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材料 / 正文

漓江画派绘画语言中的人文美学符号表现论

2022-09-05 13:55:05

闫国庆

[摘 要]漓江画派以它本身的文化渊源、创作流派、自然风貌、风土人情,以及西南少数民族的地域风俗习惯等因素作为传达各种信息的媒介,由此构成漓江画派的绘画语言,使之成为广西文化传播的方式之一,造就了漓江画派的人文审美和符号化表现。从漓江画派绘画语言的自然美、艺术美、意境美学发挥、符号化表现四部分对漓江画派的绘画语言进行一系列论纲。

[关键词]漓江画派;人文美学;文化符号

漓江画派所在地的独特地域性风格,所体现出的艺术审美特性,意境美学的发挥,都会对漓江画派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漓江画派对人们生活中的审美反映和精神建构的影响,使这个特定的物质媒介的自然美、艺术美将人的感受、审美经验、精神媒介结合为一体,进而使漓江画派成为广西美术、广西文化所展现的一张响亮的名片,也是漓江画派一直所“打造”的文化符号。

一、独具一格的自然美

漓江画派是立足于广西独具一格的秀美山川下成长起来的一个重要流派。提到自然美,就要讲到地域性概念。在中国绘画史上,绘画流派的成熟主要是以各个绘画风格和地域性风格绘画的特点为主要标志,中国明清时期,出现了许多不同的美术流派,如吴门画派、华亭派、浙江画派、金陵画派、新安画派、海上画派等。20世纪末期,中国画坛地域性画派不断孕育而出,如黄土画派、新金陵画派、南昌画派、新浙江画派、新文人画派、关东画派、漓江画派等。各地不同的地域风格造就了不同的画派特点,各个画派的风格形成和其独特的地域特征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漓江画派就是在它所属的地域性特征中孕育出独特的绘画风格。

地处中国南疆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广西,属亚热季风气候,水熱资源丰富,北有南岭,南有北部湾,西南邻越南国,水热资源丰富、山川秀美、风光秀丽。广西有较明显的干季、雨季条件,拥有景观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和多元化的民族、民俗文化。

除桂林山水,广西花卉蔬果资源也是极其丰富,有“花都”“绿城”“水果之乡”之称。广西中常见的有紫荆花、菊花、木棉花、桂花、紫薇花、茶花、使君子、美人蕉、朱槿花、凤凰木、剑麻花、三角梅、蜀葵、香樟、苏铁、棕榈、芭蕉等。此外瓜果也可成为广西的一张名片,瓜果类有桂圆、火龙果、香蕉、芭蕉、木菠萝、山竹、罗汉果、柚子、榴莲、木瓜、枇杷、芒果、番石榴等。广西又是鸟禽鱼虫等动物的天堂,白头叶猴、蜥蜴、圆鼻巨蜥、熊狸、林麝、高冠鸟、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中华白海豚、蛤蜊、山雉、孔雀、花头鹦鹉和鱼虾蟹昆虫,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也成为广西地域特色的一大亮点。漓江画派的一些画家在创作中,开始重点开发广西珍稀动植物,使新题材、新画法,成为漓江画派的创作风格之一。

受特有的气候条件影响,广西山水风光四季秀丽,所谓山美水美,风光甲天下。广西山水对画派风格形式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打造漓江画派和广西山水风光形成天人合一之势。花卉植物四季常青,其养育的植物枝繁叶茂,广西有“植物王国”和“花卉宝库”的美称,为漓江画派的发展奠定了自然基础。在中国画绘画表现中,众多大师将植物作为绘画元素,例如关山月、石涛、徐渭、吴昌硕、齐白石、阳太阳等,最具代表性的有石涛的《梅竹图》,齐白石的《棕榈雏鸡图》和《芭蕉》,关山月的《俏不争春》,吴昌硕的《琵琶图》,阳太阳的《枇杷马蹄》等,多数有广西地域特色的植物。

漓江画派延续并发展这种风格成为独一无二的文化艺术并赋予地域文化特色品牌。

二、高格调、高境界的艺术美

漓江画派以中国画创作为主,涵盖油画、版画、水彩画等艺术种类,主要以广西各地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为表现对象,进行实地写生和创作。漓江画派在数十年间探索出属于自己的绘画语言,形成自身独具特色的绘画风格,出诸多绘画思想,与此同时也造就了肯定性的艺术审美价值。这里引入一个“艺术审美”的概念。“艺术是一个非常宽泛的名词,人们可以将历史上出于完全不一样目的创造的事物都能成为艺术品,不论是绘画风格、图腾标志还是带有实用性的建筑、陶瓷器皿、服装用品等。一件物品的实用功能和价值消失后,他的审美价值和精神内涵则成为了人们所关注的中心。”1绘画摆脱了物理法则的束缚,转化为表现精神现象,区别于雕塑、建筑等造型艺术的运用,更能表现其精神性。审美又是艺术质的特征,艺术的种种社会功能的发挥,都要通过传达审美和表现形象来完成。而审美形象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缔造一方文化”2,漓江画派的出现及相关绘画思想及审美观照的形成离不开地域文化的滋养。正是在广西文化的滋养下,画家运用写生这个媒介,将自然界中的形象特征进行概括和提炼,使意象脱离物象的实在性,上升到一种精神性的抽象把握。中国绘画艺术传统本来就包含着艺术抽象的因素。如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指出:“古之画或能移其形似,而尚其骨气,以形似之外求其画,此难可与俗人道也。今之画得纵得形似,而气韵不生。以气韵求其画,则形似在其间矣。”3同样,西方艺术理论也提出“艺术的抽象因素是类别”。

