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材料 / 正文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话语身份*

2023-01-16 16:50:08

李云峰

(清华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4)

话语身份是以话语为媒介的主体性身份标识,是个体或群体在特定话语场域的话语权力和影响力的象征。起始于人的主体身份的现代性话语转向,话语身份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调动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必须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荣誉感、责任感。”[1]高校思政课教师职业身份的核心是话语身份,而职业身份认同的关键是话语身份认同。理析并建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话语身份,对于建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提升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身份”的英文词源“Identity”本身又可译为“认同”,现代汉语中主要指人的出身和社会地位,以个体或群体的社会存在、关系、地位、价值等为靶向。与传统本质主义认识论相比,社会建构主义摆脱了以往将身份看作一个静态概念的认识窠臼,而是将身份看作动态的、积极的社会话语建构产物,话语身份的概念也由此产生,并延伸到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领域,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话语身份的生成提供了学理依据。

(一)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话语身份主体的内在规定与外在阐释

人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性存在,在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过程中显现出特定的主观能动性,为人的存在提供思想条件和动力支撑。话语身份主体在其本质上是现实生活的个人或群体,在其实践对话过程中完成了身份角色的分配与定位,同时也蕴含了主体的内在规定与外在阐释。高校思政课教师话语身份的内在规定主要体现在其作为话语主体的自主性、自觉性和自由性。自主性强调和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人格上始终保持独立,坚持思想意志乃至行为实践的自主选择性。高校思政课教师具有敏锐的社会热点意识和焦点洞察力,这能够帮助他们在建构职业话语身份时,自主发现和选取丰富的话语素材和案例,为思政课话语创新提供源源动力。自觉性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基于职业话语身份认同的主体性意识体现,要求其树立职业身份意识、内化职业身份概念和提升职业身份素养,以生产与传播符合身份定位的话语。自由性则明确了主体在社会交往活动中被赋予的基本权利,并在法律上以身份权的形式予以保障。高校思政课教师话语身份的自由性既要求国家和社会保证思政课教师职业话语身份的自由权利,同时也要求该群体自觉将个体身份自由融入社会共同体身份之中,实现职业话语身份与社会话语身份的互动融通。

高校思政课教师话语身份的外在阐释体现为话语身份生成过程中的外在张力与引力,内含主体话语身份与自然话语身份、他人话语身份、社会话语身份之间的关系互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存在与发展离不开自然,人在认识和改变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始终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高校思政课教师自我话语身份的生成,也需要牢牢遵守自然规律,将职业话语身份与作为自然社会一分子的自然话语身份统一起来,并融入知识话语传播的全过程。同时,人与人的社会交往建构起了复杂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又因此呈现为不同个体与群体的身份关系。高校思政课教师话语身份作为独立的群体性身份存在,与学生话语身份、企业话语身份和其他公共组织话语身份有着明显的差异,不同话语身份之间的个体交往需要通过对话以满足需要。因此,实现主体话语身份与他人话语身份的和谐对话,成为高校思政课教师话语身份外在阐释的应有之义。此外,在主体话语身份与社会话语身份的关系方面,高校思政课教师从“自然人”转向“社会人”的过程,也是其进入现代社会话语场域的过程。社会建构主义认为,在不同社会语境中,个体或群体的话语身份具有明显的动态性、不确定性和转换性特征。高校思政课教师话语身份不是单主体或单要素主导的结果,而是基于社会话语互动和不同语境建构的复合性产物。这就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在建构自我话语身份时,要积极吸纳社会话语资源,充分发挥社会话语资源的张力和引力作用。

(二)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话语身份结构的宏观主导与微观参与

话语身份的生成在其实践本质上也是一种话语生成活动,表现为各类话语资源要素的交互作用。结合话语分析方法,对高校思政课教师话语身份的结构剖析,可以从宏观主导和微观参与两个视角展开:宏观主导方面的话语要素包括语码、语体和语式等,不同的要素选择直接影响着话语身份生成的最终结果。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基本语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要求严格运用马克思主义学术语码、宣传语码和知识语码进行教学活动。而考虑到马克思个人生活的时空背景,他的著作话语中带有明显的时空性和跨文化特征,且含有德国地方俚语,这就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能够有效转化和解读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地域、性别和文化背景下的语码都会对主体及其话语身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方言、俚语、网络用语等,往往对主体话语身份产生较大影响。语体则可分为正式语体和非正式语体两类,高校思政课教师在建构日常生活话语场域中的熟人话语身份、朋辈话语身份和家庭话语身份时,主要采用的是非正式语体,其课堂话语身份则主要依托于正式语体,同时也会根据课堂语境的变化进行适当切换。比如,在课下与同学们讨论美食、购物等话题时,须及时从正式话语切换到非正式话语,才能与学生更好地完成对话。语式指的是主体表达话语时采用的方式,包含直接性和间接性、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精确性和模糊性等多种样式。对于教学活动中的重点和要点内容,高校思政课教师可采用直接性、确定性和精确性的话语方式加以强调,以保证话语的有效传递。

