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材料 / 正文

全域旅游理念下邢台市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对策研究

2023-02-04 16:40:07

张文霞

全域旅游理念下邢台市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对策研究

张文霞

(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河北 邢台 054035)

基于全域旅游的理念对邢台市农村人居环境进行研究,对提高邢台市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水平、促进邢台市农村旅游发展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全域旅游和农村人居环境具有内在联系,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全域旅游理念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应遵循整体性、文化性、地方性的基本原则;
结合邢台市农村实际情况,在全域旅游理念下分别提出邢台市农村居住环境、支撑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的改善对策。

人居环境;
农村;
全域旅游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指出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经过几年的努力,邢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仍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邢台市农村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有发展旅游的潜质。全域旅游是一种旅游发展的新模式,该模式有利于提升旅游业现代化、品质化水平,有利于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邢台市农村应大力推行。全域旅游的开展对人居环境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从全域旅游的视角对邢台市农村人居环境进行研究很有必要。

(一)人居环境

我国吴良镛院士于2001年在《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中提出人居环境的概念,指出人居环境是人类聚居生活的场所,是人类在大自然中得以生存的基础,并将人居环境分为居住、支撑、人类、社会、自然五个子系统,认为各个子系统是综合存在、相互联系的关系,共同影响着人居环境的状态[1]。此外,齐叶茂先生聚焦于农村人居环境的研究,将农村人居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建筑环境和人文环境三个组成部分,其中自然环境包括河流、湖泊、山川等各类地貌和生物圈,建筑环境包括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住宅建筑等,人文环境是由村民进行生活、生产所创造的处于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之上的文化特征。本文通过对相关学者的理论研究进行分析整理,将农村人居环境分为四个组成部分:居住环境、支撑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

(二)全域旅游

全域旅游是一种旅游发展的新模式,通过对一定区域内的旅游资源、相关产业、公共服务等资源进行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社会共建共享。全域旅游最大的特点在于“全”,“全”的涵义广泛,包括全过程、全方位、全时空、全要素、全社会、全部门、全行业、全游客等。

全域旅游与传统旅游的最主要区别之一在于“全过程”,传统旅游是目标性产品,通常是到此一游;
全域旅游是过程性产品,注重深化体验。全过程即指游客从进入目的地开始,一直到离开的整个过程中,都能获得美好的旅游体验,游客从一个体验点到另一个体验点的途中,旅游体验无处不在。

因为全域旅游注重游客的全过程体验,所以相比传统旅游,全域旅游对人居环境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应特别注重人居环境的整体性优化,需进行硬环境、软环境的全面提升。

(三)全域旅游和农村人居环境的内在联系

全域旅游对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有促进作用[2],比如发展全域旅游会提高管理者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增强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可以促进对当地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更好地弘扬传统民俗文化,还可以促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等;
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反过来会为全域旅游提供保障,比如提供优美的自然环境、舒适的居住环境、便利的公共服务设施、具有吸引力的特色文化等。

发展全域旅游会促使农村人居环境进行改善;
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后,有利于全域旅游的发展;
全域旅游得到发展后,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可以进一步为人居环境改善提供经济支持,使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更高程度的改善……。全域旅游和农村人居环境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在两者互动整合下,能实现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良性循环(如图1)。

图1 全域旅游与农村人居环境关系图

(一)注重整体性

全域旅游注重游客的全过程体验,就需要对“吃住行游购娱”的每个方面都做到尽善尽美,保证游客在整个旅游过程中都有最佳的体验感。所以在全域旅游理念下,应特别注重人居环境的整体性优化,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所有影响游客体验感的因素,对其现有的人居环境进行整体开发,对农村硬环境、软环境进行全面的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本身是由居住、支撑、自然、人文系统共同构成的巨系统,各个子系统相互融合整体推进,才能形成稳定发展的农村人居环境。全域旅游理念下,更加突出了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过程中对整体性的要求。

应该全面认识全域旅游与农村人居环境之间的联系,从整体层面上进行实施,达到人居环境改善优化的目的。

(二)注重文化性

农村人居环境作为人类生活的一种公共空间,也是凝聚和承载乡村文化的载体,文化特征对村民和旅游者重拾“乡愁”“乡情”“乡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当今已经进入体验经济时代,人们已经不满足于单纯的观光旅游,更希望在旅游中获得较强的体验感,体验旅游目的地的生活方式和特色文化。因此,在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过程中,应特别注重文化性的体现,以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

