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材料 / 正文

学习共同体:高校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向度

2023-02-09 09:35:17

王永斌, 徐占元

(兰州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并对教师提出了“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1]新的更高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承担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历史重任,提升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推进课堂教学革命,关键是要全面提高教师教书育人能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搭建校级教师发展平台,组织研修活动,开展教学研究与指导,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加强院系教研室等学习共同体建设,建立完善传帮带机制。”[2]因此,推进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既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应有视野,又是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实需要。

考察学习共同体的概念生成,首先需要厘清共同体的来源。共同体这个概念最早是来源于社会学。1887年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斐迪南·藤尼斯基于近代西方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大转型的时代背景,首次提出共同体概念,认为共同体是指具有共同归属感的社会团体,“通过某种积极的关系而形成的群体,统一地对内对外发挥作用的一种结合关系,是现实的和有机的生命组合”[3],并将共同体分为血缘共同体、地缘共同体和精神共同体,强调参与者的归属感、认同感,以及在彼此理解基础上达成的情感共契与相互关怀。其后又有很多学者如韦伯、萨乔万尼等对这一概念进行了进一步阐释。尽管各自从不同学科对共同体进行了解读,理解的视角有所不同,但有着明显的共识,即共同体是一个具有共同愿景的团体,团体中的成员分享共同的价值、意义、情感和文化传统,其主要特征是围绕共同目标,采取一致行动,进行分享和反思。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约翰·杜威将共同体的概念引入到教育领域,在其名著《民主主义与教育》中,将学校作为学习共同体的一种形式,提出了“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的著名命题。在杜威看来,共同体的形成不是因为人们同处一地,而是因为大家有共同的东西生活在一起,具备共同的目的、信仰、期望、知识。也就是说,“如果他们都认识到共同的目的,大家关心这个目的,并且考虑这个目的,调节他们的特殊活动,那么,他们就形成一个共同体。”[4]在杜威的教育思想中蕴含着学习共同体的理念[5],学校在本质上就是一个学习共同体,杜威实验学校就是按照学习共同体的理念来构建的。

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习共同体开始受到广泛关注。特别是1990年学习型组织的创始人和倡导者彼得·圣吉发表《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以来,不少企业界领导和教育家开始关注学习型组织理论,教育界开始以此作为学校改革的基础,把建设学习型组织作为学校变革的一个新选择,认为新型的学校应该是一个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学校。1995年,美国卡耐基教学促进会前主席博耶首次提出“学习共同体”的概念,认为学习共同体是因为共同的使命和愿景在一起学习的组织。1997年,美国西南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的赫德开始在一些学校推广并实施学习共同体,在实践基础上,他们认为在学习共同体中,学校教师和管理者持续地进行合作学习和分享,并将所学内容应用于行动中,以期增强教师自身效能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6]。随着学术界对学习共同体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化,在实践领域的广泛探索,涌现出诸如“专业学习共同体”“协调学习共同体” “实践共同体”“虚拟共同体”等衍生性概念和多样化解读。考察这些共同体的内涵,尽管关注度和表述各不相同,但一个共识就是为了实现教育目标,相互学习、相互合作,共同完成教育活动的一种精神共同体,其核心特征就是学习与合作。特别是专业学习共同体被各国高校视为实现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学效果的理想模式,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高度肯定专业学习共同体的价值。就教师发展的组织形式而言,就是要建立各种有助于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的平台,以共同愿景为导向,以合作学习为核心,分享各种学习资源,提升教师的自我效能,促进其专业共同发展。

学习共同体,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实践模式,是世界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产物。高校思政课教师是我国教师队伍中的一支特殊的重要力量,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传播者,担负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高校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具有目标一致性、主体交互性和集体协同性等特征[7],事实上构成了一个不断完善的学习共同体,这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基于学术共同体、知识理论共同体,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在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价值目标中,正是通过学习共同体推进并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1.学习共同体可以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自觉