话语身份生成的微观参与要素则包括称呼语、语法和语音等内容。称呼语是一种直接的、显性的话语身份生成方式,“老师”“教授”“专家”等称呼语以一种默认的方式凸显了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话语身份,为其开展知识话语传播和教学活动营造了正式化语境。随着课堂教学活动方式的多元化,思政课教师的语法选择也更加灵活,特别是人称代词的运用和切换,具有选择和认同话语身份的功能。例如,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思政课教师在不同的语境下对学生使用“你”“你们”和“我们”等人称代词,从语法上标识身份意义的淡化或强化,其背后蕴含的情感话语身份也有很大差异。语音主要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语速、音高、音质、音调等细节内容,语速的快慢、音量的高低、音质的好坏和音调的强弱反映了不同语境下思政课教师话语身份的变化情况。如果课堂教学中出现较多说话、玩手机、睡觉等影响课堂秩序的行为时,意味着思政课教师话语身份受到了挑战,课堂语境趋向消极。为重塑自身话语身份权威,思政课教师往往会选择加重音量、放慢语速和提升音调等方式,利用语音的变化提醒学生,改善课堂语境。

(三)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话语身份定位的个体独立与群体归属

高校思政课教师话语身份作为一种集社会性、情境性和动态性于一身的群体性话语身份,具有较强的交际属性和情感属性,这就决定了其话语身份定位始终包含个体独立和群体归属两个趋向。基于唯物史观的话语身份建构主体是现实社会关系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2]话语身份首先是个体独立生活与意识形态活动的产物,“主我”精神的第一感知往往是与自身利益相关的话语身份,突出利己性,这与心理学中的“元认知”概念相近。而除了“主我”之外,个体中还有“宾我”的概念,是“主我”的感知对象,反映的是个体话语身份之于群体和社会话语身份的影响。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话语身份的定位介于“主—客”和“个体—社会”交互共存之间,在主观的客观性存在与客观的主观性表达中呈现为个体独立的状态,以个体自我意义的生成和发展为表现形式。个体独立性在思想层面解决了高校思政课教师“我是谁”“我的职业身份是什么”和“我的身份评价如何”等问题,并引导其在话语思考与反思中实现自我话语身份的阐释、认同和建构。

“到什么山唱什么歌”是社会交际话语的重要原则,也是高校思政课教师话语身份群体性归属的体现。高校思政课教师作为一种具有集体话语标识的职业群体,内部包含多个圈层,其话语效力的发挥有赖于群体身份的集中和支持。从横向维度来看,出于对学术、情感、行政等话语载体的不同诉求,思政课教师个体会自觉选择和归类到相应学术圈、朋友圈或行政圈。上述圈层皆属于亚群体圈层,成员内部有较强的流动性和交叉性。个体话语身份对群体圈层有特定的依赖性,亚群体圈层的差异性决定了思政课教师话语身份的明显差异。从纵向来看,高校思政课教师群体圈层又可依据思政课话语空间划分为内圈、中圈和外圈,分别对应不同的资源空间。第一课堂主要包括思政课教师和学生群体,构成了以思政课教师为话语主体的内圈;
第二课堂涉及思政课教师、学生和相关社会组织群体,构成了以思政课教师为主导、全员育人的中圈;
第三课堂则涵盖了社会真实话语群体和网络虚拟话语群体,构成了思政课教师为重要参与者、群体话语竞争激烈的外圈。随着圈层向外逐渐扩展,思政课教师话语身份的群体归属感趋向减弱,这也是亚群体圈层分化的必然结果。但从话语身份生成的内在逻辑来看,思政课教师话语身份来源于不同的群体圈层,并要求其回归到相关圈层中,通过自身话语身份建构,引导文化圈层的健康发展。

任何个体或群体话语身份的存在,都依赖于特定的话语空间,即一种具有明确时空概念和范围的舆论场域。话语身份的背后是不同群体对舆论场域的争夺,高校思政课教师话语身份的发力体现在基于特定舆论场域的功能考量,要求其积极发挥主体话语身份的知识传播与价值导向、资源调控与启发教育、行为规范和伦理评价等功能,以谋求占据社会舆论场域的话语主导地位。

