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材料 / 正文

群众范畴的概念辨析、理论建构及方法论启示——以党群关系建设为视域

2023-01-12 12:10:07

程东旺

(赣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中国共产党是在与群众的密切联系中诞生、成长、发展、壮大的,取得的一切成就都离不开群众的拥护和支持。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党群关系,把党群关系建设作为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党群关系建设的目的是争取群众,把广大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为推进党和人民的事业创造强大力量。因而,推进党群关系建设,必须正确把握群众范畴,从而确保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孤立、反对和打击真正的敌人,达到“把自己的人搞得多多的,把敌人的人搞得少少的”的目标。所以,从马克思主义群众范畴出发,通过正确判断关于群众范畴的概念分歧,揭示和批判关于群众范畴的错误认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关于群众范畴的理论框架,为党群关系建设提出方法论启示,对推进党群关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自古以来,受社会条件、阶级立场、认识发展程度、哲学观念、文化传统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人们对群众范畴的认识不同,甚至出现对立的观点。对于群众的概念属性、本质、作用、地位、外延等不同观点,形成对政党与群众关系的不同认识,特别是其中的根本性分歧,对政党与群众关系建设造成本质区别。

(一)群众是政治性概念,还是描述性概念?

概念是思维的细胞,是最基本的思维形式,因而也是判断和推理的基础。概念属性是概念的关键特征,是人们正确把握概念的重要前提。对党群关系建设进行理论和实践探索,对党群关系作出判明和断定,从一系列判断中推出结论,都必须以正确把握群众范畴的概念属性为基础。一种观点认为,群众是描述性概念,指通过描述“群众”的现象或事实来回答“群众是什么”的概念,不涉及任何政治意义。例如,认为群众是指聚合在一起的人群或者是很多人的集合体,或者说群众是在精英之外的人群。可见,群众作为一种描述性概念,表达的是人的群体,并未对群众赋予政治属性。另一种观点认为,群众是政治性概念,指人们基于自身的政治倾向,诸如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和政治态度,反映“群众”的客观存在而回答“群众是什么”的概念,包含鲜明的政治属性。在中国政治语境里,群众可以表示一个人的政治面貌,指没有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人,与“党员”相区别;
也可以指未担任领导职务的人,与“干部”相区别。当然,群众作为政治性概念,具有极为丰富多样的政治意涵,但总体上可以归为基于某种政治倾向对群体作出认识和评价。在政党与群众关系中,把群众作为描述性概念还是作为政治性概念,成为政党以何种态度对待群众的概念前提。

(二)群众是历史性范畴,还是永恒性范畴?

范畴是指反映事物本质和普遍联系的基本概念,分为历史性的和永恒性两种类型。历史性范畴是指范畴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或变化,或消失,或者被新的范畴所取代。永恒性范畴是指范畴不受时代和阶级的制约,没有变化,与人类的存在相伴始终。

在剥削阶级社会,统治阶级把反映本阶级利益和为本阶级服务的历史性范畴说成是不受时代和阶级制约的永恒性范畴,把束缚和禁锢群众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原则当作跨越整个人类社会的永恒性范畴,用这些所谓“永恒性范畴”为资本主义制度作永恒辩护。与此相应,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否认群众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认为群众永远是卑微的、惰性的、消极被动的“乌合之众”,是少数英雄人物或者某种精神力量(剥削阶级的化身)为实现其目的所宰制和驱使的工具,并把他们所赋予群众范畴质的规定性永恒化。

群众范畴作为历史性范畴,反映了群众外延的条件性和动态性,并不是否定群众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群众作为社会历史的主体,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但在不同国家、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群众外延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哪些阶级、阶层和集团属于群众外延,并不取决于他们自身,而是根源于社会主要矛盾及其决定的中心任务,从更深层次来说,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马克思恩格斯曾经给予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很高的评价,认为“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但是,马克思恩格斯从不认为它们是永恒的,而是认定“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资产阶级从最初在群众外延中,到被排除出群众外延,直到最后灭亡,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一质的规定性从总体上决定了群众外延,而群众外延是动态的、变化的,这是群众发挥历史创造性作用的重要条件,也是对群众范畴质的规定性的具体体现。可见,在何种意义和层面上,把群众作为历史性范畴,还是作为永恒性范畴,关系到政党能否正确把握群众范畴质的规定性和外延,对政党与群众关系建设产生深刻影响。

(三)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还是愚昧无知的群氓?

