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材料 / 正文

关于大学本科教育的几点思考

2023-01-14 20:35:05

朱永新

(一)本科教育阶段是一个人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

本科教育阶段是一个人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蓬勃发展的关键阶段。如果大学能够很好地利用这一关键时期,鼓励本科生进行科学研究和训练,将会有效提升本科教育的质量。但是,在我们这代人的成长历程中,大学教育基本上不鼓励学生本科阶段就开始做科学研究,这种观念至今仍然较为普遍。一般来说,进入研究生阶段,学生才能开始从事科学研究。但可以肯定地说,本科教育完全有条件对学生开展学术研究训练,并且这种学术研究训练具有充分的意义和价值,有助于学生成长成才,有助于他们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科学家或优秀学者。

这一点,可以在许多年轻有为的名人身上得到佐证:图灵24岁时就发表了奠定整个计算机和人工智能基础的论文,题为《论数字计算在决断难题中的应用》;
爱因斯坦26岁时连续发表了5篇重要论文,独立而完整地提出了一个改变整个世界的理论——狭义相对性原理,开创了物理学的新纪元(这一年因此被称为“爱因斯坦奇迹年”);
曹原22岁时获评世界顶尖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发布的“2018年度影响世界的十大科学人物”,且位居榜首,他是该杂志创办149年来获此殊荣年龄最小的科学家。以上这些名人获得如此殊荣时,也差不多是处在本科学习阶段。除此之外,武汉大学“启明星一号”研究团队中,本科生占了三分之一以上。华南师范大学大三学生吴攸,一年发表了13篇SCI论文。当然,这些可能属于小概率事件,是很小一部分的特殊案例,但是,如果没有大面积的人的成长,也不会有他们小部分人的脱颖而出。可见,抓住本科教育阶段这一黄金时期,对本科生进行科学研究训练,有助于培育年轻有为的科学家和学者。

(二)本科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

在传统的高等教育体系下,本科生的学习就是以接受知识为主,老师时常教导他们要打好基础,不要忙着写文章和做研究。但是,本科生其实是可以在研究领域有所作为的。就拿我自己来说,我在大学读书的时候,每门课程的作业,很多同学都不太当一回事,马马虎虎地敷衍过去,但我会查阅大量的资料,认真完成这些作业,将课程作业写成小论文。正因为如此,我在读本科期间就开始在《心理学报》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还参加了《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条目的撰写。当时,《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规定必须讲师以上的学者才能撰写条目,而作为本科生的我不仅参加了撰写工作,所写内容还被作为样本供其他作者参考。所以,科学研究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困难。基础的铺垫是没有止境的,一边创造,一边打好基础,才是学者和科学家成长成熟的一条非常重要的路径[1]。对于大学来说,哪怕只有十分之一的本科生能够从事科学研究,那也一定会培养出很多小科学家,为我们国家增添更多的研究力量。但是,作为传统大学三个职能之一的科学研究,这主要还是针对教师和研究生群体来说的,根本没有针对本科生。所以,本科生还只是被视为知识的消极接受者。随着时代的进步,应该打破这种传统观念。例如,在本科生入学时就给他们配上导师,让他们参加导师的团队,从事科研训练,协助导师进行科学研究,等到了本科三四年级的时候,他们就应该能够做一些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研究。如果这一设想成为现实,我们的大学会更有竞争力,更生机勃勃,也更有力量。

一个人的创造力大小在一定程度上与年龄阶段有关。赵红洲先生曾经统计过,中外历史上所有科学家成才的最佳年龄就是25岁到45岁之间,这个阶段是他们创造力最旺盛的时候。随着时代的进步,这个最佳年龄也会越来越年长(在16世纪的时候大概就是20多岁,到了当代可能要到30多岁)。在这样一个黄金的时间段内,如果我们的本科生只是消极地去被动学习,是远远不够的。

