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材料 / 正文

滁州市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创新驱动发展

2023-01-13 14:35:07

文/江贻军 张 将(滁州市科学技术局)

近年来,滁州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营造创新环境建设,全市科技实力显著提升,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主要创新指标保持全省第一方阵,部分指标进入全省前三,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一步增强。下面就滁州市推进创新驱动的4 个典型经验做一介绍。

近年来,滁州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探索招引人才攻关关键共性技术新举措,成立市创新驱动发展研究院,改革以往科技项目下达方式,采取“定向委托”模式开展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为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入融合、打造更具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提供了有力支撑。

1.主要做法

(1)坚持面向支柱产业、主要资源。家电产业是滁州的支柱产业,基础较好,产业链长、牵动性强;
非金属资源是滁州市主要资源,特色鲜明、开发潜力大、发展空间大。围绕这两个领域,持续强化科技投入,短时期内有望创造可观回报。

(2)坚持需求导向,聚焦关键技术、行业共性技术。探索改革科技项目管理。一方面,持续定向支持行业领军企业开展核心关键技术攻关,不断增强自身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带动本行业技术进步,提升市场竞争力;
另一方面,征集行业内中小企业技术需求,凝练为共性技术问题,定向委托科研机构开展集中攻关,研发技术成果由行业共享,减少本地同行企业的同质化竞争和重复研发创新。

(3)坚持以人为本,发挥市场作用,以项目引人才。借鉴发达地区的经验做法,突出以人为本,直接引进科学家团队在滁州创办产业研究院,建设一批民营化、市场化的新型研发机构。

2.当前成效

(1)明确科学家团队。经过与多家高校院所的走访交流,最终确定章伟团队的“面向家电和医学诊断的多痕量气体快速识别产品的研究”项目,以及单玄龙团队的“明光市高玄武岩生产连续纤维与尾矿制备新型轻质高强绝热板材的研究”项目。

(2)锚定功能定位。滁州传感产业技术研究院、非金属产业技术研究院均为科学家团队创办的纯民营研究院,完全市场化运行。传感产业技术研究院将聚焦滁州家电产业向智能家电升级过程中传感技术瓶颈,开展技术攻关;
非金属产业研究院着重为滁州市凹凸棒土、玄武岩等非金属矿资源开发提供技术解决方案。

(3)商定支持方式。借鉴广东、江苏、浙江等地对于新型研发机构“只养项目不养人”做法,滁州市决定不采取每年固定给予研究机构运行经费补助的方式,而是商定第一年安排500 万项目经费,由研究院联合本地龙头企业申报或者承担科技局定向委托的行业共性技术研发课题,并纳入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次年按照不低于上年实际完成项目经费额度安排预算规模。

深入开展重点人才项目、重大技术攻关“揭榜挂帅”活动,着力搭建产业与技术、企业与人才之间的沟通对接桥梁。2020 年11 月23 日,滁州市在上海成功举办“智汇滁州·揭榜挂帅”活动,面向全球发布12 个产业大类的58 项技术需求,榜单金额1.5 亿元。截至目前,共有31 个技术需求成功揭榜,揭榜金额超1 亿元。

1.创新做法

(1)聚焦难点堵点建榜。围绕先进装备、智能家电、硅基材料、新型化工、绿色食品等主导产业,以企业技术创新需求,特别是区域产业关键技术需求和行业共性技术需求为导向,以“海选”的方式,将制约全市重点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企业急需的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发展的短缺技术进行收集,纳入“卡脖子”技术清单,建立起“揭榜挂帅”项目库。根据技术重要性、可行性、难易程度等指标,梳理编制“揭榜挂帅”重大技术攻关项目需求榜单。

(2)多措并举公平竞榜。调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各方面的积极性,组织全社会科研力量参与,以“揭榜比拼”的方式,通过路演、推介、对接、专家评审等方式,积极推动企业与人才对接;
实现解决方案的竞争择优,形成“科研悬赏+研发众包”的项目组织与资助新模式,帮助企业建立创新研发体系,有效促进技术供需结合,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3)全面保障加快揭榜。对成功揭榜、联合开展攻关的项目,纳入市级人才、科技创新等项目支持范围,给予项目全方位支持。建立“揭榜挂帅”保障机制,充分发挥“一站式”人才服务体系作用,依托线上、线下“一站式”服务专窗,对来滁开展关键技术攻关的专家团队提供“一对一”贴心服务。同时及时兑现人才补贴、平台建设、医疗保健等方面的优惠待遇,为揭榜人才团队来滁创业解决后顾之忧。

2.主要成效

(1)建立了“揭榜挂帅”引才新机制。全面创新了引才方式,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了“揭榜挂帅”引才机制,完善榜单发布、揭榜和兑现等工作流程,实现“企业出题、政府立题、全球创新资源协同破题”常态化闭环链条,有效集聚了一批创新人才尤其是海外人才服务滁州发展。2020 年,全市新引进院士、国家级领军人才、博士等高层次人才350 人,创历年最好成绩,全年海外引才人数居全省第一。

(2)取得了人才项目引进新突破。通过揭榜挂帅,实现了从单一人才引进向人才项目引进的转变。成功签约人才项目10 个。谢毅院士领衔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功能材料根化学研究院建设项目、方舟医学检验检测平台建设项目等一批高端人才项目成功落户滁州。

(3)搭建了人才交流合作新渠道。以“榜单”为媒、以“揭榜”为线,有效推动揭榜人才与张榜企业由短期项目合作转向长期技术合作。上海人才飞地成功揭牌,中科院、上海交大、华东理工、武汉理工、东南大学、南开大学、西安交大等100 多个专家团队与滁州市企业对接建立了常态、长效的合作机制。