我国教育学家顾明远先生指出:“社会职业有一条铁律,即只有专业化才有社会地位,才能受到社会重视。如果一种职业是人人可以担任的,则在社会是没有地位的。”[8]教师专业发展不是被动、被迫的,而是教师个体基于教师职业发展愿望和人生价值追求,自觉主动地改造自我的过程。就其本质而言,是基于自我意识驱使主体自觉地选择发展方向和路径,通过自我设计、实施和反思,使自己在自我引导下成为自觉的学习者。尊重教师在专业发展中的主体性地位,就是要激发教师自主发展的意识,激活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高校思政课课程设置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课程的多学科性和综合性,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必须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不断增强理论自觉,走专业化发展之路。在教学实践中,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但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又不能仅仅局限于“个体孤立”发展,而学习共同体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载体。在学习共同体中,教师围绕共同的主题进行研讨,在分享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中,激发教师对其自身专业的自觉追求,唤醒存在于内心的专业发展欲望,极大地调动教师专业发展的能动性、自主性和积极性,从而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使命感、责任心和主体自觉。主体自觉不仅可以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自我效能感,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强其职业自信、学科自信、专业自信,自觉增加学习的“长度”,努力拓展学习的“宽度”,不断提升学习的“高度”,使自己从“经验型”教师向“学习型”“专家型”教师发展。[9]

2.学习共同体能够挖掘和共享教师群体的资源

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教学技能的提升,而且是在持续不断的学习过程中,获得一切与教育教学有关的先进理念、教学技能、专业能力等的综合素养。学习共同体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在促进知识理解和技能获得的同时,可以促进知识经验的分享,也正是在这种知识和经验的互补分享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创造出新的知识和理论。这种知识创新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在有效学习中共享智慧的过程,正如博耶称之为“教学的学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10]对思政课教师而言,教学要求的专业综合性越来越强,需要多学科知识的支撑,更需要提高教师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增进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分享,增进教师之间的协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要从一个知识理论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探索知识和发现理论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由“如何施教”转变为“怎样导学”或“怎样助学”,注重在基础知识的一些关键点上引导学生,把握学生关心与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激发他们产生探究的兴趣,进而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考。学习共同体不仅关注纯理论研究者认定的理论问题,而且更加注重思政课教学中遇到和亟待解决的实践问题,以诊治具体教学情景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以改进教育教学实践问题为根本目的,这些问题的解决将有利于自己专业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这样,教师在学习共同体中不仅能实现个人的发展,而且能通过有效沟通和交流,借助彼此的力量实现共同发展。

3.学习共同体有助于提升教师专业培训的实效性

教师专业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路径。学习共同体的建立,意味着教师走出一个个的“自我”封闭式的个体学习状态,在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对话中,走向“你我他”构成的开放式的群体学习状态。在学习共同体中,教师通过表达各自的见解和信息,分享教学智慧,达到对教学内容的深度理解,也正是在这种互动的合作学习氛围中,体验到共同体对自己的价值和意义,从而有利于共同目标的达成和专业能力的提升,使教师最终脱离“孤立无援”的尴尬境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随着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建立起了相应的教师培训制度,如举办骨干教师培训、新进教师培训、新修订教材使用培训、社会实践研修等,形成了国家、地方、高校三级既分工负责又相互衔接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但在现实中,许多教师缺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大打折扣。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教师培训只是流于形式,缺少针对性和时效性,并不能真正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如果说构建共同体意在为教师彼此沟通交流与智慧分享搭建平台的话,那么在共享中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专业学习则更多的是要强化教师对专业的理解和确认。为此,要提高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就要摆脱传统的由专家讲课、教师听课的被动式的培训方式,创新教师培训方式,探索研讨式的培训方式,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使教师在培训过程中由被动变为主动,进一步提升教师培训的实际效能。在高校校本培训中,构建一个基于学习共同体的教师研修共同体,让教师共同开展研修,合作攻关,集中研讨教学共性问题,从而使教师培训走实走心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全面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的实效性,打牢学生成长成才的科学思想基础,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课题。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明确要求要规范建设教研室、统一实行集体备课、创新集体备课形式。改革创新是推进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思政课要在改革创新中加大教研工作力度,增强教育教学活力。教师学习共同体是实现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学习共同体建设理念,着力构建高校思政课教师学习共同体,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创新和再造基层教研组织,强化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

