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材料 / 正文

英国职业教育支持青年弱势群体的施策及启示

2023-03-04 08:50:06

江晚霞

(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 200234)

21 世纪以来,在技术变革和经济转型的影响下,很多年轻人因为失学、失业、残疾等在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等方面处于不利地位而成为弱势群体,青年弱势群体问题突出,这俨然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很多国家也开始加大关注并提出了一些政策措施。英国作为最早的福利国家之一,也是较早开始关注青年弱势群体问题的国家,具有比较成熟的实践经验。英国教育部于2011 年发布的《了解弱势年轻人》这一报告,依据年轻人身处不利的六大处境,即经历过药物滥用、面临情绪健康问题、成为青少年父母、低成就、成为NEET 群体以及犯罪,将英国青年弱势群体归纳为五大群体,分别是情感健康问题群体(16%)、药物滥用群体(8%)、有危险行为的群体(8%)、低成就群体(8%)和被社会排斥的群体(6%)。这份报告还显示社会经济背景的弱势和脱离教育是造成年轻人弱势处境的重要原因[1]。

目前,我国已有的关于职业教育支持弱势群体的研究还很少,但仍然呈现出研究视域多维度、研究内容多角度和研究方法多样化的特点。在研究视域上,不仅有对职业教育支持弱势群体自身存在的问题、功能和价值取向的分析,还有对职业教育支持弱势群体与教育扶贫、社会流动、教育公平和人力资本投资的关系,以及对各国相关的政策、措施和成效的比较分析。例如,徐桂庭在教育扶贫的视域下探讨职业教育与贫困阶层的代际传递之间相互作用又相互影响的矛盾关系[2]。在研究内容上,我国学者既有从弱势群体的内涵与外延的角度进行职业教育支持的分析,如朱颂梅以残疾人为研究对象,探析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对残疾人的支持与补偿路径[3],也有对我国弱势群体的相关政策进行的文本分析,如孙立新和赵如钦运用Nvivo 对近十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颁发的有关弱势群体教育救助的政策文件,进行文件属性分析和政策话语的分析[4]。在研究方法上,大多学者主要以理论和比较的方法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缺乏实证的研究。其中比较研究主要涉及的是国别比较,包括对英国、美国、德国和以色列等国家的比较探讨。例如,刘娟和郭晓明通过分析以色列的职业教育支持弱势群体问题,探讨职业教育对提高工薪的影响[5]。综上所述,我国关于职业教育支持弱势群体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对青年弱势群体和措施实践的分析还存在不足。鉴于此,本文以英国职业教育支持青年弱势群体的政策与措施为研究对象,聚焦其对教育公平、社会流动和群体补偿方面的作用,以期为我国职业教育支持青年弱势群体提供有益借鉴与启示。

从1997 年到2021 年,英国政府对青年弱势群体的认识逐渐加深,并在历史经验和他国对比下认识到了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社会流动、教育公平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中央层面颁发了很多有关运用职业教育支持青年弱势群体的政策和措施。本文主要以时间顺序为轴,梳理英国政府在不同时期针对青年弱势群体施以职业教育支持所颁发的政策与措施,并在分析这些政策措施成因和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尝试总结英国职业教育支持和补偿青年弱势群体的成效。

(一)英国职业教育支持青年弱势群体的政策

1.1997—2010 年新工党政府时期

自1997 年新工党执政以来,政府就制定了一系列基于社会正义和经济成功相互依存的政策。例如,2003 年,英国教育与技能部为确保就业、充实的工作生活以及所需技能的可用性发布了白皮书《21 世纪技能:实现我们的潜力》(21st Century Skills: Realising Our Potential),提出在全球经济使“终身工作”的概念被“终身就业能力”所取代、技能存在严重缺口以及经济生产力和竞争力远低于主要竞争国家的大背景下,通过各方努力整合,确保每个人都拥有他们所需要的技能,使他们更有就业能力和适应能力。为此,提出要推行“人人成功”(Success for All)计划,提高继续学院和培训机构的效率;
建立一个新的技能联盟,确保任何人都不应因为缺乏投资自己技能的机会而被剥夺实现其潜力的机会,从而构建一个保证所有人拥有就业能力的包容性的和谐社会[6]。面对国家技能存在一些根深蒂固的缺点和为了更有效地发挥继续教育的作用,英国教育与技能部又于2006 年发布白皮书《继续教育:提高技能,改善生活机会》(Further Education Raising Skills Improving Life Chances),该白皮书提出要实施针对14~19 岁青少年和成年人技能的重大改革方案,为最需要的年轻人提供免费培训和支持,为所有基于天赋和努力而不是背景的年轻人提供平等的机会,使他们获得良好的高技能工作的资格,从而解决不平等和成就差距的问题[7]。

