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材料 / 正文

融媒体视域下红色资源开发与传播的实践体系构建

2023-01-15 13:05:06

刘莉

革命博物馆和纪念馆等红色资源是党和国家的红色基因库。要把红色资源作为加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加强革命优良传统和爱国主义的教育,把红色基因世代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围绕如何加强红色资源提升性保护开发,发挥其资政育人、服务地方经济的功能,需要理论和实践体系的共同探索。

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团结领导中国人民在实现新民主主义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形成的崇高精神文化及物资化载体的总和,包括革命遗址类、纪念场所和标志物、红色人物与事件的遗存物品和文献,以及其他包含光荣历史、革命事迹和红色精神的载体等。

第一,红色资源是红色精神与文化的物质载体。红色资源的保护开发需要将静态的红色资源,转化成动态且不断发展变化的红色文化,进行更广泛的输出,并通过多种媒介将蕴含的红色精神进行传播与弘扬,从而影响人们思想深处的价值观,并改进人们的行为方式,才能发挥红色资源的价值。

第二,红色资源也是红色基因载体。红色基因就是红色资源蕴含的核心精神和生命要素。这种红色精神通过教育实现代际传承,通过形成红色基因深植于人们的心中,才能赓续红色血脉并世代承续。红色资源中的红色基因,也需要通过传播弘扬才能加以传承。

第三,红色基因必须通过提炼出易于表达与传播、贴近人们生活的精神,通过多媒体、多渠道的传播才能实现教育化人。红色精神的传播不能简单地通过概念宣讲、思想灌输轻松实现,需要在实践中体验并加以强化。创新教育载体和实现形式,利用好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的技术发展架构红色资源多样化、多层次、多领域的传播体系,才能提升红色资源资政育人的实效性。

(一)融媒体的涵义

人类发展历程中,传播媒体和手段被不断创新。根据媒体出现的顺序可以分为纸质媒体、广播媒体、电视媒体、互联网媒体,以及以移动网络为媒介的手机媒体。前三种为传统媒体,互联网和手机媒体被称为新媒体。相较于传统媒体,新媒体在互动化传播方式上的创新、全球化的传播范围与节约传播成本等方面优势显著,但传统传播媒体具有内容上的权威性和渠道上的广泛性。融媒体传播方式秉承充分发挥传统与新媒体各自优势的创新理念,按照“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目标共融”的体系设计,将传播内容与渠道进行整合,更有利于构建红色资源更迅捷广泛传播的实践体系。

(二)问卷结果分析

为了调查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播情况,我们以厦门市思明区为代表,设计了“厦门思明区红色资源开发情况调查表”,对厦门市某大学和思明区居民和游客进行调查。本次调研发布问卷共252 份,74.21%的被调查者年龄在18-25 岁之间,18 岁以下和60 岁以上的人群分别占比11.11%。被调查者中67.86%是共青团员,群众占比26.19%,党员和预备党员的数量占比5.95%。主要问卷结果如下:

1.在对厦门市思明区的红色资源的了解程度上,非常了解和了解思明区的红色资源占比30.55%,对于不确定自己是否了解红色资源占比31.75%,不了解和非常不了解占比37.7%。

2.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厦门的革命历史中,非常了解和了解厦门革命史占34.52%,一般了解维度占据33.33%,不了解和非常不了解32.14%。

3.游客在参观红色纪念馆和展览馆的印象中,69.05%的游客选择留下很深的印象,说明思明区的红色资源载体在宣传红色文化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4.在红色资源和红色文化的宣传和了解渠道方面:68.22%的受访者选择互联网、54.76%选择学校学习、51.98%选择广播电视,48%选择广播电视、33.33%选择报刊书籍,社区宣传、身边人群相对较少。

5.在厦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经常能看见思明区红色文化(爱国主义、革命传统、纪念馆等红色资源)宣传吗?19.44%的受访者表示非常同意,46.03%同意,半数以上认为同意或非常同意,说明通过公共交通方式宣传红色文化有效。

6.关于网络新媒体传播方式:参观过的思明区各红色文化纪念馆、展览馆,普遍采用抖音、快手等网络新媒体的宣传吗?15.48%的受访者表示非常同意,33.73%同意,不确定38.49%,不同意10.71%,1.59%非常不同意,说明网络新媒体的运用并不普遍或者没有给参观者留下深刻印象。