2020 年以来,来安县积极对标长三角先进地区,不断探索帮助企业创新升级新路径。与滁州学院签订《滁州学院科技成果转化来安中心合作共建协议书》,建立“科技副总”模式,即由高校教师挂职企业副总经理或副总工程师,助推企业创新发展。2021 年1 月20 日,在全省“四送一服”双千工程电视电话会议上,得到时任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邓向阳充分肯定,指出来安“科技副总”模式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需求,务实高效。

1.筑巢引凤,完善政策扶持体系

(1)精准引才。明确“科技副总”挂职条件,即具有博士学位或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具备相关领域突出科研工作经历和能力;
科研方向、研究领域与企业生产贴近,并已取得一定实质性成果等。目前全县已有8 家企业与滁州学院8 名博士签订挂职协议。

(2)合理用才。“科技副总”聘任服务期3 年,期间至少协助企业申报1项市级科技课题、组织开展3 次以上技术培训,且每月在企业工作不少于10 天。建立企业、学院双向约束激励机制,企业根据合同对“科技副总”开展年度考核,学院在职称评聘时,对挂职教师予以优先推荐。

(3)贴心安才。对已签聘的“科技副总”,县财政给予每年每家企业5 万元专项资金,保障“科技副总”薪酬。出台专项政策支持,将产学研成果转化合作资金按一定比例奖补给企业,最高奖补40%,进一步增强企业投研投产信心。

2.广开门路,畅通科研供需通道

(1)面对面“集中收诊”。深入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截至目前,来安县各级干部累计调研走访2018 人次,集企业反映问题517 件,已全部协调解决。组织召开“四送一服”校企合作衔接会,23 家科技型企业参加,现场促成2 家企业签聘“科技副总”、3家企业签定产学研合作项目。

(2)一对一“把脉开方”。采取“两步走、两方案”战略:“两步走”,即对企业创新需求开展“广泛摸排+精准匹配”;“两方案”,即实行企业“点单”、高校“接单”的“对症下药”模式和高校“出单”、企业“买单”的“全面体检”模式。目前,已组织滁州学院机电、化工等学院教授、博士90 余人次,开展调研60 余次、走访企业53 家,明确合作意向20 项。

(3)点对点“输血注氧”。强化校地校企深度合作,推动产学研有效融合,着力培养创新人才,促进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开展地校合作近一年来,促成滁州学院与6 家高新技术企业签订成果转化协议,合同转化金额275 万元。

3.因地制宜,共建高效创新平台

(1)建好运营中心。合作共建滁州学院科技成果转化来安分中心,保障100 平米办公场所和每年20 万元运行经费; 分中心由滁州学院指派4名骨干驻点负责,享受相应级别的岗位津贴和绩效工资。目前,分中心已出台“科技副总”、产学研成果转化等多款科技扶持项目。

(2)建强科研机构。通过与企业共建新型研发机构、设立联合实验室、合作开发项目等方式,把高校实验室“搬进”企业工厂里,推动企业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目前,滁州学院已有8 名教授、博士在合作企业联合实验室参与科研。

(3)建优实训基地。建立校企协同育才机制,在4 家企业增设校训基地、“师徒工作室”,15 批次600 余名在校学生直接参与企业实践,帮助有市场、有需求的毕业生无缝入企就业。发挥高校专业能力,通过现场教学、答疑互动、顾问辅导等方式,为企业培训人才11 场次150 余人。

2017 年,滁州市出台了《滁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风险补偿基金管理办法(暂行)》,设立了1500 万元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风险补偿基金,支持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科技金融创新力度,推出“滁科贷”金融产品。“滁科贷”金融产品在传统贷款基础上,由政府风险补偿金提供增信,政银风险共担,风险分担比例为合作银行和市财政各承担50%,并约定贷款利率在基础利率基础上上浮不超过30%,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经过3 年的运行,“滁科贷”累计为滁州市企业担保贷款55 笔,贷款资金总额1.07 亿元,较好发挥了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

2020 年,根据省财政厅、省科技厅关于《安徽省科技融资担保风险分担机制推广实施方案》(皖财教〔2020〕803 号)文件要求,市科技局、市财政局会同市担保公司调整“滁科贷”担保方式,将合作银行和市财政各承担50%,调整为“4321”新型政银担模式。研究制定了《滁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业务实施办法》,规定:设立融资担保专项资金专项用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业务,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担保费用按照安徽省规定的担保费率收取,市财政给予50%补贴;
年度保费补贴上限为300 万。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和市担保公司广泛向企业和银行宣传科技融资担保业务和政策,得到了广大企业和银行的积极响应。1-7 月,新增科技融资担保业务43 笔,担保额2.5 亿元。上半年,市科技局、市财政局根据《实施办法》向13 家符合条件的企业给发放保费补贴共计23.9 万元。

猜你喜欢 滁州市滁州人才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当代党员(2022年9期)2022-05-20李萍作品美与时代·美术学刊(2021年7期)2021-09-13陆黛灵书法作品美与时代·美术学刊(2019年9期)2019-11-29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1期)2019-05-28滁州市机构养老服务调查成长·读写月刊(2017年7期)2017-07-13制造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中国集体经济(2017年5期)2017-03-09录唐·韦应物诗《滁州西涧》(草书)阳光(2016年11期)2016-11-03毛遂自荐儿童故事画报(2015年7期)2016-01-27水生植物在滁州市园林中的应用分析安徽农学通报(2015年20期)2015-11-07为国家选人才文苑·感悟(2012年6期)2012-06-11

Tags: 滁州市   并举   扎实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