马克思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在剥削阶级社会,对群众的蔑视和贬低,无视和抹杀群众的历史作用,是一种占据统治地位的社会意识形态。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出于维护其统治地位的需要,通过支配物质生产资料和精神生产资料,生产出种种麻痹和禁锢群众思想的社会意识形态,并赋予这些社会意识形态以普遍性的形式,以获取群众的认同和响应,使群众接受这些反对他们自身的社会意识形态,从而给群众套上思想枷锁,使群众陷于被鄙视、被驱使、被奴役的命运。在黑格尔的历史观中,群众作为精神空虚的物质材料,与代表积极精神的少数杰出人物相对立而存在,构成历史领域的基本矛盾;
18世纪,以托马斯·卡莱尔为代表的思想家们,认为历史都是由英雄们的个人意志创造的,群众是多余的,等等。诸如此类,不论这些观点如何标新立异,有多大差异,总体上都认为群众是精神空虚的、非理性的、盲目性的、破坏性的,在价值判断上都对群众充满着鄙视、反感、贬低及恐惧。

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活动并不是少数英雄人物的活动,而是群众的活动,即只有群众的活动才是历史本身,并且这种活动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因而群众不是少数英雄人物实现其目的的工具;
相反,英雄人物才是群众创造历史的工具。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历史’并不是把人当做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创立发展了唯物史观和群众史观的基本原理,揭示群众作为历史创造者的地位和作用,团结带领群众通过斗争实现历史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充分发挥群众的历史创造性。一个政党,认为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还是把群众作为愚昧无知的群氓,决定了其对待群众的根本态度,决定了其能否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

(四)群众是政党的生命根基,还是政党的选举工具?

不同性质的政党对群众有不同的态度。中国共产党把群众作为自己的生命根基,而西方政党则把选民(与西方政党对应的是选民)当作选举工具。虽然西方政党不会公然宣称,乃至声明反对,但并不会改变其把选民当作选举工具的客观事实。

从阶级来说,资产阶级是一个整体,而从其内部来看,不是铁板一块,分为若干派别和利益集团,建立各自的政党和集团。但是,不管资产阶级政党的脸谱多么变化万端,唯一不变的是,它们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组织,虽然存在利益矛盾和冲突争斗,但不妨碍它们共同代表和维护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当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和根本利益遭遇外部危险时,资产阶级政党会暂时放下彼此的利益矛盾,沆瀣一气,组成利益同盟,与无产阶级和广大群众相对抗。在资本力量的掌控下,按照资产阶级民主选举的游戏规则,资产阶级政党代表其派别和利益集团展开博弈,争夺阶段性的执政权,虽然这是“资本玩弄民意的工具”,是资产阶级对资本统治进行的精美包装,但政党能否上台执政在表面上取决于所获的选票数量。因此,在西方民主政治中,选民是政党角逐和执掌执政权的选举工具,政党本身也是资产阶级的统治工具,而选民以手中的选票为筹码,要求所支持的政党去主张和实现他们的利益,从而选民和政党在利益耦合中把彼此工具化。

中国共产党与西方政党在性质宗旨、执政地位等方面具有根本区别,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不仅把群众作为自己的生命根基,而且自觉认定自身是群众的工具。首先,从党的性质来看,中国共产党是“三个先锋队”,由群众中的先进分子组成,来自于群众,植根于群众,发展壮大于群众,是群众的一分子,这决定了群众是党的生命根基。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其次,从党的宗旨来看,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其历史使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因而,中国共产党不是把群众当作自己的工具,相反,自觉地认定自己是群众完成特定历史任务的工具。最后,从党的执政地位来看,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唯一的执政党,执政合法性和合理性来自于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中国共产党前所未有的执政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决定了中国共产党能够长期执政,与西方政党通过竞选轮流执政具有本质区别。把群众作为政党的生命根基,还是作为政党的选举工具,取决于政党的性质、本质和职能,也与政党所处的政治制度环境紧密关联。

中国共产党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发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范畴,创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范畴的中国化表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范畴的中国化,构建出中国共产党关于群众范畴的理论框架。

