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材料 / 正文

网络流行用语的古诗词改编现象探究

2023-01-15 10:05:07

孙鹏飞

(安庆师范大学 传媒学院,安徽 安庆 246133)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对人们的思想行为和传统文化观念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产生并运用于网络的网络流行用语就随之进入大众视野,它通过对歌词、古诗词的改编以及成语的仿造,让网络流行用语成为网民之间进行沟通交流的俏皮、幽默的一种方式。但是它对于我们的生活也存在着一些不良的影响,比如提笔忘字,对于曾经耳熟能详的歌词、古诗词记忆模糊,对于成语、古诗词等不合时宜的运用。

(一)网络流行用语的概念

网络流行用语一般指网络语言,是随着网络的发展进步而产生的一种新兴的有别于传统文字媒介的语言形式。它是从网络中产生或应用于网络交流的一种语言,包括中英文字母、标点、符号、拼音、图标(图片)和文字等多种组合。

20世纪90年代,带有某些特殊意义的语言以及配图的网络图片产生,起初它是为了提高网民网上聊天的效率或诙谐、逗乐等特定需要而采取的方式,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特定语言。一般情况下,某种网络语言出现以后,被越来越多的网民传用就会慢慢流行于网络,一段时间以后,这种网络语言就开始被大众所接受并慢慢形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网络流行语言。21世纪以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这种语言形式在网络媒介传播中得到了快速发展。

(二)网络流行用语的特点

创造性是网络流行语的一个显著特点,在网络环境下相较而言是比较缺乏传统社会制约的,网民可以自由的表达自己,他们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以自创或改编的形式形成网络语言,奇特的想象也让网络语言新颖突出、大放异彩。如“冒泡”“潜水”这样一些具有创造性的、甚至是无厘头的网络语言被网民广泛使用。

娱乐性。在物质水平显著提高的今天,娱乐是大众所追求的精神文化层面的体现。网络总体而言是一个轻松的大环境,所以网络用语也时常出现娱乐或搞怪的现象。如“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以一种轻松搞笑的口吻表达自己足够自信,幽默感油然而生,令人发笑。

简洁性。尽管网络流行语发展至今是从简至繁的,但相对来说,网络流行用语比现实语言更为简洁。过快的生活节奏、机械式的生活状态进一步使得人们对于信息的传播速度有了更高的需求,因此出现了诸如“520”“886”“9494”等简化的表达。

(一)改编方式

网络流行用语的创新性除了在自创方面可以体现之外,在改编中也可体现。其主要体现在古诗词与网络流行用语的借鉴、改编、转换、混用上。

1.古诗词网络流行用语化

前面也提到网络流行用语不乏对于一些经典的改编(歌词、古诗词、文学著作等),古诗词网络流行用语化就是将古诗词进行改编,成为表达新含义的网络语言,这里就以一些网络流行用语古诗词的改编事例,通过对比推敲,感受一下改编前后的不同,体会语言的艺术。

示例一:“少小离家胖了回,乡音无改肉成堆。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胖子你是谁。”这几句网络用语实际是对于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回乡偶书》的改编。原句为:“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首诗本是久客异乡、缅怀故里的感怀诗,然而通过网络改编加工之后,其含义与贺知章的表达大不相同,通过幽默、生动的话语表现了久别家乡,身材发胖的悲惨现实。

示例二:“床前明月光,李白打开窗,肥婆在爬窗,李白看见了,拿起AK枪”改编自唐代“诗仙”李白的名作《静夜思》,原诗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此诗作于公元726年(唐玄宗开元之治十四年)旧历九月十五日左右,李白时年26岁,留宿于扬州旅舍。当晚,诗人闲庭漫步,偶然间抬头仰望天空,一轮皓月引入眼帘,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故作此诗以解相思之苦。然而改编之后,全然看不到相思之情,反颇有一种打油诗的韵味。

示例三:“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被炸聋,南朝四百八十炸,多少楼台报废中”,“千里莺啼绿映红”是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江南春》,此句描绘了江南的美好春景,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经过加工改编之后的《江南春》,非但没有一种江南春色的绝佳美感,反倒有一种冷幽默的意思。

