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材料 / 正文

高科技产业上市公司研发支出会计处理问题的研究

2023-01-13 12:35:08

秦佳音

创新是企业源源不断发展的动力与源泉。与此同时,国家对企业研发支出创新的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企业的研发投入资金分配也日益增多。2007 年以来,我国开始执行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等新会计准则体系,对研发支出采取“有条件的资本化”会计处理政策。为了支持科技型企业的发展,证券监管部门于2018 年对科创型公司的研发支出资本化开始转向了审慎支持的态度。如果公司的内部研发在开发阶段的支出满足了资本化的条件,就可以作为资产计入资产负债表,否则就应该作为费用计入利润表。但满足资本化的五个条件具有主观性和不可验证性,这为企业的利润调节提供了空间。公司在研发支出费用化还是资本化存在一定的自由裁量空间。通过对高科技产业公司的研发支出资本化的问题研究,有利于企业内平衡好研发支出资本化的成本效益问题,同时也给其他行业研发支出处理提供借鉴。

1.我国企业研发支出资本化的相关规定。

《企业会计准则第6 号——无形资产》第7 条规定,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

在研究阶段,应当在发生时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往往形成成果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如果企业能够证明开发支出符合无形资产的定义及相关确认条件,则可将其确认为无形资产。具体来讲,对于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了下列五项条件的才能资本化: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
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
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应当证明其有用性;
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
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这些确认为无形资产,否则应当计入当期损益。若无法区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支出,应当在发生时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

2.研发支出资本化与费用化的优缺点。

(1)研发支出资本化的优缺点。

其优点在于:首先,对于一些公司质量较差的高科技公司,为了达到上市目的。可能会通过高估盈余或研发支出资本化来向外传递出盈利较好的信号,以此来吸引外部投资,使企业可以更好地进行研发创新,规模得到扩张,从而达到上市目的。其次,研发支出资本化是业绩不好的公司弥补其与业绩好的公司之间差距的一种有效手段。业绩好的公司大多会选择稳健的会计政策来降低潜在的监管成本,作为其向监管部门传递公司经营状况良好信号的机制。但有时业绩优的公司也会利用研发支出资本化来更便利地进入债券市场,因为其质优的特点,其传递的信息更容易被投资者所信服。再者,企业估值是当前的热门领域,研发支出资本化也是一种维持企业利润,防止大幅度缩水的一种举措。

其发展也存在一定的缺点:首先,一些质量较差的公司通过研发支出资本化的等举措进行操控性的盈余管理投机行为。这种行为虽然在短期内有利于向外展示出良好的企业形象,但这是一种短视行为,不利于其长期发展。一旦遭遇滑铁卢,不仅会对投资者造成损失,也会给相关监管部门带来一些问责风险。其次,营运能力不足的公司在上市过程中及上市后,本来就容易招致监管部门的注意。其通过研发支出资本化来捏造财务数据,就可能给其带来更多的监管成本,在上市过程中也可能降低其过会机率。此外,此举也增加了金融系统性风险,一旦企业认为其盈余状况良好,为了融资而过度金融化,一旦资金链断裂,使外部金融机构成为其损失的“接盘手”,增加了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

(2)研发支出费用化的优缺点。

研发支出费用化的优点在于:首先,此举可以减少潜在的监管成本,如监管过程中企业等待上市的时间以及上市被否决的成本等,这些监管成本都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利益的损失。因此在上市前,一些盈余能力较好的高科技常常会采取稳健、谨慎的原则,常常会采取对研发支出完全费用化的处理。其次,此举有利于使会计信息具有了谨慎性,从而防患于未然,将经营风险降到最小化。由于研发支出费用化考虑到了高科技企业研发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将其支出计入当期损益,会促使管理层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做出最坏的打算,从而谨慎经营。也有一些解释认为公司对研发支出费用化处置是因为面临的现金压力,此举可以尽早获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所得税收益。

研发支出费用化处理存在的问题有:首先,对研发支出费用化处置会使企业当期利润减少,不利于其对外融资,由于信息差的存在,也使外界对于企业的盈利能力产生质疑。其次,降低对外报告的盈余水平也降低了一些高科技企业的过会机率,也会招致监管部门的关注,提高监管成本,不利于真正发挥资本市场对高科技产业公司的助推作用,不利于真正发挥企业的创新价值。

1.高科技产业上市公司存在过度依赖研发支出资本化的问题。由于高科技产业上市公司面临着大量的研发活动,其研发所带来的未来收益带有不确定性。而其研发活动又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企业需要大量的融资。研发支出资本化是将研发支出的费用转移到无形资产本身的价值上,不计入企业的当期损益,进而使企业呈现出较高的当期盈余水准,吸引投资的目光,向其释放出公司经营状况良好的信号。但要注意到,这种盈余操控行为只能在短期内提高企业的利润,并不一定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容易使管理人员盲目乐观,是一种短视的行为。并且利润的操控具有连锁效应,会一直操控当期利润,使其向外呈现出一直增长的现象,容易导致犯罪行为,进而扰乱金融市场的秩序。