(一)知识传播与价值导向功能

随着新时代社会变迁过程中各类话语思潮的涌生,满足社会化与建构需求的思政课话语体系亟待入场,高校思政课教师话语身份的知识传播与价值导向功能愈加凸显。一方面,高校思政课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3]除了“术业有专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素养与专业教学技能外,高校思政课教师还需掌握科学的知识话语传播方法。只有将马克思主义文本知识与世界形势、中国国情联系起来,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建构起科学的思政课教学知识体系,才能够充分发挥思政课知识传播的功能。在知识话语的传播过程中,思政课教师通过努力将知识话语融入自身话语身份,实现“人知合一”,利用自身职业身份优势将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传播到学生群体中去,以最大程度地激发知识传播的价值功能。另一方面,高校思政课教师话语身份的价值导向功能主要体现为明确话语身份定位、满足话语身份需求和培育话语身份价值等。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息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4]高校思政课教师话语身份承载着教书育人、传播文化的使命,教师群体正确的职业观和择业观不仅要通过教学话语传递给学生,更要以身示范,使话语的背后价值在实践中得到转化。高校思政课教师话语身份有着鲜明的马克思主义价值导向,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面融入,为高校思政课教师话语身份注入了价值动力,进而不断激发主体话语身份的价值导向功能。

(二)资源调控与启发教育功能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随着社会交往活动中“身份意义”的显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身份的资源性,将自我身份、他人身份及第三方身份视为交际活动中的重要利益资源,按照身份建构需要进行资源调控。高校思政课教师话语身份作为一种具有鲜明职业色彩的身份资源,在思政课教学乃至其整个社会交往活动中发挥着特定功能。高校思政课教师话语身份本身是一种解读性资源。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在经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话语重构与传播后,往往被赋予了鲜明的意识形态色彩。高校思政课教师特殊的职业身份要求其肩负起解读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的责任,用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资源解读方式传播话语。高校思政课教师话语身份的第二项资源调控功能表现为施为资源性,指话语发起者为达到特定目的而使用的话语身份功能。高校思政课教师话语身份的施为资源性源于身份本身相配套的权利与义务,它要求思政课教师在言谈举止中遵守职业操守,并能够依托职业身份的相关权利开展相关教学活动。此外,人际资源调控功能主要体现为人际交往的认同与互动,具体到高校思政课教师身上,表现为社会群体对其话语身份的心理认同,以实现话语身份的情感强化和权威塑造。资源调控的目的是利用高校思政课教师话语身份的资源优势更好地开展相关教育活动。当前学校教学活动仍普遍存在灌输型话语、阐释型话语、“一言堂式”话语等,教师话语身份处于主导地位,但也潜藏了诸多风险与问题。以当前历史话语中存在的“历史虚无主义”为例,“当代历史书写中的虚无主义以‘粘贴式阐释’、‘病历式阐释’和‘戏说式阐释’为典型,导致历史书写真实性歪曲、真理性遮蔽、知识性丧失。”[5]高校思政课教师如果不能够抵挡住历史虚无主义话语的侵蚀,其话语身份必然会走向消解。高校思政课教师话语身份内含的启发式教学方法的核心是“换位”和“移位”,即学生与教师在课堂对话中共同“移位”和“换位”,实现话语知识和价值的相互启发,从而激发主体自身的创造活力和潜能,实现话语身份的自我建构。

(三)行为规范和伦理评价功能

理性是身份伦理从凌乱走向规范的重要标识,理性的身份伦理表现为个体意志和情感的服从,由理性、意志和情感共同建构的和谐状态即“正当”,集聚着主体话语身份的行为规范功能。由他律性话语身份转向自律性话语身份,是高校思政课教师话语身份建构的重要目标。高校思政课话语包括情感话语、知识话语和交际话语等,每一项内容都对应有相关的行为规范。情感话语行为规范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处理好师生情感、地域情感和性别情感的关系,实现亲和性话语与严肃性话语的协调统一;
知识话语行为规范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处理好学术知识、生活知识和政治知识的关系,实现专业性话语与日常性话语的融会切换;
交际话语行为规范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处理好事务性交际、机构性交际和人际性交际的关系,实现默认交际话语与非默认交际话语的整合有度。上述三种话语行为规范的最终指向是为相关受众提供行为示范和价值规范。传统身份伦理在现代性转场过程中,也融入了现代契约精神和法则。高校思政课教师话语身份蕴含的社会契约精神更加注重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共同选取,这为该群体话语身份的建构提供了评价准则:平等互动、共融发展。伦理评价功能的有效发挥,不仅能够帮助建构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权威话语身份,也能够实现对真实性话语与虚假性话语的有效甄别,进而营造清朗和谐的社会话语环境。