总体来说,古诗词网络流行用语化改编现象一般都是改变了原来经典语句的意思,在创作上呈现幽默诙谐的特点,表达一定的现实含义。由于网民对于经典古诗词的既成记忆,这些改编后的网络用语就能给网民以深刻的印象;
反之,对于经典古诗词的改编也能唤起网民对于经典古诗词的再认与再读。

2.网络流行用语的诗词混搭

诗词混搭也是古诗词网络流行用语化改编的一种方式,它是指将不同时代、不同作者、甚至是不同风格没有什么联系的古诗词混搭在一起形成一种表达某些特定意思的网络沟通语言。这种“诗词混搭”现象在网络流行用语中尤为盛行。

如“飞流直下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少小离家老大回,安能辨我是雌雄”、“一朝被蛇咬,胜读十年书。听君一席话,十年怕井绳”等。除了这种形式的混搭之外,甚至出现了一些“百搭句”,例如“自挂东南枝”、“一枝红杏出墙来”、“努力加餐饭”等一系列的固定套句,与不同的诗句进行拆分组合。单从形式上看,一般都是由字数相同的诗词进行混搭,对仗较为工整。从内容上看,虽直接改变了原来诗词中所要表达的意思,但都多少蕴含了一些实际生活中的现实场景或隐含的意思。

3.网络流行用语古诗词化

随着近两年的中华文化节目的播出,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中华文化,2017年春节期间《中国诗词大会》在央视热播,古诗词的学习也随着节目的播出在中国各地流行起来,网络上更是掀起了一股诗词热,这种热潮不仅体现在对古诗词记忆的pk上,更有甚者更是将网络流行用语诗词化,这种新形势的改编现象也引起了我国教育部的重视,他们也对网络流行用语进行了古诗词化的改编。下面就从教育部的几个改编示例,了解一下网络流行用语古诗词化改编的特点。

示例一:“我也是醉了”是一种典型的网络流行用语。它的原型甚至可以追溯到金庸笔下的令狐大侠,原句为“我一看到别人的谄媚样,就浑身难受,摇摇晃晃几欲醉倒”,现在它是一种对无奈、郁闷、无语情绪的轻微表达方式。教育部把这句新潮用语通过改编,变成了“我自倾杯思卿妆, 一杯凉,两杯霜。”改编之后的诗句瞬间就变得很有意境、画面感,仿佛看见某个人因为思念自己钦慕的美女而不得,内心忧郁无奈,一杯接着一杯借酒浇愁的醉态。

示例二:“对这个看脸的世界绝望了”通俗来说就是在看脸吃饭的时代,长得好看的即为正义。这个网络用语的由来是因为现在出现了一类群体组成了所谓的“外貌协会”,他们认为长得好看做错什么都可以。此句就是某些对于自己容貌不自信的一类人对于颜即正义理论的无奈表达。教育部将此句古诗词化为“情字何用?不如倾国玲珑,不如倾城花容。还君一梦中。”同样表达对看脸时代的不满情绪,但是后者通过诗词化的改编,让语句变得优美富有文采,回味无穷。

这样一些网络流行用语古诗词化的示例,与古诗词网络流行用语化、古诗词混搭的最大区别就是,网络用语古诗词化在不改变网络用语所要表达的意思之外,还有一种韵律美,文采飞扬,真正意义上将中国的传统语言的艺术发挥到了极致,让更多的人体会到了传统语言的魅力,体会到了古诗词的魅力。

(二)改编类型

1.搞笑型

在网上就有人把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的《春晓》进行了网络流行用语的改编,写到“春眠不觉晓,理工美女少。夜来睡不着,俺去网上找。”这首经过网络流行用语化改编的诗词,少了一种对于诗歌严谨程度、深层含义的讨论,多了一种对现实含义的关注,改编的诗词中不仅加入了具体事实,还加了地方方言,使语言浅显易懂,莫名的有了一种对于理工男缺少与女生交流的同情以及娱乐心理,这种有意的发表一些可笑的言论来引人发笑的改编示例,就达到了搞笑犯贫的目的,给人一种娱乐感。

2.恶搞型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为我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诗歌贡献,这是毋庸置疑的。他的诗歌流传至今,仍然为人所称道。但是也有网友对李白的著名诗歌《赠汪伦》进行了恶搞,如“李白乘舟去拉屎,一掏兜里没带纸。看见汪伦在拉屎,一把抢过卫生纸。”全诗丝毫未看到原作中李白对汪伦表达出来的深厚情谊,却故意丑化李白的形象,在已有资源基础上进行了改编,把原来的格调和气氛进行改变,往往能在新作和原作的对比中增强搞笑程度,又比搞笑更深,但却是一种出于恶意的搞笑。

