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材料 / 正文

高校体育资源服务全民健身的路径探析——基于SWOT分析法

2023-03-10 17:35:09

王 旋,张树巍,赵 通,张劲松

本刊核心层次论文

高校体育资源服务全民健身的路径探析——基于SWOT分析法

王 旋,张树巍,赵 通,张劲松

(辽宁工业大学 体育部,辽宁 锦州 121001)

本文基于SWOT分析法对高校体育资源服务全民健身的现状进行归纳,研究认为:高校体育资源服务全民健身具备体育场馆、体育人才、信息资源和环境氛围等优势;
存在着资源配置不均衡、资源管理模式不健全、社会服务意识不足、管理成本欠缺等劣势;
同时也面临着国家政策支持的机遇以及安全、机制等问题的挑战。以此提出有效促进高校体育资源服务全民健身的发展路径,旨在为高校体育资源更好地服务全民健身提供理论借鉴。

SWOT分析法;
高校体育资源;
服务;
全民健身;
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人民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运动人体科学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可以有效促进身体和心理的协调发展,是人们保持身心健康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和手段。随着近年来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向纵深发展,尤其是2021年8月3日,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的颁布实施[1],落实推进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构建科学健身体系,建立针对不同人群的运动健身指导方法等任务显得尤为迫切。

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传承创新等职能。高校体育普遍拥有丰富的人力、物力、智力、财力等体育资源。在举国大力倡导全民健身的背景下,高校应将自身所具有的体育人力资源、体育物质资源、体育信息资源、体育文化资源等充分利用起来,积极探索高校体育资源服务全民健身的发展路径,为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多样化体育需求,解决全民健身基础设施不平衡、发展不充分等问题作出贡献,充分实现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有效促进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和发展。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是一种能够比较客观、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件事物现实状态的方法。该方法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优势(S)、劣势(W)、机会(O)、威胁(T)四个方面的情况通过调查列举出来,然后通过归纳、总结、对比、分析这四个方面的情况从中得出一系列的结论[2]。本文利用SWOT分析法,对高校体育资源服务社会的现状分别从内部的优势、劣势、外部的机会与威胁四个方面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分析,为探究高校体育资源服务全民健身的路径提供参考。

(一)高校体育资源界定

高校体育资源是指学校体育场馆、器材、设施、文献资料、科研成果、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等[3]。高校体育资源主要是为了满足校内师生日常的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体育竞赛等活动。此外,高校体育资源还可以被学校和相关主管部门支配和调用[4]。查阅相关文献得知,我国高校的体育资源较为丰富,已经涵盖了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游泳、武术、健美操等众多体育项目,且具备完善的体育场馆设施,不仅能满足普通大众的运动健身需要,有的多功能体育场馆还可以举办各类体育运动竞赛,能够满足各种运动群体的个性化、多样化健身需求。同时,高校内还拥有专业的体育教师队伍和科技、信息资源,个别高校还拥有国民体质监测中心,能够为师生体质健康和全民健身提供保障。

(二)全民健身的现实状况

我国社会公共体育资源不足的问题已成为全民健身中的最大“瓶颈”。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全国大部分社区体育的经费来源严重不足。由于地方政府极少将充足的经费投入到群众体育当中,导致社区的体育资源无法满足当前群众日益增长的运动健身需求。其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许多社区的公共健身器材随着使用的损耗和时间的久远而老化,大部分已经损坏,无法继续使用。而且,有些社区维护修缮不及时,导致多数健身器材已经废弃。二是社区内的公共健身器材设施种类少、数量少,部分运动项目甚至没有可以活动的场地,社区居民的运动健身活动缺乏基本物质保障[5]。同时,无人指导也成为阻碍全民健身的另一个现实问题,很多人想健身却不会健身。可以说,群众健身还处在自发和不科学的状态。

(三)高校体育资源的社会共享情况

综合我国各地区高校的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现状调查发现,当前高校体育场馆资源的社会共享情况并不乐观。