2007 年,英国就业和养老金部发布绿皮书《在工作中,生活得更好:实现充分就业的下一步》(In Work,Better off: Next Steps to Full Employment),该绿皮书在就业和技能支持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为劳动力市场最弱势的人提供了帮助,确保那些有健康状况和残疾的人不会被排除在外,并提出作为打破贫困代际传递的关键要实现充分就业的目标,即就业率达到80%。同时,还要减少NEET 人群数量,一方面确保离开全日制教育的年轻人获得必要的教育和培训,以便有效过渡到工作中去;
另一方面与雇主合作,建立“就业承诺”(Job Pledge)为青年弱势群体提供就业机会[8]。

2.2010—2015 年保守党和自由民主党联合政府时期

本届政府的目标是使经济恢复可持续增长,扩大社会包容性和社会流动性,并建设“大社会”。而技能的提高是支撑这一目标的主要动力来源。基于此,英国商业、创新与技能部于2010 年发布《为可持续发展而提高技能》(Skills for Sustainable Growth: Strategy Document)国家战略性文件,提出了在公平、责任和自由三大原则的基础上对技能体系进行根本性改革,建立一个全年龄就业服务机构为每个成年人提供终身学习账户。同时雇主将与重组后的英国就业和技能委员会合作,确定并增加对他们所需技能的投资,以重振和改革非正式的成人和社区学习,从而建立“大社会”,让弱势群体参与进来。该文件还强调地方政府要为13~19 岁的弱势青少年,未接受教育、就业或培训的青少年,以及25 岁以下有学习困难和残疾的年轻人提供更广泛的个人支持[9]。

而后出于高质量的职业建议对于一个有凝聚力和向上流动的社会至关重要这一认识,英国教育部于2010 年发布《迈向强大的职业教育》(Towards a Strong Careers Profession)独立报告,为创建一个更公正、更公平的社会提出为年轻人提供职业教育、信息、建议和指导(Careers Education,Information,Advice and Guidance,CEIAG)项目[10]。证据表明,来自弱势背景的年轻人不太可能从他们的家庭和社交网络得到职业建议。所以在2011 年,英国商业、创新与技能部发布《新挑战,新机遇:实施继续教育改革计划的下一步》(New Challenges,New Chances: Next Steps in Implementing the Further Education Reform Programme)报告,进一步提出为年轻人提供职业信息和建议,并随后推出了一项新的服务——国家职业服务,让每个人都可以很容易地找到关于学习和工作的准确信息,同时通过电话热线提供专业的选择建议[11]。

除了认识到职业咨询与建议对青年弱势群体的帮助,英国政府还认识到改善青年弱势群体处境并促进其在教育、培训和工作等方面的参与对教育公平和社会流动方面至关重要。正是基于该认识,为增加16~24 岁青少年在学习和就业方面的参与度,英国教育部联合其他部门在2011 年发布文件《建立参与,建设未来》(Building Engagement,Building Futures),提出为特定青年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例如单亲父母、有健康问题的人、残疾人(包括有学习困难或残疾的人)、青年照顾者、罪犯、药物滥用者和离开照顾者[12]。根据《2010 平等法》(The Act 2010),大约有75%的残疾儿童和青年有特殊教育的需要,所以为了进一步加强为残疾人士及健康问题青年提供就业支持,英国工作和养恤金部于2013 年发布《残疾和健康就业战略:迄今为止的讨论》(The Disability and Health Employment Strategy: the Discussion So Far)绿皮书,该绿皮书提出要确保为残疾青年和有健康问题的青年提供的信息和支持集中在一起,并改善残疾青年和有健康问题的青年获得高等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机会,帮助他们成功并顺利地从儿童过渡到成人、从学校过渡到工作[13]。

