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材料 / 正文

饭圈乱象下以思政教育提升青少年文化自信的路径探究

2023-01-18 14:35:08

曹丙燕 邓 赛 吕雪宁

(山东科技大学 山东 青岛 266000)

“饭圈”是粉丝追星的共同体,“‘饭’,是粉丝的意思,是由英文单词‘fan’一词音译而来,‘圈’是指基于共同兴趣爱好而聚集的特定群体。”自“肖战粉丝举报AO3”事件爆发后,“饭圈”乱象展露无遗,打榜集资、拉踩引战、控评谩骂等行为现象,凸显粉丝追星范式的变化,“饭圈”病态化行为治理已迫在眉睫。2021年9月2日,中央宣传部印发《关于开展文娱领域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对“饭圈”乱象等文娱问题开展整治工作,以此消除“饭圈”中的不良行为。根据2020年微博明星白皮书数据统计,不同年龄群的粉丝中95后占比36.2%,00后占比26%,由此可见,青少年是“饭圈”的受众主体。然而青少年价值观尚未成熟,不能自觉抵御不良饭圈文化的侵害。因此,分析“饭圈”的生成机制及特点,探讨饭圈乱象对青少年价值观和文化心理的不良影响,通过思政教育“以文育人,以文化人”,提升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偶像观和价值观。

“饭圈”由偶像崇拜衍化而来,大众文化兴起后,偶像崇拜可以分为偶像多元化发展时期和“养成”偶像消费时期。

(一)偶像多元化发展时期

改革开放尤其是市场经济以来,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极大满足,文化消费应然兴起,加之现代传媒技术的推动,大众文化在我国蓬勃发展起来。大众文化的娱乐性,改变了青少年的偶像观,较之以前较为单一的对英雄楷模的崇拜,他们更加偏爱于彰显个性、自由的偶像。兼容、开放的文化环境,让中国体育界、文学界迎来春天,涌现出中国女排、乔丹、金庸、顾城等时代楷模,香港影星、歌星的名气传至大江南北,邓丽君、刘德华、郭富城等“港星”亮相于大众视野,华丽的服装和独特的唱腔给青少年带来极大的视觉和听觉震撼。沉迷于影视娱乐、追逐于影视明星的粉丝被赋予“追星族”称谓。“追星族”即对明星偶像追崇的粉丝群体,它的出现意味着青少年的偶像崇拜标准及审美标准改变,一昧追求高颜值偶像派,弃守社会道德底线,粉丝追星表现出肤浅性、平庸性。青少年对偶像的追崇范式呈现多元化,除了效仿衣着打扮外,还表现为收藏杂志、购买专辑等,但追星涉及范围有限,不足以形成浪潮。以青少年为主的追星族侧重于自由化,用潮流元素展现自身的与众不同、彰显个性,至此消费型偶像已发展成熟。

(二)“养成”偶像消费时期

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的发展打破了原有的地域限制,青少年接触的偶像数量及类型愈加广泛,追崇周期相对缩短,追星行为白热化,粉丝心甘情愿成为娱乐的附庸。2004年湖南卫视效仿美国真人秀打造了轰动一时的《超级女声》选秀节目,观众可以通过手机短信给喜欢的偶像投票,极大的调动了粉丝的参与度,粉丝群体间的互动显著增多,参与性成为互联网时代下追星的重要特质。

追星形式的改变在于资本操纵,资方利用青少年消费心理,借鉴日娱AK48的明星养成模式,在国内创办一系列选秀节目。粉丝不再局限于选择喜欢的偶像,而是向塑造偶像的角色转变——“全民制作人”,粉丝群体实现了追星与造星二者的融合,喜欢同一偶像的粉丝形成有组织的团体即“饭圈”。资方通过“人设”包装偶像,通过“虚拟情感”控制粉丝精神需求,使其自掏腰包为偶像买单,此时的偶像成为一种人化的商品,与粉丝之间形成了绑定关系,经济利益与文化利益密切联系,“饭圈”专用术语“冲销量”“集资”呈现出活动的商业性,消费文化进一步发展。“饭圈”活动成为青少年的日常生活方式,粉丝门槛低且具有强烈的分享与创造能力,促使“饭圈”内部分工细化,呈现出组织化、层次化特点,形成“饭圈”特有的严密体系。“饭圈”中宣传组、数据组、控评组等部门通过各大网络平台助偶像“出圈”,违法集资、拉踩引战、侵犯隐私等不良行为接连不断。“饭圈”行为的排他性助长了青少年气焰,利己主义、盲目跟风等错误观念对青少年价值观的构建产生严重影响,单纯的将自身情感投射于偶像之上,借助偶像实现虚幻的理想状态下的自我,冲击着对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理性思考。

