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材料 / 正文

乡村全面振兴视域下稻虾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及对策分析

2023-02-05 10:10:09

吴珍,钟俊丽,许辉,徐晓波,滕瀚

(1.安徽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
2.安徽农业大学 农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之后,国家进一步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既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更是为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和共同富裕指明了方向[1]。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将农村、农业和农民紧紧连接在一起,在推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新的历史阶段,产业振兴和融合发展可在巩固扩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扎实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自2007 年“稻田生态养殖技术”被列为渔业科技入户主推技术以来,以“稳粮增收”为纲,稻虾共作模式在我国尤其是长江中下游流域迅速推广开来,截至2021 年底已达140 万hm2[2]。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稻虾产业集优质农产品生产、食品医药深加工和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充分契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有力地推动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农业综合效益提高和粮食安全保障,逐渐成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3-4]。从乡村全面振兴视域出发,探讨稻虾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指出其未来发展方向并进行对策分析,为稻虾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1.1 稻虾共作模式及其生态学原理

稻虾共作模式作为稻渔综合种养的重要类型,是在小龙虾池塘养殖的基础上逐步优化改进而来的(图1)。稻虾共作运用动植物间互利共生的原理,对稻田进行开挖环沟、筑埂等田间工程改造,可充分满足水稻和小龙虾在稻田中同生共长的需要,能够在减少化肥、农药投入的基础上产出高品质的稻米和小龙虾[5]。稻虾共作模式以水稻种植为中心,水稻可为小龙虾提供遮蔽和食物来源,小龙虾进入稻田能够取食部分杂草和害虫。饲料投喂、小龙虾排泄及其稻田活动对土壤的扰动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和改善土壤结构,稻米品质的提高主要得益于水稻氮素吸收累积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提高[6-7]。因此,良好的稻田生态环境、优质小龙虾和虾稻米可为稻虾产业蓬勃发展提供充分的物质基础。但需注意不合理的田间管理也会造成稻田耕作层破坏、水稻减产、小龙虾病害和水体污染等消极影响[3]。作为一种绿色新型综合种养模式,稻虾共作以“养生态虾、种绿色稻”为目标,符合农业生产“两减一增”要求,增添了乡村振兴的质量和成色。

图1 稻虾共作模式发展时间轴Fig.1 The time of the development of rice-crayfish culture system

1.2 面积、产量增加迅速

据统计,我国适合发展稻虾共作模式的稻田约为450 万hm2,尤其是长江中下游流域,该地区生态环境良好、水资源丰富,且水产养殖和水稻种植历史悠久、基础较好。得益于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在各级农业推广部门的推动下,稻虾共作模式发展迅猛。稻虾共作面积由2016 年的42 万hm2发展到2021 年底140 万hm2,年均增长率达到46.7%,产量年均增长率为28.3%(表1)[2,8-11]。2021 年,湖北、安徽、湖南、江苏和江西5 个传统小龙虾养殖大省牢牢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小龙虾养殖总产量超240 万t,占全国小龙虾养殖总产量的91.6%[2]。与此同时,多地将稻虾共作与精准扶贫相结合,通过打造稻虾全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建设。

表1 2016—2021 年小龙虾、稻虾共作面积和产量情况Tab.1 The area and yield of crayfish breeding and rice-crayfish culture system from 2016 to 2021

1.3 稻虾产业发展迅速

稻虾产业虽起步较晚,但由于显著的综合效益和积极的政策导向,稻虾产业融合发展迅速推进,已逐步构建起小龙虾捕捞、虾稻米和虾仁虾尾初加工、虾壳提取物深加工和小龙虾餐饮为一体的稻虾全产业链(图2)。据统计,2016 年小龙虾产业总产值为1 466亿元,发展到2021 年底已达4 222 亿元,年均增长率达37.6%[2,8-12]。截至2021 年底,第一产业产值为823亿元,产值年均增长率仅9.2%;
第二产业产值为369亿元,年均增长率达52.4%;
第三产业产值为3 030 亿元,增长率达55.8%,短短5 年小龙虾产业总产值增加近3 000 亿元(表2)。与此同时,第二产业同比下降23.2%,得益于第一、三产业的增长,小龙虾产业总产值同比增长达22.4%。总体而言,近5 年小龙虾产业链产值增加迅速,主要是由于第三产业产值的大幅攀升。“中国小龙虾之乡”湖北潜江将稻虾产业作为城市的支柱产业,大力发展以甲壳素加工业为代表的食品医药深加工,2019 年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520 亿元,正朝着千亿级稻虾特色产业集聚区的目标迈进。

表2 2016—2021 年小龙虾产业产值Tab.2 Output value of the crayfish industry from 2016 to 2021

图2 稻虾产业链Fig.2 The industrial chain of rice-crayfish system

2.1 创新能力不足,基础理论研究滞后

稻虾产业涉及行业门类较多,在其快速发展过程中,偏重于应用型技术方面的总结,而缺乏在基础理论方面系统性、创新性的研究[13]。在生产环节,以技术性探索为主,而忽略了在稻田生态、虾稻互促等领域机理性的研究。在加工环节,对于水稻、小龙虾在品质和重金属残留等方面的研究较少,在稻虾产品加工标准的研究和制定方面的创新不足。在产业推广过程中,部分地区盲目以“湖北模式”“潜江模式”为样板,没有充分结合自身实际和发挥资源禀赋,出现了一些生态破坏和资源浪费的情况。同时,各地区稻虾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金融信贷、农地产权和扶持政策等问题亟需深入研究,从而为稻虾产业融合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保障[14-15]。

