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材料 / 正文

时代语境下纪录片《柴米油盐之上》对中国形象的塑造

2023-02-26 10:40:16

唐 定 舒安淇

“国家形象是一个综合体,是国家的外部公众和内部公众对国家本身、国家行为、国家的各项活动及其成果所给予的总的评价和认定。”①全球化时代,纪录片凭借其真实性与艺术性并存的独特价值,成为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构建好中国形象的重要载体。

2015年,联合国通过了17项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把“消除全球所有形式的贫困”置于首位。在全世界贫困形势依旧严峻的宏观背景下,我国于2020年消除了绝对贫困,提前十年达成该目标。这对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减贫事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摆脱贫困这一时代语境下,如何对外讲述中国圆梦小康的故事,塑造新时代大国形象,成为中国当下国际传播面临的重要议题。

《柴米油盐之上》是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监制,中宣部对外推广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指导,并邀请英国纪录片导演、两届奥斯卡奖得主柯文思执导的纪录片。全片共四集,分别为《开勇》《琳宝》《怀甫》《子胥》。该片在中国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语境下,聚焦小康路上的普通中国人,讲述其摆脱贫困、奔赴小康的故事。2021年7月15日起,《柴米油盐之上》在全球多家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平台播出,触达海外受众8600万。②2021年12月31日,该片被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评为年度优秀海外传播作品,是国际传播中构建良好中国形象的有益探索。

(一)甘于奉献、民本思维的政治形象

《柴米油盐之上》作为献礼脱贫攻坚的纪录片,没有局限于宏观的政策阐述,而是将视野放在基层民生,关注政策落实到基层人民的真实情况。如第一集《开勇》用镜头记录基层扶贫村党支部书记在脱贫路上的不易。脱贫攻坚任务艰巨,而基层扶贫干部是工作落地的关键节点。国家政策要落实,村民也有各种问题要疏通,村党支部书记常开勇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在了扶贫工作中。

纪录片对贫困户易地搬迁难引入、基层干部面临的扶贫工作和家庭的平衡等问题进行了生动的刻画。村党支部书记在扶贫路上尽心尽力,甚至将自己微薄工资的三分之一花在工作途中的汽油费上,但他在谈到自己对妻子和家庭的愧疚时却潸然泪下。对易地搬迁抱迟疑态度的村民,看到政府为其准备的新房时,露出了难得的欣喜神情。镜头对细节的把控,让观众产生共情,从而深切体会到基层干部的不易和脱贫工作的伟大,进而上升到对国家脱贫攻坚成果的认同层面上,向国际社会呈现出中国一切为了人民、体恤民生的政治形象。

(二)抓住机遇、高速发展的经济形象

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既是摆脱贫困之因,又是奔向小康之果。《柴米油盐之上》在展现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形象时,主要是跟随每集主人公的视角,将他们对过去的追溯与当下发展进行对比,在故事的发展逻辑中侧面凸显现在经济相较于过往的飞跃。譬如第三集《怀甫》中,年少时父亲卖掉家中值钱的物件供主人公学杂技的经历,与如今在国际化大都市上海有车有房的小康生活形成了鲜明对比。该集以微观个体的成长发展映射了宏观经济的腾飞。第四集《子胥》以村庄命名,将镜头对准了深山中豪宅林立的子胥村,讲述了在一个曾经一度穷到连裤子都穿不起的村庄中,一小部分村民抓住时代机遇,自主创业,进而带动全村村民致富,使村庄成为中国民营快递业摇篮的故事。镜头从过去骑自行车送快递的黑白画面过渡到如今大工厂里机械化标准化运作的景象,由快递行业的巨变史折射出中国经济的高速变迁。

发展经济是脱贫攻坚的关键一环。《柴米油盐之上》虽然没有直接用数据说明国家多年来的经济成就,却将经济的发展蕴于每一组追忆过去再凝望当下的场景中,藏于每一个平凡个体逐梦小康的故事里,以个体的小康发展之路建构真实立体的中国经济发展形象。

