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材料 / 正文

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工作百年回顾及经验启示

2023-02-08 19:00:07

谢爱明

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5

意识形态关乎旗帜、道路与国家政治安全。习近平多次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1]153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中,党始终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话语权,因势利导,守正创新,通过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信服力和引导力,凝聚人心,积聚力量,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提供坚实的精神动力和群众基础。进入新时代,全面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意识形态工作的历史进程和主要经验,对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百年意识形态工作可划分为4 个阶段:1921 年至1949 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艰难探索期;
1949 年至1978 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曲折推进期;
1978 年至2012 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为发展完善期;
2012 年至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深化期。

(一)艰难探索期(1921—1949 年)

建党初期,党的工作重心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农民运动相结合,形成革命力量开展革命工作,党的意识形态工作重点任务是宣传马克思主义和探索革命道路,把进步思想灌输到广大群众中去。这一时期,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高度重视自身的理论建设与宣传工作:一是通过创办报刊、出版著作,传播马克思主义,或开办各种补习学校,或派党员深入到工人群众当中,开展系统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二是充分开展各种文化艺术教育活动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路线;
三是批判形形色色的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反马克思主义思想。党在意识形态工作中把争取话语权作为中心工作,积极传播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引导动员广大群众参与革命,为革命胜利奠定群众基础和力量基础。同时,党开始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机制和体制,以此推进意识形态工作体系的建立。“三湾改编”中开创了我军的政治工作新局面,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奠定了新型人民军队的基础;
古田会议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内容和方法,实现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从理论和制度上解决了党的思想建设如何服务于党的政治任务问题;
土地革命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已经作为军队工作中的专门制度;
抗日战争爆发后,党及时纠正并批判了“亡国论”“速胜论”,初步形成了以发动全民抗战为中心、以党内教育和党外动员两个基本点的宣传路线,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全方位、多形式的党内党外宣传机制,成为党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依据。

解放战争时期,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紧紧围绕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和建立新中国而展开。在这一时期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和确立的重要时期,我党意识形态工作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为基础,深刻理解把握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积极从我国实际出发,摆脱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思想影响,开始独立运用马列主义的基本原则解决中国问题。期间开展的延安整风运动,以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为宗旨,纠正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在全党确立了一条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这场广泛而又生动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活动是党内意识形态工作的伟大创举,开辟了党执政时期全国范围推进意识形态工作的新的历史时期,党的意识形态工作进入了新阶段。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在意识形态工作探索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解决思想统一问题;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解决马克思主义灌输和教育问题。这一时期的意识形态工作,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的意识形态理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为建立政治、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曲折推进期(1949—1978 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党的意识形态建设主要体现在“两破两立”,即打破资本主义国家的幻想,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
打破资本主义文明就是当代人类文明的幻觉,只有社会主义文明才是当代人类文明的真正出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从服务革命斗争开始向服务社会建设转变。一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通过开展整风运动,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批评资产阶级思想,使全党思想高度统一,巩固了党的领导地位;
二是重视文化、影视等领域的意识形态工作,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文化;
三是正确处理民族关系,毛泽东反复批评“大汉族主义”,要求纠正对少数民族的错误看法,与少数民族搞好关系,持续进行民族政策教育;
四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在全社会开展民族大团结与祖国统一教育,抵制“分化”意识,维护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促进了社会的稳定。

党的八大提出了正确的理论纲领、“双百”方针及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为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和方法论指导。但是,由于“左”倾思想,特别是经济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给意识形态工作带来巨大冲击,其优良传统与方法被片面理解和随意曲解,导致“假、大、空”现象严重泛滥,意识形态工作经历了一些挫折和考验。此段时期的意识形态工作虽然出现了一些偏差和失误,但通过大量的有益探索,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转化为全国人民的思想共识,团结了强大的建设力量和人心,巩固了意识形态领导权与话语权,这对于稳定、巩固和发展新生政权起到了重要作用。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意识形态工作在曲折中发展,虽然走过一些弯路,但完成了意识形态工作重心由服务革命斗争向服务社会主义建设的转变,清算了资产阶级思想,特别是对经济与意识形态工作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索性阐释,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奠定思想文化基础,党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领导地位得到进一步的确立,为改革开放的意识形态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石。

