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材料 / 正文

蒙曼:诗意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3-05-06 08:40:19

文◎丁东 赵国伟 董真祎 摄影◎陈澍祎

蒙曼,女,满族,1975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委员,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党的十九大、二十大代表。曾荣获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首都劳动奖章,被评为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

新年刚过,我们采访了蒙曼教授,她戴着一副秀气眼镜,言谈间透出知性风范。

“在现场聆听党的二十大报告,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蒙曼笑着以宋代文学家曾公亮的两句诗描述自己的感受,“党的二十大像是一扇窗,透过这扇窗,我们能看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闪耀着真理的光辉。”

这就是蒙曼,对党的事业和传统文化有着炽热的追求与热爱,话语如她的为人一般随和又充满诗意。

党的二十大代表、全国妇联兼职副主席、知名文化节目主讲人……蒙曼有诸多社会身份。但她却说:“所有的一切都源于我是一名老师。”

蒙曼的父母是家乡河北省平泉县的教师,是全县英语教学的开拓者。从小耳濡目染,蒙曼把教师看作“神圣的职业”。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乡镇中学没有英语教师,这意味着许多学生高考要比其他地方学生少一门课的分数。蒙曼父母是天津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的高材生,二人被紧急抽调来培训乡村英语教师。“那时爸爸当班主任,妈妈负责讲课。学生都是乡镇中学年轻的代课教师。”夫妻二人自己编教材,一天讲8节课,5年轮训了5期学员。

那时,母亲不敢请假,因为觉得“一节课也耽误不起”。牙疼的旧疾犯了,母亲就在教室里放上两只大水桶,一只装凉水,疼时含口凉水吐到另一只空桶,麻痹牙神经。但转过头,她便神采奕奕地继续讲课,回到家却累得连话都说不出来。“她是我一辈子追赶的教学榜样。”蒙曼说。

博士研究生毕业后,蒙曼兑现了初时的诺言。她回到母校中央民族大学教书,因为没有房子,她的硕士导师慨然邀请她住进了自己家里。“那时我没交过一分房租,也没做过一次晚饭,就安心忙自己的。这种师生间的情谊,总是无时无刻不触动着我,也鞭策着我。”

在教师岗位,她一待就是二十余载,今天已是桃李满园。学生有了成绩,她开心;
生活中遇到困难,她倾力相助;
事业上要转行,她表示理解;
得知学生在扶贫攻坚中牺牲,她心痛又自豪……许多学生毕业后都成了她无话不谈的朋友。

1.蒙曼在党的二十大会场

蒙曼是位好老师。

她讲毛泽东主席的诗,会从伟人心中的中国“大十字构造”去讲:“‘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长江九派,是中国的一横,京汉铁路,是中国的一纵。面对这自然与人文的中国,他抒发了一种舍我其谁的豪情。”

她讲纳兰性德的词,则从民族融合的视角去看。“‘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出身于满洲叶赫那拉氏的纳兰性德,故乡本在榆关外。满洲入关不足40年,他却将北京当作了故乡。事实上,纳兰性德的认知没有错,无论从哪里走来,我们都有同一个故乡——中国。”

讲解总是角度新颖又立意高远,看似枯燥的史实在她的课堂上熠熠生辉。

蒙曼说,没有天生就会讲课的老师。“我有个诀窍,在上讲台前争取给不同的人讲3遍,不断完善内容。”2002年,从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毕业后,蒙曼回到她本科、硕士阶段的母校——中央民族大学做老师。

第一学期,学校给她排了3门课。年轻的蒙曼要面子,怕讲不好课丢脸,便每天备课到凌晨两三点。她对着镜子设计手势,录下声音调整语气。“我在每个教案上都会标注好,这个地方要讲一句什么学生们能懂,那个地方要说一个什么笑话大家会笑。”感觉差不多了,她便给非历史专业的室友一遍遍试讲,“看见她笑了或点头,我就知道这个环节过关了。”“放心讲吧,我都背下来了。”室友打趣她。

