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材料 / 正文

基于培养织物设计师探讨“织物设计与打样”实践课程的改革

2023-03-18 12:30:10

郭岭岭,林洪芹,季 萍,崔 红,高大伟,冒海燕

(盐城工学院 纺织服装学院,江苏 盐城 224051)

“织物设计与打样”是纺织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和主干课之一,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实践课程。该课程是开启纺织产品设计之路的一把钥匙,学好并灵活运用相关知识,对提升学生的创意创新水平至关重要[1]。一名合格的面料设计师不仅要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还要具备设计实践能力。为了培养与社会需要接轨的面料设计人才,盐城工学院积极开展市场调研,结合企业需求和自身培养人才所需条件,勇于改进教学方式与方法。目前,盐城工学院的教学模式是理论教学与创意上机试织相结合、织物品种演示与JCAD/CAD组织图绘制相结合(JCAD为JewelCAD的简称;
CAD为AutoCAD的简称,即计算机辅助设计,全拼为Computer Aided Design)以及学生学科竞赛与教师的科研相结合。

“织物设计与打样”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包括三原组织、变化组织、联合组织、复杂组织等,其综合性、设计性较强。众所周知,设计不能仅浮于理论层面,还要深入实践,这对实训实践课的教学是一种挑战。分析原因有以下几点:(1)目前市场上的创意面料由多个组织构成,难度较大,学生分析织物组织的能力欠缺,不能与社会高度接轨[1];
(2)部分学生对组织设计、面料设计缺乏兴趣,自主学习能力低下,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实训教学效果不理想;
(3)实训课程从花型、组织、面料、工艺的设计到上机操作,工艺流程较长、工艺参数较多,学生往往比较迷茫,缺乏设计思路;
(4)实验室小样机台数量有限,参加实训的学生人数较多,极大地增加了实训教学的难度,再加之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欠缺,难免会造成实验操作失误,无法完成实验,进而失去继续实验的兴趣,功亏一篑;
(5)实训教学模式落后,实验教学资源分配不均,部分学生得不到有效指导;
(6)作为一门独立课程,考核机制不健全,学生的重视度不高。综上所述,有必要对“织物设计与打样”实训课程的教学和考核进行改革,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企业所需的设计人才。

“织物设计与打样”实训课的教学工作由4位老师承担,课时两周,其成果要求是每位同学试织一块15 cm×15 cm的创意花型面料。针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教学改革的实训方法简化版如图1所示。

图1 教学改革的实训方法简化版

由图1可知,设计试织过程环环相扣,各个环节需共同协作完成,具体教改措施如下。

2.1 观摩操作演示视频,初步形成实训实践方案

在学生进入实验室实训之前,教师首先要在多媒体教室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以及操作过程的讲授,运用多媒体和操作演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构建学生对打样操作的总体感受;
其次制作织物设计工艺的PPT课件,利用图形、图像、声音、文本、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讲授实践课程[2],同时通过录制操作演示视频,直观地讲解整经、穿综丝、插钢筘、张力调节、纹板输入、打纬操作及固定方法等操作要领,营造轻松教学氛围的同时,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激发学生对打样课的兴趣及好奇心,而操作视频会让学生更加清晰直观地了解实验实训过程,掌握打样的重点和难点,熟悉实验操作步骤;
最后通过观摩,启发学生的设计思路和灵感。

2.2 以实物作启发,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

学院展示室通常陈列历年优秀作品。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获奖作品,并对创意作品的工艺、配色、创作意图进行讲解,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通过参观、汲取养分,再利用昵图网、千汇网等网站上的花型图案,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3];
根据理论课所学的基础组织,让学生设计花型图案、组织、上机图、上机工艺参数,完成经纬纱原料的制作、经纬纱支的选择、颜色搭配、幅宽筘号和综页数的确定等。

2.3 组织合作团队,构建交互式活动课堂

实验实训课的时间紧、任务重,为了让每位学生参与设计试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在各个班级组织合作团队,即让班级学生自愿组合,以2~3人组建团队,每个班级组建9~10个合作团队,团队成员相互协作,团队与老师建立辅导对应关系,每位老师负责指导2~3个团队的打样全过程,教师随时跟踪指导,让学生产生成就感和归属感。这种教学模式避免了学生设计迷茫而导致实训无法进行,有助于学生成功完成试织,使学生成就感倍增,同时也可以避免试织过程中因学生的盲目操作导致机器设备损坏。这种模式的优势是总体教学质量优、教学效率高。

