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材料 / 正文

“新商科”复合型人才产学研协同培养研究——来自华南师范大学的探索与实践

2023-02-07 10:05:09

徐欣萌,朱 琪*,徐向龙,张 臣

(1.华南师范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2.华南师范大学 教务处,广东 广州 510631)

商科专业因其培养出来的商科人才就业面广、就业适应性强而备受推崇,一直是各大高校的热门专业。然而,长期以来商科人才培养存在不少问题,如各高校商科专业课程体系趋同,培养的毕业生同质化,专业特色不明显;
培养过程过分强调理论教学,忽视社会实践教育;
重视操作技能培养,忽视创新思维养成;
过分依赖已有教学资源优势,忽视对外部新资源的开拓与整合,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滞后于产业和技术发展等。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创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较为缺乏,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对商科人才的实际需求[1]。根据高等教育未来发展趋势和社会对商科专业人才的需求特征,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

党和政府多次提出高等学校要以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为核心,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体制机制创新,推进教育与科技、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创新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与机制,推动政府、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多元主体活力激活与迸发,协同构建开放共享互动的网络平台与资源,培育具有创造性思维、现代文明精神、卓越专业素养、深挚人文情怀、优秀学习能力、能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并推动社会进步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因此,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具有较高专业综合技能的复合型创新人才,是新商科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和根本出路。而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高校与企业通过合作构建产学研协同平台,共建复合型商科人才培养基地,以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需求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帮助学生在完成本科教学常规课程的基础上,了解行业市场现状与技术发展前沿,增强对商业领域职场的认知,扩大就业选择空间;
开阔视野,培养多元化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动性,储备职业技能[2]。遵循“服务引领、应用驱动、协同融合、开放创新、共建共享”的理念,以商科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协同创新”思维为引领,以平台资源建设与模式创新为中心,通过共建产学研协同平台,整合多方优质资源,进而构建商科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协同机制,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无疑是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理想选择。

“新商科”是相对于传统商科而言的,是在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其实质是遵循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律,运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对传统商科进行改造,主要是将其与相关学科进行重组交叉、融合和创新,构建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符合新时代市场需求的复合型创新人才[3]。

(一)“新商科”是结合现代新技术的交叉融合学科

传统商科教育注重学科的独立性和专业性,而“新商科”是在数字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元宇宙等技术的兴起和普及,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革,催生了新的知识、技术和技能需求,亟须高等教育在工科、理科和商科进行交叉与融合[4]。

(二)“新商科”以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为目标

传统商科以职能为导向培养专业人才,如人力资源管理、会计、财务、市场营销、金融等。在数字经济时代,行业间界限越发模糊,行业跨界融合愈演愈烈,催生出许多复合型的新职业、新工种、新岗位,这就要求新商科人才培养也要在工科、理科与传统商科之间进行相应的交叉与融合,培养兼具多学科知识与技能的复合型创新人才[5]。

(三)复合型“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是产教深度融合的全新培养模式

传统商科教育虽然也强调校企合作,在企业建立实践实训基地,让学生通过顶岗等方式开展实习,但这些形式往往流于表面,无法满足学生提升技能特别是创新实践能力的需要,也无法满足企业生产实践的需要[6]。而新商科强调高校要深度对接企业的现实需求,以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为目的开展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7]。2019年11月,教育部高教司吴岩司长在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对接会上强调,产教融合是促进校企协同育人的基本手段,是实现产学研结合的主要方法,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为“新商科”人才培养改革指明了方向。

(一)产业转型升级下复合型“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问题

近年来,互联网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线上学习、线下学习、移动学习、自主学习对人才培养模式产生了革命性冲击。产业转型和创新驱动战略要求本科高校从专业型学术人才培养向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转型[8]。复合型创新人才需要具备较高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国内高校理论知识教学和基础研究与实践能力训练体系比较成熟,但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为主的高阶研究能力和高阶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创新不足,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匹配度不高。

(二)复合型“新商科”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平台资源建设问题

人才培养体系与平台资源建设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近些年,种类繁多的校企合作形式,并未能提升人才培养体系与平台资源建设水平。由于利益协同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缺失,不同主体主动性与积极性失衡,加上理念传统、模式单一,未能基于开源、共享、协同理念,运用互联网、云平台、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最大限度整合各种创新平台与资源, 导致平台资源建设缺乏持续性和创新性[9]。

