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材料 / 正文

皖江戏曲传承与乡村文化振兴融通研究

2023-05-05 12:00:06

方晓珍,方植锐

(1.安庆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安徽 安庆 246133;
2澳门科技大学 商学院,澳门 999078)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其中第二十三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支持农村地区优秀戏曲曲艺、少数民族文化、民间文化等传承发展”[1]。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2]。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地方戏曲的传承保护又是文化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皖江地区保存了大量弥足珍贵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皖文化、戏曲文化、禅宗文化等在这里交相辉映,形成了皖江文化生态的多样性、独特性、完整性。其中戏曲剧种繁多、绚丽多姿,并广泛存在于乡村。因此,探索皖江戏曲传承与乡村文化振兴结合融通的路径,既能促进地方戏曲的传承保护,又能促进乡村文化振兴。

安徽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地方戏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制定《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实施安徽地方戏曲振兴工程”,出台《安徽地方戏曲剧种分类保护计划(试行)》等一系列支持政策,不断加强对剧目、资料、人才等方面的文化生态保护,持续加大对地方戏曲的资金投入等扶持力度,激发了地方戏曲传承发展的活力。但地方戏曲的传承发展由于市场经济和多元文化的影响,仍然面临着诸多困境,急需通过创新获得新的发展动力。

1.1 专业人才短缺

皖江地方戏曲种类繁多,有的剧种演唱难度较大,老艺人相继退休或离世,戏曲人才短缺,创业队伍萎缩,年轻演员严重不足,且演唱水平也急待提高。皖江地区戏曲大多存在于条件相对落后的乡村,其生存与发展状况不容乐观,文化生态亟需重建;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喜欢戏曲、学习戏曲的年轻人愈来愈少,使戏曲文化的传承发展出现了严重危机。据调研,目前黄梅戏班社的演员主要有五个来源,即60岁以上的黄梅戏老艺人、45岁-60岁左右的中年演员、国营剧团的演员、黄梅戏学校毕业生和民间社团自己培养的青年演员[3]。由于戏曲从业人员收入偏低,青年演员不断流失,被誉为黄梅戏之乡的安庆也出现了专业人才短缺的现象。不少稀见剧种的活动区域逐渐缩小,戏曲表演者逐渐减少,尤其是随着老艺人的逐个谢世和新剧种及多元文化的冲击,有些戏种甚至濒临灭绝。例如,潜山弹腔知晓者甚少,目前,弹腔仅有潜山许畈的弹腔班还间或有演出活动。而古老戏种文南词则因为老一辈艺人的相继离世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局面。理论研究和创作人才严重匮乏,目前皖江戏曲各剧种创编者大多为老一辈艺术家,年轻编创者很少。

1.2 新戏创作不足

地方戏曲大多是一些传统剧目,且数量有限,岳西高腔只保留着200多曲剧目和100多曲高腔的唱腔录音,桐城文化馆目前馆内仅有60多首桐城歌简谱手印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虽然进行过许多探索和创新,创作了黄梅戏剧目《女驸马》《天仙配》和《打猪草》等经典剧目,曾赢得观众广泛好评;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剧目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距离逐渐拉大,难以吸引当代观众,因此必须遵循戏剧发展规律,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创作反映时代发展的新剧目,赋予剧本时代特色。目前,皖江戏曲中黄梅戏一枝独秀,创作了一些新剧目,如《徽州女人》《雷雨》《六尺巷》《孔雀东南飞》《徽州往事》《祝福》等,在艺术形象塑造和情节设置方面比经典剧目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和时代精神。而其他中小戏曲剧种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剧目还不多。

