课件:请同学们认真的看大屏

  这是一个圆,闪动的是圆的直径。仔细看(展开)这条线段是谁?(周长)

  对,是这个直径是1分米的圆的周长。

  再看(展开直径是0.8、0.6分米圆的周长)

  4、通过刚才这3幅图,你发现什么了?(直径越长,他的周长就越长)

  那看来确实直径可以决定圆的周长,是这样吗?

  5、那现在请同学们继续我们刚才的测量,刚才我们只得到了圆的周长,对吗?现在就需要你再测量出手中这个圆的直径,那么你想找周长和直径之间的什么关系呢?(倍数)

  6、为什么找倍数关系?(因为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的4倍)

  你们同意吗?那咱们现在就按照同学所说的来继续刚才的活动,好吗?当你用周长除以直径时,一定要把结果除不尽的保留两位小数。

  (这个小组非常好,有人测量,有人记录,有人计算,分工明确)

  填完之后,互相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7、展示一个小组的数据

  1)其他组也计算出来了是吧,我们不再往黑板上写了。

  2)有没有算出来和黑板上不一样的?

  3)是我们算错了吗?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的四倍,可以得到一个整数的结果。(结果有误差)

  四、圆周率

  1、那你们讨论出周长和直径的关系了吗?(3倍多一些)

  2、那是不是所有的圆的周长都是圆的直径的3倍多呢?(看课件)

  这是我们刚才得到的3个直径不同的圆的周长,那我们看一看他们之间是不是也有刚才我们同学所说的这种关系

  3、怎么样?看来我们同学们得到的结论是正确的。确实,每个圆的周长都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板书)

  4、那这3倍多一些说明什么?(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确实有倍数关系)

  5、我们说这3倍多一些就是固定不变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 来表示

  6、老师这里有一个关于圆周率的资料,请大家仔细的看,认真的听。

  通过刚才的资料你有什么收获?( 取3.14、无限不循环小数)

  7、师:刘徽:也是研究出了圆周率的关系

  祖冲之:这是祖冲之,你们知道吗,1967年国际天文学家联合会把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环形山”,将小行星1888命名为“祖冲之星”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8、板书:圆周率用希腊字母 来表示,一般保留两位小数(3.14)

  那现在谁知道怎么计算圆的周长?能得出什么样的公式?

  字母公式:C=d

  知道半径怎么求周长?C=2r

  小结:这两个公式都可以计算出圆的周长,那现在咱们要做一些有关的练习,你们愿意做吗?

圆的周长教案5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商为定值的过程,理解圆周率。体会化曲为直的转化思想,增强合作意识,体验成就感。

  2、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3、感受圆周率的探索历史,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探究数学的欲望。

  教学重点:理解圆周率,能计算圆的周长。

  教学难点:探索并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商为定值。

  教学准备:大小不同的圆形纸板、计算器、多媒体课件、20厘米长的绳子、直尺、硬币、画有圆而且标出直径的正方形。

  教学策略:自主探索、讨论交流、点拨与练习

  教学程序:

  一、激活目标

  出示主题图花坛,花坛的周长指什么?出示自行车,车轮的周长指什么?出示画有圆而且标出直径的正方形,这个圆的周长指什么?你能想出几种办法测量圆的周长?

  二、活动建构

  1、测量大小不同的四个圆的周长与直径,填表并计算。探究与发现: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借助计算器)

  2、介绍圆周率的由来。

  任意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商都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来表示。圆周率=周长÷直径,即π=c÷d。“π”的由来:π是第十六个希腊字母,是希腊文圆周率的第一个字母,大数学家欧拉在一*六年开始,在书信和论文中都用π来代表圆周率。

  组织学生阅读资料,谈感受。

  3、推导出:c=πd或c=2πr

  4、计算花坛的周长,解决相关问题。

  圆形花坛的直径是20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自行车车轮的直径是50厘米,绕花坛一周车轮大约转动多少周?

  三、解释应用

  一种铲车的前轮半径0.4米,后轮直径1.6米。行驶时,后轮转一周,前轮转几周?

  四、反馈测评

  1、一个圆形喷水池的半径是5米,绕着它走一周,要走多少米?

  15厘米

  A

  B

  2、小蚂蚁从A点沿着这条曲线爬到B点,大约要爬多远的距离?

  3、公园内有一个圆形人工湖,绕湖一周要走1570米,湖中心有一个小岛,从湖边到小岛架一座桥,桥长大约多少米?

  五、课堂小结

  我的最大收获是什么?我有什么遗憾?我有什么疑问?

  希望同学们在探索数学奥秘的过程中体验快乐,经历成长,创造成功!同学们,再见。

圆的周长教案6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知道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并能够利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圆的周长公式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提高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难点】圆的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多媒体展示大头儿子家的圆桌开裂,爸爸想用铁皮将圆桌固定起来的情境,请同学帮忙计算需要多长的铁皮。

  学生根据问题情境不难想到计算需要的铁皮实际是计算圆一圈的长度。

  教师明确,圆一圈的长度即为圆的周长。

  引入课题——圆的周长。

  (二)探索新知

  1.探索发现

  学生活动:同桌之间利用手中的圆形教具,测量圆形教具的周长。

  学生汇报测量结果及测量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圆的周长大小与什么有关。

  学生根据圆的特征,不难发现圆的周长与圆的大小有关,圆的大小与圆的半径、直径有关。

  教师明确直径是半径的2倍,可看其中一项即可。

  2.探索圆的周长与圆的直径关系

  小组活动:以小组为单位,8分钟时间,利用手中不同大小的圆形教具,测量其周长及直径,并做好数据记录。观察测量结果,计算数据间的特殊关系。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小组及时给予指导。

  小组汇报分享测量结果,教师板书。

  学生分享计算结果,其中和、差、积无规律,商值在3.1左右。教师鼓励学生再多测量几组数据,并计算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

  学生汇报通过多次测量计算比值总在3.1左右。

  教师讲解:实际圆的周长与圆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命名为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并向学生展示其写法和读法。

  给出圆周率的特点:

  (1)是一个无限不循环的小数;

  (2)我国伟大的数学家祖冲之将其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

  (3)现在为了方便只要取小数点后两位即可。

  (三)应用新知

  问题:大头儿子家圆桌直径为1米,求需要买多长的铁丝?3.1米够吗?

  教师强调:根据公式需要3.14米,不可四舍五入到3.1米,通过进一法,要买3.2米的铁丝。

  (四)小结作业

  提问:通过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回家找一个圆形,借助直尺测量,计算出周长。

  四、板书设计

  略

圆的周长教案7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应用它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概括和动手操作能力。

  3,结合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点

  掌握并理解圆的周长,公式推导过程。

  三,教学难点

  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出示圆形桌布,提出在桌布的边缘镶上一圈花边。要想知道至少准备多长的花边,怎么办 请你帮忙想想办法。

  2,你们知道这圈花边的边长是什么 (生:圆的周长。)

  3,用直尺测量圆的周长,你感到方便吗 能不能找到比较简便的方法

  二,师生共同提出假设

  1,请学生回忆正方形周长和边长的关系。(边长×4)

  2,师:能不能求圆周长的同时也找到这样的"倍数关系呢 测量圆的什么比较方便呢

  生:半径,直径……

  3,请生先画几条长短不一样的直线作直径画圆。师:观察自己画的圆,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仔细观察:分组讨论研究圆的周长和直径是否存在倍数关系。

  4,师:你估计圆的周长是其直径的几倍

  生猜想:3倍左右。

  5,师:你有办法验证吗 生讨论

  教学意图:正方形的周长只与边长这个数有关系,这点与圆的周长计算方法相似,本环节选择这一教案内容,用于复习旧知和引入新知,渗透的作用是非常有效的。

  三,合作交流,发现规律

  1,学生思考后可能出现的以下办法:

  ⑴ 用一根线(或纸条)绕圆一周,剪去多余的部分,再拉直量出它的长度,得到圆的周长。

  ⑵ 把圆放在直尺上滚动一周,直接量出圆的周长。

  师启发学生:用滚动,绳测的方法可以测出圆的周长,但有局限性,那么:我们能不能探讨出一种求圆的周长的普遍规律呢

  ⑶ 学生在小组内动手操作,测量进行验证。

  直径(cm) 周长(cm) 周长是直径的几倍

  2 6。2 3倍多一点

  3 9。1 3倍多一点

  4 12。9 3倍多一点

  2,

  a,”圆的周长÷直径”等于3倍多一点,经过科学家精密的论证,计算发现这个”3倍多一点”是一个固定数叫圆周率3。14159……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我们在计算时通常取3。14,用字母π表示(请学生写一写)

  b,结合圆周率进行爱国注意教育。

  c,师生共同推导计算圆的周长公式。

  教学意图:在圆的周长测量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使学生手脑都动起来,通过各种形式的个人实践及小组合作实践使学生亲而义举的发现规律,掌握知识,学生不是在学习知识,而是在探究,实验,发现新知,这样的课堂,可以使学生的动手,动脑,动嘴,合作的能力都能得到锻炼提高。

  四,实践应用,拓展新知

  1,学生尝试求圆的周长

  d=2cm r=3。5cm d=10cm

  2,圆形花坛的直径是20cm,它的周长是多少m

  3,请同学们画一个周长是15cm的圆。

  教学意图:设计有坡度的练习,目的是让学生运用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反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巩固已经学过的公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探索的能力。

  五,,体验成功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2,课后思考:从边长是4cm的正方形中画出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周长是多少cm

  板书设计:

  圆的周长

  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c=πd c=2πr

圆的周长教案8

  教学目的:

  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圆的周长.