(一)根据历史作用与历史任务赋予群众范畴质的规定性

历史作用是马克思主义赋予群众范畴质的规定性的根本依据。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如果要去探究那些隐藏在——自觉地或不自觉地,而且往往是不自觉地——历史人物的动机背后并且构成历史的真正的最后动力的动力,那么问题涉及的,与其说是个别人物,即使是非常杰出的人物的动机,不如说是使广大群众、使整个整个的民族,并且在每一民族中间又是使整个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
而且也不是短暂的爆发和转瞬即逝的火光,而是持久的、引起重大历史变迁的行动。”毛泽东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邓小平强调“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江泽民指出“人民是我们国家的主人,是决定我国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等,习近平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总而言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关于群众范畴质的规定性的论述,可以总括为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群众范畴质的规定性具有高度的原则性、抽象性和统摄性,对具体社会条件和特定历史任务具有一定的抽离性,因而必须结合具体实际,进一步明确群众范畴。

在历史作用基础上,中国共产党根据具体社会条件和特定历史任务进一步明确群众范畴质的规定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群众是指一切对完成这一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起推动作用的人。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根据这一时期面临的主要任务赋予群众范畴质的规定性,认为人民群众是“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党根据这一时期面临的主要任务赋予群众范畴质的规定性,如江泽民指出“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最终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胡锦涛指出“人民群众是推动科学发展的主体”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而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则“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深刻阐释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定性力量。

(二)群众外延包括主体部分和因时而变的部分

群众外延既是理论问题,也是现实问题。群众是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这一质的规定性总体上决定了群众外延。但是,对应不同历史时期的特定历史任务,群众的边界是变化的,群众外延是因时而变的。当然,不论群众外延如何变化,其中最稳定的主体部分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总是占社会人口的绝大多数。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前后,欧洲工人阶级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相继失败,觉醒的工人阶级认识到,工人阶级必须作为一个整体来行动,才能使自己的活动和事业取得成效,因而需要组织起来,成立自己的政党,为自己打造强有力的领导者和推动力量。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阶级的斗争。因而,在马克思恩格斯时期,群众指的是与无产阶级政党相对应的工人阶级。在列宁时期,群众外延扩展为“全体被剥削者”。到了斯大林时期,群众外延扩大到所有社会主义劳动者。当然,苏维埃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对群众外延的调整不是主观随意的,根源于俄国国情以及布尔什维克党的革命和执政实践。

中国共产党对群众外延的确定受到马克思列宁等影响,伴随党的革命和执政实践而变化。在党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认为群众主要指工人阶级,但没有限定于工人阶级,把农民、士兵和学生纳入群众外延。如党的一大纲领指出:“工人、农民、士兵和学生的地方组织中党员人数多时,可派他们到其他地区去工作,但是一定要受地方执行委员会的严格监督。”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四次调整群众外延:一是从建党到国民大革命期间,群众外延从工人阶级拓展到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等,因而党群关系不再只是党与工人阶级的关系,是党与包括工人阶级在内的群众的关系。二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群众外延主要包括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由于受到党内“左”倾错误的影响,整个资产阶级被排除出群众外延,对知识分子采取排斥态度,打击富农,排挤中间势力,把群众的一部分排除出群众外延,甚至作为敌人进行打击。三是抗日战争时期,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群众外延从工人和农民扩展到一切抗日的阶级、阶层、政党和团体,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亲英美派集团等。四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决定了一切反对“美帝国主义和官僚资产阶级、地主阶级以及国民党反动派”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群众外延,包括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广大华侨、各界民主人士及其他爱国分子和国民党统治集团中的一部分地方实力派。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两次调整群众外延: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前,工人、农民、个体劳动者、知识分子等继续留在群众外延,而由于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资产阶级不再属于群众范畴,而是作为改造对象被排除出群众外延;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剥削阶级在我国被消灭,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群众外延,主要指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改革开放后,由于我国社会环境出现根本性转变,不断涌现出新的社会阶层,群众外延突破原有社会结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不仅包括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还包括新的社会阶层,如“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管理技术人员、中介组织和社会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新媒体从业人员等”。

总之,自党成立以来,群众外延一般包括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而随着社会性质、社会主要矛盾、历史任务和社会阶层的变化,群众外延也随之变化,所包括的阶级、阶层和社会团体也随之调整。

(三)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

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揭示了群众对党的重要性和根本性。这一结论包含两层意义:一是党必须依靠群众;
二是党不能脱离群众。一旦脱离群众,失去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和人民的事业必然遭到挫折和失败。

