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材料 / 正文

论明代各时期瓷器的特点

2023-02-24 20:15:06

曹 江,熊园园

(曹江陶瓷艺术工作室,景德镇市,333000)

明代,景德镇陶瓷已进入一个空前生产的新高度,也已成为全国乃至全球制瓷业中心。明王朝设立的御器厂更是不惜工本、精益求精制造了许多震惊世人的新品种,其中,以青花、五彩和颜色釉为主流,形成别具一格的时代艺术风格,将艺术陶瓷带入了一个全新领域。随着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也激发出民窑的新活力,在市场上更是出现了“官民竞市”的繁荣局面。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说:“合并数郡,不敌江西饶郡产……若夫中华四裔,驰名猎取者,皆饶郡浮梁景德镇之产也”。由此可见景德镇瓷器当时的影响力。官窑最早出现在唐代,但直到元代,官窑只有贡品而少有官厂。故采取官员监督百姓烧造,烧成后再在其中挑选上品再选送宫廷。到了明代才出现官厂—景德镇御器厂。

(1)洪武时期(1368年—1398年):在浮梁(景德镇)瓷局的基础上,明王朝于洪武二年在景德镇设立御器厂,此后大量烧制出气势蓬勃的大件瓷器,品种也是繁多,出了青花和釉里红外,还烧制出了红釉、霁蓝、低温黄釉、釉上矾红和五彩。其中青花瓷呈现出篮中带灰或偏黑,与以往的深蓝浓艳的青花瓷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而釉里红在元代的基础上有了明显的进步,呈色红艳。此时还尚未出现官窑款识。

(2)永乐时期(1403年—1424年):永乐时期,御器厂制瓷业品种日益增多,其种类与洪武时期品种大致相同,其中青花瓷开始进口使用“苏麻离青”料,呈色极为雅致,此时绘画青花瓷更是被世人追捧,在历史一度称之为青花黄金年代;
甜白瓷中含极少量铁、钛,少量助溶剂,釉面柔和;
祭红呈色鲜艳,釉上彩瓷器除了矾红、绿彩、褐彩等单色彩外,还流行着黄地绿彩、红地绿彩、绿地酱彩等等。

永乐时期开始出现“永乐年制”篆书款,从此也开启了明、清两代官窑瓷书写年款的先河。

(3)宣德时期(1426年——1435年):因宣德皇帝有着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且又酷爱瓷器,使其对官窑生产出的瓷器极为重视。据考古资料显示,宣德年间与永乐年间的官窑制瓷大体相同,故有“永宣不分”这一说法。与此同时,宣德官窑在前朝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大量吸取宋、元的各种制瓷手法,在此之中还创烧出斗彩、五彩和紫彩等新品种。

斗彩是釉下彩和釉上彩相互结合的一种装饰技法。在同一件作瓷器上先在釉下用青花料描绘出其中的一部分,施釉烧制后,用粉彩或者古彩绘画出剩余部分,最后完成整个画面。

五彩也称之为古彩,明代以后,陶瓷表现形式中出现红、黄、绿、蓝、紫五种色彩,绘画师傅们将这五种颜色同时运用在画面中,画面对比强烈,具有浓烈的艺术色彩。

宣德时期,几乎所有的官窑瓷器都书有年款,而且还会根据器形和画面来布局,如底足、口沿、里心、耳部等等都可以书写款式,此时的瓷器也有“宣德款识器满身”这一说法。

(4)正统、景泰天顺时期(1436年—1464年):在这一时期,由于外族入侵,导致时局动荡,景德镇御器厂也处于低谷阶段,产量和做工也急转直下,甚至一度出现停烧。《豫章大事记》中提到,景泰时期“减饶州岁造瓷器三分之一。”在《江西大志》:天顺三年“光禄寺奏请于江西饶州府烧造瓷器共13万3千有余”,实时工部以饶州民艰难,奏减八万,从之”。当时烧制的瓷器也没有落款,故传世的作品甚少,导致这个时期的研究较为空白。

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1988年在明御器厂西院发掘出正统时期的遗物,除了各种瓶、碗、盘、碟等器形外,还出土了大缸、小缸、铺首器等等新品种。在画面装饰上,正统首次将海水纹作为主要装饰图案,在器形内外都绘画海水,甚至有些连足外壁也绘画出波涛。

