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材料 / 正文

针灸疗法结合运动康复治疗急性脑卒中偏瘫的临床观察

2023-01-15 12:40:07

秦 昕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 广州 510180)

急性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多数患者经治疗后会遗留半身不遂,即偏瘫,导致肢体功能障碍,对患者生活、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研究表明,神经系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早期康复训练可促进休眠状态的脑细胞恢复,从而调节神经反射活动,促进肢体功能恢复[1]。目前西医针对急性脑卒中偏瘫主要采用药物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然而该疗法需要较长的恢复周期,短期内无法取得明显的治疗效果,患者易失去信心,影响治疗依从性[2]。中医认为,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机体经脉不通,气血阻滞,须施以活血通络之法。针灸是中医外治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补血行气、疏通经络之功。本研究探讨在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中施以针灸疗法结合运动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200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男56例,女44例;年龄48~80岁,平均(65.77±4.03)岁;体质量指数(BMI):17~28 kg/m2,平均BMI(22.77±1.13)kg/m2;病程最短7 d,最长3个月,平均(1.03±0.21)个月;其中62例左侧偏瘫,38例右侧偏瘫。观察组男53例,女47例;年龄50~77岁,平均(66.02±3.89)岁;BMI:18~27 kg/m2,平均(22.84±1.09)kg/m2;病程最短10 d,最长3个月,平均(1.10±0.19)个月;其中59例左侧偏瘫,41例右侧偏瘫。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批号:GFDCVBIT-2017-08)。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参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经头颅CT、MRI显示有责任缺血性病灶;伴偏瘫、失语等症状[3]。中医诊断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气虚血瘀证的诊断标准: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舌斜,言语謇涩,气短乏力;舌苔薄,舌质暗淡,脉沉细[4]。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经急性期治疗后患者病情稳定;年龄45~80岁;意识清楚,能配合完成本研究;患者知情同意。

1.4 排除标准 脑肿瘤者;阿尔兹海默病、精神疾病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者;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严重晕针者。

两组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基础治疗,针对性予以控制血糖、血脂、血压等治疗,同时予以抗血小板聚集、抗凝、降纤等处理。

2.1 对照组 予以运动康复治疗。①核心肌群肌力练习:通过仰卧起坐以提高腹直肌肌力;鼓励患者进行腹内外斜肌收缩,以提高肌力;鼓励患者进行单、双桥交替训练,若患者肌力状况较好,可增加开、闭链运动互相转换。每次15 min。②躯干控制训练:指导患者进行Bobath握手翻身训练,同时引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促进腹肌收缩。每次15 min。③平衡站立训练:患者站立于平衡垫上,由睁眼站立过渡至闭眼站立,由健侧单足站立过渡至患侧单足站立,由睁眼患侧单足站立过渡至闭眼患侧单足站立,每日10 min。④行走:鼓励患者下床行走训练,训练强度应循序渐进,整个过程由护理人员或家属陪护,防止出现意外,运动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⑤良肢运动:医护人员协助患者伸展肘关节,背屈腕关节,良肢卧位时肩关节屈曲90°,腕部处于伸位。⑥上举训练:鼓励患者做上举动作,将两手交叉,举过头顶,反复练习,并按摩、按压患者肱二头肌、三角肌。⑦关节康复训练:指导患者进行翻身、坐起、夹腿、摆肩、耸肩等运动以锻炼躯干肌,同时进行坐位平衡训练、背屈及屈膝运动训练、坐站位平衡训练、患侧下肢持重训练、步行、上下楼梯及驱动轮椅训练,并指导患者洗漱、进食、更衣等。每次30 min,每日2次。连续治疗4周。

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头部取百会、风池、风府、四神聪、地仓、颊车穴,下肢不遂者加风市、环跳、阳陵泉、三阴交穴,上肢不遂者加肩髃、手三里、合谷穴。皮肤常规消毒后,采用0.30 mm×40 mm一次性不锈钢毫针针刺上述穴位,进针后施以提插捻转手法,得气后留针30 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4周。

3.1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①临床疗效。病残程度0级,神经缺损程度评分减少>90%为基本痊愈;病残程度1~3级,神经缺损程度评分减少46%~90%为显效;病残程度4~6级,神经缺损程度评分减少18%~45%为有效;未达上述标准为无效。②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表(FMA)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ADL)于治疗前后评估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FMA包括上肢运动功能和下肢运动功能,分值为0~100分,评分越高表明肢体运动功能越好。ADL包括行走、洗澡、进食等10个方面,分值为0~100分,评分越高表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好。③脑动脉血流速度。采用经头颅多普勒超声(TCD)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大脑中动脉及前、后动脉血流速度。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3 结果