要想增强农村人居环境的文化氛围,需要深度挖掘当地的文化内涵,并尽量在农村的建筑、街道、田间地头等各种景观中体现出来;
还应利用当地文化打造体验性强的旅游项目,借发展全域旅游进一步弘扬当地文化。

(三)注重地方性

邢台市农村几千年以来在习惯、风俗、礼仪等要素作用下,产生、发展、演变而成风格迥异的农村景观。农村景观和所蕴含的文化特征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不可再生性,如果全部采取标准化和统一化的建设模式,将农村的历史痕迹全部消除,就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最忌千篇一律、千村一面,全域旅游导向下更需要注重保留和发扬当地特色,因为地方性和辨识度是旅游吸引力的关键要素,一个特色鲜明的农村人居环境会让游客产生深远的记忆。

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过程中应注重保护自然景观、凸显村庄特色,在保留原有特色基础上,通过改造进一步展现具有特色的乡村建筑风貌,并认真挖掘具有当地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的旅游资源。

本文将全域旅游理念下农村人居环境分为四个组成部分:居住环境、支撑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其中,居住环境主要指乡村中的住宅、旅游性居住用房等,包括农房、民宿等;
支撑环境主要指乡村中的基础设施,包括公共服务体系、道路交通体系等;
自然环境主要指乡村整体自然生态环境,通常以山林、水体、农田等风貌呈现;
人文环境是指由村民进行生活、生产所创造的处于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之上的文化特征。在此分别提出居住环境、支撑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改善对策。

(一)居住环境的改善对策

1.推行被动式超低能耗农居建筑

目前邢台市农村住宅多为低层砖混结构,所采用的门窗、外墙、屋顶散热快,大多自建房施工前没有进行设计,房屋的布局朝向、通风采光、隔热性能等问题都没有认真考虑。这使得房屋的制冷取暖效果极差且能耗极高,不仅居住舒适性差,而且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好的影响。

应在农村积极推广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建造被动式民居和被动式民宿,或对已建房屋进行被动式超低能耗改造。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采用高效的密封系统、保温系统以及热回收系统,其建筑能耗较现行标准的建筑降低50%以上。据研究,北方农村住宅的建筑面积约有65亿平方米,如果将其改造成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每年可减少CO2排放约4亿吨。被动式超低能耗农居建筑有助于提升农民居住水平,大幅降低CO2等污染物的排放,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广意义。因此,在乡村建设过程中,应积极采用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包括采用新型围护结构、运用新风热回收技术、利用可再生能源等,且充分考虑房屋的朝向、通风、采光、户型结构、选址布局等因素,使建筑物对外部能源的需求降到最低。

2.加强建筑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邢台3 500多年灿烂的文明史,使得邢台市农村拥有丰富的传统建筑资源,这些建筑资源是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也是乡愁的寄托所在。对具有文化价值的建筑,应该保持原有的建筑风格、工艺、材料、建造方式等,凸显与自然的联系、与文化传统的联系,保持可识别的地域性;
并注意加强维护和修缮,做到修旧如旧。

对一些文化价值不大的民居建筑,可以进行适当改造,改造成民宿、公共建筑等。改造前应对村庄整体建筑风貌进行规划和设计,针对当地的自然特点和文化特点打造成整体协调、特色鲜明的村庄风貌。

3.加强民宿建筑的地方性特征

民宿一直热度不减,是由于游客青睐于其独特的装修风格,被其中蕴含的特色文化元素所吸引。应结合当地的乡土风貌和自然风景,利用绿植、景观石、青瓦等对民宿室外进行装饰,使民宿与周围的环境整体协调一致;
民宿室内的装饰,可以选取当地农作物编织成的装饰材料,对其进行有组织的拼贴构成装饰界面,家具、摆件、挂画等各种小细节,也都应注重体现当地的特色文化。

(二)支撑环境的改善对策

1.完善交通道路体系

完善的交通道路体系是农村与外部进行联系的基础,邢台城市交通十分便利,但市区到农村的交通还不够完善。首先要进一步加强交通体系的建设,新建或修缮城市与农村间道路、交通主干线与农村景区间道路。其次,要注意美化乡村道路景观风貌,加强道路景观与村落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谐性,鼓励采用地方材料铺装,利用乡土花卉品种进行绿化;
还要在景区线路上设置专门的垃圾清理回收点,保护道路两旁的景观,满足游客的观赏需求。