在江西省博物馆内藏有一件景泰年间的“奉天敇命”六边镶合瓷板。其上下边都绘画双龙戏珠,龙爪为双角五爪,敇命内容为表扬罗如庸,故可以确定为官窑制作的。

在出土的青花波斯文三足旋纹炉出现“天顺年”款,其造型也宣德官窑炉的形式大致相同,另外在北京出土的龙纹残片中也带有“大明天顺年制”。

(5)成化时期(1465年—1487年)在成化之前,官窑制(品多半体积较大,画面繁琐。到了成化时期艺术风格与以往时期有了巨大的变化,制作的瓷器以小巧精致为主,青花色泽淡雅,构图简洁,别有一番风味,此时把斗彩工艺推上了彩瓷巅峰。

之前在正统、景泰时期官窑制品基本上不写年款,而到了成化时期重启了写款风。在盖罐上书写“天”字款,便成了成化官窑的创新之举。

(6)弘治时期(1488年—1505年):在弘治年间,朝廷逐渐开始推行“克骄奢,奉恭俭”这一方针,故御器厂制作瓷器数量不多,只制作常用的器皿如碗、盘杯等等,装饰手法也较为简单、素雅,基本上没有创新。此时以黄釉品种为主的瓷器较多,其次再是白釉雕刻装饰青龙,最后再是青花瓷。

(7)正德时期(1506年—1521年):正德时期官窑制作的器形十分丰富,并且出现了许多造型怪异的瓷器,如文房四宝、七孔瓶等等,青花料也呈现灰蓝色调,这种料出自江西瑞州副府。彩瓷以素三彩(黄、绿、紫)最为突出。绿地青花配黄地青花或黄地青花配绿地黄彩,烧成后再加红彩,故出现“黄上红”这一吉祥寓意。在纹饰上构图颇为繁密,还涌现出大量波斯文字的图案。正德时期年款除楷书外还增加了八思巴纹以及回文款。

(8)嘉靖时期(1522年—1556年):嘉靖这一阶段是御器厂烧造时间最长、任务最多的一代。青花瓷以回青为主,是继永、宣和成化之后又一个巅峰。民间传说回青料来自国外,也有说来自云南,故该料价格颇为昂贵。

在颜色釉方面主要有霁蓝、黄釉、绿釉、紫金釉等。釉上彩则主要有矾红彩、绿彩、五彩以及斗彩等。据史书记载嘉靖官窑以葫芦瓶烧造量最大,有些葫芦瓶下半身是正方形的镶器。在纹饰方面,有文字类装饰,也有道教题材,还有各地的名川山海。在落款方面除了常用的年款外,还有用茶、酒、枣汤等字体。

隆庆时期(1567年—1572年):从现有的创世品中看,隆庆官窑烧制的瓷器与以往历朝烧制的大致相同,分别为青花、青花黄彩、青花红彩、白釉红彩以及五彩等等。在造型和款式上面也没有什么十分亮眼的创新。

(9)万历时期(1573—1620年):万历当朝烧制的品种主分两大类,青花、五彩和彩瓷。青花前期还是使用回青料,但是后期回青料逐渐没有了,被迫开始使用国产青花料—浙青。在万历青花瓷中以锦地开光最为突出。

五彩这一装饰技法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改变了以往构图疏稀的风格,开始以满工为主旋律,同时用色大胆且浓郁,大量使用红色,从而追逐华丽、富贵的效果。

(10)天启时期(1621年—1627年):从万历后期开始御器厂一直处于衰弱和低迷状态,在日本根津美术馆中藏有“大明天启年制”两行青花楷书双圈款青花花蓝图盘证实当时官窑还是存在的,该盘制作精美,无论从器形、画面、用色都颇为讲究,具有明显的明代官窑艺术风格,这一藏品也是目前发现唯一一件没有争议的天启官窑瓷。

(11)崇祯时期(1628年—1643年):崇祯年间大明王朝正处于风雨飘摇中,景德镇御器厂处于停产歇业状态,在已出土的官窑中几乎没有崇祯时期的瓷器,只有很少量的五彩和三彩,绘画较为精细,色釉底较薄,黄、绿色调的变化也让色彩更为丰富。

说完了官窑,我们再来谈谈明朝的民窑特点。明代景德镇不仅只是在官窑成就耀眼,民窑也是非常兴旺发达的,形成了“官民竞市”的这一繁荣局面。民窑是指民间生产的瓷器,它出现的比官窑早,范围和规模也比官窑大得多,风格种类更是五花八门,我们就初步把民窑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谈谈。

