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材料 / 正文

场所精神视阈下的后工业遗址景观设计

2023-01-18 16:05:06

蔡艺琳,夏晋,吴青

(中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

现代社会中,由于城市化加速发展等原因,工业在各个产业中所占比例逐渐下降,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能源储备的日益枯竭催生出大片的工业废弃地[1]。工业废弃地是指曾经被用来进行工业生产或与工业生产相关的用途,因为某些原因已经不再作为工业用地的场地[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逐渐重视后工业遗址的修复与重建,但由于起步较晚,20 世纪90 年代才相继出现改造实践[3],系统的理论尚未形成,在探索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不尽如人意的效果。如何解决这些工业遗址的遗留问题,并赋予废弃地二次利用价值,使其获得新生,已成为我国城乡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难题之一。

场所精神,其内涵在于“对实体空间的文化含义及人性特征的领悟”。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西方建筑现象学的研究中。20 世纪70-90 年代,对场所精神的研究虽有一定规模,但多起步于理论方面。对空间的认知和定位过程,强调人在环境中的感知过程,与场所精神理论一脉相通,所以场所精神的研究在当时被划分为现象学领域。随着现象学研究的发展,以海德格尔的存在现象学为学术研究指导依据,强调场所精神即代表了人对所在场所的“定位”与“认同”。除此之外,诸多设计大家皆深入探讨了关于场所精神中人与空间场所的关系等方面的问题,设计出了许多优秀的案例,推动了有关研究的发展,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具有指导意义。

国内研究方面,对场所精神的探讨最早开始于20世纪90 年代,段义孚、陆邵明等[5-6]深入研究了场所、环境、人类与现象学的关系,著有《场所倾向、环境知觉的研究》《场所与空间》《建筑体验——空间中的情节》等著作,并剖析了人在环境中的知觉感悟。另外,梳理和总结景观设计途径中的场所精神途径,提出由场所精神途径构建的景观场所可以分为场所的性格与空间两个构成部分。随后,在人文内涵方面提出了场所精神是对历史文化、人和环境3 方面的精神追求。这些研究皆沿袭了诺伯格·舒尔茨的场所精神理论,在这基础之上进行更深入和具体的阐释,也给场所精神的本土化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从落后的农业经济国家转型为工业化国家,建设了大批工业区和资源开采区。但近年来,我国城市化飞速进展,产业结构发生改变,重工业逐渐被新型工业区代替,在此环境下,以往的工业用地丧失了功能性,逐渐被废弃。但国内对这些工业废弃地的改造探索起步较晚,到20 世纪末才有相关的实践设计陆续出现,相较于国外来讲,尚未形成一套完善的理论系统和模式。在许多案例中,往往只是粗暴地回填这些废弃地,再在此基础上修建公园或改造为居住用地。此外,还有一些则是盲目地套用完善案例,导致重建后的废弃地失去原有的地域特色与文化内涵,无法引起当地居民的精神共鸣,也不能重新弘扬失去的历史文化精神。因此,在国家保护工业历史遗产的号召和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我国应尊重与弘扬特色国土文化的同时,探索后工业遗址景观的重建。

3.1 场所复得的定义

“复得”一词源出自《列女传》中的《孟母断织》一篇,原文意思是将遗忘的背诵内容想了起来,到今天,复得一词也通常有失而复得、重复得到的含义。场所作为一个有特性的客观主体,其存在不可能消失,消失的只能是场所中所安置的实体物质以及来自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历史精神与文脉记忆。“重复和复习是记忆之母”,通过研究发现,人类可通过有规律地重复利用大脑的遗忘规律,从而提升记忆能力。这些都可以作为依据证明,重复感知某一事物,以达到强化记忆的可行性。在人与空间的关系和人在环境中的感知中,场所精神可以由空间特征决定[1],所以通过恢复空间特征营造特定的空间氛围,可以促进场所精神的回归。

