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材料 / 正文

美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的特点及启示

2023-05-04 20:05:13

樊冲

2022年“两会”有关“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议题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全国政协委员、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副校长徐景坤提出,我国现行的研究生录取方式较为单一,难以筛选出优秀的创新型生源,建议将硕士研究生招生模式改为申请考核制[1]。无独有偶,全国政协委员、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曾勇建议要进一步提高高校研究生“推免”比例,尤其是“双一流”高校“推免”的比例[2]。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共招收研究生117.65万人,其中博士生12.58万人,硕士生105.07万人,2022年全国考研报名总人数约457万人,较2021年增长80余万名考生[3]。在录取总额与去年基本持平的情况下,2022年研究生招生考试预估将有300多万考生落榜。可见,我国研究生培养供需之间产生了严重的矛盾,招生考试改革迫在眉睫。美国是世界上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拥有成熟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发达的研究生教育不仅为美国输送着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同时还提供着科技驱动、创新驱动的不竭动力[4],成为其聚集世界英才、促进经济与科技发展最坚实的后盾。美国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 可为我国硕士研究生招考制度改革提供国际经验与借鉴。

1.管理主体的民间化与专业化

总体来看,美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具有“招考分离”的特点。在美国,政府几乎不参与研究生招生工作,而是将权力分别赋予各招生单位与第三方机构,采取“招生”与“考试”分别独立运行的策略,由民间组织负责组织与管理研究生入学考试。各招生单位参考考试成绩,根据本校具体情况单独划取录取分数线并负责最终的录取工作。美国主要的研究生入学考试类型有教育考试服务处(ETS)负责的GRE(Graduate Record Examination,留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美国法学院入学管理委员会(LSAC)负责的LAST(The Law School Ad⁃mission Test,法学院入学考试)、美国医学院委员会(AAMC)负责的MCAT(The Medical College Admission Test,医学院入学考试),以及由美国经企管理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委员会委托ETS开展的GMAT(Graduate Management Admission Test,经企管理研究生入学考试)等专业入学考试[5]。以上第三方机构都是具有非营利性特点的民间组织,美国政府并不过多干预其工作,而是交由它们负责管理各自领域的专业考试。专业考试交予专业人士负责,在保证试题质量、发挥考试筛选人才作用等方面优势明显,有利于保证考试的专业性与规范性。随着美国研究生教育的不断完善,这些民间组织也朝着更加专业的方向发展。

2.招生对象的国际化与多样化

美国面向全球招收研究生,ETS在各个国家都设有负责招收海外留学生的办事处,前往美国学习的国际留学生数量(包括本科生与研究生)在全球位列前茅。2014年,美国国际留学生数约占世界留学生总数的19%,与英国(10%)、澳大利亚(6%)、法国(5%)、俄罗斯(5%)和德国(5%)的留学生数之和占据全球留学生总数的“半壁江山”。2019—2020年美国共授予硕士学位总计843 449人,其中白色人种448 419人、黑色人种92 750人,西班牙裔84 555人、亚裔53 013人,太平洋岛民1 655人、美洲印第安人/阿拉斯加土著3 549人、非移民国际留学生137 375人[6]。以上数据表明美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是一种开放的、世界性的考试,招生对象具有国际化和多样化的特点。

3.考试内容的全面化与能力化

GRE(Graduate Record Examination)是美国大多数研究生院要求申请者必须参加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其考试成绩是申请入学的重要参考。GRE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研究能力,包括一般测试(General Test)与专业测试(Subject Test)两部分。一般测试倾向于考察考生从事学术研究的潜在能力,主要由分析写作(Analytical Writing)、言语推理(Verbal Rea⁃soning)、定量推理(Quantitative Reasoning)三部分组成[7]。专业测试包含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生物化学、计算机、工程、地理、历史、教育、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文学和音乐共16个学科门类的知识,注重测验考生在某一学科或专业领域内的知识储备。总体来看GRE考试的内容具有以下特征:首先,注重考察考生问题分析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写作表达能力;
其次,考试内容有意降低了无关因素对考生的干扰,避免考生受到文化、习俗等因素的影响;
再次,改变过去只注重客观题的出题模式,增加主观题与论述题的数量;
最后,优化考试评价方式,注重综合考评考生能力[8]。

