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材料 / 正文

网络媒介技术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创新

2023-01-17 09:45:09

闫 研, 陈 凡

(东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辽宁 沈阳 110169)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人类正在进入一个‘人机物’三元融合的万物智能互联时代。”[1]网络媒介技术的创新发展和普遍运用,促进新媒体新技术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网络媒介技术的更迭改变了信息传播方式和人的行为方式,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角色和互动关系发生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时间、空间维度得到延伸和拓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机制、载体、方法等带来深刻影响,也为网络媒介技术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创新带来新的可能和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2]探索网络媒介技术与新时代高校思想教育融合创新的模式和机制,把握网络媒介技术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创新的形势、特征、原则和路径,实现“网络媒介技术+思政”模式转换,进而提升思政育人的质量和效果,是当前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亟须破解的时代课题。

技术是人能动地改造自然的中介或手段,网络媒介已成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相互连接、作用和影响的重要载体。网络媒介技术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创新是时代发展、科技进步过程中二者之间融合与互动发展的必然趋势。

1. 网络媒介技术创新加快驱动媒体融合的发展进程

媒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介质,媒体宣传的重要作用是发挥媒介技术优势和各类媒体平台的教育引导功能。随着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快速发展,催生出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2014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以新技术引领媒体融合发展、驱动媒体转型升级”。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题为“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的重要讲话,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要坚持一体化发展方向,加快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3]。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是做大做强主流舆论的必由之路,体现在需要通过实现内容、技术、平台、管理等方面的共融互通,催化融合质变,放大一体效能。目前,我国媒体融合已经进入以“形式融合、内容融合、体制机制融合”为主要特征的融合3.0时代[4]。2020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指出:“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体制机制、政策措施、流程管理、人才技术等方面加快融合步伐,尽快建成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5]。全媒体传播体系的构建需要以先进媒体技术为支撑,只有充分释放网络媒介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创新的优势和潜能,才能实现宣传教育引导效益最大化,进而构建网上网下一体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2. 网络媒介技术创新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变革

创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永恒主题,而技术创新又是教育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中国1994年正式进入互联网时代,近30年来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不断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变革,深刻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适应、改进和加强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经历了Web 1.0门户时代(1994—2003年)、Web 2.0社交时代(2004—2010年)以及Web 3.0融媒体时代(2012年至今)三个重要历程。”[6]对应新媒体技术演进的三个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由传统的线下教育单一运行模式,逐步发展为线上线下并行发展模式、互动发展模式、融合发展模式三个阶段。2017年12月,教育部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把“创新推动网络育人”纳入“十大育人体系”之一,将其作为新时期高校思政育人质量提升和体系创新的重要增长点;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坚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将教育信息化作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2020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指出,“把新媒体新技术引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打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资源平台和网络集体备课平台”[7]。为此,完善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工作机制,要充分认识和发挥网络育人和网络媒介技术的关键作用,积极探索构建网络媒介技术与高校课堂教学、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媒体宣传、学生事务管理等方面融合创新的工作模式,以新技术、新载体、新方法加快构建高质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3. 网络媒介技术与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创新加速推进

网络媒介技术作为信息时代的一项革命性技术,对教育对象和教育活动产生了深刻影响,推动形成了新的育人环境。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形态从网络工具观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演变为网络环境观下的“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8]。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媒介技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二者的融合程度越来越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技术赋能的背景下实现自身创新发展。一方面,网络媒体的育人功能和意识形态引导功能得到凸显。2019—2020年,教育部先后两次召开教育融媒体建设试点推进会,要求充分发挥教育融媒育人功能,推动教育融媒和思政工作融合创新,让前沿技术为教育融媒赋新能。另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与媒体宣传深度融合。2021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主题宣传等各类宣传工作中,落实到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都市类报刊和新媒体等各级各类媒体”[9]。可见,在思想政治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同时,以网络媒介技术为驱动的全媒体宣传也成为思政育人的重要组成,这一系列重要会议和文件部署对新时期网络媒介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创新提出了明确要求,提供了科学指引和基本遵循。

