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材料 / 正文

新时代生态民生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研究

2023-03-10 11:10:13

马璐璐

(中共周口市委党校,周口 466000)

生态是指生物的生存状态,最早是由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Ernst Haeckel)提出的。对于人类社会来讲,生态即我们身处的生活环境。民生的概念较为宽泛,从社会层面来看,民生主要是指与民众基本需求相关的方面,如基本生存状态、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等。生态民生是生态视角下生态环境保护与民生事业的有机结合,旨在解决民众的日常生活事项,满足民众对建设美好家园的向往,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经济的共同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格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民生问题,推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从认识到实践,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和全局性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新变化,民众不再满足于简单的物质文化,转而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更加期盼提高生态环境质量。这就要求我们党在改善和提升民生水平的过程中,必须从生态角度加以考量,正确看待生态建设与民生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牢固树立生态环境、民生福祉、人民幸福生活相统一的新时代生态民生观。

新时代生态民生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生态民生领域的重要体现,是党和国家对建设良好生态环境和生态文明的深入实践,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为进一步认识和解决生态民生问题提供了思想指南。

(一)发展动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主要分为生理、安全、社交需要、尊重和自我实现五个层次。当最基本的生理需求无法得到保障时,人们最迫切的就是寻求物质满足,无暇顾及或意识不到生态环境对人类永续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当人的生理需求得到满足后,当生态环境的破坏影响到人的生存发展时,人们才能逐渐认识到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社会发展只能是短暂的,不足以维持一代又一代人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人们开始反思并走上了寻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和谐共生之路。经过几十年的实践探索,多数国家认识到生态环境直接影响民心向背和国家稳定,将环境保护提升到更重要的地位。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深刻揭示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肯定了绿水青山就是生产力的性质,要求党在新时代发展社会经济的过程中,牢固树立全面的生态环保理念,统筹处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这种阐述再次肯定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地位,通过实践证明了“两山”理论已经成为引领我国走向绿色发展之路的基本国策,为国家生态环保事业发展提供了实践动力。

(二)价值追求:以满足人民的生态诉求为中心

生态民生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历来关注的问题,也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关心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着眼于解决民众的温饱问题,以及修复被战乱破坏的生态环境,提出了绿化祖国、建设水利、利用废弃物等一系列生态民生观点。改革开放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多次指出绿化祖国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更加注重林业建设,更加注重法制化建设,将环境保护上升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20世纪90年代,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更加重视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将自然环境问题提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进入新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要加强环境污染的整治和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了“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阶段新国情,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导向,以为人民构建优良的生态环境为目标,传承和发展了党的历代领导人的生态民生思想,持续推动着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明确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民生建设的内在统一,反映出人民群众对加快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的期盼,把解决生态民生问题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因此,我国在开展环境整治行动时,始终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中心,积极面对生态民生问题,坚持回应民生诉求。通过统筹搞好顶层设计,适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环境公平和环境效益。

(三)实践指向: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是否安全是衡量民生幸福的重要标准。如果人们长期生活在脏乱且危险的环境中,势必会激起民众对政府的不满,极易引起负面的社会群体事件。18世纪中叶,西方发生了三次大的科技革命。科技进步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繁荣了世界经济发展,但是也引发了经济危机和伦理危机,特别是带来了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例如,出现了世界重大污染事故、全球气候变暖、南极臭氧层空洞、生物多样性减少及土壤沙化和荒漠化等问题。基于此,人们开始反思工业革命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1962年,美国学者蕾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描写了因过度使用化学药品和肥料而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了化学杀虫剂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带来的危害,提出人类必须走“另外的路”,由此唤醒了人类的环保意识。1972年,《增长的极限》一书指出,人类的商业活动并不是无限增长的,如果不考虑生态环境问题,这条道路是行不通的。同年,《只有一个地球》问世,这本书指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因此全世界要携手保护地球,同舟共济谋求发展。此外,1972—2002年,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召开了四次重要会议,指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必须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问题。这些理论与实践探索,引起了各国政府的广泛关注,中国亦不例外。我们党的历代领导人认识到在人口众多且资源分布不均衡的中国,绝不能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必须把社会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结合起来。