为什么说大学生可以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呢?因为现在我们的中小学生都已经开始进行PBL项目式学习了,这种项目式学习其实就是科学研究。我前几年和美国一个著名学校的校长拉里·罗森斯托克(Larry Rosenstock)有过一次对话。他提到,他们中学已经没有传统的课堂了,学生们都是在进行STEM学习和项目学习。他们所学习的科目是综合的,所研究的问题是贴近现实生活的。例如,他们的学生会组成一个小组,研究他们学校门口的一条河流,这需要运用考察和调研的方法,所用学科涉及历史学、地理学、动物学、物理学、生态学以及化学,最后学生们将研究成果凝练成一份研究报告。每个学生每个学期都要参加至少一次这样的学习活动[2]。这带给我们很大的反思:如果今后我们中小学的学生都开展这样的训练,而我们的大学还像现在这样止步不前,学生在课堂里还是按部就班地学习,这恐怕不是我们教育中的理想状态。

不可否认的是,中小学在教学改革方面已经走在了大学的前面,传统的大学教学方式也亟需改变。为此,我们应该在大学中倡导这样一种理念:让每个大学生都能够开展科学研究。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大学生都能够研究出成果,都能够有高品质的论文和重要的发现,但在这种理念下,我们大学的科研力量一定会有爆发式的增长。因此,让本科生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是每个大学都应倡导的理念。

大学是读书的天堂,但这并不意味着读书在中小学阶段就不重要。儿童时期是人生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时期。阅读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对个人的成长十分关键,也是推动社会进步、增强国家凝聚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总体而言,我们的大部分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并没有得到非常好的阅读训练,如果再错过大学阶段这一阅读训练的重要时期,学生们就会再次错失成长的黄金时期。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大学教育体系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不重视阅读。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图书生产国,但同时也是世界上阅读量最少的国家之一,不仅仅是中小学生不阅读,连大学生的阅读也成问题。据复旦大学一项调查,大学生读本专业经典著作的占比15.2%,读人文科学经典的22.8%,读专业文献的只有9.3%,读外文文献的只有5.2%[3]。

作为教育系的学生,能够在大学阶段系统阅读过孔子、陶行知、杜威、苏霍姆林斯基、皮亚杰以及其他中外历史上伟大教育家的书,还是少数。因为我们的学生从小学开始就习惯“灌输式”教育方式,一直到大学都是老师讲、他们记,然后死记硬背应付考试。在这个过程中,阅读没有成为教育的一个最基本的工具。

(一)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一个人精神的成长是离不开阅读的。每个人个体的精神成长历程,是整个人类成长历程的缩影。如果说我们的躯体成长过程中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比较多的话,那么他的精神成长历程是一个重演了我们祖辈、祖先的精神成长的过程[4]。并且,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和躯体的成长是不一样的,但是这两者之间有很多共通的地方。我们躯体的成长离不开食物,最初是靠母乳滋养,后来是靠每天的食物,所以费尔巴哈说,“人是其所吃”[5],是他自己食物的产物,吃什么你就会成为什么。因此,我们阅读的高度就决定了我们精神的高度,读什么书你就会成为什么人。所以,一个人的精神成长是离不开阅读的,因为人类那些最伟大的思想和精神财富都在那些最伟大的书里,人们只有通过阅读才能拥有它,才能和它对话。人的精神成长历程,是通过阅读来获得的,只有在书籍中和伟人对话时,才能真正拥有跨越那个时代精神的高度。

(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

阅读不仅关系个体的成长,还关乎整个民族乃至整个国家的精神力量。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和这个民族的阅读量是有着正相关的。阅读虽然是一种个体行为,但是每一个个体的行为最后就构成了民族的精神境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精神力量,而它的精神力量则取决于阅读水平。据研究,创造力最旺盛的国家,几乎都有着最热爱阅读的民族,最典型的就是以犹太人为主体民族的以色列国。犹太人是最喜欢阅读的民族,在诺贝尔奖得主中,差不多每5个人就有1个是犹太人。犹太民族也孕育出了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伊德、门德尔松等许多时代伟人。因此,阅读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是具有巨大能量的,阅读是衡量一个民族和国家精神境界的重要标志。