媒体宣传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渠道,在网络媒介技术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创新的过程中,构建“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传播格局与高校实施“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在目标对象、教育主体、实施过程、传播介质和效果影响等方面,展现出具有一定规律性和鲜明时代性的基本特征。

1. 目标对象一体化

技术由人类创造、发展、使用,并作用于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直接或间接通过网络媒介作用于人。无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身,还是依托网络媒介技术建立的网络宣传媒体矩阵,二者作用的对象即教育的客体都是人,可见二者融合创新的首要特征是目标对象的一体化。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完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10]。这就决定了网络媒介技术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创新必须首先按照目标导向的原则,即采用人本身能够有效接受信息的方式进行融合创新,网络媒介技术作为介质要为育人赋能,以技术创新推动育人创新,提高思政育人的效率、效果、效益。同时,要按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要求推动技术创新,以实现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需求为导向促进技术与育人的融合创新,在遵循网络传播规律、网络育人规律的同时,要符合高等教育规律、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和人的全面发展规律,进而最大化地发挥网络媒介技术的教育引导功能。

2. 全员主体契合化

网络媒介技术的发展让育人工作跳出校园的“围墙”,处在一个开放的社会大环境之中。新时代“全员育人”的主体范畴从辅导员、专任教师、党政干部、后勤人员等校内人员,拓展为学校、家庭和社会中的组织和个人。从推动网络媒介技术发展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主体来看,技术创造、使用的主体和教育的主体都是人,因此二者融合创新具有全员主体的契合化的基本特征。海德格尔在《技术的追问》一文中指出:“技术是合目的的手段;技术是人的行为。”[11]一方面,“全员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网上信息生产多元混杂,要强化网络法治建设和管理,倡导网络道德和网络文明行为,营造晴朗的网络空间。另一方面,在人创造并使用技术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要遵守技术创新伦理,规避商业算法的裹挟,“防止利用算法干扰社会舆论、侵害网民权益等行为,防范算法滥用带来意识形态等方面的风险隐患”[1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媒介技术的融合创新要发挥人的主体作用,即按照人的意愿来推进,强化对技术的反思,避免被技术所控制和奴役,让网络媒介技术与高校思政育人的融合与创新始终在理性和法制的轨道上发展。

3. 全程育人协同化

“全程育人”凸显时间维度上全过程的有效衔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下的课堂教育、线下思想教育活动都局限在一定的时间范围,而网络技术改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效率,把育人的过程贯穿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各方面。从网络媒介技术发展建立的“全程媒体”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程育人”的发展趋势来看,技术与育人的融合创新具有全程育人协同化的基本特征。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中提出“用时间消灭空间”[13]的观点,即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最广范围的信息(或商品)传递。可见,全程媒体推动宣传思想工作全过程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程化必然借助网络媒介技术方法和全程媒体渠道,发挥信息快速传播的优势,克服空间距离分散和遥远的问题,让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传递触手可及、随时随地,从“各自为战”转向“协同配合”,由“人找信息”转变为“信息找人”,实现学生在学期间育人过程的衔接,建立起“全程育人”的完整闭环。

4. 全息载体融合化

5G时代高速度、低延时的网络技术创新,开启了“万物互联网、万物皆终端、万物皆媒介”的变革。“全息媒体”的传播形式更加立体多元,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媒介信息深度融合,营造出不同的“强效场景”。从创新信息传递手段和增强教育有效性的共同需求来看,网络媒介技术与高校思政育人的融合创新具有全息载体融合化的基本特征。一方面,5G技术全面普及后,物联网、云计算、可穿戴设备等新技术手段与新闻生产的进一步融合,将使“传感器新闻”成为新闻传播领域的“新常态”[14]。智能化新闻采编所包括的基于传感器进行大数据采集生产新闻、机器写作等方式,容易导致信息生产传递机器化。为此,校园智能化媒体生产需要强化人机协作、人工审签,注重全息媒体的思政元素融入,确保始终坚持正确方向和主流舆论。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借助媒介“全息化”的技术优势,增强学生在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的参与感和体验感,运用物联网、传感器、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开展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式教育,实现高校思政育人的载体立体多元和效果入脑入心。

