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材料 / 正文

浅谈连拱隧道冲沟进洞方案

2023-03-29 15:35:05

段晓彬,张涛,钱伊默,郑勇

(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昆明 650041)

随着云南高速公路的不断建设,为了降低路线纵坡、改善公路线形、优化车辆行驶条件、保护生态环境,隧道在山区公路建设中的出场率越来越高,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隧道在云南的山岭中得以不断实践。在长隧道、特长隧道在路线方案中占比越来越大的同时,通过体量不大的“小山包”时连拱隧道方案与路堑方案的比较也越来越多。

连拱隧道作为山岭隧道的一种重要形式,两端接线对地形要求不高,布线方便,接线工程小,线形顺畅,与路堑方案相比具有明显优势,避免了高边坡的出现,同时也减少了土石方开挖,减小对既有地表环境的破坏。在云南公路建设中,连拱隧道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种构筑物[1]。

云南省地形地质条件复杂,连拱隧道的线位常常服从总体路线的选择,隧洞穿过小垭口、鸡爪地形的情况屡见不鲜,此时,隧道在冲沟进洞不可避免。如何保证连拱隧道在冲沟安全进洞,解决浅埋、偏压等问题,是连拱隧道设计、施工中常常要面对的问题[2-3]。

2.1 设计概况

陈家冲隧道位于楚雄至大姚高速公路,隧道全长425 m。隧道所在路段为双向4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100 km/h,汽车荷载等级为公路-Ⅰ级,抗震设防烈度Ⅶ度,隧道净宽10.75 m,净高5 m。

2.2 气候条件

隧址区位于云贵高原西南侧,气候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素有“四季如春”之称,年平均气温15.3℃,最高33℃,最低-5℃。多年平均降雨量814.4 mm,最大1 132.5 mm,最小638.9 mm,集中于6~10月,旱、雨季节分明。偶见高山有少量降雪,灾害性气候不突出。

2.3 出口段地质概况

项目所在区域属于滇西红层地区,隧道出口围岩为Ⅴ1级。隧道围岩以第四系坡残积粉质黏土及侏罗系上统妥甸组泥岩为主,局部夹钙质泥岩条带。粉质黏土呈硬塑状,钙质泥岩、泥岩呈强风化,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呈碎块状碎裂结构。泥岩富水性较弱,雨季开挖时可能存在较小量的滴水现象,旱季基本无水。仰坡有表层覆盖层,岩层产状对仰坡稳定有利,电阻率一般小于80Ω·m。

隧道出口K10+125~K10+170段右洞位于一自然冲沟内,受冲沟影响,隧道局部地段外露,地形偏压严重,隧道洞口左右幅埋深差异,进洞位置不同一,进洞困难,洞口横断地面线见图1。

图1 洞口典型横断地面线

结合实际地形、地质情况,提出了进洞3种方案:明挖进洞方案、交错进洞方案及局部盖挖进洞方案。

3.1 明挖进洞方案

明挖进洞是常见的隧道进洞方法,即对隧道洞口埋深较浅的地段进行明挖处理,在地表埋深高于隧道约1.5~3 m时确定明暗交界桩号,打设套拱、管棚,对临时边仰坡进行防护,施作明洞结构后进行回填。明挖法施作简单,施工人员对机械操作熟练。

本方案存在以下缺点。

1)本隧道地形偏压较大,左右洞合适进洞的位置相差较多,若按右幅地形选择合适整体进洞位置,则左幅边仰坡较高,不利于长期安全。

2)临时边仰坡防护范围大,暴露时间过长,不利于隧道施工安全。

3)土石方开挖较大,对原有地表植被破坏较大,不利于环境保护。

3.2 交错进洞方案

交错进洞将洞口桩号交错布置,左右洞分别进洞,交错段两洞之间设置挡墙,交错段一半隧道一半路基。本方案能够解决左右洞进洞位置不一致带来的问题,减少了不必要的开挖。本方案存在以下几个缺点。

1)洞口交错进洞,对洞口美观有一定影响。

2)连拱隧道左右洞中间空间较小,中间设置偏压挡墙难度较大。

3)一侧隧道一侧路基,对于路基侧而言,隧道侧上部的边坡为永久结构,需加强隧道顶部的防护。

3.3 局部盖挖进洞方案

局部盖挖进洞,对于外露部分隧道,在开挖整平后设置套拱,将套拱拱脚设置于冲沟两侧基岩,套拱施作完成后对用碎石土进行回填反压,缓解左洞隧道的偏压情况,同时在右洞隧道顶部形成“保护盖”,洞身采用暗挖施工。采用局部盖挖进洞方案开挖最小,对原地表破坏最小。

