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材料 / 正文

通络消散复荣汤对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下肢血流速度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2023-02-02 20:15:07

蒋美琼,韩跃武,刘丹丹

(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DPVD)发病率较高,糖尿病患者发生DPVD 的概率高达20.00%~40.00%[1]。DPVD 同时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如何有效治疗DPVD 是临床医师面临的棘手问题。目前临床上对此多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但疗效欠佳,并存在复发的可能。研究表明,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中医药治疗可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2]。据此,本研究选取72 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通络消散复荣汤对下肢血流速度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5月—2021年5月于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72 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本研究经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伦理审批委员会审核通过,审批号:2017年平医审(125)号。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考《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2019 版)》[3]中关于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诊断标准,经影像学检查存在动脉粥样斑块沉积、狭窄、迂曲及闭塞等表现。

1.2.2 中医诊断标准

参考《糖尿病足病中医病证结合诊疗指南》[4]中“气虚血瘀型”痹证的辨证标准。主症:肢体麻木、疼痛、间歇性跛行;
次症:皮肤有瘀斑、色暗红、胸闷、消瘦;
舌脉:舌黯、苔白、脉细涩。符合2 项或2 项以上主症,1项次症并结合舌脉即可确诊。

1.3 纳入标准

①经临床检查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确诊为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
②认知功能正常;
③对本次研究使用药物无禁忌证和过敏史;
④患者知情同意。

1.4 排除标准

①处于妊娠或哺乳阶段;
②伴有恶性肿瘤者;
③合并严重感染性疾病。

1.5 方法

1.5.1 对照组

予以常规西药治疗。①控制血糖:根据血糖监测结果予以降糖药物、胰岛素等治疗,控制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2 h 血糖<10.0 mmol/L。②抗凝:阿司匹林100 mg,每日1次口服;
阿托伐他汀20 mg,每日1 次口服。③改善循环:马来酸桂派齐特注射液160 mg,日1 次静脉滴注;
前列地尔注射液10 μg,每日1次静脉推注。共治疗4周。

1.5.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通络消散复荣汤治疗。组方:党参片30 g,菟丝子15 g,麸炒白术15 g,丹参15 g,牛膝15 g,净山楂15 g,鸡血藤15 g,黄芪20 g,延胡索20 g,盐杜仲10 g,黄精10 g,川芎10 g,地龙10 g,桂枝10 g,女贞子12 g,葛根9 g,泽兰9 g,陈皮9 g,细辛4 g,水蛭6 g,甘草片6 g。随症加减:血瘀严重者加赤芍、当归尾;
腰膝酸软者加巴戟天;
烦躁者加北柴胡、合欢花;
纳少者加鸡内金。日1 剂,水煎后早晚各1次温服。共治疗4周。

1.6 观察指标

1.6.1 下肢血流速度

于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GE 公司Voluson 730 型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足部动脉的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平均血流速度(meanenvelopedvelocity,Vmean)及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

1.6.2 血液流变学

采用毛细管黏度计法(PSL-Rheotek RUV-2)测定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和血浆黏度。

1.6.3 中医症状积分

包括下肢发凉、下肢疼痛和间歇性跛行,按照症状无、轻、中、重情况分别计0、2、4、6分。分数越高,临床症状越重。

1.7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5]进行评价。显效:中医症状积分减少≥70%;
有效:70%>中医症状积分减少≥40%;
无效:中医症状积分减少<40%。

1.8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计数资料用[例(%)]表示,行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2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56%,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下肢动脉血流速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ABI、PI、Vmean、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ABI、PI、Vmean、RI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ABI、Vmean均高于对照组,而PI、RI 均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下肢动脉血流速度比较(±s,cm/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下肢动脉血流速度比较(±s,cm/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 <0.05;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ΔP <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例数36 36 ABI治疗前0.72±0.11 0.74±0.08治疗后1.01±0.19*Δ 0.87±0.15*PI治疗前8.21±2.02 8.17±2.06治疗后6.42±1.13*Δ 7.69±1.52*Vmean治疗前5.21±1.08 5.17±1.05治疗后6.92±1.52*Δ 6.02±1.25*RI治疗前1.04±0.17 1.06±0.14治疗后0.80±0.07*Δ 0.89±0.10*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均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mPa·s)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mPa·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 <0.05;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ΔP <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例数36 36全血黏度高切治疗前6.52±1.25 6.50±1.18治疗后4.03±0.72*Δ 5.29±0.96*全血黏度低切治疗前11.30±2.52 11.28±2.47治疗后7.36±1.12*Δ 9.58±1.72*血浆黏度治疗前1.59±0.41 1.61±0.45治疗后0.78±0.12*Δ 1.05±0.26*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下肢发凉、下肢疼痛、间歇性跛行等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下肢发凉、下肢疼痛、间歇性跛行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下肢发凉、下肢疼痛、间歇性跛行等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s,分)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s,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 <0.05;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ΔP <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例数36 36下肢发凉治疗前4.50±1.08 4.45±0.99治疗后2.44±0.50*Δ 3.50±0.81*下肢疼痛治疗前4.36±0.93 4.31±0.95治疗后2.86±0.35*Δ 3.50±0.51*间歇性跛行治疗前4.39±1.02 4.38±0.90治疗后2.42±0.50*Δ 3.58±0.77*

