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材料 / 正文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感想

2022-12-14 19:50:08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感想,供大家参考。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感想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感想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 圆满成功感悟心得

 2021 年 6 月 17 日 9 点 22 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F 遥十二运载火箭腾空而起,托举着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飞向太空。同时,也引发了许多网友的感叹:“舱内平稳到不像话,技术太牛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的场合强调过,“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学党史也是个“技术活”,应该把关键技术抓在手里,补齐短板,自主创新,用党史党规照进现实,照亮前进的“方向”。

  学党史当保“质量”接“轨道”。“欲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学党史保质量,必须扎实“着陆”,落地见效,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防止学习和工作“两张皮”,只有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第一位,学党史工作才会有的放矢。学党史进入“轨道”必须扎牢为民服务的思想,心中有人民,行动有力量,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通过“访民情、解民忧”,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心入行,奔赴党史学习教育“星辰大海”。

  学党史当抓“引力”有“热度”。学党史一定要有“引力”,命令式的学习教育适得其反,必须巧妙地抓住党员干部的性格特

 点,主动“投其所好”,及早改变原有的被动教学模式,采取辩论、竞赛、宣讲等形式,让学习教育从静态转化为动态,多些“硝烟味”,吸引党员干部注意力,最终实现学党史的全覆盖。学党史一定要有“热度”,除了要保质保量完成“规定动作”之外,更应该把本土红色资源作为广大党员学党史、践初心的生动教材。通过现场讲堂、实地体悟、情景体验增加“热度”,让广大党员“触网通电”。围绕致富经历、扶贫经验、党员管理等方面谈经验、谈体会、谈感悟,面对面地传授办法、经验,让党史学习真正“鲜活”起来。

  学党史当明“个性”知“对接”。百年党史内涵丰富、纵深辽阔,不同年龄、地域、知识程度的人具有不同“个性”。借助“活教材”、传播“好声音”,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坚持将理论宣讲与文艺演出有机相融;组建老干部宣讲团,讲述历史故事、诗歌朗诵、红歌演唱;结合地域性的党史,切实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本土故事、文化文艺,为广大党员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教学。学党史有“对接”,才不会闭门造车。党员干部走基层、察民情、问计于民,对接群众的生活实际和切身利益,对接基层真正的实际情况,对接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寻到党史故事与现实的对接点,让党史与当下的实际紧密

 结合,让党史中的人物与广大党员本身联系上,形成心灵上的对接、情感上的共鸣。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感想

 

 高考英语教学拓展 :外刊精读--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北京时间 10 月 16 日 00 时 23 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 F 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 3 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时长 02:16 镌刻十八载春秋,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三号,载人航天工程从“第一步”迈向“第三步”,从一人飞行到三人乘组,从首次载人一天飞行到空间站阶段航天员首次开展 6 个月在轨驻留,问天征途上,每一步创新和突破的背后都离不开代代中国航天人的艰苦奋斗,更成为了一个国家和人民共同的回忆。

 又是一载金秋十月,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领命出征,奔赴一场新的“太空之旅”。

 鹰击长空,驰骋苍穹, 山河相送, 万马凯旋!

 接下来,一起通过外刊文章来学习和领略神舟十三号飞船精神吧!

 本文可作为以下教材单元的拓展阅读材料:

 新人教必修三 Unit 4 Space Exploration, 新外研选择性必修四 Unit 6 Space and Beyond, 新北师选择性必修四 Unit 12 Innovation。

 SPACE China launches Shenzhou 13 astronauts on historic mission

 to new space station 中国神舟十三号宇航员升空,前往新空间站执行历史性任务 China’s second crewed mission to its new space station is underway. 中国向新空间站的第二次载人任务正在进行中。

 crew v [名词动化] 当……的工作人员

 underway adj 在进行中的 (under + way)

