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材料 / 正文

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运用与意境营造分析

2023-02-05 10:35:09

邱茂莎

语言是人们实现思想交流的重要工具,而接触过汉语言文学作品的人们都会被其内容呈现形式所吸引,进而于读后形成诸多感慨。在当今时代,汉语言文学作品的解析依旧于各阶段教学中起到丰富学生文学探究思想,提升学生个人文学素养的作用。汉语言文学的意境营造应用的文字形式多变,但阅读起来却从不缺乏生动或深刻之感。从某种角度观之,汉语言文学作品的艺术风格带有一丝“婉转”,亦带有一丝“风骨”,此类刚柔并济、娇柔洒脱的特点或在其他语言文学作品中较难寻到。作为文学研究专业人士及相关专业学子,持续探究汉语言文学中语言运用与意境之美,当属于弘扬民族精神,促进汉语言文学艺术传承的重要之举。于当前潮流文化呈全面席卷之势的时代实行此类探究,十分必要。

(一)思与感的相通

汉语言文学具备艺术作品这一事物类型的固有特征,即“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在汉语言文学作品中,因国人审视事物形式之独到,作品中所叙述的内容及语言应用的形式既能有效地向读者传递情感、物、景等信息,也能在藏有深度思想的文段引发读者一定思于感的共鸣。一般来说,每名读者根据其生活经历、个性及主观阅读需求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阅读感悟。但汉语言文学作品区别于影视作品或音乐作品,其对有形及无形的事物的形容形式是准确的文字,尽管其意会结果或相对多样,但阅读于新鲜感探索层面上,活用语言技巧便是汉语言文学作品能给予人最直观感受的“固行之道”[1]。形容汹涌而至的悲伤情绪,或“以景寄情”,或“纵情直叙”,这便是作者的“思”。而后续的“感”,可具体描写出来,也可充分留白;
但大致的基调却早已在“思”的表述中确定,读者形成的“感”则有极大概率与作者本身写作时形成的情感相通或相关。回头审视诸多经典的汉语言文学作品,其形成的独特语言运用风格,多能给予人一种“有留存,但无法完全留住”的读感。读者欲期加深与作者思想的互联,便需不断思考,进而形成属于自己的感悟,才能将相关作品切实留于心间。这种突显文学作品内含事物于人们生活中存在广泛性,但又期望展现出一定独特性的语言运用,便是汉语言文学的语言运用的特点之一。

(二)灵与美的并存

汉语言文学作品于“细致入微”描写形意的成果展现亦备受人瞩目。无论是古诗文还是现代文学作品,国人往往能应用汉语言精准、巧妙地掌握对应场景及事物的形容,令人们感慨我国单字含义之深刻,词句结构之巧妙。在类比事物、形容事物及描绘多样事物之美时,汉语言文学作品能透过事物表象延展更多事物核心内容的探讨。如古诗文中的“意象”,及关联各地地方文化传承事物含义于文学创作的应用[2]。于语言应用层面,汉语言文学中的部分描述实行的初衷涵盖多层深意,即使是感叹眼前事及眼前物,作者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关联自身作品创作心境,期望读者通过文字之美联想事物之美,而后从事物之美中获得灵动的欣赏感受,再从中切实获得思想延展过后形成的美的感受。同时,汉语言文学中对事物灵动之感的形容亦十分独特,事物静态及动态的形容不仅多变,且均能呈现出作者独特的写作风格。单纯堆砌华丽的辞藻,不能令文学作品于读者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而汉语言文学优质作品则能在给予人美好画面感的同时,亦能令人感叹其中语句应用之精巧,这便是汉语言文学的语言运用的特点之一。

(三)历与叹的结合

文学作品之所以称之为“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在于部分文学作品内容为虚构,作品中故事发生的背景及故事内容本身均为作者凭借自身生活经历及想象构建而成。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虚实结合的文字内容或更能展示作者文学创作的功底。汉语言文学中相对不缺乏作者依照自身生活经历展开描述,而后直抒胸臆的作品,亦不缺乏借助虚构的故事表达自身长期于现实中无法实现理想、抱负的作品[3]。尽管感叹多由经历而生,但部分作者自身想象力相对丰富,在以“历”促“感”的同时,再进一步以“感”构“历”,这也属于作者个人体验的升华。汉语言自身具备的独特魅力在于奔放的同时亦能展现出三分含蓄,当更多事物及情绪描述以直叙形式呈现时,读者便能感受到后续即将袭来更多冲击性的内容,但往往最后会留下类似“长叹”一般的收尾。这类语言应用形式呈现出的,是国人内敛的行事风格及多变的内心世界。泱泱中华千百年历史所沉淀得出的文化传承,令我们的语言充满着别样的深度;
而部分作品中语言的巧妙应用,更是将千百年的“历”与“叹”浓缩至字里行间之中,无处不显“风骨”,无处不显笔挺的“灵魂”,这也是汉语言文学语言运用的特点之一。