(三)商科专业与其他专业交叉融合问题

传统商科属于文科范畴,其学科特点、人才培养理念和教学方式与其他学科特别是工科、理科有着较大差别,学科资源流动和文化交互存在壁垒,加大了商科专业与其他专业交叉融合的难度[10]。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在商科专业和其他专业中间寻找到一种黏合剂。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针对上述复合型“新商科”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开展了一系列基于产学研协同平台的复合型“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图1 基于产学研协同平台的复合型“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框架图

(一)提出新型人才培养理念,构建复合型“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

面对高等教育变化趋势,响应产业转型和创新驱动战略要求,提出了“理论与实践并列、研究与应用并举、学习与思辨并重、创新与创业并行、立德树人与知行合一”的复合型“新商科”人才培养理念。该理念融入了立德树人、知行合一、五育并举、创新创业等近年来高等教育热点概念,符合社会对人才培养要求的发展趋势。在该理念的引领下,构建“课程学习—技能训练—职业道德与商业伦理教育—实验学习—模拟实践—实战实践”的复合型“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复合型“新商科”人才培养目标、标准、方案、模式与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二)开展基于多元平台协同共享的商科创新人才“五能一体”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明确商科创新人才培养的中心导向,强化以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双主线的培养理念,遵循多元平台协同共享的原则,构建课程(专业课程+精品课程+实践课程+实验课程+国际交换课程)、科研(科研项目平台建设+科研基地平台建设)、实践(国内学生实践平台+国际学生实践平台)三大培养平台,深化双师(校内导师+校外导师)、双证(学位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双基地(实习实践基地+理论研究基地)、双实践(校内仿真实验+校外调研实践)四大培养模式,完善制度、队伍、资源、质量、过程五大保障体系,培养集学习、研究、社会调研、创业与创新五大能力为一体的商科“五能一体”创新人才。

(三)开展基于特色专业校内融合与校际共享的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利用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科特点与资源优势,联合校内其他特色专业,开展跨学科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实践。与教育技术国家特色专业融合,协同培养财经新闻、跨学科复合型创新人才;
与体育学科国家特色专业融合,协同培养体育经济、管理创新创业人才;
与心理学科A+专业融合,共建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经济行为学实验室和经济行为与管理决策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发挥经济管理学科专业优势,联合广州大学城高校建设学科精品课程与网络共享课程,推进特色专业优质教学资源校际共享;
联合华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协同整合国外高校和企业优质资源,建设国际大学生实践平台,构建以全英专业为载体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平台,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国际化层次与质量。

表1 特色专业校内融合与校际共享途径与成果

(四)创建“互联网+创新创业”产学研协同育人平台

选择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黏合剂,推动商科专业与理工农医专业的深度交叉融合。该平台遵循“服务地方、需求引领、应用驱动、协同融合、开放创新、共建共享”理念。以“互联网+”为支撑;
以“目标协同”为引领;
以“功能协同”为目标;
以“资源协同”为手段,兼容并包、互联互通;
以模式改革与机制创新为支撑,激活政府、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多元主体活力,消除壁垒,推进政府、企业、高校与科研院所等多元主体平台资源深度融通与协同创新,整合优质政产学研资源,协同构建开放共享互动政产学研协同育人平台与资源。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技术,突破资源共享与开放瓶颈,探索新型教育服务供给方式,协同构建国内外、校内外、企业间共建共管共享共用的协同育人生态系统。平台构建了“人员遴选—心理与价值观测评—职业道德与商业伦理教育—课程学习—技能训练—模拟实践—实战实践”的“七位一体”双创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双创训练营与高端论坛、双创竞赛与实践研学等,面向高校学生、社会从业者、高校和社会双创教育与实践导师开展多层次立体化双创教育实践。

