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材料 / 正文

浅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2023-02-02 15:45:12

刘满荣 张 苗

西安思源学院 陕西西安 710038

目前我国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地区存在学前教育水平较低、教学资源不均衡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对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进行有效改进,从而使其教学效果得到提升,进而推动学前教育的稳步发展。在教学中,如果忽视核心素养教育,必然会导致教学效果下降,还会使学生无法适应学前教育发展的要求,这对于学生未来发展非常不利,因此,教师必须将核心素养教育放在第一位,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学前教育人才。

在我国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占据了至关重要的位置。但是由于中国教育长期受到陈旧教育理念的影响,很多教师更多地将教学重点放在书本理论知识和考试试题上,这也使得很多学生只会做题,影响学生的职业发展。因此,在新时期,教育部门将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作为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对学前教育专业而言,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保障学生能够在未来获得良好职业发展的关键。只有学生具备了良好的核心素养,才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进而更好地开展学前教育工作[1]。

(一)教师认识不足

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很多教师对核心素养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其在考试和工作中都不会用到,就忽视了对学生的培养。这种错误的认知使得很多教师只是单纯地训练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会严重影响学生的竞争力,使学生只注重考试成绩,这对于学生的各方面成长不利。

(二)教学理念落后

目前,很多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对其教学理念缺乏必要的改进和不能贯彻新发展理念,总是将过去的经验作为条文和标准,不愿意主动打破传统思维的束缚,这就导致很多陈旧的理念依然在教师思想中根深蒂固,会对学科的发展带来阻碍,甚至会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

(三)教学方法缺乏新意

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学生愿意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目前,由于受到以往教学经验的影响,教学方法缺乏新意,缺乏核心素养的教学内容,无法帮助学生对核心素养产生正确的认识,最终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四)培养目标不清晰

现阶段,高校为了更好地培养学前教育人才,制定了相应的教育培养目标。通过确定培养目标,使得学校的教学效果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一些高校依然存在培养目标不明确的问题,这种问题的存在会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

(五)课程设置不科学

现阶段,学前教育对人才的要求在不断提升,这样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就需要高校对课程设置进行创新和改革,从而满足社会对学前教育人才的要求,但是现阶段,高校的课程设置依然以课本为主,实践内容非常有限,这就造成学生的专业素养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

(六)教育资源不足

对于学前教育而言,实践课程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实践课程存在问题,必然会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足,使其专业素养无法得到提升[2]。高校普遍存在实训场地,实训设备的不足,这样不利于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

(七)校外实践机会不足

对于学前教育人才的培养而言,校外实习是至关重要的实践性学习环节。但是现阶段,学校与校外的学前教育机构存在较少的沟通和联系,学生普遍缺乏校外实习的机会,这也使得学生无法接触到现实中的学前教育,这会影响学生的成长。

(一)提升教师素养

针对学前教育专业而言,对教师的素养有着非常高的要求,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素养存在参差不齐的情况,这就导致教学效果无法得到提升。因此,就需要高校对教师的能力进行科学的培养,从而更好地提升专业教学的水平,进而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大的进步。首先,高校应该建立与校外学前教育机构的紧密联系,如幼儿园等,通过与校外学前教育机构进行有效的交流,让教师更加了解现实中的学前教育,从而对学前教育有一个正确的认知,使教师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核心素质的重要性。其次,要对教师进行科学的培养。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而言,其素质的高低对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高校应该制定合理的培训机制,让教师进行能力的提升,这样有助于教学水平的进步。学校可以邀请专家、名师参与到教师的培训中,使教师的理论知识以及教育理念得到及时的更新,从而帮助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模式,促进学科教学的不断进步。最后,要鼓励教师进行自我提升。教师水平的提升不能单单依靠高校,这是不现实的,因此,高校应该鼓励教师进行自我提升,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高校都需要给予必要的鼓励和补助,对教学水平提升明显的教师要给予奖励,这样可以使教师更加积极提升自身的能力,这样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进步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二)革新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教学方法对于教学水平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因此,教师应该使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从而获取更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在现实中,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陈旧,这也使得教学水平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因此,教师要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对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发展和创新,从而使其能够适应本专业教学发展的要求。对于学前教育专业而言,其教学方法应该体现实践与理论的结合,让学生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学前教育的目的。如案例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幼儿园上课的情景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需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同时教师在课堂上的学习出现问题时,可以向学生提问,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通过这种模拟情景再现,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学前教育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更加接近真实的学前教育[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采用启发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从而将课堂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对问题进行思考。教师的问题要具有启发性和引导性,让学生在进行思考的过程中,思维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的思考,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非常大的帮助。通过对教学方法的革新,可以启迪学生的学习愿望,使其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从而使其综合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三)构建课程体系

在教学中,课程体系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如果教学体系脱离实际,脱离职业能力的培养,就会使学生无法真正体会到学前教育的真实情况,会对学生今后的就业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在制定课程体系的过程中,要围绕本专业的核心素养,搭建一个科学合理的课程架构,使课程体系更加符合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对于学前教育专业而言,其课程体系的构建,应该围绕核心素养进行搭建,将学生就业过程中,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以及职业素养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将理论与实践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内容要贴合实际,要将职业需求作为课程内容设置的重要标准。在进行教学时,通常会将教学体系分为三个部分的内容,首先,是文化内容。这部分主要包含了一些文化基础知识以及理论知识,这些知识都是学生未来走向工作岗位必须具备的;
其次,是素质培养部分。这部分主要是针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以及职业能力,使学生具备成为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最后,是专业技能。专业技能主要是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理论知识,使学生能够将理论内容与实践内容融合在一起。三个部分的内容应该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其能够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从而有效地指引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