(三)迎难而上、积极致富的人物形象

《柴米油盐之上》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聚焦中国普通老百姓在脱贫进程中的故事,将传统政策类纪录片中普通人的“缺席在场”化为积极奋进的脱贫主体,把缺乏话语权的村民融入主流叙事的话语体系中。这些农村里的小人物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为摆脱贫困枷锁而不懈奋斗,积极地寻找致富之路。纪录片的后三集《琳宝》《怀甫》《子胥》依照奔赴小康、圆梦小康、反哺家乡这种摆脱贫困的逻辑递进关系展开,呈现了处在小康不同阶段中的人物群象。女货车司机琳宝(张琳)打破行业歧视,靠自己实现经济独立;
杂技演员王怀甫通过苦练杂技摆脱贫困,成为上海杂技界的名角;
子胥村的部分村民相互扶持,在率先实现富裕之后,不忘反哺家乡,带动整个村庄发展致富。该片没有片面地歌颂人物的成功经验,而是将镜头对准个体在脱贫路上遭遇的挫折阻碍,以及人们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不惧艰苦,摆脱贫困桎梏的毅力,让世界真正了解到小康社会的内涵不是空洞的政策和倡议,而是以实现个体的幸福为指向。

《柴米油盐之上》把中国普通百姓的生活细节与脱贫攻坚的伟大目标有机结合,将平凡个体的命运与国家发展相关联,既生动地描绘出了中国人民迎难而上,勇于追梦的形象,又向国内外受众展现了中国人民齐心奔赴小康的宏伟目标。

(一)创作主体:“他我合奏”演绎中国脱贫故事

近年来,中国题材纪录片在跨文化传播中积极创新制片模式,中外合拍成为纪录片“出海”的流行范式。因此,作为合拍纪录片,《柴米油盐之上》充分展现了当前纪录片讲述中国故事的国际视野。片中既没有局限于“自我”的文化视角,也没有盲目地崇尚西方,而是以“他我合塑”的方式建构中国脱贫故事。

哈贝马斯在“主体间性”的基础上引申出了文化间性的概念,强调在跨文化交流中,文化主体与文化客体应注重交流的平等性和一致性,相互尊重、平等交流,从而达到文化之间的共生、共存。③合拍纪录片从对抗走向交流的模式正是文化间性思维的典型表现。作为隐性话语的主导力量,主流媒体掌握着内容终审权,而外国友人的“他者”视角能客观呈现中国建设小康进程中的真实情况。在《柴米油盐之上》拍摄制作过程中,我国相关部门给予柯文思高度尊重和信赖,让其拥有充分的发挥空间,将“他者”与“自我”的二元对立变为合作演绎,建立国际范围内的深层对话,使纪录片呈现出客观、真实的当代中国脱贫图景。这种“借筒传声”的方式,能够在保证中国脱贫故事真实性的基础上,增进海外受众对故事内容的信任度和接受度,提升中国形象的正面价值。

(二)塑造内容:立足时代语境的中国故事国际表达

与一般纪录片专注于讲述中国传统故事不同,《柴米油盐之上》立足于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讲述三个普通人和一个中国村庄在小康路上的故事。从议题上看,解决贫困难题正是当下中国的时代主题,也是国际社会的研究兴趣点和利益交汇点。

导演柯文思指出,拍摄该片的本意是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小康成就,让西方社会能破除偏见,了解中国。④美国学者斯特劳巴哈的文化接近性理论认为,受众偏向于接受与自身所处环境中的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更相近的节目内容。而随着全球化的到来,人们之间的文化交流越发频繁,文化身份也更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⑤在此基础上,斯特劳巴哈和帕斯汀又发展出了文化的多重接近性理论,即在语言之外,还有着地理距离、节目类型、对现代性的渴望等方面的接近性。《柴米油盐之上》正是运用了这一理论,关照现实世界,选取国际关注的热点进行故事建构,缩短国内外受众的心理距离。这样具有国际视野的纪录片,能让海外受众更了解中国的发展现状,助力当代中国形象的国际化呈现。

(三)塑造视角:平民化视角叙事,“见微知著”打破文化壁垒

新时代语境下,普通小人物的个人命运更容易在对外传播中触及人心,串联起各国人民的共同记忆。《柴米油盐之上》将脱贫攻坚的亿万人民浓缩于精选的典型形象,以平民化视角,深入偏远的乌蒙山区等地区,经过8个月的实地调研,选取了4组农村里的小人物——历经贫苦生活的村支书、95后女卡车司机、杂技明星、民营企业家,以朴实的镜头从多个维度记录了脱贫进程中普通人的生活经历和情感变化。

该片没有陷于“主题先行”的创作囚笼,而是着重呈现采访对象的当下处境与感想,通过质朴的语言塑造鲜活、饱满的人物形象,“见微知著”聚焦现实情景下普通个体的命运变迁。该片以微观映射宏观,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我国传统纪录片“说理重于叙事”的窠臼,将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一宏大历史进程细化为可触摸、可共情的故事。这种普通个体的情感表达,更容易打破文化壁垒,让海外受众与纪录片文本的编码内容产生共鸣,实现编码与解码的统一,向受众呈现出在小康路上可感可知的普通中国人形象。

