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材料 / 正文

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的历史生成与新时代构建

2023-02-25 09:05:05

齐卫平 樊士博

(华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上海 200241)

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1]构建党的执政话语是阐释中国实践和升华中国理论的内在要求。党的执政话语是党治国理政的思想表达,它在实践中丰富发展,并随着执政过程的演进,不断创新进步,呈现时代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执政话语构建成为党的一项重要任务。研究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的历史演进,梳理新时代执政话语创新发展,对深刻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以及全面提高党执政的科学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为一种语言表达,执政话语在党的具体实践中生成和发展,既贯穿着相同的旨意,又体现出不同阶段的执政要求。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伴随实践的深入发展体现出不同历史时期的阶段性特点。从历史发展脉络看,党的执政话语生成和发展表现了从“局部”到“全面”的空间拓展,从“革命”到“改革”的动力再造,从“站起来”到“强起来”的过程延伸。

(一)从“局部”到“全面”:执政话语的空间拓展

习近平指出:“我们党的全部历史都是从中共一大开启的,我们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2]497中国共产党肩负改造旧世界的使命登上历史舞台,中共一大通过的第一个纲领明确宣示的“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认苏维埃管理制度”表达了党选择执政方式的鲜明立场。因此,研究党的执政话语生成不能机械地以执掌政权为起点。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包含了丰富的国家思想。他指出,共产党人的奋斗“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就是要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并从国体和政体的角度论述了执掌政权的目标。[3]663,675这些思想为党的执政话语生成奠定了基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有过两段时间的执政实践探索,一段是瑞金时期中华苏维埃政权建设的经历,一段是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的经历,两段经历加起来共16年,占了党领导中国革命28年一半以上的时间。当时执掌全国政权的是国民党,中国共产党在自己创建的革命根据地进行政权建设则表现为局部执政。这样的局部执政,一方面为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斗争提供支撑,另一方面也使党在实践中积累了执政经验,为革命胜利后执掌全国政权做好准备。

中国共产党进行的政权建设与蒋介石国民党政府统治的区别并不在于是局部还是全国执政,而在于两者具有截然不同的性质。1927年建立的南京国民政府在国民党的掌控下,代表地主阶级、官僚资产阶级利益,对外妥协、对内专制,使中国长期陷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泥潭之中。中国共产党从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利益出发,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斗争,通过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来尝试新政权的建设,代表着国家发展的光明前景。抗日战争期间,一些民主人士(如黄炎培、陈嘉庚等)访问延安时,对国共两党管辖区域鲜明的反差深有感触,对陕甘宁边区政府管辖下社会井井有条、进取向上、生机盎然的景象作出高度评价。中国共产党在局部执政实践中,坚持发扬民主,组织人民选举,关切民生,发展生产,约束政务人员,建设廉洁政府,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充分认同和广泛拥护。从历史延续性视角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全面执政实践在思想理念、根本原则、方式方法、路径举措等方面都继承了局部执政实践创造的历史经验。

在革命战争环境下生成的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第一,体现人民性。毛泽东关于“为人民服务”的一系列论述,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明确为谁执政的根本遵循。“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的鲜明表达。第二,体现简明性。在国民党政府对新闻舆论实行专制式管控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为扩大宣传的影响力,既要表达自己的立场,又要考虑传播的可行性。简洁明快、口口相传的话语表达有利于党的执政思想理念有效地向社会传播。第三,体现分众性。话语说给不同的人群听,就需要有针对性,采取分众性原则有利于增强话语韧性,提升传播效果。比如,针对不同的客体,党办有不同的报纸杂志。即使是同一份报纸杂志,也有不同版块,如妇女版块、儿童版块、青年版块,以利于传播执政话语。此外,党不仅通过书刊报纸的文字和领导同志的演说、报告等形式进行执政话语的表达,还通过小说、戏剧、歌曲等文艺形式进行宣传教育,把党的执政话语融入其中。

