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材料 / 正文

成人重症破伤风死亡病例12例分析

2023-05-06 13:10:04

黄亚辉,张晓凡,毛宇径,谢佳丰,张娈娈,裴 辉,朱志强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EICU 郑州 450052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侵入伤口并生长繁殖,产生外毒素,引起以全身骨骼肌持续强制性收缩和阵发性痉挛为特征的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性疾病。2015年,全球报告10 301例破伤风,其中非新生儿破伤风6 750例[1]。外伤后破伤风是非新生儿破伤风的主要类型。破伤风病死率极高,即使经过综合ICU治疗,病死率仍高达30%~50%[2]。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共收治成人破伤风156例,其中死亡12例。现分析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156例破伤风患者,年龄37~86岁,男性45人,占61.64%;
按照Ablett分级,重症73例;
随访6个月,死亡12例。12例中男8例,女4例,年龄42~86(61.7±14.1)岁,9例有明确潜伏期,潜伏期为4~11(6.7±2.1) d,12例一般情况见表1。

表1 12例成人重症破伤风一般情况

1.2 入院后治疗清洁创口、中和毒素、抗感染治疗、镇静肌松、气道管理、控制自律不稳定及一般支持治疗[3-4]。具体治疗方法见表2。

1.3 并发症、死亡原因等结局分析12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并发症,包括横纹肌溶解、肺部感染,甚至呼吸衰竭(表3)。

表2 12例成人重症破伤风入院后的治疗方法

表3 12例成人重症破伤风并发症及死亡原因分析

破伤风是一种发病率较低的致死性疾病,在疫苗接种计划有限的部分地区,破伤风是导致住院和死亡的重要原因。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的芽孢通过破损皮肤黏膜侵入人体组织,在缺氧环境中发育为增殖体并大量繁殖,释放痉挛毒素,引发破伤风。破伤风痉挛毒素通过逆行轴突运输到达脊髓和脑干,并与这些部位的受体不可逆地结合,抑制突触释放抑制性传递介质,脊髓前角细胞和自主神经元去抑制导致肌张力增高、痛性痉挛和广泛的自主神经不稳定[5-6]。典型破伤风的临床三联征通常表示为肌肉强直、痉挛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7]。

破伤风最常见感染原因是生锈铁钉扎破足部,早期未给予正规处理。本研究中多数未规范消毒及预防性应用TAT,少数早期仅行碘伏消毒,部分患者发病时伤口表面已经愈合但皮下仍富含破伤风杆菌。破伤风的潜伏期通常为3~21 d,最短为发病后数小时。潜伏期越短,预后越差[8]。本研究中9例潜伏期4~11(6.7±2.1) d。3例无明确受伤时间,其中1例10个月前有外伤病史,且未正规处理,1例不能明确手术原因及部位,1例乳腺肿瘤破溃引起感染,感染时间不能确定。既往亦有乳腺癌皮肤溃疡相关破伤风感染的报道[9]。

破伤风患者早期给予彻底清创、预防性应用TAT或HTIG可有效降低病死率。破伤风首选HTIG 3 000~6 000 IU多点肌内注射,无HTIG可给予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AT 10 000~60 000 IU。重症破伤风全身痉挛发作,若给予苯二氮类控制效果欠佳,可在使用呼吸机的情况下给予神经肌肉组织药物顺阿曲库铵等,二线可输注硫酸镁,以减少镇静、肌松药物应用,改善对肌肉痉挛和自主神经不稳定的控制[10-11]。

重症破伤风具有治疗时间长、并发症多的特点。常见并发症包括横纹肌溶解、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下肢深静脉血栓等。本研究中12例均出现不同程度横纹肌溶解,给予补液、碱化尿液及控制原发病后改善,均未透析干预。破伤风合并肺部感染发生率较高,Wang等[12]研究报道发生率达86.54%,王文静等[13]报道6例重症破伤风中5例发生肺部感染。破伤风患者死亡原因中呼吸道并发症居首位,喉痉挛、肺部感染和呼吸衰竭是最主要的致死因素。本研究12例均出现肺部感染,其中5例出现重症肺炎,1例进展为多脏器功能衰竭。肺部感染与气道管理、镇静状态密切相关,重症早期给予气管切开,加强气道管理,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合理使用镇静肌松药物可有效减少肺部感染[14]。破伤风患者长期卧床,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较高,预防性抗凝可减少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本研究1例虽给予预防性抗凝治疗,但仍出现致死性肺栓塞,其原因仍需进一步研究。本研究中4号病例于普通病房急性发作,建立人工气道困难,出现窒息死亡;
2号、8号病例虽有人工气道,但反复急性发作肌肉痉挛,多次肌松应用效果仍差,最终窒息。此外,本研究中6例虽全身情况控制良好,但均因合并严重并发症死亡,故强调在控制原发病的同时要注意预防肺部感染、喉痉挛、肠梗阻等并发症。

我国成人破伤风发病人群以农民为主,往往没有免疫接种史,因此应重视对特殊人群的强化免疫,如军人、警察、建筑工人、园艺工人、农民、野外作业及探险人员,增强成人对破伤风的免疫屏障[15]。针对外伤患者,急诊医师应加强对破伤风主动免疫的重视程度。目前破伤风的主动免疫维持时间不长,应研究使用更方便、维持时间更长的疫苗,以提高主动免疫的依从性。

猜你喜欢主动免疫肌松预防性深肌松在腹腔镜手术中的研究进展实用医学杂志(2020年17期)2020-12-29全身麻醉患者在麻醉恢复室肌松残余的观察研究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0年22期)2020-12-16淋巴细胞主动免疫和传统保胎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临床效果对比中国医学创新(2019年14期)2019-08-27滋肾健脾化瘀方联合主动免疫治疗对复发性流产肾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中成药(2018年11期)2018-11-24术后肌松残余的临床研究进展中国实验诊断学(2017年2期)2017-01-132015款奔驰R400车预防性安全系统故障汽车维护与修理(2016年3期)2016-02-28微表处在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中的应用工程建设与设计(2016年3期)2016-02-27馆藏唐卡保管与预防性保护西藏科技(2015年1期)2015-09-26高等级公路机电系统预防性维护探索与实践中国交通信息化(2014年12期)2014-06-05主动免疫肌动蛋白样蛋白7a蛋白引起小鼠睾丸曲细精管的损伤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3年6期)2013-03-11

Tags: 破伤风   病例   重症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