(1)明朝早期民窑(1368年—1435年):据以我们出土的早期民窑瓷器中发现,该时期的瓷器还在发展期,器形和纹饰都相对简单,洪武时期只发现碗、盘、杯和罐,在这其中,盘子造型还是沿用元代折腰形式,绘画纹饰以青花花卉为主,如缠枝莲以及简单的梅兰竹菊,其次是云纹、人物纹饰等等。1980年江西省玉山县出土了一件白釉罐,底部刻有“洪武七廿九日造”,是目前唯一的一件洪武年瓷。

永、宣器形相对丰富如梅瓶、盖罐、香炉等品种,纹饰图案以缠枝莲和花卉为主,宣德时期有不少以工为主打的瓷器。此外,还有较为简单梅纹、花鸟、鱼纹等等。

(2)明朝中期民窑(1436年—1521年):明中期是民窑蓬勃发展的阶段。正统时民窑曾向朝廷进贡过一部分瓷器,其中青花瓷器型规整,绘画精美,装饰风格颇有官窑气息,甚至还出现了五爪龙的图案。成化、弘治、正德时民窑产量以成倍形式增加,产品也相当丰富。除平常日用器皿外,还有文房四宝、烛台、净水碗等等。纹饰还增加香龙草、翼龙、狮球纹、海马等等。在色釉和釉上彩瓷方面创烧出了孔雀绿釉、珐琅彩、素三彩、以及露胎堆塑装饰。

这个时期,民窑也流行写底款,并且还出现了仿照前朝“大明年造”款识,但更多的是“长命富贵”“玉堂佳器”“天下太平”此类寓意较好的吉祥款。

(3)明朝晚期民窑(1522年—1566年):明朝晚期民窑达到了繁荣期。在清蓝浦《景德镇陶录》中记载:“壶公窑:神庙时烧造者,号壶隐道人”。其色料之精美,诸器皆佳,有流霞盏、卵幕杯两种最著名”。当时较为出名的工匠有周丹泉,崔国懋,他们为景德镇民间制瓷做出巨大的贡献。

天启时期青花纹饰以笔筒写意为主,崇祯青花则以单线平涂为主,并创造出了单笔点染法,人物故事题材使用最为广泛。崇祯多用婴戏纹饰。

天启五彩虽没有嘉、万时期艳丽明亮,但胜在构图考究,多用红色勾线,后在线内填红、绿、黄三彩。崇祯时期三彩最为突出,色与色之间的层次,得到了新变化。

明代年间出现一位江西奉新籍人士宋应星,其编写了一部《天工开物》书籍,这本书全面总结了明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书中有记载景德镇陶瓷生产工艺,“共计一胚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由此可见明代景德镇制瓷业具有相当完善的工艺体系,设备也非常完善。

陶瓷工艺:明代制瓷技艺得到了日益完善,在印胚技术上由缘由的一次改进为两次,同时在浸釉方面也做了改变,增加了圈足的促釉,在接胚方面改为了釉接。装烧工艺则是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开始大面积使用平底匣钵,官窑多数采用匣钵套烧,这样避免了“落蹅”现象,大大提高瓷器的质量。

虽然明王朝只有276年,但在陶瓷方面却做出了巨大贡献,制瓷工匠们用他们的独特浪漫工艺语言给我们带来了传承和创这一贡献,使现代的我们得到无比宝贵经验和工艺。身在21世纪的我们更应加倍努力,不断学习和创新,将景德镇这一块金字招牌推得更远。

猜你喜欢 民窑官窑五彩 五彩的秋小学生优秀作文(低年级)(2021年10期)2021-11-24明末景德镇民窑青花写意花鸟的文化艺术特征探析陶瓷学报(2021年5期)2021-11-22神奇的五彩混色瓶科普童话·学霸日记(2021年4期)2021-09-05南宋官窑与龙泉哥窑瓷胎的对比分析陶瓷学报(2021年1期)2021-04-13快编五彩绳少年漫画(艺术创想)(2020年6期)2020-10-23西夏官窑瓷器收藏界(2019年3期)2019-10-10此“官窑”非彼官窑世界知识画报·艺术视界(2017年12期)2017-12-29明代的民窑青花:绚烂至极而非平淡大众文艺(2016年6期)2016-07-12五彩路幼儿智力世界(2014年5期)2014-06-18官窑意林(2010年19期)2010-10-22

Tags: 瓷器   明代   时期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