  2.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3.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并能初步运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推导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教具学具:

  1.学生准备直径为4厘米、2厘米、3厘米圆片各一个,线,直尺.

  2.电脑软件及演示教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圆,谁能说说什么是圆心?圆的半径?圆的直径?在同圆或等圆中圆的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用字母怎样表示?

  二、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圆的周长(板书课题).

  1.指实物图片(长方形)问:这是什么图形?谁能指出它的周长?

  2.指实物图片(圆)问:这是什么图形?谁能指出它的周长?

  问:什么是圆的周长?

  板书:围成圆的曲线的长是圆的周长.

  3.你能测量出这个圆的周长吗?(能)

  4.指实物(用铁丝围成的圆)问:你能测量出这个圆的周长吗?

  5.用拴线的小球在空中旋转画圆.问:你能测量它的周长吗?

  回答:不能.

  想一想圆的周长都可以用测量的方法得到吗?(不能)这样做也会不方便、不准确.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计算圆的周长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三、请同学们用圆规在练习本上画几个大小不同的圆,想一想圆的周长可能和什么条件有关?(半径或直径)再看电脑演示(半径不同周长不同)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或半径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请同学们测量手中圆片的周长(用线或滚动测量),再和直径比一比,看谁能发现其中的秘密?

  四、学生动手测量、教师巡视指导.

  五、统计测量结果.

  观察表中数据,想一想发现什么?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任何圆的周长都是直径的3倍多吗?

  六、电脑演示

  (几个大小不同的圆,它们的周长都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谁知道我国历史上最早发现这个规律的人是谁?圆的周长到底是直径的3倍多多少?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认真读书93页,默读“通过实验”到“π≈3.14”.

  七、看书后回答问题:

  1.是谁把圆周率的值精确计算到6位小数?

  2.什么叫圆周率?

  3.知道了圆周率,还需知道什么条件就可以计算圆的周长?

  4.如果用字母c表示圆的周长,d表示直径,r表示半径,π表示圆周率,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应该怎样表示?

  现在你们已经掌握了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谁能很快说出你手中圆片的周长约是多少?(π取3.14)

  八、出示例1:

  一种矿山用的大卡车车轮直径是1.95米,车轮滚动一周约前进多少米?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请同学们想一想:车轮滚动一周的距离实际指的是什么?

  解:d=1.95 单位:米

  c=πd

  =3.14×1.95

  =6.123

  ≈6.12(米)

  答:车轮滚动一周约前进6.12米.

  九、课堂练习:

  1.投影: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2.判断下面各题(正确的出示“√”,错误的出示“×”)

  (1)圆周率就是圆的周长除以它的直径所得的商. ( )

  (2)圆的直径越大,圆周率越大. ( )

  (3)圆的半径是3厘米,周长是9.42厘米. ( )

  3.小明和爷爷分别沿小圆(A→B→C→D→E→A)和大圆两条路线散步.(如图)

  如果速度相同,两人同时出发,谁先回到出发地点?为什么?

  小明的路线长:20×3.14+20×3.14

  =62.8+62.8

  =125.6(米)

  爷爷的路线长:3.14×(20+20)

  =3.14×40

  =125.6(米)

  两条路线一样长,两人应同时回到出发点.

  4.一棵大树(投影)又粗又壮,不用锯倒大树,你能知道大树的直径是多少吗?讨论.

  结论:先测量大树一周的长度,再用周长除以圆周率,就得到了直径.

  小结:今天我们共同努力研究出了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谁能说说圆的周长应当怎样计算?计算时要注意什么问题?今后我们在学习探索新的知识时一定要积极动手动脑,扎扎实实地学好科学知识.

圆的周长教案9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知道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并能够利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圆的周长公式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提高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难点】圆的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多媒体展示大头儿子家的圆桌开裂,爸爸想用铁皮将圆桌固定起来的情境,请同学帮忙计算需要多长的铁皮。

  学生根据问题情境不难想到计算需要的铁皮实际是计算圆一圈的长度。

  教师明确,圆一圈的长度即为圆的周长。

  引入课题——圆的周长。

  (二)探索新知

  1.探索发现

  学生活动:同桌之间利用手中的圆形教具,测量圆形教具的周长。

  学生汇报测量结果及测量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圆的周长大小与什么有关。

  学生根据圆的特征,不难发现圆的周长与圆的大小有关,圆的大小与圆的半径、直径有关。

  教师明确直径是半径的2倍,可看其中一项即可。

  2.探索圆的周长与圆的直径关系

  小组活动:以小组为单位,8分钟时间,利用手中不同大小的圆形教具,测量其周长及直径,并做好数据记录。观察测量结果,计算数据间的特殊关系。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小组及时给予指导。

  小组汇报分享测量结果,教师板书。

  学生分享计算结果,其中和、差、积无规律,商值在3.1左右。教师鼓励学生再多测量几组数据,并计算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

  学生汇报通过多次测量计算比值总在3.1左右。

  教师讲解:实际圆的周长与圆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命名为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并向学生展示其写法和读法。

  给出圆周率的特点:

  (1)是一个无限不循环的小数;

  (2)我国伟大的数学家祖冲之将其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

  (3)现在为了方便只要取小数点后两位即可。

  (三)应用新知

  问题:大头儿子家圆桌直径为1米,求需要买多长的铁丝?3.1米够吗?

  教师强调:根据公式需要3.14米,不可四舍五入到3.1米,通过进一法,要买3.2米的铁丝。

  (四)小结作业

  提问:通过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回家找一个圆形,借助直尺测量,计算出周长。

  四、板书设计

  略

圆的周长教案10

  教学内容:

  教科书P 92-93例4、例5,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十四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的周长,认识圆周率,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应用圆的周长公式计算周长,解决周长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测量、计算和交流、归纳等活动过程,推导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积累推导计算公式的学习过程,发展分析、综合和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面图形的学习价值,积累参与实验探究,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感受探索计算公式的成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推导圆的周长公式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4。

  1.谈话:同学们,我们经常听人们说:我买了一个28的自行车。我买了一个24英寸的彩电。这里的28和24英寸都是表示物体规格的数字。

  2.课件出示例4题目及图示,全班交流:你从图中了解哪些信息?

  3.小组交流:从你课前滚动大小不同的圆片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4.课件演示车轮滚动,验证学生的发现。

  5.全班交流

  你觉得圆的周长和圆的什么关系?(直径越大,圆也就越大,所以周长也越长。因为直径是半径的2倍,所以说圆的周长跟半径也有关。)

  二、教学例5。

  1.课件出示例5,全班交流:这样的实验你们课前做了吗?

  2.拿出课前探究圆周长与圆的直径关系实验单,小组交流并演示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

  周长/cm 直径/cm 周长除以直径的商

  (保留两位小数)

  3.指名汇报,全班交流。

  ⑴ 各小组派一名同学展示实验记录单,介绍实验过程。

  ⑵ 纵观各组的实验结果,你们有什么发现?

  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4.学生自学课本93页,了解圆周率及我国古代数学家的杰出研究成果。

  5.概括圆周长公式。

  ⑴ 圆周率用字母表示,如果圆周长用字母C表示,直径用字母d表示,谁来说一说、C、d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板书:Cd=,C=d ,C=d)

  ⑵ 求圆的周长用哪个公式?(C=d或C=2r)

  三、巩固拓展

  1.完成试一试

  ⑴ 学生独立计算。⑵ 全班展示交流。

  2.完成练一练。

  3.完成练习十四第1题。

  学生独立计算,再全班交流。

  4.完成练习十四第2题。

  ⑴ 学生独立计算。

  ⑵ 全班展示交流。

  ⑶ 学生订正。

  5.完成练习十四第3题。

  指名口头列式,学生集体计算。

  交流:为什么求是车轮的周长?

  6.完成练习十四第4题。

  学生独立计算后再汇报交流。

  四、总结延伸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圆的周长教案11

  教材分析:

  圆的周长是在学生学习了周长的一般概念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一步来学习的。从生活实际入手,利用学生掌握的有关圆的知识,通过实验得出结论。

  学情分析:

  本单元第一部分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也渗透了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内在联系。前期的学习和认识都为学生学习研究“圆的周长”奠定了良好的知识、方法基础和铺垫。“圆的周长”教学部分,教材在编排上加强了启发性和探索性,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交流、思考来探究,逐步导出和掌握计算公式。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利用实验的手段,通过测量、计算、猜测圆的周长和直径、半径的关系,验证猜测等过程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含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理解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圆周长的测量和计算公式的探讨,培养学生的观察、猜测、比较、分析、综合和主动研究、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思想方法,渗透“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1、创设情境。

  (1)、教师出示熊大和光头强跑步比赛,请同学判断比赛的公*性并说明原因。

  师:学习新知识之前,老师想邀请大家一起来看一场比赛,每个同学都是裁判,有没有兴趣?比赛开始!