(三)一所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

如果用两个圆来表示阅读和教育之间的关系的话,这两个圆虽然不能称之为同心圆,但是它们至少是交叉很大的两个圆,因为阅读和教育之间是具有密切联系的。阅读能力是人的学习能力的核心。世界各国广泛使用的各种学习能力测量指标,没有不将阅读作为核心测量要素的。阅读能力是学习力最重要的表征。很多大师级人物,如沈从文、黄永玉等,虽然他们是小学毕业,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但是他们酷爱阅读,其创造力、思想境界和人文情怀,并不亚于甚至远超于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就是因为阅读能让人走得更远。对于学校和教师来说亦如此。二十多年前我们发起了“新教育实验”,提出“十大行动”,第一个行动就是“营造书香校园”。

为什么将“营造书香校园”放在第一位呢?这是因为阅读是教育中最基础、最关键的部分,阅读可以创造奇迹,助力一个人走得更远。这一点可以在我们“新教育实验”团队这些年的实际经历中得到佐证。例如,厦门的同安区有一所梧侣学校,这所学校跟着我们做了六年的新教育实验,学校中90%以上的孩子都是农民工子弟,但是他们通过大量的阅读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使学校成为同安区最优秀的学校。还有湖北随州随县,也是我们新教育的一个实验区域,跟着我们做了五六年的新教育实验,我们开现场会的时候,看到很多老师和孩子的眼睛里面都是发光的,是具有灵性的,一点不亚于我们城市的老师和孩子。还有其他大量的案例也可以佐证这一点。所以,阅读是助力一个孩子成长的最有效的手段,把阅读这件事情做好了,教育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四)大学是读书的天堂

新教育实验提倡一种生命叙事理论,即人生就是一个故事,一个从摇篮到坟墓的故事,需要人们不断去书写。有的人能够把自己的故事写成一部伟大的传奇,有的人写出了一个平凡的故事,但也有人把它写成了“事故”。故事走向如何,取决于写故事的人。每个人都是自己故事的主人公,写好故事的前提,是找到自己的人生原型。你把谁作为你生命的原型和人生的自我镜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像谁那样活着。著名的科学家、发明家、企业家马斯克,喜欢阅读历史书和领略科幻作品,他提到:“我觉得历史方面的书很有意思,可以从历史、人物传记中学到很多经验教训。比如说,他们面临的困难,他们如何克服困难。”“我觉得我确实从很多科幻作品中汲取了灵感,这些作品具有非凡的想象力,想象一下走出地球探索恒星的场景,实在令人激动。我们努力的方向就是,让科幻作品不会永远是科幻作品,终有一天他们会变成现实。”对于马斯克来说,如果他没有大量的阅读,他就不会有创造发明的冲动和灵感,包括他的这种抱负和理想。马斯克也提到,他喜欢莎士比亚和富兰克林,富兰克林就是他的一个生命的自我镜像。所以马斯克广泛地涉猎各个学科领域,他有很多创新成果都是跨学科的。所以,他建议工科的学生去学点经济学,学点文学,去学习各个领域的一些最基本的知识等。思考如何将不同领域的知识融会贯通有助于产生奇思妙想[6](P13,26)。

大量的阅读对于理解自己所从事的学科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我自己来说,我能在教育领域提出一些有价值的观点,和我的心理学、哲学以及政治学的教育背景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我本科一开始读的是政史系,后来到大三的时候,我开始去学教育学和心理学,期间我还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这些学习经历极大地丰富了我的视野。

今日头条、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对应该阅读什么样的书也提出过自己的看法。他提到:“世界上的书,如果只能选择少数书的话,我选两类书,第一类是传记,第二类是教科书。”第一类是传记。许多伟大的人物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喜欢看传记。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伟人们的成长历程是具有一定规律和相似性的,他们会选择一些与自己成长经历相近的伟人传记,从中找到能够鼓舞自己的动力源泉,为自己选择一个生命的原型,把他作为自己的人生榜样,激励自己奋进。第二类是教科书。张一鸣认为,“教科书是人类知识最浓缩、最精炼的,也是最提纲挈领、最完整的书”[6](P217)。教科书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们国家对教科书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目前我们大学里面是根据科学研究成果来评职称,但教科书是不作为成果的。所以学者们对教科书不够重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领域在内。很坦率地说,我们教科书的水准和国际一流教科书的水准相差至少以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为单位。

