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材料 / 正文

一种流体驱动式管道检测机器人的结构设计与优化

2023-05-03 16:20:17

马英涵,赵 弘,余家昊,王文明,彭 鹤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 北京 102200)

在石油行业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管道,MICHAEL REED提出了管道建设的展望[1],这些管道需要定期针对泄漏点进行检测与定位。丁宁[2]将近年来的检测方式主要分类为内部检测法与外部检测法。Beller等[3]提出了管道的内部检测方案的选择,包含波测量法[4]、流量平衡法[5]、 RTTM法[6]这三大主要检测原理。孟庆龙提出传统的内部检测法,其有定位不精的缺陷[7],而何春秋的检测方法则成本过高[8]。随着科技的发展,机器人技术在管道检测中也逐步广泛的应用起来[9]。胡艳研究了外部挂载式管道检测机器人[10],Deepak等[11]对内部运行的方式进行了研究。对于管道内机器人的供能方式,廖庆斌[12]提出了有线缆式、胡文韬[13]采用了可充电式、内蒙古民族大学则使用了流体动能驱动式[14],其中仅流体动能驱动式机器人的皮碗结构可在内径 100 mm以内的管道中运动,而作为支撑的从动部件仍不满足尺寸要求。

经薛祥友研究,流体动能驱动式管道机器人,其动力来源是机器人前后的压差。压差由机器人前后的压强差对流体有效作用面积的积分近似得到,即驱动力为(Pb-Pa)S,其中Pb为机器人后表面的流体压强,Pa为机器人前表面的流体压强,S为流体有效作用面积[15]。

而在以往的设计中,往往忽略阻力的影响,导致设计出的机器人需要更大的压差[16]。压差大就意味着需要的驱动力更大,而流体提供了额外的驱动力,导致流体的速度降低,从而使机器人的检测时间会更久。

综上所述,目前对于小口径的管道内检测,过去设计的机器人有着结构不满足尺寸要求的问题,无法直接参考,且流体动能式机器人具有运行速度慢的问题,本文以前后压差最小为条件,设计了一款流体动能驱动式管道机器人,并对其进行优化。该设计极大地降低了机器人在管道中受到的阻力,从而能最大程度地提高机器人的速度,缩短检测周期。

1.1 设计要求

某长输轻油管道的内径为84 mm,但由于管道的加工原因,其内径并非恒定,已知在某段会渐变,预计最小内径为77 mm,渐变段管径为线性变化,渐变段全长大于20 m。要求机器人在长输管道中作业时间尽可能短。机器人在服役中的管道内作业,应具备良好的防水防尘性能,要求能够对服役中管道的泄漏点与管道内径变化处进行识别与定位。

1.2 设计方案

总体方案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总体方案结构框图

基于泄漏点会导致压强的变化,使用压力传感器对水流流压进行检测。又由于加工导致管道内径变化,机器人使用弯度传感器检测内径,故机器人部分结构使用柔性材料设计,管道的内径变化会使其发生形变。将弯度传感器与该材料贴合,可通过其数值波动判断其变化值。一般带能量转化方案的机器人设计,其体积均相对较大,难以在DN84的管道中工作。为提高机器人的效率,节省能耗,机器人的检测模块设计成电池供电,保证数据采集功能,用GPS定位,驱动上设计成无动力的机器人,靠压差推动,如图2所示。

①PET外壳;
②压力传感器;
③密封法兰;
④航空头;
⑤弯度传感器;
⑥塑封层⑦亚克力板;
⑧内部处理区图2 流体驱动式管道检测机器人示意图

PET外壳①开口处有螺纹设计,便于机器人的充电与调试。在旋紧后防水等级为IP68,符合设计需求。塑封层⑥的材料为弹性模量10 000的橡胶,该材料一般情况下不具备导电性,但有较好的延展性与弹性,是较为理想的材料。压力传感器②与弯度传感器5封在塑封层内,通过防水太空头④将电路连入密封舱。密封舱由密封法兰③连接,外部为亚克力板⑦。直接与外界轻油接触的部位有塑封壳、亚克力板、航空头、PET塑料外壳,均满足密封需求。其中塑封层为双层锥角设计,目的是使其不易倾倒。

图3为检测模块装配示意图,其中定位模块①包含GPS模块与SD卡槽,在管道中无法通信时,通过SD卡记录数据。处理模块②包含STM32F103C8T6主控板,MPU6050与传感器转接板。供电模块③使用的是4 500 mAh的大容量电池。使处理区外壳外径不大于70 mm,塑封层最大外径设计为84 mm,能够在目标管道中运行。

①定位模块;
②处理模块;
③供电模块图3 检测模块装配示意图

图4为装配后的实物图,管道中水花处为模拟泄漏点。

①PET外壳;
②压力传感器;
③弯度传感器;
④塑封层;
⑤航空头;
⑥内部处理区图4 装配后的实物图

2.1 机器人在管道中的受力分析

在管道中,机器人的受力分析如图5所示。

图5 管道机器人受力分析示意图

F1为机器人主体部分受到的浮力,G为机器人主体部分受到的重力,F2与F3为机器人受到的管道支撑力,F4与F5为机器人塑封层受到的浮力与重力的合力,FN为管道内径小于84 mm时,机器人受到的管壁挤压力,f为机器人受到的摩擦阻力,F为机器人的受到的推力。

当机器人匀速运动时,有:

(1)

机器人在管道中的状态与活塞相当,则:

(2)