3.2015年以来的保守党单独执政政府时期

2015 年5 月英国大选后,保守党获单独执政地位,本届政府在教育方面的工作核心是通过教育促进公平,改善社会问题并促进社会流动。在推崇精英主义的英国,那些身处最弱势背景的人往往被低质量和无关紧要的教育剥夺了可持续和有技能的就业,从而被拖上一条没有出路的路。基于此,英国教育部联合商业、创新与技能部于2016 年7 月出台《16 岁后技能计划》(Post 16 Skills Plan),旨在支持年轻人获得终身持续的技能就业,并满足不断增长和快速变化的经济需求。该计划提出要为那些仍未接受教育、培训或就业的年轻人提供支持,通过职业指导和职业教育改善他们的生活和机会,并为青年弱势群体建立一个协调一致的系统,支持他们获得高水平的技术技能,同时确保这些路线无障碍、包容、灵活,以适应个人需要,帮助他们都有能力从事可持续的有偿工作。如开办免费技术学校为年轻人提供雇主需要的技术知识和技能[14]。

为进一步打破职业隔离和横亘在青年弱势群体与就业之间的障碍,英国教育部又于2017 年4 月发布《职业战略:充分利用每个人的技能和才能》(Careers Strategy: Making the Most of Everyone’s Skills and Talents)国家战略性文件,该文件提出要创造一个更强大、更公平的社会,让来自不同背景的人都能发挥自己的潜力。其主要内容是制定一个作为学校改善和发展其职业教育支持的标准,即盖茨比标准(The Gatsby Benchmarks),该标准共包含八项内容:一个稳定的职业计划、对职业和劳动力市场信息的学习、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将课程学习和职业联系起来、与雇主和雇员合作、获得工作场所的经验、正视继续教育和高等教育以及提供个人指导,以满足每个年轻人,特别是弱势青年的需求[15]。同年12 月,为支持儿童和青年充分发挥潜力,英国教育部出台《通过教育改善社会流动性》(Improving Social Mobility Through Education)国家计划,该计划将社会流动性置于教育政策的核心,并汇集了一套连贯的方法,主要包含通过推行优先支援计划,以协助青少年不论经济状况如何,都能继续接受教育,例如16~19 岁资助基金。并继续把资源定位于最需要它的特定年轻人群体,施行青年就业援助计划,为青年弱势群体提供就业机会,帮助他们获得进入有薪工作所需的技能和信心。同时还优先为来自低收入背景和“职业冷冻区”(CEC 认为职业支持较弱的地区)的人提供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以提升就业机会。这些举措都起到了很好地促进教育公平和弱势群体垂直流动的作用,帮助弱势群体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其现有的弱势地位,获得和其他人一样的机会[16]。

面对新冠大流行所带来的挑战以及脱欧所带来的机遇,2021 年1 月,为解决技能短缺和技能体系不完善的问题,英国教育部颁发了《工作技能:为机会和成长而终身学习》(Skills for Jobs: Lifelong Learning for Opportunity and Growth)白皮书。该白皮书强调要改革16 岁以后的技术教育和培训,以支持人们发展获得好工作和提高国家生产力所需的技能。所以提出在2025 年以后对18 周岁以上的学生实施灵活的终身贷款计划,并且为年轻人职业和教育的选择提供明确、可信的信息以及建议和指导。其中英国共享繁荣基金就业和技能项目(The UK Shared Prosperity Fund Employment and Skills Programme)将为社会上一些最弱势群体提供关键的“第一步”保障,即资金上的援助,并提供职业信息和职业指导,帮助这些弱势青年获得技能,实现就业[17]。

(二)英国职业教育支持青年弱势群体的措施

1.16~19 岁助学金

为帮助新工党政府实现缩小贫困和富裕家庭之间教育差距的优先目标,并确保16~19 岁的青少年参与教育或培训,英国政府于2004 年推出教育维持津贴(Education Maintenance Allowance,EMA),即一项为16~19 岁的低收入家庭提供的每年高达1200 英镑的现金转移支付。相关数据显示教育津贴具有很高的负担成本,这意味着大量的教育津贴受惠者即使没有它也会继续接受教育。因此EMA 在2011 年1 月正式被废除,并在同年9 月被“16~19 岁助学金基金”取代。16~19 岁助学金基金是英国教育与技能资助机构在财政支持下设立的,由教育部修订助学金分配细则,弱势群体学生可申请最高达1200 英镑的助学金,为16 岁以后在参加教育或培训方面面临重大经济障碍的年轻人提供支持。该助学金基金分为两部分:弱势群体助学金和酌情助学金[18]。有需要的学生可以通过学生助学金支持服务(Student Bursary Support Service,SBSS)门户网站提交资金申请表来向所在学校、学院或培训机构提出申请。其中可以获得弱势学生助学金的学生是以下四类:正在或最近离开了地方当局的监护;
凭靠收入支持或通用信贷而获得经济保障;
获得残疾生活津贴(DLA)和就业支持津贴(ESA);
获得个人独立付款(PIP)。而只有年满19 岁,但仍需继续参加在16 至18 岁之间开始的课程(称为“19 岁以上继续者”)或有教育、健康和护理计划(EHCP)的学生才有资格获得酌情助学金。相关资助机构可以根据相关政策和资助规则给予需要帮助的年轻人,所以酌情助学金也可称为自由裁量助学金。英国财政和教育研究所的影响评估报告显示,该举措在提高符合资格人士的参与程度方面取得成功,但还存在诸多问题,如由于税收减少而产生的政策的长期成本超过了削减开支带来的短期节省;
对最穷的学生的影响是最消极,因为大约只有2%的人获得了全额的弱势群体助学金;
分配给酌情助学金数额差别很大,从大约60 英镑到略低于4000 英镑[19]。