  (2)、师:看到这儿,你对这个比赛有什么看法?

  学生判断比赛的公*性并说明原因。

  学生发表看法,可能的回答如下

  生1:不公*,因为光头强沿着正方形跑,熊大沿着圆形跑。

  生2:不公*,因为正方形的周长比圆形的周长要长。

  ……

  (3)、教师小结,引出本节课题。

  师:看来,这个比赛与跑道的周长有关系。上节课同学们已经认识了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圆的周长。(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熊大和光头强比赛的情景创设,一方面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研究的主动性,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另一方面通过两种图形路程的不同,引出新课。

  2、认识圆的周长 。

  (1)、师:什么是圆的周长?怎样求圆的周长?

  (2)、教师出示圆形纸片。师:谁能上来指一指,哪个长度是这个圆形纸片的周长。

  (3)、教师在大屏幕上用flash动画出示圆环框架并小结。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就是指圆的周长。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初步感知本课的知识范围,做好心理铺垫;老师展示的目的是为下面“化曲为直”的方法打基础。

  3、讨论圆的周长的测量方法。

  (1)师:要想测量这个圆的周长,能用直尺直接测量吗?为什么呢?

  (2)、师:你们有没有办法来测量它的周长?把你的方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学生分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

  生1:不能,因为圆的周长是一条曲线,而直尺是直的!

  生2:把圆片放在直尺上滚动一周,在圆上取一点作个记号,并对准直尺的零刻度线,然后把圆沿着直尺滚动,直到这一点又对准另一刻度线,这时圆正好滚动一周。圆滚动一周的长就是圆的周长。(滚动法)

  生3:用一条长线把圆绕一周,捏紧这两个正好连接的端点,把线拉直,这两点之间的线的长就是圆的周长。(绕线法)

  (3)、教师跟随小组代表发言,用边演示边总结测量方法。

  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们不论是用绕线法也好,滚动法也罢,都是非常巧妙地将曲线转化成了直直的一条线段再来测量,也就是一种化曲为直的方法,你们真是太棒了!

  师:(出示一个很大的圆形摩天轮)你能用这两种方法测量它的周长吗?

  看来,这两种测量的方法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那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设计意图:通过尝试性的动手测量,使学生较为牢固地掌握了周长的概念,也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切身体会到“化曲为直”的转化思想。

(二) 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1、猜测。

  师: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那么,请你大胆猜想,圆的的周长与什么有关呢?(播放)

  2、探讨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师:圆的周长和直径到底有什么样的倍数关系呢?现在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测量3个大小不同的圆片的周长与直径,并通过合作的方式完成实验报告单,各组组长要 分工明确。(出示操作要求并播放轻音乐)

  圆的名称

  直径

  周长

  周长÷直径的商

  我们的结论:

  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设计意图:训练了学生的思考习惯,也为下面学习找准方向,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本环节重在加强学生小组合作、合理分工、条理思考、大胆推理与清楚表达的指导,旨在为每一位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机会与条件,使每一位学生在自己的参与、思考与经历中获得经验认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方法、习惯和数学思考能力。

  3、 共同发现 。

  师:同学们,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们测量的数据和计算结果,好吗?仔细观察实验报告单上的计算结果,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圆的周长都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每个小组汇报完后,把实验报告单粘贴在黑板上)

  4、 介绍圆周率。

  师:你们可真了不起,刚才,同学们测量了大大小小不同的圆,但却有着相同的发现,那就是任何圆的周长都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其实,早就有人研究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发现任意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都是3倍多一些。这个倍数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我们它叫做圆周率(板书)。(介绍误差)用字母π来表示。读法与写法。

  师:其实,有关圆周率的知识还有很多,那么我们就一起走进兔博士网站了解一下圆周率的由来。(播放)

  师:看完这些资料,你有何感想?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有关祖冲之的资料,引导学生发表感触,及时激励学生,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

  5、推导圆的周长公式 。

  师:在计算时为了方便,我们只取它的近似值,π≈3.14,你能根据我们的结论推导出圆的周长公式吗?

  生:因为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 的π倍。所以圆的周长=直径X圆周率。如果用C表示圆的周长,那么C=πd或C=2πr

  C=πd或C=2πr(板书)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出示图形题。

  师:你这样列式分别应用了哪个公式?

  (2)我是小法官。

  1、π=3.14 ( )

  2、大圆的圆周率大于小圆的圆周率。( )

  3、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π倍。 ( )

  (3)走进生活,解决生活问题

  1、一面圆镜的镜面直径是25厘米,在它的边缘镶嵌着一根金属条。这根金属条的长至少是多少厘米 ?

  2、车轮转动一周,哪号车走得远?为什么?

  车轮转动一周走的距离和什么有关系?

  (4)运用今天所学知识,解决课开始的跑步比赛的公*性!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为了检验学生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4题的设计为了照应开头;拓展延伸设计旨在提高学生对数学新知的应用能力和灵活变通能力,激发学生再创造的愿望和热情,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课堂小结。

  通过我们今天的学习,你们都有哪些收获?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还有很多,希望你们善于发现,善于探索,善于总结,相信你们一定会拥有更多的智慧,收获更多的快乐!

  (四)布置作业。

  1、课后习题1—3题。

  2、在数学日记中叙述一下你对圆周率的理解。

圆的周长教案12

  教学素材

  根据人教版和北师大版课标教材六年级上册中圆的相关知识自行开发的教材。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进一步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2、能运用圆的知识熟练、正确解答有关圆的周长和面积的问题。

  3、建立知识间的联系,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教学设计思想:

  复习课是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已学过的知识,建立知识间的联系,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课型。复习课不同于练习课,复习课虽然要继续训练解题的技能技巧,但其更重要的任务是把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把原来分散学习的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它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稳定、清晰的核心概念,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便于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为以后学习新概念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二、回顾整理,讨论交流。

  1、怎样求圆的周长?求圆的面积有几种情况?

  2、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3、精彩会放。(教师结合课件演示帮助学生回顾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4、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对我们学习的启示。(转化思想)

  5、学生交流:在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时怎样能够提高计算速度?

  三、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师结合图片演示,让学生提出有关圆的周长和面积的问题。

  图片内容:农村的喷灌、碾子、拴在木桩上的小羊。

  四、走进美丽的图形世界

  教师通过一些圆形和正方形等图形的变化,形成各种几何图形,让学生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五、开心词典

  以开心词典的形式,让学生做六道选择题。

  六、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1、小猴子骑独轮车走钢丝。求车轮要转多少周。

  2、用绳子绕树干10周,求横截面的直径。

  3、一个圆形餐桌的直径是2米,如果一个人需要0.5米宽的位置就餐,这张餐桌大约能坐多少人?

  4、刘大爷用15.7米长的篱笆靠墙围一个半圆形的养鸡场.这个养鸡场的面积是多少*方米?

  七、思考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1、在200米和400米比赛时,为什么运动员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

  2、阅读关于400米标准跑道的小资料。

  课后思考题:一块正方形草地,边长是20米,在两个相对的角上各有一棵树,树上各拴一只羊,拴羊的绳长与草地边长相等,两只羊都能吃到草的草地面积是多少*方米?(提示:先根据题意画出图再解答


《圆的周长》数学教案3篇(扩展9)

——数学《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菁选3篇)

数学《圆的周长》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进行简单计算;

  2. 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

  3. 结合圆周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准备

  一元硬币、圆形纸片等实物以及直尺,测量结果记录表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起猜想:

  (一)激发兴趣

  小黄狗和小灰狗比赛跑,小黄狗沿着正方形路线跑,小灰狗沿着圆形路线跑,结果小灰狗获胜。小黄狗看到小灰得了第一名,心里很不服气,它说这样的比赛不公*。同学们,你认为这样的比赛公*吗?

  (二)认识圆的周长

  1.回忆正方形周长:

  小黄狗跑的路程实际上就是正方形的什么?什么是正方形的周长?

  2.认识圆的周长:

  那小灰狗所跑的路程呢?圆的周长又指的是什么意思?

  每个同学的桌上都有一元硬币,互相指一指这些圆的周长。

  (三)讨论正方形周长与其边长的关系

  1.我们要想对这两个路程的长度进行比较,实际上需要知道什么?

  2. 怎样才能知道这个正方形的周长?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 那也就是说,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哪部分有关系?正方形的周长总是边长的几倍?

  (四)讨论圆周长的测量方法

  1.讨论方法: 刚才我们已经解决了正方形周长的问题,而圆的周长呢?

  如果我们用直尺直接测量圆的周长,你觉得可行吗?请同学们结合我们手里的圆想一想,有没有办法来测量它们的周长?

  2.反馈:(基本情况)

  (1)“滚动”——把实物圆沿直尺滚动一周;

  (2)“缠绕”——用绸带缠绕实物圆一周并打开;

  (3)初步明确运用各种方法进行测量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3.小结各种测量方法:(板书)

  化曲为直

  4.创设冲突,体会测量的局限性

  刚才大屏幕上小灰狗跑的路线也是一个圆,这个圆的周长还能进行实际测量吗?如果不能那怎么办呢?

