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材料 / 正文

基于本科教育振兴计划2.0的地方医学院校基层教学组织改革与实践——以右江民族医学院为例

2023-01-13 19:10:08

何平,陆云地,党小婷,龙奇军,韦俏,黄翦,韦忠恒

(右江民族医学院教务处,广西百色 533000)

2018年6月,随着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等文件相继出台,高等教育进入新时代。各高校认真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如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以本为本,实现“四个回归”,进一步巩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和本科教学基础地位。民族地区医学高等教育在考虑其规模化和大众化的前提下更要考虑其基层教学组织的管理模式,才能够结合民族地区高等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特色之路,以刚性和柔性并存的基层教学组织管理制度,促进新时代民族地区高等医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以右江民族医学院为例,学校结合建校特点及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于2018年研究制定振兴本科教育计划2.0实施方案,明确本科教育建设总体目标、重点内容、实施路径和保障措施体系,出台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遴选组建教学团队的目标和要求,提出要对优势专业学术力量进行整合,建设高水平的教学团队。本实施方案旨在培养和造就一支优秀的、专注于教育教学的中青年高水平教师队伍,以推动教学改革、推进教育创新、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从而为建设区域高水平医科大学提供重要支撑。经过三年建设,右江民族医学院在一流本科专业、一流课程、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较为显著成效,展现出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基层教学组织改革的活力。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总目标,立德树人是根本任务。基层教学组织是教书育人最基本的团队,其育人能力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然而,基层教学组织构建成效的现状,距离新时代高等教育的目标要求仍相差甚远,如团队师资队伍的博士化率和高级职称比例偏低,团队缺少领军人才;
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少,教材编写质量不高;
向学生的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转化较弱,教材针对性和实效性难以实现;
广泛开展教育教学改革能力不足,无法形成一支“确定教学团队的基调和志向,激发团队的激情和向心力”的高水平育人能力团队。

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大力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推进课堂革命。“新时代高等教育40条”要求,因校制宜,建立健全多种形式的基层教学组织,提高教师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能力。目前,传统教学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以教师为中心,满堂漫灌式的教育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需求。为顺应时代的需求,西部地方院校也在努力尝试微课教学、翻转课堂、微格教学、慕课等教学模式改革,但地方院校的教育信息技术平台建设相对滞后,智慧课堂、智慧实验室以及“互联网+高等教育”新形态尚未形成。故整体来说,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不高,虚拟仿真、在线教学仍然是严重短板,无法满足大学生自主学习和教育教学管理“云服务”需求。

完善适宜的制度是团队建设、人才发展的保障。在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和人才激励机制上缺乏前瞻性,不够科学合理,缺乏承上启下的制度机制衔接,造成教学团队建设与发展目标模糊,不利于改革与持续性发展。

教学团队成员的学历、职称、专业知识、科学素质、教研能力有机组合,专职和兼职教师搭配合理。团队带头人必须德才兼备,具有浓厚的教育情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较高的学科专业学术水平,能够引领教育教学改革与团队建设的方向,潜心教学;
善于整合教学条件,利用社会和企业资源强化协调育人,大局意识强、团结奉献。教学团队成员专业、技术和能力相辅相成,凝聚共识,形成一支激发创新的教学团队。

以一流课程改革为主线,构建高水平的教学内容、思政体系、编制创新教材和实验设计,培养一批优秀的教学团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就如何合理规划师资队伍结构,合理配置教师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制定相关的最低标准;
(2)制定基层教学组织教师发展规划,安排骨干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和晋升高级职称,安排骨干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高校、企业学习,成为“双师型”教师,提高教学团队的教学和育人能力。

(1)加强教学团队“四有好老师”培育,严格师德师风考评,树立优良教风;
(2)合理安排授课教师,确保所有教师每学期合理承担本科教学工作,落实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制度。

(1)认真执行学校振兴本科教育计划2.0的相关制度;
(2)制定本教学团队全面的发展规划,拟定详细、科学、合理的学期工作计划,并及时做好各项工作的总结、反馈、整改、督导及落实;
(3)教学团队定期开展专项教学改革研究,探讨和改进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不断增强教学活力和成效。

(1)教学团队必须与时俱进地修订本团队的教学管理相关制度,保持制度的有效衔接;
(2)参加制定所属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符合学科专业发展的课程体系,撰写高质量的教材、教案或讲义;
(3)制定听课评课计划,组织教师相互听课评议,开展课程综合考评;
(4)严格考试管理,及时考试分析,持续改革提升考试质量;
(5)收集整理并妥善保管各种教学资料及教学档案。

(1)组织教学团队集中教育理论学习,结合教育教学的热点难点,开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教学技术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开展一流课程建设,利用线上教学平台上的慕课,开展翻转课堂、实验实训一体化、虚拟仿真教学等,提升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能力,逐步实现“互联网+”教育教学的目标;
(3)参与所属专业综合改革。

右江民族医学院是一所设立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地方医科院校,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少、教育教学资源和条件底子薄。为了使教学团队能够顺应振兴本科教育2.0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我校通过推行教学团队建设专项改革,在全校遴选组建了24个结构合理、兼顾教学和科研的老中青三结合的教学团队,建设周期3~5年。教学团队在组建之际,出台《右江民族医学院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就团队育人能力、教育信息技术水平和制度保障等方面进行顶层设计和管理,解决教学团队与新时代本科教育教学不相适应的短板问题。