首先,体育场馆的对外开放率不高,且多数场馆的对外开放是有偿使用的。其次,对外开放的体育场馆的类型有限,如篮球、足球、排球场地,而羽毛球、乒乓球、网球这类场地由于维护成本等原因对外开放率较低,即使开放,多数也是有偿使用。再者是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时间有局限,大多数高校只能在周末的固定时间段开放体育场馆。最后,高校体育人才资源服务社会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社区居民在日常的健身锻炼中缺乏正确的导向和专业的指导,因此,十分渴望获得科学、专业的健身指导。但据了解,目前我国社区体育指导员的配备率并不高,社区内也缺乏体育相关人才,而高校内的体育专业人才又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与社会接触的机会较少。

一些高校体育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的形式和内容单一,这些高素质、高水平的体育教师并没有发挥他们应有的优势和作用,从而出现了高校体育专业人才相对“闲置”而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紧缺”的矛盾局面[6]。

(一)优势(Strengths)分析

1. 体育场馆优势

在我国的普通高等学校内,通常会配有丰富且充足的体育运动场馆设施,拥有多种运动项目的专业场地、器械等。在做好学校体育教学、训练的前提下,充分、合理地向社会开放高校现有的场地设施,可以有效地缓解社区居民体育锻炼场地紧缺的问题, 这为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物质资源保障。

2. 体育人才优势

普通高校内有专业的体育教师团队,体育类高校或拥有体育专业的高校还有更多的专业教练员、社会指导员、运动康复师、高水平运动员等,在人员数量、专业种类、理论知识、运动技能以及科研能力等综合素质方面都是十分优越的。高校丰富的体育人力资源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体育人才紧缺的情况。

3. 信息资源优势

我们当前正处在一个信息高速发展和不断变化的时代,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到处都被各种各样的信息围绕着,换句话说,我们的现代生活离不开信息。高校是国内外信息资源的集散地,有着丰富的体育文献信息资源,如图书、期刊、各类运动竞赛资料和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等;
也有包罗万象的海量电子信息资源,如电子期刊图书、视频影像资料、各类体育信息数据库等;
除此之外,高校内还拥有一些当前先进的科学健康检测方法和手段,健康体质监测系统等。这些丰富的体育资源正是当前大众体育健身和社区组织居民进行体育活动所缺少的。高校体育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可以充分激发社区居民参与运动健身的兴趣,给予社区居民正确规范的健身指导,帮助社区居民树立科学健身的体育价值观。

4. 环境氛围优势

高校体育文化氛围优越,校园内体育基础设施完备,参与体育运动的群体众多且年轻化,体育素养水平较高。校园管理规范,安全有序,可以为大众提供良好的健身环境。高校多数处于城市的中心位置,交通便利,周围社区多,有利于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达成联动机制。

(二)劣势(Weaknesses)分析

1. 资源配置不均衡

对比各地区高校的体育设施现状发现,目前我国高校体育资源配置存在不均衡的现象。一线城市和经济较发达地区以及“985”“211”“双一流”高校的体育资源配置相对来说更充足、更完善;
普通城市高校和经济水平较低地区的高校存在体育场馆不足,体育设施陈旧,缺乏体育专业人才等问题。从总体上看,我国各地区高校体育资源配置存在很大差异,现有体育资源水平参差不齐,缺乏一个科学的、统一的高校体育资源配置标准。