本方案存在以下几个缺点:(1)施工工艺相对烦琐,施工工序多;
(2)施工质量要求较高,套拱拱脚部位需进行重点加固。

3.4 方案比选

对3个进洞方案优缺点的对比分析,见表1。

表1 进洞方案比选表

由表1可以看出,局部盖挖进洞方案与其余两个方案相比在对环境影响、工程安全、洞口美观等多个方面有明显的优势,故最终选用局部盖挖进洞方案作为进洞方案。

4.1 套拱施作

1)选择右幅隧道合适的进暗洞位置,确定局部盖挖段落。局部开挖,对冲沟覆盖层进行清除,并对局部冲沟进行填充。

2)平整套拱施工平台,对临时边坡进行防护,见图2。

图2 平台开挖图

3)施作套拱,对套拱拱脚处用小导管注浆加强;
先架设套拱工字钢,采用I18工字钢;
完成后采用小模板浇筑混凝土套拱,混凝土套拱采用60 cm的C20混凝土,见图3。套拱设置时考虑后期下部隧道结构施作时造成套拱沉降,在套拱与下部隧道衬砌之间设置10 cm预留变形量。套拱施作的范围可结合地形和覆盖层地表覆盖层厚度进行调整。套拱的施作顺序由明暗交界处向洞口进行,在临近暗洞的2 m套拱中预埋导向管并打设大管棚,保证后续暗洞段施作时的安全。

图3 套拱施作图

在整段套拱完全施作完成后,进行顶部反压回填,消减冲沟地形带来的偏压,为保证回填质量,回填材料采用夯填水泥稳定土,掺加少量水泥,待回填完成后再回填层表面设置防水层,并做截排水沟。

至此,局部盖挖段套拱施作完毕。

4.2 隧道结构施作

结合本隧道的特点,选择右幅隧道作为先行洞,待上述上部结构完成后先进行右洞的施工,右洞施作完成后方才进行左洞施工,结构断面见图4,施工过程中先后行洞需拉开距离,尽可能减小相互之间的施工干扰,同时加强监控量测工作。

右幅隧道下部结构在套拱的保护下进行暗挖施作,衬砌采用暗洞衬砌形式,先施作初支,取消拱顶套拱范围内的径向锚杆,再施作二衬。

图4 结构断面图

4.3 改沟与地表恢复

局部盖挖及回填的施作对既有冲沟地形进行了改变,为避免雨季冲沟流水对洞口造成冲刷影响,需对冲沟进行改沟处理,在反压回填层上设置水沟与既有冲沟相连,并引排至隧道范围外。

结构、回填、改沟都施作完毕后,应对洞口开挖段洞顶回填区域进行地表植被恢复,减少人工扰动的痕迹。

连拱隧道由于其特殊的结构特点,左右洞相互影响,在洞口处理时受限因素较多,当连拱隧道位于冲沟进洞时,常常面对着一侧浅埋甚至出露、另一侧偏压的情况,两洞进洞不同步。此时,采用局部盖挖方案进行进洞,施作套拱反压回填,一方面解决了冲沟段浅埋、出露的问题,另一方面能够减缓偏压。

陈家冲隧道出口是连拱隧道冲沟进洞的典型案例,在设计施工方案确定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各个不利因素,对不同方案的优缺点进行比选,最终确定局部盖挖方案。盖挖施工应充分考虑冲沟水的因素,尽可能选择在旱季进洞施工,降低施工难度和施工风险。盖挖的范围由地形和地质确定,一方面避免过高临时边坡的出现,另一方面套拱的拱脚应落在基岩位置,避免套拱产生过大沉降。

陈家冲隧道已于2020年施工完毕并通车,到目前为止隧道运营正常,取得了良好的工程效果,陈家冲隧道的进洞方案可以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

猜你喜欢 进洞冲沟施作 泥石流冲沟隧道洞口适宜工法及支护施作时机研究*施工技术(中英文)(2022年20期)2022-11-09基于历史卫星影像估算黄土丘陵区冲沟发育速率农业工程学报(2022年1期)2022-03-25勇气掉进洞里了作文·小学低年级(2021年2期)2021-11-02隧道湿喷混凝土回弹率影响因素及施作工艺研究铁道建筑技术(2021年3期)2021-07-21勇气掉进洞里了作文小学中年级(2021年2期)2021-03-15小球进洞了动漫界·幼教365(中班)(2020年8期)2020-06-29风机基础设计在冲沟发育地区的应用建材与装饰(2020年16期)2020-06-09挤压性围岩大跨隧道预应力锚索作用机制研究天津建设科技(2019年2期)2019-05-16零开挖进洞技术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长输管道定向钻穿越高原地区冲沟、陡坡技术企业文化·中旬刊(2014年12期)2014-12-30

Tags: 浅谈   隧道   进洞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