何以实践,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话语身份建构的最终落脚点。结合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现状,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话语身份建构需突破传统推销式和宣传式策略方式,在话语身份的预设、凸显、移情和评价等方面下足功夫。

(一)“排头兵”式预设策略

安东尼·吉登斯认为,人的自我身份塑造具有预期性,“个体依据对未来的预期而对过往历史进行筛选,并经由此种筛选过程对过往历史进行再利用。”[6]格式塔心理学也认为人的生命周期具有主导性的“前景形象”,即人的自我身份建构在某种程度上是可预见的。话语身份建构中的“预设”具有一定的言据性,是高校思政课教师话语艺术的重要内容。在教学活动中,高校思政课教师常常需要根据自身所处的话语语境、话语条件和话语参与者情况作出科学设想,以作出正确的话语内容选择和身份建构。按照“对话需求—身份预设—话语预设—实现对话”的话语身份动态建构过程,在不同的话语语境中,高校思政课教师根据不同的对话需求对自身身份进行预设选择。不同的身份预设对应不同的话语选择,这要求思政课教师综合考虑事实、情感和观念等要素,在语码、语体、语态、语音和语法选择上仔细考量,选择满足对话需求、符合话语身份和适应特定语境的话语内容进行预设。具体话语选择标准则以对话各方的话语预设期待为依据,由思政课教师、学生、第三方(学生家长、朋友、学校相关部门)共同评判。高校思政课教师如果没有提前开展话语预设或预设失当,极易引发身份失范、失位,甚至失德问题。比如,在现代公共话语中,“甄嬛体”“元芳体”“我信体”等话语表达方式较为普遍,但如果高校思政课教师在课堂教学语境中使用“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此类表达方式,易激起学生对教育话语的厌烦、叛逆情绪,从而逐渐消解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话语身份权威。在思政课话语场域内,预设策略具有“排头兵”式的功能,它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提前进入话语语境,提前“排雷”和熟悉“战场”情况,为主体特定话语身份的顺利入场奠定良好基础。

(二)“放大镜”式凸显策略

受传统课堂空间和时间限制,作为话语信息的传输者,高校思政课教师很难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将丰富的思政课理论知识传输给学生,只能将其中重要信息和关键知识点以特定话语的形式教授给学生,这就需要运用到“放大镜”式凸显策略。一般情况下,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话语身份通常处于稳定和默认状态,与此相关的话语语境中各个参与者对其话语身份的识别也往往呈现固化状态。高校思政课教师作为话语发出者,如果想要改变或凸显某一时段自身话语身份,可采取凸显策略以完成自身话语身份的切换和标识。在具体课堂教学活动中,为提升话语的吸引力和亲和力,高校思政课教师往往需要切换和凸显多种话语身份。例如,在谈到学生职业观培育话题时,高校思政课教师可以讲述自身求学和择业经历,凸显自身学生话语身份;
谈到大学生交际观塑造话题时,高校思政课教师可以导入自身生活和交际情况,凸显自身熟人话语身份;
谈到大学生家庭观选择话题时,思政课教师可以以“过来人”的视角讨论自身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凸显自身丈夫(妻子)话语身份。特定语境下话语身份的凸显,有助于拉近话语参与者的心理距离,从而更好地完成对话和实现话语目标。同时,具体到话语内容的凸显策略层面,可以运用语用学中一些方法技巧对话语内容进行改良。例如,特定语境下“一定”“必须”“要求”等焦点标记词的运用,“你”和“你们”到“我”和“我们”等称呼词的切换,往往能够凸显不同语境下思政课教师的话语身份变化情况。