从“追星族”到“饭圈”、个体到群体、生产型偶像到消费型偶像,偶像崇拜变迁不仅反映了社会时代发展变化,也揭示出人们审美意识和价值体系的动态发展。价值观是文化自信的内核,青少年通过为偶像花钱、做数据来弥补自身的情感焦虑、身心空虚,让不良意识形态乘机而入。“大学生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与选择成为构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键因素。”青少年长期处于“饭圈”且受其消极文化的影响下,价值体系偏离主流价值观,影响对中国主流文化的认同,不利于文化自信的构建。

“文化自信与青少年偶像崇拜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密切的统一体。”偶像的行为品性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塑造,积极向上的偶像崇拜与文化自信相契合,对青少年行为价值选择发挥正面导向作用,有利于青少年塑造科学的价值体系、坚定文化自信;
反之,“失格”的偶像崇拜会误导青少年的思想观念,致使其道德意识模糊,弱化对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

(一)忽视优秀传统文化魅力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得网络成为意识形态传播的隐蔽载体,我国文化建设方向定位不够准确,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相对较少,文化传播处于“入超”状态,形形色色的意识形态在国内文娱市场发生碰撞,易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的青少年被外来文化吸引,盲目接受不良意识形态,与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价值体系相悖。兼容并包的传统文化是我国长期发展形成的精神财富,青少年在面对外来文化冲击时,容易出现两种极端行为。一种是无底线接受外来文化,致使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心中的地位降低;
另一种则是固封自守,不接受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两种极端行为皆是对传统文化不自信的体现,不利于提升青少年的文化素养。

(二)质疑革命文化价值

疯狂的“饭圈”追星并不局限于“内娱”,EXO等国外偶像团体让青少年更加痴迷于“饭圈”应援、争做“劳工”,更有甚者在偶像面前抛弃家国大义,诸类事件不胜枚举。思想知识建构不完善的青少年在不良意识形态的蛊惑下,对拿起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杨根思、严守革命纪律忍受大火烧身直至牺牲的邱少云、用身体堵住敌人枪口为战友冲锋开辟道路的黄继光等英雄儿女的故事产生心理动摇,扭曲英雄人物形象,怀疑我国革命文化乃至党和人民的奋斗成果。“革命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文化基础和精神来源,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处于不同的历史时空,但从本质上来讲是一脉相承的。”对革命文化的不解实则是对社会主义文化的质疑,不利于巩固青少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心。

(三)弱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认同

近年来,偶像门槛降低,用艺德及业务能力并行的标准来衡量文艺工作者已成为过去时,大批流量明星长期占据新闻头条,社会娱乐化风气盛行。从网络主播公开篡改《义勇军进行曲》到郑某签订“阴阳合同”、偷税漏税,从吴某强奸罪入狱到张某参观靖国神社,这些所谓的流量明星不仅没有面临“脱粉”困局,反而获得了粉丝的无底线开脱。为了维护偶像声誉形象,“饭圈”中的“粉头”“站姐”组织粉丝在各大平台为偶像强行洗白。忽视法规、漠视历史、颠倒黑白、互撕谩骂、滥用公民权利上诉举报等“饭圈”行为,严重影响社会治安,与主旋律倡导的价值体系脱轨。青少年长期沉浸在消极、低俗的文化环境中,对中国社会道德、法规抱有极端排斥情绪,背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不利于营造良好社会风气、凝聚社会共识。“饭圈”是多个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其中文化是重要因素之一。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是引导青少年确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南针。青少年社会阅历少,判断是非的能力尚不成熟,价值观念还未形成体系,消极庸俗的“饭圈”文化,影响青少年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不良意识形态的侵蚀让青少年对中国文化失去兴趣,有损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的建立。

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从现阶段看,思政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放松了对社会文化现象的分析,淡化了对青少年文化意识的培养。思政课是青少年成长阶段的必修课,将文化自信引入思政课堂,通过文化教育引导青少年青睐富有民族性、时代性、崇高性特质的偶像,是提高青少年文化意识、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

(一)提升青少年传统文化素养,崇尚偶像内涵的民族性

传统文化是思政教育的思想内容来源,思政教育是构建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联系,才能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立德树人的功能,进一步引导青少年崇尚具有民族性的优质偶像。历史长河中涌现的至圣先贤不计其数,素有“万世师表”的孔子在塑造中国人文化理想人格方面有突出贡献,“仁”“义”“礼”“智”“信”等理念、“忠恕”“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的理想境界更是文化精髓。此外,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被世人尊为“诗圣”的杜甫、孝为先的董永、淳朴平实的沈从文等人皆体现了中华民族宽容待人、奉献牺牲、百善孝为先的良好品德,是青少年值得尊崇的民族偶像。