 The nation’s Shenzhou 13 spacecraft was

 launched from Jiuquan Satellite Launch Center in the Gobi Desert today (Oct. 15), rising off the pad (发射台) atop (在……顶上) a Long March 2F rocket at 12: 23 p.m. EDT (1623 GMT; 00:23 Oct. 16 local time). 美国东部时间下午 12:23 分(格林威治时间 16:23;中国当地时间 10 月 16 日 00:23)中国神舟十三号宇宙飞船从位于戈壁沙漠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长征二号 F 火箭发射台发射升空。

 spacecraft n 宇宙飞船;航天飞行器 (space + craft)

  launch v 发射 Shenzhou 13 and its three passengers — commander (指挥官) Zhai Zhigang, Wang Yaping and Ye Guangfu — are headed toward Tianhe, the core module (舱) of the Tiangong space station that China is building in low Earth orbit. 神舟十三号和其三名乘客——指挥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正朝着天和前进,天和是中国正在低地球轨道上建造的天宫空间站的核心舱。

 head v [名词动化] (朝……)前进 After reaching orbit, Zhai reported the crew was doing fine and all systems were nominal (运行正常的). 到达轨道后,翟报告说机组人员一切正常,所有系统运行正常。

 If all goes according to plan, Shenzhou 13 will meet up with Tianhe tonight, about eight hours after launch. 如果一切按计划进行,大约在发射后八小时,神舟十三号将于今晚与天和交会对接。

 go according to plan 按计划进行 meet up with 与……会合 Tianhe has only been aloft (在高空中) since April, but the module has already hosted one crewed visit — Shenzhou 12, which was launched in June and returned to Earth last month. The three-month mission was China’s longest-duration human spaceflight to date, but Shenzhou 13 will wreck (破坏) that record, racking up six months aboard Tianhe (“Harmony of

 the Heavens”). 天和号自今年 4 月才升空,但该舱已经接待了一次载人访问——神舟十二号。神舟十二号于 6 月发射,上月返回地球。为期三个月的任务是中国迄今为止持续时间最长的载人航天飞行,但神舟十三号将打破这一纪录,在天和号上停靠六个月。

 host v [名词动化] 招待 longest-duration adj 持续时间最长的 to date 迄今为止;到目前为止 rack up 累积;累计

 Shenzhou 13 will break new ground in another way as well: Wang will become the first woman to live aboard the core module. (The Shenzhou 12 crewmembers were all men.) 神舟十三号同时还有另一项突破:王将成为首位居住在核心舱上的女性。(神舟 12 号机组成员都是男性。)

 break new ground 有所发现;开拓创新 This is the second spaceflight for the 41-year-old Wang. She also flew on Shenzhou 10, which visited China’s Tiangong 1 prototype (雏形;原型) space lab for two weeks in 2013. 这是 41 岁的王亚平的第二次太空飞行。她还在 2013 年执行了神舟十号任务,在天宫一号原型空间实验室驻留了 2 周。

 Zhai, 55, is also a spaceflight veteran (经验丰富的人), having served on the Shenzhou 7 mission in 2008. During that three-day flight, he conducted China’s first-ever spacewalk. 翟志刚,55 岁,也是一名航天老将,曾在 2008 年执行神舟七号任务。在那次为期三天的飞行中,他完成了中国有史以来的首次太空行走。

 serve v (为……)工作 conduct v [学术词] 进行;执行 first-ever adj 首次的(first + ever)

 spacewalk n 太空行走(space + walk)

 Shenzhou 13 is the first spaceflight for Ye, who is 41. 对于 41 岁的叶光富来说,神舟十三号是其第一次太空飞行。

 Zhai, Wang and Ye will be busy during their six months in orbit. They’ll spend a lot of time testing and validating (证实;确认) technologies that will allow China to finish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space station, which is called Tiangong (“Heavenly Palace”). That station will consist of three modules; the other two are expected to launch toward the 54-foot-long (16.6 meters) Tianhe next year. 翟、王和叶在轨道上的六个月内将会很忙。他们将花费大量时间对帮助中国完成新空间站——天宫站建设的技术进行测试和验证。该空间站将由三个模块组成;另外两个预计将于明年向 54 英尺长(16.6 米)的天和发射。