艺术家根据现实(漓江、广西特有花卉植物等)中抽象出来的形象,创造出有机体的对应物(写生),进而成为一种艺术符号。审美又是个体对“艺术符号”的审美,与个体的价值观、气质、趣味和当时的心境息息相关,既受社会生活制约,又具有民族文化和地域的共同性,“艺术符号”就成了“文化符号”形成的前提条件。齐白石、徐悲鸿、李可染、阳太阳、黄独峰等国画名家对桂林山水、广西动植物的写生与创作,将漓江山水和广西动植物的赞誉度与关注度提高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并以一种近乎理想的眼光加以品评,这些艺术符号成为广西的文化符号。

二、回归自然的意境美

美学发挥的核心是审美意象的生成。意象生成又是艺术家对形象的构思过程,展示出一种意境美,是一种非表层现象的表达,漓江画派主张“回归自然”和“回归精神家园”4,这种意象的生成,是在创作风格上摒弃了花样繁多的装饰,而崇尚一种质朴、传神、自然的美。

漓江画派衍生于广西,立足漓江,立足西南少数民族地域,一代代艺术家努力下,追求把天然完美和典雅静逸上升到“意”的层面,使“文化符号”与“艺谧的艺术效果”合并展现,让观者感受的是一种毫不张扬的、自然天成的意境之美。以漓江画派的中国画为例:“漓江画派的山水画主要以桂林山水为主要创作。从清代的画家石涛到近现代的画家徐悲鸿、李可染、刘海粟、关山月、白雪石等名家都以桂林山水为题材,先后创作了大量的作品。新中国成立以来,帅础坚、叶侣梅、刘锡永、阳太阳、黄独峰、黄格胜、涂克、张复兴、阳山、梁耀、肖舜之、熊丁、钟涛等老中青三代画家在不同时期创作了以桂林山水题材为媒介的一大批赞不绝口的作品。”5其“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为画家的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自然之美吸引了大批画家前来创作。

漓江画派的人物画也颇有自然特色,主要以西南少数民族为主要创作媒介,为表现广西人文环境和独特地理环境而产生这类创作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代表人物有我国著名的人物画家叶浅予、黄胄、韦江凡、莫士光、莫更原、黎正国、黄旭等,20世纪70年代后有郑军里、梁耀、杨江东、李伟光、潘爱清、陈川、魏恕、邢中玲、陶义美、黎小强、黎冰颖等。

漓江画派的这种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意境之美也是近现代的艺术家为表现寻求人格的尽善尽美在美术作品上的体现。“传统道家主张‘道法自然’,崇尚自然无为,主张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道家崇尚自然的真正旨意,首先就在于要求人类顺应‘自然之道’,返璞归真,以‘自然’、‘无为’作为社会、人生的理想状态。”1人应该协助自然发展,而不是自以为是,任意而为。

漓江画派的创作表达秉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受道家“道法自然”美学精神的影响,通过对自然的写生、转换,使作品整体呈现出质朴无华、平淡自然的意境之美,把自然朴素之美作为理想之美的典范。這也对应了在21世纪广西美术创作的发展方向,“那就是在‘回归自然,回归精神家园’中走出一条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文化特征的自我发展道路”2。回归自然成为漓江画派打造广西文化符号的重要美学积淀。

三、人文美的符号化表现

种种文化成果都要依靠各种符号来传递出它所表达的意义,符号化既可以是一条隐喻之链,又可以是一个反映结构。以语言为例,从人类形成的时候起,就出现了语言。语言作为一种符号系统,是人类所特有的,这也是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语言的标志之一。虽然动物语言与人类语言有类似的地方,但动物语言与人类语言有着本质的不同。德国心理学家苛勒(W.Koehler 1887—1967)说过符号是一种物质存在物,由于它指代一定事物,所以能够被人理解,对人具有一定的意义。莫里斯在符号学研究中表示,任何一个符号都由三种要素构成。从符号学的角度把漓江画派作为媒介(艺术家、创作手法等)、被表征对象(广西漓江、广西特有动植物、广西地域特色和西南少数民族等)和解释者(理论研究、文献、资料等)的共同体来看,由于绘画摆脱了物理和重量法则,经过传承和发展,转化成一种精神现象来反映现实生活,漓江画派的符号就成为一种特有的“文化符号”。