(三)发展完善期(1978—2012 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经过拨乱反正,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意识形态工作逐渐回到正确的发展轨道,全党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开展意识形态工作,澄清了一系列重大理论难题,为新时期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一是确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意识形态理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科学评价了毛泽东个人和毛泽东思想,推动“经济建设与主流意识形态建构的整合”,有效促进了全社会思想统一,使党的意识形态工作逐步回归正确轨道,意识形态工作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

二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邓小平明确指出,新时期“党内还存在着不少没有来得及清理和解决的严重问题”,这些问题都反映了“党内思想不纯、作风不纯、组织不纯”。因此,党中央在十二届二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全面整党的决定,以统一党内思想,加强思想战线建设,纠正违背四项基本原则的各种错误倾向。此后,围绕“统一思想,整顿作风,加强纪律,纯洁组织”四项要求,从中央到地方,各党政机关单位深入展开了自上而下的整顿运动,在净化党内思想,严格党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进入20 世纪90 年代,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决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在党的建设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两方面均取得丰硕成果。党中央主抓党性党风党纪建设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精神文明建设,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在实践基础上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科学的意识形态理论。一是把党的建设作为意识形态建设的应有之义。首次提出“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的重要命题,党的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进党章。二是厘清了物质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强调必须处理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关系,坚持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创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路径。

进入新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围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问题,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党的意识形态建设,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是党的建设同样需要科学发展,需要创新以适应新的情况,解决新的问题,保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思想堡垒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改革开放的新情况、新环境中自觉完善与发展党的理论。二是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转化,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中央明确提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之中,积极引导社会舆论与理论创新向实践行动转化,增强人民参与感,为意识形态工作开拓了新思路,开创了新局面。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针对世界思想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冲击影响主流意识形态的情况,党紧紧围绕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坚持将意识形态工作与党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紧密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意识形态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并在新形势下稳固了意识形态话语权管理权,提升了意识形态话语的解释力吸引力与引导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舆论支持。

(四)全面深化期(2012 至今)

改革开放四十年多来,国际国内局势发生深刻变化,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复杂多变、交织激荡的局势,要求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就势进行战略性调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丰富的意识形态理论与实践成果,为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开创了新局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理论创新标志性成果,这是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基础,并为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提供新方法新思路。一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管理。习近平将“从严治党”发展为“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统筹政治建设、思想建设、制度建设等各项工作,对党的建设提出了高要求、高标准。面对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各种风险,中国共产党要有防范意识,要有引导能力,要有化解能力,要始终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二是意识形态工作要坚持“两个巩固”,即: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要保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大力弘扬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求广大领导干部要起模范带头作用,培育良好的家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入社会生活之中。三是积极推动网络意识形态建设,主动占领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在2016 年和2018年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中,习近平反复强调了网上正面宣传的重要性,坚守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同时,推进深化机构改革,将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小组改为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进一步推动网络安全建设,进一步构建清朗网络空间。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行动指南,标志着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规律性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也标志着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始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时代表达,凸显强调人民为中心的主体地位,凝聚最大的思想认识与共识,深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一)构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

意识形态作为一套思想观念体系,必须通过一定的话语形式予以反映,构建为主流意识形态自身进行论证和辩护的话语体系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目标。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即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又是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理论呈现,它构成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体和本质内容。以三次成果为基础,党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提出了如共同富裕、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美丽中国这类特色鲜明的话语得到广大人民的普遍认同,成为凝聚亿万群众团结奋斗的力量,不仅体现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涵要求,也有力巩固了党执政合法性的意识形态基础,保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实质和理论价值,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

(二)构建了意识形态的制度化体系

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面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党的百年意识形态工作进程中,构建了完整的意识形态工作制度体系,建立了支持意识形态工作的有效开展的动力机制、运行机制、整合机制和保障机制等一整套机制,使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实现了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党历来重视制度建设,早在建军初期,毛泽东就制定“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用制度约束遏制落后思想。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领导制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提出了一系列法治原则,并在全国全党开展马克思主义学习制度,清除资产阶级思想,树立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把制度建设提升到更重要的地位,强调制度是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重大问题,建立了一系列的制度法规,为意识形态工作建立了制度体系。之后,江泽民提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构共产党人理想信念价值体系,胡锦涛提出了构建意识形态宏观管理体系,强化立法工作,推动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步入法制化轨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从创新意识形态工作体制机制入手,建立了与政策、法律相协调的意识形态安全保障体系,切实发挥了制度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通过制度建设使意识形态工作实现了规范化、常态化、科学化[2]。

