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材料 / 正文

高校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运行机制探究

2023-01-17 14:35:09

亓文涛,陈 盼,高 然

(1.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浙江 杭州 310018;
(2.浙江省科技项目管理服务中心 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管理办公室,浙江 杭州 310053)

自2014年以来,国家行政及教育相关部门陆续颁布鼓励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的文件,提出“加快推进科研设施与仪器向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社会研发组织等社会用户开放,实现资源共享”.为积极响应上级部门的号召,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高校也在积极推进大型科研仪器(以下简称大仪)共享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已初步建立了大仪共享运行机制,设立了专门的部门或岗位来牵头负责大仪共享工作,并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制度,人员的共享意识也在加强,高校大仪共享工作取得明显进步.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导致高校大仪共享工作遇到瓶颈.如何进一步健全高校大仪开放共享运行管理机制,提高大仪利用率、扩大其开放共享程度、充分发挥其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已然成为国内高校面临的课题之一[1].

随着国内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购买大仪数量越来越多,给高校仪器管理带来很大的压力.据了解,目前高校在大仪购买、使用、管理、共享等方面,情况并不乐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 缺少准购机制,存在不合理购买

很多高校购买大仪前存在缺少需求调研和论证不充分的问题,造成大仪的重复购置,购买大仪前未做好需求调研,导致大仪购买后很少使用[2].另外,因科研项目面临结题或为达到项目经费使用的考核指标,随意购置大仪,造成经费不合理使用,浪费教育资源.

1.2 管理制度不健全,仪器设备共享难

设备管理员的共享意识不强,仪器设备购买后,仅在实验室内或学院内进行使用,对院外或校外不提供共享服务.并且,目前高校中大仪分布范围广,很难做到统一管理.此外,部分高校对设备管理员无绩效考核评价等要求[3],导致设备管理员积极性不高,仪器设备共享难.

1.3 基础配套设施不健全,仪器无法正常运行

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增加,校内师生人数不断增多,致使高校用房资源日益紧张,这成为很多高校面临的困境.购买的大仪无处存放,随意放置在楼道或地下车库内,另外实验楼建设初期未考虑后期设备的增加,导致水、电、气体、排风和排废等配套设施无法满足设备运行要求,致使大仪购置后无法正常使用[4].

1.4 仪器维修维护不及时,设备不能有效使用

大仪需要具有专业背景的技术人员进行管理.目前高校实验室内大仪管理人员大都为兼职的实验人员,他们除了完成仪器设备的管理,还要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且他们还面临着科研的考核压力,根本没有精力做好仪器设备的管理.这导致大仪损坏后得不到及时维修,仪器设备不能有效使用[5].

近年来,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高校大仪的拥有量也日益增多,这较大地提升了高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但因多方面的原因,致使高校大仪共享率不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2.1 共享理念方面

为了更好的出产科研成果,高校中的科研团队,为满足科研的需要,常常购置大仪来使用.鉴于设备损坏后维修费用较高,为了使用方便,团队不愿将设备进行共享.况且,仪器共享给他们团队或个人带来的效益不大.他们仅希望通过仪器设备能出产较多的科研成果,并不注重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未建立仪器设备的共享理念[6-7].

2.2 运行机制方面

目前,我国高校大都建立了大仪开放共享机制,但绝大多数还不完善,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高校在推进大仪共享工作中,存在统筹力度不够、组织管理不完善,大仪共享管理制度不健全,大仪共享绩效考核机制未建立,致使大仪共享工作往往是“摸着石头过河”,面临举步维艰的困境,大仪共享执行力不够[8].

2.3 资源保障方面

大仪共享是协作性极强的工作,需要多部门协同参与,并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进行持续的投入.目前,大仪共享在资源保障方面亦面临诸多问题.

(1) 缺乏必要的经费保障,大仪共享难以运行.大仪属于精密仪器,其维护、保养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而且耗材价格昂贵,必须有持续的经费支持.但是有很多仪器设备在购置后,缺少必要的后期经费支持,而处于被动闲置状态,使得仪器设备无法有效运行[9].