2.4 借助软件设计,培养学生的专业趣味性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采用意匠纸绘制上机图,效率低且修改难度大。盐城工学院引进了JCAD和CAD模拟设计软件,设计过程简单可控、操作方便,使织物设计作品从风格、外观、配色等多方面、多角度贴近学生的设计理论[4]。为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以及灵活设计花型图案的能力,更好地与社会需求接轨,对团队设计作品提出要求:(1)运用JCAD软件将基础组织和花型图案结合设计;
(2)采用超过4种基础组织创作一幅花型图案的上机图;
(3)同一团队的若干个作品采用一种穿综方法;
(4)团队共同合作,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品设计。学生在软件的辅助下将创意思维转化成上机织造的机器语言,在创作过程中享受快乐,培养创新性和趣味性。

2.5 以科研促评审,提升作品质量

在“织物设计与打样”实训课程中,织物组织结构的设计实验占比较大,同时也是打样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以往的实训教学中发现,尽管学生采用CAD软件进行了模拟,但真正上机打样操作时存在各种疏忽性问题,导致织造出现错误或被迫降低作品难度完成打样。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是学生知识面欠缺,未达到融会贯通的能力,所以实验指导教师应对学生的实验设计内容逐一评审审核,每个团队的负责人简单汇报设计思路、选择的原料、工艺参数等,4位指导教师给出评审意见,同时,全体同学在实践设计的基础上获得一次升华学习的机会。在评审过程中,教师将自己的科研灌输到作品的设计或改进设计中,以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试制的作品择优参加“红绿蓝”中国高校纺织品设计大赛。这种以赛促学、以赛促研的模式可以提高教师和学生的设计实践水平,使学生步入社会后可以轻而易举地融入生产实践中。

传统的实验教学考核方式主要依据学生提交的实验报告内容,再结合学生的出勤和课堂表现等给出最终成绩。这种考核方式对实验指导教师的客观性要求较高[5]。由于每次参加实验的学生较多,教师难以对每个学生的平时表现给出客观公正的评价,需结合目前的教学模式,对实验教学考核方式进行改进。

3.1 织物组织设计与打样实验过程的考核

根据实验性能和过程,将实验成绩分为织物设计成绩和打样操作成绩两部分。织物设计成绩主要考核学生的设计能力,对应的指导教师可根据设计情况对每个团队产生初步认识;
打样操作成绩考核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其对课堂知识的接受能力,指导老师根据团队成员工作的难易程度给出平时成绩。

3.2 织物组织设计与打样实验考核方法

实验结束后的考核采用3种方式:一是上机操作,二是答辩的方式,三是实验报告。实验指导教师准备10种难易相近的上机图,每个团队通过抽签决定操作类型,操作时间最短、正确率最高的团队成绩最高。同时,实验指导教师准备20道答辩题,学生经抽签答辩获得成绩。

从教学问题和企业所需人才出发,对教学方法、教学考核两个方面进行改革,可以丰富实训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创意设计能力,完善考核机制。从培养与企业接轨的设计师出发进行教学改革,可以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的实践过程更加缜密、知识面更加广阔,加深学生对机织物结构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增强学生思考问题的严谨性、周密性,以期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

猜你喜欢 上机织物实训 周金应东坡赤壁诗词(2022年4期)2022-10-30无Sn-Pd活化法制备PANI/Cu导电织物材料与冶金学报(2022年2期)2022-08-10《纺织品织物折痕回复角的测定》正式发布纺织科学研究(2021年7期)2021-12-02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纺织科技进展(2021年5期)2021-07-22标准化护理程序对体外膜肺氧合术患者上机各阶段用时的影响中华养生保健(2020年10期)2021-01-18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装备制造技术(2020年12期)2020-05-22上机数控“可疑”的高毛利率证券市场周刊(2019年3期)2019-01-22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7年6期)2017-07-01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电子制作(2017年8期)2017-06-05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信息记录材料(2016年4期)2016-03-11

Tags: 织物   打样   设计师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