(三)“圈内人”式移情策略

根据语用身份论,“身份是交际双方互动的结果,身份是在特定语境下为了服务于特定交际目的而选择的结果。”[7]交际双方互动的结果有融合和冲突两个趋向,为了最大程度地促进融合、实现有效对话,需科学运用“圈内人”式移情策略。话语身份移情在学理意义上是指对话双方或多方通过身份的移位和重新选择,实现身份主体情感的相通。落脚到高校思政课教师话语身份建构工作中,移情策略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站在话语参与者的身份角度生产话语,积极建构一种群体成员心理认同和情感归属的圈层,即“圈内人”。毛泽东认为:“人的概念的每一差异,都应把它看作是客观矛盾的反映。”[8]对于高校思政课教师而言,其话语身份建构的主要难点是人的差异性影响,如果不能很好地正视和处理好人的差异性身份关系,话语身份建构工作便没有支撑之力。“圈内人”式移情策略要求思政课教师在担当话语发起者角色的同时,也要扮演好倾听者的角色,设身处地理解和体会倾听者的心理感受和情感期待,从对方立场进行话语编码和解码,以避免对话过程中“牛唇不对马嘴”引发的话语身份混淆、冲突、同化和错位问题。移情策略的实践效果由圈层的大小所决定,这就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在立足内圈和做好中圈的基础上,不断向外圈位移,增强不同圈层的认同感与共情力,以实现课上课下有效衔接、校内校外有效互动、网上网下有效联动。

(四)“显微镜”式评价策略

随着现代性思潮在社会公共话语中的发展和传播,公共话语中一些不当话语表达和评价方式不断冲击和消解传统话语身份,“老师”身份泛化、“同志”身份污名化和“专家”身份物化等问题日益严重,而由地域、年龄、职业身份歧视引发的话语身份危机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之一。为避免高校思政课教师群体中出现话语身份的“滥觞化”危机与“堕距化”风险,需积极引入“显微镜”式科学评价策略,建立动态化、空间化的话语身份评价体制机制。一方面,根据高校思政课教师话语身份成长规律,建立纵向话语身份评价机制。高校思政课教师话语身份建构一般要经过模仿阶段、学习阶段、定位阶段、发展阶段、完成阶段等五段历程,相关的话语身份评价机制也需因时而异,及时跟进与完善。全过程跟踪评价过程要始终秉承“显微镜”式原则,严格到每一个具体问题和具体细节,建立纪录式、积分式和综合式评价标准。另一方面,以评价参数为导向,建立全天候、深层次的横向话语身份评价机制。依据褒贬性、对错性、必要性、责任性和关联性等标准,对高校思政课教师话语要素进行定性评价,建立评价参数库,为具体评价环节提供参数对照和支持。同时,评价工作需注意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和因势而新,坚持动态建构、动态评价原则,以适切性、得体性、公共性、真实性和正当性评价为价值体认,对包括高校思政课教师在内的所有话语参与者进行动态评价,通过以评督后、以评表优,实现评价策略向话语身份建构动力的转场。

马克思认为:“人是最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孤立的一个人在社会之外进行生产——这是罕见的事……就像许多个人不在一起生活和彼此交谈而竟有语言发展一样,是不可思议的。”[9]每一个生存于现实社会的个体都有着多重话语身份,无论是群体性的,抑或是主体间性的,都需要以一定的话语范式或模式为载体,并最终形成相对稳定的话语身份。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关键在教师,教师的话语身份能否建构成功,直接关系高校思政课的育人成效。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思政课及其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诸多成绩,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并烙有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等话语身份印记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正加快形成。同时,高校思政课教师作为马克思主义话语生产和传播的主体性力量,其话语身份的科学建构,离不开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和社会话语场域。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场域内,国内外舆论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面对新时代话语场域所孕育的风险与机遇,需理性审视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师话语身份建构过程中遇到的各类现实困境和发展症结,以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问题意识科学研判高校思政课教师话语身份建构现状,继而探索出一套具有时代特色、满足主体诉求、符合社会共识的高校思政课教师话语身份建构方案。对于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而言,需自觉根据时代和现实诉求不断丰富和建构多元话语身份,既要依靠坚定的政治话语身份引导学生、科学的学术话语身份赢得学生,也要依托深厚的讲坛话语身份感召学生,贴切的生活话语身份走近学生,自觉做为学为人的示范榜样。

猜你喜欢 话语身份建构 论相对独立的刑事涉案财物处置程序之建构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4期)2022-09-17画与理文萃报·周二版(2022年26期)2022-06-30情境—建构—深化—反思课程教育研究(2021年15期)2021-04-13《漫漫圣诞归家路》中的叙述者与叙述话语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9年1期)2019-11-25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5期)2019-05-28雷人话语美文(2018年3期)2018-03-01雷人话语美文(2017年15期)2017-09-03跟踪导练(三)(5)时代英语·高二(2017年4期)2017-08-11妈妈的N种身份学生天地·小学中高年级(2017年5期)2017-06-09建构游戏玩不够幼儿教育·父母孩子版(2016年12期)2017-05-24

Tags: 新时代   话语   身份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