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材料 / 正文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索

2023-01-15 17:05:07

黄慧娇

(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桂林,541006)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首次明确提出了伟大建党精神,他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1]伟大建党精神是引领中国共产党百年艰辛奋斗历程的精神旗帜,也是当代大学生实现人生理想的指路明灯。高校要积极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深刻挖掘伟大建党精神中丰富的育人价值,教育引导大学生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为成为担当国家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而努力奋斗。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追求。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理论成果、坚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马克思主义以其真理性的光芒照耀着全人类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并预测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是一部真正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科学的方法论学说。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共产主义的密钥,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给中国人民指明了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方向。一百年前,在陈独秀、李大钊等革命伟人的带领下,一群新时代的青年高举燃有希望曙光的思想火炬,踏上了苦苦追寻民族复兴的征程。在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积极探索下,在实践的检验中论证了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科学性。建党百年以来,不管经历多少困难险阻,始终都摧毁不了共产党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意志,归根结底源于中国共产党对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的不懈追求。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鲜明地体现了党的性质宗旨。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2]。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与使命,这一初心与使命明确了中国共产党为谁奋斗,为了什么而奋斗的目标取向,源于对自身身份的准确定位,源于“我是谁”的清醒认知。百年来,党的初心从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赓续至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贯穿于党百年的奋斗历程,是党的生命线,是引领党披荆斩棘、取得革命胜利和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强劲引擎。回望党的峥嵘岁月,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战士、一大批英勇善战的英雄人物、一大批无私奉献的时代楷模映入眼帘,他们用生命之花诠释了党的历史是一部英勇奋斗史、为民造福史、自身建设史,更是一部践行初心使命史。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中国共产党永不褪色的革命精神。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传奇史,也是一部党在自我革命中实现超越和发展的奋斗史。虽苦虽难,但却创造了荣光与辉煌。“不怕牺牲、英勇斗争”表明了共产党无畏生死、视死如归、迎难而上、敢于直面困难与挑战的勇气,正是这种英雄气概,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社会主义道路。一百年的艰苦奋斗,不断涌现出许多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英雄人物,形成了五四精神、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展现了党牺牲小我、成就大家的崇高情怀和不畏强敌、抗争到底的英雄气概。据民政和组织部门不完全统计,从1921年至1949年短短28年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中有名可查的烈士就高达370万人[3]。这其中包括用生命书写坚定与忠诚的民族女英雄刘胡兰、万人永忆的女先锋赵一曼、伟大的“共产主义殉道者”方志敏、为国捐躯的战斗英雄董存瑞等,他们用热血和生命奏响了励志报国、革命救国、以身殉国的悲壮三部曲,以短暂的青春年华书写了共产党员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高尚气节。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忠肝义胆、立党为公的崇高情怀,是我们党衡量党员先进性、纯洁性的基本要求,阐明了共产党人的情感和根本立场。对党忠诚说到底就是党性问题,这是作为一名党员最基本的准则;
不负人民强调的是人民性,人民性要求共产党员恪守人民立场,坚守人民情怀。中国共产党员在入党第一天就对着党旗宣誓:“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对党忠诚”意味着忠于党组织、忠于党的信仰、忠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4]。回顾党的历史,无数中国共产党人用自身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誓言。建党初期,时任西北特委特派员的王若飞被国民党当局逮捕,面对敌人的酷刑审讯,王若飞严守党的秘密,宁死不屈,以钢铁般的意志坚守对党的忠诚,用生命践行了他“一切要为人民打算”的诺言;
新中国成立初期,“导弹之父”钱学森、“两弹之父”邓稼先、“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氢弹之父”于敏等伟大的科学家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把个人的理想同国家人民的理想紧密结合,将忠诚融进血液,将爱国刻在心底,干出了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在抗击新冠疫情肺炎期间,白衣天使逆行出征、中共党员冲锋前线、广大民众勇斗疫魔,在党的统一领导下,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这些都是现实中对党忠诚的具体表现。在新时代,每位党员都要秉承人民至上的理念,根植人民,心系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战胜各种困难与挑战的关键法宝。

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所取得的一系列伟大成就,绝非偶然,归根结底源于中国共产党所特有的优秀品质。学习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内涵,把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丰富的育人价值。

(一)伟大建党精神彰显党的真理追求,有助于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讲话中提到,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理想信念之魂,是全党始终保持强大战斗力的根本保证,是我们战胜风险挑战、化解重大矛盾的关键一招。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是高校为培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理想目标而确立的必修课程。伟大建党精神彰显党的真理追求,是党历经曲折困难仍不屈不挠的价值支撑,把伟大建党精神贯穿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才能让大学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多元选择时、在面对四面八方的诱惑时准确定位自己的理想追求,有助于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引导大学生朝着迈向探索真理的新征程努力奋斗。