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全面执政的历史巨变。中国共产党从局部执政走上全面执政的道路,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新中国成立后,党的执政话语必须在复杂社会关系中回应国家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各个方面发生变化的需要,其生成和发展空间扩展至全国以及全部社会领域。“在中国,党领导人民建立的国家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政府称为‘人民政府’,党缔造的军队称为‘人民解放军’,党的干部称为‘人民公仆’,党中央的机关报称为‘人民日报’,中央银行称为‘人民银行’,等等。”[4]9中国共产党从局部执政走向全面执政,完成了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破坏旧世界到在新中国建设新世界的亮丽转身,党的执政话语也得到丰富发展并形成新的场域。

(二)从“革命”到“改革”:执政话语的动力再造

革命是推动中国社会变革的伟力,也是中国共产党政治话语的元概念。革命成为近代中国政治话语的中心,是由中国近代历史决定的。洋务运动与维新变法的结局表明,“改良”不是中国的出路。在尝试各种改良方案失败后,革命成为重塑社会、再造国家的动力。在救亡图存过程中,革命话语逐步成为主流。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人士最先举起了革命的大旗。然而,辛亥革命在取得胜利后不久便夭折了,近代中国社会再次重蹈失败的覆辙。1921年诞生的中国共产党使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代表新思想和新组织的马克思主义新型政党另辟革命蹊径,引领近代中国革命走上正确道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由此发生根本性扭转。

话语因特殊性和认同感而更具传播力。党的执政话语唯有形成有别于其他革命话语的特殊性表达,才能凸显合理性与正当性。毛泽东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个创造性概念,指出:“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是分为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步骤,而其第一步现在已不是一般的民主主义,而是中国式的、特殊的、新式的民主主义,而是新民主主义。”[3]666这里用一个“新”字的话语表达,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与以往的革命区别开来。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为起始点,凸显了中国共产党之于中国革命的重要性。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为验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创性提供了合理性和正当性的科学依据。[5]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框架下,围绕“革命”这一元概念,中国共产党形成了“阶级斗争”“民族斗争”“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农村包围城市”“民主建国”等话语系统,构成党的执政话语的概念群。在党的执政话语生成和发展中,“革命”不仅是表达党的奋斗实践的重要概念,也是激发党对自身内在动力进行革命性锻造的重要标语和旗帜。

新中国成立后,革命话语并没有从党的执政话语中退场,领导伟大社会革命和坚持自我革命的历史使命要求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革命的政治品格。在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奋斗实践中,革命本色不改是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取得重大成就的重要保证。从一定意义上说,执政是革命的继续,党的执政话语传承革命话语的基因。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划分阶级,就是保存革命基因的表现。在长期与国内外敌对势力进行伟大斗争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丧失革命性就会难以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就会陷入危险的境地。当然,随着党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党的执政话语也需要进行重点内容的转化。如果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执政话语是以革命为中心进行构建的话,那么,在党长期执政和全面领导的历史条件下则必须以建设为中心构建党的执政话语。如何确保党始终成为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如何巩固党的中国人民主心骨地位,党的执政话语需要回应这些目标并进行系统性再造。

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抉择,祭出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创新实践中,改革成为党的执政话语再造的强劲动力。就话语表达而言,改革不是革命的替代,中国共产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果敢魄力进行史无前例的改革开放伟大实践,这本身就体现出革命本色。邓小平就是这样认识问题的。他在1985年3月的一次讲话中强调:“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是一件很重要的必须做的事,尽管是有风险的事。”[6]113改革之所以具有革命的含义,是因为它既是党领导伟大社会革命的历史延伸,又是党勇于自我革命的现实要求。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发生了许多次深刻的社会变革,改革开放促进的社会变革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是历史上罕见的,它所产生的社会革命效应之大前所未有。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7]721改革开放带来社会层面的利益调整,传统的利益格局被打破,党的执政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新阶层新群体新体制等带来的新变化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这一切都要求党围绕改革进行执政话语表达创新。“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不断推进新形势下党的先进性建设”等等,党的这些执政新话语融入了改革的话语元素,在体现中国共产党革命禀赋的前提下完成了党全面领导和长期执政的话语再造。

