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材料 / 正文

国开(中央电大)专科《美学与美育》期末考试判断正误题库(排序版)

2021-01-27 21:28:45

 国开(中央电大)专科《美学与美育》十年期末考试判断正误题库(排序版)

 (更新至2020年7月试题)

 说明:试卷号:2071。

  大众文化和民间文化都具有通俗化特点,都是以朴素的形式吸引大众。[2015年1月试题]

 大众文化和民间文化都具有通俗化特点,都是以朴素的形式吸引大众。[2018年1月试题]

 答:错。

  通俗化是民间文化形式上的特征,它出自天然,是贴近民众生活并采用民众日常生活中的语言、素材等的结果,其朴素自然的形式为广大民众喜闻乐见。而大众文化则是作者精心打造的产物,它所追求的感性愉悦是来自于有目的的吸收高雅文化和民间文化的某种特点而创出模式,继而流行开来的形式,是有效创生感性愉悦的形式,这是与民间文化通俗化的朴素形式特点不一样的。

  大众文化受商业机制的制约,不具有美育的效能。[2008年7月试题]

 答:错。

  大众文化虽然受商业机制的制约,难免在文本中出现庸俗化倾向,但是它所具有的观赏的日常性和效果的愉悦性的审美特征,使大众文化的优秀文本在美育中具有积极作用。优秀的大众文化产品以喜闻乐见的审美形式,感染人、激发人,愉悦大众,同样也能达到良好的美育效果。

  雕塑、绘画、摄影等造型艺术只能抓取事物的特定瞬间,难以表现永恒意义。[2014年1月试题]

 雕塑、绘画、摄影等造型艺术只能抓取事物的特定瞬间,难以表现永恒意义。[2019年1月试题]

 答:错。

  造型艺术虽然是一种静态艺术,难以再现事物的运动发展全过程,但却可以选择、提炼、捕捉事物动态过程中最有意味的瞬间,用特定的艺术符号将其固定下来,“寓动于静”,以“瞬间”表现“永恒”。

  古典性文化就是古代人创造的审美文化,同当前的审美文化生活并不相干。[2012年7月试题]

 答:错。

  因为这样的理解忽略了对古典性的动态性描绘。古典性文化一方面是由过去的人们创造的审美文化,也就是古代人创造的审美文化,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古典性文化还以“传统”的形式存在于当前的审美文化之中,它们不是由过去的人们创造的过时的文化,而是作为经典范本在当前审美文化中存在。这样理解,方不至于失之片面。

  古典性文化就是古代人创造的审美文化。[2014年1月试题]

 古典性文化就是古代人创造的审美文化。[2019年1月试题]

 答:错。

  因为这样的理解忽略了对古典性的动态性描绘。古典性文化一方面是由过去的人们创造的审美文化,也就是古代人创造的审美文化,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古典性文化还以“传统”的形式存在于当前的审美文化之中,它们不是由过去的人们创造的过时的文化,而是作为经典范本在当前审美文化中存在。这样理解,方不至于失之片面。

  纪实性是电影区别于其他艺术的重要特征。[2008年7月试题]

 答:错。

  电影因其技术特性,决定了它的确具有真实再现生活的逼真性,这是其他艺术难以比拟的。但电影作为艺术符号,同时还具有假定性,即它绝不是对客观现实的机械实录,

 而要通过故事、结构、场景、角色等的假定,来表现艺术家的主观情思和审美追求,在电影再造的时空中塑造形象。电影是逼真性和假定性的辩证统一,是再现与表现的完美统一。不能片面地将纪实性当作电影区别于其它艺术的重要特征。

  教师的形象示范功能只体现在他们的思想修养和人格情操方面。[2009年7月试题]

 教师的形象示范功能只体现在他们的思想修养和人格情操方面。[2017年6月试题]