(二)伟大建党精神彰显党的初心使命,有助于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的未来,因而也是人类的未来,完全取决于新一代工人的成长”[5]。大学生是青年群体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一部分力量,但是由于受泛娱乐思潮的影响,出现部分大学生追捧“娱乐至死”和“佛系文化”的不良倾向,引发道德意识滑坡、学习目标不明确、社会责任感缺失等问题。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曾勉励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强化担当意识,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6],国家发展呼唤青年担当、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需要青年学会担当,初心使命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鲜明标志,学习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有助于大学生明晰人生目标,引导大学生把个人理想同民族复兴大计相结合,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励学生做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

(三)伟大建党精神彰显党的革命意志,有助于锤炼大学生的品格修养

在百年奋斗实践中,在伟大建党精神的传承下,锤炼出中国共产党鲜明的政治品格,有“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奉献精神,还有打破僵局,攻克时艰的革命意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仍然需要进行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仍然需要“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革命精神。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征程中,以最美奋斗者黄文秀为代表的1800多名扶贫干部将生命止于扶贫路上,他们用青春和汗水在脱贫攻坚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在他们身上展现出了党的干部为党的事业不懈奋斗的革命意志。在当前形势严峻的国际环境下,绝对不能放松警惕,积极弘扬党宁死不屈的斗争精神,有助于锤炼大学生的品格修养,勉励大学生以奋斗者的姿态建功新时代,在练就过硬本领中展现朝气蓬勃的青春风采,把大学生培养成新时代的中流砥柱。

(四)伟大建党精神彰显党的奉献意识,有助于培育大学生的崇高情怀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百年来,无数中国共产党人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铭记于心,落实于行,尽职尽责,为国家和人民奉献出自己的一切,有的奉献了青春和热血、有的奉献了知识和劳动。伟大建党精神彰显党的奉献意识,奉献是共产党员的本色,是全人类的价值追求,是共产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深入学习领悟伟大建党精神中“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科学内涵,有助于培育大学生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崇高情怀,引导学生做一个“爱党爱国”的好青年,提升大学生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行动自觉,以奉献精神收获新荣光,让伟大建党精神绽放时代光芒。

伟大建党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深刻体现,是新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以培养时代新人为着力点,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课堂教学与实践体验并重、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自主学习并行、融媒体传播与地方性红色文化资源宣传并举的关键举措,让伟大建党精神走进学生内心。

(一)课程教学与实践体验并重

1.创新理论课教学

首先,提升思政课教师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教学的能力。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教师必须牢牢掌握思政课的话语权,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打造成具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金课”。教师要对伟大建党精神进行集中式的研究学习,联系实际思考,掌握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探索其中蕴含的育人价值,将伟大建党精神的具体精神表现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

其次,在思政课教学设计中,将理论阐释和案例解读相结合,选择有生活导向、实践导向的模范人物作为教学案例,挖掘他们身上所体现的时代价值。把以口头、文本为主的传统话语表达方式添上数字化、网络化特点,依托新媒体技术,利用VR、微电影、漫画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多元叙事方式还原故事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悟其中蕴含的精神实质;
在教学内容上,面对不同的理论课程特点,面对不同阶段不同时期的发展逻辑,重在讲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的价值所在,把伟大建党精神有计划、有目的地步融入教材。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可就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人民性着手,联系伟大建党精神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科学内涵进行解析;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可以从历史角度出发理清伟大建党精神产生的历史背景及传承发展的历史脉络,用时间轴讲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伟大建党精神的现实力量。

最后,创新理论课的教学方法,思政课教师应依托慕课为学生量身定制贴近建党精神主题的个性化理论课堂,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新载体,深刻掌握网络技术的功能及特点,借助网络教学平台观察、汇总学生的学习动态,通过大数据统计分析结果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有效指导。同时熟练掌握翻转课堂,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多样化的需求,互换师生角色,开启“学生讲老师评”的反转教学模式,给师生间平等交流对话提供平台。

2.创新实践课的教学

单独的理论课堂授课模式已满足不了当代学生的学习需求,要想增加思政课的实效性,就要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实践水平的提升。实践课教学是让学生将建党精神的实质内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重要路径。因此,大学生应加强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将思政小课堂的“知”和社会大课堂的“行”相结合。伟大建党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本身就具有实践性的特点[7]。教师应开展移动思政课,把思政课堂搬进博物馆、纪念馆和红色旅游景点;
建立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定期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和“践初心担使命读书分享会”等研学活动,推进实地情境式、体验式教学,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鼓励大学生走进基层,在基层中涵养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二)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自主学习并行