根据调研结果,说明以厦门市思明区的红色资源保护与开发为例,传统媒体仍然是红色文化资源传播的主要媒介,新媒体的宣传力度有待加强。构建融媒体时代的红色文化资源传播的实践体系,对于提升红色资源的保护开发实效,具有现实意义与紧迫性。

(一)打造互动教育模式,深入红色资源研究

在青少年学校教育体系中,应注重双向互动的教育教学模式,例如“革命历史进校园,学校课堂进旧址”的交流模式,让红色革命精神内涵进入特色德育、思政和历史、文化课程,通过精品课程和示范课程开发,实现革命传统资源向优秀教育资源有效转化。红色资源的现场教学,也是最生动、最鲜活的教材。通过挖掘红色资源,拓展教学理念,转化丰富的红色文化为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将十分有助于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提高品德修养。

(二)强化传统媒体互联网思维、发挥主流媒体的传播优势

正如调研结果显示,传统媒体尤其是广播与电视、学校的革命传统教育仍然是红色文化传播教育的主流渠道和主要阵地。应充分运用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强的优势,加大对红色文化优质制作的投入支持力度,形成权威、质优、精美的传播内容,并覆盖到新媒体和意见领袖,提供可供加工并再次传播的样本。发挥主流媒体经验丰富的优势,在议题挑选、节目编排和舆论引导等方面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将红色文化与艺术、娱乐、生活相融合,创造红色文化舆论引导能力,发挥主流媒体的传播优势。巩固优化传统媒体在红色文化传播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也需要强化传统媒体的互联网思维,推进新兴媒体融合。充分发挥以微信、微博等为主体的微媒体平台的即时传播优势。做好贴近民众生活的好文章,使之在潜移默化之中增强对红色文化的感受和认同。

(三)构建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传播体系

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传播体系,要强化“看到与听见”,细化“感受与体验”。面对时代的飞速发展,让红色文化生动表达、震撼传播、入脑入心,使之成为爱党爱国勇毅奋斗的不竭动力。

1.搭建红色文化资源融媒体平台。红色文化传播的重要前提是要具有亮点以及丰富多彩的内容和素材,同时也要有系统集成的融媒体传播平台,为红色文化精神和优秀制度的传播提供一个总供给。建立红色文化资源融媒体的集成平台,将多姿多彩的红色资源和红色故事汇聚展示,成为一个红色精神与红色文化的素材库和信息库,发挥红色文化的精神引领和示范扩散效应。

2.发掘富有地方特色的红色文化。每个地区都具有当地特色的红色文化,通过富有地方特色的人物、革命故事和革命历史和文化的系统挖掘,深化地方红色文化研究,以打造红色品牌为引领,多元化构建红色文化传播体系。红色资源的传播,应运用大量创新手法,将革命历史、故事和先进人物背后情感与内涵通过短视频等影视化的展现手段、情景化形式呈现,吸引更多群众关注转发。

3.运用社会圈层传播红色文化。圈层传播是基于共同或相似的志趣爱好、文化认知、职业关联或者亲缘血缘关系相近人们间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信息传播群。圈层传播和有效利用,有助于建立全方位纵深化发展的传播网络,构建真正的全民化的传播渠道网络,形成对于红色文化和精神的共鸣。社会圈层似涓涓细流,可将红色文化传播汇集成奔涌之势,是红色文化实践体系构成的重要力量。

(四)塑造红色文化的传播场景,构建全媒体在线传播矩阵

场景理论告诉我们,用户往往在特定的场景中容易产生特定的心理或物质需求,媒体的传播效果受到用户在特定场景时特定需求的很大影响。实践中可以重点培养若干优秀的红色主播人员,利用头部主播发掘易于互联网传播的内容产品,根据对受众场景的研究,创新红色文化传播的形式与内容,把红色文化和精神用于当下生活、事业发展中感悟与运用。同时重点把握重大节日、纪念日等关键节点,制作优秀精良的作品,形成红色文化传播热点,并鼓励普通群众参与红色作品的再创作,汇聚线上线下与艺术作品的力量,不断丰富红色文化应用场景,大力传播红色文化与精神。

(五)重视红色文化的平台建设,培育红色文化传播生态系统

1.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推进各级各类党委政府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提供红色咨询、红色课堂、红色影音等公共服务。鼓励影视、媒体等APP 开设红色题材专栏,运用网络技术开展红色文化网络活动,利用社交互动提升红色文化在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中的认知认同。