2.培训计划

从2013 年起,为减少未就业、教育和培训的年轻人的比例,并提高16 至18 岁青少年对教育和培训的参与,由教育与技能资助机构提供资金开始实施培训计划。这是一项具有工作经验的教育和培训方案,面向那些倾向于寻找学徒或工作但缺乏雇主所寻求的技能、经验和行为的年轻人。培训的周期是6 周到12个月。培训计划具有四个核心要素:工作准备培训、高质量的工作经验安置、根据需要的基本技能和灵活的职业学习[20]。英国政府于2021 年进一步引入职业培训的概念,其目的是为了支持有需要的年轻人进入目标学徒或职业。例如,砌砖培训可以支持升入砌砖工学徒制(L2),或者成人护理培训可以支持升入成人护理员学徒制(L2 或L3)。培训的内容与相关的职业标准保持一致,理想情况下反映了现场学徒或工作机会的雇主招聘标准。职业培训包含与常规培训相同的四个核心要素,并且每个元素都是量身定制的,以支持进入特定的学徒或工作。英国国家经济和社会研究所、就业研究所和威斯敏斯特大学联合的调查结果显示,75%的学员在完成课程后一年内找到工作,接受学徒或继续深造。并且培训计划还有助于提高社会流动性,鼓励代表性不足的群体参与。如在2019 年至2020 年,32%的受训人员来自黑人和少数族裔(BAME)背景,23%的学员有学习困难或残疾。但是这些积极影响主要集中在低水平的学历上,一些证据表明,与没有参加培训的年轻人相比,参加培训降低了他们学习更高水平学历的可能性[21]。

3.实习支持项目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培训计划中的“高质量的工作经验安置”和帮助有特殊教育需要或有就业计划的年轻人成功实现有薪就业的过渡,英国教育部在2014 年推出一项通过EHC 计划(Education,Health and Care Plan)为年轻人提供实习机会的支持项目。通过为年轻人提供在工作场所学习的机会,帮助他们获得和提高工作所需的技能,从而实现持续的、有偿的就业。支持的实习期至少持续6 个月,最长可达1 年。实习支持项目的主要资金源自教育和技能资助机构(Skills Funding Agency,ESFA)[22]。该项目具有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内容:为年轻人提供积极的就业途径,以支持有特殊需要的青年弱势群体从事有偿、可持续的工作;
具有个性化和结果化的导向;
解决“学习者流失”或“旋转门综合症”的问题;
体现英国政府对平等和多样性的承诺。然而该项目也存在如个别工作教练未经培训或不合格、年轻人参与的实习出勤率不高和即将结束实习项目的年轻人却没有获得有薪工作的机会等问题[23]。

4.职业指导

作为《工作技能:为机会和成长而终身学习》白皮书的一部分,英国教育部于2021 年更新了《教育和培训提供者的职业指导和使用》法定指南,是学校和学院提供职业指导时所应参考和遵循的。该指南提出希望所有的学院和学校使用国际公认的盖茨比基准来开发职业规划和职业指导,增加学生获得各种可能的机会,从工作场所的经验和与职业顾问的个人指导,到与雇主、学院、培训机构和大学的合作[24]。为了支持这一点,教育部资助了职业与企业公司(CFC),以支持学校和学院发展符合其职业要求和盖茨比基准的职业规划。教育部还资助国家就业服务,通过网站、网络聊天服务和电话热线向学生、家长和教师提供免费、正确的就业信息、建议和指导。对于青年弱势群体而言,他们处于难以找到有薪工作的劣势地位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们不能获得丰富的职业信息,以及他们的面试不能帮助他们成功获得工作。该指南还强调学校和学院应该挑战存在于不同课程和工作中的刻板印象和不平等现象,以确保来自所有背景、性别和多元化群体的学生,包括SEND 学生,都能有更广泛的职业范围。2020 年的报告显示,到2019—2020 学年末,学校和学院平均实现了3.75 个基准目标,职业中心和企业顾问网络的进度也在加快,并且学生的就业能力技能和工作准备度也因盖茨比基准而得到了提高[25]。