4.录取标准的统一化与灵活化

无论是GRE还是GMAT、MCAT、LSAT都由各自主管的机构统一管理、命题、考试与综评,且所有科目都有统一的分数换算标准和严格标准化的评判标准。为保证录取公平,同一学科试卷的信度和效度在全国范围内是一致的。美国研究生招生考试录取标准还兼具灵活化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招生权掌握在各招生单位手中,各招生单位可自主划取GRE成绩录取分数线,ETS不做统一要求;
第二,重视考察考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与能力,GRE成绩只是录取标准中比较重要的一项,除此之外考生还需提供本科成绩单、教授推荐信、个人申请材料与未来研究计划;
第三,考试时间与方式兼具灵活性,考生可自由选择考试的时间与地点。在考试方式上,GRE机考允许考生跳答,允许考生修改已答问题的答案。GRE专业考试则采用笔试的形式,在每年的4、9、10月各举办一次。同时,为了弥补量化考试所带来的问题,2009年ETS又推出了个人潜能指标测评 PPI( Personal Potential Index),以衡量学生学术能力之外的其他技能[4]。总之,兼具统一性与灵活性,是美国硕士研究生录取方式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1.现行管理体制下导师招生自主权较小

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具有“集权化”的特点,政府通过法律、拨款、行政命令等手段对高等教育加以管控,硕士研究生管理采用三级管理模式:一级是国家教育部,二级是各省级主管部门,三级是各研究生招生单位[9]。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以我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求为参照,以国务院学术委员会公布批准的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学科、专业为依据,在充分考虑招生单位软、硬件条件的情况下由教育部统一制定。整个招生考试的过程,包括制定招生计划、规定准入条件、确定考试时间与考试内容、划定最低录取分数线等都由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直接负责。这种管理模式在合理调配教育资源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却不利于发挥招生单位的积极性与主动性[10]。同时,我国采用“导师负责制”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首要条件。但现行的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却难以充分发挥导师对学生的选择权,这势必影响导师对学生科研潜力和创新实力的综合衡量,也不利于后期师生共同开展研究工作。

2.考试内容难以考察学生的科研潜力与综合素质

影响研究生发展的因素包括“专业知识”“推理能力”“学习动力”“交际能力”“创造力”“经济条件”“研究生学习经历的特点”“家庭环境”等[11],是综合性因素而不是单一性因素。GRE考试内容注重对考生的科研潜力与综合素质进行综合衡量,而我国的硕士研究生考试内容偏重知识导向,着重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与理解,过于看重初试成绩。我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包括政治理论、外国语与专业课三部分。综合来看,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具有“应试教育”的特点,许多考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通过了初试,考试成绩难以真实反映考生的科研潜力与综合素质。研究生教育属于精英教育,这一本质特征决定了必须将科研潜力与综合素质放在招生考核标准的第一位。研究生的主要任务是科研而非应对考试,考生科研潜力的大小、综合素质的高低相较于考试能力更为重要。国外经验已证明从“应试教育”向“能力考察”转变是当今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趋势之一,我国应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破除过去“唯分数论”的单核考察标准,通过改革考试内容、考试方式等措施综合考察考生的科研潜力与综合素质。

3.国际留学硕士研究生的比例较低

前文所述,美国硕士研究生生源选拔具有“国际化”的特点,同时美国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也非常重视国际化合作,鼓励培养研究生跨种族、地区与文化学习的能力与理念,借此帮助研究生提高研究潜能与洞察力[12]。大多数美国高校青睐于发展国际“合作化优势”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难题,重视留学研究生的录取比例[13]。2010年至2020年按国籍和种族划分的研究生入学总数表可以清晰地将美国的这一特点展现出来(见表1)。与美国比,我国研究生的招生对象主要以国人为主,国际留学研究生教育体系尚不健全,尚缺乏ETS这种遍布全球的考试教育中心。在学研究生中留学生的比例是反映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指标,2014至2018年中国在学硕士研究生国际学生占比较少,仅在2%至3%之间(见表2)。这种情况延伸到培养效果上,一方面大多数硕士研究生无法获得出国留学的机会,与国际学术界接触、交流的机会较少,另一方面招生来源本土化状况下很难遇到来自国外的优秀留学生,难以培养学生跨文化、跨学科解决问题的思维与能力。总之,这一现状不利于我国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人才。

表1 2010—2020年按国籍、种族与民族划分的研究生入学总数[14]

表2 2014—2018年各国在学硕士研究生中国际学生(或外国学生)所占比例[15]