(三)形成了意识形态的精神谱系

一个国家所倡导的精神是其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培育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的精神丰碑,构筑了党的精神谱系,为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武器[3]。据统计,建党百年来共形成了90 多种精神,形成了体系完整的党的精神谱系。党的精神谱系以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精神为思想内核,让全党、全国人民凝聚起来,团结一心,为着共同的理想而奋斗,党的精神谱系成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胜利的精神武器,是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成果。毛泽东曾说:“中国共产党人用自己的精神感动了人民这个‘上帝’,使他们‘甘心情愿和我们一起奋斗’。”[4]长期以来,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就是弘扬和倡导党的精神谱系,教育和引导群众用精神谱系武装头脑,凝聚力量。党的精神谱系在党的弘扬和传播下,被广大人民群众普遍接受,成为全社会的精神支柱和思想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领带全国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有力保障。

(一)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是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关键。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深刻改变了中国与世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有史以来最先进的思想体系。意识形态工作如果脱离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将会犯严重的错误[5]。革命年代,党内曾发生过几次严重的“左”倾错误,归根到底就是不能科学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国初期,脱离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某些设想和论点加以误解或教条化,错误发动了“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等运动,严重损害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政治稳定。改革开放以后,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将其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和价值遵循,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党的百年奋斗经验昭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是我们党和国家必须始终遵循的指导思想,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当然我们要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并不能直接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案,而是提供科学的方法论。因此,意识形态工作要赢得主动与优势,首先就要灵活应用马克思主义,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始终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

党管意识形态是党的政治优势,也是党的一项优良传统。党注重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6]。党的第一个纲领就强调:“不论中央或地方出版的一切出版物,其出版工作均应受党员的领导。”[7]毛泽东在建党初期也深刻指出:“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8]435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党不断加强对思想战线的领导,高度重视发挥宣传媒体作用,制定了新闻宣传方针,要求党的舆论机关“必须无条件地同中央保持政治上的一致”[9]688。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多次强调必须坚持党管媒体,党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10]29,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要坚持党性原则[1]154。与此同时,坚持强化党领导意识形态工作的责任制,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逐步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的意识形态工作的新机制。

(三)始终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人民性是党的鲜明底色,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党在意识形态工作中一直把人民性作为根本导向[11]。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也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无论何时,党的事业要想取得成功,坚持意识形态工作整体推进人民群众的赞成支持拥护是根基。正如习近平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失去了人民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工作就无从谈起。”[12]意识形态工作亦复如此。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意识形态工作始终以人民为中心,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在坚持党管意识形态的前提下,以人民对优质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为目标,注重人民主体性作用的发挥,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理念贯穿到工作全局之中。

(四)始终坚持意识形态工作整体推进

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全面、系统、整体性工作,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不断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的系统性和统筹性,实现了意识形态工作的整体性推进。

一是坚持政党、国家和社会意识形态融合推进。意识形态工作体系包括政党、国家、社会等领域,三者共同推进、融合发展是实现意识形态工作目标的根本保证。党的百年意识形态工作通过合法程序和主流传播将马克思主义上升为国家指导思想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实现了党的意识形态、国家意识形态和社会意识形态的融合发展,系统推进,发挥了意识形态工作的整体效应。

二是坚持国内与国外意识形态工作统筹建设。意识形态斗争包含国内国外两个战场,两者相互联系、互相影响,兼顾国内、国外意识形态建设和安全是意识形态工作的战略任务。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就提出“我们要不间断地作广大宣传,使国际上明了我们的态度,我们的力量,我们的真相”[13]。新中国成立后,党十分注重创建良好国际环境,阐释中国立场、表明中国态度和展示国家形象。新时代,习近平强调,要重视对外宣传和舆论斗争,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三是统筹意识形态工作与经济工作结合发展。坚持意识形态工作与经济工作同步发展,是党的百年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经验。我们党坚持宣传思想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经济建设提供了思想动力和精神支撑,同时,经济建设又为意识形态工作提供物质保障,两者相兼互补、相辅相成,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物质力量。