其一,党必须依靠群众。毛泽东指出:“共产党基本的一条,就是直接依靠广大革命人民群众。”依靠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法宝和优良传统。在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以弱胜强,打败国内外一切反动势力,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关键在于依靠群众,获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正如毛泽东指出的,“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新中国成立后,大规模疾风暴雨式的革命斗争基本结束,虽然党的处境、历史任务发生根本性转变,但中国共产党继续依靠群众,胜利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主要任务,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攻克一个个新的“娄山关”和“腊子口”,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关键仍然在于依靠群众。正如习近平指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英勇奋斗来实现。”

其二,党不能脱离群众。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与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优良作风,认为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依靠民众则一切困难能够克服,任何强敌能够战胜,离开民众则将一事无成”。中国共产党人曾经用“儿子与母亲的关系”“鱼与水的关系”“舟与水的关系”“种子与土地的关系”“学生与先生的关系”等比喻党与群众不可分割的联系,教育和引导全党必须保持与群众的密切联系,告诫党员不能脱离群众。

在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确立正确的路线,纠正错误的路线,加强党的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有效化解党内右倾错误、“左”倾错误以及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党员干部贪污腐化等对党群关系的危害,巩固和密切与群众的联系。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环境发生根本性转变,在利益诱惑和种种消极思想的侵蚀下,一些党员干部淡漠群众观念,瞧不起群众,不愿接触群众,不听取群众意见,对群众的疾苦漠不关心,违反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搞特权,贪污腐化,侵害群众的利益。中国共产党敲响“脱离群众的危险”的警钟,告诫全体党员“没有比忘记初心使命、脱离群众更大的危险”,对全党发出强烈预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健康肌体,着力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从而加强党与群众的密切联系,努力化解脱离群众的危险。

(四)党是群众的领导核心

其一,群众需要党的领导。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不仅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而且在阶级社会还受到统治阶级的控制和束缚,无法充分发挥历史创造性。同时,群众由不同的阶级构成,而不同阶级在阶级利益、阶级立场上是有区别的,甚至是根本对立的。所以,群众并不是以一个整体存在的,难以形成统一的意志和行动。因此,必须对群众进行具体的阶级分析,确认群众中代表新的生产力和与先进生产关系相联系的阶级,并由这个阶级中最有觉悟、最积极的分子组成的政党领导群众,实现群众的团结统一,带领他们为自身的根本利益而奋斗。同时,“政党通常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担任最重要职务而称为领袖的人们所组成的比较稳定的集团来主持的”,一个没有领袖的政党必然组织无力、思想混乱,其所代表的群众和所在的阶级必然陷入涣散、分裂的状态,也就不能实现所肩负的使命。正如列宁所指出的:“在历史上,任何一个阶级,如果不推举出自己的善于组织运动和领导运动的政治领袖和先进代表,就不可能取得统治地位。”

自鸦片战争到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前,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一次次失败,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旧政党不能组织群众,不能实现群众的团结统一。孙中山感叹:“中国四万万之众等于一盘散沙。”中国共产党是由中国无产阶级中的先进分子组成的,以科学理论武装自己,组织严密,纪律严格,勇于自我革命,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比群众更了解实现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复兴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在长期的群众斗争、群众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涌现出一批党和人民的领袖,对推进党和人民的各项事业发挥了重大而深远的历史作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把广大群众组织起来,形成了一个意志和行动统一的整体,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新中国成立后,经过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剥削阶级被彻底消灭,群众既在根本利益基础上形成团结统一的整体,也在具体利益基础上形成不同阶层和社会团体。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新的社会阶层不断涌现,具体利益的分化和差别越来越大。如果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得不到妥善解决,必然对群众的团结统一造成损害,难以维护和实现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中国共产党把群众的根本利益与不同阶层和社会团体的具体利益有机统一起来,以实现根本利益为根本目标,又充分重视实现具体利益,妥善解决好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从而维护和加强群众的团结统一,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

其二,党能够领导群众。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对共产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时代性进行前瞻性论述,指出,共产党“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
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邓小平也指出:“共产党——这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中先进分子的集合体,它对于群众的伟大的领导作用,是不容怀疑的。”可见,共产党具有强大的领导力,能够领导群众,成为群众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其他任何政党所不可比拟的先进性、纯洁性和时代性。中国共产党能够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纠正所犯错误,始终在政治思想、战略方向上正确引领群众;
能够以科学理论、行动纲领、战略决策组织动员群众,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做好群众的服务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从而把群众紧密团结在自己的周围,成为一个意志和行动统一的整体,形成为实现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奋斗的强大合力。历史经验证明,唯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成为群众的领导核心,实现群众的团结统一,凝聚群众的强大力量,团结带领群众实现各个时期的历史任务。