  5.明确课题:

  今天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

  (五)合理猜想,强化主体:

  1.请同学们想一想,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边长有关系,而且总是边长的4倍,所以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我们能不能像求正方形周长那样找到求圆周长的一般方法呢?小组讨论并回答

  2.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你认为圆的周长与它的什么有关?

  向大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3.正方形的周长总是边长的4倍,再看这幅图,猜猜看,圆的周长应该是直径的几倍?(正方形的边长和圆的直径相等,直接观察可发现,圆周长小于直径的四倍,因为圆形套在正方形里;而且由于两点间线段最短,所以半圆周长大于直径,即圆周长大于直径的两倍)

  4.小结并继续设疑:

  通过观察和想象,大家都已经意识到圆的周长肯定是直径的2~4倍之间,究竟是几倍呢你还能想出办法来找到这个准确的倍数吗

  <二>、实际动手,发现规律:

  (一)分组合作测算

  1.明确要求:

  圆的直径我们已经会测量了,接下来就请同学们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确定好测量对象,实际测量出圆的周长、直径,并利用计算器帮助我们找出圆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填入表格里。

  提一个小小的建议,为了更好的利用时间,提高效率,请你们在动手测算之前考虑好怎样合理的分配任务。

  测量对象 圆的周长(厘米) 圆的直径(厘米) 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2.生利用学具动手操作,师巡视指导、收集信息。

  3.集体反馈数据(选取3~4组实验结果,黑板板书展示)

  (二)发现规律,初步认识圆周率

  1.看了几组同学的测算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2.虽然倍数不大一样,但周长大多是直径的几倍?

  板书: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

  (三)介绍祖冲之,认识圆周率

  1.这个倍数通常被人们叫做圆周率,用希腊字母π表示。

  2.早在1500多年前,我国古代就有一位伟大的数学家,曾对这个倍数进行过精密的测算,他最早发现这个倍数确实是固定不变的,知道他叫什么吗?

  3.这个倍数究竟是多少呢?我们来看一段资料。

  (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河北省涞源县人.祖冲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方法,把圆的周长分成若干份。分的份数越多,正方形的周长就越接近圆的周长。最终通过计算正多边形的周长来计算圆周率。经过刻苦钻研,反复演算,求出π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不但在当时是最精密的圆周率,而且保持世界记录九百多年……)

  4.理解误差

  看完这段资料,同学们都在为我们国家有这样一位伟大的数学家而感到骄傲,可不知同学们想过没有,为什么我们的测算结果都不够精确呢?

  5.解答开始的问题

  现在你能准确的判断出小黄狗和小灰狗谁跑的路程长了吗

  (四)总结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1. 如果知道圆的直径,你能计算圆的周长吗?

  板书:圆的周长 = 直径× 圆周率

  C =πd

  2. 如果知道圆的半径,又该怎样计算圆的周长呢

  板书:C =2πr

  追问:那也就是说,圆的周长总是半径的多少倍

  <三>、巩固练习,形成能力

  1.判断并说明理由:π = 3.14 ( )

  2.选择正确的答案:

  大圆的直径是1米,小圆的直径是1厘米.那么,下列说法正确是:()

  a.大圆的圆周率大于小圆的圆周率;

  b.大圆的圆周率小于小圆的圆周率;

  c.大圆的圆周率等于小圆的圆周率。

  3.实际问题:老师家里有一块圆形的桌布,直径为1米。为了美观,准备在桌布边缘镶上一圈花边。请问,老师至少需要准备多长的花边?

  <四>、课外引申,拓展思维

  如果小黄狗沿着大圆跑,小灰狗沿着两个小圆

  绕8字跑,谁跑的路程近

数学《圆的周长》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圆的周长。

  2. 理解并掌握圆周率的意义和近似值。

  3. 经历推导圆周长计算公式的过程,初步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并能进行正确计算。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在探究中体验成功,增强信心。

  5. 结合圆周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点:推导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准确计算圆的周长。

  三、教学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四、教学准备:老师:课件、直尺、一元硬币、水桶、易拉罐、纸剪的圆、绳子等

  学生:2个大小不同的硬纸圆片、直尺、彩带、学具。

  五、教学过程:

  (一)、认识圆的周长

  1.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看过《米老鼠和唐老鸭》吗?

  师:今天黄老师把这两位“巨星”请到了我们的课堂,咱们鼓掌欢迎它们的到来好不好?(生齐鼓掌!)

  师:米老鼠和唐老鸭在跑步,唐老鸭沿着正方形路线跑,米老鼠沿着圆形路线跑。到底谁跑得路程长呢?

  2.迁移类推

  师:(让学生自由发言后说明)究竟它们谁跑得路程长?如果给你有关数据你能裁定谁跑得路程长吗?

  (1)师:谁来说说要求唐老鸭所跑的路程,就是求什么?(就是求正方形的周长。)

  (2)师:谁再来说说什么叫正方形的周长?你会求正方形的周长吗?(围成正方形四条边长的总和叫做正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等于边长×4。)

  师:知道边长×4的含义吗?(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系,周长是边长的4倍。)指名说。

  (3)师:要求米老鼠所跑的路程,实际上就是求圆的什么呢?(圆的周长)

  师:很好!那什么叫圆的周长,又怎样计算圆的周长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愿意吗?(板书课题:圆的周长)

  每个同学的桌上都有一元硬币、易拉罐等物品,从这些物体中找出一个圆形来,互相指一指这些圆的周长。

  师:谁能概括一下,什么叫做圆的周长呢?小组讨论后指名答。

  (完成板书: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师:(出示一教具圆片)谁来说说这个圆的周长就是指哪一部分的长?指名学生边演示边说。谁再来说说。

  3.实际感知

  师:请同学们拿起圆形纸片,小组之间互相指一指、说一说圆片的周长。

  (二).测量圆的周长

  1.师: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很容易尺量计算,大家猜猜圆的.周长用尺量计算方便吗?(不方便)

  师:(出示教具圆片)那有什么办法呢?在小组内讨论一下。量出一号圆的周长,并把数据填写在实验报告单相应的表格中。听明白了吗,开始。(小组活动)

  2.小组汇报:(预设)

  (1)师:哪个小组愿意来汇报?

  【方法一:用线绕

  师:谁来与老师配合绕给同学们看看?

  (师生合作用绕线的方法去测量圆周长)

  师:这样绕了以后,怎么就知道了圆的周长呢?(生说明)

  师:(课件补充说明)用线绕圆一周以后,捏紧这两个正好连接的端点,把线拉直,这两点之间线的长就是什么?(圆的周长)(2)师:除此以外,还有别的方法吗?

  【方法二:把圆放在直尺上滚动一周,教学反思《《圆的周长》教学设计及反思》。

  师:(课件演示)请看大屏幕,在圆上取一点作个记号,并对准直尺的零刻度线,然后把圆沿着直尺滚动,直到这一点又对准了直尺的另一刻度线,这时候圆就正好滚动一周。圆滚动一周的长就是什么?(圆的周长)

  (3)师:现在老师给你一个圆,你会测量它的周长呢?(会。)

  师:真的吗?谁敢来试试。

  指名一生上台测量黑板上的圆。可能用线绕。

  师:有什么感觉?(不方便!)

  师:那你可以把它搬下来滚动呀!(生齐笑)

  这就说明用绕或滚这两种方法测量圆的周长,有时还很不方便。这就需要我们探讨出一种求圆周长的普遍方法。

  (三)、引导学生发现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的关系

  1.猜测

  师: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周长是边长的4倍,那么圆的周长跟它的什么有关呢?

  2.验证

  师:谁知道圆的大小是由什么来决定的吗?(半径或直径)

  师:圆的周长是不是和直径有关呢,请同学们来观察几个圆。(媒体演示)

  师:哪个圆的直径最长?哪个圆的周长最长?哪个圆的直径最短?哪个圆的周长最短?

  师:你感觉到了吗?

  (圆的直径越长,周长越长;圆的直径越短,周长越短。)

  师:这就说明圆的周长肯定与圆的什么有关系?(圆的周长与直径有关系。)师:圆的周长与直径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师:刚才,大家都对圆的周长与直径成什么关系进行猜测,下面,我们就通过动手实验来检验大家的猜测是否正确。

  ①测量计算。

  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4个大小不同的圆,分别测量它们的直径和周长,并按要求填写下表。

  ②汇报、展示。

  让学生汇报自己的测量结果和计算结果,教师把不同的圆的有关数据通过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

  ③观察、发现。

  让学生观察、比较表中的数据,想一想:通过观察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通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初步发现: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板书: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

  (3)介绍圆周率和祖冲之在圆周率研究方面作出的贡献。

  ①揭示圆周率的概念:表示这个3倍多一些的数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我们称它为圆周率。能用式子来表示吗?请试一试。(板书: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

  ②介绍圆周率的表示字母π及其读写法。

  ③介绍祖冲之及圆周率的有关知识,激发民族自豪感,同时指出圆周率的数值及小学阶段计算时所取的近似值π≈3.14。

  (四)总结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1、根据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你能推导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吗?指名回答,

  引导学生归纳: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板书: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能用字母表示吗?(板书:C=πd)师:如果已知圆的半径r,可以怎样计算圆的周长呢?板书:C=2πr)

  2、回应新课引入的情境,即时练习。

  师:现在,你能求出谁的路程长吗?为什么?

