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材料 / 正文

金税三期背景下财税专业互联网化及智能化建设模式研究

2023-02-25 12:35:10

●薛 宇

金税三期项目是根据我国当前形势和税务工作的新要求,综合国际、国内信息化发展的潮流和经验,科学审慎提出的一项全国信息化重大项目。金税三期建设的总体架构可以归纳为:三大基础设施、四大业务系统、七大数据库、四大保障系统。四大系统:税务执法应用系统、税务行政应用系统、外部信息交换应用系统、税务数据分析系统及辅助管理系统;
七大数据库分别为:企业、自然人、发票、税务部门、人力资源、税务风险管理、税收法规等;
四大体系:信息化标准体系、信息化安全体系、运维体系和灾难防御体系。金税三期项目是为纳税人提供统一的、及时的、规范的、全方位的、多渠道的、优质的纳税服务;
通过整合的税收信息系统,完善税收信息系统,为税务部门提供政策咨询、举报等提供个性化的信息;
鼓励多元申报,建设以通过电话申报、短信申报、邮寄申报、代理申报、上门申报、自助终端申报等多种形式的申报系统;
推进税务、银行等部门的横向联网,推进网上纳税申报;
以电子税务局为主要目标,继续扩大网络服务领域,为纳税人提供高效、便捷、全方位、立体化的服务;
通过建立数据处理和辅助决策支撑系统,进一步健全税务部门的纳税评估系统。

(一)金税三期税收信息化人才需求侧与现有财税专业人才培养供给侧之间的矛盾

从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学现状来看,普遍实行的是学分制的教学管理,在对学生学习评估中,更加重视学分的累计数量,没有考虑学生综合素质。同时,学校对于学生文凭发放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如果考生不能参加结业考试,则可以通过补考获得相关的文凭。另外,目前我国对会计专业技能的评定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导致了“宽进宽出”。以我国大部分高校的财税专业为例,学生只有在校期间修完必修课程,完成全日制学历教育,拥有“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的情况下才算是毕业。因此从当前形势来分析,我国财税专业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在实际操作和运用信息技术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高校毕业生掌握的信息技术还处于会计电算化的阶段,缺乏与“大智慧移动”背景相适应的能力标准,而高校毕业生的实际工作与目前国内的企业需要的金税三期税收信息化人才需求不匹配。

(二)相关部门与企业对智能财税理念和技能的要求与传统财税教育教学之间的矛盾

互联网化及智能化财税建设让会计工作者摆脱了繁琐而又重复的会计工作,有利于会计工作的变革,财税工作人员对会计业务的专业化和复合性有了更高的需求。在数字化经济的背景下,相关部门与企业在对智能财税理念和技能方面要求会计从业人员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专业技能:会计准则、会计核算、会计政策和报表;
管理会计中的预算管理、成本管理、风险管理、决策管理和策略管理;
会计行业中的各类信息化技术的运用,不仅需要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能力,还要具备计算机、互联网、智能软件和大数据的基本操作能力、数据挖掘和可视化分析能力、财务流程再造、组织结构重架的创新能力、基本自动化流程设计能力以及部门间的沟通协调能力等。传统财税教育教学注重基础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同步发展,但与相关部门与企业对智能财税理念和技能的要求有着较大的偏离,教育观念和教学内容滞后,固化的教育思维与智能财税理念和技能的要求相冲突。

(三)产学研一体化建设需求与财税专业校企合作之间的矛盾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国内大多数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协作还不够深入。从合作方式上讲,仍处于初步的合作状态,从在具体的合作内容上,公司高层和专业人士很难参加到具体的教学和教材开发之中;
而那些公司里的高层次的课题更是很难让院校有机会接触到,所以大学的课程标准并没有能够满足企业的期望。首先,多数大学可利用的经费不足,缺少实习场所,不能充分发挥实习的作用。其次,大学的教学链条与公司的产业链相距甚远,导致在实施产教结合方面难以深入,导致了就业结构失衡,从而对未来的职业发展造成很大的阻碍。尤其是财税专业,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如果按照以前的会计制度,根本难以适应现在的社会,如果继续按照以前的方式训练,那么未来高职院校的财税专业毕业生就很难适应社会企业的要求了。

(一)教学课程体系

在教学课程上,目前大部分的财会专业的高职院校还是采取“填鸭式”的授课方法,其中专业包含的内容性知识并没有达到最好的效果,因此,在教育中缺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自主性。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难以将理论性与实务有机地联系起来,而“填鸭式”的课件也不能为学习者建立一个科学而完备的财税基础课体系。财税专业从业人员既要具备现代会计、财务、税法、金融、计算机等理论知识,又要把这些知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使之与实际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随着我国数字社会的发展,以及大数据、智能的到来,财税专业工作人员也需要具备一定的电脑运用和信息技术,以满足新时期的需要,并具备相应的IT技术。这就要求大学在开设有关学科的基础上,增设网络类的课程,例如:公司的风险与策略规划、大数据分析、网络金融、统计等。