 in orbit 进入轨道 construction n [学术词] 建造;施工(con 共同 + struct 建立 + -ion 名词后缀)

 heavenly adj [只用于名词前] 天国的;天堂的;美好的(heaven + -ly)

 consist of 由……组成;由……构成 expect ... to do sth 预计……会做某事 For example, the Shenzhou 13 crew will move the robotic Tianzhou 2 cargo (货物) spacecraft from one Tianhe docking port (对接口) to another using the module’s robotic arm, Chinese officials said. Tianzhou 2 arrived at Tianhe in May, delivering supplies for the Shenzhou 12 crew. 例如,中国官员称,神舟十三号机组人员将使用该模块的机械臂把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从一个天和对接港移动到另一个天和对接港。天舟二号于 5 月抵达天和,为神舟十二号机组人员运送物资。

 robotic adj 自动的;机械的;机器人的 (robot + -ic)

 deliver supplies 运送物资 Zhai, Wang and Ye will also conduct a variety of experiments onboard Tianhe, including work designed to advance space medicine and scientists’ understanding of microgravity (微重力) physics. And researchers on the ground will keep close tabs on the trio’s (三人小组的) health, to learn more about how long-duration spaceflight affects people mentally and physically. The crew will also conduct two or three spacewalks during the Shenzhou 13 mission, Chinese space officials said.

 翟、王和叶还将在天和号上进行各种实验,包括旨在推进航天医学和科学家对微重力物理理解的工作。地面研究人员将密切关注三人的健康状况,以了解长期太空飞行对人的身心影响。中国航天官员表示,在神舟十三号任务期间,机组人员还将进行两到三次太空行走。

 conduct an experiment 进行实验 a variety of 各种各样的 onboard adj 在船(或飞机、车)上的(on + board)

 be designed to do sth 为做某事专门设计的 advance v (使)进展;(使)进步 keep close tabs on 密切注视;监视 A total of 11 launches are needed to build Tiangong, which will end up being about 20% as massive as the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With Shenzhou 13 now aloft, five of those launches are in the books. 建造天宫站总共需要 11 次发射,最终天宫的体积将是国际空间站体积的 20%。神舟十三号现在已经升空,其中的五次发射已经载入史册。

 launch n 发射 end up doing sth 最终处于……;最终成为…… massive adj 巨大的;大规模的(mass + -ive)

 Two of the remaining launches will be crewed missions (Shenzhou 14 and Shenzhou 15), two will send Tianzhou cargo craft up, and two will loft (向高处掷) the other Tiangong modules, which are called Mengtian and Wentian. 在余下的发射任务中,将有两次载人飞行任务(神舟十四号和神舟十五号),两次发射天舟货运飞船的任务,以及两次发射天宫其他模块(被称为梦天和问天实验舱)的任务。

 remaining adj [只用于名词前] 剩下的 send up 发出;射出 And, in case you were wondering: Tianzhou and Shenzhou translate as “Heavenly Vessel (大船)” and “Divine (神的) Vessel,” respectively. Mengtian and Wentian mean “Dreaming of the Heavens” and “Quest for the Heavens,” respectively.

 顺便科普一下:天舟和神舟分别翻译成“天船”和“神船”。梦天和问天分别是“梦想登天”和“对天的探索”的意思。

 in case 假使;以防(万一)

 respectively adv 各自地(respective + -ly)

 quest for 对……的探索 / 追求 一箭升空,光耀四方!神舟十二号穿云破日,神舟十三号伴月上天!中国航天,牛!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感想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观后感

  从仰望星空到直冲云霄,从抬头望月到探索宇宙,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四号,华夏儿女们从未停止探索星空的脚步。

 今天,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带着航天员陈东、刘洋、蔡旭哲三名宇航员飞向太空,飞向我们中国人自己建造的空间站,在他们驻轨六个月的工作和生活时,神舟 14 号乘组将迎来空间站两个实验舱以及天舟 5 号货运飞舶、神舟 15 号载人飞船的来访对接,并与神丹 15 号飞行乘组进行在轨轮换,这六个的时间里他们将创造一个又一个中国航天的奇迹。