(三)从“站起来”到“强起来”:执政话语的过程延伸

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呈现四个历史时期循序渐进的发展轨迹,而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展开了全面执政的历史实践。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历史决议,对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作出全面总结,以充分而有力的事实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中华民族以及为人类社会作出的巨大贡献。放眼当今世界,中国共产党执政并引领国家发展创造的辉煌是任何别的政党都不可企及的。

在70多年全面执政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我国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8]14,22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全方位的、开创性的成就,发生了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变革,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取得了脱贫攻坚伟大胜利,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通过治国理政创新实践办成了许多要事大事难事,令中国人民无比振奋、倍感自豪。

在百年奋斗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强烈的使命担当集中表现在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而不懈奋斗,把许多的不可能变成了现实。鸦片战争以降,中华民族为实现伟大复兴历经磨难,以英勇悲壮、不屈不挠、呕心沥血的奋斗创造出辉煌成就。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找到了正确道路,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新的纪元,改革开放的实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活力的体制的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创新实践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也没有辜负历史和人民。”[9]全国各族人民从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发生根本性扭转的客观事实中,深切感悟到了拥护和支持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和长期执政的极端重要性。习近平指出:“中国有了中国共产党执政,是中国、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一大幸事。”[10]59这样的言说是经得起事实和历史检验的,这样的话语是能够被社会认同和被群众接受的。

党的执政实践深入发展的过程也是党的执政话语不断创新的过程。从“推翻三座大山”到“建设新中国”,从“摆脱一穷二白”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实现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摸着石头过河”到“顶层设计”,从中华民族被污蔑为“东亚病夫”到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从“实现四个现代化”到“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等等,中华民族在复兴之路上昂首阔步地前进,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强起来”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构建执政话语的标识之一。围绕“强起来”,党的执政话语创新形成了许多重大概念。在经济领域,中国共产党作出了“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7]138的重大判断。基于这一判断,党的执政话语形成了“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新发展阶段”“绿色中国”“两不愁、三保障”等新的话语表达。在政治领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目标诉求。基于这个目标,党的执政话语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协商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等新的话语表达。在生态建设领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美丽中国”“让人民生活在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之中”等话语表达了党执政的新任务。在科教文卫领域,提出“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的建设目标,体现了党的执政话语的丰富和发展。

党的执政话语要得到丰富和发展就必须与时俱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创新实践推动党的执政话语构建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习近平同志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8]25-26新时代党的执政话语不断丰富和发展,呈现出体系化的构建特征,尤其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形成了标志性的成果。

(一)全面从严治党与党的执政话语表达

在党的百年奋斗实践中,加强党的建设是党的执政话语的重要表达。习近平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11]407中国共产党是执政话语的构建主体,作为长期执政的党,中国共产党说些什么、针对什么问题说以及怎样说,直接向人民群众展现其价值取向和行为逻辑。执好政、掌好权、用好人、办好事,首先要管好党。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实践中形成的一系列话语对党的执政具有极其重要的思想表达意义。

从严治党的实践并非在党的十八大后才开始,新时代的创新发展体现在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为党的战略布局之一进行定位。针对党的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管党治党宽松软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打铁必须自身硬”和“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要求,在继承党的历史上加强党的建设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内容丰富的新话语表达。第一,在发扬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上作出“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的新定位,围绕解决群众强烈不满的突出问题,开展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的斗争,开创了党的作风建设新局面。第二,以“踏石留印”“猛药去疴”“刮骨疗毒”“排毒杀菌”“重典治乱”“壮士断腕”等话语表达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和勇气。第三,作出“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的创新论断,强调党的政治建设对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的统领作用,提出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统筹推进党的各项建设协调发展的新思想。第四,提出一系列原创性概念,如“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先进政党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等等,这些概念尽管有着深厚的思想基础,体现历史的传承,但用明确的概念加以揭示则是党的执政话语创新的体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鲜活经验,揭示了党的执政话语创新的实践之源。事实表明,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极大地提升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公信力,获得了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实践深入发展过程中,党的执政话语创新有三个突出的亮点。一是“党的领导”话语的鲜明表达。习近平提出的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的新论断,以及他围绕坚持党的领导问题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执政话语。二是“初心使命”话语的鲜明表达。中国共产党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由此形成的丰富话语深化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根本宗旨的内涵。三是“自我革命”话语的鲜明表达。党中央提出了自我革命是党的鲜明政治品格和党的最大优势的重大论断,提出了“刀刃向内”“勇于在自己身上动手术”“自我修复”“自我净化”“自剜腐肉”等新话语,要求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把“坚持自我革命”作为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之一进行提炼概括,习近平把自我革命作为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加以强调。这些全面从严治党的创新思想及其表达,成为新时代党的执政话语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