十多年前我做了一件事情,就是引进国际上最好的教育科学(包括教育学和心理学)的教材,由江苏教育出版社作为《海外教育科学精品教材》陆续出版,大概做了五十种教材,可惜因为种种原因最后没有能够继续做下去。我们在教材翻译过程中发现,我们的教材与国际上最优秀的教材相比差距太大了。其原因在于:第一,国外有一批专门做教材的优秀学者,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一部教材可以反复修订,可以不断地凝练和发展。第二,教材对于系统地把握一个学科,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教材积累了一个学科最精华的知识成果,所以对教材本身进行研究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但是教材也存在着缺点,因为教材要保证整个体系的相对完整性,很难深入涉及各个领域,很难把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讲得非常清晰;
它会把一个结果告诉你,但是它不会告诉你这个结果的获得过程。所以,只读教材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阅读原著。

我曾经说过,中小学的教材对于人的精神成长来说相当于母乳。母乳是很重要的,因为人出生之后的前六个月是成长的最关键时期,母乳是营养最丰富的,也是最适合身体吸收和最安全的。但如果一个孩子在六个月以后还是继续只吃母乳,没有其他的营养,那他一定会发育不良。同理,如果一个学生只读教科书,不读其他的经典名著,不读真正意义上的文本,那么他很难具有真正健全的人格。因此,原著阅读对于一个人的全面成才是非常重要的。

一所大学如果没有阅读,很难称之为一所真正的大学。中世纪大学是大学最初的源头。中世纪大学以及我们中国古代的书院,都是以阅读作为教育最重要的基石。几年前我在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体验了国外知名高校的“无阅读不教育”的教学风格,每位老师在上课前都会给你一份阅读清单,不看书是没办法学习的。我记得我们每天差不多是五十页到一百页的阅读量,每天早晨第一节课就是讨论交流,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小组讨论完了以后,会选择代表到大课堂上再进行交流和分享。如果没有阅读,讨论的时候你就会不知所云,那你也就根本无法参与。可以看出,阅读是大学教学非常关键的基础。所有学科涉及的领域都如同由一部部经典组成的一个个山峰,只有攀登过这些山峰,才能真正到达光辉的顶点,而阅读在整个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近几年来,我带着团队先后做了中国幼儿、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教师、父母、企业家、公务员九大人群的推荐阅读书目,把这些书从几万本书里面挑选出来,推荐给大家去阅读。这些书目就是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地图。其实,每一个学科都应该有它最基础的读物,但是我们目前的大学并没有明确每个学科的基础书目,在网上也很难找到各个学科很系统的书目清单。所以,我最近几年又在做另外两个大的书目体系,其中一个就是中国中小学学科阅读书目,是针对中小学的23个学科,每一个学科选100本书作为基础书目。所有的学科都需要阅读作为基础,阅读是走近学科本质的一条最重要的路径。例如,在我们的传统认知中,数学、化学这两个科目很少需要阅读,而更多地需要思维训练,需要刷题。但事实上,数学、化学阅读对学生的帮助是非常大的,对于激发学生热爱并走近这门学科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我建议我们中国所有大学的所有学科,都应该有一个学习本学科需要阅读的书目,因为不借助这些书目,学生很难了解这个学科的本质和魅力,也很难了解这个学科的未来。

总之,一个人的阅读直接决定了他精神生活的质量和精神成长的高度。没有阅读,就没有个人心灵的成长,就没有人精神的发育。同样,对于一所学校、一个社会乃至一个国家,阅读都是至关重要的。而本科教育阶段作为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更应将阅读作为基础,助力本科生成长成才。

(一)真正的思考从写作开始

人的真正思考,一定是从写作开始的。很多人会问:那我不写作就不能思考吗?我的回答是:也许可以思考,但很难深入地思考。美国著名企业家彼得蒂尔提到:“在硅谷让我感到非常有价值的一个方面,就是写作。如果说我们能够写好一篇文章,不管是做科学的,做技术的,做创新的,如果你能写好一篇好文章的话,其实你都不需要成为一个作家,或者说一个小说家,基本上比普通人好一点点的话,那你就是很好的亮点了。这在硅谷是很好的一块敲门砖。”[6](P59)

