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材料 / 正文

推进农村初中法治教育“三部曲”

2023-01-16 20:30:08

吉灵珠(江苏省如皋市磨头镇磨头初级中学 226551)

目前,部分农村初中学生法治意识还是比较薄弱的,这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他们自身更关注文化成绩,而忽视对法治意识的培养;
二是学校对法治教育推行的力度不够,没有形成良好的法治教育的氛围;
三是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更好地将学生的“知”与“行”结合起来,没有给他们足够的实践与体验的机会,学生没能将有关法治的认知转为素养。基于此,教师要强化学生的法治意识,要提升他们运用法律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要培养他们自觉遵守法律并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习惯。

要开展法治教育,提升学生的法治意识,教师就需要立足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一方面教师要丰富学生在法治方面的认知,另一方面教师要通过多样的课堂活动内化这些认知,使他们获得足够多的生长。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提升课堂的效率,给学生更多表现的机会,给他们更多思考的空间,让他们的能力在多样的活动中到得以拔节。

以统编版八年级上册《善用法律》的教学为例,教师先是给学生创设一些问题,让他们在预习的同时给出自己的答案。教师通过预习环节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让他们提前思考有关法治教育的问题。教师不是直接将法治的认知灌输给学生,而是让他们在思考中获得,这能给他们更深的体验。教师设置的问题有:有哪些可以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什么是诉讼?其地位如何?遇到侵害,我们如何依法求助?应对犯罪青少年为什么要有勇有谋?在回答问题之后,教师展示情境,让学生进一步思考与本课相关的主题。教师给出的情境出自教材第59页,大致内容为:中学生小峰因为创作能力突出,自创的歌词获了大奖。但半途杀出一个程咬金,因为有人做手脚,本该小峰获得的奖项被他人领取,于是小峰一纸诉状将他人告上法庭。学生扮演小峰能设身处地地思考这样的问题,小峰这样做对吗?如果他们真是小峰,也会这样做吗?教师让学生对小峰的行为进行讨论并给出自己的观点。有学生说,小峰这样做会得不偿失,要学会得饶人处且饶人。有学生说,当他们遇到非法侵害的时候,要像小峰一样敢于维权,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要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多角度理解课本知识。当学生在课堂上广泛参与讨论、全员思考时,法治意识必然在学生的心间生根。

显然,教师要开展法治教育,就不能仅依靠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师要将法治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要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法治教育。当前法治教育中出现这样的现象,学生不能将课堂获得的法治认知与能力在生活中用起来。因此,教师就需要将法治教育的触角延展到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使法治教育的春风无处不在。

以统编版八年级上册《诚实守信》的教学为例,教师先是让学生找出生活中有关诚信的成语故事,以让他们发现法治教育就在生活中。学生通过网上查询、小组合作找到这些成语:立木为信、一诺千金、一言九鼎、曾子杀彘、童叟无欺等。接着,教师让学生找寻校园中有关诚信的标语,以让他们知晓,校园的每一个细节渗透着法治教育。学生发现校园里一个钟表形状的标牌里有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们看到“诚信”的字眼。再接着,教师问学生能不能说出自己曾经做过守诚信的一件事。教师让他们将具体的事情写在纸条上,不写姓名。教师将这些纸条收集起来并投放出来。通过这些纸条,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这些行为属不属于诚信的范围,同时也让他们内省这些诚信的事情他们做过多少。学生诚信的事有:帮助朋友保守秘密、借人家的东西按时归还、能准时完成允诺的任务、卖东西给别人的时候没有以次充好。最后,教师问学生有没有勇气说一说自己曾经做过的不守诚信的事。一开始大家都觉得难为情,不愿意表达曾经的故事,但他们又觉得要做一个诚信的人就要向过去那个不诚信的自己告别。因此,学生陆陆续续地说了一些自己做过的不诚信的事情。基于生活,学生对课本的认知有了更直观的体验,法治教育也逐步与他们的生活联系起来。

在法治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将教育活动与学生在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想、所悟对接起来,这能使抽象的法律概念直观化,也能使他们对法治教育产生共鸣,进而引发内心的震撼。

其实就法治教育而言,农村初中学生最要培养的就是他们的行动意识。换言之,就是要让他们行动起来,让他们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又要自觉履行义务。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对照自己的所学,积极且主动地反省自身的行为,并在之后的行为习惯中纠正自己的过错。总而言之,教师要引导学生提高法治意识,以实际行动做一个尊法、守法、学法、用法的新时代青年。

以统编版八年级下册《公民义务》的教学为例,班上有一个新疆的女生,她是维吾尔族人,不吃猪肉,这是他们民族禁忌,作为同班同学,大家要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但班上就有几个学生喜欢拿人家的习惯当笑料。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问学生这样的行为对不对,学生也是第一次站在法治教育的高度认识到这样的行为的严重性。教师让他们说一说错误的原因,学生给出的答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条规定,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同时,他们还引用书上的表述: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是公民的义务。接着,教师给学生更多“行动”的机会,让法治教育变成身体力行的实践。教师说,班上的珊珊同学在9月份开学后将不上初三,直接到邻省去打工。你如何运用所学的基本义务与权利的内容对他们进行劝说。可见,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真正地行动起来,让法治教育变成一次次真实的体验。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师的责任在于教学,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他们能够自己去探索,从而运用已学的知识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因此,在农村初中开展法治教育就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能力,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运用法律知识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显然,当教师将课堂教学的渗透、日常生活的引领、学生行为的矫正作为法治教育的“三部曲”,学生的法治素养必然进一步提升。

猜你喜欢 小峰三部曲诚信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小康(2020年22期)2020-08-07捏捏冻耳朵学生天地·小学低年级版(2019年12期)2019-12-30朋友杀夫阅读与作文(小学高年级版)(2017年5期)2017-06-01低年级写话“三部曲”考试周刊(2016年92期)2016-12-08朋友杀夫小天使·四年级语数英综合(2015年1期)2015-01-14日杂志总结出轨者“三部曲”环球时报(2014-01-07)2014-01-07照片之争,诚信之殇意林(2008年7期)2008-05-14

Tags: 法治   推进   初中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