(四)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

对于学前教育专业而言,实践能力的培养无疑是不可或缺的。学校应该将实践能力的提升作为教学效果评价的重要指标。在教学中,高校需要将实践课程作为教学的重点,建立一个完整的实践课程体系。高校需要针对实践教学进行科学的规划,从而保证其教学水平,进而推动实践教学的不断进步。对于学前教育专业而言,学生实践水平的高低将会对其未来的就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目前,高校在实践教学中,逐渐探索和发展创新,形成了一套完整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教学中,高校开展各类实践活动和教学,使学生的实践活动得到极大的丰富,例如幼教实训、见习、实习等实践教学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水平。高校积极与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机构进行合作,让学生有机会进入幼儿园去真实感受幼儿教学的环境和内容,从而使学生对学前教育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知。同时,高校应该积极推动与幼儿园的合作,让学生能够进入幼儿园进行实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作为幼儿园的教师参与到幼儿教学中,使得学生能够获得有价值的实践经验,帮助其提升实践学习能力,进而使其能够对学前教育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知。

(五)提升道德修养

目前,我国的学前教育已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对于幼儿而言,其道德观念正在逐渐形成。如果在幼儿时期忽视了道德观念的培养,必然会导致其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为了更好地培养幼儿的道德观念,就需要幼儿教师具备良好的道德观念,因此,作为未来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为幼儿树立一个积极向上的道德榜样,从而使幼儿的道德观念得到正确的引导。在高校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思想品质的教育。为此高校设置了相关的课程,通过课程的教育使学生明白道德品质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理念。学校还要开展法制教育,让学生了解法律、尊重法律、遵守法律,让法律能够深入人心。学校还通过各种活动,对正确的道德理念进行积极的宣传,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例如,在校报开辟道德栏目,专门宣传相关的人或事[4];
开展爱国演讲比赛,通过演讲加深学生的爱国情怀;
通过志愿者活动,使学生更加具有爱心和责任心;
举办法律知识竞赛,让学生深入了解法律知识。

(六)丰富教学资源

目前,教学资源的匮乏是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升教学的效果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如果资源投入不足,必然会对高校的教学产生影响。首先,高校在教学中需要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特殊性,投入必要的教学资源,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其教学的质量,投入建设高质量的培训基地,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培训基地得到良好的锻炼。其次,学校应该拓展与幼儿园的合作关系,可以邀请资深的幼儿教师到学校进行教学和交流,这样有利于增长学生的见闻,从而使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更加深刻地了解。同时也可以让幼儿园成为学生实习的基地,从而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

(七)提升文化知识水平

对于学生而言,深厚的文化知识水平是其从事学前教育的基础,如果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不足,就会影响其未来的教学工作,因此,学校应该重视文化知识的教学。在课堂上,教师要采取必要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所学的内容,使学生的文化知识得到有效提升。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必要的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提升文化素质,例如,歌唱比赛、舞蹈比赛。

(八)营造教学氛围

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学氛围比较枯燥,不能提高学生未来就业的能力。因此,就需要学校对教学氛围作出相应改变,通过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从而使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锻炼,进而使其综合素养得到有效提升。首先,要对课堂氛围进行改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其能够在课堂学习时,进行独立的思考,从而使其真正融入教学中。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同时还可以对学生的自主能力,思维能力进行有效锻炼。其次,在校园里,学校可以开展各类校园活动,如歌唱比赛、绘画比赛、朗诵比赛等,通过不同的校园活动使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实践水平得到有效的培养。最后,利用社团对学生的组织水平,领导能力等进行有效培养。对于学生而言,良好的教学氛围对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因此,学校应该尽可能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从而使学生得到更多的学习效果。

(九)改进评价方式

对于学校教学而言,教学评价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在过去,教学评价往往都是围绕学生成绩进行的。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不仅过于简单,而且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这对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是不利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教学评价,并采取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改进,使教学评价能够更加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从而推动教学水平的不断进步。教师应该将更多的内容纳入教学评价中,而不只是考试成绩。例如,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的情况,参加志愿者活动的情况,课堂表现等。这会极大地丰富教学评价的内容,从而更加全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同时,教师也要对评价方式进行改进,教学评价不仅仅是教师的责任,也要让学生参与进来。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评价中,从而挖掘学生的主动性,如学生互评、自评。这样不仅可以使教学评价更加全面、客观,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观察力和自信心。通过改进教学评价方式,可以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极大的提升,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从而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现阶段,学前教育对人才的要求在逐渐提升,这也要求高校必须做出相应的改革,从而满足社会对于学前教育人才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明确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并采取科学的策略,强化核心素养的培养,从而使学生获得更大的进步,进而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学前教育人才。

猜你喜欢 教学效果素养教学方法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德育教学效果——立足曾国藩修身齐家思想的教学实践探索中国德育(2022年18期)2022-10-14谈小学美术有效教学方法甘肃教育(2021年10期)2021-11-02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中学生数理化·高三版(2021年10期)2021-11-01简析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小学生学习指导(当代教科研)(2021年6期)2021-05-23集合学习中的数学素养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一使用)(2021年1期)2021-03-19多思少箅彰显素养福建中学数学(2021年1期)2021-02-28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湖南教育·C版(2018年10期)2018-10-22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中学生理科应试(2017年7期)2017-08-09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体育师友(2011年5期)2011-03-20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提高中学体育教学效果的几点做法体育师友(2011年1期)2011-03-20

Tags: 学前教育   浅谈   素养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