5. 全效功能互促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周期长,效果难于量化评估和反馈,而网络媒体的传播效益易于数据化呈现,点击量、点赞量、转发量、评论量等数据能够全面体现传播效能,并与受众的反馈建立密切联系。从增强媒体传播效能和提升教育效果的功能需求来看,网络媒介技术与高校思政育人的融合创新具有全效功能互促化的基本特征。一方面,依托网络媒介技术收集、研判网络舆情和学生思想动态,加强思政育人的预测、调研和反馈,基于用户画像、需求分析、行为习惯等大数据技术功能,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分众化、精准化实施,在了解用户基础上增强交流互动和情感沟通,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水平。另一方面,相对于传统媒体单一的信息传播功能,“全效媒体”平台很好地集成了信息、服务、社交等功能,校园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要尽快实现从相加到相融的转化,放大媒体传播的一体化效能,要结合师生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实际需求策划选题、生产内容、提供服务,以生动活泼的形式避免校园媒体刻板、严肃的官方形象,实现线上与线下宣传思想工作融合联动,促进信息传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更精准、更生动、更有效。

网络媒介技术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创新是一个开放互动的工作系统,在把握二者融合创新的形势任务和基本特征基础上,要从思维理念、体制机制、教育目标、育人效果、工作载体、方式方法等方面统筹加以考量,探寻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为技术与育人的有机融合确定可遵循的正确方向和基本原则。

1. 思维理念更新与体制机制优化相结合

育人理念的更新是一个实时动态的过程,需要针对育人环境、主客体群体特征、育人载体和方式方法等方面的变化及时调整。目前,网络媒介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创新还存在规律认识不充分、导向不鲜明、融合创新度不强等问题。一方面,要深刻认识育人对象和环境的变化。马克思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15]全媒体时代呈现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的特征,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就高校而言,互联网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禁锢,教育主客体的自媒体普及覆盖率高,学生喜欢在网络平台聚集、交流、学习、娱乐,信息媒介的选择多元多样、难以掌控,所接受的信息内容纷繁复杂、难以把握。为此,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根据育人对象特征的变化和教育活动的需要,主动适应、改造和变革育人环境。另一方面,要及时以新理念建立新机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亟须从传统的以思政课程为主渠道、以日常思想教育为主阵地、以抢占网络思想教育新阵地为补充的传统模式,主动转向以“网络媒介技术+思政”融合创新为理念指导下的新模式,科学认识网络媒介技术发展规律和网络传播规律,坚持问题导向,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健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机制,打造全天候、全领域、全媒介相贯通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2. 教育目标主导与育人效果提升相结合

高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我们的教育必须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当前,网络媒介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创新的过程中存在教育目标导向弱化、重视流量而忽略效果等问题。一方面,要始终坚持教育目标的主导。即无论应用哪一种网络媒介技术,都要为实现教育目标服务。1964年,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一书中提出“媒介是人的延伸”的著名论断,如:“电话问世了,出现了耳朵和嗓音的延伸”[16]。可见,媒介在使用过程应按照人的意愿发挥人体器官延伸工具的作用。然而,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渗透、自媒体的商业化增加了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风险,算法偏见、流量至上、网络水军等多是被商业利益驱动,“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媒介技术应用过程中的商业利益必然处于优先地位,相应的社会效益和政治效益面临被遮蔽的风险”[17]。为此要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落实新闻宣传的党性原则,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另一方面,要注重发挥网络媒介技术的育人功能。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要把优良传统和新技术新手段结合起来,始终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结合人们对于信息传递速度和智能化的需求,推动5G、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AI(人工智能)等沉浸式媒介技术在高校思政育人领域的发展和运用,增强高校思政育人的吸引力、感染力、针对性和实效性。