(一)赓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的思想武器,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14]。在中国共产党百年意识形态工作中,党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始终保持强大的创造力、生命力和影响力。习近平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15]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党的意识形态工作要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合,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确保意识形态工作永葆时代性、先进性和科学性。

(二)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牢固把握党对意识形态建设的领导权是战胜一切错误思潮的重要法宝,这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经验。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并将其作为党的优良传统继承了下来。党成立之初,毛泽东就指出:“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16]习近平多次强调:“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媒体格局如何变化,党管媒体的原则和制度不能变。”[17]当前,国际环境面临新情况,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这些新挑战为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了新任务和新要求,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是应对新情况的必然选择,这既需要从立法层面予以保障,也需要创新党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方式,不断提高领导能力。一是强化党对意识形态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地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推动各级党组织提升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担当意识和政治敏锐性。二是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建立一支政治素养好、业务过硬的思想宣传工作队伍。三是切实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要创新内容和载体,改进方式和方法,不断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四个自信”,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三)深刻把握经济建设和意识形态辩证关系

经济建设为意识形态工作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意识形态工作为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两者“互为条件又互为目的,相互促进,不可偏废”[1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经济建设与意识形态建设的关系做了明确定位。习近平深刻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1]153这两项工作高度统一、不可分割。我们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正是在不断巩固意识形态工作的基础上,坚持经济建设不动摇,为意识形态建设筑牢了民心基础,提供了坚强的物质保障,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朝着正确方向前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要深刻把握经济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的辩证关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以经济发展的成效推进意识形态工作[19]。意识形态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和服务经济工作,为经济建设凝聚人心,积聚力量,提供澎湃思想动力和精神支撑。

(四)高度重视青少年意识形态工作

青年关乎国家未来,青年的意识形态工作直接关乎为谁培养人和培养什么样的人重大问题。坚持不懈抓好青少年意识形态工作,是我党百年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经验,也是社会主义事业长盛不衰永葆青春的保障。青少年思想可塑性强,自身鉴别力弱,是敌对势力渗透分化的重点对象,加强青少年意识形态工作,强化青少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对社会主义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一是以“四史”教育为抓手牢牢掌握青年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将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教育学习融入青年成长成才的全过程[20]。二是高度重视网上正面宣传,互联网发展对世界产生了深刻影响,已经成为意识形态工作特别是青少年意识形态工作的主战场、主阵地、最前沿。要创新网上宣传,把握舆论引导的时度效,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为广大青少年营造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三是构建“大思政”格局,将意识形态教育深入到全社会、学校、社区等各种教育场所,实行“三全”育人。

(五)切实提升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

在全球化时代,树立良好的中国国际形象,是保障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重要基础。良好的国际形象,不仅要塑造好,还要宣传好。要提升我国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就必须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改革开放前,我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三个世界”划分等理论,获得了发展中国家的拥护。新时代,在坚定文化自信和中国实践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党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话语,通过“打造和创新一批新鲜话语”“借鉴和改造一批外来话语”“完善和创新一批既有话语”来建构中国话语体系[21],将我国独特的社会、政党、国家建设的历史经验凝练为人类普遍性的概念范畴、知识体系、理论范式,赋予新的“中国特色式”定义,亮出中国方案。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增强了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促使人类和谐发展,共同保护生态,消除贫困,反恐反战。然而,一些外媒带有意识形态偏见报道中国的国际“形象”,因而是他塑的,而非自塑的。我们要通过官方外交、民间渠道和互联网途径,加强对外宣传的声音,用国外受众听得懂、易于理解、表达准确的语言和一些影视作品、戏曲、舞蹈等艺术形式[22],宣传中国建构和谐世界的政治主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要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树立良好的具有担当的大国形象,提升国际地位,提升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思想建设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华人时刊(2022年7期)2022-06-05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湘潮(上半月)(2021年11期)2022-01-15思想与“剑”当代陕西(2021年13期)2021-08-06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少先队活动(2021年6期)2021-07-22自贸区建设再出发中国外汇(2019年18期)2019-11-25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人大建设(2019年4期)2019-07-13“思想是什么”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当代陕西(2019年11期)2019-06-24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06-03《人大建设》伴我成长人大建设(2017年10期)2018-01-23

Tags: 中国共产党   意识形态   启示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