学校各教学团队依托于各自省级教学示范中心和课程平台,按照一流课程建设和实验室建设规划发展目标。解放思想和束缚,打破专业和课程壁垒,允许教学团队吸纳学科、专业相近的教学骨干、教育管理专家、行业企业技术专家(2~4人)参与指导团队的建设,形成一支能够准确把握新时代振兴本科教育2.0发展动向和脉搏并科学合理设定建设目标的教学团队。例如泌尿系统课程教学团队吸纳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的2位博士和泌尿内外科的专家教授3人共同组成核心成员团队促进跨学科专业交流;
医学人文与医患沟通教学团队邀请广西医学人文研究基地负责人、医学伦理学和医疗纠纷调解专家加入团队,使课程研究和临床沟通调解更接地气,更有活力。在团队带头人和专家的共同引领下,团队成员以饱满的热情和主人翁意识投入到工作中,进行集体备课、教学改革和经验交流、学术研究等,课堂听课评价成为常态化工作模式,将研究成果进行转化,编写成为高质量的教材、讲义,转变为课堂“抛砖引玉”的教学内容。共同研究落实“1333444”课程思政融入思路,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德育为先,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百色红色基因和右医精神、职业素养融入课程思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创业精神、立德树人“三个内容”贯穿教学过程。运用专业课堂、社会实践课堂、党团课堂作为课程思政的“三个阵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提升学生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四种能力”。护理学团队创建“精心、精湛、精美”的“三精”护理文化品牌。基础医学院开展“一个树人讲坛,牢固两个阵地,构建四大工程”,教学团队育人能力明显增强,团队成员在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更具有团队归属感和成就感,学校的教学团队建设获得广西教育厅的肯定和表彰。

对准一流课程的“两性一度”要求,不论是线上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还是虚拟仿真教学,都需要高水平的教育信息技术支撑。做好特殊时期的线上教学工作,这既是新的挑战,也是新的机遇。学校强化了对教学团队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培训,组织开展线上教学专项研究共35项,重点推进以下改革研究:(1)线上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2)线上教学设计与组织模式;
(3)线上教学质量标准和评估手段;
(4)线上教学方法效果研究与分析;
(5)线上教学学习效果评价机制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6)线上教学思政教育的融合研究;
(7)线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学习动机的研究等。通过持续推进我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促进线上教学标准化、规范化。依托雨课堂、中国大学MOOC和腾讯课堂等平台,打破学习边界,实现教与学的变革,很好地完成特殊时期的线上教学任务,实现“停课不停学”的实质等效线上教学、评价和考试等目标,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明显提升。几年来,每个教学团队中至少有一门及以上的校级优秀线上课程,已建设自治区级一流线上课程5门、线上线下混合课程7门、《时间-就是大脑》等虚拟仿真教学项目3个。

为有序推进学校教学运行、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促进本科教学的内涵发展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制定与振兴本科教育2.0相适应的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对基层教学组织的马斯洛需求层次进行分析,建立一系列与之相关联的激励策略,包括增加教学绩效总量、细化年终综合绩效考评体系、实施内聘教授/副教授职务、选送优秀中青年到国内外攻读博士学位,教师人人都有成才的条件等,制定教书育人奖励办法,并向教学一线教师和辅导员倾斜,极大激发教学团队活力,潜心教书育人蔚然成风,同时教学团队内部民主公平,形成利益共同体,促进团队和谐发展。对教学团队的组织管理、教学实施、质量监控、课程标准、教学设计与改革、优课优酬等进行过程管理,教学团队定期开展综合评价、中期检查和终期验收,考核合格后分批拨付建设经费,确保教学团队建设经费投入和高效运行。

右江民族医学院教学团队经过为期三年的建设,已如期达到预期的目标,具体成效如下:24个教学团队新增博士37人,教授21人;
临床医学等6个专业获批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外科护理学、神经病学等24个教学团队在课程建设中获得15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获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4门;
教改课题36项,科研项目27项,发表教改论文100余篇、医学论文95篇,其中SCI 47篇;
主编教材、讲义14部,参编教材10余部;
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等。经过周期建设,教学团队育人能力明显增强,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能力明显提升,学校教育教学制度和激励机制更加完善和规范,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性更高,教风学风明显好转,教学质量明显提升。

新时代本科教育振兴计划2.0对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已达成教学维度的稳定性与学术科研维度的灵活性两者之间的平衡,促进教师的教学科研协调发展愿望,实现教学与科研互成互进。学校通过科学引导、分类评价和有效激励等措施,推进基层教学组织的创新改革发展,为地方医学院校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和政策参考。

猜你喜欢 课程建设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华人时刊(2022年13期)2022-10-27题解教育『三问』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科学大众·教师版(2022年4期)2022-04-13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课程教育研究(2021年9期)2021-04-13寒露青年文学家(2021年1期)2021-03-24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9期)2019-05-28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北京教育·普教版(2018年1期)2018-01-29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理科考试研究·初中(2017年4期)2017-11-04保障房建设更快了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自行车的发明小猕猴智力画刊(2013年1期)2013-03-15

Tags: 为例   医学院   振兴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