2.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一是优化农村公共活动空间。设置多样化的乡村游憩空间,在巷道、广场等公共活动空间设置村民活动中心和休憩设施,并通过增设具有文化气息的景观小品增添乡村旅游趣味性;
建立健全农村文化公共服务体系,设置村史展览馆、乡村图书馆、传统文化展示馆、民俗馆等[3]。在设计公共活动空间时,要充分考虑当地村民的生活需求,注重保持当地人的生活情景和社区情景,使游客的旅游活动空间和村民的日常生活空间实现共享、融合。

二是增设满足游客需求的公共服务实施。在村庄入口处设置游客服务中心、配置生态停车场,在村庄建设富有特色、高标准化的便利店等商业设施,以及文化主题酒店、公共厕所等,满足游客住宿、餐饮、购物、日常生活等各方面的需求。在设计公共设施时,应时刻注意彰显地域文化特色,采用村庄元素和文化符号,使游客沉浸在独特的人文氛围中。

3.继续改造厕所和污水排放系统

自2018年邢台市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以来,邢台市村庄面貌有很大改善,但厕所改造和污水排放系统改造仍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应坚持因地制宜和实用性的原则,“量村定制”或者“量户定制”,继续对农村厕所和污水排放系统进行优化改造,可以利用财政补贴、各级配套、专业施工代建这套“组合拳”来助力改造。

(三)自然环境的改善对策

1.加大环保的宣传教育力度

农村的自然山水、农田景观、聚居村落是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优美的自然环境是实现宜居、宜游的基础条件。要坚持生态文明理念,通过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加强农村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要在农村举办多种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比如可以利用“水日”“环境日”“地球日”等主题纪念日,开展形式新颖、主题鲜明的环保科普活动;
还可以创建“绿色+”空间,如“绿色+农地”“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等,形成珍爱环境的氛围。通过不断普及环保知识,引导村民逐步强化保护环境的意识,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形成文明环保的生活、生产方式。还要在重点山地、林地、水源等保护区设置警示牌,严禁采石、取土、垃圾倾倒等破坏性行为,提醒村民约束自己的行为,积极地参与农村环境的保护。

2.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

农村面源污染是指农业生产活动和农村生活中,禽畜粪便、生活垃圾以及农田中的磷素、氮素、农药重金属等污染物,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农田排水和地下渗漏等方式进入水体所引起的污染。农村面源污染会对农村环境和农业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危害着村民的家园,应加大治理力度。一是构建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产业链。重建产业的上下游关系,构建“种植-饲料-养殖-食品加工-种植”的生态循环产业链,将养殖废弃物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后回用于种植,最大限度减轻农业生产系统对农村环境造成的压力。二是发挥农业企业与农民主力军作用,实施多元主体治理机制。应发挥龙头企业在面源污染治理中的主力军作用和工程化、产业化优势,鼓励企业和科研院所联合进行技术攻关。还要更好地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适时对其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4]。

3.加快能源消费形式的转变

零排放、无污染的能源消费形式可以减少对农村自然环境的破坏,邢台市农村应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比如生物质能、地热能、太阳能、风能等。政府相关部门应增加绿色能源产品的供给,通过宣传和价格机制等手段,鼓励、引导农村居民使用绿色能源。

(四)人文环境的改善对策

1.加强文化传承人的培养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选择离开乡村,到城市工作生活,邢台市乡村多为留守的老人和儿童。农村人口大量外流,导致农村文化带头人极度缺乏,许多优秀的传统艺术、农村文化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局面。各地基层文化部门应该积极发挥作用,在当地村民中选拔一批文化艺术骨干,对其进行专业的、系统的培训,将其培养成为本地传统文化的传承人。地方政府应大力支持,对弘扬传统文化的优秀传承人,给予一定的物质嘉奖和精神奖励[5]。

2.举办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

当前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农村文化活动开展缺少有效的场所和场地,导致农村文化活动单一,部分地区赌博活动猖獗。为了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各地基层文化部门和村委会应举办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在活动中可以将当地的风土人情加以有效加工后融入其中,以提升文化活动的乡土性、艺术性和吸引力。这样一方面调动了村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村民的文化素养,另一方面也为发展旅游提供了丰富的旅游活动项目。