3.调侃型

著名歌星汪峰,他在宣布离婚时碰上菲鹏离婚,向章子怡表白时又遭遇恒大夺冠,发新曲《生来彷徨》的他又撞上吴奇隆刘诗诗恋情、杨幂刘恺威婚讯等等八卦头条消息,为此,众网友纷纷调侃汪峰每次有重大新闻都掐错点,“帮汪峰上头条”迅速登上微博热门话题榜。“帮汪峰上头条”后来不仅是热门事件,也成为一个网络流行用语。脑洞大开的网友将此句网络用语古诗词化为“君有志震四方,奈何命薄凄凉, 难敌这秀才三千,拱手焚香, 谁许我一场浮生不朽, 命格无双,头条王座。”因此,我们说网络流行用语古诗词改编也有了一种对于时事的调侃性。

此外,网络流行用语古诗词改编类型还有粗俗型(都知你妈放屁臭,推进狗门久不开。满屋臭屁崩崩响,你妈灵魂走出来。改编自《游园不值》)、讽刺型(锄头日当午,贪官也辛苦。白银两万五,关门把钱数。改编自《悯农》)、同义型(尘世三千繁华, 我且与酒拜桃花, 任尔金玉琳琅良驹成双,不敌我眉间红豆朱砂。改编自网络流行用语“我只想做个安静的美男子”),在网络这个宽松的大平台中,各种类型相互交织、相互竞争,让整个网络流行用语古诗词改编大放异彩。

(三)改编流行原因

1.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

网络流行用语是产生并运用于网络平台、网民之间沟通交流的文字媒介,这种沟通交流方式的产生归根结底是网络技术的发展。所以,不论是哪种形成方式下的网络流行用语能够流行起来的真正原因就是得益于网络技术的物质前提。这是首要的且不可忽视的存在。

2.自由开放的网络环境

网络世界是区别于现实生活的一个虚拟的世界,其最大特性便是虚拟性,在虚拟的世界中,网民们使用着虚拟的昵称,虚拟的身份进行沟通交流。网络对每个人平等开放,每个人都能取得传播与交流的权利,每个人都能相对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思想与各种文化观念。因此在网络平台中网民们可以打破一切既成的界限表现自己,大胆创造新的诗词,又由于网络流行用语的即时性,所以这种对于古诗词的改编成果就可以迅速分享传播,便引起更多人的兴趣和挑战欲望。因此,网络流行用语古诗词改编现象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中深受欢迎。

3.网民娱乐性心理

网络流行用语古诗词化改编最初就是由于网民们看惯了严谨有序的古典诗词,想通过自己的智慧把人们对于古诗词经典且不可改变的神圣心理进行改观,通过对古诗词的加工创造,赋予网络流行语古诗词改编新的意义,以引起大众的关注。网络改变了诗学的游戏规则,创造了文学圆梦机会均等的可能性,对那些达不到圆梦素质的文学钟情族来说,就只有游艺化的涂鸦了[1]。于是网民们便开始运用网络这个虚拟的轻松的大环境进行恶搞,在娱乐调侃中释放,在搞笑讽刺中宣泄,于是便导致网络文化对古诗词经典艺术的创造性颠覆。正是恶搞中的这种发泄性和趣味性使诗词改编呈现越来越多的面貌。这为网络流行用语古诗词改编提供了思想前提。

4.古诗词改编本身的挑战性

网络流行用语古诗词改编本身就具有挑战性,对于古诗词进行再创造,首先要立足于对古诗词原型形式跟内容上的把握,然后再根据自己的改编需要,提取合适的古诗词原型,达到所需要的表达效果。其实这种文学再创造本身就是古诗词不断改革发展的表现,其次,在古诗词改编方式广泛流传的同时又推动了古诗词改编现象的传播。