(四)呈现形式:纪实化呈现,适应低语境的话语表达

爱德华·霍尔将中国文化置于高语境文化的顶端。相较于低语境文化,其信息解码更依赖于语境和交际者本身。我国纪录片在国际传播中,也应注意高低语境文化的适应性问题。

《柴米油盐之上》采用“直接电影”的美学方式,将人物形象和经历进行纪实化呈现。片中并没有呈现出任何采访镜头,只是聚焦事实,反映事实,以观察者的视角去记录特定情景中人物情感的自然流露,由片中的主人公直白地讲述他们自己奔赴小康的故事。同时,辅以直白的画面文字交代人物的背景。在每一集的2分30秒左右处,画面正中央都会出现一两句话来交代故事背景。譬如,第一集交代故事发生地云南省昭通市是中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第二集交代像琳宝(张琳)这样的女司机在中国约有126万人,她们是中国经济蓬勃发展不可或缺的群体,等等。纪录片最后都会呈现导演柯文思对内容的点评,以叙述的方式说出纪录片的价值和意义,使中国脱贫故事更易于被低语境文化的受众理解和认同,降低了文化折扣。

(一)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增强文本的可传播性

在“2019中国(国际)纪录片论坛”中,“纪录中国”国际传播工程“新中国70年纪录片全球伙伴项目”发布了9大主题清单,包括“全球贫困、共享经济、性别平等、体育事业、医疗保障、生态环保、传统文化、乡土中国、城市浪潮”。⑥由此可见,脱贫不仅是我国的时代主题,也是当下全球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重点。2021年,博鳌亚洲论坛指出,中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方面的伟大成就,在人类脱贫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而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多年来持续下降的全球贫困率却再次回升。⑦因此,我国的脱贫类纪录片在讲述中国故事、对外塑造中国形象时,应注意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不但要向国内民众展现我国消除绝对贫困的艰辛历程与成果,还要向其他贫困国家和地区传授减贫经验。这就需要打造世界范围内的共通价值,在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对自身的“独特性”作有效的话语阐释,增强文本本身的可传播性。中国纪录片在国际传播中还应将视野下沉,聚焦老百姓的命运和生活,增强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观众的共情体验。《柴米油盐之上》正是关注普通人的脱贫故事,这也是国外其他贫困国家和地区受众寻求经验的兴趣点。这种融入了人类共同追求的故事,可以唤起海外受众的情感共鸣和身份认同,让逐梦小康的中国形象更加真实可感,让中国的脱贫经验输出更具价值。

(二)宏大议题微观叙事,摒弃宣传思维

在中国纪录片的国际传播中,以政治意识形态为核心的多元诉求,是推动其发展的结构动力。中国政府在纪录片“出海”过程中投入了巨大的资金和资源,可见纪录片在国家形象对外传播中的使命之重。脱贫类纪录片在塑造中国形象时,应注意摒弃宣传思维。《柴米油盐之上》立足于“脱贫”这一时代主题。议题虽宏大,但是其在内容选择上以小见大,将普通人的个人命运与当今社会发展关联起来,摆脱了传统的宣传说教色彩。纪录片人物形象鲜活,故事充满感染力,比宣传式纪录片更能打动人心,在潜移默化中向海外受众输出中国的脱贫经验,让其直观感受到立体、真实的中国形象。

(三)拓展减贫议题广度,多维度塑造中国形象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介绍中国,要融通古今、点面结合,不仅要着眼于中国的经济发展,也要关注中国的人和文化等。⑧中国的减贫议题涵盖了生态、教育、妇女和儿童、科技和产业发展等诸多领域。在纪录片创作过程中拓展减贫议题的广度,有助于国际受众了解多维、全面的中国形象。《柴米油盐之上》虽然只选取了四个故事,但其涵盖了教育、文化、女性平等、产业发展等热点话题。譬如,第一集聚焦易地搬迁后对孩子教育的帮扶话题;
第二集聚焦女性打破性别歧视实现经济独立的问题,而这也是国际社会关注的重点议题;
第三集将脱贫与中国传统杂技表演相结合,在记录个体奔小康的进程中无形输出了中国的文化内涵;
最后一集直接以快递产业的发展来描绘整个村庄的脱贫故事。这些话题与新时代语境下可持续发展、妇女儿童权益的保障问题等国际议题联系起来,将中国减贫议题与国际议题进行同构,能够准确全面地勾勒出中国脱贫攻坚样貌,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脱贫事业的了解和认同。