2. 资源管理模式不健全

高校体育资源的合理规范管理,将会对高校体育资源服务社会的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通过对相关研究的整合归纳发现,我国国内大多数高校的体育资源管理模式并不完善,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1)场馆设施使用率不高。大多数高校的体育场馆目前处于三模式状态,开放式、半开放式和关闭式,像室外田径场、室外篮球场这类的场地通常是对社会开放且无偿使用的;
一些小球类体育馆,乒乓球、羽毛球等在某些时间段可对外开放且有偿使用;
另外,其他的健身房、体操馆等基本处于关闭式,并未对社会开放。(2)场馆开放时间的局限性。高校的体育场地、场馆等设施要优先服务于常规的体育教学任务和运动训练竞赛等活动,除此之外还要服务于校内教职工和学生的课余体育锻炼需求。在满足以上的种种需求之外同时还要实现对社会大众开放,这对高校体育场地的管理者来说,时间的规划和安排是个很大的挑战。因此,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时间上的局限性就很大了。(3)管理模式不统一。不同地区对各高校体育场馆设施管理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主要有三种运营管理模式:学校自己管理、整体对外承包和学校与承包商合作管理。不同的运营管理模式在实现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的过程中会面临不同的现实挑战。

3. 社会服务意识不足

高校体育服务全民健身的意识不足表现在如下两方面:(1)高校对社会服务的组织力度不够。高校体育目前的重心还都是在教学、训练、科研方面,即使近几年不断强调高校要为社会的全面发展服务,但目前高校体育的社会服务工作也仅仅是处于宣传的阶段,缺乏有效的组织行动。(2)高校体育教师的社会服务意识不足。受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制度的影响,高校体育教师多数都将自己的精力放在教学和科研两方面,社会服务意识较差。而且高校体育的社会服务缺乏有效的社会保障,使得高校体育社会服务职能逐渐边缘化。

4. 管理成本欠缺

目前,除国内几所专业的体育院校外,多数高校的经费主要都投向了对提升学校知名度和促进学校快速发展有利的主干学科,而对于学校的体育场馆建设、设施维护等经费的投入,仅仅是达到国家相关部门评估的最低要求,基本上可以满足在校师生的体育活动需求。高校开放体育场馆为社会服务,不管在人力资源的投入还是在场馆设施的维护上都需要更多的运营成本,高校的体育经费本就不多,这样一来就加大了开展社会服务的难度。

(三)机会(Opportunities)分析

1. 社会需求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健身意识不断增强,个性化、多样化的健身需求也在日益增长。社会公共体育场馆和设施早已无法满足当前大众健身的需求,人民群众也需要更科学、更专业的运动健身指导。高校作为社会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社会服务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高校应利用自身优越的体育资源来为解决当前迫切的社会需求尽一份力。

2. 政策支持

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党和国家为建设健康中国、体育强国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并且就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同时引导、支持各地扩大全民健身的资源供给。在2022年2月9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中,国家体育总局负责人表示,体育总局将会协同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有关政策标准的贯彻执行力度,将国家提出的这些政策支持落到实处,推动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切实为百姓解决在体育锻炼中遇到的一些难题。其中一项任务就是积极支持配合教育部门推动符合条件的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特别是向社区居民开放。

3. 现代科技支持

现代科学技术水平飞速发展,不断渗透到各个领域,大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对体育领域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积极推动了全民健身计划的发展,在促进高校体育资源共享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国家体育总局正在指导各地积极推进智慧化体育设施建设,构建国家全民健身信息服务平台和全国公共体育设施电子地图。高校在体育资源社会共享过程中可充分利用体育设施智慧化建设的便利,通过平台对校内体育场馆设施进行数字化精准管理,提升智慧化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去年新印发的《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中也提到要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民健身智慧化服务,推动线上和智能体育赛事活动开展,支持开展智能健身、云赛事、虚拟运动等新兴运动。高校拥有信息人力资源优势,要带头开发智慧化全民健身服务,建设以高校为中心的全民健身服务网,并辐射到周围的社区当中,为社区居民提供健身便利。

(四)威胁(Threats)分析

1. 安全问题

高校内拥有大量的学生和教师,人口密度较大,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对外开放,会流入一定量的社会人员,一方面,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是否会受到影响,在校师生的人身安全能否得到保障;
另一方面,进入高校从事体育活动的社会人员,在高校内活动期间如果发生意外伤害等事件,是否有明确的相关法律法规来处理这类问题。高校在履行社会服务义务时,首要考虑的问题应该是安全情况,毕竟保障人身安全才是头等大事[7]。