(二)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党的执政话语表达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新治国理政实践的亮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三卷本的出版发行,在国内外产生了热烈反响和广泛影响。这几本著作收录了习近平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包含党执政的理念、宗旨、方略、体制、取向、目标等方面的丰富思想,为党的执政话语建构提供了指南。

中国共产党从全面执政之日起就担当了治国理政的使命,并在曲折探索中不断积累执政经验。现代化是党的执政话语始终在场的重要概念,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明确使中国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任务,到20世纪50年代末形成“四个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再到改革开放后提出“三步走”战略,推进中国追赶时代潮流、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思想和实践,成为党一以贯之的执政话语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中央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两个方面提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体现出党中央对现代化认识的思想升华,是党的理论创新重大成果。

从逻辑关系上说,党的执政最直接的含义就是治国理政,两者没有根本区别。然而,作为不同的概念,党的执政侧重于行使和运用权力的方面,而治国理政则侧重于国家治理和行政统辖的方面。两者的内在关系是:执政能力决定治国理政能力,治国理政能力体现执政能力。但党的执政能力不能代替治国理政能力,党务和国务在具体操作中具有不同内容、特点和规律。从历史实践看,1956年党的八大突出强调了加强执政党建设的问题,并作出一系列工作安排。改革开放初邓小平指出“要进一步明确党在四个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回答了“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执政党的党员应该怎样才合格,党怎样才叫善于领导”的问题,[12]276向全党提出了加强执政党建设的要求。20世纪末苏东剧变促使中国共产党增强了忧患意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被提到日程上来。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强调:“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深刻汲取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更加自觉地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始终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13]273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概念,如“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执政理念”“执政基础”“执政方式”“执政机制”“执政资源”“执政环境”等等,丰富了党的执政话语表达。

作为党的执政话语,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成为新时代的创新表达。在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2019年10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成为聚焦讨论的重大问题,两次全会形成的重要思想体现了党对把党的执政规律与国家治理规律相统一的深刻把握。习近平指出:“怎样治理社会主义社会这样全新的社会,在以往的世界社会主义中没有解决得很好……我们要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须从各个领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4]548围绕国家治理现代化,习近平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思想,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证,努力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等等。围绕这些重大议题形成的丰富思想,创新了党的执政话语表达,其标志性的成果展示了新时代党的执政新境界。

(三)制度优势与党的执政话语表达

经国序民,正其制度。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确立和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以及治国理政各领域中的具体制度。这些制度共同构成了以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为不同层级的制度体系。[15]这是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是一套行得通、真管用、有效率的制度体系。”[16]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是新时代党中央治国理政实践的重要任务。习近平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提及,党的十九大作出“两个十五年”的战略安排,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要求就体现其中。

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具有更多更大的制度优势,是中国共产党在执政实践中确认的高度自信。然而,一段时间里由于受“左”倾错误的影响,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遭遇了挫折,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改革开放的创新实践极大地释放了发展活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制度优势充分彰显出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从13个方面全面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强调要“加强制度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引导全党全社会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和优越性,坚定制度自信”。[17]297“制度优势”的话语表达成为党坚持科学执政的实践指南。

从党的执政话语表达看,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思想内容丰富。首先,形成依法治国战略实施的新话语。“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必须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是我们的法治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法治最大的区别”“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等等,这一系列重要论述创新了党的执政话语。其次,强调必须把制度优势切实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提出“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再次,提出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坚持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相统一,为党员干部划出“底线”“红线”“防线”“高压线”,以各种党内法规为执政活动提供正确导向和负面清单。习近平要求全党“在为谁执政、为谁用权、为谁谋利这个根本问题上头脑要特别清醒、立场要特别坚定”。[9]这些重要思想,体现了党的制度、国家制度、社会制度一体构建的旨义,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统一,构成新时代党的执政话语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