3. 技术流程再造与媒介载体拓展相结合

人在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技术能够在哪个环节发挥育人作用,就要推进网络媒介技术在哪个领域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融合创新。保罗·莱文森关于媒介进化提出“人性化趋势”的人本主义理论,认为媒介技术的进化取决于人的理性选择,即“物竞人择”[18]。当前,网络媒介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创新的过程中存在技术融入环节缺失、媒体融合程度不高、网络阵地有影响力的新媒体平台不足等问题。一方面,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各领域的技术流程再造。在后疫情背景下通过直播教学、远程教学、精品资源共享、网络学习空间等媒介技术载体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依托微信、微博、知乎论坛、QQ空间、抖音号等自媒体平台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运用舆情监测软件、大数据算法统计、用户画像分析等技术丰富日常思想教育模式和手段。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推进新旧媒体融合共生、融媒体与思政育人深度融合,建立“报、网、微、端、屏”媒体矩阵,实施“策、采、编、发、运”全流程技术创新,增强内容供给,创作“爆款”产品,打造深受学生喜爱、关注和参与的校园主流媒体,一体化增强全媒体传播效益和育人功能。

4. 资源要素整合与方式方法创新相结合

网络时代改变了传统思政教育由教师单向输入、学校单一主体实施的工作局面和资源配置方式,育人主体更加多元,育人的时空更加立体,学生的需求更加自主。当前,网络媒介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创新过程中存在育人资源分散、缺少衔接互动、适应新形势创新育人方式方法不足等问题。一方面,要促进育人资源要素全面整合。如通过网络媒介技术建立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学习生活服务平台、文化交流平台、管理协作平台、沟通交流平台等,统筹协调线下线上教育资源,满足学生的学习生活、精神和发展等方面的需求,构建“人人、时时、处处”育人格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才。另一方面,要推动育人方式方法创新。网络媒介融合了口语媒介、文字媒介、印刷媒介、电子媒介等所有媒介功能,是人类创造并更乐于接受的现代媒介形式,在受教育者自主选择信息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实现信息传递和价值引导。高校教育融媒体建设要坚持“导向为魂,移动为先,创新为要,内容为王”的原则,强化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方法,以寓教于乐的互动交流形式达到教育引导的目的,让思政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活”起来、网络文化产品“火”起来,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5. 主客体角色调整与话语表达转换相结合

全媒体传播格局改变了网络交往实践中“主体—介体—客体”结构的角色和互动关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平等交流、实时互动,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极大提升。当前,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媒介融合创新过程中存在师生网络角色调整不到位、网络话语体系转换相对滞后等问题。一方面,要构建师生之间新型主客体关系。“吸引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存在、发展的根本前提”[19],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角色定位要从单向的权威灌输型变为双向的互动交流型教育模式,从要求学生怎样被动接受变为吸引学生怎样主动选择,从线下的显性主体延伸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隐性主体,实现思想观念和媒介素养的双重转型。另一方面,要构建新型网络话语表达体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把握学生心理和需求,全面掌握新媒体使用技能、网络舆论引导艺术,深入网络社区让自己“时髦”起来,提高话语的时代感,熟悉运用网络流行语、热搜词汇、网络表情包等交流形式,真正做到把“思政内容”转化为“网络语言”,把“大道理”转变为“小故事”,进而达到有效沟通、互动、引导的教育效果。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新技术、新手段相结合,要聚焦培养时代新人的目标要求,紧密结合校园媒体融合发展、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完善“三全育人”体制机制的现实要求,立足师生思想实际和面临的问题,实现“网络媒介技术+思政”模式转换,全面革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机制、体系、载体、方式和话语表达方式,提升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工作成效。

1. 以强化“网络媒介技术+思政”思维为导向实现育人理念深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主动适应育人环境新变化, 深入研究网络信息时代育人工作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 将网络媒介技术带来的时代“红利”转化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动力”。