2.高科技产业公司上市后使用研发支出的比率高于上市前,上市前普遍更偏向于采用更加稳健的会计处理。因为监管机构对上市前公司的监察力度要远大于上市后的公司,特别是对于高风险、高成长性特点的高科技产业公司。因此,高科技产业公司在上市前会采用更为稳妥、谨慎的研发支出费用化举措,以此来向监管机构传递出信号,减少潜在监管成本。上市后,企业引起外部监管的注意减少,并依靠之前费用化营造出的企业的良好形象,并随着外部资金的进入,企业此时扩大规模的欲望强烈。企业因此在这个节点会对研发支出进行资本化的操作,以此来向外界展示出企业经营状况良好,营造一种利润额持续增长的现象。以此来吸引外部投资的注入,进而扩大企业规模。因此,对高科技产业公司来说,上市前后研发支出操作存在节点问题。企业内部和监管部门都要把握好企业开始资本化的节点问题,审慎考虑好研发支出处理问题。

3.一些高科技产业上市公司,为了防止“瓜田李下”而引来监管部门的注意,会采用“一刀切”的做法,进行完全费用化的处理,导致当期利润缩水。虽然研发支出费用化一旦过度,可能会带来金融秩序的紊乱,但通过研发支出资本化而进行的盈余管理是一种法律和会计准则规定范围内的会计操作行为。如果利用的恰当,有利于企业融资、扩大规模以及促进研发支出活动等。但由于企业领导人领导风格问题,有的太过于谨慎,为了避免监管机构的怀疑,而对其研发支出进行完全费用化的操作。如果一直处于一种很谨慎的态度,不利于企业的最大做强,也可能导致部分科创型公司上市新股发行价格被压低。

1.高科技产业上市公司要加强对其会计信息的披露,缩小企业与外部投资人以及监管部门的信息差。研发支出资本化会引起外部对公司形象的怀疑以及监管部门的注意,从本质上来说是因为信息差的存在。而高科技产业公司的会计信息的披露就是一种很好的缩小信息差的途径。尤其是一些质量较差的公司,为了弥补其与高质量公司的差距,会利用研发支出资本化来增加当期利润,在这种情况下,就更要加强会计信息的披露,以此来减少监管部门的注意。对企业会计信息的披露也是企业愿意接受社会监督的一种态度,也有利于企业高管对其整体营运情况有更为全面的把控。

2.高科技产业公司对于研发支出资本化与费用化的选择应该采取一种谨慎的态度。目前,从监管部门和国家的立场上,认为对创业板企业来说,对研发支出更为理性的操作是应该将其费用化而不是资本化操作。在2008 年保荐代表人培训上,证监会发行部杨郊红所做的“创业板IPO 财务审核”中,提到“创业板研发支出资本化问题要高度关注,严格把关;
会里的审核精神,是鼓励采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而不是资本化;
发行人一定要慎用资本化”。因此企业在进行资本化操作时,一定要有充分理由证明其资本化的操作符合资本化要求,如研发支出资本化的内容没有包含不应该资本化的项目等。如果不能自证清白,最好还是采取谨慎的态度,采取费用化的措施。

3.监管部门要加强对高科技产业上市公司的研发支出资本化行为的监管,有效地区分出利用盈余管理进行会计操纵的机会主义者。由于委托—代理制的存在,导致了一些企业高管的唯自身利益论的短视行为,这种行为会使领导人持有激进的领导态度。并且由于高科技产业公司本身就具有高投入,高成长性的特点,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一旦一直使其外部形象保持利润持续增长态势,就很难停止,可能会一直利用盈余操纵进行维持,甚至引发金融犯罪,进而扰乱国家的金融秩序。因此,外部监管机构应该加强对企业的监管,重点关注研发支出资本化的时点问题,将盈余操控机会主义者在进行操控初期就“扼杀在摇篮里”。

高科技产业公司在进行研发支出资本化时,也要考虑好其成本效益问题。其效益在于会使企业当期利润增加,呈现一种盈余增长的经营状态,有利于其维持良好的企业形象,从而达到对外融资的目的,以此有利于企业的研发支出活动,促进企业规模的扩大。其成本在于可能会引起监管部门的注意,会面临潜在的其监管成本,如在上市过程中会面临一些监管等待时间等。以及因为信息差的存在,可能会引发外界对其有盈余操控的怀疑,引发投资者的谨慎投资态度,也会对企业形象造成一定损害。因此,高科技产业上市公司在进行研发支出会计处理时,要把握好时点问题,采取谨慎的态度,要对企业整体的营运状况和发展前景有全面的掌握,统筹考虑再做决策。

猜你喜欢 资本化盈余监管部门 50强上市房企资本化利息情况研究中国房地产业·中旬(2021年11期)2021-11-24谈“魏则西”事件背后的制度问题东方教育(2016年24期)2017-03-29P2P网络借贷的风险与监管研究解析商场现代化(2017年3期)2017-03-20基于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二手车市场中监管部门与卖家的博弈中国市场(2017年2期)2017-02-28对我国研发支出会计处理的探讨商业会计(2016年15期)2016-10-21农村土地资源资本化:问题及对策企业导报(2016年12期)2016-06-17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易错点分析大众理财顾问(2016年3期)2016-06-13一例宠物医患之争的案例分析湖北畜牧兽医(2014年3期)2014-07-28

Tags: 支出   上市公司   会计处理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