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材料 / 正文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背景下的中职“4+X”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2023-02-02 15:35:10

文/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 李桂花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并观摩了一堂思政课。他为办好思政课进一步把脉定向: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接续的过程,要针对青少年成长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鼓励各地高校积极开展与中小学思政课共建,共同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目前,对于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较多,但是针对中职学段的相对较少,而中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任务,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以中职“4+X”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为例,希望可以形成可复制、可借鉴,具有中职辨识度的经验成果,打造成中职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窗口。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科学内涵丰厚,全程贯通涵盖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整体构建等;
学段贯通即整体规划各学段思政课课程任务、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统一教材、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包括“课程思政”的育人需求,应该不断挖掘其他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推动其他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功能。

1.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两个大局”,我们必须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如今国际意识形态斗争错综复杂,而学校是抓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必须牢牢把握主动权,筑牢青少年的理想信念根基。教育关乎民族的未来,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

2.强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需要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关键时期,必须用心引导和教育。当代青少年充分享受着国家快速发展的成果,他们在观察、体验和思考。在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门课时,不仅需要讲授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要传播价值体系,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积极引导青少年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自己的青春能量。所以,思政课始终要强化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这是教育工作的主题主线。

3.新时代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的需要

大中小学思政课的育人目标是相同的,但是学生年龄、知识水平、成长规律都不相同,必须优化设计、循序渐进、有机展开,做到不同学段有机衔接、不同学科相互配合。小学阶段重在培养道德情感,初中阶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础,高中阶段重在提升政治素养,大学阶段重在增强使命担当。比如研究当前的“吃播”现象,小学阶段只要求学生做到珍爱粮食、反对浪费、从我做起就可以了;
在初中阶段希望学生能分析现象、查找原因、拿出对策;
高中阶段要从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职业道德与法治的角度进行分析;
大学阶段则要从逻辑、方法论的角度加以深刻剖析。

又如某市大中小学同上一堂思政课“中国共产党”,小学阶段主题为“中国有了共产党”,认识党旗、党徽、党的生日等;
初中阶段通过了解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高中阶段聚焦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大学阶段探讨如何“继承并发扬伟大建党精神”。思政教师要遵循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认知规律,上好每一堂课,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

中职公共艺术教学现状调查具体情况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和教学主线,确立立德树人总目标,围绕中职思政学科核心素养,中职学校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搭建开放与动态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优化“4+X”思想政治教育体系,“4”即4门必修思政课和选修课;
“X”即党建育人课程、课程思政、学生发展实践课等。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 年版)》,原先4门课程调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哲学与人生》《职业道德与法治》。基础模块四部分内容按顺序依次开设,安排在一二年级的四个学期,每个学期按照18周、36学时进行教学安排,每周2学时,总学时为144学时。除了基础模块,还开设了相应的拓展模块,如时事政策、法律法规、就业创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史教育等等,选修课应不少于36学时,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开设。总之,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必须开足开齐开好。

1.党建引领,思想政治教育的“红色引擎”

将党建融入职业教育育人全过程,创新“党建+”工作模式,不断推进“党建+服务”“党建+管理”“党建+育人”“党建+教学”等项目建设。由党委书记(党总支书记)、支部书记、党建名师组建讲师团,带头上思政课,开展思政第一课。例如,上学期我校党总支书记、校长开展“强国有我·未来可期”线上开学典礼暨思政第一课,课上校长代表学校热烈欢迎2021级新生,并寄语全体学生:成为有信仰有敬畏,有理想懂坚守,有学识敢作为、有责任能担当的时代新人。坚持开门办思政课,邀请“中山好人”“中山道德模范”走上思政讲台,为师生讲述他们的故事。有中山市特殊学校教师巫晓丹把爱心和热血奉献给了身有残疾仍向往美好生活的孩子们;
有年仅21岁的消防员张昊明,以年轻的身体做垫背,成功接下75公斤跳楼男子;
有拥有53年党龄的国企退休干部李燕珍,用行动关心爱护青少年。还有本校见义勇为的梁培荣老师。课后学生表示:“他们是我们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榜样,从他们身上真正感受到善举的力量,也让自己明确了学习的方向。”

2.课程思政,挖掘蕴含的思政元素

通过主动挖掘课程中思政元素,实施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大格局。在专业和文化基础课中,要将思政元素融化于无形,不贴标签、不喊口号、不生搬硬套,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四个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国工匠、劳动精神、劳模精神等思想观念的熏陶与引导。思政课教师主动参与其他课程的设计和开发,共同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比如在汽修专业重点强调工匠精神、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在服装专业增加培育文化自信,会计专业更强调职业道德的养成,最终使其他课程同思政课同向同行,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

3.实践育人,创新“行走的思政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打造更多高水平的思政“金课”,就要讲好新时代的“大思政课”,激活社会“大课堂”,汇聚全社会育人“大能量”。“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生活中讲 。让“大思政课”成为行走的课堂,让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围绕地方和学校特色,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课程。如红色研学活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歌咏比赛、“新时代好少年·强国有我”朗诵比赛、“歌舞青春梦·一起向未来”文艺汇演活动、我为二十大建言活动等。2021年上学期我校举行了“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百米长卷绘党史的活动,活动现场全体师生手握党旗,齐唱国歌,服装专业部和工艺美术部500名师生在百米长卷上尽情挥洒,以共产党成立、发展历史为主线,从百年党史中撷取最具有纪念意义的画面,重现当时的场景,串联起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在活动现场,千名师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更加明确党的宗旨,拥护党的领导,也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为了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传统节日厚植家国情怀、培养精神家园的重要作用,我校组织举办了“端午诵诗会”。期间,师生们或个人朗诵,或小组合诵,深情款款,悲壮豪迈……以精彩纷呈的舞台展示,为大家带来一场传统诗词的视听盛宴。本次活动,不仅让学生领略到传统诗词的优美意境,也深刻体悟到爱国诗人的浓烈情感。诵读传统经典,品悟中华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正是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厚植家国情怀的重要途径。

总之,我们要构建“大思政课”。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最终在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背景下,让思政课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学习生活的各方面,形成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猜你喜欢 育人思政中职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新班主任(2022年4期)2022-04-27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华人时刊(2019年17期)2020-01-06思政课“需求侧”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浅谈中职学生的素质教育人间(2015年8期)2016-01-09

Tags: 大中   思想政治教育   中职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