将以上理论应用至场所复得的概念中,“复”指的是重复再造场所中已经消失的物质,包括受损的生态环境、遗忘的景观记忆和失落的地域文化等。“得”则表达了存续发展旧场所中原有的历史遗迹、场地伤疤和生态群落,使弃物得新用的涵义。重现旧物的“复”,与发展新生的“得”,一旧一新之间暗藏着中华文化中阴阳平衡的修行。场所复得,本质上也是一种新旧关系的配比调和。除此之外,“有所失,复得”也包含了有失才有得的中国哲学道理,所以在此基础之上,“得”还代表着舍弃一味重复虽便捷但套路化的模板,用本土化的手段让人文背景各异的场所得到新生。

3.2 场所复得的方法构建

通过分析场所复得定义,在后工业遗址的更新设计中,实现场所复得主要的步骤可以概括为恢复本有场地特质,与发展现有景观基础两大板块。

图1 场所复得体系框架

3.2.1 恢复本有场地特质。(1)生态系统的恢复。植被、水系作为工业遗址中最易遭受破坏的生态构成,影响整个场地的生态坏境。已经存在的跟随工业遗址演化的植被系统,本身就具有对现有场地的适应性,这些植物被场地环境筛选后,具有和普通生态的植物不甚相同的风格化气质,反而成为了工业遗址的独特名片。可以在保留现有植被基础上,用园林造景的手法融入一些与周围构筑、道路、设施等之间的柔化设计,和在影响最小化的基础上重新配置植物的风格与色彩形式等。水系系统的恢复主要依靠场地的气候、地形、水系等条件,根据条件的不同,采取或引入外来水源、或减少水系布置等手法进行合理处理。(2)景观记忆的重现。伴随场地的转型,场地功能的退化,原有工业遗址上曾活跃过的活动场景逐渐失去了颜色,遗忘在老一辈的记忆深处。要打造具有情景化的工业遗址景观,唤醒人们的场地记忆与情感的共鸣,必须重现记忆中的活动场景,革新传统的场地文化。参考我国古建筑“修旧如旧”的保护理念,翻新场地的同时,保留原汁原味的历史痕迹。利用一些景观小品、文化展墙等景观构筑将历史片段带回人们的记忆中,促进人们对空间氛围的感知,同时增加教育、展示、冥思等多维度的空间层次。(3)地域文化的挖掘。由于每个地方的地域差异,以及不同的历史发展轨迹,在重建这些后工业遗址时,还应区分不同的景观特性和场所精神,充分探究场地内涵、了解当地人群共有的场地记忆,挖掘具有代表性的地域文化符号,结合场地现状条件重构后工业遗址景观。

3.2.2 发展现有景观基础。(1)历史遗迹的利用。在后工业遗址中,往往会有部分工业设施、工业器具或工业废渣的遗存,例如矿坑中堆积的矿冶废渣和残破的采矿机械等。这些工业遗产可以作为很好的资源重新利用,在保护的基础上,结合一些景观设计的手法,打造出具有历史文化的特色景观,变成最好的工业历史讲述者。(2)场地伤疤的修饰。在工业活动中已经造成的场地创伤,如裸露的岩壁、受到破坏的地形等,可以通过艺术化的加工创作,使其成为自然景观融入场地整体氛围中,最小程度减少改动原有场地风貌,使“伤疤”转化为“勋章”。(3)生态群落的保护。场地环境遭受破坏后,遗址中的生态组织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大都已经重新形成了特有的生态系统,且已被影响的生存环境无法简单地引入常规的生物品种。应尽量尊重现有的场地生态,运用自然的生态恢复技术手段维护和强化场地的生态系统,促进其生态活力的重生。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位于湖北省大冶市城西南3km处,占地面积约2000m2,是我国商朝早期至汉朝的采铜和冶铜遗址。最新考古发现,铜绿山的开采时间可追溯到夏朝早期,新中国在1973 年后继续对其进行发掘。

4.1 场地现状

在实地调研、文献调查与SWOT 分析等方式的基础上,主要从景观设计的角度出发,观察并总结出了以下两个方面问题。

4.1.1 场地特质丧失。场地特质主要可以分为物理特质与文化特质。在物理特质层面上,铜绿山矿坑遗址的生态遭受了破坏。长期而频繁的矿冶活动破坏了原有的土地和植被,导致一些原有的物种消失。制铜、炼铜等活动中产生的粉尘、尾矿风化物等,没有及时处理,直接排放于空气中,在风的作用下可能会形成尘暴等,也会危害人类的生命活动。在文化特质层面上,通过对周边居民的走访调查发现,大部分人对矿冶文化与荆楚文化的了解程度并不深,甚至完全遗忘,缺少富有地域文脉底蕴的场所、具有代表性的象征符号唤醒人们的文化认同感。