一是树立“网络媒介技术+思政”思维理念。

充分认识网络媒介技术在争夺意识形态主导权、互联网话语权, 提升新时期思政工作实效性中的重要性, 以强化“网络媒介技术+思政”思维为导向深化育人理念。

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目标, 坚持守正创新,推进理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 以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实现教育手段创新, 积极构建与网络媒介传播规律相适应的育人理念、体制机制、载体方法, 使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始终保持生机活力。

二是健全“网络媒介技术+思政”制度体系。

推进理念更新向实践转化, 出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专项指导文件, 完善优秀网络文化成果评价认定制度, 探索网络育人工作量认定办法, 围绕组织领导、责任分工、资源投入、学习培训、考核激励等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和长效机制。

三是优化网络媒介技术伦理与道德的社会价值秩序。

做好对网络媒介的生产内容、传播路径、技术赋权、资本渗透等方面的监察监管, 强化网络综合治理, 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让网络媒介技术“为我所有”“为我所用”, 成为充分释放育人效能的有力武器,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

2. 以推进“网络媒介技术+思政”改革为动力实现育人机制优化

高校要充分发挥网络媒介技术优势,在网络媒介与人的信息连接和互动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以推进“网络媒介技术+思政”改革促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不断完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工作机制。一是在育人主体上从“部分”转向“全员”。扩大网络媒介环境下教师主体、学生朋辈、社会媒体、自媒体大V等育人主体“朋友圈”,促进育人主体良性互动,全员树立育人意识,履行育人之责,产生育人之效。二是在育人过程上从“阶段”转向“全程”。通过网络媒介技术建立信息及时感知、动态监控、预先研判机制,全面准确地把握青年学生的思想状况,让思政育人贯穿学生各年级、各班级、学习生活各方面;充分运用网络媒介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科学评价思政育人效果,为思政工作供给侧改革提供有效参照,实现全过程育人预测、衔接和评估闭环式运行。三是在育人方位上从“单方位”转向“全方位”。依托网络媒介技术联动教学、管理、服务等各部门,汇集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同时,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由教育“接受者”转变为“参与者”,搭建起课上课下、网上网下、校内校外集于一体的全方位立体化育人空间。

3. 以构建“网络媒介技术+思政”格局为牵引实现育人体系完善

新时代加快构建高校思政工作体系过程中,要将网络育人作为新时代高校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和水平、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的重要内容,打造高校“网络媒介技术+思政”工作格局。一是要让网络媒介技术融入思政体系构建。在理论武装体系、学科教学体系、日常教育体系、管理服务体系、安全稳定体系、队伍建设体系、评估督导体系等构建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和运用网络媒介技术优势和网络媒介载体优势,以“网络媒介技术+思政”促进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二是综合运用媒介融合技术开展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创新课堂教学形式,丰富在线教学载体,借助慕课、云课堂、雨课堂、在线教学APP、虚拟仿真教学、网络互动研讨等技术手段,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教学技术流程再造,充分释放课程主渠道思政育人效能。三是要推进线上思政与线下思政有效衔接。教育活动的策划实施要针对学生“现实存在”和“虚拟存在”两种存在形态,充分考虑线上和线下的衔接联动、优势互补,将线下思政的有效经验、典型模式迁移上网,为线上思政提供基础支撑、丰富资源供给;依托线上思政的技术优势和创新理念为线下思政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工作效能,实现网络思政与日常思政的协同育人,最大程度上提升育人实效。