2. 管理机制问题

高校体育资源服务社会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是否有一套完善的管理机制。在高校体育物质资源与社会共享的情况下,关于成本的投入、场馆设施的维护和开放模式的制订等方面都要做好全面的规划,一旦产生权、责、利等纠纷,势必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出现,给高校体育服务社会带来不利影响。

3.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挑战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广大人民群众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纷纷投入到运动健身的行列中,一时间社会体育资源匮乏的问题凸显出来,高校理应做好支援服务。但在严峻的疫情防控状态下,如何做好高校体育资源对外开放成为了一项新的挑战。

(一)树立共享观念,强化服务意识

人人共建、人人共享,是当前社会发展的理想状态。在举国大力倡导全民健身背景下,在社会体育资源无法满足群众体育健身需求的情况下,高校应树立共享观念,利用自身丰富的体育资源优势积极服务社会。同时,高校要大力宣传和组织社会服务行动,不仅要引导人民群众到高校内参与体育活动,还要鼓励师生主动到社区内组织开展体育活动,强化社会服务意识,充分利用并发挥自身的优势,为社区居民提供科学专业的健身指导建议[8]。

(二)优化高校体育资源配置,建立管理机制

针对目前我国高校体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现状,国家应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尽量保证我国普通高校的体育资源配置都能达到一定标准,有能力为全民健身计划贡献一份力量。同时高校应该健全自身体育资源的管理机制,建立符合本校特色的管理体系,完善管理机制,提高体育场馆资源的利用效率,在保证本校师生正常的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等活动的前提下,充分发掘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可利用价值。具体表现为:合理安排体育场馆开放时间,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期,统筹规划体育场馆开放政策;
可采用多层次开放模式,对于某些维护成本较高的体育场馆设施可采用有偿开放模式,以减轻学校的财务压力;
另外,其他的基础性体育场地应尽量采用免费对外开放模式。

(三)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保障体系

高校体育服务社会属于双边活动,既有“引进来”,又有“走出去”。双方形成有效的互动需要一个相对完善的制度,唯有政策的支持和制度的规范才能确保这种双边活动长久、有效地开展下去。首先,要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对于进入高校进行体育锻炼的社会人员要进行严格审查,实行“实名注册—预约—审核”登记流程,保证校园内师生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其次,要提供优质的物质保障,定期维护、检查和排除公共体育场馆设施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对各个体育场馆设施的具体使用方法,适宜锻炼人群以及注意事项要清楚地给出提示。一些特殊运动项目要配备专业的体育指导员和急救设备,例如,游泳馆要配有专业的救生员,各体育场馆也该配有医生、紧急医疗箱和AED(自动体外除颤仪)。最后,高校体育资源向社会开放共享带来的安全隐患无法完全避免,需要提前做好防范工作,将风险降到最低。高校应督促入校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民群众购买意外伤害保险,这对于双方都是一种保障。

(四)建立高校与社区的联系纽带

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主要依托于社区体育的开展,高校体育资源要更好地服务社会,高校和社区应联合建立体育组织机构,使高校与社区之间可以进行充分、多样化的沟通。双方可以针对各自目前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交流,共同制定资源共享的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明确各自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制定制度,建立组织使资源共享工作规范化。高校方面应鼓励体育教师、教练员、社会体育指导员以及有体育特长的学生们积极加入组织,让高校的体育人才了解到社区体育活动的多样性特点,并加强相关培训,掌握合适、高效的锻炼方式,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社区方面要成立工作小组,对社区居民的健身活动需求做好调研,积极与高校方面沟通,共同商定促进全民健身的办法与途径。同时,社区也要根据高校所提供的体育场馆开放政策做好宣传工作,鼓励社区居民充分利用高校提供的体育资源便利,积极进行体育锻炼[9]。

