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材料 / 正文

内部情境的丰富过程及外化方式

2023-01-13 19:55:07

冯 华

(韩国大真大学,韩国京畿道 11159)

规定情境是戏剧概念的基本要素,它也成为演员在戏剧人物创作及建立时的重要前提条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演员的自我修养》一书中将规定情境进行了分类:1.外部情境:可以理解为是剧情展开的客观背景,这一客观的背景为戏剧情节的推进,人物的展现提供了一定保障和基础。2.内部情境:可以理解为是角色内在情感,是一个角色对于一个目标的欲望所在,抑或者是一个人物的情感状态,这种情感是主观化的,有时候演员可以直接从作品的文字中解读,或者是演员需要通过一些剧本中的已知客观条件来推导属于角色内在情感的各种元素。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所指出的概念中,我们不难看出在戏剧中,外部情境是客观的并且是具体的,而内部情境因演员的情感积累及知识储备的不同存在着各种差异。内部情境与外部情境两者紧密相连,通过对于客观的外部情境的解读能够更加快速的把握内部情境,而内部情境可通过演员的呈现有机的体现外部情境。

谭霈生先生曾提出:“从情境入手,很多问题迎刃而解。”可见规定情境对于戏剧创作的重要性及核心地位,也成为演员在戏剧人物创作及建立时的重要前提条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演员的自我修养》一书中将规定情境进行了分类:1.外部情境:“外部的情境就是剧本的事实、事件,也就是剧本的情节、风格,剧本生活的外部结构与基础”。2.内部情境:“内部的情境是指内在的人的精神生活情境,它包括人的生活目标、意向、欲望、资质、思想、情绪、情感特质、动机以及对待事物的态度等等,它包含了角色精神生活与心理状态的所有内容。”从斯坦尼所提出的概念中,我们不难看出在戏剧中,外部情境是客观的并且是具体的,而内部情境因演员的情感积累及知识储备的不同存在着各种差异。内部情境与外部情境两者紧密相连,通过对于客观的外部情境的解读能够更加快速的把握内部情境,而内部情境可通过演员的呈现有机的体现外部情境。

在戏剧人物的创作中,演员对于“内部情境”的挖掘和丰富并不是毫无根据,也不是无章可循的,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中》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将人物的内部情境的探究过程分为以下四个过程,这也是斯氏创造角色的基础时期:

1.同角色的初次见面;

2.分析角色;

3.外部情境的创造和生动化;

4.内部情境的创造和生动化。

斯坦尼对于演员探究角色的视角和心理状态从而形成内部情境由多个角度进入,但是内容相对抽象,因此喻荣军编剧的《谎言背后》进行细化说明。相比中国传统经典话剧,如《雷雨》《上海屋檐下》等,现当代中国话剧(例如《谎言背后》)的剧本中并没有给演员供细致具体的规定情境,这导致了很多演员在进行舞台创作时,因无法梳理出核心的内部情境而难以形成准确的舞台行动,人物形象模糊甚至自相矛盾,可见内部情境对于演员戏剧创作的重要性。在进行结合《谎言背后》说明之前,先了解剧情梗概,以便以下内容的理解,心理医生妻子在和心理医生在一次圆房时突发心脏病,此后心理医生就患上了心理性的性障碍疾病,因此心理医生允许妻子在外找寻情人,但是心理医生在家中安放了录音笔,用此来记录妻子与其情人的一切。有一天,心理医生的妻子在与情人偷情时险些被心理医生发现,情人逃走,但心理医生妻子心脏病已经复发,当心理医生看见赤身裸体的妻子时,出于嫉妒心掐死了正在犯心脏病的妻子。剧本所写的故事的开始就在这里,心理医生被警方的一名警察怀疑为第一嫌疑人,并在阴暗的审讯室里进行审讯,在几次的对话中两人的外表被层层剥离,只剩下最真实的脆弱人性,上演了一场懂人心悬的心理战。当警察的内心防线最后一次被击垮后,他说出了最后的真相,警察就是心理医生所杀害妻子的情人,这谎言背后最后的操控者就是心理医生,并且心理医生利用录音笔记录的声音信息欲将警察送入监狱。最终,心理医生让警察含冤入狱,但却让警察的内心得到了释放,心理医生却永远在自由的世界里被“判处”了永生的“监禁”。演剧创作过程之内部情境的丰富过程具体丰富过程如下:

第一步:认识剧本这是戏剧创作过程中的基础环节和必要环节。初次阅读时,可自行阅读,不需要带入过多角色的情感进入文本,而应该让更多的情感自然而然的流淌或生发。随后需要与搭档再次进行解读,这一轮的解读要带有一定的人物的设定,并且需要带有一定的问题。在《谎言背后》的初步研读中就出现了很多难以合理的问题,例如:在第三幕中为什么警察与心理医生的位置进行了互换,警察与犯人的互换意味着谁到底身处牢笼?在第五幕中,警察通过坐牢得到了心里的释放,心理医生的释放到底是一种什么方式那?虽然在这个环节中出现了很多的疑惑或不解,但是这的确是一个认识的过程,需要演员通过后续的步骤将其解决及消化。

第二步:分析剧本认识往往是在理性和宏观的角度去认知,但是分析就需要掺入个人的情感与对角色的理解。相同的问题也会有在不同的阶段呈现不同的答案。例如上一阶段的问题,为什么第三幕中警察和心理医生互换了位置,我们在分析剧本时,认为这是剧作家喻荣军所设定警察心中情负面情绪释放的一场,但是观众依然还是会不清晰人物位置的突然转换,因此在排演时使用电影蒙太奇的手段,将心理医生与警察同处审讯室里,使观众更加明确,审讯室仅仅是警察内心状态外化的手段,他现在是处于“心里的牢笼”。因此在分析剧本的阶段,要开始理解人物,并且还需要将不明晰的问题明确化,将不晦涩之处明朗化,这对于我们的角色创作大有裨益。

第三步:把握“外部情境”,也就是通过作品的文字去洞悉文字中所提供给剧本的一切的已知条件,它是具体客观的。这样的因素可能大到一个时代,甚至小到人物手中的一把扇子,无时无刻地,密密麻麻地分散在整个剧作中。认识剧本及分析剧本是把握外部情境的最有效的方式,每一个具体的外部情境与人物的创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为演员的任何一个行动都脱离不了外部情境,任何一个行动都是在外部情境中完成的,并且外部情境的准确把握是丰富内部情境最有效的方法。在《谎言背后》中,外部情境供的客观环境为一个布满管道的阴暗的地下审讯室,这一外部情境确定了整个戏的基调与色彩;
禁闭室巨大的变色玻璃,也成为人物关系的一种象征体现。外部情境体现在剧本中的字里行间,因此找寻外部情境,就需要我们仔细的完成分析与认识剧本的环节。

第四步:调动演员的情感经验及知识储备与“角色”对话,通过体验引发情感共鸣。在把握外部情境的前条件下,“找寻演员本身所内含的同样的材料”。换句话说就是找寻演员在生活中的情感积累和知识积累,从而找寻演员与角色的共同点,以此来塑造角色。这也是塑造“内部情境”的最难的步骤,因为它的确过于主观。在《谎言背后》心理医生的角色塑造中,试图去用个人的理解去认识并体会这个人物的内心状态,因为编剧喻荣军所设定的人物为一个心理医生,他的工作就是与各色各样的心理存在疾病的人打心理战;
并且还需要合理地对待警察的态度,在警察三次问询谁是真正的杀人凶手时,心理医生对于警察的态度变化等等,过于复杂的情感和心理变化让我无法找寻到人物的命脉所在,因此,本笔者参考了其他的相关类似的艺术作品去找寻情感的共鸣点,例如电影《看不见的客人》、电影《危情三日》等,通过更加直观的画面刺激情感点并且建立新的情感记忆。

总而言之,演员在这一阶段需要真正的体验角色,与剧作家所设定的人物产生情感共鸣通过以上四个步骤内部情境的形成基本完成,其实整个的体验的过程就是一个思考与完善的过程,演员对于角色的认知更加清晰了,在塑造人物时内心的情感更加明朗了。“丰富”是一个延续的状态,“内部情境”又是以主观的形式存在着,因此它可以根据演员的演出不断延续,所以演员无论是再次进行剧本解读或者是人物塑造时,都会对于内部情境有更加深刻的解读,以此来塑造更加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

内部情境是演员所体验到来自角色的意志、选择或者是心理过程,相对比起外部情境而言,内部情境是内在的、难以体现的,所以这就要求演员进行二度创作,以戏剧动作为载体将内部情境体现出来。如果说内部情境的建立是演员的对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员创作的认识阶段、体验阶段,那么将其外化就是最为重要的体现阶段。戏剧舞台动作可细分为:外部形体动作、言语动作、停顿,在舞台演出中这些舞台动作都强烈的体现演员通过体验而丰富的内在情境。