  (五)、应用圆周长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 教学例题:一张圆桌面的直径是0.95米。这张圆桌面的周长是多少米?(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2.练习题

  板书设计

  圆的周长测量:滚动法 绳测法

  规律: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

  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

  公式: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C=πdC=2πr

数学《圆的周长》教学设计3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圆周长的概念和圆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实验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自学自知圆周率,从而总结探究出求圆的周长的公式。另一方面提高学生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圆周率的探索过程,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长的公式,能运用圆周长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理解圆周率的含义,熟记圆周率的近似值,结合圆周率的教学,感受数学文化,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数学活动推导圆的周长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教学难点:

  圆的周长与直径关系的探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线、尺、塑胶板上剪下的直径大小不一的圆、实验报告单、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

  一、把准认知冲突,激发学习愿望。

  1.谈话:同学们,知道大家都喜欢看《喜羊羊和灰太狼》的动画片,今天,老师把它俩带到了我们的课堂。听:(课件播放故事: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里,喜羊羊和灰太狼举行跑步比赛,喜羊羊沿正方形路线跑,灰太狼沿圆形路线跑,一圈过后,它们又同时回到了起点。此时,它俩正为谁走的路程长而争论不休。同学们,你们认为呢?)(学生进行猜测)

  2.要想确定它俩究竟谁跑的路程长,可怎么做?(生:先求出正方形和圆形的周长,再进行比较。)

  3.指名一生说说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生:边长4=周长)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圆的周长。(揭示课题:圆的周长)

  二、经历探究全程,验证猜想发现。

  (一)认识圆周长的含义并初步感知圆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

  1.谈话:那什么是圆的周长呢?(课件出示3个车轮)

  2.师:上面的3个数据是表示什么的?(生:圆的直径)英寸是什么意思?(学生看书回答)


《圆的周长》数学教案3篇(扩展10)

——关于圆的周长教案模板集合9篇

关于圆的周长教案模板集合9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圆的周长教案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圆的周长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经历圆周率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圆周率的意义和近似值,初步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了解祖冲之在圆周率方面所作的贡献,渗透爱国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圆规、剪刀、绳子、尺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1.教师在黑板上画圆。

  (1)提问:你对圆有哪些了解?

  (2)指名回答,同学之间相互补充。

  (3)你还想了解什么?

  2.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这节课我们就起来研究圆的周长。(板书:圆的周长)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认识周长的含义。

  (1)师:你能指出黑板上这个圆的周长吗?

  (2)从实物中指出圆的周长。

  (3)用语言表述圆的周长。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圆的周长就是指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

  2.教学例4。

  (1)出示例4,了解轮胎规格。明确:这里的22英寸、24英寸、26英寸是指

  轮胎的直径。

  (2)启发思考:如果把它们各滚动一圈,哪种车轮行驶的路程比较长?

  (3)比较这三个车轮的直径和周长,你又有什么发现?

  (4)小结:直径越大,圆就越大,圆的周长也就越长。圆的周长和直径到底有什么关系呢?接下来我们继续研究。

  3.教学例5。

  (1)讨论实验方案。要研究直径和周长间有什么关系,我们可以怎样做?

  (2)学生回答后,小结:我们可以画几个圆,量一量它们的直径和周长,算一算周长除以直径的商。

  (3)明确要求

  ①画三个大小不同的圆。

  ②用尺子量出直径。

  ③用线围出圆的周长并用尺子挞出长度。

  ④边操作边填好表格。

  周长/cm 直径/cm 周长除以直径的商

  (保留两位小数)

  (4)学生分组按要求操作,要求分工明确。

  (5)整理学生的测量结果,汇总。

  (6)观察表格,说说有什么发现。

  学生回答后,小结:一个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4.认识圆周率。

  (1)介绍圆周率,并板书: 3.14

  (2)阅读教材第102页的你知道吗内容。

  5.推导得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及其字母公式。

  板书: 或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完成试一试。

  (l)根据刚刚学过的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学生独立计算车轮的周长。

  (2)指名说说计算方法。

  2.完成练一练。

  (l)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2)汇报交流。

  3.完成练习十四第1题。

  (1)学生看图,说说题目中的已知条件。

  (2)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3)交流计算方法。

  4.作业:练习十四第2、3、4题。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研究了圆的周长,谁能说说是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的?你有

  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圆的周长

  周长/cm 直径/cm 周长除以直径的商

  (保留两位小数)

圆的周长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商为定值的过程,理解圆周率。体会化曲为直的转化思想,增强合作意识,体验成就感。

  2、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3、感受圆周率的探索历史,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探究数学的欲望。

  教学重点:理解圆周率,能计算圆的周长。

  教学难点:探索并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商为定值。

  教学准备:大小不同的圆形纸板、计算器、多媒体课件、20厘米长的绳子、直尺、硬币、画有圆而且标出直径的正方形。

  教学策略:自主探索、讨论交流、点拨与练习

  教学程序:

  一、激活目标

  出示主题图花坛,花坛的周长指什么?出示自行车,车轮的周长指什么?出示画有圆而且标出直径的正方形,这个圆的周长指什么?你能想出几种办法测量圆的周长?

  二、活动建构

  1、测量大小不同的四个圆的周长与直径,填表并计算。探究与发现: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借助计算器)

  2、介绍圆周率的由来。

  任意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商都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来表示。圆周率=周长÷直径,即π=c÷d。“π”的由来:π是第十六个希腊字母,是希腊文圆周率的第一个字母,大数学家欧拉在一*六年开始,在书信和论文中都用π来代表圆周率。

  组织学生阅读资料,谈感受。

  3、推导出:c=πd或c=2πr

  4、计算花坛的周长,解决相关问题。

  圆形花坛的直径是20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自行车车轮的直径是50厘米,绕花坛一周车轮大约转动多少周?

  三、解释应用

  一种铲车的前轮半径0.4米,后轮直径1.6米。行驶时,后轮转一周,前轮转几周?

  四、反馈测评

  1、一个圆形喷水池的半径是5米,绕着它走一周,要走多少米?

  15厘米

  A

  B

  2、小蚂蚁从A点沿着这条曲线爬到B点,大约要爬多远的距离?

  3、公园内有一个圆形人工湖,绕湖一周要走1570米,湖中心有一个小岛,从湖边到小岛架一座桥,桥长大约多少米?

  五、课堂小结

  我的最大收获是什么?我有什么遗憾?我有什么疑问?

  希望同学们在探索数学奥秘的过程中体验快乐,经历成长,创造成功!同学们,再见。

圆的周长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根据圆的周长求圆的直径、半径。

  2、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3、初步掌握变换和转化的方法。

  教学重点:

  求圆的直径和半径。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公式求圆的直径和半径。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答。

  4 5 8

  2、求出下面各圆的周长。

  C=d c=2r

  3.142 23.144

  =6.28(厘米) =83.14

  =25.12(厘米)

  二、新课。

  1、提出研究的问题。

  (1)你知道表示什么吗?

  (2)下面公式的每个字母各表示什么?这两个公式又表示什么?

  C=d C=2r

  (3)根据上两个公式,你能知道

  直径=周长圆周率 半径=周长(圆周率2)

  2、学习练习十四第2题。

  (1)小红量得一个古代建筑中的大红圆柱的周长是3.768米,这个圆柱的直径是多少米?(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已知:c=3.77m 求:d=?

  解:设直径是x米。

  3.773.14 3.14x=3.77

  1.2(米) x=3.773.14

  x1.2

  (2)做一做。用一根1.2米长的铁条弯成一个圆形铁环,它的半径是多少?(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已知:c=1.2米 R=c(2) 求:r=?

  解:设半径为x米。

  3.142x=1.2 1.223.14

  6.28x=1.2 = 0.191

  x=0.191 0.19(米)

  x0.19

  三、巩固练习。

  1、饭店的大厅挂着一只大钟,这座钟的分针的尖端转动一周所走的路程是125.6厘米,它的分针长多少厘米?

  2、求下面半圆的周长,选择正确的算式。

  (1)3.148

  (2)3.1482

  (3) 3.1482+8

  3、一只挂钟分针长20cm,经过30分后,这根分针的尖端所走的路程是多少厘米?经过45分钟呢?

  (1)想:钟面一圈是60分钟,走了30分,就是走了整个钟面的 ,也就是走了整个圆的 。而钟面一圈的周长是多少?20xx.14=125.6(厘米)

  (2)想:钟面一圈是60分钟,走了45分,就是走了整个钟面的 ,也就是走了整个圆的 。则:钟面一圈的周长是多少? 20xx.14=125.6(厘米)

  45分钟走了多少厘米? 125.6 =94.2(厘米)

  4、P66第10题思考题。下图的周长是多少厘米?你是怎样计算的?