4.“唯分数论”的录取标准难以选拔高素质人才

我国现行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更侧重考察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难以全面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思维方式与科研潜能。以政治理论为例,大多数考生在考研辅导机构的帮助下,通过短期突击就能取得不错的成绩。多年的考试经验积累、僵化的出题思路滋生出一批考研应试辅导教师,甚至延伸出一条成熟的考研产业链。应试技能导向下的研究生招生考试完全背离了考察考生科研潜能的初心,“唯分数论”的招生录取标准不仅难以筛选出真正具备科研潜质的高素质人才,更是对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同时,它也会误导考生只注重学习考试科目,忽视创新思维与动手能力的训练。即使侥幸被录取,研究生由于不具备科研潜质,学习期间也会身心俱疲,甚至做出危害自己及他人的不合理行为。如前所述,美国高校的研究生申请者在达到申请学校划定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后,还需要提供本科期间的学习成绩单、科研成果及研究计划,之后交由报考单位学术委员会综合考察。实践证明,这种招生考试方式更有利于选拔出具有科研潜能的高素质人才。

1.构建科学合理的硕士研究生招生管理体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按照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原则,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方法,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16]美国研究生招生管理体制充分体现了“分权”的特点,政府、招生单位与第三方组织机构共同构成多元治理体系,充分发挥了高校在招生名额、考试科目、录取分数线等方面的自主权。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社会事业,从欧洲中世纪大学开始,“自治”与“自由”便是高校的特性之一。与美国的高校相比,我国的高校在硕士研究生招生管理中的权限较小。借鉴国外的经验,笔者认为在硕士研究生招生管理体制改革方面,首先政府应简政放权,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将招考管理交由专业人士负责。高校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自主权要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根据社会发展需求与本校发展特色确定招生专业;
高校可根据本校师资情况、软硬件设施条件等确定招生计划并向社会公布;
自主制定科学规范的录取标准,不再将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准入门槛。当然在此过程中政府要扮演监督者角色,发挥好行政监督作用,防止出现舞弊现象。其次,发挥导师在招生中的作用。在硕士培养阶段,导师不仅是“知识传授者”,更扮演着“人生导师”的角色,会对学生一生的发展产生根深蒂固的影响。现行硕士研究生招考制度下,导师的作用仅在复试阶段有所体现。然而有限的复试时间,使导师很难深入了解学生,难以评测未来共事学生的科研潜质。因此应发挥出导师“择人”的作用,通过举办学术会议、夏令营等活动给导师提供更多考察学生的机会,赋予导师更大的选择权,帮助其挑选到满意的学生。

2.建立科学化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制度

针对今年“两会”期间有学者提出的“以申请考核制取代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建议,笔者认为,至少在现阶段,该提议尚不符合我国国情。首先应明确的是,考试的目的是将具备一定科研素质的考生遴选出来,这里的“科研素质”应包括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阅读与思考的能力、表达观点的能力以及清晰流畅的写作能力等。总体来看,现阶段我国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基本能实现以上功能。其次,我国与美国在文化传统、意识形态、国体政体等方面有着本质区别,映射到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上两国的差别也较大。例如,美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采用“申请考核制”的同时制定了严格的中期考核制度,用以筛选、淘汰不合格的研究生。我国与美国不同,人口基数大、教育资源紧张,很难通过“中期淘汰”的方式选拔优秀生源,因此只能采用“严进严出”的培养模式提高研究生的质量。因此,我们要考虑的不应是用申请考核制取代入学考试,而是如何改革现行考试制度使之更科学、更高效地筛选出高素质的人才。笔者认为可通过以下措施选拔研究生优秀生源:第一,政府要发挥好监督作用,运用行政手段组织、管理好研究生入学考试,颁布有关研究生招考制度的大政方针,具体细节如考试内容、录取分数线等交由各招生单位负责。第二,初试环节可尝试借鉴美国GRE经验,将研究生入学考试改为资格考试,弱化初试成绩在招生中的作用。例如,可参照英语四、六级模式,采取一年多考、成绩多年有效的形式,这样既能起到初步筛选的作用,又能有效分流考生,减小“考研热”所带来的各方压力。第三,复试环节交由招生单位全权负责,从考试内容到录取标准完全赋权于各招生单位。政府只充当监督者角色,发挥好宏观调控的作用,在招生前期运用行政手段制定招生计划,在招生后期规划调剂工作,其余环节交由专业人士负责。第四,探索制定规范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招考方式,不以初试成绩作为主要录取条件,重视导师意见,量化导师评语、研究成果、科研活动等考核标准,并以分数的形式计入最终成绩,以破除“唯初试分数论”的窠臼。