 今天的成功发射,是航天事业中队的璀璨之星,接下来我们还会见证神舟十五号,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发射,载人飞船的每一次成功发射,都更加坚定了人民对国家、对未来的信心,日益雄厚的科技实力是不争的事实,它是人民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变化,而非只是一种幻想。回望过去,我们会更加珍视现在,在这些里程碑式的事件中寻找民族前行的动力,因为那些时刻,将会铭记成为永恒。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要向中国航天人那样不断拼搏,不断进取。我要努力学好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将来也要用自己的才能去描给更美的蓝图,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传承梦想的接力者。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感想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心得感想

  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四号,人奔赴星辰大海的步伐从未停止。

 2022 年 6 月 5 日 10 时 44 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 F 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发射后 10 分钟左右,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 23 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第 3 次载人飞行任务。陈冬、刘洋、蔡旭哲3 位航天员将正式开启 6 个月的太空之旅,而且他们是空间站建造阶段的首批航天员。神舟十四号的成功发射将推动我国航天发展进入新高度,也将再次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进一步激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航天员王亚平曾在出征前这样说道。作为一名的大学生,在为祖国航天事业的进步感到骄傲和自豪、努力为贡献力量之时,也要更加珍惜当前的学习机会,敢于追梦,勇敢造梦,努力圆梦,飞向属于自己的浩瀚星空。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感想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观后感 3 3篇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观后感 1 1 总感觉离上一次火箭发射不久,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就要在今天发射了,这让我再次感叹“中国速度”。这次神舟十四号为了让三位宇航员能有更舒适的飞行体验,还为三人量身定制了座椅,这次飞行中,宇航员们将第一次在太空中过中秋和国庆,工作人员表示,也有计划让太空中的宇航员们共度佳节,这无一不体现着设计的人性化。当然最重要的是,每一个火箭都在不断地优化,不管是材质和建造技术,都在不断地优化以保证宇航员的安全、保证飞船的正常飞行。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观后感 2 2

 中国航天的发展体现的是我国科技,经济等综合实力的发展。中国航天能有今天的成绩离不开一代代先驱们的鞠躬尽瘁,作为后浪的我们更应该向前辈们学习,弘扬继承中国航天精神,并指导我们的思想,在科研学习中不断超越自我为国家科技进步奉献自己的光与热!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观后感 3 3

 时光飞逝,六十年后的今天,中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神舟十四号是我国载人飞船再一次实现新跨越。长征系列载运火箭凝聚着中国航天人的奋斗精神,相信在未来,我们必定能创造更多的航天奇迹。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感想

 

 “神舟八号” 飞船发射圆满成功

 神舟八号飞船于 11 月 1 日凌晨 5 时 58 分 07 秒发射升空

  中新网 11 月 1 日电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今日在北京飞控中心宣布, “神舟八号” 飞船已进入预定轨道, 发射圆满成功。

 神州八号飞船发射全程

  11 月 1 日 5 时 58 分 07 秒, 中国“长征二号 F” 遥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点火起飞, 将“神舟八号” 飞船发射升空。

 中广网快讯 预计交会对接的时间是 2 日深夜至 3 日凌晨, 届时飞船和天宫一号正飞行在我国甘肃、 陕西上空。

 神八天宫将两次交会对接 结束后返回舱将落地球

  如果把首次交会对接任务比做一场“太空大戏” 的话,那么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的对接无疑是此次演出的高潮。

 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发射升空后的两天内, 两个重达 8 吨的“庞然大物” 在距离地球 350 公里外的太空中实现完美对接。

 完成交会对接的使命后, “神八” 将结束自己的太空之旅, 重返地球, 主着陆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以西阿木古朗草原。