看似举重若轻的讲解,在这样的反复思忖中日臻完善。从讲台下到屏幕前,从几十个学生到数百学生,再到成千上万、上百万观众……蒙曼永远谈笑风生、镇定自若,故事百转千回,观点一语中的,她早把专业精神扎根在了心里。

对教学的孜孜以求,让蒙曼的公共课一课难求。每学期初,学生在教学系统上选她的课要拼“手速”。“蒙老师的课堂,容纳几百人的教室也不够用,楼梯处都坐满了人。”法学专业大二学生小张说,“大家都知道她很和气,愿意去‘蹭课’。”在她的课堂上,有推着婴儿车怀抱孩子听课的家长,也有连续5年听同一门课的退休老人。无论什么样的学生,蒙曼都欣然欢迎。

作为隋唐五代史以及中国古代女性史的研究学者,蒙曼近年来将更多精力致力于讲好中国故事,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影响力。在她看来,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代代传承的文化基因,也是中国人相互识别的文化密码,支撑着中华民族历经五千余年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傲然屹立。

“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蒙曼希望把历史讲得更生动有趣,让更多的普通人爱上历史。她至今记得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的编导魏学来讲过的一句话——“要心里想着人民”。“话听起来比较‘泛’,却很实在。”蒙曼说,“‘人民’不仅是你的学生,更包括老人与小孩,有学问高的也有学问低的,要尽可能让大多数人听懂。”

2006年年底,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孟宪实先生在《百家讲坛》讲唐史,得知编导正为下一任主讲人的人选苦恼时,便力荐了自己的师妹蒙曼。然而,当魏学来风尘仆仆赶到学校“面试”时,蒙曼已经下了课。

魏学跟她沟通之后,蒙曼叫住还没走的学生,即兴讲了20分钟的《武则天》。魏学来当场拍板,蒙曼便成为《百家讲坛》最年轻的主讲人。

3.蒙曼(左)与同学讨论

但具体怎么讲,蒙曼心里拿不准。于是,就有了上述对话。很快,她就领悟了这话的真实含义。有次录节目,蒙曼讲道:“众所周知,王与马,共天下。”编导及时提醒:“蒙老师,谁是王、谁是马,怎么‘共天下’?”蒙曼随即意识到,理解这句话需要一定的历史知识。要照顾更多人的学识水平,应该立刻调整——她减少专业术语,按人情与人性来理解历史。

凭借深入浅出的讲解,蒙曼一下为公众熟知。她又先后被邀请到中央电视台《汉字拼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做点评嘉宾,每次都不遗余力地普及历史文化知识。

北京奥运会期间,蒙曼受邀在“祥云小屋”讲授中国故事,受到奥组委和文化部嘉奖;
北京冬奥会筹备期间,她担任制服装备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并在《冬奥公益大讲堂》讲解中国古代冰雪文化;
在妇联履职期间,她担任家庭阅读推广大使,出版《寸草春晖》和《哲妇——蒙曼女性诗词课》,为女性文化建设出力……“这些社会工作对我来讲永远不是分外事,而是必须尽心尽力的分内事,因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党的事业就是我自己的事业。”说到这些,蒙曼的语气平和如初。

5.蒙曼(前排右二)在现场聆听党的二十大报告

猜你喜欢二十大文化教师二十大颂工会博览(2022年33期)2023-01-23喜迎党的二十大金沙江文艺(2022年11期)2022-11-28喜迎二十大品牌研究(2022年29期)2022-10-15喜迎二十大区域治理(2022年35期)2022-09-30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湖北教育·综合资讯(2022年4期)2022-05-06年味里的“虎文化”金桥(2022年2期)2022-03-02最美教师快乐语文(2021年27期)2021-11-24教师如何说课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3期)2019-05-28谁远谁近?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8年9期)2018-10-16

Tags: 中华   诗意   传统文化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