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将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堂,弘扬中华传统的民族精神,讲解文人雅士的修身造诣,传达文化底蕴;
通过影视、文学、书画、宣传标语等活动形式激发青少年的文化热情,利用“新媒体+传统媒体”的双层传播,实现古人与青少年的虚拟互动,丰富教学资源;
鼓励青少年将骚人墨客作为偶像,举办“让偶像花式出圈”系列活动,不仅深入探究偶像过人之处,同时提升对其他文学大家的了解;
开展传统节日主题教育活动,纪念屈原的端午节、缅想介子推的清明节、怀念张仲景的冬至等,让青少年在实践活动中感悟前人的优良品行。历经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在发展沉淀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的精神内核,具有与时俱进、历久弥新的文化特质。思政工作者应提升青少年传统文化素养,钟爱具有民族性偶像内涵的杰出人物,传承中华美德,坚定文化自信。

(二)提高青少年革命文化自豪感,崇尚偶像内涵的崇高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革命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土壤,是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文化体系,思政教育要围绕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夯实青少年爱国主义情怀,加强青少年对革命英雄人物的崇敬。实事求是的毛泽东、钢铁之躯的王进喜、鞠躬尽瘁的焦裕禄、坚定忠诚的刘胡兰、宁死不屈的赵一曼等英雄人物,用自己的人生事迹书写感天动地的壮烈诗篇,他们所表现出的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等爱国主义精神流芳百世,是青少年的精神典范。

思政教育工作者要注重青少年对四史的研习,强化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教育;
重视青少年对《论持久战》等著作的学习,了解内忧外患的历史背景下,革命英雄为维护祖国和人民作出的英勇贡献,提升青少年对革命英雄人物的敬仰;
通过讲故事、观看革命题材的影视精品、参观历史博物馆、开展历史纪念日活动等方式,深入体会红船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革命精神,使青少年身临其境感受革命年代英雄人物的精神品格,增强情感归属,加深对英雄人物的崇拜程度;
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授革命战争事迹,既要升华革命战争背后的历史意义,也要接地气,让青少年普遍理解革命文化内涵;
通过展示英雄人物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对新中国建设的奉献历程,让青少年深入体会中国的沧桑巨变及伟大历史发展进程,提升对革命英雄人物的认同感、自豪感,以革命英雄为偶像,增强民族凝聚力。

(三)强化青少年先进文化认同感,肯定偶像先进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基础之上不断继承发展的文化体系,是支撑一代代中国人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的重要支撑。思政教育要促进青少年对先进文化的价值遵循,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以时代先进模范为偶像,勇做新时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三有”青年。大公无私的张桂梅、亚洲飞人苏炳添、踏雪寻龙谷爱凌、公而忘私的杨振宁、自强不息的江梦南等用自己的人生智慧和不畏难的精神魄力,成为当之无愧的时代偶像,展现中国人的使命担当,是青少年的青年榜样。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思政教育工作者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促使青少年将符合“三个层面”内容要领的突出人物作为自身的学习偶像;
加大先进文化教育力度,培养青少年爱国意识和奋斗精神,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坚定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学习先进人物精神品质,把奉献、奋斗、勇敢作为人生追求的理想标签;
提高青少年对不同偶像的辨别能力,通过复杂的人设包装,甄别优劣偶像,严守遵纪守法底线;
利用共青团微信公众号、学习强国、央视新闻等网络平台,推动青少年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国情、了解社会,增进青少年对国家建设发展有突出贡献的人物的了解;
结合时政热点,让青少年了解新中国成就背后的故事,凸现大国情怀,联系“神舟”飞天、“嫦娥”揽月、“蛟龙”入海、“天宫”载人空间站等专属中国人的浪漫,使思政课有深度、有温度,推动青少年体会幕后工作者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崇尚时代模范偶像。

“饭圈”乱象影响青少年价值行为选择,不良意识形态偏离主流价值观,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将培育合格的时代新人作为自身的责任和使命,发挥思政教育的导向作用,在教育教学中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崇尚严于律己、品格高尚、爱岗敬业的优质偶像,进而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在深刻把握自身文化发展历史、文化基本内容和文化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肯定性认识。”实现青少年文化自信,为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整合社会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猜你喜欢 饭圈偶像价值观 古代也有“饭圈”——把自己活成一束光学与玩(2022年9期)2022-10-31我的价值观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22年4期)2022-04-28“饭圈”到底是个什么圈检察风云(2021年20期)2021-12-23大众偶像睿士(2021年12期)2021-12-16整治“饭圈”乱象风流一代·青春(2021年10期)2021-10-27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小学生作文辅导(2021年13期)2021-05-08偶像报意林·全彩Color(2020年1期)2020-12-02在疫情面前,见证一场“饭圈”的成人礼时代邮刊·下半月(2020年3期)2020-03-20价值观(二)新少年(2018年12期)2018-12-29知名企业的价值观现代企业文化·综合版(2016年6期)2016-05-14

Tags: 探究   路径   青少年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