(1)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FMA、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MA、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治疗前后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分,±s)

注:1.FMA,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表;AD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2.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FMA评分 ADL评分观察组 100 治疗前 59.24±6.57 45.37±7.02治疗后 76.20±9.21△▲ 67.25±8.02△▲对照组 100 治疗前 58.98±7.61 45.25±6.32治疗后 71.77±8.26△ 61.26±7.11△

(3)脑动脉血流速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大脑中、前、后动脉血流速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大脑中、前、后动脉血流速度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治疗前后脑动脉血流速度比较(cm/s,±s)

表3 两组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治疗前后脑动脉血流速度比较(cm/s,±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后动脉血流速度观察组 100 治疗前 67.01±3.78 47.11±3.01 35.42±3.21治疗后 74.39±4.18△▲ 51.77±2.78△▲ 40.52±2.77△▲对照组 100 治疗前 66.23±3.82 46.85±2.89 35.06±3.17治疗后 71.42±3.92△ 48.95±2.36△ 38.77±3.24△组别 例数 时间中动脉血流速度前动脉血流速度

近年来,人们的饮食习惯发生较大改变,导致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疾病频发,而这些慢性疾病会引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改变,诱发急性脑卒中。相关资料显示,脑卒中患者中约有80%会出现神经、运动、感觉等方面的障碍,尤以运动障碍较为突出[5]。目前临床制订脑卒中后续治疗方案时,主要根据大脑的可塑性和神经功能再发育理论,通过外界信息输入,刺激大脑皮层,重建大脑功能,从而促进神经功能再发育,最终达到改善运动功能的目的[6]。运动康复是基于这一理论而制订的康复治疗方案,通过患者自身和医生辅助进行反复、特定的主动及被动训练,可促使潜伏通路和突触启动,刺激突触形成,使临近失神经支配的组织重新获得支配,重建病灶代偿功能,促进肢体运动功能恢复[7-8]。而单纯采用运动康复治疗恢复较慢,影响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

中医将脑卒中归于“中风”范畴,认为其病机多为本虚标实,多由元气虚损,不能激发气血正常运行,导致血液运行无力而致血瘀,经脉失养,邪气乘虚而入而发病,故气虚为发病根源,血瘀为病理产物,病机为气虚血瘀、脉络痹阻、经脉失养,治疗以补气活血、化瘀通络为原则。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FMA、ADL评分及大脑中、前、后动脉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表明在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应用针灸疗法结合运动康复治疗可获得显著的效果,有利于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脑动脉血流速度。何昕等[9]在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采用针灸治疗可获得理想的临床效果,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中风病位在头部,头部是经络、脏腑之气聚集之处,通过针刺百会、风池、风府、四神聪等头部穴位,可调节脏腑功能及机体阴阳平衡,同时根据偏瘫部位辅以上肢穴位或下肢穴位针刺,充分发挥整体与局部兼治的作用,促进气血运行,解除脉络痹阻,疏通经络。现代医学认为,针灸疗法通过针刺穴位可激活中枢神经系统突触,强化神经通路,重组人体神经功能,促进人体侧支循环建立,使病灶周围正常脑组织发挥代偿作用[10-11]。针刺可增加局部组织、器官的血液供应,改善血流动力学,且针刺可促进局部肢体肌电活动,缓解肢体痉挛,恢复肢体运动功能[12]。针灸联合运动康复训练可发挥各自的治疗优势,加速疾病康复进程。本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选取样本量较少,且纳入患者均为本院住院患者,具有一定的地域差异,今后应扩大样本量和样本纳入范围,进行多中心、前瞻性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循证依据。

综上所述,在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中施以针灸疗法结合运动康复治疗效果较佳,可加快脑动脉血流速度,促进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提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利于患者预后。

猜你喜欢 动脉血偏瘫肢体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健康体检与管理(2022年4期)2022-05-13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颈部动脉血管中的应用中国典型病例大全(2022年7期)2022-04-22针刺联合中药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2022年1期)2022-03-23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医学概论(2021年19期)2021-01-21动脉血与静脉血相互转化的演示方法理科考试研究·初中(2019年11期)2019-12-11肢体语言第一财经(2019年6期)2019-06-25急诊患者动脉血与静脉血清血钾的相关性分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8年7期)2018-10-22为什么要抽动脉血家庭百事通·健康一点通(2018年5期)2018-06-14肢体写作漫谈天津诗人(2017年2期)2017-11-29漫画家庭用药(2016年9期)2016-12-03

Tags: 偏瘫   针灸   康复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