1.通过外部形体动作体现内部情境

第一,演员在舞台上塑造角色是为了让观众直观地感受到角色的内心活动,从而让观众“身临其境”,所以演员在塑造角色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有目的性的动作比如舞台调度、习惯性动作等等直观的外部行动来让观众理解演员所创造的内心情境,就如同谭霈生先生在《论戏剧性》中所说的:“观众能够可以通过可见的外部动作洞悉人物隐秘的内心活动。”第二,同一个剧本,同一个角色,演员对角色和剧本的理解不同,外化的舞台呈现也会不一样。第三,演员对剧本角色的理解和对剧本中心思想的解读要通过塑造角色来完成。也就是说,演员对角色和剧本的理解程度需要通过塑造角色来完成。塑造角色最直观的方式就是对角色外部行动的设计和表演。

2.通过言语动作体现内部情境

不同规定情境和不同剧本事件下,同一个角色对台词的处理是不同的,这也需要演员做出符合规定情境下的台词处理,“要从语言行动中入手,把握了准确的语言行动,观众才会听得懂、听得明白”,创造出来源于演员内部情境具有个性化、行动行的台词,让角色更加生动真实,让演员对角色的塑造更加完整。

3.通过停顿来体现内部情境

在剧本的舞台示中会体现很多的舞台示,比如沉默、不语等,其实这也正是演员内部情境的一种外化方式,但是却以“无处胜有声”的方式呈现在舞台上。停顿虽然难以让观众直接感受到人物的直接内心活动,但是“留白式”其实是在预示着人物情感、舞台目的或人物关系都在发生着强烈的变化,这无疑不是在体现着演员所创造的内在情境。

一些戏剧从业者依然存在着很多创作的误区,过度追求一种内在状态和情感变化,矫枉过正,往往丧失了戏剧的戏剧性,因此在进行戏剧内部情境创作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当代戏剧给予了戏剧创作者极大的戏剧创作空间,特别对于演员而言,给内心情境的丰富留有了足够的余地,但是对于已经供给我们细致的规定情境的传统话剧,作为演员我们依然要去丰富其规定情境,因为人物的塑造是一个过程,只有在不断丰富中才能找寻到更加鲜明的人物形象。其次。解读剧本是内部情境的有效方式,通过阅读研读剧本,抓住剧本中的外部情境,从而可以进入内部情境。剧本是整个戏剧创作的重要文本依托,因此在进行内部情境创作时,不可过度的主观臆断,而脱离文本中供的信息,这样会导致人物的偏离,也无法表达出剧作家想要传递的核心思想。因此要求要抓住核心事件、每个阶段的发展方向、人物的情感线等,以此来建立有依有据的内部情境。随后,笔者认为越丰富的内部情境将会形成更加准确的舞台行动,但是内部情境的把握及完善需要建立在真实的生活逻辑基础之上,不能一味地追求行动而强加给人物不合理的内部情境,这样的处理方式只会适得其反,并且,内部情境通过舞台的动作来进行体现,这种体现不仅仅是在舞台上“动”,而是要求演员着眼于人物的视角行动,所以对于节奏的把控是十分重要的。节奏是万事万物皆有的属性,在戏剧创作中利用节奏的手段来进行表现时,要时刻把握戏剧美学对于节奏的把控作用。最后一点,内部情境多需要演员进行分析与体验,所以对于演员的分析能力要求极高,这也同时要求演员有较高的文化修养与能力,因此不断的升自我是演员创作独特性的核心所在。

演员在进行舞台创作时,可以按照上文所述的内部情境的丰富及完善方法进行二度创作,并且也务必通过舞台行动表现出来,让观众能够感受到鲜活的物、戏剧性的冲突等。内部情境不是恒定的,需要演员在创作过程中不停地丰富,因为只有在不停地探索中间才能真正地找寻来源于自己情感并且属于人物的内部情境,甚至每一次演出之后都会有对人物的不同理解。舞台内部情境的建立与每一个演员都息息相关,因为演员的职责就是塑造人物以获得受众的共鸣,正确建立并将其外化,才能使受众感受到一个又一个的形象,并以此高受众的观赏体验及戏剧审美。

①《谭霈生戏剧理论学术研讨会》.论文汇总谭霈生先生访谈录.

猜你喜欢 心理医生戏剧舞台 军迷大舞台凤凰动漫(军事大王)(2022年3期)2022-06-17军迷大舞台凤凰动漫(军事大王)(2022年1期)2022-04-19传统戏剧——木偶戏格言·校园版(2021年22期)2021-09-27戏剧评论如何助推戏剧创作文艺生活·下旬刊(2020年6期)2020-08-12所谓失败祝您健康·文摘版(2019年6期)2019-06-17所谓失败意林原创版(2018年9期)2018-10-11论戏剧欣赏与戏剧批评戏剧之家(2017年11期)2017-07-12更大的负担人生十六七(2016年6期)2016-06-08真爱不是寄生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2011年1期)2011-05-14我们的舞台当代贵州(2009年8期)2009-05-31

Tags: 外化   情境   过程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