5.帮助青年弱势群体成为学徒

在2012 年《理查德评论》(Richard Review)的推动下,英国政府决定对英国的学徒制进行改革。同年5 月,英国技能资助机构提出为16~24 岁有学习困难和/或残疾(Learning Difficulties and/or Disabilities,LDD)的年轻人提供包容性学徒制,并建议对年龄在19~24岁的LDD 学徒应该改变过去的只提供50%的资助而是和16~18 岁LDD 学徒一样的全额资助[26]。英国政府还设立了一个2015—2020 年英国300 万学徒的目标,强调要关注弱势地区和弱势群体。为了找到学徒制如何促进社会流动的方法,英国教育部进一步于2017 年通过发布《学徒制改革方案:实施福利战略》文件,提出改善学徒的可进入性,支持那些来自弱势家庭、黑人和少数族裔以及有学习困难和残疾的群体(LDD)成为学徒。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1 年1 月,共有237.31 万名学徒,只完成了目标的79.10%。然而,LDD 学徒的比例达到了12.5%,与2015 年相比提高了20%[27]。

虽然英国教育政策通常受到政党交替执政的影响,但不同的政党作为新的政策制定者总是会将教育发展策略作为公共服务的首要任务,特别是体现其公民关怀的弱势学生群体教育支持政策[28]。从上文对政策措施的梳理中可以得出,英国政府在不同的执政党时期都颁布了很多运用职业教育支持青年弱势群体的政策措施,并且着力点从经济成功与社会正义,到经济增长与社会包容,再到教育平等与社会流动,可以看到英国政府从关注宏观的社会层面逐渐过渡到了微观的个体层面,更加注重个人的平等与成功。但结合相关研究和数据来看,很多政策措施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效,在具体运行中存在着或大或小的问题,因此,青年弱势群体的问题依旧不容小觑,也即由政府实施的支持和补偿机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失效性。究其原因,首先是在精英主义下的英国社会,教育改革的政策措施将极大地受限于社会构造,并对教育实践产生不可忽视的负效应。值得注意的是,英国现行的教育体系是精英贵族的独立系统完全平行于普通大众的公立系统,弱势群体很难通过英国的教育体系实现阶级的跨越,所以在这种体制下政府的教育改革政策对促进社会的流动作用将微乎其微。其次,当青年弱势群体问题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向学校系统和国家机构转移时,其背后的社会因素仍不可忽视。正如詹姆斯·科尔曼在谈论教育机会公平时提到的,因为造成教育机会不平等的根源大都来自行政权力之外,如社会经济因素、家庭文化背景等,所以政府政策的作用很多是表面的,学校教育对弥合背景差距的功能也非常微弱[29]。

与英国致弱原因的多样化相比,贫困与残疾是我国青年弱势群体产生的两大主要原因,也是我国解决青年弱势群体问题并给予支持的两大着力点。通过分析英国职业教育支持青年弱势群体的政策与措施,结合我国特有的社会背景和时代背景,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借鉴意义。

(一)支持目标:从“教育公平”到“社会公平”

青年弱势群体因各种内在的或外在的因素在经济、文化均处于劣势地位,在教育上的表现就是他们或没有最基本的教育机会,或教育水平不足,或教育内容难以保证他们和其他人拥有平等的就业机会。对此,英国很早就认识到了这不仅是有违教育公平的,也是有违社会公平的,并通过建立保障体系和支持措施,帮助这些弱势群体拥有更好的生活,以期弥合教育间的不平等,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因为贫困是青年弱势群体的第一道拦路虎,所以思考职业教育在扶贫上的支持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20 年是我国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也如期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并提前十年完成了联合国的减贫目标。但是绝对贫困的消除并不代表贫困的消失,随着贫困问题由原发性积累型绝对贫困转向次生性新增型相对贫困[30],预示着我国已进入后扶贫时代。在后扶贫时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陶克维勒效应”将愈发凸显,也即随着不平等现象的减少,人们的反感反而会增加。青年弱势群体问题不是个人的处境问题,而是多种因素下的社会问题;
不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差异,而是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矛盾。因此,职业教育是解决该社会问题的工具。鉴于此,应将对青年弱势群体的职业教育支持目标从仅为实现教育公平过渡到实现社会公平,为在21 世纪中叶基本落实共同富裕的目标添砖加瓦。