1.3 演艺有待提高

随着海外艺术和通俗文化的不断流传,目前国人的精神层次和需求也得到了不断提高,从而使人们的审美开始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但就目前来看,皖江地区的戏曲演出采取的仍然是单一的演出模式,艺术内容、风格陈旧,以至于其市场因无法满足大众需求而日渐萎缩。皖江戏曲大都是用方言演唱,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日益频繁,加上普通话在全国的推广运用,方言的传承受到影响。同时,戏曲唱腔往往具有一定的乡土风味,以至于较难获得新一代年轻人的喜爱。而由这些剧目改编的电影和电视剧则拥有丰富的内容,并且在风格上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所以,大多数人宁愿收看同样内容的电视、电影作品,也不愿意到剧场观看黄梅戏等戏曲表演。因此,如果黄梅戏等戏曲无法在内容和风格上取得突破和创新,将很难实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小戏曲艺术的时代内涵有所不足,导致影响范围比较有限,其时代性、艺术性和社会影响力都亟待挖掘提升。

1.4 推广研究力度尚需加强

省市地方政府和文化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振兴戏曲文化的措施,促进了地方戏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如安庆市建立黄梅戏会馆,以韩再芬为代表等黄梅戏艺术家在此演出群众喜闻乐见的黄梅戏经典剧目;
每年举办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开展“广场文艺天天演”活动,对复兴皖江地区中小戏种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深入地推广和研究尚显不足,如活动层次大多不高,学术研讨表层化,戏种特色挖掘不够。皖江戏曲中的古老剧种的推广和研究更是远远不够。如岳西县文化部门扶持重建一批高腔围鼓班,通过记录唱腔、搜集曲目、从事研究,使围鼓高腔得以续传,但推广力度不够,影响面不大。再如文南词对黄梅戏等戏曲剧种唱腔的丰富,以及同“宿松断弦”“宿松灯戏”和“宿松大鼓”的结合等,虽成为学者专家研究的课题,但实践成果不多,推动普及的力度不大。

以上种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使皖江地方戏曲中有些剧种演出质量不高、吸引力不强、观众群不断减少、影响力不大,从而阻碍戏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以及乡村文化的振兴。

地方戏曲扎根于乡村,必须回归于乡村,构筑其传承发展的良好文化生态。地方的节庆礼仪、乡风民俗、民间信仰、方言俗语及民歌小调等大多融入皖江戏曲之中,成为其有机组成部分。地方戏曲的一招一式的程式化表演,是和戏曲对舞台空间虚拟化紧密连在一起的。通过梳理相关典籍文献,完善皖江戏曲的知识谱系;
通过深入的田野调查,考察皖江戏曲的文化生态;
通过剖析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将皖江地区稀见剧种纳入地方文化系统的大语境之中,将民间艺人和观众、稀见剧种文本、表演情境和动态表演过程纳入研究视野,实现文本研究与表演文本研究的融合和互补,以拓展和深化皖江文化研究。

2.1 要保护好民间文化艺术形态

各种民间文化因素是皖江戏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皖江地区戏曲剧种丰富多样,历史内涵深厚,如作为中国五大剧种之一的黄梅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是安徽地方文化的重要资源,乃至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岳西高腔、贵池傩戏、青阳腔、文南词、桐城歌等,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贵池傩戏”有“戏曲活化石”之美誉;
青阳腔被称为“徽池雅调”,发展成为全国主要声腔,影响了徽剧、黄梅戏、赣剧等剧种的形成与发展,且直接促成“四大徽班”进京,为京剧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桐城歌是黄梅调的基石,是黄梅调的文学依附,二者相互碰撞互补,产生了属于严格意义的黄梅戏”[4]。潜山弹腔被称为“京剧母体艺术”,也已列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孔雀东南飞》作为中国最早的长篇叙事诗,对后世戏曲的发展影响颇大。山歌、儿歌、号子、风俗歌、舞歌等民歌也为戏曲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艺术养分。自秦汉以降,皖江地区涌现出了数不胜数的戏剧表演家、创作家和理论家,如戏剧表演家程长庚、杨月楼、杨小楼、严凤英、王少舫、韩再芬等。清代包世臣在《都剧赋》中说:“徽班昳丽,始自石牌”[5]。当时皖江艺人的表演水准获得了全国性的赞誉,清人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就曾大赞:“句容有以梆子腔来者,安庆有以二簧调来者……而安庆色艺最优,盖于本地乱弹,故本地乱弹间有聘之如班者”[6]。皖江民间中小戏曲因其重要的文化意蕴和艺术价值必须得到应有的重视和保护。要加大对皖江传统民间艺术扶持的力度,不断丰富表演形式,增加时代审美需求。