 对接就像火车车厢之间的挂钩连接, 航天器对接也是这样的过程, 只是更加复杂, 更有难度, 要让两个重达 8 吨的航天器严丝合缝, 对精度有着非常高的要求。

 在对接过程中, 两者的相对速度要从 7.8 公里/秒降到 0.2 米/秒, 神八飞船上有个像手一样的捕获装置, 会先伸出来把天宫一号紧紧抓住。

 两个 8 吨重的飞行器高精度对接, 就像靶场射击, 对接机构中小到指甲大小的齿轮和针头大小的接口都要严丝合缝。

 神八天宫将两次交会对接 结束后返回舱将落地球

 二次对接示意图 1 3 4 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以西阿木古朗草原

 如果把首次交会对接任务比做一场“太空大戏” 的话,那么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的对接无疑是此次演出的高潮。

 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发射升空后的两天内, 两个重达 8 吨的“庞然大物” 在距离地球 350 公里外的太空中实现完美对接。

 完成交会对接的使命后, “神八” 将结束自己的太空之旅, 重返地球, 主着陆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以西阿木古朗草原。

 交会对接前“天宫” 先掉头

  交会对接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的第二步, 包括交会和对接两个过程, 就像是两个情人的见面与牵手。

 此次交会对接是我国两个航天器首次在茫茫太空实现整体飞行。

 顺利实现这项关键技术, 对下一步空间站的建立起到决定性作用。

 要让两个飞行器在彼此距离上万公里的太空能够相互找到对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天宫一号副总设计师白明生介绍说, 在约会见面之前, 在太空中遨游的天宫一号 要“降轨调相” ,

 从飞行状态转换成对接状态, 并把自己调整到最佳状态, 温度调整到 20 度, 压力调整到人体适宜的压力, 而且还要“掉头” , 静候对接的最佳时刻, 迎接“情人” 的到来。

 52 公里“路口” 两者相见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天宫一号总设计师张柏楠说, 神舟八号飞船进入轨道时,距离天宫一号大概有上万公里, 它要追上天宫一号, 还要保证相对速度非常小,因为如果速度太快, 轻则把目标飞行器撞跑了, 重则就是两个飞行器撞坏。

 飞船入轨后将进行五次变轨, 一点点接近天宫一号, 到达距天宫一号后下方约 52 公里处,这个距离就像到了高速公路的路口,飞船就能看见目标飞行器了。

 四个停泊点保证牵手无误

  “天宫” 和“神八” 相见后, “神八” 要不断确认位置, 调整速度和角度。专家介绍说, 从 52 公里距离到对接, 为了保证每一步准确对接, 中间设立了 4个停泊点, 分别是 5 公里、 400 米、 140 米和 30 米。

 而其中最关键步骤是在距离天宫一号 140 米处测试对接机构传感器, 从而确定飞船的对接状态是否已经到位。

 在这个从见面到牵手的关键步骤中,这位叫做“神八” 的情郎必须十分谨慎,是每走一步就停下来看一步, 确保每一步都准确无误, 直到成功牵手。

 “神八” 伸手抓住“天宫”

 完成交会任务后, 就进入最后的牵手环节——对接, 在 15 分钟之内, 两者要完成捕获、 缓冲、 拉近和锁紧四个过程。

 对接就像火车车厢之间的挂钩连接, 航天器对接也是这样的过程, 只是更加复杂, 更有难度, 要让两个重达 8 吨的航天器严丝合缝, 对精度有着非常高的要求。

 在对接过程中, 两者的相对速度要从 7.8 公里/秒降到 0.2 米/秒, 神八飞船上有个像手一样的捕获装置, 会先伸出来把天宫一号紧紧抓住。

 两个 8 吨重的飞行器高精度对接, 就像靶场射击, 对接机构中小到指甲大小的齿轮和针头大小的接口都要严丝合缝。

 新组合体由“天宫” 掌控

  在交会对接的“四幕戏” 上演后, 两者就成为一个整体, 开始连体飞行, 成为一个小家庭,开展一段短暂而美妙的太空之旅。

 天宫一号则掌握着所有控制权,神舟八号飞船处于停靠状态。

 相当于两个人合成一个人, 这一个人的大脑是由天宫一号控制, 这个技术恰恰是空间站将来要运行和管理的技术。

 未来, 空间站会不断有实验舱进行相互对接, 那么多飞行器不能各干各的, 而是要对组合体进行管理。

 14 天里小两口牵手两次

  这个“小家庭” 将飞行 12 天左右, 择机进行第二次交会对接。

 先是对接机构解锁, 两个飞行器分离, 神舟八号飞船撤离至距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 140 米处停泊, 进行第二次交会对接, 再次构成组合体。