(2) 缺乏专业的人员进行管理,大仪绩效难以发挥.大仪管理专业性强,需要专人进行管理,但目前高校大仪管理人员大都为兼职的实验员,而且是“一人管理多机”,他们对仪器管理仅是疲于应付,大仪管理工作往往浮于表面.而且,他们还有大量的教学任务及其他任务安排,根本没精力参加相关技术培训,这导致他们的能力得不到提升,仪器管理水平不高,大仪管理不到位,维护保养不及时,影响了大仪使用的绩效.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资源共享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方向,如共享充电宝、共享单车以及共享汽车的出现,都为资源共享开创了先河.目前,国家在大力推进数字化经济改革,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分析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共享经济的发展.大仪共享也是共享经济的组成部分,通过在高校建立大仪共享运行机制,实现对校内仪器资源的有效整合和优化配置,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为促进全社会的创新发展和资源共享提供有力支撑[10-11].

3.1 加强顶层设计

近年来,国家也高度重视大仪共享工作,发布了一系列的文件,以指导各部门、单位及各高校做好大仪共享工作.自2015年以来,教育部、科技部及财政部等部门,已多次发布大型科研仪器共享相关文件,其主要内容是督促各部门加快、加强大型科研仪器的开放共享工作.这些文件成为大仪共享工作的纲领和指南,各部门、单位及各高校应在相关文件指导下,加强顶层设计,不断推动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

3.2 建立“四级”联动机制

为提高高校大仪的使用率和共享率,发挥校内资产的使用绩效,大仪共享应进行分级管理,将管理工作层层落实到岗、到人,建立“校-院-课题组-设备管理员”四级联动管理机制,如图1所示.学校实验设备处作为校内设备归口管理部门,负责仪器设备的共享监管、考核、调拨及报废等管理工作.学院为设备的归属单位,负责所管辖大仪的日常管理工作,包含设备的日常使用、管理、开放共享、考核等工作.机组和仪器设备管理员作为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管理者,负责大仪开放共享的具体工作.

图1 大型科研仪器管理“四级”联动机制

机制中的单位和个人,可随时进行双向的交流互通,降低各环节间的交流成本,及时沟通大仪共享中的问题,并建立仪器共享问题反馈机制,实现大仪共享的闭环管理,有效地解决大仪共享中存在的问题[12].

3.3 制定管理制度

为规范校内大仪的管理,做到大仪共享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高校首先应制定配套的大仪管理相关制度.一是制定《大型科研仪器管理办法》,加强和规范大型仪器设备的日常管理.二是制定《大型科研仪器有偿服务管理办法》,确定大仪有偿服务定价机制及收益分配规则,明确相关部门、学院及大仪服务机组的职责及协同工作机制.三是制定《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绩效评价办法》,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推动大仪共享工作,提高设备使用绩效.

其次建立大仪准购制度,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大仪的配置严格做好购前查重与论证工作,以降低设备重复购置、闲置与浪费的风险,同时申请人在申购大仪时应签署大仪开放共享承诺书,并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收费标准经设备归口部门审核,报财务部门备案,在校内外进行公开.制定收费标准的依据:
(1)凡国家或省市物价管理部门等主管部门有统一定价的,则按照统一定价执行.(2)没有统一定价的,可参照国内同类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收费情况确定(至少参考三家高校或科研院所收费标准).(3)按设备折旧费、水电气及房屋占用费、实验耗材费、技术人员劳务费、其他相关技术服务型费用等要素制定收费标准.

3.4 培养实验人才队伍

人员队伍是大仪开放共享的关键.高质量的实验人员队伍在提高大仪开放共享服务水平、创新实验技术、开发设备功能等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加强实验人员技术培训,鼓励他们参与实验项目研究和技能竞赛,提升其创新能力.建立师生共同组成的大仪管理队伍,提高大仪开放共享的质量[13].

3.4.1 加强实验技术人员的交流与培训

每年年初,管理部门制定实验人员培训和提升计划,鼓励他们参加一些学术性强、技术先进的会议和培训.通过听取专家的讲授和与业内人员的交流,更新实验人员的知识结构,丰富他们的管理经验,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同时,通过举办实验人员实验教学技能大赛等活动,为他们提供展示的平台,提高他们的实操技能,提升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

3.4.2 设立实验技术专项,鼓励实验人员开展项目研究

高校每年设立一定数量的实验技术专项,鼓励实验人员开展实验技术课题研究.通过实验项目研究,培养实验人员的创新能力,如在校内设立自制仪器项目,对研制好的项目应准予立项并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以激发实验人员创造和创新的热情,提高他们的实验技术水平.