材料确定时,μ的大小是确定的,对其进行测定:将管道用轻油进行润滑,测试推动确定质量的橡胶时,所需的推力F。

实验参数选取及对应的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实验参数选取及对应的试验结果

加权平均,可求得

0.046 98 N

由此试验计算可得在轻油润滑条件下,该橡胶与管道间的摩擦因数μ=0.046 04。

当机器人在内径84 mm的管道中,在不受管道支持力的情况下平衡时,有

(3)

由式(1)和(3)可得F=f=0,为理想情况的压强损失最小条件。经测定,机器人主体部分体积为60 303.21 mm3,质量为497.00 g,管道内运输的为轻油,其密度是0.875 g/cm3,塑封层密度为1.10 g/cm3,取g=9.80 N/kg。

则机器人主体部分所受的浮力F1为5.17 N,重力G为4.87 N,其合力为0.30 N。

塑封层应满足:

F4+F5=F1-G=(ρ层-ρ油)gV层

(4)

塑封层取双层设计,故塑封层单层的体积应为69 527.21 mm3。

由于机器人主体部分为流线型设计,且内部结构较为复杂,不便于直接计算质心与形心位置,故通过悬垂法测定机器人主体部分的浮心[17-18]。

经验证,机器人主体部分浮心所在截面为距航空头末端87.5 mm处,设其为基准面A,对其进行力矩平衡,得到

(l1+l2)(m层g-ρgV层)+0·(F1-G)=0

(5)

式中:l1为塑封层1至基准面A的距离,l2为塑封层2至基准面A的距离,其中机器人的2个塑封层是相同的,故可简化为

la(2m层g-2ρgV层)=0

(6)

式中:la为双层塑封层整体的形心至基准面A的距离,力矩平衡时,可得la=0,即机器人的浮心与塑封层公共形心位于同一截面内。

2.2 对塑封层形变的静力学分析

管道内径的缩小会造成塑封层的挤压形变,此时FN≠0。

使用有限元软件Solidworks simulation,对机器人在变径管道中的状态进行仿真为控制变量,仅考虑管壁对塑封层的作用,不对塑封层本身添加力或运动,而是建立一个刚体内衬模型做主动,带动塑封层从动。

图6为塑封层静力学仿真示意图。从内径70 mm以0.2°放样,建立总长度3 000 mm的管道模型,在塑封层内环处添加刚体内衬,二者接触面相对固定,塑封层与管道间设定为摩擦。由于该模型为轴对称模型,为方便计算,同时具有相对较高的精度,采用2D轴对称模式,默认备选中的最细网格划分,对内衬添加沿管道方向的运动,塑封层会随内衬同步做从动,设置运动位置极限,则运动结束后可仿真求得管道对塑封层的挤压力FN,也就是附加夹具的力。进而可根据式(1)与式(2)推导出机器人所受的摩擦力与所需压差。

图6 塑封层静力学仿真示意图

表2 管道中不同位置的内径及挤压力仿真结果

图7 塑封层剖视图

以压差Δp最小对其进行优化设计,则目标函数J=min(Δp)。

以挤压力FN最小为条件对其进行优化。

由于结构需求,有:

(7)

由塑封层的体积是定值,可推得:

h1与d3为自变量,对受阻最大处建模仿真,对自变量进行八等分,有9×9=81个节点,对其进行仿真,共得到81组散点数据,仿真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仿真参数选取及对应结果

续表(表3)

将仿真数据使用插值拟合[19-20],则SSE(误差平方和)=0,R-square(相关系数)=1,拟合结果如图8所示。

图8 拟合结果图

响应面法(RSM)是用多元回归方程拟合因素和响应值间的函数关系,并用图形技术直观表示出来的一种最优化方法。使用响应面法[21]优化后的参数如表4。

表4 优化前后的参数对比结果

1) 针对小口径管道,其空间位置不足以满足较为复杂的机构设计时,提出了使用柔性材料的双层塑封层结构,设计了一款流体驱动式机器人,对管道中的漏点进行检测与定位。

2) 推导了机器人前后的压差Δp与摩擦力f,以及f与检测所需时间t的关系。

3) 基于响应面法对该机器人进行了优化设计,优化结果h1为39.88 mm,d3为77.22 mm,此时机器人前进所需的压差减小了98.42%,平均速度提升了7.1%。

4) 假设未分析对最小曲率半径为1D的弯管的通过性,且该实验样机未对如聚氨酯等多种材料进行试验,对于可能出现的机器人与管道不同轴的情况,也未作定量分析,有待后续研究。

猜你喜欢压差内径流体产前MRI量化评估孕20~36周正常胎儿心室内径价值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22年5期)2022-07-26纳米流体研究进展能源工程(2022年2期)2022-05-23流体压强知多少中学生数理化·八年级物理人教版(2022年4期)2022-04-26燃气过滤器滤网流阻特性及压差评价煤气与热力(2021年10期)2021-12-02接触式轴承内径检测机检测探头的结构设计哈尔滨轴承(2020年1期)2020-11-03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流体压强与流速大众科学(2020年7期)2020-10-26在线处理脱丁烷塔压差高石油石化绿色低碳(2019年6期)2019-01-14窄内径多孔层开管柱的制备及在液相色谱中的应用分析化学(2017年12期)2017-12-25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及高敏C反应蛋白与左心房内径的关系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5年3期)2015-06-05二维气体动力学中压差方程的特征分解和简单波应用数学与计算数学学报(2014年1期)2014-09-26

Tags: 流体   结构设计   机器人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