(四)讲好中国故事与党的执政话语表达

讲好中国故事,是习近平提出的要求,他也在国内外一些重要活动和场合中为讲好中国故事作出示范。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历史决议,就是讲好党的百年奋斗历史故事的范本。故事的特点在于有生动场景、情节和清晰的头尾脉络,而话语表达则是讲好故事的基本要求,党的执政话语也需要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来加以形象表达。

党的百年奋斗征程波澜壮阔、精彩纷呈,有许多重大事件(如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震撼世界,有许多重要会议(如遵义会议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改变历史,有许多重要人物(如毛泽东、邓小平和习近平)举世闻名,有许多重大奇迹(如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伟大胜利)永垂史册。党史上的这些资源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宝贵财富,也是党的执政话语构建的丰富语料,而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来表达和传播,则有助于促进国内外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形象的认知和认同。

习近平指出:“要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讲好中国梦的故事,讲好中国人的故事,讲好中华优秀文化的故事,讲好中国和平发展的故事”,[18]212“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19]17这些重要论述,提出要提高对内和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这是党塑造马克思主义政党形象和巩固执政地位的重要任务。

话语表达借助讲故事会更生动更感人更能说服人。“讲故事就是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讲事实才能说服人,讲形象才能打动人,讲情感才能感染人,讲道理才能影响人。要组织各种精彩、精炼的故事载体,把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寓于其中,使人想听爱听,听有所思,听有所得。”[18]212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讲了很多生动的党史故事,如“真理的味道真甜”“半条被子”“半截皮带”“红军炊事员”“好干部焦裕禄”等等,广泛传播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和品质。虽然这些故事并非直接与党的执政相关联,但讲好中国故事本身也是一种话语表达方式,对党的执政话语构建和传播具有创新意义。

习近平指出:“历史发展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历史使命和任务,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担当和责任。”[9]在胜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意气风发向着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征程上,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大时代课题,对丰富和发展党的执政话语提出了新要求。

(一)在实践与理论的互动中创造党的执政话语新概念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在实践中形成的认识需要加以凝练,进而形成话语表达的新概念。实践越是丰富,就越是需要话语构建的创新。生动的实践通过创新的话语表达出来,才能彰显中国共产党光辉的执政形象。

党积极推进执政话语创新发展的目的是要传达观念,凝聚共识,促进认同,形成合力。丰富和发展党的执政话语必须以实践为依托,既要表达党的奋斗的行动逻辑,也要传播党的指导实践的思想理念。执政话语创新要跟上国家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步伐,防止出现话语不适应实践需要的滞后现象。我们要坚持在实践与理论的互动中加强新概念的创造,在丰富和发展党的执政话语上有新作为。

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执政话语最重要的表达。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历史决议提出“两个确立”的重大论断,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8]26这些重要结论正是党的执政话语新概念的创造。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这就要求党在新的征程上不断创造执政话语新概念,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向纵深推进。

(二)在目标与使命的担当中提出党的执政话语新范畴

中国共产党善于在言说目标与使命中提炼新的话语范畴,比如邓小平提出“小康”范畴就是典型体现。邓小平指出:“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翻两番、小康社会、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些都是我们的新概念。”[6]54围绕“小康”的话语范畴,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建设目标的设定先后形成了“小康水平—总体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四个梯级跃升的阶段。这四个阶段现代化的蝶变跃升成为中国共产党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辉煌进程的真实写照。“小康”也在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成为党的执政话语的重要范畴;
在这个范畴下,进一步延伸出“脱贫攻坚”“精准扶贫”等重要话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聚焦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党的执政实践开辟了新的场域。在这一过程中,党中央提出的“党建引领”“把握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增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等重要观点,成为执政话语表达的新范畴。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党中央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替代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提法,形成“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新范畴。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论断,这“两个结合”的新表述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范畴创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历史进程的新时代,形成党的执政话语新范畴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重要保证。