  四、 作业。

  P65-66 第3、6、7、9题

  教学追记:

  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并不复杂,但这个公式如何得来,公式中的固定值是如何来的,都是值得学生研究的问题。因次,教学中,我着力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让学生利用实验的手段,通过测量、计算、猜测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验证猜测等过程来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计算方法。因为是自己操作的所得,再加上我在课中介绍了一些相关资料及讲述了一个有趣的小故事,所以学生对 的含义就理解得特别透彻,也学得有兴趣。

圆的周长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义教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110-112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圆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理解和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探求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意识和合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3、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难点:

  圆周率意义的理解和圆周长公式的推导。

  教学设想:

  新课程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着眼,提出了“参与”、“探究”、“搜集、处理、获取、分析、解决”、“交流与合作”等一系列关键词。这些在本节课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其中,“参与”是一切的前提和基础,而只有当“参与”成了学生主动的行为时,“参与”才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因此要怎样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吸引”他们参与进来就成了基础的基础。这里,老师能善于打破学生思维的*衡状态,使他们产生新的不*衡,从而不断吸引学生参与到新知的探究中来。“圆的周长是一条曲线,该如何测量?”的问题使学生思维产生最初的不*衡,当学生通过化曲为直的两种方法的局限性,从而打破学生刚刚建立的*衡,进一步吸引学生探究更加简便的求圆周长的方法。

  接着,就是要让学生参与什么,怎样参与的问题了。在引导学生探究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时,学生从猜测、分组测量计算到根据新获取的数据寻找共性的东西,体验到知识的形成过程,发现了知识新成的道。在小组活动前,老师鼓励小组成员间分工合作,活动中教师参与其间,关注学生合作的情况。实验后的广泛交流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使接下来得到的结合更具可信度,也使学生感受到合作交流的必要性。这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学生“兴趣点”上激疑、质疑,无疑能鼓舞学生的探知、求知精神,使学生真正理解、消化、吸收本课重点内容,不仅学到知识,而且学会学习。]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1元硬币、直尺、卷尺、系线的小球、计算器、实验报告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创设情境。

  这节课,老师要和同学一起探讨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

  媒体显示:唐老鸭与米老鼠在草地上跑步,唐老鸭沿着正方形路线跑,米老鼠沿着圆形路线跑。

  2、迁移类推。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唐老鸭、米老鼠所跑的跑线,讨论、回答问题。

  (1)要求唐老鸭所跑的路程实际就是求什么?

  (2)什么叫正方形的周长?怎样计算正方形的周长?(突出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系)

  (3)要求米老鼠所跑的路程实际就是求什么?(板书:圆的周长)

  3、提出问题。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提些什么问题。学生纷纷发言提出自己想探究的问题。

  梳理筛选形成学习目标:①什么叫做圆的周长?②怎样测量圆的周长?③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有什么关系?④圆的周长怎样计算?⑤圆的周长计算有什么用处?

  二、自主参与,探究新知。

  1、实际感知圆的周长。

  让学生拿出各自圆片学具,边摸边说圆的周长;同桌之间相互边指边说。

  2、明确圆周长的意义。

  引导学生解决第一个问题,概括什么叫做圆的周长。(媒体显示一个圆,并闪动圆的周长)

  (1)圆的周长是一条什么线?

  (2)这条曲线的长就是什么的长?

  (3)什么叫做圆的周长?

  学生讨论互补,概括出“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显示字幕)

  3、测量圆的周长。

  让学生讨论如何利用桌上的工具,探究圆周长的测量方法。

  小组内讨论、合作测量,然后一生向全班演示测量方法。

  (1)绳测法:用卷尺绕圆一周测量。

  (2)滚动法:媒体显示滚圆的动态。

  (3)设疑激趣:师甩动手中系线的小球转成圆,让学生测量此圆的周长。

  师:这就需要探讨一种求圆的周长的科学方法。

  4、引导学生探求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1)让学生观察、猜测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

  媒体显示:大小不同的两个圆同时的滚动一周留下的轨迹。

  让学生观察这两个圆的周长与直径的长短。

  (2)圆的周长与直径有什么有关系。

  我们知道正方形周长是边长的4倍,那么圆的周长与直径是否也存在一定的倍数关系呢?这个问题让同学们自己去发现,请分组测量圆片,填好实验报告单。

  学生操作实验,小组分工合作,测量圆片的周长和直径,并用计算器计算出它们的比值,填好实验报告单。

  (3)小组汇报实验结果。投影学生报告单,引导观察数据,发现规律:无论大圆或小圆,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4)媒体验证。屏幕上两个圆的直径分别去度量它们的周长。

  (5)概括结论。任何一个圆的周长都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即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5、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1)让学生自学课本第111页第1、2自然段。

  (2)思考讨论:任何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是一个什么数?它叫什么?用什么字母表示。

  (3)π的读写

  (4)介绍圆周率和祖冲之在圆周率研究方面所作出的贡献。

  (5)认识圆周率数字特征和它的近似值。

  6、推导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1)由圆周率的概念得到: 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

  c=πd或c=2πr

  (2)解疑,再现系线小球转成圆。现在会求它的周长吗?只要已知什么?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尝试解答例1,点拔讲解规范书写格式。

  2、让学生提问,你对例1的解答有什么疑问。

  3、练习反馈,完成例1下面的做一做。

  四、实践应用,拓展创新。

  1、判断: ①π=3.14。( )

  ②圆的周长是它的直径的π倍。( )

  ③圆的直径越长,圆周率越大。( )

  2、求下圆的周长。

  3、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1)生试做

  (2)反馈

  (3)生完成P112做一做

  4、看*面图计算。(媒体显示课始呈现的唐老鸭与米老鼠跑步的画面):如果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与圆的直径都是5米,你能判断出谁跑的路程多吗?怎样判断?

  五、总结评价,体验成功。

  1、你学到什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2、怎么学到的?(评价总结,指出这些方法还可以用到今后的学习中去)。

  3、还有什么问题?(回顾本课想学到的知识都学到了没有)。

  六、作业

  1、独立作业:练习二十六第4、5、6题

  2、实践作业:

  3、课后思考题:(媒体显示)米老鼠沿着外圈跑,唐老鸭沿着“∞”字形跑,谁跑的路程多一些?

圆的周长教案 篇5

  教学目的:

  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圆的周长.

  2.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3.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并能初步运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推导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教具学具:

  1.学生准备直径为4厘米、2厘米、3厘米圆片各一个,线,直尺.

  2.电脑软件及演示教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圆,谁能说说什么是圆心?圆的半径?圆的`直径?在同圆或等圆中圆的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用字母怎样表示?

  二、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圆的周长(板书课题).

  1.指实物图片(长方形)问:这是什么图形?谁能指出它的周长?

  2.指实物图片(圆)问:这是什么图形?谁能指出它的周长?

  问:什么是圆的周长?

  板书:围成圆的曲线的长是圆的周长.

  3.你能测量出这个圆的周长吗?(能)

  4.指实物(用铁丝围成的圆)问:你能测量出这个圆的周长吗?

  5.用拴线的小球在空中旋转画圆.问:你能测量它的周长吗?

  回答:不能.

  想一想圆的周长都可以用测量的方法得到吗?(不能)这样做也会不方便、不准确.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计算圆的周长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三、请同学们用圆规在练习本上画几个大小不同的圆,想一想圆的周长可能和什么条件有关?(半径或直径)再看电脑演示(半径不同周长不同)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或半径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请同学们测量手中圆片的周长(用线或滚动测量),再和直径比一比,看谁能发现其中的秘密?

  四、学生动手测量、教师巡视指导.

  五、统计测量结果.

  观察表中数据,想一想发现什么?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任何圆的周长都是直径的3倍多吗?

  六、电脑演示

  (几个大小不同的圆,它们的周长都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谁知道我国历史上最早发现这个规律的人是谁?圆的周长到底是直径的3倍多多少?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认真读书93页,默读“通过实验”到“π≈3.14”.

  七、看书后回答问题:

  1.是谁把圆周率的值精确计算到6位小数?

  2.什么叫圆周率?

  3.知道了圆周率,还需知道什么条件就可以计算圆的周长?

  4.如果用字母c表示圆的周长,d表示直径,r表示半径,π表示圆周率,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应该怎样表示?

  现在你们已经掌握了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谁能很快说出你手中圆片的周长约是多少?(π取3.14)

  八、出示例1:

  一种矿山用的大卡车车轮直径是1.95米,车轮滚动一周约前进多少米?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请同学们想一想:车轮滚动一周的距离实际指的是什么?

  解:d=1.95 单位:米

  c=πd

  =3.14×1.95

  =6.123

  ≈6.12(米)

  答:车轮滚动一周约前进6.12米.

  九、课堂练习:

  1.投影: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2.判断下面各题(正确的出示“√”,错误的出示“×”)

  (1)圆周率就是圆的周长除以它的直径所得的商. ( )

  (2)圆的直径越大,圆周率越大. ( )

  (3)圆的半径是3厘米,周长是9.42厘米. ( )

  3.小明和爷爷分别沿小圆(A→B→C→D→E→A)和大圆两条路线散步.(如图)

  如果速度相同,两人同时出发,谁先回到出发地点?为什么?

  小明的路线长:20×3.14+20×3.14

  =62.8+62.8

  =125.6(米)

  爷爷的路线长:3.14×(20+20)

  =3.14×40

  =125.6(米)

  两条路线一样长,两人应同时回到出发点.

  4.一棵大树(投影)又粗又壮,不用锯倒大树,你能知道大树的直径是多少吗?讨论.

  结论:先测量大树一周的长度,再用周长除以圆周率,就得到了直径.