(二)专业案例研究

当前,国内财税专业类课程中,专业案例的授课时间较短。课堂上主要靠老师授课,案例只能作为举例,不能完全地利用案例的效果。由于我国财税专业类课程的实践课程设置较少,而且由于其自身的建设周期较短,具有会计与税务工作实际经验的教师紧缺,因此从师资上难以达到要求。而在课堂上,所谓的“案例”,就是用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和内容的。对案例的挖掘并没有足够的深度,只是在表面上做了一些比较抽象的剖析,并没有从微观的细节上去思考,而在很多时候,他们的解决办法都是以理论为主,而对案例的研究却很肤浅。

此外,在课时方面,并没有一个固定的课时,也没有一个固定的占比,很容易出现随机应变的情况,财税专业类课程通常一门课一学期的授课周期为48~54个课时,而普通的教师只会给学生提供4~8个课时的案例,这是远远不够的。当代案例教学最突出的特征就是活动性、现实性和开放性,它不仅需要一定的基础课,而且要有很好的动手能力和准备、组织案例教学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新的财税问题进行及时的剖析与解答,并客观、科学地引导和评估他们的研究成果。

(三)财税技术实操平台

当前财税实践教育的一个发展方向仍然是在财务模拟软件的实训方面,在实际训练中,将学生们的理论学习与模拟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并在模拟实际工作中进行大量的练习,从而达到熟练运用的目的,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实际工作能力、求职适应性和增加就业率的目的。由于财税专业的教学实践具有很强的实验性,因此,要在实施这门学科时,必须要具备完整的专业实验室和相关的软件设备。我院ERP软件实验室运行多年,至今还只能实现计算机、会计学等基本的计算机应用,不能与现行的财税专业人才的知识库相适应。所以,财税专业的高职院校迫切需要一个能够与企业实际业务无缝对接、能够确实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水平的整合财税技术实操平台。在财会类专业的实践中,应用实例进行教学,必须配备先进的计算机设备和相应的技术实操软件。

(一)重构“金税”人才培养目标

为重构“金税”人才培养目标,过去的人才培养方案也已经不再适用,“1+X”证书将成为现代“金税”人才的重要工具。因此,将“1+X”证书制度引入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不可或缺,借助厦门网中网软件有限公司提供的实际企业案例,循序渐进的课程安排,以及专业人员的答疑,为高校“1+X”智慧税务认证教学和实训实践试点工作提供高层次支撑。厦门网中网科技有限公司为我院实施“1+X”智慧财税专业技术资格证书教学平台、考核平台、教学平台操作讲解视频、线上数字化课程、在线咨询服务、教学平台、教学平台操作讲解视频、线上数字化课程、在线咨询服务以及相关的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教学PPT等,更新教学理念,实现税收信息化技术、德育教育、业财税融合、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目标。

“1+X”认证体系对“育训结合”的实施效果取决于培训教师的综合素质。学校与高职教育与评估机构紧密联系,通过建立区域培训答疑群、证书考务机构群、聘请校外专家为校内教师培训,帮助教师迅速掌握正常工作任务操作流程,理清学生操作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和危险,由校内外专家一起探讨操作流程和风险防范,制定训练计划。

(二)建立“智慧财税”教学模式

金税三期工程建设、税收征管与服务的信息化建设,不仅促进了我国税务理论课的网络化、智能化,而且也给财税实训教学带来了新的需求。“智慧财税”与“业财税融合”将是财税实训教学的新发展趋势。“智慧财税”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科技对财税行业的赋能,是对财税行业的升级转型,构建“智慧财税”教学模式,有利于推进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与5G等信息技术与财税教学深度融合,探索多元化、智能化教学模式,推动“大数据+智慧教师+5G互联网+AR+VR+混合式教学”智能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创新。随着全球经济步入第四次工业革命,信息化的发展迅速,随着商业体制的进一步完善,“金税三期”的全面监控和税务管理的现代化,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和数字的生存能力都有了新的需求。从行业转型的规律出发,通过强化“科技施教”、在线授课、线下解决问题,重塑共享、开放式、互动式的财税教育生态,智慧财税必将插上腾飞的翅膀。