2.2 收集整理相关的制作工艺和文献资料

地方戏曲使用的脸谱、面具、服饰、头饰、道具等的制作工艺,傀儡戏木偶、皮影戏影人的制作技术,是历代艺人长期实践经验和智慧的产物,需要收集整理。如地方戏曲传统服装样式典雅庄重、色彩绚丽、图案精美、刺绣细腻,工艺极为独特,但因年代久远,大多破损,有的破损严重,亟需抢救性保护。皖江地区的一些地方戏曲,特别是民间小戏的发展渊源、曲谱、曲调唱腔的衍变、剧目、演出体制及信仰文化等文献资料,也都需要专人认真梳理和整理。有些小戏种通过老一辈艺人对后辈艺人的口耳相传的原始方式方式传授,如傩戏、罗城民歌就是靠艺人代代口传心授,没有形成完整的传授理论。这就急需专业人员通过走访艺人,先记录艺人口述材料,再整理成文字资料,以方便后辈艺人学习领会和传承戏曲文化。要积极推动文化生态数字化保护,将地方戏曲剧目、声腔艺人等所有文字、图片、视频资料全部录入信息资源数据库中[7]。要整合皖江地区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力量,建设戏曲文化资料数据库。

2.3 系统化培养地方戏曲传承的后备人才

既包括地方戏曲表演人才的培养,也包括戏曲行头制作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对于一些濒临衰亡的小戏,后备人才的培养尤为迫切。为此,一是建立戏曲传习所,将非遗传承人和技艺精湛的老艺人组织起来,举办培训班向学员集中传授,学习地方戏曲的表演技能或行头制作技术。二是建立校园传习基地,通过与当地教育部门合作,让戏曲走进学校,将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材建设、实践平台、教学管理与评价这五大基点紧密结合起来,培养未来戏曲接班人。三是不定期地邀请一些专家学者开展皖江戏曲如黄梅戏、徽班进京、贵池傩戏、青阳腔与岳西高腔、文南词等专题讲座,扩展年轻人的艺术视野,加强和提高其艺术修养。四是将黄梅戏等地方戏曲纳入大学专业建设,使黄梅戏艺术在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的哺乳与引导下与时俱进,在价值重构中满足当代人的审美需求;
同时使地方高校的内涵建设得到长足的推进。五是以实践教学为切入点,将戏曲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市场需求、产业发展、艺术传承、文化创新等相结合,构建新的课程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平台,避免以往“口传心授”式表演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模式缺陷。

2.4 深入开展皖江戏曲的理论研究

目前,皖江戏曲理论研究逐渐深入、基础研究渐渐厚实、学术研讨十分频密、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但同时也存在着尚待进一步开拓和深化研究的方面,表现为理论研究需拓宽思路、基础研究需进一步深化、文献资料的整理亟待加强、比较性研究需开拓领域等。因此,要在进一步搜集和整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组织高校和地方相关专家进行深度研究,成立专题研究会,鼓励支持申报课题、开设讲坛,举办研讨会,提升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戏曲艺术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皖江戏曲的传承保护离不开乡村文化生态的构筑;
而地方戏曲的发展与兴盛又可促进乡村文化的振兴。

3.1 利用地方戏曲活跃乡村文化生活

皖江山地较多,比起城市,乡村各种文化设施较为落后,但这里也正是地方戏曲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的广阔天地。地方戏曲蕴含着丰富的地方文化元素,乡村民众也有独特的文化需求,他们在岁时节日、民俗活动中都经常演戏。戏曲表演大多反映男女爱情、伦理道德、悲欢离合和善恶报应等内容,能够给人以审美愉悦,净化人们的心灵,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有助于凝聚人心,构建和谐的邻里关系,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移风易俗、淳化民风,培育文明健康、诚信友善的民风,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持和精神动力。

