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材料 / 正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学思考

2023-02-07 19:05:07

任 岩

(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济南 25035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核心价值的根本观点,“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1]。党的十九大报告从新时代要求出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作出了新部署,强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传播是新时代提出的一项重要使命,而作为主体的人则是这一使命的承担者和践行者。本文拟从马克思“现实的人”这一人学观点出发,在人学视角下探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路。

价值观来源于人的实践活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实际上是创造价值和实现价值的过程。因此,对价值观的理解要以人为核心。对人的不同理解,往往导致价值观认知的偏差。以往,哲学家研究价值观时以“抽象的人”为出发点,得出的结论必然是历史唯心主义的价值观,因而带有一定的局限性。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认为“人”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在所从事的实践活动中不断生成的,据此得出了带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色彩的科学的价值观。可见,对“人”的正确认识是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

(一)“现实的人”的哲学内涵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三部重要著作。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2]96。在这里,马克思把人的本质归结为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劳动实践)。马克思还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139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阐释和界定表明,旧哲学从抽象的角度理解人的做法应该受到摒弃,必须从现实的角度来谈论人、认识人。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最早使用了“现实的人”这一概念,并以此为立足点研究人的社会关系和现实的实践活动。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现实的人”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现实的人”有特定的社会关系。马克思所讲的人“是在社会关系中从事社会实践的人”[4]68。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将“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看成是人的本质,而刚出生的婴儿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实的人”。他所说的“现实的人”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
二是与社会发生联系。作为社会中的存在者,“现实的人”无法脱离社会而单独存在,人的各项实践活动也是在社会关系中展开的。

其二,“现实的人”是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人。马克思认为,在“现实的人”的活动中处于首要地位的就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人们必须通过物质生产活动来满足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同时在这一基础上又产生了新的需要,而这些新需要同样也只有在物质生产活动中才能得到满足。随着人们需要的不断丰富,人的物质生产活动范围也会不断扩大。

其三,“现实的人”是有生命的感性存在物。这是马克思关于人的理解不同于旧哲学关于人的理解的一个主要特点。马克思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3]146。“现实的人”是自然的有生命的、肉体的存在,有其自身的生理特性以及自然基础,绝对不是“抽象的人”。“作为自然存在物的肉体的个人,是马克思所理解的人的真正出发点。”[5]41

(二)“现实的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立足点和归宿

马克思主义人学不仅以“现实的人”为起点,而且以满足“现实的人”的需求为归宿。而从国家、社会和个体这三个层次提出具体价值观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根本上讲也是围绕“现实的人”这一主体展开的。换句话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关于“现实的人”的价值观,也必须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和归宿。

首先,人的需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满足人的需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层面的基本要求。从理论上看,人通过参加实践活动来满足不断发展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并在实践过程中养成并不断提升价值观念。因此,无论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必须以人的需求为导向,能助力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唯有如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才能对人们的社会实践发挥主导作用。同时,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也离不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大力弘扬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们才能带着理想和信念投入社会实践,不断创造新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从而为满足自身不断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奠定现实基础。

其次,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终极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促进经济发展、稳定社会秩序、推动文化繁荣等各方面具有无庸置疑的重要作用,但这只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要达成的具体目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是它与以往任何一种价值观的根本差异所在。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阐述的有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其社会形态基础是共产主义社会。我国当前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这一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我们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始终朝着这个目标不断前进。在追求共产主义社会理想的过程中,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既是目的又是前提。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传播具有引领作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必须以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下全社会广泛的价值共识,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国家层面的价值准则彰显了人的实践本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描绘了人民对理想国家的夙愿,同时体现了人民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的具体实践要求。从本质上来说,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新征程中,只有实践才能检验理论的正误,因此只有将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才能找到适合中国发展的方向。富强是人们勤劳致富、国富民强的体现;
民主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体现,以人民为中心,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
文明标志着要让中国优秀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和谐作为社会建设的价值准则,让人们在处理众多问题时做到和谐统一:这简短的八个字回答了国家层面为什么做和应该怎样做的问题,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指明了方向。