2.善用新型媒介平台。推动红色文化进驻抖音、知乎、小红书等社交媒体,运用好网络直播、短视频、人工智能等传播技术,为受众提供精准、立体的感官体验。

3.打造红色旅游平台。依托红色景区资源,构建红色旅游、军事科教、民俗体验、户外拓展等多元融合的红色旅游综合产品。设计开发时尚化、年轻化的红色文创商品,与文旅电商平台、创客平台、自媒体等合作,做好红色文化相关产业的传播与生产,弘扬红色文化。

4.搭建红色文化的数字化共享平台。数字社会时代,数字化共享平台是推进红色文化传播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红色资源保护开发实践的必要手段。利用新技术,将线下的物质化资源转化为线上的数字资源,充分利用数字资源易于保护易于传播的优势,搭建各地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数字化平台,并在地区间实现协同性系统性开发与保护。同时,结合红色文化数据库和资源库的建设,突出地方性红色文化的特色,再借助大数据技术和精准定位,有助于打造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品牌,使红色文化更具视觉冲击力和吸引力。

(六)运用科技前沿,加大红色文化开发力度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区块链以及5G 技术的发展,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红色文化传播应与时俱进,运用新科技提供身临其境的感官体验。

1.打造多维实景展示馆。运用现代数字虚拟技术,创建红色文化线上体验馆、虚拟展览馆等,将多维实景通过“两微一端”进行展示、宣传与教育。

2.通过5G 通讯技术,运用VR、AR 等新媒介,让红色文物生动表达。部分红色文物、遗址等由于年代久远或不便对外开放展示,可以借助新技术提供视、听、触等多维体验。数字化集成可以实现红色文化信息资源的大数据化,视听等方面的多媒体化,能够让受众在在虚拟空间的沉浸式体验中,感受到红色文化的精美与震撼;
利用AR、VR、MR 等多维立体集成综合技术,在保留红色文化资源原样的基础上,对主要的红色资源和人物活动纪念地进行多媒体拓展,打造实景体验式的“沉浸感”,立体化红色文化宣传的受众体验。

(七)寻求红色文化资源创新型的融入路径

借助当前大数据与信息技术产业良好的支持条件,可以开发“云参观”和“云直播”,完善红色资源的交互数字展示馆;
利用数据化传播APP、平台和卫星定位技术,将地区性的红色文化资源实时发送到用户的移动设备终端,使参观者对红色资源的信息有更加细致具体的解读;
各地市还可以借助影视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态势,充分运用融媒体传播矩阵,创作适合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转发的红色文化创新创意作品;
借助动漫产业的优化升级,开发以红色资源、红色人物为主题的动漫作品和文创产品,融红色文化的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教育性为一体,在青少年群体中灵活展示红色文化魅力,鼓励他们参与红色文化的传播之中,通过参与与创作,帮助他们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成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与建设者。

引用

[1] 吴超.红色文化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红色文化学刊,2019(09):81-112.

[2] 董书霞,胡宇橙.基于“5W”模式的天津市红色旅游资源传播问题与对策[J].环渤海经济瞭望,2020(07):79-80.

[3] 宋暄.融媒体时代红色文化传播路径探究[J].传媒论坛,2021(21):107-109.

[4] 谢珍珍.媒体融合背景下博物馆如何创新文化传播[J].北方传媒研究,20120(06):81-85.

[5] 刘晓芯,杨不为,罗梦涵,李姗姗.数字人文视域下延安数字红色记忆资源的开发与保护[J].陕西档案,2021(02):24-26.

[6] 张文光.保定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新探索[J].保定学院学报,2021(05):132-136.

[7] 周琪,张珊.论新时代红色文化资源的现实境遇与创新实践[J].重庆社会科学,2020(12):19-27.

猜你喜欢 红色资源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湖北教育·综合资讯(2022年4期)2022-05-06年味里的“虎文化”金桥(2022年2期)2022-03-02我给资源分分类东方少年·布老虎画刊(2020年4期)2020-06-08红色在哪里?儿童时代·幸福宝宝(2020年2期)2020-03-02《红色系列之一》、《红色系列之二》科学导报·学术(2019年14期)2019-09-10资源回收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8年11期)2018-11-23谁远谁近?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8年9期)2018-10-16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当代贵州(2018年28期)2018-09-19追忆红色浪漫Coco薇(2017年11期)2018-01-03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决策(2015年9期)2015-09-10

Tags: 视域   资源开发   构建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