3.2 推动地方戏曲与旅游产业结合

发展特色舞台或剧场表演艺术,带动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探索皖江戏曲的传承发展与旅游产业的结合,既可为持续发展皖江戏曲文化寻找出路,又可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皖江地区著名旅游景点多,戏曲工作者可在著名景点内,如在安庆巨石山风景区设立特色舞台,进行黄梅戏经典曲目的表演,增添景点文化氛围,让游客在观赏美景的同时也能体验当地戏曲的艺术魅力,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升审美能力。地方戏曲剧团可以与旅游景点单位合作,建立演出场所,通过与景点门票联合售票,使游客在游览美丽风景的同时可以观赏戏曲,不仅可以增加一定的经济收入,还可以丰富当地旅游文化的内涵。地方戏曲剧团要以传统村落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积极探索与民俗表演项目等民间艺术活动的结合,推动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如安庆黄梅戏、池州傩戏、青阳腔、罗城民歌等演出班社,可利用在传统村落举办传习活动等方式,参与“文创推动乡村振兴”活动。

3.3 建立和完善地方戏曲的乡村演出场所

固定的演出场所更有利于戏曲的表演与传承。通过村民自筹资金或地方政府资助复建古戏台,将戏曲传承与传统村落保护相结合,开设富有传统风貌的演出场所;
或者建立新型小剧场。小剧场保留必要的传统设施和风格,也可安装一些现代设备,如采用现代化声光电技术,使戏曲演出场景更形象生动,更符合现代人们的审美需求,以吸引更多年轻观众。将舞台戏曲表演与现代影视、网络传媒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网络和自媒体的宣传功能,使民间戏曲的受众面越来越广。

3.4 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

建立皖江戏曲展示中心,设立展室、资料室和演艺厅,宣传与弘扬皖江戏曲文化。加大皖江戏曲人才培养力度,聘请老艺人向年轻人传授传统戏曲艺术,培养戏曲后备力量。成立戏曲业余演出团体,组织喜欢戏曲的群众举行广场文艺演出。在乡村组织本地戏曲的表演与比赛活动,促进群众对地方小戏曲的学习与传承。定期组织戏曲工作者到民间调查、采风,将地方的风土人情和新时代的人物故事进行提炼,并融入现代中小戏曲的音乐元素、戏剧及表现手法,创编优秀曲目,增强戏曲艺术的活力与时代性。要积极推广中小戏种进乡村活动,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建立地方小戏与小景点相结合的特色旅游风景区,组织亲子游、春秋游、学校实践等,开发文创相关产品。推出独具乡村文化特色的戏曲演艺品牌,推动观光农业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3.5 建立皖江戏曲文化生态保护区

皖江地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富集区,建立戏曲文化生态保护区尤为必要。要坚持保护优先、整体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对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存续状态良好,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文化形态进行整体性保护。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保护孕育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实现“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的目标。截至2020年底,经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有23个,安庆戏剧文化生态保护区是安徽省首个设立的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要建立健全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管理机构,落实各项保护措施,实现保护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网络化、法制化。设立戏曲传习中心,高度重视建设安庆师范大学黄梅剧艺术学院、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岳西高腔传承中心等非遗传习基地,在池州学院、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高校设立戏曲研究机构,组织制定相应传承计划,着力培训培养非遗传承人,保护和传承中华文化的瑰宝。

猜你喜欢皖江黄梅戏戏曲黄梅戏《中国梦》黄梅戏艺术(2021年3期)2021-11-06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新世纪智能(高一语文)(2021年3期)2021-07-16黄梅戏《祝福》黄梅戏艺术(2021年1期)2021-03-29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海峡姐妹(2018年9期)2018-10-17大型黄梅戏《寸草心》黄梅戏艺术(2018年1期)2018-07-08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戏曲研究(2017年3期)2018-01-23皖江头上第一桥——记望东长江公路大桥精品工程打造过程中国公路(2017年5期)2017-06-01“小鲟”过皖江中国三峡(2016年5期)2017-01-15戏曲的发生学述见人民音乐(2016年1期)2016-11-072016年安庆“十一”黄梅戏展演周优秀黄梅戏剧目展演一览表黄梅戏艺术(2016年3期)2016-07-08

Tags: 融通   戏曲   传承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