 组合体继续飞行两天后,它们将不得不面临“分手” ,两个飞行器再次分离,神舟八号飞船撤离至距天宫一号 5 公里外的安全距离, 交会对接试验结束。

 此后, 神舟八号飞船按预定返回程序飞行, 返回舱返回主着陆场。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变轨升至高度约 370 千米自主飞行轨道运行,等待下一次交会对接。

 ■权威解析

  交会对接类似针尖对针尖

 如果把“ 神八” 与“天宫” 的对接比喻为两个“肌体” 连接的话, 二者之间电路的电连接器, 毫无疑问承担着导通两个“肌体” 经络的角色。

 那么“天宫”与“神八” 之间是如何对接的呢?科研人员为我们做出了解释。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九院 693 厂的科研人员介绍说,

 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的对接, 有点类似于军用加油机与战斗机之间的对接。

 空中加油时, 加油机内的工作人员将软管放出机外, 软管下的黄褐色信号灯闪亮。

 受油机的驾驶员收到准备妥当的信号后, 便调整好自己飞机的位置, 再把受油管伸入喇叭形锥套, 只要自锁机构锁紧之后, 燃油便自动流向受油机。

 这种对接, 需要两机飞行员的操作和配合, 而且是在大气层内完成。

 而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的对接与飞机空中加油有类似之处, 但复杂得多。

 除去抗热真空、 紫外线辐照、 原子氧腐蚀等一系列残酷的太空环境不说, 在浩瀚的宇宙空间环境中, 天宫一号 4 只直径 3.8 厘米的电连接器插头, 必须在准确的时间内完成与“神八” 对接口上四只插座的对接, 这无异于尘埃与尘埃的碰撞, 针尖与针尖的对接。

 就是这看似简单的对接, 使“ 神八” 与“天宫” 合二为一, 成为名副其实的空间站。

 小小电连接器肩负着牵一发而动全身、 打造空间站“生命通道” 的使命。

 因此, 有人把这种电连接器比喻为“红娘” 、 “脐带” , 还有人比喻为“桥梁” 和“经络” , 无论何种比喻, 其实都是对其作用和价值的阐述。

 ■技术突破

  回收系统有七大创新

 为保障“神八” 安全着陆, 科研人员对飞船回收着陆系统进行了七大创新。

  一, 更完善的回收着陆工作程序。

 对飞船返回段的工作程序进行了补充完善,使得飞船在回收着陆过程中能够自主应对更多可能状态的故障模式。

 二, 可靠性更高的降落伞子系统。

 对飞船返回着陆阶段的核心设备降落伞, 在构成、 结构、 材料等多方面实施了改进, 降落伞的整体工作可靠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 更优化的程序控制子系统。

 对回收着陆分系统内程序控制子系统进行了系统的归并、 分离、 重组, 优化了电磁兼容性, 同时对相关产品的外形、 重量进行了优化。

 四, 新研的着陆反推发动机。

 为适应交会对接任务要求, 对飞船着陆缓冲阶段工作的重要设备——着陆反推发动机进行了重新研制设计,新研的着陆反推发动机能够更好地适应目前飞船的返回状态, 保障更优的着陆速度。

 五, γ 表实现了国产化, 性能更优。

 飞船着陆缓冲阶段工作的重要设备——γ 表, 实现了彻底的国产化。

 六, 适应更严苛的工作条件。

 针对交会对接任务要求更为严苛的空间环境条件和长期在轨运行的要求,完成了多项改进设计, 并完成了大量的验证试验、 拉偏试验、 储存试验, 以确保回收着陆分系统完全满足更高的要求。