 答:错。

  理由:教师的语言、表情、体态、行为这些方面都体现着丰富生动的审美因素,的审美效果,对学生来说每时每刻都是一种直观的示范。

  没有审美体验,艺术创造无从谈起。[2011年7月试题]

 没有审美体验,艺术创造无从谈起。[2016年7月试题]

 没有审美体验,艺术创造无从谈起。[2020年7月试题]

 答:对。

  艺术是审美体验的符号化,其每一个环节都与审美体验密切关联。对于艺术创造而言,审美体验是艺术兴发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构思的内在逻辑,是艺术物化的终极根据。

  美学的性质就是指美学的对象。[2009年7月试题]

 美学的性质就是指美学的对象。[2011年7月试题]

 美学的性质就是指美学的对象。[2016年7月试题]

 美学的性质就是指美学的对象。[2020年7月试题]

 答:错。

  因为性质指的是基本属性,而美学的对象是指美学研究的客体。二者密切相关但却不是一回事。美学的性质在于它是一门突出形象、具体、体验方式的人文学科,而美学的对象是人的感性的活生生的整体形象。

  美育和德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形式,二者没有什么联系。[2010年7月试题]

 美育和德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形式,二者没有什么联系。[2017年1月试题]

 答:错。

  美育与德育二者既有差别,又有联系。二者的联系体现在:两者都是教育的基本形式,在人的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一方面,美育是基于一定道德理念的教育,包含了德育的内容。另一方面,德育要化人人心,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应该引入美育机制。

  青少年发展在人的发展中的地位在于它是身体发展的加速期。[2012年7月试题]

 答:错。

  青少年时期确实是个体身体发展的加速期,但是这并不能代表它在人的发展中的地位。正确的理解应该是:青少年发展是个体的自我认同的关键阶段,是个体在消除认同性危机的过程中建立成熟的自我人格的决定性转折点。

  青少年美育的基本原则是以活动为中心。[2011年1月试题]

 青少年美育的基本原则是以活动为中心。[2013年7月试题]

 青少年美育的基本原则是以活动为中心。[2018年7月试题]

 答:对。

  以活动为中心符合青少年活力丰沛、活泼好动的特点,而且美育的基础是个体的审美体验,只有在丰富多样的审美实践活动中,青少年才能积累审美经验,发展审美能力,丰富审美趣味,确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成为具有审美能力的个体。

  色彩是独立的形式美因素,它并不蕴涵人的观念。[2010年1月试题]

 色彩是独立的形式美因素,它并不蕴涵人的观念。[2015年7月试题]

 色彩是独立的形式美因素,它并不蕴涵人的观念。[2019年7月试题]

 答:错。

  色彩的特性之一就是具有象征性,即观念蕴涵特性。人们通过联想将色彩与生活实践的内容形成某种固定的联系,长期积淀演变为某种象征意义,从而成为蕴涵和表达某种观念的象征符号。

  社会美的呈现离不开它的意蕴。[2011年1月试题]

 答:对。

  因为社会事物作为美的对象而呈现,主要是以它的意蕴使人感动。社会美的灵魂是善,善被蕴涵在美的感性形式之中,社会事物的意蕴因素在社会美的呈现中具有主导作用。

  审美体验是神秘、不可知的。[2009年1月试题]

 审美体验是神秘、不可知的。[2010年1月试题]

 审美体验是神秘、不可知的。[2015年7月试题]

 审美体验是神秘、不可知的。[2019年7月试题]

 答:错。

  因为审美体验虽然是一种对于具体审美现象的深入独特的感性直觉方式,但它却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一种生活经验的特殊形态,只不过这种生活经验富于直觉特性,并且富含深意,因而具有特别的感染力,并非不可知。

  通过艺术的“化丑为美”,原本丑的事物就获得了美的属性。[2014年7月试题]

 答:错。

  艺术的“化丑为美”是运用符号建构的力量把丑变为审美对象,赋予它审美价值,但丑的事物其自身属性并未改变。

  现代派艺术的基本美学原则是强调“再现”。

 [2010年7月试题]