2.2 产业结构失调,产业发展不均衡

稻虾产业正朝着万亿级产业发展,但三大产业占比极不均衡。从小龙虾产业占比情况来看,2016 年第一、二、三产业占总产值比例分别为38.5%、7.0%和54.5%。2021 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占比分别为19.5%和8.7%,第三产业占比达71.8%(图3)。稻虾全产业链同样存在种养端和加工端产值低、占比低的情况,尤其是种养端增长较为缓慢。近年来,稻虾共作面积和小龙虾产量年均增长率基本保持在30%以上,但种养端产值增加仅为9.2%,这表明第一产业生产效率较为低下。第二产业增速较快但占比最低,这主要是由于稻虾加工业基本还是以虾稻米和虾仁虾尾初级加工为主,产业附加值低。而以虾壳提取物为代表的医药精深加工产业链方兴未艾,虾稻米加工和营销正处于起步阶段,因此第二产业还有较大发展空间。以餐饮休闲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占比近三年稳定在70%以上,稳居主导产业位置。

图3 2021 年小龙虾一、二、三产业产值占比情况Fig.3 The proportion of the output value of the primary,secondary and tertiary industries of crayfish in 2021

2.3 重虾轻稻,产业发展不规范

稻虾共作模式以水稻种植为中心,遵循以稻为主、以虾促稻的原则,从而稳定水稻产量、提高稻米品质,充分发挥“稳粮增收”的作用[16]。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因小龙虾养殖直接收益快、收益高,绝大部分经营主体包括少数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主要关注小龙虾养殖环节的投入和产量,而忽视水稻种植和管理这一关键环节,甚至出现耕地非粮化等现象[3,17]。在第二、三产业发展过程中,小龙虾加工业和餐饮业占有重要地位,各类以龙虾为主题的餐馆甚至是主题乐园受人瞩目、层出不穷,而虾稻米加工及营销的市场影响力较小,以水稻为主题的农业综合体更是寥寥。稻虾产业中小龙虾产业牢牢占据“主角”角色,而无论是种养殖端,还是加工和餐饮休闲环节,水稻及其精深加工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稻虾产业发展还需进一步规范,防止耕地“非粮化非农化”,同时各环节“重虾轻稻”问题亟需解决。

3.1 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推动产业创新发展

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专业人才体系,对于引导稻虾产业深度融合、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在稻虾生产、产品加工和政策服务等领域,设置专项课题研究经费,以求在制约稻虾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取得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突破,从而推动标准化稻虾产业体系建设。“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针对目前稻虾专业技术人才和乡村人才短缺的局面,应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人才在引领产业创新发展中的创造力。稻虾主产区资源禀赋各异,在推动产业蓬勃发展过程中,应充分结合自然生态条件和市场需求,强化在种养模式、产品深加工和品牌建设等方面的创新性实践。同时,合理运用物联网、地理信息系统等新型科技,推动实验室的“盆景”成为产业发展的“风景”,助力稻虾产业节本增效高质量发展。

3.2 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推进产业融合发展

针对稻虾产业发展存在的不平衡、不规范等问题,需充分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强化产业融合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16]。第一产业方面,需通过稻虾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推动生产端技术水平提高和管理能力改善,从而增加经营主体的经济收益。第二产业方面,2019 年小龙虾精深加工仅占加工总量的约十六分之一,这表明小龙虾加工业还处于初加工阶段[9]。小龙虾体内甲壳素等提取物均可作为制备生物医药和保健食品的重要成分,原先作为加工废弃物的虾壳等部位综合利用后衍生品价值也可提升10%~100%。同时,需推动优质虾稻米加工向特色化的精深加工方向发展。第三产业方面,需在保持小龙虾餐饮娱乐稳定发展的基础上,推动以水稻为主题的餐饮娱乐和文化节庆等方面的探索。因此,需全方位多元化推动稻虾产业发展“接二连三”,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从而保证三大产业并驾齐驱、充分融合。

3.3 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特色乡村旅游

2022 年“中央一号文件”紧紧围绕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提出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稻虾产业不仅需推动三产融合发展,更需进一步加强“产镇产村融合”,打造有影响力的稻虾地域品牌,以达到“培育一个品牌,带动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目标。稻虾集中产区需因地制宜编制中长期产业发展规划,以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平台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和打造稻虾产业集群,同时构建多种利益联结模式,让农民有活干、有钱赚。在此过程中,需强化村镇集体在产业发展中重要作用,发挥基层组织政治功能、培育壮大村镇集体经济。同时,充分利用乡村旅游这一重要抓手,大力发展以稻虾为主题的特色乡村旅游。以“科学规划、突出特色、健全管理、打造精品”为准则[18],结合亲子教育、农耕教育,为市场提供集休闲娱乐和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稻虾游,让游客“伴稻虾游、品虾稻米、忆稻虾旅”,带动稻虾加工产品、民宿和餐饮等消费,从而扎实推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图4 稻虾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Fig.4 The effective path of rice-crayfish industry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猜你喜欢 稻虾小龙虾融合 大通湖流域稻虾种养尾水分析与治理对策当代水产(2022年6期)2022-06-29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今日农业(2021年19期)2022-01-12研究揭示稻虾共作时空分布特征农业科技与信息(2021年14期)2021-12-05稻虾共作模式下小龙虾养殖对水体环境的影响当代水产(2021年9期)2021-12-02两种不同稻虾种养模式对比试验科学养鱼(2021年10期)2021-11-10小龙虾不火了?亩赚10000元!快来看看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当代水产(2021年7期)2021-11-04融合菜中老年保健(2021年11期)2021-08-22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数学)(2021年1期)2021-03-19小龙虾小学生优秀作文(低年级)(2020年11期)2020-12-14《融合》现代出版(2020年3期)2020-06-20

Tags: 视域   振兴   对策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