打造高校思政课教师学习共同体,需要借助一定的平台和载体,可是什么样的组织形式,才是最接地气、最适合一线教师的专业发展模式?这一载体在传统上就是教研室。教研室是我国高校中建立最早也最具代表性的基层教研组织,曾在集体备课、研讨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人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各高校基本都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要求,独立设置了思政课教学科研组织的二级机构,每位思政课教师都分配到按学科或课程设置的相应教研室。教育部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19年本)》明确要求,持续推动思政课建设的“思路创优、师资创优、教材创优、教法创优、机制创优、环境创优”,教研室要“组织教师集中研讨提问题、集中培训提素质、集中备课提质量”[11]。然而,长期以来在“重科研、轻教学”之风与行政力量的双重影响之下,教研室的基本功能被异化、在大学中的地位日趋边缘化,其正向功能亦被相关政策与制度所忽略[12]。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基层教研组织是基础,这就需要把加强基层教研组织建设摆在重要位置,逐步摆脱行政化支配,探索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组织管理机制,打造教师学习共同体。在具体管理实践中,可借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经验,对现有的基层教研室进行创新和再造,打破传统的学科、专业、院系之间的壁垒,围绕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进行组织重构,实行专兼职教师相结合的弹性管理方式,使之能够自由地进入或退出教研室,打造虚拟教研室,形成新的学习共同体。通过创新和再造基层教研组织,以制度创新激发活力,充分发挥基层教研组织在深化教学改革、课程研究、挖掘思政资源、提高教学质量中的重要作用,使基层教研组织切实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乐园。

2.形塑新型教研文化,引领立德树人共同愿景

教师学习共同体是有着共同愿景的教师组织起来的团体,加强合作才能使共同体走得更远,所以,形塑以合作共享共进为核心的新型教研文化是共同体的价值所在。当然,这种合作性教研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价值观相互冲突的过程,当一个价值追求为学习共同体所有成员接受,从内心真正认同的价值取向成为他们的共同目标时,他们就会形成一种共同体的意识。这种意识使他们在共同体中有一种归属感,彼此互相认同,使教师个体从“我”走向“我们”,进而愿意在共同体中共担义务和责任,并形成教师专业共同体的特有文化[13]。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主渠道、主阵地,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而发挥教师队伍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关键”在自身建设,不仅要有正确的态度和更高的职业要求,更要有讲好思政课的自信[14]。这种自信来自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来自党中央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高度重视、对教育工作特别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政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5]共同愿景是学习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它既是对教研组织所要达到的目标的预期,生成着为自身专业发展、学生成长期待、学校发展的向心力,更是强化教师对“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责任。高校思政课教师学习共同体要致力于打造让教师具有共同归属感的家园、成为教师获得职业尊严和幸福感的场域。这意味着学习共同体建立在一个共同的“立德树人”共同愿景,个体发展的实现以团体共同的学习愿景为基本指向,因循共同的愿景,促成学习共同体内部成员之间的情感归依和身份认同。这样,就会促使教师把实现专业发展从一种外在的负担转化为内在需求,实现“要我发展” 到“我要发展”的根本转变。

3.建立健全共同体学习机制,保障教师专业发展有序运行

组织机制是学习共同体构建的一个重要方面,学习共同体虽然能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强大的资源支持和良好的氛围,但学习共同体功能的有效发挥,有赖于建立健全一系列组织机制,这是保障共同体真正的运行和持续发展、推动共同体学习有效性的前提条件。一是要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从认识到操作均有系统规划,提供可以分享互动的平台或者场所,使教师愿意在学习共同体中展开对话,并通过问题的解决为共同体的生成注入活力和能量,从根本上内生出“教—学—研”和谐共生的生态特质。二是要以项目制的行动研究为载体,构建基于教师专业成长的特色化校本培训模式,即以“课题目标—专项研究—实践创新—专业发展”为行动策略,整合校内外资源,以项目研究引领教师的校本培训,把培训实践项目逐步做成学术研究项目,使校本培训深深扎根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打造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三是要建立健全教师教学学术激励机制,促进教师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教育部多次对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职务评聘、经济待遇、表彰评优等作出明确要求,中办、国办在《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规定,切实改革思政课教师评价机制,各高校在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工作中,要单独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别。加大思政课教师激励力度。[16]建立基于教学学术的激励机制,就要在满足物质需要的前提下,重视思政课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完善相应的职称晋升、教学质量评价、奖酬分配、服务保障等制度,确立教学学术理念,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创新,提升教师教学学术能力,形成内外相结合的推动力,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师专业能力的不断发展。

猜你喜欢 共同体教研思政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22年1期)2022-10-26爱的共同体散文诗(青年版)(2022年5期)2022-05-31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今日农业(2021年16期)2021-11-26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甘肃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20年2期)2020-02-06思政课“需求侧”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8期)2019-05-28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Tags: 共同体   高校   教师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