(五)打造信息化平台,助力全民健身

高校体育要立足现实,着眼未来,为全民健身做好信息现代化建设,着力提升信息化水平,实现体育学科与信息技术的结合。首先,应设立高校体育信息资源管理机构,领导与协调高校体育信息资源平台的建设与规划,整合高校体育教学信息资源,在收集、分类、加工、提炼等环节保证信息质量,规范标准、统一要求,避免不兼容现象,为高校体育信息资源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奠定基础。其次,要构建高校体育信息资源库,收集创作多种体育信息资源,如视频点播系统、多媒体课件、微课视频、MOOC课程等。同时,要建立体育人才资源库,组织召集一些优秀的体育人才,为社会团体活动提供知识与经验的支持,协助各团体开展体育健身活动[10]。最后,要开发高校体育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平台要集成体育信息资源与应用系统,具有网络化、智能化、多媒体化等特点,方便实用、易操作。平台要与社区系统联网,满足社区居民的体育信息获取需求,做好体育健身的线上指导工作,并实时监测和反馈社区居民的运动健康数据,做好记录,便于健身活动的组织和健身计划的制定,提高服务社会的效果。

在健康中国行动的大背景下,全民健身行动作为促进全民健康的重要干预因素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基于SWOT分析法得出,一方面,高校体育资源服务全民健身具有充足的场馆资源、专业的体育指导人才、丰富的信息资源、良好的环境氛围等优势,同时也有国家政策支持、现代科技支持等机遇。另一方面,存在着资源配置不均衡、管理模式不健全、社会服务意识不足、管理成本欠缺等劣势以及安全问题、管理机制问题等挑战。高校体育只有转变观念,优化高校体育资源配置,建立健全相关管理机制,构建信息化平台,利用自身优越的体育资源充分发挥其服务社会职能,才能实现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有效促进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和发展。

[1] 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Z]. 国务院, 2021.

[2] 张化丽, 曾立伟, 张磊夫. 基于SWOT分析法的西安入境旅游市场分析[J].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 2015, 33(2): 28-32.

[3] 刘小平, 陶玉流. 对我国高校体育资源与社会共享的研究[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4(4): 12-13.

[4] 陆玉坤, 刘艳春. 共享经济背景下高校体育资源与社会共享路径探析[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0, 39(5): 73-77.

[5] 杜绍辉. 探究高校体育资源服务社区体育的价值及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34(9): 136-138.

[6] 唐立慧, 唐立成. 普通高校体育资源服务全民健身的状况分析[J]. 四川体育科学, 2010(2): 82-85.

[7] 陈芳. 高校体育资源对外开放共享的问题与优化路径[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2(2): 47-51.

[8] 张树巍, 张劲松. 高校体育资源服务全民健身的影响因素与发展对策研究[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1, 29(9): 41-43.

[9] 陈新. 融合与发展理念下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结合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4(12): 61-63.

[10] 杨文东. 地方高校体育资源服务社会对策研究[J]. 青少年体育, 2018(7): 31-32+57.

10.15916/j.issn1674-327x.2022.06.037

G807.4

A

1674-327X (2022)06-0138-05

2022-03-24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19BTY006)

王旋(1994-),女,辽宁抚顺人,助教,硕士。

(责任编辑:许伟丽)

猜你喜欢 体育场馆全民社区 全民·爱·阅读英语文摘(2022年4期)2022-06-05政府购买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化解策略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2年3期)2022-05-23社区大作战幼儿园(2021年6期)2021-07-283D打印社区小学科学(学生版)(2020年3期)2020-03-25大型体育场馆PPP项目商业模式研究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当代陕西(2019年16期)2019-09-25可持续全民医保中国医疗保险(2017年3期)2017-06-01体育场馆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方法与应用中国工程咨询(2017年6期)2017-02-21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就业与保障(2015年10期)2016-03-11体育:室内体育场馆空气质量标准年内实施中国质量与标准导报(2014年2期)2014-02-28

Tags: 探析   路径   分析法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