  小结:今天我们共同努力研究出了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谁能说说圆的周长应当怎样计算?计算时要注意什么问题?今后我们在学习探索新的知识时一定要积极动手动脑,扎扎实实地学好科学知识.

圆的周长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圆的周长。

  2、理解并掌握圆周率的意义和近似值。

  3、初步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4、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

  5、通过了解祖冲之在圆周率方面所作的贡献,渗透爱国主义思想。

  6、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对圆周率的认识。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直径为5厘米、6厘米、7厘米的圆片各一个,有圆面的物体各一个,线,直尺,每组准备一只计算器。

  2、教师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

  一、引课

  (课件出示特克斯八卦城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吗?

  对,这就是我们伊犁美丽的特克斯县的八卦城。它因八卦布局而闻名,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八卦城,同学们有机会一定要去看一看。

  今年夏天,老师有辛来到了这里,照片上的就是八卦城中心广场的太极坛,老师绕太极坛的第一外环走了一圈,要想知道老师走这一圈是多少米?你们知道是要求什么吗?

  对,圆的周长,那么究竟什么是圆的周长,怎样求圆的周长?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

  二、认识周长

  1、请大家看,老师手里有一个圆,你知道圆的周长是指哪一部分吗?谁能给大家摸一摸(指名学生摸一摸)

  师:摸的时候我们要注意确定一个点,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

  2、那你们说说,什么是圆的周长?(生:圆一周的长度是圆的周长)看他多勇敢,谁还能说一说

  3、那你们想圆是由什么线围成的呢?(曲线)

  师:那我们可以说围成圆一周的曲线的长,就是圆的周长。

  4、那谁有测量圆周长的方法?(绕线发,滚动法)

  5、小组合作

  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学具,现在请大家自己选择方法来测量这些圆的周长,好吗?

  要求:

  1)不管你用什么样的办法,只要你能得到圆的周长就可以,请一律用厘米做单位。

  2)每个小组还有一个小表格,请同学们将测量好的结果填写在表格中的第一栏里,只需要完成第一栏就可以,不用写单位。

  3)请同学们小组分工,合作完成(3分30秒)

  6、我想问问大家,你们是怎样得到圆的周长的?

  谁愿意到前面来给大家讲一讲,拿着你手里的圆

  生1、用卷尺测量(直接用带刻度的卷尺,绕圆一周进行测量)

  生2、用绳子测量(通过测量绳子的长度,来得到圆的周长)

  生3、直尺滚动(在圆上做一个标记,再在直尺上滚动一周,可以得到圆的周长)

  7、小结:那刚才我们同学不论是用尺子去量,还是把圆放在尺子上滚动,你最后得到的都是什么长度?(周长)这是一条什么呢?(直线)最后得到的都是一条直线。但是我们一开始我们研究了圆的周长实际上是一条什么的长?(曲线)说明我们可以把一条曲线化成一条直的线段来测量圆的周长(板书:化曲为直)在数学里,我们把这种思想称为化曲为直。

  8、那是不是所有的圆,都能用我们刚才的方法来测量周长,想一想。

  (生;非常大的和非常小的都不可以)

  9、老师手中有一个绳,绳的一端有一个小球,当我挥动这个绳的时候,你想这个小球的运动轨迹会是一个什么图形?(圆)

  其实,我们大家都做过这个实验是不是?看好了!(转动小球)

  10、那我想问大家,刚才在空中旋转的这个圆,能通过刚才我们的方法来测量它的周长吗?(不能)

  三、探究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1、那看来我们刚才找到的这些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看来,我们也需要像研究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一样,来找到一种做为普遍的一种公式,能够直接计算圆的周长

  2、那现在请大家想一个问题,圆的周长到底和什么有关系?(半径、直径)

  有说半径,有说直径,能说说你的理由吗?(指名说一说)

  同学们都觉得和半径或直径有关系。

  3、课件:请同学们认真的看大屏

  这是一个圆,闪动的是圆的直径。仔细看(展开)这条线段是谁?(周长)

  对,是这个直径是1分米的圆的周长。

  再看(展开直径是0.8、0.6分米圆的周长)

  4、通过刚才这3幅图,你发现什么了?(直径越长,他的周长就越长)

  那看来确实直径可以决定圆的周长,是这样吗?

  5、那现在请同学们继续我们刚才的测量,刚才我们只得到了圆的周长,对吗?现在就需要你再测量出手中这个圆的直径,那么你想找周长和直径之间的什么关系呢?(倍数)

  6、为什么找倍数关系?(因为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的4倍)

  你们同意吗?那咱们现在就按照同学所说的来继续刚才的活动,好吗?当你用周长除以直径时,一定要把结果除不尽的保留两位小数。

  (这个小组非常好,有人测量,有人记录,有人计算,分工明确)

  填完之后,互相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7、展示一个小组的数据

  1)其他组也计算出来了是吧,我们不再往黑板上写了。

  2)有没有算出来和黑板上不一样的?

  3)是我们算错了吗?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的四倍,可以得到一个整数的结果。(结果有误差)

  四、圆周率

  1、那你们讨论出周长和直径的关系了吗?(3倍多一些)

  2、那是不是所有的圆的周长都是圆的直径的3倍多呢?(看课件)

  这是我们刚才得到的3个直径不同的圆的周长,那我们看一看他们之间是不是也有刚才我们同学所说的这种关系

  3、怎么样?看来我们同学们得到的结论是正确的。确实,每个圆的周长都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板书)

  4、那这3倍多一些说明什么?(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确实有倍数关系)

  5、我们说这3倍多一些就是固定不变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 来表示

  6、老师这里有一个关于圆周率的资料,请大家仔细的看,认真的听。

  通过刚才的资料你有什么收获?( 取3.14、无限不循环小数)

  7、师:刘徽:也是研究出了圆周率的关系

  祖冲之:这是祖冲之,你们知道吗,1967年国际天文学家联合会把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环形山”,将小行星1888命名为“祖冲之星”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8、板书:圆周率用希腊字母 来表示,一般保留两位小数(3.14)

  那现在谁知道怎么计算圆的周长?能得出什么样的公式?

  字母公式:C=d

  知道半径怎么求周长?C=2r

  小结:这两个公式都可以计算出圆的周长,那现在咱们要做一些有关的练习,你们愿意做吗?

圆的周长教案 篇7

  教学内容:

  圆的周长的综合练习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使学生加深对圆的认识,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并能根据圆的周长求这个圆的半径或直径。

  教学重点:

  理解圆的半径、直径、周长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能运用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把学习圆的有关知识进行整理一下,并通过一些练习来巩固这方面的知识。

  板书课题:圆的周长

  二、练习指导

  基本练习(口答)

  ⑴在同一个圆内,所有的半径( ),所有的直径( ),直径是半径的( ),半径是直径的( )。

  ⑵( )决定圆的位置,( )决定圆的大小。

  ⑶什么是半径?什么是圆的直径?

  ⑷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 )倍,它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用字母( )表示。

  练习指导

  1、求下面各圆的周长

  d=2米 d=1.5厘米 r=6分米

  2、求下面各圆的直径

  C=28.26厘米 C=50.24米

  3、求下面各圆的半径

  C=12.56米 C=314厘米

  以上几题均由学生板演,其余齐练

  全班讲评,订正

  三、解决实际问题

  1、一根绳子长6.28米,在一根圆木上,正好绕了5圈,这根圆木的直径是多少?

  2、一面钟的分针长14厘米,经过一小时,分钟针尖可划过多少厘米?

  3、小明的自行车轮胎的直径是0.6米,小明骑一分钟车轮转动了100圈。

  ①他一分钟可行驶多少米?

  ②他要通过2180米长的大桥,大约需要几分钟?

  四、课终小结

  今天我们练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圆的周长教案 篇8

  【本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生以前已经学过直线图形,上节课又学习了“圆的认识”,这些知识为本课教学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教材通过一系列问题情境、实践操作,让学生在观察、分析、归纳中理解圆的周长的含义以及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通过圆周率的形成过程,圆周长公式的推导、应用,让学生掌握圆周长的计算。从而为下节课学习利用圆的周长公式,反求圆的直径或半径,作好了理论上的准备。应该说,这堂课起承前启后作用。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动手绕一绕、滚一滚,找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知道什么是圆的周长、什么是圆周率。掌握圆的周长公式,并会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 通过对圆周率π值的探求,培养学生科学的和实事求是的探索精神及数学的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对圆周率研究的贡献,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对圆周率的认识。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直径为5厘米、10厘米、15厘米的圆片各一个,有圆面的物体各一个,线,直尺,每组准备一只计算器。

  2、教师准备课件、带绳小球,圆规,尺子,保温杯。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1、复习:圆心、半径、直径、直径与半径的关系(略去)

  2、课件出示问题情境:龟兔赛跑

  师评价:你们对圆的认识很到位,下面我要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你听说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哪个同学愿意说说故事的大概意思?(学生说)

  师:兔子因骄傲自大输了比赛,过后很不服气,于是想出一个办法,进行第二次比赛(课件出示),你们猜,这次谁会输?

  提问引导:

  (1).沿着正方形路线跑实际就是求正方形的什么?(正方形的周长)

  (2).正方形的周长怎么求?用字母怎样表示?