写作对于科学研究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华东师范大学有一篇对哈佛大学萨摩斯教授的专访,题目为“写作何以成为哈佛大学唯一一门必修课程”,也就是说写作是哈佛大学唯一的一门所有学生都要学习的必修课。这并不是空穴来风,它是有着非常深刻的道理的。萨摩斯在专访中谈到,“你不会真正的知道你在想什么问题,除非你把它写出来”。他认为大多数人由于没有写作的习惯,而把自己排斥在写作之外。事实上,我们常常认为写作是作家的事情,但是写作其实是我们每个人的事情。写作是人们运用语言文字符号反映事物的状况、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实现交流沟通的活动;
写作是一种清晰、简练、高效的记录方式、表达方式和传播方式。写作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应当成为所有人的一种习惯[7]。

(二)互联网时代下,人人都是作家

由于疫情等原因,今年的就业形势格外严峻,本科生、研究生就业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今年的毕业生人数也创历史新高,达到1 076万人。但是,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袁岳与我交谈时提到,只要一个学生会写文章,文章写得漂亮,根本就不愁找不到工作。甚至再退一步说,如果能把PPT做得很漂亮,也一定能够找到工作。他认为,写作是现代人最重要的职业能力。

阅读和写作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要想真正写得好,是需要阅读的。但是阅读毕竟只是一个吸收的过程,只有通过写作才能表达出来,当然也包括演讲。所以,写作能力是能力训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袁岳还提到,他在大学里面有一个青苹果的项目,参与该项目的学生,他最看重两个训练,第一个训练就是做公益。他要求每个学生要有多少时长的公益活动,这不是简单的做公益,而是培养他的社交能力,和人打交道。没有一个行业是孤立的,没有一份工作是不需要合作的,必须要和人进行交流,来培养个人的社会情感和社会交往能力。第二个训练就是写作。他要求团队中的每个人都要写作,这是一个必备能力。

写作的确能使人受益良多。在中国,几乎所有的单位,所有的部门,会写作的人,文章写得漂亮、流畅的人,往往会得到额外的重视。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差不多人人都是作家,尤其是现在自媒体的时代,写作甚至可以创业。例如香港的一个自媒体人“Spencer”,就是通过写网文成为具有百万粉丝的作家。所以,对于个人来说,写作是打造个人品牌的最好方式,也是最好的自我投资,人人都应该重视写作。我在2002年曾经开过一个叫“朱永新成功保险”的“公司”,我对我们的新教育实验的老师讲,只要坚持写作,每天写一千字,写十年,要是不成功,来找我赔偿。结果根本不需要十年,很多老师写了一年,就有所成效,有些老师差不多写了两三年,就开始出版自己的个人著作,成为这个领域的小专家。

(三)写作使人活得精彩

写作不仅有助于思考,也能使人活得更精彩、更有价值。人生要想写得精彩,首先要活得精彩,做得精彩;
而做得精彩,活得精彩,才可能写得精彩。深圳有一位中学语文老师,也是高三年级的班主任,是第一批来我的“成功保险公司”投保的老师之一。20年前,我们创办了教育在线网站,这位老师以网名“红袖”在网站开了一个主题帖“守望高三的日子”。他每天写上百字到一千字来记录自己班级的生活,班级里的学生还会经常跟他互动。就这样,他高三写了整整一年的时间,结果班里的孩子们最后出现了奇迹,打了个翻身仗。“红袖”老师最后也出版了一本书,书名就叫《守望高三的日子》。我为他的书写了一个序言。他说,出版只是他额外的奖赏,他并不是为了出版而写,而是为了记录自己班级的生活,为了参加我的“成功保险公司”而去试一试的,最后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之后第二年,校长给了他全校最差的一个班,在我的鼓舞下,他“怀揣着希望上路”,又建了个主题帖,继续记录班级的生活。这一年,孩子们仍然不辜负期望。之后,教育科学出版社给他出版了一本书,书名就叫《怀揣着希望上路》。所以,写作本身对教师的成长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在写作的过程中,教师会不断思考和自省,进而在实践中不断改善教育方式,更好地助力学生成才。

