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材料 / 正文

再生建筑学理念下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研究

2023-03-10 19:10:11

柳红明 卞炜钊 (吉林建筑大学,吉林 长春 130119)

历史建筑承载着城市发展所留下的痕迹,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体现出一个城市的文脉价值,是留给后人珍贵的财富,它应该逐步地被人们加以认识和利用。但是随着城市的发展,历史建筑的功能满足不了新的时代需求,急需保护和再利用,然而一些大规模的改造忽略了周围的环境,破坏了其环境适应性;
没有充分展现当地的文脉特色;
没有考虑其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

建筑再生是指在不破坏历史建筑的整体框架下,通过对结构和装饰进行有利的改造,使其在城市当中重新显示出生机。通过再生建筑的理念更有利于保护和再利用历史建筑,保持其历史的连续性,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更新策略,延续历史建筑的价值,并同城市的发展有机结合,提升城市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也更有效地将人们的生活和历史建筑所留下的文化底蕴相结合。

再生建筑学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在工业革命的发展下,社会在不断融入其带来的现代生活方式,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对建筑提出了更高的使用要求,于是,在全欧洲乃至美国开始了大量的建筑再生运动[1]。建筑再生在西方逐渐形成,同时,在一些思想家与实践家不断努力中,得出一些理论与实际经验,再生建筑学也逐步成为一门独立而完整的技术科学。到了二战结束,面对满目疮痍、遍体鳞伤的大中小城市,欧洲各国建设规划当局通过重建、修建改造、增建扩建、功能代换等诸多方式,在短时间内使大多数遭遇严重破坏的城市得以再生[2]。

再生建筑学是对建筑的保护、改造、升级与再利用的过程,即在保持原有建筑的框架以及外观面貌的本质条件下,通过适当地改变其内部的结构,重新排布其使用功能,可以更好地使建筑在新的环境中屹立。

历史建筑指的是经政府核定并公布具有一定保护价值,与重大历史事件、著名人物、革命运动有关,能够反映传统建筑历史风貌与当地特色文化,以及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具有纪念意义价值的建筑[3]。

在当今我国迅速发展的社会条件下,现代化的城市建筑也在如火如荼的建设当中,而历史建筑如何和现代化建设相融合,如何保护和再利用历史建筑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值得人们去思考。

2.1 缺少对所在环境的真实保留

很多历史建筑虽然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和再利用,但忽略了对历史建筑所处环境的原真性改造。在某些道路和广场的保护和改造中过度进行拓宽,植被过于人工化,石板地面等原有的场地元素被新的材料所掩盖,这些都使历史建筑所处的环境转变为现代城市建设的产物,而遗失了历史所留下来的真实样貌。

因此,需要更加关注历史建筑的环境适应性,不仅要从空间的整体性来考虑,还要将建筑本身与内外环境串联起来,互相建立起关联性,从而在不断地适应过程中实现历史建筑的长久存续。

2.2 缺少对当地文脉的深入研究

虽然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历史建筑对当今社会的重要性,但有些历史建筑的改造仍停留在表面,这些历史建筑的文化特色并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在进行改造与保护时,缺乏对建筑文化特色的汲取,忽视对地域文脉的延续。

文化、习俗、情感、生活方式等是一个地方的软实力,这个软实力会体现这个地方要形成什么样类型的建筑,从传统建筑发展到今天,要探究其背后的文化属性[4]。可以进行功能的划分、简单的元素、符号运用,来保护、升级、改造这些既有建筑,让人们能清楚地回忆起自己心底对于建筑、文化的记忆。

2.3 缺少对绿色理念的设计想法

绿色理念在如今的建筑设计中已经大为推广,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也要遵循这一原则。仅关注历史建筑如何进行修缮是不符合绿色低碳的理念,适应性再生的设计也应符合节能环保的目标和要求,这些问题目前还在不断探索当中[5]。

在再生建筑学的理念下,要合理地对历史建筑进行保护与再利用,对于历史建筑来说,首先,要恢复其真实性,在保护与再利用的时候要恢复其原貌,在其原有的基础上进行设计,保护其历史意义;
其次,历史建筑在修复中应该可以使人们更加容易辨别,保留其可识别性的特点,虽然修补过程中会采用新的材料和方法,但仍要保留其原有的颜色、装饰、构件等形式;
再次,历史建筑的修复也应考虑其可持续的理念,运用新的技术,对原有的建筑进行最少的破坏,更方便快捷地进行每一次保护。

3.1 保护并延续历史建筑的真实性

在用先进的技术水平修复历史建筑时,应尽量保持原有建筑的外貌、空间、结构、功能布局等,尽可能保持原有建筑的结构形式和结构构件,从各种相关的历史资料中找寻历史建筑的原有形态,不能靠主观想法进行修复。

修复历史建筑,要根据历史建筑的根本价值所在,要把握历史建筑在历史中所处的地位,把握其时空尺度,要“因物而异”来修复历史建筑,通过资料来判断将其修复为建成初期还是哪个历史阶段的样貌。