漓江画派是一种艺术表现,艺术表现既是一种表象性符号,又与上述的语言推论式符号有着完全不同的性质。首先,艺术所形成的语汇系统既具有因人而异的特征,又具有不同艺术门类或者不同艺术家风格本身特有的艺术语言。艺术符号的表达不只因为艺术家的作品和创作风格而形成,它是几代艺术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是一个文化推进的过程。20世纪以来,从齐白石、黄宾虹等人游历广西,到桂林抗战文化城时期的美术宣传,再到阳太阳开拓漓江画派,马万里奠基广西现代美术,黄独峰推动漓江画派发展,凃克创建“亚热带色彩”理论,以及这些艺术家理念的继承者,他们共同努力,推动了漓江画派这个文化符号的快速发展。大批量漓江画派的理论研究、作品创作、研讨会等,推动着漓江画派这个文化符号的发展。

在理论研究上,谢麟的《广西现当代美术发展与漓江画派》,李梅、王锐的《简论漓江画派的打造与发展》,“李永强的《广西传统中国画的现代转型——兼谈桂林在传统山水画转型中的意义》,孟远烘的《地域性的当代表现——广西少数民族题材油画创作的审美特征》,吴建印的《凃克的绘画与“亚热带色彩”理论》,等等。这些理论著作,均论述了漓江画派画家在创作、理论、教育和发展等方面的贡献”3。

在作品创作上,大量艺术家展示了特有的漓江画派绘画风格,就漓江画派代表人物和他们的作品来讲,比如叶侣梅的《邕江旭日》、覃绍殷的《烟雨漓江》、黄格胜的《漓江百里图》、徐家珏的《上塘写生》、帅立功的《漓江韵》、阳山的《漓江烟云》、韦俊平的《苗寨桂花香》、韦广寿的《南岭夏韵》、钟涛的《桂林山水甲天下》、王雪峰的《苗岭三月艳阳天》、郑军里的《侗寨芦笙》、韦俊平的《桂北红军田》、韦文翔的《风情黑衣壮》、王锐的《侗乡风雨桥》、陶义美的《南国春雨》、陈再乾的《飞进花丛中》、蔡智的《南园情愫》、余永健的《壮家姊妹》、伍小东的《南国松鸟图》等作品1,彰显了广西美术创作的积极生态和精神感受。

由此看出,漓江画派的文化符号是文化语言的结合体,他们的作品都有一个作品语言和自然语言相同的地方,那就是以广西漓江、广西特有动植物、广西地域特色和西南少数民族等地域文化为主要物质媒介,使用不同的风格和造型反映广西现实生活,进而使艺术媒介转换为艺术符号,艺术符号又在文化的基础上发展。“漓江画派”这个艺术符号成为与“桂林山水甲天下”和“刘三姐”等并列的广西特有的“文化符号”。

结语

作为当代中国绘画流派最活跃的流派之一,漓江画派以表现时代风貌为宗旨,以广西人文,广西秀美山水、乡寨,广西动物植和丰富多姿的多民族风情为主要表现对象,以中国画传统表现方式为主体,以广西当代画家为主要发展力量,以共同的理想追求和鲜明的艺术风格为流派。自2003年建立以来,漓江画派毋庸置疑,已经成为21世纪中国画坛不可或缺的重要画派,成为广西文化中一张靓丽的名片。

综上所述,漓江画派能够发展成广西特有的“文化符号”,得益于广西几代艺术家和广大美术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在“桂学”文化背景的影响下,它的美学特征远不止这些,从“文化符号”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基于新时代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文化品牌”2,漓江画派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文化符号 《饥饿游戏3:嘲笑鸟》中的文化符号电影文学(2016年23期)2017-02-13当代竹构建筑的表现与应用探究建筑建材装饰(2016年12期)2017-01-19古镇保护与发展中的文化符号挖掘与运用研究青春岁月(2016年20期)2016-12-21以中国服饰文化为设计元素的生活创意品研究戏剧之家(2016年23期)2016-12-20论川端康成作品中的民俗美北方文学·下旬(2016年9期)2016-12-20文化学视野下象形武术的“动态”文化符号武术研究(2016年11期)2016-12-16涂鸦艺术在服饰设计中的运用文艺生活·下旬刊(2016年11期)2016-12-12《冰雪奇缘》:重塑经典与动画的文化本性戏剧之家(2016年22期)2016-11-30巴蜀地域文化视角下的餐饮空间设计研究美与时代·城市版(2016年8期)2016-11-10基于文化符号理念的城市色彩形象塑造研究流行色(2015年12期)2016-01-23

Tags: 漓江   的人   绘画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