 现代派艺术的基本美学原则是强调“再现”。

 [2017年1月试题]

 答:错。

  因为古典艺术的基本美学原则才是强调“再现”生活,追求真实。而现代派艺术的基本美学原则是强调“表现”,即采用抽象手法,把客观世界的物象加以变形和主观加工,来表现艺术家的内心世界和他们对社会生活的主观认识和理解。现代派艺术在形式上完全背离了古典艺术的基本原则,完成了从再现到表现的突破和转变,否定了传统的形式和形式美法则,使形式美的形态从和谐统一而日趋多样化,带给人新奇、多样的审美体验。

  形式美具有不受内容制约的相对独立性。[2013年1月试题]

 形式美具有不受内容制约的相对独立性。[2015年1月试题]

 形式美具有不受内容制约的相对独立性。[2018年1月试题]

 答:对。

  因为构成形式美的自然物质材料和组合规律本身就具有美的因素,同时,它是人类长期的符号实践中从各个具体美的形式中抽取出来的相对独立的自由美。所以形式美有着不受内容制约的相对独立性。

  形式美与美的形式是同一个意思。[2012年1月试题]

 答:错。

  虽然形式美属于美的形式因素,但它并不等于美的形式。美的形式是具体审美对象的感性形态,是同美的内容直接相联系的;而形式美则是从各个具体的美的形式中抽象出来的共同的美。具体的美的形式和抽象的形式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是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形象间接性是语言艺术区别于其它一切艺术的重要特征。[2016年1月试题]

 形象间接性是语言艺术区别于其它一切艺术的重要特征。[2020年1月试题]

 答:对。

  语言艺术创造的形象,不能直接诉诸欣赏者的感官,而需要通过联想和想象间接体味和把握语言符号传达的意义和情感,然后在读者头脑中转化为生动的形象。这是语言艺术的重要审美特征。

  艺术是艺术家创造出来的具有表现性的符号系统,与观众没有直接的关系。[2013年1月试题]

 答:错。

  艺术的五个要素是作品、观众、创造、艺术家和文化语境,其中观众是艺术作品生命的完成者和延续者,艺术的价值只有通过观众才能得以实现。艺术与观众有着不可分割的直接关系。

  在现代教育中,美育与艺术教育是一回事。[2012年1月试题]

 在现代教育中,美育与艺术教育是一回事。[2013年7月试题]

 在现代教育中,美育与艺术教育是一回事。[2018年7月试题]

 答:错。

  在传统美育理论中,艺术教育常常与美育等同看待,因为那时普遍认为“美”与纯粹的艺术紧密相连。而在当今泛审美时代,审美已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美育不能仅仅局限于艺术教育。艺术教育应该是美育的一种类型,包含在美育范畴之中,二者不能完全等同。

  在现代教育中,艺术教育不能完全等同于美育。[2009年1月试题]

 在现代教育中,艺术教育不能完全等同于美育。[2016年1月试题]

 在现代教育中,艺术教育不能完全等同于美育。[2020年1月试题]

 答:对。

  在传统美育理论中,艺术教育常常与美育等同看待,因为那时普遍认为“美”与纯粹的艺术紧密相连。而在当今泛审美时代,审美邑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美育不能仅仅局限于艺术教育。艺术教育应该是美育的一种类型,包含在美育范畴之中,二者不能完全等同。

  在形式美的自然因素中,声音是表情性最强的情感符号。[2014年7月试题]

 在形式美的自然因素中,声音是表情性最强的情感符号。[2017年6月试题]

 答:对。

  声音直接诉诸人的听觉,以其音响对人的感官产生直接、快速的刺激,从而可以迅捷地引起人即时的情绪反应。声音与人的生理心理机制有对应关系,并且具有朦胧而抽象的情感色彩,引起人不确定的审美感受,具有丰富的情感意味。

 

Tags: 正误   美育   题库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