 七, 全面、 细致的可靠性分析、 验证工作。

 神舟八号飞船研制过程中完成了更全面的回收着陆分系统的半实物仿真试验,建立了完善的回收着陆分系统的可靠性评估系统,完成了大量的可靠性试验,确认了交会对接任务的高可靠性指标。

 1 连体飞行 12 天左右, “神八” 与“天宫” 进行第二次交会对接。

 首先是对接机构解锁, 两飞行器分离。

 2“神八” 撤离至距“天宫” 140 米处停泊, 进行第二次交会对接, 再次构成组合体。

 3 组合体继续飞行 2 天后, 两飞行器再次分离。

 4 神舟八号返回舱返回主着陆场, 天宫一号升至高度约 370 千米轨道运行,等待下一次交会对接。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感想

 

 观看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心得感想

  北京时间 2022 年 6 月 5 日 10 时 44 分,神舟十四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陈冬、刘洋、蔡旭哲 3 名航天员将进入空间站组合体,并在轨驻留半年。

 神舟升空,再探苍穹。回望航天发展史,我国载人航天仍然保持着零事故率的记录。这其中每一次的发射任务背后,航天事业者付出了多少汗水,度过了多少个夙兴夜寐的日日夜夜,经历了多少次失败之后再实验的煎熬。宏伟壮丽的太空画卷,是由他们用血与志、泪与汗亲手描绘铸就。每一次在仰望“神州”“嫦娥”熊熊燃烧的尾焰点亮发射中心上空,为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时,不应忘记航天员英勇无畏的精神;不应忘记科研人员的日夜攻坚、默默护航;更不应忘记建设航天的前辈们,他们在艰苦年代克服一切外界困难,将自己的全部力量贡献到祖国的伟大发展。

 在此,向航天英雄们致敬,向攻坚克难的航天工作者们致敬!祝愿神舟十四号的太空旅途一切顺利,航天永不止步!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感想

 

  观看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心得感想 七篇

 ( 篇 一)

 北京时间 2022 年 6 月 5 日 10 时 44 分,神舟十四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陈冬、刘洋、蔡旭哲 3 名航天员将进入空间站组合体,并在轨驻留半年。

 神舟升空,再探苍穹。回望航天发展史,我国载人航天仍然保持着零事故率的记录。这其中每一次的发射任务背后,航天事业者付出了多少汗水,度过了多少个夙兴夜寐的日日夜夜,经历了多少次失败之后再实验的煎熬。宏伟壮丽的太空画卷,是由他们用血与志、泪与汗亲手描绘铸就。每一次在仰望“神州”“嫦娥”熊熊燃烧的尾焰点亮发射中心上空,为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时,不应忘记航天员英勇无畏的精神;不应忘记科研人员的日夜攻坚、默默护航;更不应忘记建设航天的前辈们,他们在艰苦年代克服一切外界困难,将自己的全部力量贡献到祖国的伟大发展。

 在此,向航天英雄们致敬,向攻坚克难的航天工作者们致敬!祝愿神舟十四号的太空旅途一切顺利,航天永不止步!

  (篇二)

 就在刚刚,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神舟一纵向苍穹,再送英雄入太空!

 半个多世纪前,一曲《东方红》响彻寰宇,现如今,鲜艳的红闪耀太空。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航天梦”早已汇入伟大的“梦”,成为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的惊鸿之笔。“嫦娥”奔月、“北斗”指路、“天问”问天、“天宫”览胜、“玉兔”探月、“祝融”探火、“羲和”探日……一个个饱含民族深厚文化底蕴与文化传承的任务,一次次展示着航天勇攀科技高峰的探索成就,展现了伟大的道路、精神、力量。

 九霄逐梦再问天,阔步强国新征程。民族对无垠宇宙的探索,永无止境。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航天征途上每一步创新和突破的背后,都离不开一代代航天人的艰苦奋斗、不懈拼搏、自主创新,成为一个和民族的共同记忆。

 今天,我为航天骄傲,为祖国骄傲!祝胜利,祝平安,期待英雄们凯旋!