(三)构建“1+X”财税课程体系

信息网络和智能制造等技术革命,以及观念和文化的多元化,给高职院校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院校的发展方向应该从强调“人”的“工具”到“人”的发展,转变为“人”的人格发展。参加高职院校专业技术资格认证的社会化,有助于促进高职院校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匹配,促进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和创业。实施“1+X”认证体系,是高校教育与现实社会需求的一大重要突破与进步,是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实际途径,是深化校企协作的一种重要机制。“X”是一种专业技术证书,不同于国内的专业技术证书,不同的口径,不同的等级划分,因此“1+X”并不是对双重证书的继承,而是在“放管服”的大环境下对其进行了一种新的设计。通过引入竞争管理制度(发挥市场化的作用),实现了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教学思想,实现了企业对职教的全面投入,从而形成了一种“双主体”的协同育人模式。

实行“1+X”认证体系,可以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投身于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训评估方式,深化教师、教材、教法改革,整合高职院校、行业企业的优势资源,加强基础条件保障、师资队伍建设,引导院校育训结合,深化教学管理模式改革,做好书证流通衔接方案,引入弹性学制和学分,做好“1+X”的对接和协调,不断完善产教融合的生态链条,提升高职院校的办学活力。根据金税三期项目所产生的新技术、新的行业新要求,将“1+X”认证体系引入涉税大数据、区块链电子发票、纳税监测等新技术,将财税新证书植入到财税课程中,调整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配套相关案例、项目逐步加深学生认知,按省级精品课程标准建设专业核心课程与特色课程。

(四)创造财税课程混合式教学方法

要真正做到高职院校财会的互联网化和智能化建设,必须大力推进“翻转课堂”的建设,将课堂上死板的教学关系改变,从而改变以往的“灌输式”的教育模式。通过在线平台,通过MOOC、学堂在线等网络资源,将世界各地优秀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使其达到最大程度的共享。在面向互联网平台发展的今天,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应该在师资,教学方式等多方面进行反思,开放学习资源,构建开放平台,搭建统一的网络教学平台,推进网络直播教学形式,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在今后实施“线上与线下”的复合型教育模式时,要积极响应“共享”体系。网上教学也是非常有益的,特别是财税类,财产类和税收类不分开,不过在教学方面,财、税是两个不同的学科,分别是:会计学和税法。所以,在财会的实际操作中,往往要运用到税法方面的知识。比如,在供给和销售过程中,都需要使用增值税,所以,在会计课上,常常有会计教师向学生讲授税务方面的内容。而税务类职业的教师,则可以将税法的相关内容,制作成课程,放在线上平台,而财会的教师,则可以在开课前,安排一些课程,让他们在线上平台上进行税务教育。通过这种方式,使会计系的教师能够集中精力进行财会方面的知识的传授,从而提高其教育质量。同时,还应进一步完善教材案例数据库,构建财税精品案例库。

(五)组建一批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财税师资队伍

在师资方面,有关院校的教师专业知识层次不能满足教育的基本需求,缺乏“双师型”的教师;
大部分教师缺乏实习经验,从学校走向学校,缺乏工作经验,在教育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照本宣科的现象,这与实际的要求是相违背的,优化师资招聘制度,调整师资队伍架构,积极引进具备信息素养的“双师型”教师,同时从企业招聘财务经验丰富、实操技能熟练、证书齐全的挂职教师,加强“学校+企业”混合式师资队伍的编制。此外,我国当前对财务管理和信息技术都掌握的教师资源十分匮乏,许多大学教师对大数据、云计算的发展及其对财税的深远影响缺乏足够的了解,应该强化培训开放体系,提升现有师资队伍理论水平和技能水平,注重对大数据时代的智能会计知识和技术的学习。

通过前期的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发现财税专业互联网化及智能化建设困境是存在金税三期税收信息化人才需求侧与现有财税专业人才培养供给侧之间的矛盾,相关部门与企业对智能财税理念和技能的要求与传统财税教育教学之间的矛盾,产学研一体化建设需求与财税专业校企合作之间的矛盾。从教学课程体系、专业案例研究和财税技术实操平台作为着眼点,构建财税专业“五位一体”模式,更好地推动传统财税专业向互联网化及智能化转型。

猜你喜欢 财税税务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山西教育·招考(2021年8期)2021-12-17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山西教育·招考(2021年8期)2021-12-17个人独资企业对外投资的税务与会计处理中国注册会计师(2021年9期)2021-10-14企业内部控制与税务风险防范思考中国市场(2021年34期)2021-08-29论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中国市场(2021年34期)2021-08-29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山西教育·招考(2020年8期)2020-08-28财税政策助推贵州精准扶贫探讨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山西教育·招考(2019年12期)2019-09-10新政策背景下企业财税管理研究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从“两会”看财税改革走向中国总会计师(2017年3期)2017-04-27

Tags: 互联网   财税   智能化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