4. 以建立“网络媒介技术+思政”传播为抓手实现育人载体拓展

高校要积极拓展全媒体工作载体,扩大“网络媒介技术+思政”传播效能,注重把思政元素融入信息传播载体,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一是要丰富媒介融合传播矩阵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重点建设一批具有服务力、吸引力和黏合度的校园网络媒体,增强“两微一端”、短视频平台、校园“学习强国”号、中国大学生在线等网络阵地的示范性、引领性和辐射度,发挥媒介融合传播交互性、多样性、广谱性优势,开发微视频、视觉设计、卡通形象、H5、MG动画等新技术形式的教育内容,推进“全程、全息、全员、全效”媒体与思政育人深度融合,增强校园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二是要打造智能化“融媒体”平台。建设集“指挥管理系统、全媒体数据库、新闻作品生产加工”等功能于一体的管理信息平台,完善“一体策划、集中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工作机制,实现全媒体呈现、精准性画像、分渠道发布、全场域研判,发挥全媒体“矩阵”对高校思政工作的促进作用。三是要严格落实网络意识形态责任制。把牢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成立专门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进一步理顺从上到下责任递进体系,明确各司其职的权责界限,完善用网管网的制度规范,严格网络信息发布审核流程,依法依规加强网络社会管理,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

5. 以增强“网络媒介技术+思政”成效为目标实现育人方式创新

网络已经成为青年学生最为重要的信息平台,要通过网络媒介技术吸引、凝聚学生,探索更具时代热度、情感温度、思想深度的育人方式,增强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引导实效。一是要掌握跨越时空限制的网络思政育人方法。教育工作者要熟悉和具备网络媒介平台使用常识、规律、技能和方法,既要走进社交互动类平台了解热点话题、参与讨论,与学生开展隐性互动,又要加入短视频直播类平台与学生用情感化、生活化、故事化的方式进行显性交流,真正成为运用现代网络媒介技术方法的行家里手。二是要开展校园网络文化作品培育和精神文明引领。深入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充分利用网络媒介技术衍生作品的亲和力、艺术性、趣味性特点,引导和扶持师生积极创作导向正确、内容生动、形式多样的网络文化产品,举办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实施网络文明志愿行动,打造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环境。三是要推动校园数字化育人环境建设。在智慧党建团建、学生事务管理、心理咨询、就业服务等方面推进与信息技术的数字化融合,在平台建设、内容生成、传播渠道、用户分析等方面发挥网络媒介技术优势,增强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的普惠性,提升师生学习生活工作的便捷性,全方位建构网络育人生态链,通过“定制化”成长服务推进“精准化”思政育人,实现数字化环境“随时、随地、随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效。

6. 以提升“网络媒介技术+思政”素养为关键实现话语表达转化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价值传播和劝导行为,在新兴且复杂多变的媒介技术融合语境下,需要借助互联网思维对传统话语表达的逻辑进行优化,对话语表达的范式、角度、内容进行转化,让价值传播深度融入受教者的网络话语体系。一是建立媒介技术融合语境下多元话语表达形态。加强教职工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和培训,提升网络媒介技术驾驭能力,充分挖掘贴近学生思想、心理、情感和生活实际的教育内容,建立不同网络环境下的多元表达方式,让话语体系更具道义感召力和思想穿透力。在表达方式上要充分认识网络空间中教育双方呈现的“平等化”倾向,转变居高临下的教育姿态,丰富对话技巧,促进有效沟通,让话语和叙事形式能够打动人,实现在“网言网语”中的思想引领,推动教育模式由灌输“训话”转变为交流“对话”。二是提高网络舆情和风险应对处置能力。深刻认识自媒体背景下网络意识形态风险挑战加剧的严峻形势,建设网络舆情工作队伍和网络评论员队伍,提高网上议题设置能力和舆论引导水平,在热点捕捉、趋势研判、介入疏导、信息管控、应急处置等各环节做到及时妥善,避免舆情风险扩大及衍生风险的出现。三是强化网络阵地管理和网络信息安全。将维护网络信息安全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加强自媒体平台信息监测和引导,及时排查网络信息安全隐患,在完善组织领导、健全体制机制、科技手段支撑、专业队伍保障等方面进行统筹谋划落实,为学校改革发展稳定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网络媒介思政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在线学习(2022年4期)2022-05-31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新班主任(2022年4期)2022-04-27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华人时刊(2019年17期)2020-01-06城市老年人网络媒介素养提升路径研究新一代(2019年18期)2019-11-18思政课“需求侧”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基于网络媒介的中医药信息传播效果研究科技视界(2016年4期)2016-02-22

Tags: 新时代   媒介   思想政治教育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