DPVD 为临床常见疾病之一,针对其发病机制分析发现,DPVD 的出现可能与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密切相关。体内长期高血糖状态能增加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减少血管内氧气、营养物质的输送,使血管内皮损伤,造成血流障碍及血管腔阻塞,在此情况下极易形成血栓,导致下肢动脉闭塞、狭窄,血流量降低,最终引发血管病变[6-7]。目前临床对该病的治疗以控制血糖、血脂水平及抗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等为主,但疗效欠佳,且研究表明长期服药可能会带来不良反应,影响患者依从性[8]。基于此,探寻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迫在眉睫。

近年来,中西医结合已成为治疗DPVD 的重要手段[9]。中医学根据DPVD 临床表现将其纳入“脉痹”“痹痿”范畴,并认为其发病与气虚血瘀有一定相关性[10]。《临证指南医案》指出,络主血、经主气,凡气血久阻,循行之脉痹痿。针对脉络瘀阻分析,发现其与气血不足具有直接关系。气血不足极易引起气阴亏损,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加之气不足所引起的血行不畅,通过瘀阻脉络引起肢体刺痛、麻木等一系列临床表现,故中医认为气血不足、气虚血瘀是导致DPVD 发生的根本原因[11-12]。而气血不足、气虚血瘀的发生又与湿热邪毒有关,且贯穿DPVD 整个过程,故在治疗过程中应以益气化瘀、解毒通脉为主[13-15]。通络消散复荣汤中的党参,《本草从新》言其可补中益气、和脾胃、除烦渴;
菟丝子,《本草新编》称其可益气强阴、补髓填精;
两药共为君药,具有益气健脾、舒筋活络之效[16]。白术健脾理气、燥湿利水;
丹参活血调经;
牛膝活血化瘀;
山楂行气散瘀;
鸡血藤舒筋活络;
黄芪补气升阳;
此六味共为臣药,以增加舒筋活血通络之效。延胡索活血散瘀;
炒杜仲滋补肝肾;
黄精补中益气;
川芎活血行气、开郁燥湿;
地龙通络;
桂枝温通血脉;
此六味活血化瘀,以通脉络之瘀滞,使气血得畅。女贞子滋补肝肾;
葛根降血糖、血脂;
泽兰散瘀消痈;
陈皮健脾理气;
细辛解表散寒;
水蛭通络;
甘草补气健脾共为佐药,具有健脾益肾、活血通络、温经散寒之效[17]。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提示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络消散复荣汤效果更为理想。另外,在下肢动脉血流速度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中,发现观察组的ABI、Vmean 高于对照组,而PI、RI、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低于对照组,说明通络消散复荣汤在降低血液黏稠度和改善血液流变性方面具有显著疗效。针对其作用机制分析,发现可能与通络消散复荣汤活血祛瘀通络的作用有关。据现代药理学研究[18]指出,党参具有扩张外周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
菟丝子与葛根具有降血糖血脂作用;
川芎、牛膝、丹参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循环及增加下肢血流量作用。故观察组的下肢动脉血流速度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更为明显。

综上所述,通络消散复荣汤用于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具有显著疗效,能有效改善下肢血流速度及血液流变学指标。

猜你喜欢 全血通络黏度 标准黏度油混配及重复利用方法的探讨石油石化节能(2022年10期)2022-10-27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清肺通络方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作用机制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2年3期)2022-08-22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人人健康(2022年13期)2022-07-25丹参通络解毒汤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组织Atg5、Beclin-1及LC3表达的影响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22年4期)2022-04-26全血超量采集原因分析及返工制备可行性分析现代实用医学(2021年12期)2022-01-26不足量全血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研究*检验医学与临床(2022年1期)2022-01-26PMA黏度指数改进剂对减振器油性能的影响润滑油(2019年6期)2020-01-01血黏度高怎么办爱你(2017年2期)2017-11-24献血的间隔期需要多久人人健康(2017年13期)2017-07-26睡前一杯水可以预防脑血栓吗养生保健指南(2016年9期)2016-05-14

Tags: 流变   下肢   病变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