在对历史建筑的修复当中,严格来说,保持原貌是很难的。在近现代的发展中,这些建筑在不断使用的过程中,会进行多次的修缮与改建,完全恢复到原始的样貌是很不容易达到的。所以,对建筑原貌的理解应该考虑其时间性,并应根据建筑的风格特征进行改造。在修复过程中,要查询建筑在历史当中是否因使用功能而做出重大的变化、是否保留了人们对其的集体记忆等来综合考虑,通过这些因素共同来把握如何修复历史建筑。

例如长春拖拉机厂的改造:长春拖拉机厂是长春一处重要的工业遗产,是当时重要的工业区之一,在不断的扩建当中,达到了十五个生产及辅助车间。虽然一些厂房已经被征用,但还存在着一些遗留下来的厂房,这种有着重要工业遗迹的建筑应该被人们重视并加以保护,展现出在历史长河中工业建筑的风貌(如图1所示)。

图1 长春拖拉机厂改造前现状

长春拖拉机厂的改造保留了其整体的风格样貌,局部装饰仍保留苏联援建时期的风格,外部采用红砖墙;
所有高、低跨大体量厂房的结构都进行保留,修复其钢筋混凝土薄腹梁、拱形钢筋混凝土屋架等类型的排架结构,并打造成多层空间,满足其功能的需求;
厂区的空间也恢复其原有的空间结构,用绿化和步行道相互联系,使整个风貌结合一体(如图2所示)。

图2 长春拖拉机厂改造后效果

3.2 修复后使历史建筑具有可识别性

在对历史建筑的修复当中,由于建筑长期没有得到修复,不可避免地会使用新材料、新构件等来修复建筑的主体以及缺失的部分,但是,在修复时,应与建筑的主体保持一致,与原建筑不能存在过大的差异,主要是保留建筑在历史长河中所留下的可识别性,避免使历史的信息被新技术所掩盖。

在保留历史建筑可识别性时,应以历史建筑的整体协调为前提,修复建筑和更换构件时,不能为了区分人为修复带来的与历史建筑的差异而对历史建筑进行破坏。正如罗哲文先生的观点:“我的意见是修复部分乍看起来不刺眼,仔细一看有区别就可以了,不必故意强调其强烈的对比[6]。”

例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家属楼,住宅楼是在20世纪50年代由苏联援建,采用的是框架结构,运用中式的屋顶形式,并附加一些可以充分展示当初那个年代的装饰花纹等。这些信息与元素都展现出传统建筑给城市所带来的样貌,应加以保护,不应随意进行改造,修补了门窗的结构构件,但仍保留其原样,虽然增加了保温层,但外表面的红漆仍按照原有的颜色进行粉刷。通过这些措施来保护和改造这些传统建筑,既保留了城市的历史文脉,也可以使人们可以生活在自己的情感与记忆中(如图3所示)。

图3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员工家属楼

3.3 采用可持续的理念保护历史建筑

随着对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的快速发展,修复的技术手段与方法不断创新与发展,以及理论的不断丰富,对现有的修复认识会有不同的理解,可能会有更好的处理方法与手段,因此,每一次的修复应是可持续的,避免对原肌体造成伤害,修复过的部位应可以随意拆卸与修补,不妨碍后续改造所采取的其他措施。

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进行探索,分析了历史建筑在当今环境下的现状,以及如何进行保护和再利用。对于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来说,我国还处在不断完善发展之中,一些历史建筑并没有很好地进行处理,我们应当在保留其独有的建筑特色下进行改造,保护其所处环境的真实性,保留当地的文脉元素,并将绿色建筑的理念加入改造设计当中。

建筑再生是保障城市活力的重要支撑,为社会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在历史建筑所处的背景下,运用再生建筑的理念来保护和再利用历史建筑是一个重要的解决途径,本研究也运用再生建筑学的理念,通过真实性、可识别性、可持续性等方法来进一步进行阐述,通过合理的保护、最小的手段、科学的方式进行修缮。

历史建筑不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消失,应该通过更多的方法来保护和再利用历史建筑,焕发其新的活力,对于这些历史建筑,我们应该保留敬畏之心,建筑的历史应该是生生不息的,不应该被人们所随意改变。

猜你喜欢 建筑学文脉长春 二十四节气的历史文脉古今农业(2022年1期)2022-05-05高层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学的应用分析建材发展导向(2021年22期)2022-01-18建筑学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分析建材发展导向(2021年10期)2021-07-16初夏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2021年6期)2021-07-11建筑学与建筑设计现状浅析建材发展导向(2021年23期)2021-03-08设计的文脉 第一季现代装饰(2020年12期)2021-01-18设计的文脉 第一季现代装饰(2020年11期)2020-11-27设计的文脉 第1季现代装饰(2020年10期)2020-10-28见山楼的建筑学意味现代装饰(2020年8期)2020-08-24印语长春大观(书画家)(2018年6期)2018-07-08

Tags: 建筑学   再利用   再生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