(三)在历史与现实的传承创新中挖掘党的执政话语新语料

现实是历史的延续,历史的传承和实践的发展为新时代党的执政话语创新提供了丰富的语料。党的执政话语在历史与现实的连贯中形成继承和创新相统一的发展。充分利用历史传统中执政话语的语料,一方面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资源,在党的执政话语构建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展现中国特色;
另一方面要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话语资源,运用原汁原味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阐述党的执政实践,推进马克思主义话语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赓续。习近平强调:“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20]155构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必须充分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论述党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时,经常使用历史典故、引用中国古人的话语来进行阐述,形成了体现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深刻表述。

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至今依然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7]426党的执政话语构建要从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中不断获取营养。习近平在许多场合发表的重要讲话中,经常引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强调“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21]329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看家本领。在新时代,必须以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党的执政话语来彰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伟力。

(四)在环境与技术的变革中探索党的执政话语新表达

习近平强调:“我们的观念和主张要经常说、反复说,不能长在深山无人知。”[18]210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互联网成为影响世界发展的最大变量。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数量为9.89亿,互联网普及率高达70.4%,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22]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可以预见的是,我国网民数量还会持续攀升。这势必会引起“媒体格局深刻变化”。[19]21

新媒体对话语的传播作用远远超过了传统媒介。传统媒介所承载的话语内容已通过电子化方式呈现在互联网上,极大地扩展了话语传播空间。这表明,互联网已经成为执政话语表达必须去占领的重要阵地。互联网技术进步改变了构建执政话语体系的环境。更为重要的是,网络语言走进日常语言的速度和频率逐步加快和提高,对执政话语表达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中国共产党已然认识到信息传播条件的变化。对党的执政话语构建来说,信息传播环境与技术的变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机遇在于,技术发展开辟出党的执政话语传播的新路径、新方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积极拥抱新媒体,充分发挥融媒体优势,不断“运用网言网语准确生动宣传党的创新理论”。[7]185这就要求党在构建执政话语时,要注意多元话语之间的融通,提升执政话语表达和传播的有效性。“善于运用网络了解民意、开展工作,是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21]336立足中国实际,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体系是党在新时代的重大使命。

话语研究是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学术话语又始终是研究者表达思想的工具。作为语言表达形式的话语的建构对思想理论传播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围绕政治话语展开研究逐渐成为趋势,受到理论工作者的重视。尤其是在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反复提出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以来,一些研究者对革命话语、现代化建设话语、国家治理话语等展开研究,形成了一些初步成果。党的建设话语内容非常丰富,如党的政治建设话语、作风建设话语、群众路线话语、初心使命话语等等,涉及面比较广泛。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研究已进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以及一些省市级课题立项范围,这必将对研究的深入起到推进作用。党的执政话语研究意义十分重大。在中国的世界影响力不断扩大的今天,人们普遍接受了一个认知逻辑,即要读懂今天的中国,就必须读懂中国共产党,而读懂党的执政话语又是读懂中国共产党的必由路径。只有读懂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话语,才能真正知晓她是一个什么样的党,才能真正弄明白她之所以“能”的密钥所在,才能真正看清楚她的未来走向。本文从话语生成和新时代建构的角度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作了历史梳理和初步研究,接下来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党的执政话语建构的经验和规律,研究新时代党的执政话语创新的特点、重大成果凝练和传播力提升等重大问题。我们期待并相信理论界将会推出更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话语革命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散文诗(2022年13期)2022-07-29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当代陕西(2021年16期)2021-11-02中国共产党100岁啦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21年8期)2021-08-17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河北画报(2021年2期)2021-05-25中国的出行革命21世纪商业评论(2018年6期)2018-07-06粉红革命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掀起秋冬潮流革命Coco薇(2015年12期)2015-12-10话语新闻浙江人大(2014年6期)2014-03-20话语新闻浙江人大(2014年5期)2014-03-20

Tags: 中国共产党   新时代   执政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