一位美国学者做过一个很有意思的研究,他们研究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和美国国家科学院的院士与一般科学家之间的差别。结果显示,他们之间的差别不是在智商、学历,不是在性别,甚至也不是在科学素养、行动力或专注力。差别在哪里呢?在写作。令人震惊的是,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的写作能力比未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要强20倍以上。所以,我们应当给予写作问题足够的重视。

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和执行主席克劳斯·施瓦布曾经说过,“未来人才将比资本更能够代表关键的生产要素”。要想在职场取得成功,最受重视的技能将是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例如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而写作正是培养这些技能的关键。所以,应该说没有哪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需要写作,也没有哪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依赖写作。我们进入了这样一个写作的时代,如果我们不好好地写作,我们可能很难有真正的竞争力。现在,我国的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都陆续开设了写作课程,我觉得这是符合大学生成长规律和社会需要的,应该成为中国所有大学的必修课程。

(一)未来已来,走向学习中心

凯文·凯里在《大学的终结:泛在大学与高等教育革命》一书中提到一个很重要的理论,他认为在当下社会,传统大学将要完蛋了,不再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了[8](P237)。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这本书提出了一个“泛在大学”的理念,这是对未来大学的一个美好构想。在他看来,目前无论是中小学还是大学的学校结构,都需要重新建构了,传统意义上的学校其实已经没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了。

我在2019年出版了《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一书。这本书也是我对整个中国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设想的一个蓝图。我认为,在未来,传统意义上的学校会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中心。在未来,判断我们的大学是否有存在的价值,就取决于它能不能给我们提供从事学习和研究所需的最好课程资源。

在未来,大学文凭也将不再重要。日本企业家盛田昭夫早在1991年就在索尼公司推行了“三不”方针,即对职员毕业学校名称“不准问,不准说,不准写”。索尼公司是比较早的对学历和文凭说“不”的公司,盛田昭夫要求不要去问员工的学历,也不要说,更不要写,甚至他还写过一本名为《让学历见鬼去吧》的畅销书。现在也有很多企业意识到他们真正想要的是有创造性的人才,并采取“英雄不问出处”的招聘办法。例如丰田汽车、朝日啤酒、TBS等大企业在招聘时也都不问应聘者的毕业学校。Glassdoor发布了一份15家不再需要大学毕业证书的世界著名公司的名单,从苹果到IBM、谷歌、希尔顿,再到美国银行等都包括在内。再比如,美国常春藤大学签过一份协议,允许本校学生不提供类似于我们中国高考成绩的证明。

(二)未来大学将走向何方?

无论是学历也好,考试也罢,要真正全面考核一个人,是相当具有难度的。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先生曾经和我谈到,对于我们目前的高考制度而言,每个学生都是分分必争。社会上也认为高考是最公平的选拔人才的方法,但其实他们学校最优秀的学生往往并不是考试考得最好的人,而是综合素养最好、好奇心和求知欲最强、领导力与交往能力最好、最受大家欢迎的人。美国一些名校到他们学校去选拔人才,总能把这些人“网罗殆尽”,而他们的确也都是老师们打心里认为最棒的、最优秀的学生。

我们选拔人才是可以有更好的方法、更好的标准的。但是如果硬要用一个分数去衡量它,那就变成机械化了。其实,分数就真正公平吗?也未必。比如数学同样考80分的人,他们的数学能力就一样吗?结论是未必。因为,那些数学能力很强的人,他很可能在难度系数很高的题目上拿到了分数,但是他在容易的题目上丢分了;
反之,那些靠刷题训练出来的学生,可能简单的题目全部拿到了满分,但是难度系数高的题目全部做不出来。所以,同样的分数不能表明能力水平就一样。同理,学历也是这样。学历的意义究竟有多大?它是一个社会还没有办法更好地去评价人才的时候,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评价方法。

我最近在看一本英文书,名叫The Case against Education:Why the Education System is a Waste of Time and Money,翻译成中文就是《反对教育的理由:为什么教育系统是在浪费时间和金钱》。这本书是美国乔治梅森大学一个很著名的经济学家写的,写的内容有些偏颇,但是书中的很多分析我觉得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他在书中提到,现在我们文凭的符号作用已远远大于它的教育意义,教育意义最多占百分之二十,符号意义要占到百分之八十。他在书中谈到,我们用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去买这个“符号”,对于国家来说,这是一种教育上的金钱浪费;
对于个人来说,这是一种个人投资的浪费[9]。