(四)叙事兼顾“历时性”与“共时性”,融合演绎脱贫历程

“历时性”与“共时性”是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提出来的一对概念。历时性即某个系统发展过程中的历史性变化,反映的是沿着时间维度的纵向发展变化情况;
共时性即在某一特定时间内,系统内部各要素间的联系,在此关系中,历史的演变情况暂时居于次要位置,显示的是各个因素同时并存所形成的系统关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节点,而中国的脱贫事业是历经多年的持久之战。因此,脱贫类媒介文本要深度阐释历年来的攻坚进程,建构具有时代意义的中国脱贫影像。在创作时不能局限于点状叙事,而应以历时性的眼界去赋予文本以价值。纪录片是拍摄者追随被摄对象的生活经历和精神风貌的变化而搭建的影像空间,理应注重历时性呈现。在全球化时代下,纪录片不能重历史、轻现实,要紧跟时代主题,采用共时性的叙事结构多角度强化内容,以增强其在国际社会中的说服力。

《柴米油盐之上》正是融合了历时性与共时性两种形式,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历史节点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缩影”,既历时性地记录了拍摄对象生活轨迹的发展变迁,增强了纪录片的逻辑性与可看性,又共时性地以不同的内容板块服务于同一主题,如其中涉及的易地搬迁脱贫、发展教育脱贫、发展生产脱贫等多种因地制宜的脱贫模式,体现了全体中国人为摆脱贫困命运所做的种种尝试。这两种叙事结构相互交织,使得媒介文本的内容更具深度、主题更加立体、脉络更加清晰,更加深刻地向海外受众演绎了中国脱贫故事。

联合国驻华系统协调员常启德表示,在过去40多年里,中国历史性地摆脱了绝对贫困,实现了全民脱贫,是全世界减贫事业的最大贡献者。⑨由此可见,中国的脱贫经验在全球范围内具有示范性意义。纪录片《柴米油盐之上》是对外传播中国脱贫经验,塑造良好中国形象的一次有益尝试。通过呈现普通中国人在小康路上的经历,以“他我合塑”的形式、独特的微观叙事视角、立足时代语境的内容表达、纪实化呈现的塑造方式,生动地演绎了中国摆脱贫困、奔向小康的故事。当下纪录片在建构影像文本和进行国际传播时,应注意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将宏大议题进行微观呈现,融合“历时性”与“共时性”的叙事结构,让世界真切感知到有责任、有担当的中国形象。

注释:

①管文虎主编.国家形象论[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23.

②获奖|第十二届芝加哥独立电影节《柴米油盐之上》获最佳纪录短片奖[EB/OL].纪录中国,2022-02-24.https://mp.weixin.qq.com/s/EEbbe0s1iDlHfIw_VTS_EQ.

③位迎苏.论中外合拍纪录片中的间性思维[J].中国电视,2021(06):94-97.

④黄楠.《柴米油盐之上》向世界温暖讲述中国小康故事[J].广电时评,2021(18):18-19.

⑤王庆福,翁嘉昕.中外合拍纪录片的历史经验与现实问题[J].电影艺术,2020(03):126-131.

⑥韩飞,田维钢,刘倩.“大国工程”纪录片对当代中国形象的建构与传播[J].当代传播,2021(04):108-110.

⑦精华|全球贫困率多年来首次回升,中国减贫经验能否惠及全球?[EB/OL].博鳌亚洲论坛,2021-04-27.https://mp.weixin.qq.com/s/VsyHiSx2_0b21xovl4kiHA.

⑧杜尚泽,郑红.习近平同德国汉学家、孔子学院教师代表和学习汉语的学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3-30(001).

⑨陈珂.中国减贫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经验[EB/OL].中国报道,2021-09-18.https://mp.weixin.qq.com/s/ckzYFDrmdSs7XVxfVUgU8g.

猜你喜欢 柴米油盐小康纪录片 我家的小康黄河之声(2022年6期)2022-08-26我家的小康心声歌刊(2021年6期)2021-02-16以非常之功,赴小康之路金桥(2020年9期)2020-10-27雷人画语美文(2020年11期)2020-06-19小康之路金桥(2019年10期)2019-08-13纪录片之页传记文学(2019年3期)2019-03-16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电影(2018年12期)2018-12-23纪录片之页传记文学(2018年11期)2018-11-13一室一食时尚北京(2018年7期)2018-07-13妈妈菜的柴米油盐——兼品二毛《妈妈的柴火灶》中国三峡(2017年9期)2017-12-19

Tags: 语境   柴米油盐   纪录片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