(二)支持方式:从“主体单一化”到“主体多元化”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天然具有跨界性的教育形式,决定了其不能单方面地由学校或政府来实施。英国在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确立了以企业为主导的原则,将企业置于职业教育或培训开展的中心位置,不论是资格框架标准的设置、职业教育的开展,还是英国政府进行的“开拓者”项目,企业的主导地位都很显著。与此同时,英国施行的企业主导、政府主管下的准市场机制,还谋求与职业学校和其他培训机构之间的平衡。

根据嵌入理论,职业教育就是要嵌入在整个大的社会框架里面[31],因此,针对青年弱势群体的职业教育支持要实现提高其职业素质与职业知识技能、促进成功就业和建设和谐社会等目标,就需要协同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参与,共同进行。首先,政府作为顶层设计的总舵手,应注重政策的实施与落实,并协调各主体之间的合作,以形成合力。其次,建立健全校企合作并以企业为主导的支持青年弱势群体的职业教育体系。在课程开发、教学标准、教材编写和实习支持等方面可以邀请企业和学校的专家共同设计与商榷。最后,作为公益性和补偿性项目,政府应加大经济投入保障项目的正常开展和有效运行。如设立用于青年弱势群体职业教育支持的专项资金,确保专款专用并合理使用。

(三)支持内容:从“赋能”到“赋志”

英国政府在很多的政策文本中都提到改革青年弱势群体的职业教育支持不仅仅是帮助他们实现成功就业,更为重要的是提高他们对生活的信心与激情,从而减少对社会的不满以避免社会问题的发生。如在2021 年的《工作技能:为机会和成长而终身学习》白皮书中提到改革16 岁以上的技术教育和培训不仅仅是关于国家新的经济曙光,尽管这是至关重要的;
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说,它是关于个人层面上的成就感和充实感[32]。亦如詹姆斯·科尔曼通过对美国超过645 000 人的一项实证研究发现,学生个体之间可变性中的重要因素大约是学校之间可变性的四倍,如学生的态度和志向[33]。也就是说,个体所具有的情感、态度、认知、志向等是不同学校间教育差异效用的四倍。这也警醒我们要重视对学生积极态度、精神的培养。与此同时,当前青年弱势群体间存在一种循环怪圈,即因为社会、政治或经济上的不利陷入弱势处境,而又被其弱势处境打垮了精神、一蹶不振,反而愈发加深了其弱势的程度。更有甚者,是在青年弱势群体间形成一种内化的“弱势文化”认同,安于现状并缺乏脱离困境的动力和能力。因此在支持青年弱势群体时,既要有物质上、能力上的提升,更要有态度、精神上的重塑。即从“赋能”到“赋志”,不仅要减弱、脱弱,还要提高青年弱势群体的自我效能感,增强其脱弱的主动性,防止弱势处境的循环再生,避免弱势群体的代际传递。首先,扎实做好“赋能”的基本工作。职业教育在某种程度上作为一种“就业教育”,最基本的就是要使青年弱势群体获得与就业相关的知识与技能,使其拥有一技之长,提高自我生存发展能力。其次,准确把握“赋志”的深刻内涵。在拥有一技之长的基础上要灌输积极正向的思想观念,从而扭转自暴自弃的弱势文化,实现将外部输血式扶弱与内部造血式脱弱相结合,通过自身“造血”巩固“输血”成果,在巩固脱弱结果的基础上实现彻底的脱弱。

猜你喜欢 年轻人英国技能 为什么年轻人一团建就想离职?中国新闻周刊(2021年39期)2021-10-31英国的环保疯狂英语·初中天地(2021年6期)2021-08-06当代年轻人有多惜命意林(2020年19期)2020-11-06欧盟同意英国“脱欧”再次延期申请中国外汇(2019年21期)2019-05-21年轻人如何理财瞭望东方周刊(2018年31期)2018-08-14劳动技能up up!小学生作文(中高年级适用)(2018年5期)2018-06-11英国圣诞节少年漫画(艺术创想)(2018年12期)2018-04-04秣马厉兵强技能中国公路(2017年19期)2018-01-23年轻人智族GQ(2017年1期)2017-09-13拼技能,享丰收学苑创造·A版(2017年6期)2017-06-23

Tags: 英国   弱势群体   职业教育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