1.打造校园文化精品。首先在校园活动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以党史学习为载体,贯穿伟大建党精神的内容,以党日活动、团建活动、班级建设为主要平台,围绕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全方位、多形式地开展融知识性、教育性、艺术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校园文体活动,在理论性社团中开展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论研究,探索其历史渊源和蕴含的时代价值;
其次要创新校园文化宣传方式。文化要历久弥新,还是要依靠传承发展。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之源,是贯穿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一根红线,其内容具有普遍性,并没有显著体现“建党”活动的特殊内容[8]。高校要利用校园广播、学校媒体官方号等平台,以历史人物、历史故事、红色场景为载体,把建党精神晦涩难懂的“大道理”通过日常通俗化的“小故事”演绎出来,将伟大建党精神的“知、情、意、行”四个层面一一呈现,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举办相关摄影展、绘画展、电影展再现建党初期革命先辈们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放映当下热播的电影或电视剧,使学生切身体会革命先辈在探索真理、追求光明过程中的艰难险阻,引起学生的共鸣,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2.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党史知识的自觉性。高校应利用图书馆的丰富资源打造党史知识专柜,摆放有关党的建设历程经典书籍,供同学们借阅浏览。教师有针对性地引导同学们自主加强对党史的学习,把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给予学生独立的学习空间,理清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发展脉络,掌握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带领广大人民走向胜利的精神密码,在党的成功经验中探寻伟大建党精神的实践真谛。

(三)融媒体传播与地方性红色文化资源宣传并举

1.扩大媒体宣传范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新媒体凭借传播形式多样化、内容大众化等特点,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注入动力,易于被大学生所接受,应借助网络一键传播共享的优势,扩大伟大建党精神的辐射范围和影响力。首先,构建网络思政热门平台,在网页设计中,突出政治性、思想性。利用学校官方账号在微信、微博、抖音等软件上发布有关伟大建党精神的党史文章或微视频,实时更新内容,定期给学生推送有关建党小故事的视频或文章,对伟大建党精神进行解读与传播,善用网络语言和当下热门又充满正能量的背景音乐,融入时尚元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切实提升“建党精神”传播力,让大学生在网络文化中传承和发扬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内涵。其次,采用网络直播和“云端”平台,邀请“七一勋章”获得者、感动中国榜样人物,革命烈士遗属等同大学生在线交流互动,用匿名提问的方式收集学生们的问题,线上为学生答疑解惑,及时掌握学生心理特点和思想动态,尊重大学生差异化的追求,增强大学生对伟大建党精神的价值认同与情感归属,让伟大建党精神成为时代思想的领跑者。

2.依托地方性红色文化资源。借助红色教育基地的价值塑造功能,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学生走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采访抗战革命老兵、开展体验红军生活等教育活动,通过现场讲解革命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心、强国之志,引导学生真切直观地感受革命先烈典范引领的精神伟力,在思想和行动中树立起学生的学习“标杆”[9]。中国旅游研究院和马蜂窝旅游联合发布《中国红色旅游消费大数据报告(2021)》,报告研究发现,在建党100周年的整体氛围烘托下,红色旅游热潮不断升温,传承红色基因已成为新时代发展红色旅游的核心思想,红色资源吸引人、美好生活留住人的趋势更加明显,红色旅游游客“年轻化”趋势显著(80、90后人数占比80%)[10],红色旅游线路受到年轻人的追捧。因此,首先,高校应依托本地红色文化资源,极力打造红色旅游线路,深挖红色资源价值,借用博物馆、纪念馆特有的先进技术,实现声光影的融合,让红色文化入眼入耳入脑入心,以崭新的形象唤起学生对革命历史的回忆,让学生们接受红色精神的洗礼。其次,组织学生志愿服务队在基地做景点解说员,并开展清扫活动,从自身做起,主动了解历史文化;
最后,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的时间探寻家乡的“红色足迹”,以“党史故事我来讲”为主题,通过拍摄微视频讲故事的方式上传至班级群或微博,实现云共享,指导大学生在实践中积极践行革命斗争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坚定跟党走的决心和信心。

猜你喜欢 建党中国共产党精神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散文诗(2022年13期)2022-07-29虎虎生威见精神文萃报·周二版(2022年5期)2022-02-18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人民周刊(2021年22期)2021-12-17临江仙·庆祝建党百年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建党百年颂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当代陕西(2021年16期)2021-11-02中国共产党100岁啦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21年8期)2021-08-17百年建党路上的“科学巨人”金桥(2021年7期)2021-07-22小画家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21年12期)2021-03-21

Tags: 建党   路径   融入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