在党群关系建设中,中国共产党是领导者,群众是参与者,党群关系好不好关键在党。建党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群众范畴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正确认识和把握群众范畴,实现马克思主义群众范畴的中国化,为密切党群关系奠定思想基础,对推进党群关系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一)结合社会现实把握群众范畴

从哲学层面来说,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本质上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同时,群众是一个历史性范畴,群众外延是动态的、变化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和阶级关系中,有不同的内容。因此,要正确把握群众范畴,就不能脱离社会现实,否则就不能正确确定群众外延。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者脱离实际,错误认识革命性质和革命对象,夸大中国革命反资产阶级、反富农斗争的意义,排斥和打击中间势力,将他们排除出群众外延,扩大了敌人,孤立了自己,给党的事业造成损害。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在中国彻底被消灭,我国社会的阶层结构主要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都属于群众的范畴。由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开始后出现“左”倾错误以及发生“文化大革命”,违背社会现实,错误地把一部分群众认定为阶级敌人,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造成严重挫折。由此可见,在党群关系建设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范畴质的规定性,同时又必须结合社会现实把握群众范畴,不能脱离社会现实抽象地规定不同时期的群众。

(二)根据社会主要矛盾与中心任务确定群众外延

正确确定群众外延是党群关系建设的基本前提。社会主要矛盾决定社会进程,决定中心任务,只有从社会主要矛盾出发,紧紧围绕中心任务,党和人民的各项事业才能不断发展。群众范畴质的规定性总体上决定了群众外延,而群众外延是动态的和变化的,具有客观性,是由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所决定的,绝不能主观设定。否则,对应各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群众外延就会出现过小或过大的情形,就不能达到党群关系建设的目的。群众外延过小,意味着把群众的一部分排除出群众的范畴,压缩了群众外延,削弱了群众的力量;
群众外延过大,意味着把不属于群众外延的人士纳入了群众外延,不利于群众的团结统一。从党的群众范畴演变来看,除出现路线错误,我们党都是从社会主要矛盾出发,紧紧围绕中心任务,根据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的变化调整群众外延。因此,必须从社会主要矛盾出发,紧紧围绕中心任务,来确定群众外延。

(三)坚持党依靠群众与党领导群众相统一

只有依靠群众、获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中国共产党才能拥有不可战胜的强大力量,才能胜利推进党的各项事业。同时,中国共产党由群众中的先进分子组成,其也是群众中的一分子,决定了党拥有群众基础广泛的天然优势,与群众具有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能够依靠群众。党领导群众,一是因为党具有先进性、纯洁性和时代性,尤其是由党的领袖组成的领导核心比普通群众站得高、看得远,解决历史任务的愿望比普通群众强烈,凭借科学的思想理论来倡导和发起运动,为群众完成历史任务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保障;
二是因为群众是以分散的个人存在的,而党凭借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科学决策、强大的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号召力把分散的个人凝聚成一个团结统一的整体,大大增加完成历史任务的可能性。可见,党依靠群众与党领导群众是有机统一的。领导群众,是党依靠群众的保障;
而依靠群众,是党领导群众的基础。群众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决定了党依靠群众,而要充分发挥群众的历史创造性,就必须坚持党对群众的领导。

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范畴的基本观点,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根据历史作用与历史任务赋予群众范畴质的规定性,把群众外延分为基本部分和因时而变的部分,坚信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群众需要党的领导和党是群众的领导核心。因此,在党群关系建设中,必须结合社会现实把握群众范畴,根据社会主要矛盾与中心任务确定群众外延,坚持党依靠群众与党领导群众相统一。

猜你喜欢 外延范畴政党 巴西主要政党党的标志概观当代世界(2022年7期)2022-07-25语文阅读教育中的三对重要范畴辨正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7期)2019-05-28硅外延片过渡区控制研究装饰装修天地(2018年7期)2018-10-21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范畴观与认知语言学上的范畴等级结构北方文学·下旬(2017年1期)2017-03-22入坑意林(2016年13期)2016-08-18关于国际法渊源内涵和外延的重新审视中国市场(2016年29期)2016-07-19重视科学概念教学 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小学教学参考(综合)(2016年1期)2016-01-29国内外关于政党类型学的研究评述上海党史与党建(2014年3期)2014-03-24陶艺范畴雕塑(1999年1期)1999-06-28

Tags: 方法论   视域   党群关系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