4.1.2 景观基础荒废。铜绿山矿坑遗址的现有景观基础处于一片荒芜的状态,首先,诸如瓦石碎片、设备残骸与矿石等大量的工业遗存散布于各个角落,没有系统地收集储存,若不及时加以保护和利用,会逐渐成为真正的废弃物,失去再利用的价值。其次,露采过后的矿坑逐渐演变为越来越深的大地“伤疤”,甚至变成危害人们生命的隐患。一些裸露在外的岩壁、利用过后的废土石也没有及时清理,给环境带来了不良影响。最后,场地中现有生态群落比较脆弱,粗暴挖掘、填平土地等行为,导致植物死亡、水系污染、土地退化。原有的生态系统受到了打击,生物的多样性大大减少。

图2 场地更新框架

4.2 问题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设计在结合传统景观塑造的手法和思路的同时,以场所复得的景观设计策略为指导,主要从以下3 个方面进行设计构思。

4.2.1 修复生态环境。恢复的实质是恢复生态功能[2]。在铜绿山矿冶废弃地长期演化过程中,虽然有一些植物和生物因为生态系统的破坏而消失,但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植被系统,甚至有一些植物表现出了对金属元素污染的耐受性和优势性,这对环境的修复提供了有利依据。在设计的过程中,以现有的优势植物体系为主,在清理场地废弃碎石土渣和有害杂草的基础上,可以引入桃花、羽扇豆、花毛茛、鼠尾草等适合当地环境生长,并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品种。对已经裸露在外的岩壁,可以保留原样打造特殊的矿冶景观,在保护整体景观特征的基础上重建景观。

4.2.2 满足人群需要。对场地周边人群进行调查和数据采集后发现,周边的居民男女比例基本平衡、受教育程度偏低、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年龄分布两极分化。结合人群需求,设计中应该有供人们运动、休闲、聚集、冥想和玩耍的场所功能,可以在空间形态研究的基础上融合人群需求和场地功能,设计出符合周边居民需求的人文家园。

4.2.3 传承场所精神。工业文化蕴含着人文特色、思想与精神承载,代表了一座城市的历史积累[2]。可以通过提取铜绿山矿坑遗址的工业纪念、地标特征、文化特征这3 个元素与设计融合,与其他后工业景观设计进行区分,体现其独特性、发掘当地文化精神。

现代城市扩张迅速的社会环境下,来自百年甚至千年前的工业遗址作为历史文化的见证者、国家发展的推动者,不应该被看作城市发展的阻碍、山川土地的创伤。理应尊重历史,尊重每个地域特有的精神文脉,使这些工业遗址与城市之间建立起一种联系,作为城市的延续。场所复得是场所精神的进一步延伸,在本土化情境下,从中国哲学思想中提炼出“复与得”的理念。作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后工业景观设计策略,在充分利用原场地自然生态特色的基础上,尊重场地的历史人文特征,延续根植于人们脑海中的生活方式,传达出场所精神。只有尊重场所的历史、感知场所的记忆、认同场所的本质才能真正使被遗弃的失落工业遗址重获新生。

猜你喜欢 场所遗址景观 淮安市加强对泗州城遗址的建设引导华人时刊(2022年13期)2022-10-27考古学家怎样发现遗址?英语世界(2022年9期)2022-10-18大河村遗址仰韶文化房基保护加固修复中国文化遗产(2022年2期)2022-05-07元上都遗址出土石刻的保护与研究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3期)2022-04-19景观别墅现代装饰(2021年6期)2021-12-31田园养生景观营造探讨建材发展导向(2021年12期)2021-07-22布赖滕巴赫景观酒店48°Nord现代装饰(2021年2期)2021-07-21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债券(2020年6期)2020-07-062020年4 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债券(2020年5期)2020-06-012019年12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债券(2020年1期)2020-02-12

Tags: 遗址   景观设计   场所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