(一)网络流行用语古诗词改编影响

对于任何事物我们都要以辩证的角度看待问题,网络流行用语古诗词改编影响亦是如此,无论是网络流行用语还是古诗词,青少年都是一个比较庞大的受众,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青少年的发展阶段又正是人发展的关键的阶段,无论是文化知识、还是情感价值观等的发展都不够全面、不够成熟。从网络流行用语古诗词改编现象来看,一方面它能让青少年对于经典古诗词进行再读和再认,提升古诗词在青少年中的积极影响,另一方面网络流行用语改编中的糟粕部分会对青少年学习古诗词有阻碍作用,在考试或者平常作业中具体体现为提笔忘字,对于经典古诗词记忆不明确导致误用、错用、混乱使用。

(二)网络流行用语古诗词改编启示

1.建立网络语言制度化、规范化

网络是我们学习生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对于衍生于网络载体的网络语言就成为一种网络沟通交流的工具,工具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双刃剑”,既有利又有弊。要想让网络流行用语对古诗词有积极性的影响,就应该致力于抵制庸俗化、恶俗化的网络流行用语古诗词改编。

网络流行用语古诗词改编如果过于追求娱乐,就会让网络流行用语变得低俗、负能量。正是由于网络平台的开放性才给网络用语不规范,甚至不合法制造了可能。例如:青少年儿童过于追求对于网络流行用语古诗词改编的使用,才使其在现实生活中仍然不合理规范运用,具体体现在日常生活的肆意不分场合的使用、在作文、公开发言的场合不合时宜的使用。因此,网络用语制度化、规范化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这有利于网络用语的健康发展,使其对于经典的改编渐趋合理化,另一方面,更有利于对于经典文化、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坚持传统文化的独立性,树立主体意识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而古诗词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缩影之一,那古诗词便是灵魂的具体表现之一。任何时代、任何阶段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任何民族的文化,都不可能抛弃民族的传统而重新开始。因为传统文化是经过时间的积淀、历史的选择。这些经受过多种方式的检验所存留下来的传统意义的文化持续发展至今,不管是对于中华民族的繁衍、统一、稳定,还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都起到了巨大作用。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而言,如果它的传统文化主体性失去了,那么也就意味着这个国家的历史中断了,它的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都丧失了。因此,保护本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是非常重要的,取传统文化之精华,去传统文化之糟粕。要想使网络流行用语古诗词改编得以健康发展,就应在保证网络语言与传统古诗词融合的同时,坚持传统文化的独立性,树立传统文化主体性意识。[2]

3.运用受众广的特点提升古诗词影响力

由于网络受众广的特点,衍生于网络的网络语言受众数量也相对庞大,且分布于各个阶层、各个年龄层。在网络流行用语古诗词改编上应抓住受众这一特点,将传统意义文化放在网络的平台上、运用网络语言的方式唤起大众对于传统古诗词的记忆,将传统古诗词的影响力发展壮大,从而更进一步的促进传统古诗词的传承发展。

网络语言的诞生与传播都是建立在传统意义的文化基础之上,借鉴与改进传统文化中语言的生成规律,借助传统文化所提供的文化共识而进行传播。在网络流行用语古诗词改编上,一方面要始终坚持文化主体意识,将中华传统文化之精华发扬光大,继承发展。另一方面对于网络流行用语古诗词改编的糟粕部分,我们应该坚决摒弃,在享受时代所赋予的信息便利的同时,也不能抛弃经过时代洗礼的优秀古诗词文化,在两者之间进行权衡,以保证二者的相互促进、相互发展。以优秀古诗词的文化精髓指导网络语言的发展,运用网络语言的便捷高效扩大优秀古诗词文化的影响力。

猜你喜欢 用语网民古诗词 古诗词里的清明时节文史春秋(2022年4期)2022-06-16踏青古诗词华人时刊(2022年7期)2022-06-08我爱古诗词快乐作文(1.2年级)(2021年2期)2021-09-10“台独联署”被岛内网民嘲环球时报(2019-10-14)2019-10-14化学用语及常用物理量试题与研究·高考理综化学(2016年3期)2017-03-28礼貌用语大家学!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5年10期)2015-10-14有感“网民节”网络传播(2009年11期)2009-11-182.9亿通信产业报(2009年1期)2009-06-09网聊用语荟萃课外生活(小学1-3年级)(2009年4期)2009-05-05首届网民节遭遇“尴尬”网络传播(2009年12期)2009-04-16

Tags: 古诗词   探究   用语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