3.深入挖掘特色文化内涵

应深入挖掘邢台市农村特色文化内涵,讲好当地的故事,通过设立体验性强的旅游项目,把当地的历史文化生动地展现出来,以此促进全域旅游的发展,进而提高当地特色文化的知名度,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进一步促进文化的传播。

邢台市农村有以下三方面可以挖掘的文化:①“古文化”内涵。邢台3 500余年的悠久历史涌现出很多历史名人和成语典故,如刘秉忠、郭守敬等先贤,鹿死谁手、破釜沉舟等成语典故。可以依据某个成语典故设计旅游活动,比如围绕破釜沉舟,通过建筑场景、服饰装扮、道具等营造秦朝的氛围,让游客沉浸式体验秦朝的历史文化。②“红文化”内涵。李保国同志将毕生精力奉献给了太行山区和国家的扶贫事业,为邢台市培育出绿岭核桃、富岗苹果等多个知名农产品品牌,彰显出“心系群众、扎实苦干、奋发作为、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可以依托李保国精神,设立红色文化主题教育体验式旅游项目。③“农文化”内涵。邢台市农村农业发展繁荣、知名农产品品牌较多,农业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可以设计成农产品种植、采摘、加工等体验式旅游项目。

全域旅游和农村人居环境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在两者互动整合下,能实现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良性循环,因此,在全域旅游理念下研究农村人居环境的问题比较有意义。

欲使全域旅游得到高质量发展,需要对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提出新的要求,在人居环境的改善过程中要注重整体性、文化性、地方性,要对农村软环境、硬环境进行整体提升,要注意凸显当地的文化特征和地方性特色。

文章结合邢台市农村人居环境的实际情况,在全域旅游理念下分别提出居住环境、支撑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的改善对策,以期使农村的人居环境得到优化提升,不仅为当地村民提供更加宜居的环境,也能符合发展全域旅游的要求,促进邢台市农村人居环境和全域旅游的不断相互促进和良性循环发展,最终实现农村人居环境的极大改善和全域旅游的高质量发展。

[1]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崔昕.全域旅游理念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乡村旅游开发的有机结合[J].农业经济,2020(09):43-45.

[3]张琳,马椿栋.基于人居环境三元理论的乡村景观游憩价值研究[J].中国园林,2019,35(09):25-29.

[4]展晓莹,张爱平,张晴雯.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期面源污染治理的思考与实践[J].农业工程学报,2020(20):1-7.

[5]宋旭超,崔建中.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有机结合研究[J].农业经济,2020(07):46-48.

The Research on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Rural Living Environment in Xingtai Under the Concept of Global Tourism

ZHANG Wen-xia

(Hebei Vocational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Xingtai, Hebei 054035,China)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global tourism, the research on the rural living environment of Xingtai Cit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the construction level of rural living environment in Xingtai City and bette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Xingtai City. By analyzing the internal connection between global tourism and rural living environment, it is found that the two promote each other and develop together; then it studies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improving rural living environment under the concept of global tourism, and puts forward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focusing on wholeness, culture and locality; finally,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rural areas in Xingtai City, under the concept of global tourism, it proposes the improvement measures of rural living environment, supporting environment,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human environment in Xingtai City.

living environment; countryside; global tourism

D422.6

A

1008—6129(2022)04—0100—05

2022—05—28

2021年邢台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全域旅游理念下邢台市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对策研究”,项目编号:XTSK41。

张文霞(1987—),女,河北邯郸人,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讲师。

猜你喜欢 邢台市人居全域 “喷火龙”妈妈小学生优秀作文(低年级)(2022年10期)2022-11-03邢台市焚风时空特征分析农业灾害研究(2022年2期)2022-05-31临深置业理想 这座城刷新美好人居标准!房地产导刊(2021年12期)2021-12-31逛公园小学生必读(低年级版)(2021年6期)2021-09-10用一粒米撬动全域旅游今日农业(2021年11期)2021-08-13人居一世间 愿得展素顏河北书画研究(2020年1期)2021-01-18“全域人人游”火爆周宁海峡姐妹(2017年9期)2017-11-06朱乐天历史小说《柴荣大帝》赠送仪式在邢台市档案馆举行档案天地(2017年8期)2017-08-24全域旅游向更广更深发展西部大开发(2017年7期)2017-06-26旅游如何从景点走向全域领导决策信息(2017年13期)2017-06-21

Tags: 邢台市   人居环境   改善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