(一)促多样感悟

汉语言文学中意境营造的呈现形式多样,但其均为内容或作品主题服务。部分作者在确定作品题目时会设下悬念,行文至何处,其便会在何处营造氛围。即使部分作品内容结构独特,并未在作品中明确说明与题目相关内容,或直抒作者胸臆,但通过各处意境的营造,读者依旧能在阅读过程中对作品主旨窥得一二。在古诗文中,汉语言的精简应用及意境营造可谓到达了相当的高度。国人领略了我国古诗文的英译、日译版本,均能感受到其翻译明显增加了字词量,不仅整体叙述变得冗杂,其对应内容也缺少了作品原本具有的汉语言读感,文字的美感也有所削弱。与之相对,在进行英译汉等语言的翻译时,汉语言精准切入对应外文词语核心的翻译则会令国人倍感惊艳,且多数情况下会赋予对应词语更加深邃的美感。此类情况的存在,主要在于汉语言善于营造意境,字、词、句均饱含独特的情感。如翻译“Coca Cola”时,最终选择了“可口可乐”这一译名。其不仅音似,词语立意也十分具有吉祥、喜庆的色彩,令人听后心中倍生喜意。

(二)促感情渲染

意境的营造多与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感情有关,此类内容描述或蕴含着作者想表达内容的“蛛丝马迹”,或是为后续更加强烈情感的迸发进行铺垫。无论是“助力递进”或是“逐层削减”情绪展现相关的意境营造,作者都会将感情渲染的要素置于其中,这与上文所提及的“意象”有相近之处。感情的渲染分很多种,但汉语言的意境营造均能精准给予其应有的形式。强烈情感的展现多伴随着“大开大合”的场景描写,雷雨天、大雪天等自然天气的描写能有效突显情感宣泄的直接程度。柔和、隐忍情感的展现则会伴随诸多压抑情景的描写,人物亦会在此类情境中展现出不同的入场状态。在古诗文中,通篇全部营造意境而不描写情感的作品比比皆是,但感情于情景中呈现的意境,则足以令读者脑中生景,景中会情[4]。

(三)促内涵提升

汉语言文学具备深厚的内涵,在相关文学作品的阅读过程中,读者均会收获不同程度的惊喜。诸如“情感可以这样描写”“情节可以这样过度”等基于文学创作层次的字、词、句应用,无一不具备强烈的文学魅力。行文偏“寡淡”,但构建的意境却非凡;
或行文“浓烈”,但要表述的含义却为人间常态。但有意境构建在前,作者的思想情感表述形式也会因此得到更新,进而呈现出较为深厚的内涵。在文学作品中,“生死”是一项值得长期讨论的内容。古人在诗作中曾表述过“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但从这两句领会,人们不难看出作者高尚的情操,其颇具“直叙”之感。而其前两句则为“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题目更为“石灰吟”。倒叙观之,便会倍生惊叹之感。作者通篇所描述的是“石头”及“石灰”,但在前段场景描写后,后半句即为感叹,亦为意境的进一步延展,且同样可视为作者自身思想情感的直接表述,这种表述呈现效果的多样性,显著提升了整篇诗作的内涵,亦能令读者在读后于脑中尝试勾勒作者的形象,并将其定为“身处烈火”但眼神依旧坚定的名士模样。

一般来说,作者创作文学作品,其必然存在想要表述的东西。而汉语言文学作品应用语言创建意境,便是为了在各类文体中充分展现作者创作思想的独特性。部分作者倾向于诗歌创作,认为此类形式更加自由;
而部分作者则更偏爱长篇大段的文字叙述,所以选择创作含有丰富故事情节的小说;
且更有兼具两项需求的作者,其在散文中寻得了自己创作意向的答案。受文体约束,各类作品中的语言应用均存在各自的特性,但令人惊奇的是,其营造意境的效果水平却不会因此受限。如上文提及的“石灰吟”。字数的限制反而给予了作者以更多的创作灵感,而汉语言文学作品之所以可影响一代人的思想,甚至流传百世,皆因其内涵深厚,立意非凡,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读者在阅读此类经典作品后,其总结出的“令人印象深刻的片段”往往会存在一定差异。排除读者个人喜好等因素,此类片段则多涵盖意境营造片段。一段突出思想情感迸发的文字描述必然会关联情绪铺垫,而应用语言进行意境创建,则是相对高级的处理方法。且汉语言本身存有一种“可从简”及“可从繁”的便利切换度。相对复杂的叙述内容,可转为内涵深刻的诗句。极简的诗句,也可转换为最复杂的情感描述。一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便向读者构建了一幅绝美的画面,令人感叹先贤的人生感悟来自天地之间,这便是上文所提及的“历与叹”。文段仅简单叙述了孔子站在河岸边说出了一句感叹河水日夜奔流的感慨,便会引起读者万千思绪。不同的人或会形成不同深度及广度的感想,但其“河水奔流不止”这一场景的表述,便被一句“逝者如斯”瞬间拉高了高度。“逝”及“斯”的应用十分巧妙,“不舍昼夜”亦会给人以更多苍凉之感。简单的字、词、句,却拼凑出了相对深刻的人生道理,能引人深思,甚至引导另一篇佳作的诞生。除却本句确乎为先贤所叹之事,本身具有一定深度之外,汉语言的精妙应用及“川上曰”的意境构建,亦令人对整体内容所述心生向往并印象深刻。