  (3).正方形的周长与谁有关?有什么关系?

  生: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有关。周长是边长的4倍。

  (4).兔子沿着圆形的路线跑实际上就是求圆的什么?(圆的周长)

  3引出课题:

  那到底什么是圆的周长,怎样求圆的周长?圆的周长和正方形的周长到底哪个长?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圆的周长。上完这节课后,我相信同学们都会解答这个问题了。(板书:圆的周长)

  [设计意图:设置问题情景,引发求知欲望,引出新课,同时为后面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教学做好铺垫。]

  (二)教学新课

  1.认识圆的周长。

  (1)请同学们拿出学具中最大的圆用手摸一摸哪个是圆的周长?指一名到前面摸一摸。注意起点、终点。

  (2)同桌互相说一说:什么是圆的周长?

  生: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3)电脑出示圆的周长概念 ,读一遍。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手摸,动画看,动嘴说,引出圆周长概念。]

  2.化曲为直,引发求知欲。

  (1)我们想知道你课桌的周长怎么办?

  生:用直尺量出课桌的长和宽。

  (2) 实物演示:老师这有一个杯子,用它喝水有时烫手,我想编一个隔热套, 用直尺测量它的周长方便吗?

  生:不方便,因为直尺是直的,而圆的周长是曲线围成的。

  (3)用什么办法化曲为直测量出圆的周长呢?(学生讨论)。谁来说一说?

  ①用围的方法。指名演示。(板书:围)

  问:要注意什么?

  生:先拉直后,只能量围的一周的长度。

  ②用滚的方法。指名演示。(板书:滚)

  问:要注意什么?

  生:在圆上先作了记号,沿直尺滚动一周。

  师:你们棒极了。用围和滚的办法可以把圆的周长转化为直线来测量。是不是所有圆的周长都可以用这两种方法测量呢?

  (4)谁能用围的方法量一量黑板上圆的周长?

  两名学生量。说一说自己的感觉。

  (5)老师拿一条绳子,在绳的一端拴上一个小球,甩动绳子使小球转动起来。

  问:小球转动时走过的路线成什么图形?这个圆的周长能用围、滚的办法测量吗?这说明不是什么样的圆都可以用围、滚的办法测量。因此我们需要探讨出一种计算圆的周长的方法。(比如像正方形)

  [设计意图:通过一系列操作,如:量桌面周长,测量保温杯隔热带,如何测量黑板圆的周长,如何测量带绳小球绕成的圆等,将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在教给学生围、滚的方法同时,引起学生思维冲突吗,激发求知欲。]

  3寻找关系,创设情景,测量圆的周长

  (1)出示探究:a:正方形的周长和谁有关?有什么关系?

  (板书:c=4a)

  b、那圆的周长与谁有关呢?有怎样的关系?(课件出示验证)

  c、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圆的周长 直径

  (2) 问题情景:是不是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也像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之间那样存在着固定不变的倍数关系呢?同学们今天也当一次数学家,看看我们能不能发现什么规律,下面我们进行一组实验,看看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到底又怎样的关系。

  (3)小组合作,测量数据。

  ①拿出你们的学具圆,汇报一下,直径分别是几厘米?(5cm、10cm、15cm)

  ②下面以小组为单位用围或滚的方法量一量圆的周长,并算一算,周长与直径有怎样的关系?请小组长负责分工,看哪一组量得准,算得快。结果填在表格中。

  (4)比较验证,揭示规律:

  ①汇报交流:通过测量和计算,你发现什么规律?

  生:直径不同,周长也不同,但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

  ②问:是不是所有圆的周长都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呢?

  电脑演示围、滚的过程和结果,让学生看看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几倍。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小组实验操作与计算、电脑演示验证等,让学生发现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4.介绍圆周率,推导公式,探求新知(重点和难点)。

  (1)引导得出圆周率概念:

  师:看来圆不论大小,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是个固定不变的倍数关系。(师质疑:为什么我们测量和计算的结果会不一样?解释:测量误差)。数学上我们把圆的周长和直径这个固定不变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用式子表示是:

  补充板书: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π(固定)

  教师讲解:π=3.141592653 ‥‥(无限不循环小数)

  π≈3.14

  (2)引导自学圆周率小资料:其实,很早以前,人们就开始研究圆周率这个问题了,关于这方面知识,我们可以在课后自学书上p63表后相关介绍。

  师:现在,我们根据这个规律能否探究出圆的周长公式呢?

  (3)公式推导:

  师指圆周率公式:刚才我们通过自学知道圆周率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用字母表示是:

  板书:C÷d=π

  师:已知圆的直径怎样求圆的周长呢?同桌互相说一说。

  板书:C=πd

  师:已知半径怎么求圆的周长呢?

  板书:C=2πr

  问:知道什么条件就可以计算圆的周长?(强调:d、r)

  师:这样,今后我们要知道圆的周长不但可以用围或滚的测量,现在我们还可以用公式计算了,下面我们就应用这两个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5、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1)解决龟兔赛跑问题:

  问:学了周长公式,现在你们会解决龟兔赛跑问题了吗?

  ? 学生尝试解答

  ? 指名板演,

  ? 集体订正,问:这位同学是利用什么公式做的?需要什么条件?

  ? 教师课件演示规范步骤。

  (2)实际应用:汽车车轴距离地面0.4米,车轮滚动一周是多少米?如果车轮滚动了1000周,那么汽车行了多少路程?

  [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在应用环节设计了两个例题,一是解决课前的问题,是已知d求c。二是小车轮胎问题,是已知r求c。这是两个学生经常接触的数学问题,具有代表性。]

  (三)课堂小结

  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出示填空)

  1、基础练习:(略)

  2、知识延伸:(略)

  3、课后思考:(略)

  [巩固练习设计三个层次:基础题是解决当堂重要知识和易错点;提高题是让学生能综合利用;课后思考是为下节课承前启后.]

  (五)作业:

  1、花瓶最大处的半径是15厘米,求这一周的长度是多少厘米?花瓶瓶口的直径是16厘米,求花瓶瓶口的周长是多少厘米?花瓶瓶底的直径是20厘米,求花瓶瓶底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2、钟面分针长10厘米,求针尖一天走过多少厘米?

  3、喷水池的直径是10米,要在喷水池周围围上不锈钢栏杆2圈,求两圈不锈钢总长多少米?

  (六)板书设计(略)

圆的周长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圆周率的意义,能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的计算圆的周长。

  2.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主动研究、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

  3.初步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辨证思想方法。

  4.结合圆周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教学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三套、系绳的小球。

  学具准备:塑料圆片、正方形纸板、圆规、剪子、直尺、细绳。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导入新课

  1.复习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我们学过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回想一下,它们的周长各指的是什么?

  2.揭示圆的周长。

  (1)同学们都有一张正方形纸板,请你们用圆规在这张正方形纸板上画一个最大的圆。然后用钢笔或圆珠笔描出圆的周长,并且沿着圆的周长将圆剪下来。

  (2)谁能指出这个圆的周长?谁能概括一下什么是圆的周长?

  二、动手操作,引导探索

  1.测量圆周长的方法。

  (1)提问:你知道了什么是圆的周长,还想知道什么?

  我们先研究怎样测量圆的周长,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

  把你们讨论的结果向大家汇报一下?学生边回答边演示。

  (2)教师甩动绳子系的小球,形成一个圆。

  提问:小球的运动形成一个圆。你能用刚才的方法测量出这个圆的周长吗?

  2.认识圆周率。

  (1)探讨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①用绳测和滚动的方法测量圆的周长,太麻烦,有时也做不到,这就需要我们找到一种既简便又准确计算圆周长的方法。研究圆的周长计算方法首先考虑圆周长跟什么有关系。

  请同学们看屏幕,认真观察比较一下,想一想圆的周长跟什么有关系?

  课件演示圆的周长跟直径有关系。(出示三个大小不同的圆,向前滚动一周,留下的线段长就是圆的周长。)

  提问: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的圆周长跟直径有关系?

  ②学生测量圆周长,并计算周长和直径的比值。

  圆的周长跟直径有关系,有什么关系呢?圆的周长跟直径是不是存在着固定的倍数关系呢?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实验。用你喜欢的方法测量圆的周长,并计算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得数保留两位小数,将结果记录在表中。

  生测量、计算、填表。在黑板上出示一组结果。

  请同学们看黑板,从这些测量的计算的数据中你发现了什么?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有什么特点?

  ③课件演示,证明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继续演示上面三个圆,直径与周长进行比较,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这些圆的周长都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那么屏幕上这三个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多少倍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仔细观察。(这三个圆的周长也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2)揭示圆周率的概念。

  通过以上的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任何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那也就是任何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我们称他为圆周率。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圆周率?圆周率一般用表示。(指导读写。)

  (3)了解让*人引以为自豪的圆周率的历史。

  关于圆周率还有一段历史呢。请同学们打开书看111页方框中的方字,想:通过看书你知道了什么?

  很早以前,人们就开始研究圆周率到底等于多少。后来数学家们逐渐发现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的小数。现在人们已经能用计算机算出它的小数点后面上亿位。=3.141592653

  3.推导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根据刚才的探索,你能总结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吗?

Tags: 圆周   数学教案   《圆周长》数学教案3篇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