以上关于大学的种种问题都应该给我们一个危机感。例如,近几年,美国就有107所私立大学永久关闭了,超过100万名教职员工被裁员。这其中包括有着174年历史的麦克默里学院。这给我们很深的思考和危机感。我们的大学究竟会走向何方?如果我们不能够给学生真正的新知,不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不能够让他们学会创造,大学还有存在的价值吗?

(三)未来学校,课程为王

我在《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这本书中提到,“课程为王”的时代将会到来[10]。这也就是说,未来大学的价值取决于该所学校能够提供多少优秀的课程,能否在某一个领域成为卓越。比如我们想到中国的高等教育学就会想到厦门大学,它的高等教育学学科至少可以排名全国前三,这就是一种品牌效应。在未来,我们学习某一门课程,可能并不是集中在一个大学,很可能在厦门大学学高等教育学,在北京大学学心理学,在清华大学学高等数学,在北京师范大学学外国教育,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教育心理学,等等,甚至可以选修哈佛、耶鲁、哥伦比亚大学的课程。这也就是说,学生学习到的是每个学校里最优秀的课程,这些优秀课程将会组合成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而不仅仅是一所学校提供的课程。一所学校的所有课程都达到卓越是很难做到的,但是在少数课程上达到一流是可以做到的。

所以,从大学发展的谋略来说,“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大学要建构属于自己的最强课程体系。对于学生来说,首先应该清楚知道自己到底要从大学学到什么。人的知识是自我建构的,只有自我建构的知识才真正属于自己,而这需要知道最好的知识和课程资源在哪里。

这些年来,我一直在建议我们国家建立一个最好的教学资源平台,包括高等教育的资源平台。目前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我们所有的大学都在做自己的MOOC体系以及网络课程体系,很少去整合国际上和我们国家的最好的课程。例如凯文·凯里在《大学的终结:泛在大学与高等教育革命》这本书中开篇就讲到:他为了写这本书,专门到MIT选修了一门生物学课程,这门课程的学习者涉及全世界几十个国家,几千个人甚至上万个人共同选修这门课程,年龄最小的13岁,最大的72岁[8](P5-6)。我们现在很多大学课程的整体水平与世界MOOC联盟的课程相比要差很多。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允许我们的学生选修他们的课程,尤其是自然科学课程?我们现在还没有建立起这样一套开放的认证体系。如果允许学生通过网络去学习哈佛大学的高等数学,并给予学分,如果有一天世界上所有的课程全都开放了,那我们的大学就要反问自己:学生能从本所学校学到什么?能做什么研究?我相信,随着网络的普及,这一天会很快到来。现在,我们国家教育资源平台正在逐步建立这样一个体系,它对推进教育均等化和教育公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随着时代的进步,整个大学的教学体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未来,我们的大学一定会朝着学习中心的方向进步。判断一所大学有没有竞争力,就是看它有没有可能为全世界或者至少为我们自己的国家或区域提供最好的教育资源。这也是衡量大学核心竞争力的一个标志。一所大学要想让自己的学生具有竞争力,就应该允许学生学习最优秀的课程或者为学生创造条件去获得最好的课程资源。这是现代大学的义务。

未来大学的教育方式,是打破时空界限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因此,未来应当如何对待文凭、如何打造课程体系、如何整合学习内容等,都是需要重新思考和构建的新问题。

猜你喜欢 大学课程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华人时刊(2022年13期)2022-10-27“留白”是个大学问中学生天地(A版)(2022年6期)2022-07-14题解教育『三问』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科学大众·教师版(2022年4期)2022-04-13《大学》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课程教育研究(2021年9期)2021-04-13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海峡姐妹(2020年12期)2021-01-18大学求学的遗憾民主与法制(2020年16期)2020-08-24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9期)2019-05-28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北京教育·普教版(2018年1期)2018-01-29

Tags: 大学本科   几点思考   教育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