 (篇三)

  神舟十四号于 2022 年 6 月 5 日 10 时 44 分准时发射,飞行乘组由航天员陈冬、刘洋和蔡旭哲组成,陈冬担任指令长。探索永无止境,梦想永不止步。“神十四”的成功发射创造了多个“首次”,是航天事业里程碑式的进步,标志着美国等对华技术封锁的失败。航天事业可以说是最前沿、尖端的技术,空间站的成功建造,可以说是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管理等抽象实力的具象体现。神舟十四号的发射意味着我国空间站即将全面建成,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的强大、国际地位的提升。只有祖国强大,我们才能幸福。借直播员说的一句话“三个航天员,陈冬和刘洋属龙,蔡旭哲属马,这属于飞龙升天,马到成功,龙马精神”。祝福祖国,祝福航天员,祝福我国的航天事业越来越顺畅,越来越圆满!在这里,向所有为我国航天事业努力奋斗的人真诚地说一声,你们辛苦了!你们是最可爱的人!

 (篇四)

 北京时间 2022 年 6 月 5 日 10 时 44 分,据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 F 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 577 秒后,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对我们来说,在这份激动的背后,更多的是份从容。几十年的航天事业,其背后是民族伟大复兴之路。我们亲历了自己的奋斗历程,我们也感受到这个日新月异的进步。

 今后,我们还会见证更多载人飞船的发射。每一次见证,都更加坚定了对、对未来的信心。日益雄厚的科技实力是不争的事实,它不只是一个幻想,是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变化。所以,这不只是一个航天人代代接力、传承梦想的故事,也是更有自信、更有实力、民族更有希望的故事。在实力日益增强、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篇五)

 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四号,人奔赴星辰大海的步伐从未停止。

 2022 年 6 月 5 日 10 时 44 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 F 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发射后 10 分钟左右,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 23 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第 3 次载人飞行任务。陈冬、刘洋、蔡旭哲3 位航天员将正式开启 6 个月的太空之旅,而且他们是空间站建造阶段的首批航天员。神舟十四号的成功发射将推动我

  国航天发展进入新高度,也将再次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进一步激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航天员王亚平曾在出征前这样说道。作为一名的大学生,在为祖国航天事业的进步感到骄傲和自豪、努力为贡献力量之时,也要更加珍惜当前的学习机会,敢于追梦,勇敢造梦,努力圆梦,飞向属于自己的浩瀚星空。

 (篇六)

 从 2022 年 6 月 5 日 10 时 44 分,神舟十四号继神舟十三号着陆后,继续承载着国人的梦想赴九天、探苍穹。

 神舟十四发射成功之时,正值端午,千年前,屈原曾写下《天问》,他问“遂古之初,谁传道之?日月安属?列星安陈?”千年后,这些问题被一代代航天人不断回答,不断完善,不断探索。他们揭开了太空神秘的面纱,也铸就了伟大的航天梦。

 神舟十四号,三英雄踏出征路,又圆飞天梦。航天员中,有参加过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的陈东,有随神舟九号升空的刘洋,也有是首次飞行圆梦的蔡旭哲。“新老搭配,以老带新”正体现航天的传承精神,对于星辰大海的探索,我们从未止步。从苦难迷茫到自信从容,一代代航天人铸就一

  次次辉煌。神舟十四号发射成功,的航天故事也还在继续······

 (篇七)

 今天,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举国欢庆。遥看浩瀚银河,梦在飞天强国。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是航天人代代钻研、勇于探索的成果,更是奋斗者突破创新、矢志报国的缩影。作为人,我为航天事业的成就而自豪!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坚定贯彻载人航天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夯实理想信念的基石;应该一步一个脚印,立足实践,笃行不怠;应该以代代航天人为榜样,勇担重任,在自己的位置上发光发热。青年的我们,要将航天精神融入血脉,努力学习,全面提升自身素养,肩负使命,敢为人先,突破创新,奋发进取,燃烧自我,照亮!

Tags: 神舟   发射   感想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