当前,我国部分地区仍然面临着天气污染、垃圾围城等环境问题,直接影响着民众的生产生活,威胁着民众的身体健康。为了确保民众拥有空气、饮用水、土壤、粮食等方面的安全权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集中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进入新时代,在面对棘手的生态民生问题时,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辩证统一,集中力量优先解决损害百姓健康的环境问题,着力在空气治理、改善水质、保护土壤、降低噪声等环节上下功夫,环境保护成效显著,使人民群众收获了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增强了政治认同感,凝聚了民族向心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从生态民生领域来看,加快生态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正是民声所向、民心所望、民生所归。新时代生态民生观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将生态价值观融入民生思想取得的最新理论成果,为解决目前的生态民生难题制定了可行性方案。贯彻践行生态民生观,必须要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立足基本国情,科学处理生态环保与经济发展关系;
必须要充分认识到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地调动群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引导全社会树立绿色发展意识,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必须加快推进建章立制,发挥法律法规的基础性作用,让生态民生问题的解决有法可依;
必须加强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构建环保监督体系,提升信息公开化水平,为生态民生法治建设保驾护航。

(一) 立足国情,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首次将绿色发展纳入其中。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其中绿色发展是将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融入其他建设。完善和践行新发展理念,既是党在探索生态文明建设中形成的理论成果,更是党执政能力的升华,它从生态角度为解决民生问题和提升民生福祉提供了根本遵循。绿色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刻体现,绿色为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发展是践行绿色生态的必然结果。那种只讲绿色不讲发展和只讲发展不讲绿色的观点都是片面的,绿色和发展的地位同等重要。

党和政府在处理生态治理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过程中,一要坚持“发展中保护,保护中发展”的基本原则,加大经济建设的生态环保力度,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可持续的环保经济体系,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效益共赢;
二要大力推广绿色科技发展,引导传统企业转型,支持科技企业创新,着重扶植低碳环保产业,加快企业科技成果转化与运用,为生态民生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二)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的主体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构建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人民群众既是参与者,更是受益者。由此来看,调动群众的参与热情,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改善生态民生的重要保障。如何增强群众的主体意识,从国家层面上来看,可以在政府有关部门的统筹领导下,通过宣传教育、文明创建、典型选树等方式,丰富生态文化建设载体,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绿色学校创建活动,推广绿色出行、绿色旅游、绿色消费、垃圾分类等行动,营造生态环保全民参与的氛围感,让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提升幸福感。从个人层面上来看,一是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树牢绿色发展意识,践行绿色生活方式。例如,积极参与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绿色消费、运动出行等活动,引导孩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局面。二是充分发挥环保监督职责。生态环境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守护绿水青山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树立敏感的环境保护意识,勇于向环境污染宣战,敢于动真碰硬,做新时代的生态环保卫士。

(三)法律护航,推动生态民生法治建设

“良法是善治之前提。”良好生态环境的建设离不开法律法规的保驾护航,这既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在生态民生领域的重要体现,也是党和政府在生态治理探索中得到的宝贵经验。新时代,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整体上呈现稳中向好总趋势,但成果还需要继续稳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也就是说,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态文明,必须以常态化的制度约束为保障,以最严密的法律法规为基础,整体推进法律法规、体制机制、重大制度的改革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群众能吃上放心饭、喝上干净水、住上舒适房,我国持续创立和修缮了生态环保领域的法律法规,充分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加速生态民生事业进入法律化、制度化的快车道。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贯彻执行法规制度关键在真抓,靠的是严管。”具体来说,一要加强党的领导,引导干部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生态环保责任意识,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和责任追究机制,完善生态环保领域依法执政的监管体系,推广全方位、全过程文明执法方式,提升信息公开服务水平;
二要坚持问题导向,加强法律执行与生态民生的有效衔接,对于法律未涉及或未规范的领域,要及时反馈问题,加快提升现有法律与生态民生的适配度,以高质量法治建设推动生态民生事业发展。

综上所述,新时代生态民生观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民生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揭示了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推进经济发展的强大生产力,是增进民生福祉的本质要求。它为构建优良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民幸福生活提供了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也为世界解决生态民生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环境就是民生,民生关乎政治。新时代,生态民生领域势必会出现新的问题,只要我们党毫不动摇地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的价值取向,践行保护环境、改善生态就是改善民生的执政理念,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急所盼,就一定能够从容面对新问题,顶住新压力,克服新挑战,早日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新愿景。

猜你喜欢 民生绿色生态 绿色低碳品牌研究(2022年26期)2022-09-19“生态养生”娱晚年保健医苑(2021年7期)2021-08-13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河北画报(2020年21期)2020-12-14住进呆萌生态房学生天地(2020年36期)2020-06-09生态之旅小学科学(学生版)(2020年5期)2020-05-25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海峡姐妹(2019年3期)2019-06-18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人大建设(2017年8期)2018-01-22“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领导决策信息(2017年10期)2017-05-17民生锐评中国商界(2017年4期)2017-05-17生态领导文萃(2015年4期)2015-02-28

Tags: 新时代   民生   路径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