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材料 / 正文

品管圈活动对ICU重症俯卧位通气患者的影响

2023-03-10 08:15:12

孙国艳,邓超花

(濮阳市人民医院,河南 濮阳 457000)

俯卧位通气(Prone position ventilation,PPV)是在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采取俯卧位。有研究显示,PPV治疗时,体位改变易产生一系列相关并发症[1]。品管圈(QCC)活动是把工作人群组成一个小团体,合理分配工作,共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利于提高管理质量和效果[2]。本研究将其应用于ICU重症PPV患者,观察应用效果。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1年9月—2022年9月收治的80例ICU重症患者。纳入标准:患者需行PPV;
语言表达能力正常。排除标准:伴心、脑等重要脏器严重功能障碍。实施QCC活动前(2021年9月—2022年3月)收治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男25例,女15例;
年龄31~73岁,平均(54.98±10.54)岁;
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4例,高中及大专13例,本科及以上13例。实施QCC活动后(2022年4月—2022年9月)收治的40例患者为观察组,其中男27例,女13例;
年龄31~76岁,平均(55.22±9.19)岁;
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2例,高中及大专11例,本科及以上1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患者或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ICU治疗期间实施的呼吸道护理、饮食护理等。观察组:实施QCC干预,具体措施如下:(1)组建团队。ICU病区进行QCC相关知识培训,所有护士均参加,掌握QCC的具体内容、实施方法、注意事项等,考核通过的护士方可参与,组成8人小组,针对病区重症PPV患者共同讨论本次QCC干预方案的主题、计划方案、护理措施等。(2)机械通气相关护理。①ICU组织专业医师对护士进行呼吸机相关知识培训,掌握呼吸机适应证、禁忌证、操作规程、消毒等知识。②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时,采用肠内营养,确保肠胃管处于正确位置,定时抽出胃残留物,注意液体滴注速度,保证持续缓慢输注。③护士于护理操作前后、接触不同病人后和接触同一病人不同部位时均严格消毒双手。④呼吸机相关护理:患者使用期间每天对呼吸机进行4次评估,每周更换呼吸机管道,加强管道固定相关护理。⑤早期活动:护士早期指导患者进行四肢被动运动,情况好转意识清醒后进行主动运动,每天半小时,逐渐增加活动量。⑥皮肤护理:协助患者按时翻身,做好管道护理,评估患者皮肤状况,皮肤存在潜在性损伤时外贴3M透明敷料进行保护,适当加以按摩,患者PPV时,于身体关节部位放置软枕,保持手臂处于自然姿势。两组均干预至转出ICU。

1.3指标评定 肺通气功能:干预前后测定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和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的变化。PPV并发症:包括患者压力性损伤、堵塞管道、气管导管移位和管道松脱等。生活质量: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估,共有50个问题,分为疾病影响、活动能力、呼吸症状三个方面,采用0~100分评分,评分越低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2.1两组肺通气功能指标比较 两组干预后通气功能各指标水平较干预前均有升高,观察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肺通气功能指标比较

2.2两组PPV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40例患者中,发生压力性损伤、管道松脱各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2/40);
对照组:40例患者中,发生气管导管移位3例,压力性损伤、堵塞管道、管道松脱各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2.5%(9/4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5.17,P=0.023)。

2.3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两组干预后SGRQ量表各因子评分较干预前均有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两组SGRQ量表各因子评分比较分)

PPV通过翻身床、翻身器或人工操作等帮助患者处于俯卧位,减轻心脏和纵隔对肺的压迫,同时借助重力作用,更好引流肺及气管内分泌物,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辅助治疗方式[3]。研究显示,加强对采取PPV的ICU重症患者的护理干预,能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治疗安全性,提升治疗效果[4]。

近年来,QCC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由工作人群自发组成一个小团体,通过自我启发和相互影响实现更好的质量效果。本研究显示,观察组肺通气功能指标、生活质量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说明ICU重症俯卧位通气患者实施QCC干预方案能够改善肺通气功能指标,减少PPV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分析原因在于:QCC干预方案注重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掌握呼吸机和机械通气等相关专业知识,利于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操作技能,帮助患者缩短机械通气时间,缓解呼吸肌疲劳,从而利于改善肺通气功能指标[5]。同时,患者进行 PPV时,QCC干预方案协助患者按时翻身,做好管道护理,鼓励早期下床活动,减少局部皮肤长期受压情况,减少PPV并发症压力性损伤发生,且在患者身体关节部位放置软枕,保持手臂处于自然姿势,利于帮助患者处于最佳通气体位,保证胸部和腹部处于良好活动范围,能够避免皮肤受压,减少压力性损伤发生率,进而提高生活质量[6]。

综上所述,ICU重症PPV患者实施QCC干预方案,能够改善肺通气功能指标,减少PPV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呼吸机通气重症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2期)2022-08-11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2期)2022-08-11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现代临床医学(2022年2期)2022-04-19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环球时报(2022-04-15)2022-04-15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现代仪器与医疗(2021年5期)2021-12-02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1年12期)2021-06-09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20年12期)2021-01-26不通气的鼻孔学生天地(2019年29期)2019-08-25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16年3期)2017-01-15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中国药业(2014年12期)2014-06-06

Tags: 俯卧   通气   重症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