3.确立多元化的硕士研究生录取标准

美国高校普遍认为,多学科背景下的学生能以更宽广的视角看待问题,因此在招收研究生时将本科专业背景视为一项重要参考,更青睐招收本、硕专业不一致的考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在招收研究生时要求学生的知识视野必须要宽阔、跨学科研究能力必须合格,鼓励具有多学科背景的学生报考,注重培养学生基于不同学科视角考虑、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17]。我国在招收研究生时恰好相反,首先过于看重考生的考试成绩,忽视考生的科研经历与科研素质。其次,优先录取本、硕专业一致或相近的考生,担心考生由于跨考幅度过大,本科时未接触相关领域的知识而缺乏对本专业的学术积淀。因此,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首先应改变过去将考试成绩作为唯一准入门槛的做法,确立多重招生标准,包括本科成绩是否合格、是否具有科研经历、本科教师对该考生的客观评价等,并将各项标准合理地划分权重。如此一来,就能淘汰掉一部分本科成绩不合格或缺乏科研经历、没有科研兴趣的考生。这样不仅能筛减部分“不合格”考生,减轻招生的工作量,还能给本科生制造适度的危机感,督促有意继续深造的学生及早训练自己的科研能力。因此,招生单位招收硕士研究生,特别是招收调剂生时,要改变过去过于看重考生本科专业的惯例,要鼓励学生跨学科报考,注重考察考生运用多学科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完善国际留学研究生录取标准。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国际研究生比例较低,尚缺少美国ETS这种遍布全球各个国家的研究生招生机构,在考试内容、录取方式等方面也远不及美国成熟。因此应积极学习美国研究生招生经验,制定专门针对国际留学生的录取标准,吸引更多国际留学生来华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

4.优化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科目与内容

(1)调整初试科目。我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包括政治理论、外国语及两门专业课(部分专业改为一门综合基础,如教育学统考311),还停留在考察基础知识的层面。尤其是“政治理论”科目,大部分考生通过死记硬背就能通过,应试色彩浓厚。在现实培养过程中,导师们发现当今很多研究生缺乏表述观点的能力、书写的能力等,甚至在写作中会出现低级的标点错误。很多教授笑称“在帮助学生修改论文的同时还要扮演小学语文老师的角色”。鉴于当前的政治理论考试已逐渐演变出如“八股考试”一般僵化的答题套路,因此,本文建议政治理论的题型设置要兼顾考察考生的标点符号应用能力、作文书写能力、观点表述能力、文章概述能力。在复试阶段,要参照教师资格证结构化面试模式,以口头问答的形式向考生提供案例,借此考察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随机应变等能力。

(2)调整考试内容。现行研究生入学考试各科目的考试内容尚有不合理之处,突出表现为过于注重考察知识的深度,忽略了知识的广度。以“英语一”为例,不少考生反映“英语一”的阅读理解题“偏”“难”“怪”,有些答案甚至较为牵强。试问我们选拔的究竟是按出题人思路揣摩作者心思的应试者,还是具备一定外文文献阅读理解能力的科研人才?因此,建议外语科目应以测试考生外语阅读与写作能力为主,应扩大知识的涉猎面和减小知识的深度与难度。例如,可以选取国外原创性文献,借此考察考生阅读理解与翻译的能力。专业课考试要突出基础性和专业性,注重对专业知识的考察。部分专业尤其是人文社科类专业课的题型主要以简答、论述题为主,虽有利于考察考生的发散性思维,但是既容易出现诱导考生死记硬背考试内容的情况,也容易出现阅卷老师评分的主观随意性较大的问题,很难保证考试公平。因此,笔者建议参照美国GRE题型设置的形式,加大专业课标准化选择题的题量,保证考试内容的信度、效度与区分度,确保考试的公平与公正。

猜你喜欢 考试内容入学考试硕士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22年4期)2022-09-06出生率下降 日本中学出新招环球时报(2022-06-09)2022-06-09入学祈祷(环球360°)环球时报(2021-02-03)2021-02-03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猪业科学(2018年5期)2018-07-17入学考试——比尔吉特·尼尔森自传(四)歌剧(2017年4期)2017-05-17我国成人高考内容改革的探索与研究北方文学·下旬(2016年12期)2017-04-15论能力测评导向的高校考试改革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浅析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MSOffice考试内容及应对策略考试周刊(2016年55期)2016-07-18日本加强大学入学制度改革 注重学生的可塑性世界教育信息(2015年20期)2016-01-06厦门市2009—2014年体育教师入职技能考试内容分析体育科学研究(2015年5期)2015-02-28

Tags: 美国   启示   考试制度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