3.4.3 培养多层次、多形式的、完备的人员体系

高校人员编制数量有限,实验人员和设备管理人员普遍缺乏,这不利于大仪共享管理工作的开展.为了弥补人员不足,各高校应通过多种方式,优化人员配备,如可让在校的优秀研究生和优秀本科生参与到大仪管理中来.在上岗前由学校组织进行一定课时的技术培训,使他们熟悉每台仪器设备的性能,熟练掌握仪器设备的操作流程和实验步骤,充分发挥他们在大仪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培养和提高他们创新创造的能力和水平.

3.4.4 建立和完善实验人员激励机制

针对实验人员面临的困境,如待遇不高、科研压力大、评职称难等问题,通过提高工资待遇、降低科研要求,以及制定适合实验人员的职称评定标准,建立和完善实验人员的激励机制.通过改革和完善机制,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大仪管理工作中来.另外,可在校内进行优秀实验员的评选活动,对评为优秀实验员的人员进行奖励,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3.5 完善保障体系

3.5.1 建立持续化、动态化的经费保障投入机制

高校大仪价值较高,保持其正常运行的耗材较贵,仪器设备维护成本相对来说费用较高.高校应每年设立大仪共享专项经费,用于仪器设备的运行管理,以及耗材的购置,加大对大仪共享的经费投入,为大仪共享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同时,高校应设立大仪维修基金,用于仪器设备的维修、维护和更新,为大仪开放共享工作开展提供持续的经费保障.为保障大仪共享工作有序进行,校内需建立多部门协作机制,对大仪共享进行动态化管理,通过整合人力、财力和物力来共同推进大仪共享工作[14].

3.5.2 建立标准化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奖励促发展

高校应每年对校内各单位的大仪共享管理与运行、制度的贯彻执行、仪器设备的使用以及对外服务情况,制定可量化的评价标准,按照标准中的指标对大仪共享工作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对优秀机组或个人进行奖励,通过奖励来调动机组或个人的积极性,促进大仪共享管理工作.

3.5.3 建立“校-院两级”分析测试中心

采用集中式管理与分布式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建立“校-院两级”分析测试中心,共同促进高校大仪开放共享工作.据调研及考察得知,目前国内大仪共享做得较好的高校都建有校级的分析测试中心,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以及电子科技大学等.所以,高校建立校级分析测试中心是提高大仪共享率的必要前提条件.除此之外,学校也可在大仪数量多、共享性好的学院建立院级大仪开放共享平台,实行专人专管,通过“以点带面”促进学校大仪共享工作的开展[15].

3.6 建设数字化平台

借助互联网技术,构建功能完善的大仪开放共享服务平台,实现大仪的线上统一管理.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将分散在实验室各处的大仪进行线上集中,实现线上统一管理,使大仪管理实现信息化与现代化,通过网络信息的即时性、便利性,为供需两端搭建信息桥梁,并进行有效连接,促使各种创新要素与用户的实际需求进行有机结合,为大仪的开放共享提供有利的技术支撑[16].

笔者所在高校于2017年建成校内大型仪器开放共享服务平台,经过多年的运行完善,该平台现已实现了仪器信息实时更新、信息发布查询、远程自主预约、自动计费划转、信息统计分析等功能,如图2所示.校内外用户可通过平台进行仪器预约,完成使用后可线上进行费用的结算,方便快捷、操作简单,提升了校内大仪共享管理工作的水平,提高了大仪的使用率和共享率.

图2 大型科研仪器共享平台功能框架

高校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管理与运行机制的建设对于提高校内大仪使用率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涉及很多问题需要去探究,比如大仪共享管理制度的建立、管理人员的配备、运行经费的保障以及信息化平台建设等.高校应将大型科研仪器共享工作作为学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的重点工作去抓,建立大仪共享管理工作长效机制,有效地促进高校大仪的开放共享,提高校内仪器设备利用率和共享率,充分发挥资产的使用绩效.

猜你喜欢 仪器设备仪器设备 《现代仪器与医疗》约稿函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4期)2022-10-08《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4期)2022-10-08《现代仪器与医疗》约稿函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3期)2022-08-12《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2期)2022-08-11射频识别技术在手术室仪器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应用现代仪器与医疗(2021年5期)2021-12-02采购与论证分离模式下的大型仪器设备购置论证思考与探索——以吉林大学为例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调试新设备当代工人(2020年13期)2020-09-27做好农作物种子检验机构仪器设备维护管理工作的建议新农村(2018年2期)2018-08-18食品检测实验室中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食品界(2018年4期)2018-06-14认一认娃娃画报(2009年9期)2009-09-14

Tags: 探究   运行机制   科研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