(五)构建“七位一体”政产学研协同育人体系

遵循“服务引领、应用驱动、协同融合、开放创新、共建共享”理念;
以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以“互联网+”和“协同创新”思维为引领,以平台资源建设与模式创新为中心;
政产学研协同构建“一个目标(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两大体系(研究能力培养体系、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三级层次、四位协同(政府机构组织+行业标杆企业+境内外高等学校+学术科研院所)、 研究与创业实践平台、互联网+远程管理服务平台、六类团队(创新人才培养战略咨询委员会、政产学研协同育人课程师资团队、创新研究与创业实践朋辈导师团队、创新研究与创业实践专家导师团队、创新研究与创业实践竞赛专家团队、职业发展与创业孵化导师团队)、七种资源(专业通识基础课程、专业研究基础理论工具方法课程、创新创业实践理论工具方法课程、专业研究综合训练项目、创新创业仿真实践技能训练项目、专业创新研究项目、创新创业实践项目)”的“七位一体”协同育人体系。借助政产学研协同育人平台和资源,政产学研协同育人团队指导高校学生和社会从业者开展多层次立体化“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实践”。

(六)打造创新研学与劳动教育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基地

遵循“知行合一、创新驱动、立德树人、学科协同、朋辈共享”专业创新实践育人理念,将立德树人、知行合一与朋辈教育等育人理念贯穿课程体系设计和课程资源开发与教育实践的全过程。与广东青领教育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新蚁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地理学会、广东省研学旅行协会等旅游研学行业领先企业和行业组织全方位开展合作,组建创新研学与劳动教育联盟团队;
借助华南师大经管、历史、地理、音乐、美术、文学、体育等学科优势与师资资源,整合合作企业的旅游研学资源,协同构建“五育一体”大湾区创新研学与劳动教育实践金课体系,建设了一批具有鲜明岭南特色的大湾区创新研学与劳动教育实践金课资源(建立湾区创新研学与劳动教育示范基地30个,开发具有鲜明岭南特色的创新创业与劳动教育通识课5门、专创融合理论课10门,劳创融合实践课20门,湾区特色创新研学课程25门,创新研学与劳动教育非正式课程100门)。同时,开展朋辈教育实践,实现“知行合一—专创融合—劳创协同—学科融合—五育并举”的专业创新实践教育目标,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融入劳动与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

基于产学研协同平台的复合型“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覆盖华南师范大学所有学院和本科专业,参与学生近50 000人次。学生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国赛金奖1项、银奖1项、铜奖10项;
“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国赛金奖1项、银奖4项、铜奖7项。改革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
入选“第五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优秀成果展”和“献礼建党100周年—全国高校创新创业优秀成果展”。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创业教育联盟年会、T20杭州峰会创新创业论坛、国际丝路创业教育联盟国际学术研讨会、全国教育创新成果博览会、全国创新创业高峰论坛等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全国工商管理专业教指委会议、全国师范大学商学院院长联席会议、广东省创新创业教指委会议、广东省经济学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年会上交流推广。近五年,与北京大学、重庆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100余所境内外高校开展交流。

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引发了经济社会的颠覆性变革,数字经济时代的社会人才需求不再局限于高新技术工程类人才,深谙新商业逻辑和经济运行规律,又兼具理工农医知识技能的复合型“新商科”人才缺口愈发明显[11]。高校必须抓住这一机遇,通过顶层设计、运行机制设计与保障机制设计,进一步推进学科专业间的交叉融合,深化产教融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复合型“新商科”人才的培养质量。可以预见的是,产学研协同平台将在复合型“新商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新商科商科产学研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22年9期)2022-12-06面向现代产业急需 培养复合型商科人才现代经济信息(2022年26期)2022-11-18推行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建设河南农业·教育版(2022年3期)2022-04-23基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针织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纺织科技进展(2021年3期)2021-06-09新商业模式下新商科通识课建设的思考和探索课程教育研究(2021年13期)2021-04-13现代商业流通视阈下新商科专业群重构文学教育·中旬版(2018年8期)2018-09-02新商科应用型人才职业素养体系构建研究卷宗(2017年36期)2018-03-09高职电子商务类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探讨“新商科”人才培养职业技术教育(2017年17期)2017-07-21《中国学生商科留学报告》:中国留学生扎堆商科热度不减理性回归留学(2016年13期)2016-06-29产学研协同创新伙伴关系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创新科技(2015年8期)2015-12-24

Tags: 华南   产学研   协同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