其次,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彰显了人的存在意义。“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高度凝练,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盼。人们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中,不能脱离社会而单独存在,因此社会层面的价值观念更能体现人的存在意义。自由意味着人们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发展和完善自身,这种发展不是随心所欲的发展,而是符合道德规范的、积极正面的发展。平等指在社会中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公正是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从而为人们提供稳定的社会大环境。法治的目标是建设法治国家,使每个公民权益受到法律的保护、行为受到法律的约束。其中,自由是前提,平等和公正是基础,法律是保障,四者相互作用共同彰显了核心价值观对于“现实的人”的存在意义。

最后,个人层面的价值标准彰显了人的发展方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集中表达,也是社会主义价值观落实到人们实际行动的具体要求。爱国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又是对公民的基本要求。爱国这一价值观要求人们不仅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而且要热爱人民,更要热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
敬业要求人们对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在不同岗位上为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贡献力量和才智;
诚信是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为人处世、待人接物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
友善要求人们善待家人、善待朋友、善待社会和善待自然,即要善待一切:这些价值观念以人的生活和实践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个体社会行为、对“现实的人”成为社会的存在具有重要的导向价值。

(一)以人民为中心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1]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证明,凡是顺应民心、善用民智、凝聚民力之举,往往能推动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当代社会,唯有以改善民生、造福人民为目标,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人民群众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力量,是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凸显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以人民为主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注重不同群体思想、文化、地域的差异,建构适合人民群众的教育途径和采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接地气地融入千家万户。

(二)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

人民群众不仅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中做出了伟大贡献,而且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中继续做出了突出贡献。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始终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学和经济学提出的一系列思想主张,都致力于维护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中国无产阶级先锋队,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党,其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了使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上获得并同享实实在在的利益”[6]。无论是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范畴,还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要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激发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热情,引导他们通过富有创造力的社会实践来实现追求美好生活的目标。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来源于自然又依赖于自然,这决定了人最基本的需要就是自然需要,而人的社会需要是在自然需求得到满足的前提下产生的。人的精神需要的满足是新时代对社会提出的更高层次的要求。马克思曾说,“人还必须有一部分时间满足身体的其他需要,如吃饭、盥洗、穿衣等等。除了这种纯粹身体的界限之外,工作日的延长还碰到道德界限。工人必须有时间满足精神需要和社会需要”[7]190。可见,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多维度、多层面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面向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新需求,引导人民群众奔向更美好的生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了极大丰富。相比之下,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境界有待进一步提高,社会在满足人们精神生活需求方面还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针对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求,既要重视引导人民群众以“真善美”为追求目标,不断提升道德水平、思想水平,又要重视先进文化建设,为满足他们的精神生活需求提供“真善美”兼备的精神食粮。

(三)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归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不断提升精神境界、努力创造美好生活和建构和谐人际关系,体现了新时代国家对人民群众的人文关怀。这一人文关怀的终极目标,应该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最高目标相一致,即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从劳动是人的本质看,劳动既创造了人也是人的客观需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就是异化劳动被完全消灭,所从事的一切劳动完全成为‘对象化’劳动,从而完全占有自己的本质。从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就是人的生理需要、劳动需要、社会需要得以充分满足的过程。”[8]557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可以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美好社会憧憬,既蕴含着对人的意志自由、存在自由和发展自由的期盼,又为人实现自由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针对个体提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基本道德规范,对提升人的社会化水平、全面建构人赖以存在的社会关系有重要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内在地决定了培育和践行这一价值体系,必须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归宿。

猜你喜欢 马克思现实价值观 马克思像宝藏(2022年1期)2022-08-01我的价值观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22年4期)2022-04-28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21年1期)2021-11-22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建材发展导向(2021年6期)2021-06-09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小学生作文辅导(2021年13期)2021-05-08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文苑(2020年11期)2021-01-04论马克思的存在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20年2期)2020-07-21漫画:现实背后(下)阅读(高年级)(2019年8期)2019-09-26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人大建设(2019年2期)2019-07-13知名企业的价值观现代企业文化·综合版(2016年6期)2016-05-14

Tags: 人学   思考   核心价值观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