(一)苦难类型文学作品的分析

此处重点分析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新婚别》。此篇诗作亦被选作大学语文教材文章,具有相当的文学价值。本篇诗作从新嫁妇视角展开对奔赴前线丈夫的悲诉,其尽管心中充满悲苦,但身处战乱时期更多的时候仅能体会到“身不由己”带来的无力感。本身并无过度华丽辞藻的堆砌,但诗作中一句“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有效树立了古时女子柔弱但坚贞,且深明大义的形象,协同之前整体叙事加感悟的叙述话语,令读者感叹战争残酷的同时,亦被人性美的光辉所照耀,心生暖意。此时读者读至诗作最后一句——“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此句的描述再次将战乱背景下人们的思想深处固存的“悲坚并行”的特质予以进一步展现,令读者形成更多情感探索相关的阅读感悟。

此时,再次回顾诗作中前后照应的行为场景片段——“暮婚晨告别”及“仰视百鸟飞”,其中“告别”与“仰视”这两个动词叙述形式虽简单,但读者均能在诗作前后语句堆砌营造的气氛下形成一定“既视感”,并从中感受新嫁妇行为中饱含的深情。诗作中妇人也曾存有“抱怨”——“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此类乱世之中女子心存此类感受亦属正常。但后文的“誓欲随君去”,又展现了妇人的情深意切。即使是烽火连天的特殊时代背景及苦难横生的日子也不会影响她惦念丈夫的浓烈思想。尽管诗作创作者杜甫身为男性,其创作诗文的视角相对独特,但读者也能通过简单的思索意识到作者如未有深刻的生活经历又怎会创作此篇诗作,这便是苦难类型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这篇诗作更是苦难类型汉语言文学作品中令人印象较为深刻的优秀作品。

(二)景物描写文学作品的分析

此处重点分析北宋文学家苏轼的《前赤壁赋》。古往今来描写赤壁这一处景致的文学作品不在少数,而苏轼于此篇赋中所描写的“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却展现了更为广阔的人生境界。此处文学美的展现不仅为以“景”喻“情”,更展示了作者超凡的想象力。赋中场景直叙也采用“氛围营造”的叙述方法,令读者收获极为“享受”的阅读感。“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为后续“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所接的描写营造出相对欢沁的吟唱气氛,而与之相和的洞箫乐音描写,亦将听觉感受向文字描述方向的转化推到了令人惊叹的高度。能将乐声之婉转描写为“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读者很难不在脑中形成对应画面。通篇读后,读者能感受到作者怀古伤今的情绪传递得丝丝入扣,均渗透在每一处景物描写当中,利用高超的语言应用技巧,都能在意境构建中为读者带来美妙的阅读体验。

文化传承的接力棒此刻已传递至当代人手中。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运用与意境营造,值得相关专业学者及文学研究专业人士进行深入的探究。在现代文学作品的创作中,创作者们亦应通过过往优秀汉语言文学作品的阅读积累不断地培养自身文学素养,启发自身创新思维,以求创作出更多优秀的文学作品。

猜你喜欢 汉语言文学作品营造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中学生天地(B版)(2022年6期)2022-07-15初探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应用与意境海风(2022年2期)2022-06-09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华人时刊(2022年7期)2022-06-05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小学生优秀作文(高年级)(2022年3期)2022-03-29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今日农业(2021年4期)2021-11-27田园养生景观营造探讨建材发展导向(2021年12期)2021-07-22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当代陕西(2020年17期)2020-10-28国家级一流专业 汉语言文学西藏民族大学学报(2020年5期)2020-04-20汉语言文学学习策略浅谈青年文学家(2016年5期)2016-04-27试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要性及策略消费导刊(2014年12期)2015-02-13

Tags: 意境   汉语言   营造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